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富资讯
新财富资讯
关注我们,读懂财经传播的底层逻辑,与资本世界同频共振。
IP属地:浙江
0关注
67粉丝
0主题
0勋章

映恩生物,减持利空阴影下,大黑马不香了吗?

$映恩生物-B(09606)$ 老铁们,小新又来敲黑板了!今天咱们不聊新股,来唠一只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却陷入“减持风暴”的医药大黑马——映恩生物。这公司去年刚上市时,那可是“光芒万丈”,ADC(抗体偶联药物)赛道、海外授权大单、明星机构站台……buff叠满,股价一路狂飙,被不少老铁捧为“医药股之光”。 可谁能想到,小新以为映恩生物要往1000块/股冲的路上,已连续下跌多天,又遇到10月15日上市时基石新股减持的期限即将到期。不少人开始嘀咕:这匹大黑马,是不是已经不香了?今天小新就带大家扒一扒,映恩生物到底还值不值得蹲。 一、财务表现:收入增长但利润承压 映恩生物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18.5%,主要得益于与BioNTech、杨森等海外药企的合作里程碑款陆续确认。尽管收入保持双位数增长,公司期内净利润却出现下滑,仅录得3200万元,同比下降22.6%。 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研发投入大幅增加。上半年研发费用达到2.1亿元,同比增长47.8%,占收入比重超过65%。公司多条ADC管线同步推进,尤其是DB-1303(HER2 ADC)和DB-1310(B7-H3 ADC)已进入关键临床阶段,烧钱速度加快。 尽管短期利润承压,公司现金流仍相对健康,期末现金及等价物约12亿元,足以支撑未来2–3年的研发开支。毛利率方面,由于技术授权收入占比提升,整体毛利率维持在85%以上,显示其平台技术的溢价能力。 二、核心管线:ADC平台技术仍是亮点 映恩生物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DITAC™平台,专注于开发具有“差异化杀伤机制”的ADC药物。目前管线中进展最快的是HER2靶向和B7-H3靶向项目。 1、HER2 ADC:DB-1303 DB-1303是基于第三代ADC技术开发的双表位HER2靶
映恩生物,减持利空阴影下,大黑马不香了吗?

晶泰控股,AI制药风口上的鹰,飞累了吗?

$晶泰控股(02228)$ 老铁们,小新又来唠干货了!今天咱们不聊传统药企,来盯一只站在AI风口、号称要用“算法颠覆制药”的当红炸子鸡——晶泰控股。这公司上市时,那叫一个“星光熠熠”,AI驱动、自动化实验室、与辉瑞、礼来等大药企合作频频……概念超前,股价一度飞天,被不少科技粉和医药粉共捧为“AI制药第一股”。 可最近这股价,咋有点“高位歇脚”的意思呢?尤其是随着前期一些机构锁定期陆续到期,市场开始传出一些减持风声,不少老铁心里打鼓:这只鹰,是不是飞累了?今天,小新就带大家深扒一下,晶泰控股的翅膀还硬不硬,现在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 一、财务透视:营收高增,但“烧钱”模式持续 先看家底。晶泰控股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显示,营业收入达到5.17亿元人民币,同增长403.83%,增速相当亮眼。收入增长主要动力来自两大块:一是为全球药企提供的AI药物发现服务订单持续放量;二是与几家大药企在小分子药物项目上的里程碑达成确认。 但“赚得多,花得更多”是创新技术公司的常态。期内公司盈利0.76亿元,上半年研发费用高达2.22亿元,同比增长5.3%,占收入比重42.9%。这钱主要花在了:1、扩大计算资源集群;2、升级自动化实验机器人管线;3、推进内部自研管线。 现金流方面,得益于上市时的融资,公司账上现金及等价物约53.08亿元,虽然烧钱快,但短期内没有生存之忧。毛利率维持在44.7%左右,对于以技术和服务为主的公司而言,属于健康水平。 二、技术护城河:AI+机器人,双轮驱动够不够深? 晶泰的核心故事,就在于其打造的“AI预测 + 自动化实验验证”的闭环平台。 1、智能计算平台: 晶泰的核心算法能力,尤其在晶体结构预测、分子生成、性质预测等领域,积累了大量的专利和数据壁垒。其预测模型的准确度,直接决定
晶泰控股,AI制药风口上的鹰,飞累了吗?

