芯潮
芯潮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半导体行业观察
IP属地:北京
0关注
3332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芯潮
11-20 11:39

业绩炸裂,英伟达能否再次历史新高?

今日凌晨,英伟达公布了2026财年三季报,对应截止今年10月26日的三个月成绩单。与分析师预期相比,无论是营收还是利润,英伟达悉数超预期: 展望四季度,英伟达预计营收将达到650亿美元,大超分析师预期的620亿!受此影响,英伟达盘后股价大涨5%: $英伟达(NVDA)$  虽然三季度业绩很炸裂,但依然有不少投资者疑虑英伟达能否再次历史新高?今天的文章,我来尝试回答下这个问题。先从英伟达三季报营收来看,过去一个季度的收入达到570亿美元,同比大增62.5%,大超分析师预期的552亿:对于英伟达这种收入体量的公司来说,三季度的营收增速不仅没有放缓,甚至还高于二季度56%的增速,堪称奇迹!分业务来看,英伟达最核心的数据中心业务营收512亿,同比增长66%,超过分析师预期的493亿;传统的游戏显卡业务营收43亿,同比增长30%,略不及分析师预期的44亿;汽车芯片营收5.9亿,同比增长31.8%,低于分析师预期的6.2亿;专业可视化营收7.6亿,同比增长56%,大超分析师预期的6.1亿;OEM及其他业务营收仅1.7亿,可以忽略不计:由于数据中心的收入规模太大了,导致游戏、汽车及专业可视化的收入占比极低,因此,非数据中心业务是否符合预期,对股价来说,根本无足轻重!分析英伟达,只看数据中心的表现就够了!收入超预期下,英伟达三季度毛利率为73.4%,略低于分析师的预期:这要搁以前,英伟达毛利率不及预期是可以拿来大做文章的,然而,看在收入大超预期以及股价在财报前连续下跌,市场预期较低的情况下,财报稍有瑕疵,丝毫不会动摇投资者的热情:展望四季度,英伟达预计总收入在650亿左右,上下浮动2%,大超分析师预期的620亿;预计毛利率在74.8%。在三季报中,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Blackwell
业绩炸裂,英伟达能否再次历史新高?
avatar芯潮
11-14

半导体设备巨头大跌,机会还是风险?

昨晚,半导体设备巨头应用材料公布了2025财年四季报,对应截止今年10月26日的三个月成季度。与分析师预期相比,应用材料无论是收入还是利润,悉数超预期:但财报发布之后,应用材料盘后股价跌超4.5%,加上昨晚美股半导体集体下跌,应用材料回调3.25%,短短一日近8%的跌幅,痛感强烈! $应用材料(AMAT)$ 为什么财报明明超预期了,应用材料还会大跌?是下一季度的指引不及预期吗?按照管理层的指引,预计2026财年一季度,公司总收入在68亿美元左右,上下浮动5亿美元,按照中值算,同比下滑4.4%,仅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68.1亿;管理层预计一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在2.16-2.2美元之间,显著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15美元:由此来看,应用材料的业绩没啥问题,问题出在了市场情绪方面,主要是此前半导体板块涨幅较大,应用材料年涨幅虽然跑输费城半导体指数,但毕竟也涨了近40%。面对季度业绩下滑的情况,这份成绩单显然无法让投资者乐观,加上昨夜美联储多名官员表态12月未必会降息,美股大跌,半导体板块因高估值成为重灾区,应用材料的表现也就不难理解了。虽然股价表现不佳,但应用材料的财报亮点颇多,尤其是管理层预期2026财年下半年需求将开始不断增长,让人颇为期待。具体来看,应用材料25财年四季度营收68亿美元,同比下滑3.5%,但高于管理层给出的67亿指引中值:应用材料的收入主要来自设备销售,其次是零部件及软件维护等,25财年四季度,来自设备的收入达到47.6亿,同比下滑8.1%,主要是因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应用材料部分先进设备无法卖给中国客户;零部件及服务收入16.25亿,轻微下滑0.9%,主要是8英寸老旧设备销售下滑导致,而经常性零部件、软件及服务业务表现较好;显示及其他业务营收4.15亿,大幅超过管理层给出的3.5亿指
半导体设备巨头大跌,机会还是风险?
avatar芯潮
11-13

中芯国际三季报,不太行!

