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y野野
Roy野野
有个性的自媒体达人,到处观察网络热点资讯,致力于研究热股分析
IP属地:上海
0关注
19粉丝
0主题
0勋章

兆易创新H股定价悬疑:A股70倍PE狂欢,散户小心成“溢价接盘侠”!

5月20日晚,兆易创新一纸公告引爆半导体圈——这家A股存储龙头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这家从Nor Flash(闪存芯片)起家的半导体公司,近几年借着国产替代的东风,硬生生把自己打造成了A股存储芯片的“扛把子”。但翻开财报,2024年营收73.56亿元、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暴增584%的数据,乍一看确实唬人。不过,老股民都懂:利润暴涨的背后,到底是真本事,还是周期性行业的“回光返照”? 存储芯片行业向来是周期性“绞肉机”,价格波动堪比比特币。2024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触底反弹,兆易吃到了这波红利,但谁敢保证明年不会再来一轮“腰斩”?更何况,公司核心业务Nor Flash的技术门槛早已被三星、美光等巨头用价格战打得稀碎。兆易的“护城河”究竟有多深?答案或许藏在港股上市的动机里。 H股上市的“阳谋”:圈钱、套现,还是真国际化? 兆易创新在公告里把赴港上市的理由说得冠冕堂皇:“深化全球化布局”“提升国际品牌形象”。但资本市场的玩家们可不会轻易买账。看看港股近年来的表现——流动性枯竭、估值洼地、中概股集体躺平——这时候冲进去,到底是“国际化”,还是给A股股东找个“接盘侠”? 更耐人寻味的是,兆易创新的A股股东名单里,私募大佬葛卫东一季度仍持有1872.2万股,市值近22亿元。H股发行后,A/H股溢价必然存在(参考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葛老板会不会趁机套现?别忘了,港股向来是机构的主场,散户的坟场。一旦H股定价低于A股,A股股价的“信仰”还能撑多久? 国际化的“野望”与“荆棘”:真能打出去吗? 兆易创新嘴上说着要“国际化”,但看看业务结构: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不足30%,且主要依赖低毛利的中低端市场。反观三星、美光,靠着技术垄断和规模效应,毛利率常年碾压中国同行。兆易的MCU(微控制器)和传感器业务看似热闹,实则被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压得喘不过气。 赴港上市募
兆易创新H股定价悬疑:A股70倍PE狂欢,散户小心成“溢价接盘侠”!

1664%净利增长!翰宇药业靠什么上演“翻身仗”?

一家连续7年扣非净利润亏损的药企,凭借一款“减重神药”的出海成功,上演了一场教科书级的战略转型。 翰宇药业6月30日晚间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42亿至1.6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470%-1664%。 对于这家曾经连续7年扣非净利润亏损的企业而言,这份成绩单的意义远不止数字本身。 “国际业务收入已成为公司主要来源”,财报中的这句话揭示了翰宇药业翻身的核心密码。从2021年海外收入占比仅6.38%,到2024年飙升至55.10%,翰宇只用了四年时间就完成了从本土药企到国际化企业的蜕变。 业绩爆发,利拉鲁肽打开美国市场 美国FDA的一纸批文改写了翰宇药业的命运轨迹。2024年12月23日,公司利拉鲁肽注射液获得美国FDA批准证书,成为首个打入北美市场的国产利拉鲁肽制剂。 获批后的产品放量速度惊人。截至2025年1月,翰宇已向美国合作方Hikma完成近140万支发货。这个数字背后是实实在在的业绩支撑——仅2024年底前,公司就已收到Hikma累计4639.63万美元(约合3.38亿元)订单。 原料药业务同步高歌猛进。2024年上半年,翰宇原料药营收同比增长219.18%至1.13亿元。公司与DS3 RX LLC签订的两笔GLP-1原料药采购订单,供货金额达数千万美元级别。 数据来源:翰宇药业财报 国际业务的爆发不仅带来收入增长,更显著改善了盈利质量。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到2024年大幅提升7.78个百分点至57.09%,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攀升至58.68%。海外高毛利业务已成为公司盈利能力的核心引擎。 战略转型,避开国内集采内卷 翰宇药业的翻身仗,本质是一场战略选择的胜利。面对国内药品集采带来的价格压力,公司管理层做出了一个关键决断:放弃国内市场内卷,全力押注国际化。 这一战略在GLP-1管线布局上体现得淋漓尽致。2023年6月,翰宇
1664%净利增长!翰宇药业靠什么上演“翻身仗”?