60元的美团还会远吗?

$美团-W(03690)$ $美团-WR(83690)$ $美团ADR(MPNGY)$ 美团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营收 918 亿元,同比增长 11.7%,但经调整净利润 14.93 亿元,同比下滑 89%。核心本地商业营收 653 亿元,增长 7.7%,经营利润大降;新业务营收 265 亿元,增长 22.8%,亏损扩大至 19 亿元,营收和利润都低于市场预期。 营收及利润下滑原因 行业竞争加剧:餐饮外卖和即时零售行业竞争愈发激烈,虽然美团第二季度营收达到 918.40 亿元,同比增长 11.7%,但低于市场预期的 936.9 亿元。京东等新竞争对手的入局,推出 “百亿补贴” 等策略,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导致美团营收增长未能达到更高预期。 补贴投入增加:面对京东等竞争对手的补贴策略,美团被迫跟进,二季度销售及营销开支为 225 亿元,比去年同期的 148 亿元增加了 77 亿元,增幅为 51.8%,占其收入的百分比由 18% 增至 24.5%,这大幅侵蚀了利润。 新业务亏损:新业务板块营收 265 亿元,增长 22.8%,但亏损扩大至 19 亿元,主
60元的美团还会远吗?

美股的9月魔咒,机遇与风险并存

$标普500(.SPX)$ $标普500ETF(SPY)$ 历年9月美股的季节性弱势 历史数据表明,9月通常是美股一年中表现最差的月份,这一现象被称为“9月魔咒”。 下跌概率较高:自1928年以来,标普500指数在9月份下跌的概率接近55%,平均跌幅约为-1.17%。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自1897年以来的9月平均跌幅为1.1%,上涨概率仅为42.2%。 近期表现验证:在过去十年(2015-2024年)中,标普500指数有六次在9月出现下跌,平均跌幅达1.93%。特别是在2022年9月,该指数曾大幅下跌9.34%。 波动性加剧:9月和10月通常是美股波动率(以VIX指数衡量)较高的月份,该指数在此期间常徘徊在20左右。 2025年9月的特殊性与多空因素分析 支撑因素 强劲的8月表现:2025年8月美股表现强劲,道指上涨3.2%(创2020年以来最佳8月),标普500上涨1.9%,纳指上涨1.6%,罗素2000小盘股指数更是大涨7%。历史数据显示,当标普500指数在进入9月时高于其200日移动平均线(目前符合此条件),其9月的平均回报率可跃升至1.3%,正回报概率为60%。 美联储降息预期: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9月降息(可能性约为90%)。这通常是股市的利好因素,可能提振市场情绪,尤其有利于对利率敏感的小盘股和成长股。 企业盈利稳健:面对关税政策,美国经济展现出韧性,企业利润增长依然强劲。7月以来,市场对美股年内EPS(每股收益)增速预期明显上修。 风险因素 关键事件密集,不确定性高:未来约两周内,将密集发布一系列关键数据和事件,极易放大市场波动: 9月5日:美国8月非农就业报告。瑞银预计数据可能低于市场预期。 9月9日:
美股的9月魔咒,机遇与风险并存

多邻国,你们都是我带的兵?

$多邻国(DUOL)$ 小新最近在学外语和粤语,然后观察到了多邻国这个app,在里面学了“虾饺”,“烧卖“,”豉汁排骨“后,决定好好说说这个股票。 公司财务基本面亮眼 财务数据超预期:公司第二季度营收达2.52亿美元(同比增长41%),净利润为4480万美元(同比增长84%),均大幅超出市场预期。毛利率稳定在72.4%,同时经调整的EBITDA利润率达到了31.2%,盈利能力提升显著。 用户增长与粘性增强:日活跃用户(DAU)同比飙升40%至4770万,增速远快于月活跃用户(MAU)24%的增长(MAU为1.28亿)。这推高了用户粘性(DAU/MAU)至37.2%的历史高位,表明用户参与度非常高。 付费转化提升: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36%至1090万,付费渗透率提升至9%。订阅收入同比增长46.4%。 AI驱动成效显著:公司管理层表示AI工具的调用成本"大幅下降",远低于最初预期,这有助于利润率改善。 上调全年指引:基于强劲表现,公司上调了2025年全年营收指引至10.1亿-10.19亿美元(此前为9.87-9.96亿美元),同时调整后EBITDA利润率指引也上调至28.5%-29.0%。 公司业务成长性亮眼 AI教育赛道前景广阔:多邻国通过AI增强功能(如Duolingo Max)有效提升了用户参与度和付费转化。AI不仅优化了学习体验,还意外地降低了运营成本,改善了毛利率。全球在线语言学习市场仍在增长,AI的应用有望进一步释放潜力。 业务多元化拓展:公司正从单一语言学习向多元化游戏化学习平台转型。收购音乐游戏初创公司NextBeat、推出国际象棋和数学课程等举措,有助于开拓更广阔的市场(TAM),并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国际象棋课程已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早期信号”。 区域市场增长强劲:特别是中国市场
多邻国,你们都是我带的兵?