刚刚,中芯国际公布了三季报,营收和毛利率悉数超预期。具体来看,中芯国际三季度营收23.8亿美元,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7.8%,超过管理层给出的环比增长5-7%的上限:毛利率方面,三季度为22%,超过管理层给出的18-20%指引上限:净利润方面,中芯国际三季度为1.9亿美元,同比增长28.9%,虽然亮眼,但支撑此前股价大涨的原因并非利润释放,如果用市盈率估值,中芯国际高达226%,28.9%的利润增速显然无法支撑。分终端市场来看,中芯国际三季度来自手机市场的收入同比下滑5.3%;平板与PC收入同比增长1.7%,增速较此前2个季度明显回落;消费电子收入同比增长11.8%,增速同样大幅回落;互联与可穿戴收入同比增长7%,增速回正,较此前明显回暖,但营收占比只有8%;汽车与工业营收同比增长65%,是支撑中芯国际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手机端的下滑与市场的疲软有关,根据统计局的数据,今年智能手机产量表现不佳,三季度相比二季度略有好转: PC等消费电子增速回落,或与国补力度减弱及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汽车及工业市场保持了复苏态势,但目前的收入占比只有11.9%,而且根据最新的数据,新能源汽车销量开始下滑,明年,汽车购置税补贴将大幅退坡,来自汽车行业的收入或受到不利影响。因此,中芯国际预计四季度收入环比增长0-2%,按照2%上限计算,营收约24.3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0%,与三季度9.7%的增速相近。这样的成长性,匹配历史高估值,对股价来说,显然不是好消息: 如同华虹半导体一样,三季度营收及四季度保持了不错的增长,但并未呈现加速的态势,三季报公布后,股价下挫。反观股价,三季度半导体行业大幅飙升,估值推高下,投资者的预期也很高,然而,目前的业绩增速显然难以让人乐观!  
中芯国际三季报,不太行!
avatar芯潮
11-11

疯涨的存储何时休?

昨日,存储概念股大涨,闪迪大涨近12%,美光涨超6%,两家公司的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SanDisk Corp(SNDK)$ $美光科技(MU)$ 这波存储大牛市,真的是令人目瞪口呆,从今年4月低点算起,闪迪涨了将近10倍,美光涨了4倍,韩国的三星、SK海力士,中国的兆易创新、江波龙都成为各自市场的超级明星股!存储暴涨的背后,核心的支撑逻辑只有一个,即AI数据中心需求大爆发,存储供不应求,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拿闪迪为例,公司是全球闪存巨头,其SanDisk品牌与金士顿、三星、Lexar(雷克沙)齐名。在企业级市场,闪迪是美光、SK海力士强大的竞争对手。存储在数据中心中的应用,大家熟知的是HBM(高带宽内存),由美光、SK海力士和三星瓜分。HBM是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的一种,只要开启电源,即可储存内容。闪存是NAND Flash,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即使断电后数据也不会丢失。AI数据中心对存储的需求量极大,即包括HBM,也需要闪存。今年三季度(对应闪迪2026财年一季报),闪迪来自数据中心的收入达到2.7亿美元,环比增长26%。从收入规模上看,数据中心的收入占比只有12%,并不算大,但是,随着数据中心的爆发,存储产能被抢占,导致各产品供不应求。以TLC Flash 512GB为例,最新的价格已经达到5.18美元,较今年4月时2.57美元的价格暴涨了102%:存储公司有极强的周期属性,在行业低迷或正常状态时,由于竞争关系,盈利能力较差,以闪迪为例,今年二季度(对应25财年四季报)的毛利率只有26.2%,调整后净利率只有可怜的0.18%:美光、SK海力士、三星电子的存储业务都有这样的特征,如美光2023财年时,毛利率一度
疯涨的存储何时休?
avatar芯潮
10-28

三星降价,美光好日子结束?

今日,有媒体报道称三星的HBM3E产品降价30%,试图从SK海力士和美光手中抢份额!媒体还提到2026年三星HBM4的报价会比竞争对手低6%-8%,并预计2026年HBM3E平均价格将下降。受此影响,三星电子今日股价下跌2.45%,SK海力士一度下跌5%,美光老虎夜盘股价下跌1.6%。怎么看三星降价对存储行业的影响?首先,在HBM3E产品认证上,三星严重落后于SK海力士和美光。为了追赶对手,三星的确有降价的动力。但是,HBM3E是今年主流产品,美光的产能早就预订一空,三星是否降价,预计对美光的影响很小。展望明年,美光将大规模量产HBM4产品,性能稍微落后的HBM3E产品降价是大概率事件,投资者已有预期。其次,HBM当前产能供不应求,根据三星和SK海力士与OpenAI达成的供货协议,预计后者的总需求将达到每月90万片晶圆,是当前HBM产能的2倍!美光在上一季财报中也宣布2026财年将加大资本开支,以满足市场需求。最后,从最新的数据来看,DDR5及DDR4产品价格依然在上涨: 由此来看,三星HBM3E降价的消息对美光来说影响并不大。不过,美光当下的估值确实处于高位,市净率高达4.6倍,近10年来最高值: 估值高并非会导致股价下跌,但对风险承受能力会下降,一旦AI或存储价格有风吹草动,股价就可能剧烈反应。存储芯片是半导体中周期性最强的,需要随时提防景气周期戛然而止的风险。 $美光科技(MU)$   
三星降价,美光好日子结束?
avatar芯潮
10-22

传统芯片巨头暴跌,德州仪器怎么了?