云知声上市以来股价飙升逾72%,AGI第一股的崛起之路

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渗透产业端的浪潮中,中国AI解决方案领域头部企业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知声”)正式登陆港股市场,云知声自上市以来股价涨超72%,成为首家以通用人工智能(AGI)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此次上市不仅标志着云知声在资本市场的里程碑式突破,也进一步印证了其在AI赛道的技术实力与商业化潜力。 技术铁三角构筑核心竞争力 云知声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独特的“三层技术栈”体系,这一体系从底层算力到上层应用形成了完整的技术闭环。底层Atlas AI基础设施堪称“算力巨擘”,拥有超184PFLOPS的计算能力与10PB存储容量,能够动态调度数千个GPU的智算集群,为AI大模型训练与部署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撑。这一基础设施在实际应用中表现亮眼,例如在深圳地铁20号线的语音售票系统中,云知声的技术将乘客购票时间从15秒压缩至1.5秒,效率提升10倍。 中央技术平台“云知大脑”则是云知声技术体系的神经中枢,其核心算法模型由拥有超过600亿个参数的山海大模型驱动。山海大模型通过动态推理与跨模态数据处理,实现了高效的人机交互,并在多场景中展现出卓越的赋能能力。在医疗领域,云知声开发的病历质控系统不仅完成了传统IT方案的基础质控,还进一步实现了标准化与合理性的深度审核,质控完成度接近人工专家水平,大幅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这种从底层算力到上层应用的技术闭环,让云知声在多模态交互、行业知识图谱构建等前沿方向建立了深厚壁垒。 双赛道验证商业化路径 云知声的商业价值在日常生活与医疗两大场景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在日常生活领域,其AI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交通、商业空间、酒店及住宅等场景。2024年,云知声服务了313家企业客户与121家系统集成商,深圳地铁、厦门软件园等典型项目彰显了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技术实力。同时,公司自研AI芯片也成功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2022至2024年累计销售7
云知声上市以来股价飙升逾72%,AGI第一股的崛起之路

一而再再而三获得融资?蔚来:基操勿6

今日蔚来发布公告,在港股拟配售最多 118,793,300 股本的公司 A 类普通股,募集资金用于推进智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等,同时资金将增强蔚来集团的现金储备,增强公司资产负债表。翻译一下 ,就是蔚来很快又要获得融资了。细数蔚来,从之前的中东主权基金两轮对蔚来共计33亿元美元的一投再投,到宁德时代看好蔚来换电,战略投资蔚来能源25亿元,还有合肥国资的战略增资,可以说蔚来确实是市场极具投资价值的“香饽饽”。2025年蔚来将有三大品牌九款新车型上市,进入换电站建设大年、产品大年、技术大年、国际化大年。对产品的看好和对企业的良好预期,相信也是资本快速入局的重要理由。这也传递了新信号,2025年,蔚来稳了 $蔚来-SW(09866)$  
一而再再而三获得融资?蔚来:基操勿6
avatarRoy野野
2023-05-12

贵州茅台未来可期!!

近年来,A股的一个变化就是白马股和蓝筹股的走强,这是由于国内一些先知先觉的投资者意识到,从长期来看,大企业比中小企业会活得更好,贵州茅台十年来一直上涨,已经从2001年上市到现在涨幅达到了百倍涨幅。最高股价也达到990元,再次刷新A股股价纪录,最高市值已经超过1.2万亿,在贵州茅台的带动下,那些A股中的稀缺白马股后期的上涨空间肯定是无可限量的白马龙头股在此情况下将继续演绎“强者恒强”上涨逻辑。$贵州茅台(600519)$ @爱发红包的虎妞 @芝士虎 @话题虎 
贵州茅台未来可期!!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 树大招风啊,今天社区唱空的挺多[开心]  