HIMS,他和她,明天有大事发生?

$Hims & Hers Health Inc.(HIMS)$ $联合健康(UNH)$ 小新先说消息面,hims有消息表明即将发布一款新产品,主要针对男性某些方面功能的,具体看下文。HIMS公司的CEO也神秘的发布消息称,有大事发生,新产品即将上线。那小编就来聊一聊这家远程医疗行业的网红企业,HIMS,也叫他和她......(请自行脑补) Hims & Hers Health是一家主打远程医疗和个性化健康服务的美股公司,业务涵盖心理健康、性健康、皮肤病学、初级保健等领域。公司通过线上平台连接用户与持牌医疗专业人士,提供订阅式健康产品和服务,近年来在美国数字医疗赛道表现抢眼。 关键业务亮点: 订阅模式驱动增长:截至2025年Q2,用户数已突破240万,同比增长31%,订阅用户的高留存率(85%)为公司带来稳定现金流和复购率。 产品线扩展:从男性健康切入,逐步拓展至女性医疗、美妆护肤、心理健康等全链路服务,GLP-1减肥药成为新增长点。 全球化布局:近期通过收购欧洲数字健康平台ZAVA,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全球医疗生态圈初步成型。 行业地位提升:在37家美股医疗服务公司中,HIMS市值排名第三,成为数字医疗领域的“新贵”。 业务发展潜在影响: FTC调查与合规风险:2025年8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对HIMS广告和取消政策展开调查,涉及减重产品的推广合规性,短期内可能带来罚款和业务调整压力。 GLP-1药物合作终止:2025年8月,Novo Nordisk终止与HIMS在GLP-1减肥药领域的合作,短期影响市场情绪,但公司已迅速调整产品策略,维持全年业绩指引不变。 政策风险加剧:2025年9月10日
HIMS,他和她,明天有大事发生?

9月份的蔚来有未来了吗?

$蔚来-SW(09866)$ $蔚来(NIO)$ 最近7、8月份以来,蔚来汽车股价从前期底部向上攀升,截至2025年8月25日,股价已接近53元大关,一个多月股价涨幅接近100%。小新之前在蔚来股价比较低的时候,建了一点蔚来美股观察仓,准备观察蔚来整体的企业综合发展情况后再大幅建仓,因9月2日蔚来还会有半年报要发,结果蔚来的产品低价策略直接引爆股价。那小新就提前来讲讲蔚来的9月投资策略吧。 图片 一、产品驱动销量增长预期 (一)乐道 L90 持续发力 7 月 31 日上市的乐道 L90 表现亮眼,三天内交付 1,976 台,迅速跻身大型 SUV 整周销量 TOP3。其定价策略积极,整车起售价 26.58 万元,顶配 Ultra 版未突破 30 万元,在同级别车型中极具竞争力。交银国际综合定价及渠道反馈,预计 L90 每月稳定销量将超 5000 台。 (二)全新 ES8 上市催化 8 月 21 日晚间,蔚来全新 ES8 正式发布并开启预售,整车购买方式预售价区间为 41.68 万至 45.68 万元,电池租用方案下价格低至 30.88 万至 34.88 万元区间。与上一代 ES8 官方指导价 49.8 万至 57.8 万元相比,整车购买降价幅度超 8 万元 ,带动品牌整体销量与营收提升,成为股价上行重要动力。 (三)销量是企业现金流的核心 汽车销量是车企的现金流,是其最根本。2025 年 7 月,蔚来共交付新车 21,017 辆,虽同比有 2.53% 的微弱增长,但环比 6 月减少约 3908 辆 。其中,核心品牌蔚来 7 月交付 12,675 辆,乐道交付 5976 辆,萤火虫交付 2366 辆。前七个月,蔚来累计交
9月份的蔚来有未来了吗?