昨日,模拟芯片巨头德州仪器公布了三季报,营收和调整后EPS略超预期:但德州仪器四季度营收及每股收益低于预期,叠加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达下游市场复苏进展缓慢,引发盘后股价大跌超8.6%: $德州仪器(TXN)$ 德州仪器是模拟芯片巨头,三季度模拟芯片收入占比高达79%,其余是嵌入式芯片及其他。模拟芯片是处理现实世界连续信号的芯片,能够对连续变化的电压或电流信号进行处理、放大、调制或转换的集成电路。如果没有模拟芯片,数字芯片(CPU\GPU等)无法与现实世界交互,比如温度、电流、声音、光信号都无法被处理。嵌入式芯片是指专门用于嵌入式系统的芯片产品,通常用于处理控制、感知、通信等功能。从业务上看,德州仪器的客户主要是工业、汽车、消费电子、通信等,与英伟达、AMD这些芯片企业相比,更加传统。模拟芯片在制造工艺上较为落后,不依赖台积电的先进制程,相关产品极为耐用,可能几十年前设计的芯片,现在仍在生产。明白了德州仪器的特性,就理解了当前股价疲软的原因。从三季度来看,德州仪器营收达到了47.4亿美元,同比增长14.2%,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46.6亿:分业务看,德州仪器三季度三大业务悉数实现增长,其中,模拟芯片同比增长15.7%、嵌入式同比增长8.6%、其他同比增长10.6%: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下游市场去库存结束,迎来新一轮上升周期。业务复苏不算新鲜事了,从季度营收趋势上看,德州仪器也早就确立了基本面反转的信号。但是,虽然收入端复苏了,但从利润端来看,德州仪器的表现不太好,其中,三季度毛利率57.4%,比去年同期低了2个百分点;经调整净利率29.4%,比去年同期低了2.4个百分点:由此导致德州仪器三季度摊薄后每股收益仅为1.48美元,同比增长0.68%:每股收益增长远不及上一轮景气周期,主要是德州仪器正在进行技术升级
传统芯片巨头暴跌,德州仪器怎么了?
avatar芯潮
10-21

6天翻倍,纳微半导体还能疯多久?

从10月13日开始,纳微半导体便进入疯涨模式,仅用6个交易日,实现107.8%的涨幅: $纳微半导体(NVTS)$ 这波暴涨建立在此前已经涨超330%的情况下,二次腾飞是有新的变量发生吗?先来简单介绍下纳微半导体,公司是一家美国功率半导体企业,核心技术为GaN(氮化镓)和 SiC(碳化硅)功率器件,专注于高能效电源转换领域,是全球最早专注商业化 GaN 功率芯片的公司之一。其产品主要用于手机快充、电源适配器、新能源汽车主驱逆变器、光伏逆变器等。最近一年,纳微半导体业绩很差,今年二季度的营收只有1449万美元,同比下滑29.2%:业绩下滑主要是GaN快充市场竞争激烈,纳微半导体主动退出相关市场,聚焦于高端产品。叠加中美半导体科技战及贸易战,下游客户,如小米、安克创新、OPPO等转向自研或采购中国厂商产品。但是,今年5月,英伟达宣布与纳微半导体合作开发下一代800伏高压直流(HVDC)架构,为包括Rubin Ultra在内的GPU提供支持的“Kyber”机架级系统供电。随着GPU性能升级,数据中心功率需求爆炸性增长,数据中心总功率从10–20 MW增长至100 MW+。传统数据中心使用低压交流(AC)配电,效率有限(70%-80%),而功率不断提升导致电缆损耗剧增、热管理困难、电源体积过大、成本与碳排放激增。800V 高压直流(HVDC)架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下一代数据中心转型方向:800V 高压直流架构必须采用高压功率器件,其中,SiC(碳化硅)支持高压、耐温,用于电网到直流转换(SST阶段);GaN(氮化镓)高频、高效率,用于 DC/DC 模块和处理器供电阶段。纳微半导体同时具备 GaN + SiC 技术,是极少数能完整覆盖三层电源架构的厂商,公司预计2030年数据中心800V 高压直流市场
6天翻倍,纳微半导体还能疯多久?
avatar芯潮
10-16

炸裂,台积电三季报无可挑剔,AI概念股继续狂欢!