近年最大港股 IPO 来袭!宁德时代 40 亿募资获豪华基石天团力挺

5月12日,宁德时代正式启动港股招股,计划5月20日登陆港交所。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领域的绝对龙头,宁王这次赴港上市不仅带着“近年来最大港股IPO”的光环,更携手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KIA)、高瓴资本等豪华基石天团,募资超40亿美元。这场资本盛宴背后,宁德时代的野心与挑战同样值得深挖。 为什么是港股?宁王的“国际化阳谋“ 宁德时代在A股早已是万亿巨头,为何此时选择港股二次上市?答案就藏在“全球化”三个字里。 根据招股书,宁德时代此次募资的90%将投向匈牙利工厂一、二期建设,剩下的10%补充现金流1810。匈牙利工厂规划产能100GWh,是宁德时代欧洲布局的关键一环——这里靠近奔驰、宝马、大众等欧洲车企大本营,更是应对欧美“本土化生产”贸易壁垒的前哨站。 事实上,宁王的全球化早已不是纸上谈兵。截至2024年,其海外收入占比超30%,德国工厂已投产,西班牙与Stellantis的合资项目落地,印尼产业链也在推进。但海外建厂需要巨额资金,仅德国、匈牙利、西班牙、印尼四地规划投资就超过1000亿人民币,而宁德时代2024年账上境外存款仅287亿人民币。港股上市不仅能缓解资金压力,还能通过国际资本平台提升品牌溢价,甚至为未来纳入恒生指数、MSCI铺路。 港股上市是宁德时代从 "中国龙头" 迈向 "全球霸主" 的关键跳板。通过国际资本赋能,其全球化产能布局将加速成型,在欧美本土保护主义抬头前筑牢产业链安全壁垒,用资本杠杆撬动未来十年的增长窗口期。 基石天团背后的资本暗战:谁是最大赢家? 这次基石投资者名单堪称“王炸组合”:中石化、KIA、高瓴、瑞银、橡树资本、博裕……总认购金额超200亿港元。但细看名单,有两个角色耐人寻味: 中石化:传统能源巨头押注宁王,显然是想在新能源转型中分一杯羹。中石化此前已布局充电桩和氢能,这次入股宁王,或许是为未来“油电协同”埋下伏笔。 高瓴资本:这家曾在A股
近年最大港股 IPO 来袭!宁德时代 40 亿募资获豪华基石天团力挺

云知声股价累计涨幅突破72%,AI长跑者的厚积薄发

自6月30日上市以来,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知声”股份代号:09678.HK)股价表现惊艳,上市首周,云知声股价延续强劲势头,最高收于338.6港元,最终报收329.4港元,较发行价飙升60.6%,收盘总市值超过233.7亿港元。截止7月10日,估价已经突破400,股价累计涨幅突破72%,印证资本市场对云知声技术实力与发展前景的高度认。 云知声创始人&CEO黄伟博士和联合创始人&董事长&CTO梁家恩博士共同敲响开市锣 回顾云知声的发展历程,其成长轨迹与中国AI产业的发展脉络紧密交织,堪称一部AI产业进化的生动缩影。自2012年成立以来,云知声经历了四个重要发展阶段,精准把握了产业升级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实现了从单一语音识别技术提供商到全栈AGI解决方案领导者的华丽转身。 在语音交互开拓期(2012-2014),云知声敏锐洞察到语音交互领域的变革机遇,率先推出采用DNN算法的“语音云”平台,显著提升了中文语音识别准确率。这一创新成果在市场上获得了积极响应,乐视超级电视、微信语音输入插件以及中国移动12580智能客服系统等成功案例,充分验证了“云端结合”架构的商业可行性。 随着中国AI产业进入场景探索阶段,云知声在“云端芯”战略布局期(2014-2018)前瞻性地启动芯片自研项目,并成功推出国内首批物联网专用语音AI芯片“雨燕”。该芯片在唤醒延迟等关键指标上表现出众,同时,公司内部开始构建UniCore深度学习框架,整合多模态能力,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对通用型AI落地难的挑战,云知声在垂直行业深耕期(2018-2022)果断选择医疗和物联作为突破口,持续强化技术底座。Atlas智算平台算力大幅提升,知识图谱构建工具完成大量医学实体关系梳理,边缘计算框架实现毫秒级实时推理,这些技术积累为后续向AGI转型筑牢了根基。 进入AGI时代领航期(
云知声股价累计涨幅突破72%,AI长跑者的厚积薄发