刚刚,台积电公布了三季报,营收和净利润悉数超预期:营收超预期并不意外,主要是几天前台积电公布了9月销售额数据。相比营收,更令人惊喜的是三季度毛利率达到59.5%,大幅超过管理层给出的57.5%指引上限。与此同时,台积电上调了2025年营收指引,增速由此前的30%改为35%。全年资本开支也由380-420亿美元改为400-420亿。受此影响,台积电老虎证券夜盘股价上涨3%,如果该涨势能够保持,台积电势将创下历史新高: $台积电(TSM)$ 台积电三季报超预期不算意外,毕竟昨日阿斯麦公布了亮眼财报,新增订单超预期,预示着作为第一大客户的台积电有望加速扩产。因此,本次财报,投资者更关心台积电是否上调全年业绩指引及对AI需求的描述。业绩会上,管理层表示AI需求比上次财报时更加强劲!由此,投资者所期待的事情一一成为现实,台积电交出一份满分答卷。具体来看,台积电三季度营收331亿美元,超过管理层给出的318-330亿美元指引,同比增长40.8%:三季度毛利率为59.5%,大幅超出管理层给出的55.5%-57.5%的指引,主要是产能利用率提升带动。净利率达到45.6%,创近年来新高:分生产工艺看,三季度3纳米工艺贡献了23%的收入,5纳米37%,7纳米及以下先进工艺贡献了74%的收入,和上一季度持平:分终端市场看,三季度高性能计算(HPC)贡献了57%的收入,环比持平,令人略感意外。智能手机三季度贡献了30%的收入,环比大增19%,或是苹果手机需求旺盛带动。其他终端市场收入占比较低,对整体业绩影响微乎其微,不做过多讨论: 展望四季度,台积电预计营收在322-334亿美元之间,分析师预期312.3亿;预计毛利率在59%-61%之间,分析师预期57%。无论是三季度业绩还是指引,台积电悉数超预期。业绩会上,
炸裂,台积电三季报无可挑剔,AI概念股继续狂欢!
avatar芯潮
10-15

超预期,阿斯麦能否带领半导体再创新高?

刚刚,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公布了三季报,营收略低于预期、每股收益高于预期:在三季报上,阿斯麦预计2026年营收将不低于2025年,较上一季不确定能否增长明显乐观。受此影响,阿斯麦老虎证券夜盘股价一度涨超5.5%,带动台积电涨超3%、英伟达涨超1.5%: $阿斯麦(ASML)$ $台积电(TSM)$ $英伟达(NVDA)$ 阿斯麦这份财报如何看待?又能否带动半导体板块再创新高?从收入上看,阿斯麦三季度为75.16亿欧元,同比增长0.7%,低于分析师预期的77亿,也低于管理层给出的74-79亿指引中值:阿斯麦的收入主要来自光刻机出售及后续的维修升级服务,其中三季度光刻机销售收入55.5亿欧元,同比下滑6.28%,维修保养收入19.6亿,同比增长27.3%:三季度,阿斯麦新增订单54亿,超分析师预期的48.9亿:阿斯麦订单数据波动较大,历史上分析师的预测多有出入,据此判断阿斯麦未来经营业绩,并不靠谱。虽然阿斯麦三季度营收不及预期,但当季毛利率达到51.6%,逼近50%-52%指引上限,超过分析师预期的51.38%,带动每股收益超预期:阿斯麦预计四季度营收在92-98亿欧元之间,取中值计算,同比增长2.6%,高于分析师预期的92.3亿。预计四季度毛利率在51%-53%之间,2025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长15%。除了表示2026年营收不低于2025外,阿斯麦本季度没啥劲爆的消息,具体增幅还需要等四季报发布的时候才能知道。作为EUV光刻机唯一的厂家,阿斯麦从AI趋势中受益颇多,此前,存储大厂美光已经上调了2026财年资本开支,SK海力士据悉也将加大支出,且已经
超预期,阿斯麦能否带领半导体再创新高?
avatar芯潮
09-24

业绩炸裂、股价暴涨、估值高企,美光未来怎么走?

昨晚,存储巨头美光公布了2025财年四季报,对应截止今年8月28日的三个月业绩。与分析师预期相比,美光第四财季全面超预期:预计指引方面,美光预计26财年一季度营收约125亿美元,同比增长43.5%,大超分析师预期的119亿。虽然当期业绩及指引炸裂,但美光盘后股价波澜不惊,仅略微上涨0.43%: $美光科技(MU)$ 业绩火爆VS股价反应冷淡,美光未来何去何从?在第四财季公布前,美光股价相当凶猛,直接从62美元拉到了170,创下历史新高:巨大的涨幅已经暗含投资者对本次财报的乐观预期,因此,当实际数据摆在资本市场面前的时候,多数人的反应较为平静。短期走势受到预期兑现影响,未来会不会重拾升势?美光是存储芯片巨头,原本产品主要用于PC和手机,但AI爆发后,数据中心快速增长,对存储芯片的需求极具飙升,尤其是HBM(高带宽内存),作为GPU和ASIC(定制化芯片)必备的关键零部件,美光从AI中受益匪浅。因此,从第四财季来看,美光的收入达到了113.2亿美元,同比大增46%,超过分析师预期的111.5亿,营收创历史记录:营收大增的关键原因在于HBM供不应求,同时挤压了传统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产能,导致价格上升。第四财季,美光DRAM出货量环比增长约12%左右,NAND(闪存)同比下降约5%。价格方面,DRAM环比增长低两位数,NAND环比上涨高个位数:存储芯片价格变动历来较为剧烈,而销量方面的波动略小,因此,当价格上涨时,美光业绩暴增、股价暴涨。反过来,当产品售价下降,美光业绩降幅会非常明显,股价暴跌。有此特性,美光等存储芯片被誉为最强半导体周期股。在价格上涨带动下,美光第四财季的盈利能力爆表,毛利率达到了44.7%,远超管理层给出的40%-42%的指引。更炸裂的是,美光预计26财年一季度的毛利率在50.5
业绩炸裂、股价暴涨、估值高企,美光未来怎么走?
avatar芯潮
09-23

阿斯麦为何大涨?