全球第一,中国智造!全球仓储机器人龙头极智嘉开启招股

随着全球零售、制造、物流等产业链加速数字化转型,仓储自动化正成为提升效率与降低成本的核心路径。其中,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因其灵活、效率等优势,已成为推动全球仓储自动化的主要驱动力。根据行业研究机构预测,2024年2029年,全球AMR解决方案市场预计以超33%的复合增长率增长至1,621亿元。 其中,极智嘉(Geek+)作为连续六年全球AMR市场份额第一的行业龙头,不仅在技术和商业化落地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更在全球市场上跑出了中国科技企业出海的“加速度”,成为中国智能制造出海的一张全球名片。6月30日,极智嘉开启招股,招股期截至 7 月 4 日,预计7月9日正式以“2590”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将成“全球AMR仓储机器人第一股”。 值得注意的是,极智嘉本次招股吸引多家实力雄厚的基石投资者阵容,包括保诚旗下国际顶级长线投资机构 Eastspring、专注于中国投资机会的 Arc Avenue、雄安机器人、跨境巨头纵腾集团持有的亿格,共认购总金额约 9130 万美元(约 7.167 亿港元),多元化的基石阵容充分彰显了主流资本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 商业化验证充分 财务表现领先行业 与多数仍处早期研发或盈利遥遥无期的机器人科技公司不同,极智嘉具备稀缺的商业化验证能力。 截至目前,其服务的终端客户超过800家,在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市场拥有全球最大的客户基础,其中不乏全球巨头,包括《财富》全球500强中的63家,2024年客户回购率高达75%,关键终端客户复购率达到约84.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客户签约订单量稳步提升,2024年,极智嘉新签订单金额达31.4亿元,为未来营收提供强劲支撑。 商业能力转化为营收,数据显示,2024年,极智嘉总收入达到24.09亿元人民币,2021-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45%;整体毛利率达34.8%,较2022年提高了17
全球第一,中国智造!全球仓储机器人龙头极智嘉开启招股

富时全球指数纳入地平线、毛戈平、顺丰控股、华润饮料,富时中国50纳入泡泡玛特

2025年6月4日,富时罗素公司更新了6月份富时全球股票指数系列(FTSE GEIS)的季度调整名单,相关调整将于6月20日收盘后正式生效。 本次富时全球股票指数系列(大/中/小盘股)纳入5只中国股票,其中包含4只港股;无中国股票被剔除。其中,大盘股纳入了地平线、毛戈平、顺丰控股、国货航,小盘股纳入了华润饮料。 一、大盘股:港股纳入3只,为地平线、毛戈平、顺丰控股 大盘股纳入4只中国股票,其中港股3只,分别是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 、毛戈平、顺丰控股H股,另有1只为A股的国货航。4只股票均为IPO后首次获纳入。 无中国股票被剔除。 二、小盘股:港股纳入1只,为华润饮料 小盘股纳入1只中国股票,为港股的华润饮料,同样是在IPO后首次获纳入。 无中国股票被剔除。 三、富时指数纳入要求:上市满3个月,可投资市值不含绿鞋和基石 此次调整为富时全球股票指数系列季度调整,成份股变动通常较少(股票池不更新)。而获纳入的股票以IPO新股居多,主要是因上市已满3个月,符合了富时全球股票指数的选股要求。 根据GEIS指数规则,中国股票的选股范围为上市满3个月以上的A股(不含ST股)、B股、H股、红筹股、P股及其他中概股,并剔除在指数审查的价格截止日停牌、过去12个月里连续停牌超过50个交易日的股票。 此外,6月份的季度审查针对的是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数据,叠加上述“3个月”的条件,即最早在2024年三季度期间上市的新股有望入选。从实际获纳入的新股来看,亦符合这一规则。 根据5月23日发布的公告,富时全球股票指数系列的大盘股、小盘股纳入市值最低门槛分别约为44.65亿美元、4.94亿美元,可投资市值的最低门槛为5.08亿美元(自由流通比例>5%)或50.76亿美元(自由流通比例≤5%)
富时全球指数纳入地平线、毛戈平、顺丰控股、华润饮料,富时中国50纳入泡泡玛特

比亚迪掀桌,特斯拉FSD入华,地平线凭什么成为车企智驾“最大公约数”?

开年以来,在比亚迪全民智驾、特斯拉FSD入华多重刺激下,智能驾驶产业命运迎来关键扭转。这是智驾技术公司们斩获回报的最好时代。 3月21日晚,智能驾驶公司“地平线”交出了上市后首份财务数据。去年,地平线全年营收23.84亿元,同比增长53.6%;毛利润18.4亿元,同比激增68.3%。 营收和毛利涨幅双高,得益于地平线2024年主营业务的快速增长。地平线汽车主营业务分为产品解决方案,以及授权与服务两大方面。 前者向车企提供智驾软件算法、处理器芯片硬件等,去年营收6.64亿元,同比增长31.2%;后者是向车企供技术IP授权与服务,营收16.47亿元,同比增长70.9%,是收入大头来源。 在车企全速竞技智驾的背景下,地平线已经进入了技术红利窗口期。据官方数据,地平线与超40家车企合作了超300款车型,目前已量产上市的车型超170+款。中国排名前十的车企、主流新势力车企,都是地平线的客户。 总的来看,地平线智驾解决产品方案累计出货770万套,今年将实现1000万套里程碑。 地平线的商业狂飙,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车企集中开卷智驾的缩影。 过去两年,智能驾驶行业的棋局节奏更多由华为、小鹏、理想等玩家把控,城市NOA(城市领航辅助)、端到端、AI大模型等技术竞技是主流叙事。 但今年以来,比亚迪用数百万辆新车的超大规模,带来一场“高阶智驾下沉运动”,甚至7万元级的海鸥车型都搭载了自研的高阶智驾能力。比亚迪主导了新的游戏规则。 长安、吉利、奇瑞、广汽等老牌车企也全力攻防,共同撕开技术普惠的闸口。 而提供智驾算法、也提供算力平台的地平线,游走在各大车企之间,有望成为智驾平权的“最大公约数”。 「“每三台中国智驾车,就有一台地平线”」 从财报来看,地平线的赚钱能力在不断提升。 2024年,地平线产品解决方案毛利率由前一年的44.7%增加至46.4%。这源于其不断推出的高价值智驾产品。 地平线成立于
比亚迪掀桌,特斯拉FSD入华,地平线凭什么成为车企智驾“最大公约数”?
avatarRoy野野
2023-04-18
我觉得中公教育的股价涨停是迟早的事情,随着线上教育越来越被广大学员所认可和接受,中公教育也开始布局线上课程的开发和推广。中公教育除了转型职业教育,推出了个人职业提升平台“中公优职”与企业培训平台“企易学堂”,前不久,又与阿里云全球培训中心达成战略合作,针对企业数智化咨询与培训、企业培训组织体系等内容展开深度合作,以数字技术驱动创新,全方位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促进中公教育在职业教育赛道的前行。$中公教育(002607)$
avatarRoy野野
2023-04-18

中国石油迎来“首季红”