最近,阿斯麦连续大涨,股价重回900美元上方,逼近历史最高点的1110美元: $阿斯麦(ASML)$ 这波大涨令人颇感意外,毕竟此前的二季报不及市场预期,管理层因关税及地缘政治原因,对2026年的增长表达了不确定性。受此影响,阿斯麦二季报后股价暴跌8.3%,最大回调超16%,与美股及半导体龙头迭创新高的走势截然相反。既如此,为何过了不足2个月,投资者对阿斯麦的预期就彻底反转了呢?阿斯麦连续大涨的原因是什么?从时间上看,阿斯麦涨幅较大的三个交易日分别是9月5日、9月15日和9月18日,涨幅分别为3.75%、6.56%和6.37%。9月5日发生了什么?当日博通公布了财报,业绩及订单超预期,股价当日大涨9.4%。在业绩会上,博通称获得某大客户的定制化AI芯片巨额订单,金额高达100亿美元,预计明年年中交付。市场猜测此名客户是OpenAI。受此影响,投资者担忧定制化芯片会抢夺英伟达GPU市场,因此,英伟达9月5日股价下跌2.7%。虽然博通欲挑战英伟达AI芯片霸主地位,但对于半导体上游公司而言,无论谁胜出,它们都将受益。如博通、英伟达的芯片都需要台积电代工,而台积电则只能向阿斯麦购买光刻机,向应用材料购买刻蚀设备,向拉姆研究(泛林集团)购买薄膜沉积设备,向爱德万购买测试设备,向美光、SK海力士、三星电子购买存储芯片。因此,OpenAI等科技巨头加大资本开支,将利好芯片制造及设备公司。从半导体公司9月涨幅来看,领涨的公司主要是半导体设备类,像阿斯麦涨超27%、应用材料涨超24%、东京电子涨超31%:除了博通外,OpenAI还与甲骨文签署了一份3000亿美元的合同,将在未来五年内向甲骨文购买巨额算力,大超市场预期。而昨日,英伟达更是计划向OpenAI投资千亿美元,共建数据中心,打消了市场对OpenAI资金紧张
阿斯麦为何大涨?
avatar芯潮
09-16

英伟达之外:存储和AI硬件正在悄悄改写半导体胜负手!

当市场还在讨论“谁能跑赢 $英伟达(NVDA)$ ”的时候,真正悄然变动的是另一条链条——存储(HDD/SSD/NAND/DRAM)+AI服务器配套+设备端,正在被一波由超大模型与数据中心扩容共同驱动的刚性需求推上风口。今天的信号不是孤立的新闻,而是“价格→供给紧张→机构上调预期→资金跟进”的四连击:SanDisk/NAND首发涨价、Micron/DRAM/NAND跳价/惜售与机构上调、Western Digital 与Seagate跟进HDD涨价、以及设备龙头ASML出现内部买盘。这一串动作都在同步发生,说明行情有“基本面验证”的味道,而非纯概念炒作。9月15日Semi复盘存储方向出现短期涨价+中期需求持续的“Price & Volume”双重催化: $SanDisk Corp.(SNDK)$ 已宣布 NAND 涨价,Micron/业内也出现“暂停报价/惜售”信号,Western Digital 当天通知客户上调 HDD 价格,市场对存储景气回升的预期被迅速放大机构开始把“AI驱动的存储需求”量化入估值:UBS、Citi 等纷纷上调 Micron 目标价(UBS 把 MU 拉到 185 美元区间),并给出未来几个季度 DRAM/NAND 平均售价上行的预测,说明券商已把超大模型带来的长期存储需求写进模型半导体设备(尤其光刻)作为周期传导口,确定性更强:ASML 的内部人买入、并且长期资本开支若因内存涨价而回暖,ASML 将直接受益,成为板块里“压舱且确定性高”的配置板块分化将加剧:从“有账面业绩/价格话语权”的存储龙头,到“业务模式依赖外部大客户且缺壁垒”的GPU租赁/算力外包类企业,市场会显著区分估值溢价
英伟达之外:存储和AI硬件正在悄悄改写半导体胜负手!
avatar芯潮
09-10

EDA巨头暴跌,能抄底吗?