黄土塬上,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如火如荼,地下“油龙”不断延伸,页岩油规模效益开发不断取得新进展。一季度,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生产油气产量当量累计达1731.99万吨,同比增长3.05%。   天山北麓,一张云监测大网在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各个运行部铺开,让生产计划和控制过程更加标准、智能,提效减负效果显著。一季度,独山子石化加工原油量、乙烯产量同比分别增加23万吨和0.69万吨,成为中国石油唯一入选“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名单的炼化企业。   成都平原,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抓住旅游市场回暖机遇,紧盯需求,积极开拓市场。一季度,四川销售公司实现油气销售总量271.8万吨,汽柴油销售总量、纯枪销量、直批销量等主要经营指标均实现同比增长。   这是中国石油一季度奋进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今年年初以来,中国石油持续推动市场保障、生产经营、管理提升等重点工作,油气保持稳定上产势头,炼化业务业绩整体趋好,终端销售经营指标箭头向上,新能源新材料新事业发展提速,中国石油迎来首季“开门红”。   聚焦主责主业稳产保供交出亮眼成绩单   3月26日10时,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5亿吨,占我国陆上原油总产量的36%。这是大庆油田“为祖国加油”的历史坐标,更是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百年油田的新起点。今年一季度,大庆油田生产原油750.15万吨、天然气16.36亿立方米,均超计划运行,稳产保供的传奇还将继续。   今年一季度,中国石油油气两大产业链势头强劲,冬季保供、春耕保产、安全环保等重点工作扎实推进,能源保供“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实现开局即冲刺,起步即决战。   聚力增储上产,全力加快资源向储量、储量向产量的转化。产量是油气田高质量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本。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统筹老井稳产、措施增产、新井上产等工作,一季度累计生产油气产量当量927万吨,同比增长15万吨,以扎扎实实的
中国石油迎来“首季红”
港交所徐经纬说:“香港的国际投资者吸引力增强,鼓励更多国际公司来港上市” 从徐经纬的发言以及港交所数据来看,今年港股 IPO 市场相当亮眼,年初至 6 月 20 日,完成 31 项首次公开招股发行,融资额超 884 亿港元,目前是全球第一的 IPO 交易所,年初至今通过 IPO 筹集超 120 亿美元资金。这背后反映出港股市场强大的融资能力与吸引力。 当前不同行业的公司纷纷赴港上市,消费零售、TMT、医疗保健以及新能源等行业成为关键领域。以消费零售为例,蜜雪冰城在港股上市刷新认购纪录,反映出消费行业在港股受关注度高,其背后是庞大的消费市场支撑。对于投资者而言,消费行业具有现金流稳定、抗周期能力相对较强的特点,尤其是一些具有品牌优势、连锁经营模式成熟的企业,未来业绩增长可期,像这类消费零售企业上市后,有望通过资本市场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提升市场份额,投资者可关注其成长潜力带来的股价上升空间以及稳定的股息收益。 TMT 行业一直是创新的前沿阵地,港股吸引该行业企业上市,意味着投资者有机会参与到科技变革浪潮中。比如一些具有领先技术的软件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它们的发展可能带来新的商业模式与市场机会,投资者可通过投资这类企业分享行业高速增长的红利。医疗保健行业关乎民生,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提升,行业需求持续增长,港股上市的医疗企业在研发投入、创新药布局、医疗器械研发等方面若有优势,将为投资者带来长期回报。新能源行业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政策支持力度大,企业在技术突破、产能扩张等方面的进展,都可能成为股价上涨的催化剂。所以,从港股 IPO 行业分布来看,投资者在这些新兴及关键行业中,有诸多挖掘优质投资标的的机会$恒生科技指数(HSTECH)$  
真正搞通用人工智能的没几家,云知声算一个,Atlas平台+知识图谱+山海模型,技术栈全自研,护城河还是挺深的,短期股价波动看淡。[吃瓜]  $云知声(09678)$ 
@话题虎:打新如同在捡钱!6月底赶趟上市的这几家,你看好哪一只?

云知声 IPO:AGI 赛道的价值重估与增长锚点​

6 月 12 日,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标志着这家 AI 领域的深耕者正式步入资本舞台。作为长期追踪人工智能产业的研究者,云知声的 IPO 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关键节点,更折射出当前 AGI 赛道的投资逻辑与竞争格局。​ 从技术架构来看,云知声构建的三级技术体系颇具护城河效应。底层 Atlas AI 基础设施平台通过分布式计算与模型优化算法,可支撑千亿级参数模型训练;中层知识图谱平台深度融合医疗、交通等垂直领域专业数据,形成行业专属知识库;顶层应用层则依托山海大模型的多模态理解能力,输出场景化解决方案。这种从基础层到应用层的全栈布局,使其在技术落地效率上显著优于单一技术供应商。值得关注的是,山海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MedBench 评测 82.2 的综合得分,印证了其在专业领域的语义理解精度。​ 财务数据层面,云知声展现出较强的成长韧性。2022-2024 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 25%,高于同期中国 AI 解决方案市场 18.7% 的平均增速(沙利文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其毛利率始终维持在 40% 左右,这在技术密集型的 AI 企业中属于较高水平,反映出公司在成本控制与产品溢价能力上的优势。尽管尚未实现盈利,但经调整净亏损率从 2022 年的 30.5% 收窄至 2024 年的 17.9%,显示出规模效应逐步显现。2025 年 Q1 延续 25% 的营收增速,进一步验证了其增长的可持续性。​ 股东结构与估值体系存在双重看点。创始人黄伟博士为核心的控制团持股 33.93%,确保战略决策的稳定性;京东、高通、启明创投等 30 余家机构的长期加持,既体现产业资本对其技术价值的认可,也为后续生态合作埋下伏笔。值得关注的是,2023 年 D3 轮融资 7 亿元时估值,较本次 IPO 发行价存在 28.76% 的折让,这一方面反映出前期一级市场估值回调,另
云知声 IPO:AGI 赛道的价值重估与增长锚点​