昨晚,美股盘后,EDA软件巨头新思科技公布2025财年三季报,对应截止今年7月31日的三个月业绩,收入和利润悉数不及分析师预期:受此影响,新思科技盘后股价暴跌19.26%: $新思科技(SNPS)$ 具体来看,新思科技第三财季营收17.4亿美元,同比增长14%,不及分析师预期的17.7亿:分业务看,设计自动化业务营收13.1亿美元,同比增长23.47%,超过分析师预期的11.8亿;IP业务营收4.28亿美元,同比下滑7.66%,大幅低于分析师预期的5.52亿:新思科技的设计自动化业务是利用软件工具自动化芯片和电子系统设计的过程,缩短芯片设计时间,节省成本,提高可靠性。IP业务则包括接口IP、高速SerDes IP、内存接口IP安全与加密IP等。AI时代来临导致芯片复杂度提升,新思科技从该趋势中受益。从第三财季业绩来看,芯片自动化设计业务符合预期,而IP业务则扑街。IP业务的下滑让市场颇为意外,管理层的解释有三点:一是新的出口限制扰乱了中国的设计启动,加剧了中国市场的疲软;二是一家大型代工客户面临的挑战也对今年业绩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三是制定的某些路线图和资源调配决策未产生想要的效果。由于IP业务的下降,新思科技的利润受到很大影响,第三财季的毛利率为78.1%,较去年同期低了近3个百分点。调整后净利率更夸张,从去年同期的29.54%下降至18.54%,导致第三财季净利润同比下滑28.4%:利润降幅高于收入不难理解,主要是IP收入下降的同时,销售、管理及研发费用仍在增长,如第三财季销售费用2.6亿,同比增长22.7%;管理费用2.8亿,同比增长86.5%;研发费用6.3亿,同比增长23%。费用端的高增也与第三季度完成对仿真软件公司Ansys的收购有关。受IP业务不及预期的影响,管理层对第四财季持保守
EDA巨头暴跌,能抄底吗?
avatar芯潮
09-10

继续狂飙的AI龙头股!

最近,AI概念股出现分化,英伟达、AMD出现调整,博通、台积电创下历史新高。 $英伟达(NVDA)$ $美国超微公司(AMD)$ $博通(AVGO)$ $台积电(TSM)$ 分化的背后是GPU和ASIC之间的竞争孰更胜一筹。从英伟达的角度来说,GPU更通用,性能强大。从博通的角度来说,ASIC更专用,待大模型稳定后,市场份额将超GPU。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相持不下时,有一类AI概念股在持续狂飙,即高速互联,如credo。 $Credo Technology Group Holding Ltd(CRDO)$ Credo是一家高速互连芯片与系统公司,主要产品有3种,一是AEC(有源电缆),二是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三是PCIe重定时器。Credo也有IP授权业务,不过收入规模较小,过去一个季度的营收为602万美元,虽同比增长152%,但占收入的比重只有2.7%,且不是未来发展的重点。AEC(有源电缆)是在铜缆的两头加上了retimer芯片,用于提高信号传输能力。实现 GPU 与 GPU、GPU 与交换机之间的高速连接(比如 400G、800G 甚至未来1.6T的互联)。Retimer芯片是AEC组件的关键门槛,其核心技术基于SerDes。在数据中心、AI服务器、5G等高速互联场景下,信号通过电缆或PCB走线时会出现衰减、抖动、失真,导致无法可靠传输。Retimer芯片可以有效解决
继续狂飙的AI龙头股!
avatar芯潮
09-09

博通大战英伟达,最后的赢家却是它?

上周四盘后,博通公布了2025财年三季报,对应截止8月3日的季度业绩,略超分析师的预期。最炸裂的是,博通宣布拿下第四个ASIC(定制化芯片)大客户,订单金额高达100亿美元,将于2026财年三季度前后完成交付。据知情人士介绍,该名大客户为OpenAI。受此影响,博通上调了2026财年AI半导体营收增速,虽未给出具体比例,但分析师普遍预期将同比增长94%,远高于此前管理层给出的50%-60%的增速指引。这份财报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博通上周五股价大涨9.4%,周一再涨3.2%。 $博通(AVGO)$ 与之相比,另一家AI半导体巨头英伟达就有些落寞了,上周五股价下跌2.7%,周一涨幅也只有0.77%,不敌台积电、阿斯麦等其他半导体公司。 $英伟达(NVDA)$ $台积电(TSM)$ $阿斯麦(ASML)$ 俗话说,自己的失败固然可怕,但对手的成功更令人难受。不同于博通财报披露后,股价上涨,分析师上调目标价,英伟达财报后的表现则有些不堪,不仅股价连续下跌,花旗分析师还罕见下调了目标价,理由是博通XPU正对GPU构成实质性威胁!在博通的业绩会上,管理层认为,随着AI数据中心规模扩大,XPU在前四大客户中的份额将超过GPU!这四大客户是谷歌、Meta、字节跳动和OpenAI。博通给出的理由是XPU,或ASIC(定制化芯片)相比GPU,专用性更强,成本更低,当AI大模型的软件架构趋于稳定,底层库优化完成,并且实际部署效果良好后,他们会有越来越强的动力将更大比例的计算能力迁移至
博通大战英伟达,最后的赢家却是它?
avatar芯潮
09-05

XPU份额超GPU,博通是下一个英伟达?

昨日,美股盘后,博通公布了2025财年三季报,对应截止8月3日的三个月成绩单,与分析师预期相比,博通的营收和利润皆超预期:虽然业绩靓丽,但一如英伟达一样,博通在财报公布前,股价较四月低点暴涨近130%,投资者已将乐观预期计提在股价中。因此,小幅超预期的财报公布之后,博通股价一度下跌。但在业绩会上,管理层称AI相关的需求依旧旺盛,订单量极为强劲,且在上个季度,一家大客户向博通下达了100亿美元的生产订单,由此,博通预计2026年AI营收增速将高于此前预期的50%-60%!受此影响,博通盘后股价涨超4.5%,股价创历史新高: $博通(AVGO)$ 具体来看,博通三季度营收159.5亿美元,同比增长22%,高于管理层给出的158亿指引,亦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58.4亿:分业务看,半导体业务营收91.66亿美元,同比增长27.3%,略好于分析师预期的91亿;软件业务营收67.86亿,同比增长28.4%,略好于分析师预期的67.5亿:在半导体业务中,AI相关的收入为52亿美元,同比增长63%,高于分析师预期的51亿,占半导体收入的比重提升至56.5%:非AI相关的半导体业务营收40亿美元,环比基本持平。其中,宽带业务实现了强劲的环比增长,但企业网络和服务器存储业务环比下滑;无线和工业业务则与上一季度基本持平,符合预期.第三季度基础设施软件收入为68亿美元,同比增长17%,高于此前67亿美元的预期,主要是Vmware带动。受益于软件收入的强劲增长以及半导体产品组合结构的优化,本季度毛利率达到了78.4%,高于管理层此前的指引。展望四季度,博通预计总收入约174亿美元,同比增长24%,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70.5亿。其中,半导体业务收入预计约为107亿美元,同比增长30%;AI半导体收入预计达到62亿美元,同比增
XPU份额超GPU,博通是下一个英伟达?
avatar芯潮
08-28

财报靓丽,股价不涨反跌,英伟达到头了?

昨日,美股盘后,英伟达公布了2026财年二季报,对应截止今年7月27日的三个月成绩单。与分析师预期相比,英伟达二季度整体收入及利润皆超预期,且三季度指引同样超预期:但二季度数据中心收入小幅不及预期,引发投资者业绩增速放缓的担忧,英伟达盘后股价下跌3%: $英伟达(NVDA)$ 明明业绩靓丽,英伟达却为何不涨反跌?这到底是市场错杀,还是背后暗藏隐忧?从二季度收入来看,英伟达总收入为467.4亿美元,同比增长55.6%,略超分析师预期的462.3亿:分业务看,最核心的数据中心营收411亿,同比增长56.4%,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413亿;游戏业务营收43亿,同比增长49%,大幅高于分析师预期的38.2亿;汽车芯片营收5.86亿,同比增长69%,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5.93亿;专业可视化营收6亿,同比增长32%,大幅高于分析师预期的5.3亿;OEM及其他营收1.73亿,同比增长96.6%:于英伟达而言,当下最重要的收入是数据中心,游戏业务占比已经低于10%,汽车、专业可视化、OEM等业务占比更低,对股价的影响几乎为0。因此,二季度数据中心营收略低于分析师预期,还是令人有所担忧的。不过,英伟达预计三季度营收在529-551亿美元之间,中值540亿,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534.6亿,值得注意的是,该指引不包含H20的收入。而且,英伟达数据中心二季度营收不包括对华定制芯片H20,为此损失了40亿美元的收入。而今年8月,美国政府已经解除出口禁令,特朗普甚至表示,他会考虑批准一款基于英伟达Blackwell架构的芯片,但要求其性能比该公司顶级产品差30%至50%。考虑到美国政府已经和英伟达达成协议,将从对华销售H20收入中提成15%,加上特朗普商人总统的特性,英伟达对华推出Blackwell架构的芯片完全有可能。Bl
财报靓丽,股价不涨反跌,英伟达到头了?
avatar芯潮
08-15

半导体设备巨头,崩了!