2818 亿现金储备还要募资 353 亿!宁德时代不是差钱,是在赌全球能源霸权

从300亿募资到欧洲豪赌,散户该贪婪还是恐惧? 5月20日,宁德时代(03750.HK)以298.6港元收盘,较发行价263港元暴涨13.54%,市值突破1.3万亿港元,创下港股近三年最大IPO纪录。单日成交额超200亿港元,散户疯抢、机构梭哈,市场仿佛重回2021年科技股狂潮。但这场狂欢背后,宁德时代的“野心”远比表面更赤裸——它要的不是钱,而是“全球能源霸权”的入场券。 截至2024年末,宁德时代手握2818亿现金储备,年净利润507亿,毛利率逆势攀升至24.4%。账上躺着钱,却仍要募资353亿港元,其中90%砸向匈牙利72GWh超级工厂,剑指欧洲新能源腹地。明眼人一看便知:宁德时代在下一盘全球化的大棋,而港股只是跳板。 欧洲豪赌:闪电战与暗雷 宁德时代的欧洲布局堪称“闪电战”:德国图林根工厂(14GWh)已投产,专供宝马、奔驰;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72GWh)2026年投产,配套欧洲前十车企;西班牙萨拉戈萨工厂(50GWh)联手Stellantis,锁定标致、Jeep等品牌。欧洲市占率从2023年的27.5%猛增至2024年的36.8%,每三辆电动车就有一辆用宁德时代电池。看似风光,实则暗藏杀机。 政治风险首当其冲: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将中国电池企业排除在补贴外,欧盟碳关税2026年落地,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成本或飙升15%;技术围剿紧随其后——LG新能源、松下加速研发磷酸铁锂,欧洲本土企业Northvolt破产后,欧盟或转向扶持新势力;客户反噬更是一记重拳,大众、宝马自建电池厂,Stellantis合资协议中宁德时代仅持股50%,话语权被稀释。宁德时代的欧洲故事,本质是一场“用产能换市场”的赌博。若地缘政治恶化,300亿投资可能沦为沉没成本。 狂欢下的隐忧:阿喀琉斯之踵 散户们盯着13%的涨幅狂欢,却选择性忽视三大致命伤。 市占率幻觉正在崩塌。2024年宁德时代国内市
2818 亿现金储备还要募资 353 亿!宁德时代不是差钱,是在赌全球能源霸权

乐道门店半年翻4倍,李斌:下沉市场换电站是胜负手

据蔚来2024年财报披露,2024年蔚来公司交付、营收均创新高,毛利率也在持续提升,远超市场预期。 四季度整车毛利率提升至13%,综合毛利率提升至12%。全年整车毛利率持续提升至12%,综合毛利率提升至近10%,保持行业领先。李斌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Q4毛利率达到预期,并重申了2025年年底蔚来品牌20%毛利率,乐道15%毛利率的目标 "乐道L60用户口碑很好,是蔚来有史以来用户满意度最高的一款产品。"李斌在财报会上力挺第二品牌。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乐道新增订单连续三月环比增长,12个区域销量反超蔚来,验证下沉战略成功。 为打开三四线市场,乐道门店半年激增至400家,60%销售人员为新生力量。李斌坦言:"新店成熟需要时间,但换电站县县通提供了差异化武器。"目前1500座兼容换电站覆盖地级市,乐道用户补能体验直追一线。 四月即将亮相的L90被寄予厚望。李斌透露:"换电站比较多的地方,能够显著看到乐道销售成绩更好。接下来,随着换电县县通的举措,对于乐道进入三四线城市下沉市场会更有帮助。"随着换电网络向县城渗透,乐道在下沉市场的爆发力逐渐显现。业内人士预测,若全年销量突破15万辆,乐道15%毛利率目标触手可及。 $蔚来-SW(09866)$
乐道门店半年翻4倍,李斌:下沉市场换电站是胜负手