昨日,美股盘后,半导体设备巨头应用材料公布了2025财年三季报,对应截止今年7月27日的季度业绩。从三季报来看,应用材料表现亮眼,但预计四季度营收将由增转降,引发投资者踩踏,盘后股价暴跌14%: $应用材料(AMAT)$ 应用材料是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巨头,年销售额媲美阿斯麦的光刻机,是半导体刻蚀设备领域的巨无霸!在2025财年三季度,应用材料总收入达到73亿美元,同比增长7.7%,超过管理层给出的72亿指引中值(67-77亿区间):分业务看,应用材料三大业务在过去的一个季度悉数实现增长,并超过管理层给出的指引。其中,半导体系统销售额为54.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2%,超过管理层给出的54亿指引;应用材料全球服务(面向已经在晶圆厂、封装厂运行的半导体设备,提供维护、升级、优化、改造等服务)营收16亿美元,同比增长1.3%,超过管理层给出的15.5亿指引;面向显示面板市场的收入为2.63亿,同比增长4.8%,超过管理层给出的2.5亿指引:从区域上看,应用材料25财年三季度的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和台湾市场,美国、韩国、欧洲等区域表现不佳。其中,美国区营收6.83亿,同比下滑35%;中国大陆营收25.5亿,同比增长18.3%;台湾地区营收18.4亿,同比增长60%;韩国营收11.6亿,同比略增5.3%;欧洲营收1.6亿,同比下滑53%:美国和欧洲市场收入下滑并不意外,主要是英特尔管理层更替,新任CEO取消了此前暴力扩张晶圆厂的计划。欧洲市场半导体公司主要集中在工业和汽车市场,这两个领域仍未明显复苏,客户在资本支出方面比较谨慎。韩国市场,三星在AI市场表现拉胯,HBM3E尚未供货英伟达。台湾市场则在台积电增加资本开支带动下,有明显的增长。中国大陆在去年高基数的情况下意外增长,可能是部分客户投资拉动,管理层在
半导体设备巨头,崩了!
avatar芯潮
08-14

华虹太猛了,还能涨多久?

最近2个月,华虹真是开了挂了,股价一路从47涨到了70%,涨幅超50%: $华虹公司(688347)$ 消息面上,华虹上周四盘后发布了二季报,营收5.66亿美元,同比增长18.3%,略超分析师预期的5.625亿:但净利润表现不佳,为790万美元,大幅不及分析师预期的1280万美元。财报公布后,华虹连跌2日,跌幅超6%。另一家芯片代工龙头中芯国际和华虹同日发布二季报,营收和毛利率悉数超预期,但三季度指引不佳,财报披露后次日大跌8.19%。本以为二季报会为两家公司牛市行情画上句号,但谁承想,华虹连续3日大涨,迭创历史新高,捎带着把大哥中芯国际也带起来了。 $中芯国际(00981)$ 这是咋回事呢?从三季度指引来看,华虹预计营收在6.2-6.4亿美元之间,中值同比增长19.7%,明显好于分析师预测的6亿美元;预计毛利率在10%-12%之间,明显高于分析师预测的9.23%。由此来看,华虹二季报表现亮眼,强势上涨情有可原。反观中芯国际,预计三季度营收在23.4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仅7.9%,此前2个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28.4%、16.2%:从趋势上看,中芯国际的营收增速明显放缓,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从目前最新的订单状况来看,预计至少到今年10月份左右,中芯国际产能依然维持供不应求,表明客户获取市场份额的能力可以持续。因关税政策紧急拉货动作到8、9月份停止,预计到第四季度急单和拉货情况会相对变缓,但中芯国际对订单获取有很大信心,且预计不会对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产生明显影响。此番表述不免让投资者担忧业绩在四季度继续放缓。考虑到半导体代工有明显的周期属性,一旦业绩高峰渡过,迎接的将是下行周期。而从估值上看,中芯国际市净率处于历史
华虹太猛了,还能涨多久?
avatar芯潮
08-08

关税不足为虑,半导体重启升势?

昨日,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芯片和半导体征收100%的关税,但对于那些已承诺在美国生产或正处于在美国建厂过程中的公司,则不会适用此关税 。特朗普表示:“即使你还没开始大量生产,只是在建设阶段,考量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以及相关建设,如果你正在建厂,就不会收关税。”当天宣布的内容并非正式的关税公告,特朗普也未提供更多细节。目前尚不清楚会有多少企业及国家受到这项关税影响,但依据特朗普的说法,台积电不会受到关税影响,因为早在2020年,台积电就宣布将在亚利桑那州设厂,规划首期投资约40–120亿美元,后在2024年,台积电宣布追加投资至650亿美元!今年3月,台积电再度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加上此前的650亿,总投资额将达到1650亿美元!这项扩大投资包含兴建三座新晶圆厂、两座先进封装设施,以及一间主要研发团队中心,此专案是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单项外国直接投资案!受此影响,昨日台积电大涨4.86%: $台积电(TSM)$ 除台积电外,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长吕翰九表示,韩国已与美国达成协议,美方答应在未来的关税中给予韩国“最惠国待遇”,特别是在半导体和生物领域,这意味着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韩国半导体企业不会被征收100%关税!目前,三星电子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拥有两家芯片制造厂,SK海力士此前也已宣布在印第安纳州兴建高带宽内存(HBM)封装工厂及研发设施。今年4月,《华尔街日报》曾报道称,三星计划在此前已经宣布的对美国投资170亿美元的基础上,再兴建一座新的先进制程晶圆厂、一座先进封装厂和一个研发中心,使得总体的投资金额达到约440亿美元 。考虑到三星刚刚与特斯拉达成总价值165亿美元的芯片代工合约,预计在美投资额还有提升空间。但SK海力士能否仅凭封装工厂投资获得完整的关税豁免仍存疑。
关税不足为虑,半导体重启升势?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