高榕创投辛旺:极智嘉最早的机构投资人之一,机器人产业的浪潮才刚刚开始

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智嘉”)于2025年7月9日正式以“2590”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全球AMR仓储机器人第一股”。 作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企业H股 IPO,也是今年以来香港市场规模最大的非“A+H”科技企业IPO,极智嘉自成立以来已获得高榕创投、火山石投资、华平投资、CPE源峰、Granite Asia、蚂蚁集团等数十家知名机构及产业方的投资,并在本次IPO发行中引入了汇聚国际资本巨头、顶级风投、国资力量与产业龙头的基石投资阵容,另有主权财富基金、大量国际长线基金、科技专项基金以及对冲基金的踊跃参与本次IPO发行。 其中,作为极智嘉最早的机构投资人之一,高榕创投曾于2016年联合领投极智嘉的A轮融资,并在后续轮融资中继续跟投。 值得一提的是,极智嘉也是高榕创投今年继布鲁可、Mirxes觅瑞、圣贝拉之后的第4家港股IPO。 高榕创投董事总经理辛旺回忆称,第一次拜访极智嘉是2015年在清华计算机系FIT楼的地下室里,几台机器人demo在地上跑来跑去。“不久后,公司就落地了第一个样板仓,且当时对比竞争对手软硬件的成本和性能就展现出显著优势。彼时中国的电商处于高速发展期,对仓储物流机器人的需求初步显现,高榕看好这一趋势,更看好郑勇(注:极智嘉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带领的团队,于是坚定地下注。” 辛旺复盘极智嘉发展至今的历程,“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都做了当时最重要的事情。”——在成立前两年,极智嘉专注打磨第一个爆款产品,拿下标杆案例;在成长期,极具战略眼光地率先启动全球化征程,2017年首先在日本成功落地,疫情前完成了全球主要市场的体系建设,疫情后不断扩大战果、巩固领先优势;近几年,在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软硬件产品平台能力、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都显著改善,夯实了商业化内功。 在辛旺看来,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绩,得益于极智嘉有一支非常优秀的
高榕创投辛旺:极智嘉最早的机构投资人之一,机器人产业的浪潮才刚刚开始

月子中心龙头圣贝拉登陆港股:开盘大涨近50%!

6月26日,伴随港交所钟声敲响,圣贝拉(2508.HK)正式以“全球家庭品质护理第一股”身份登陆港股主板。上市首日表现亮眼,盘中涨幅超45%,市值直逼57亿港元。作为亚洲最大的产后护理及修复集团,圣贝拉以“月子中心爱马仕”的标签闻名于高净值人群圈层。然而其资本故事的真正价值,远不止于高端月子房的华丽表象。 财务基本面:高增长与盈利拐点确立 营收高增长验证赛道景气度:2022-2024年,圣贝拉营收从4.72亿元跃升至7.9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0.15%,显著超越行业平均8%的增速。其核心驱动力来自月子中心网络的快速扩张——三年新增52家自营及管理中心,总数达96家,覆盖30个城市及海外市场。 盈利拐点显现,结构优化加速: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盈利能力的质变。经调整净利润从2022年亏损4460万元,扭转为2023年盈利2080万元,并在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4226万元,实现103%的同比增幅。这标志着其商业模式已跨越盈亏平衡点,进入利润释放期。 业务结构上,公司已突破单一月子中心依赖。2024年非月子业务(家庭护理、女性健康食品)收入占比提升至30%,其中高毛利的健康食品业务(广禾堂品牌)毛利率达63.3%,显著高于月子中心业务的31.8%。这种“金字塔型”收入结构为其盈利持续提升奠定基础。 护城河解析:轻资产、数字化与生态协同的三重壁垒 轻资产扩张模式的效率革命:与传统重资产独栋模式不同,圣贝拉选择与瑰丽、半岛等顶级酒店合作,通过灵活租赁降低初始投入。该模式使新中心投资回收期缩短至约14个月,2024年新增34家中心的速度令同业难以企及。尽管租金成本占比达36.7%构成压力,但规模化后的议价能力有望优化这一指标。 数据驱动的服务标准化: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化护理平台整合AI大模型与物联网设备,实现母婴健康数据实时监测,异常响应时间缩短至8秒。2024年与虎博科技合作开发的护
月子中心龙头圣贝拉登陆港股:开盘大涨近50%!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