沽空泡泡玛特的我,才是那个cry baby

曾经看空泡泡玛特的我,如今在它惊人的财报和飙升的股价面前,不得不承认自己才是那个crybaby。 2025年8月21日,泡泡玛特(09992.HK)股价突破300港元,盘中最高触及319.40港元,收盘报316港元,市值突破4000亿港元,创下历史新高24。这一价格较2022年的低点(不足9港元)上涨了惊人的3400%以上。2024年12月,我参加了一个投资策略会,有个研究员疯狂推泡泡玛特,当时股价90,他和我说可以建仓。我当时脸上笑嘻嘻加入自选,内心想:这都涨了10倍了,狗都不买。现在,我只能说一声:“汪汪汪”。 200元左右买入泡泡玛特,260元左右卖出的泡泡玛特,后认为半年报表现预期已经price in股价了,基于上述逻辑又下了点认沽证。截至2025年8月21日,泡泡玛特股价319.8元。 辉煌数据,泡泡玛特2025年中报业绩亮眼 2025年8月21日,泡泡玛特交出了一份令人瞠目结舌的成绩单,上半年营收达到138.76亿元人民币,同比激增204.4%;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净利润)达到45.74亿元,同比暴增396.5%。这样的增长数据,不仅超出了市场预期,也让我这样的看空者感到无地自容。毛利润率的显著提升是亮点之一,从去年同期的64%大幅提升至70.3%。 增长引擎,多元化业务与全球化布局共发力 泡泡玛特已不再是那个仅仅依赖盲盒的公司。从产品品类看,毛绒玩具收入同比增长1276.2%,销售额达61.39亿元,首次超过手办,成为公司第一大品类。手办产品收入为51.76亿元,同比增长95%;MEGA收藏系列收入10.07亿元,同比增长71%。从IP表现来看,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营收高达48.1亿元,占总收入的34.7%,同比增长668%。 MOLLY、SKULLPANDA、CRYBABY和DIMOO四个IP系列的营收均突破了10亿元大关。全球化战
沽空泡泡玛特的我,才是那个cry baby

股价半年涨3倍,英伟达「亲儿子」CoreWeave: 是算力神话还是估值泡沫?

$CoreWeave, Inc.(CRWV)$ $英伟达(NVDA)$ $Meta Platforms, Inc.(META)$ $微软(MSFT)$ $富国银行(WFC)$ 一、小新带你识股:这只 AI 算力股凭什么逆势暴涨? 最近美股震荡得让人揪心,纳斯达克指数月初单周回调超 3%,但有只股票却走出了独立行情 ——CoreWeave(CRWV)从 9月的 84 美元一路冲到 125 美元,这段时间最高时股价摸过 153 美元,半年时间股价翻了 3 倍还多。作为盯盘多年的老股民,小新起初以为又是蹭 AI 热点的 “昙花股”,深入研究后才发现,这公司竟是英伟达藏在幕后的 “算力操盘手”。 可能有人还没听过这只票,先给大家科普下:CoreWeave2017 年成立,最早靠加密货币挖矿起家,2019 年转型做 AI 算力服务,今年刚上市就成了美股明星。现在它手上握着 25 万块英伟达 H100/H200 GPU,全球首个 ExaFLOP 级 AI 超级集群就是它建的,连 OpenAI 训练大模型都要找它租算力。更关键的是,这公司背后站着英伟达,新芯片能比对手早拿 5-8 个月,这种 “特权” 在算力军备竞赛里简直是核武器。 二、拆解爆发密码:3 组数据看懂 CRWV 的核心底气 1. 收入增速:比火箭还快的增长曲线 这两年 CRWV 的营收增长堪称 “教科书
股价半年涨3倍,英伟达「亲儿子」CoreWeave: 是算力神话还是估值泡沫?

晶泰控股(02228.HK):AI制药龙头乘板块回暖东风, 价值重估正当时,可加仓

$晶泰控股(02228)$ 在全球流动性宽松信号释放、国内创新药政策持续加码的双重驱动下,港股生物技术板块自年初开启的回暖行情已进入纵深阶段,板块估值修复与业绩兑现的双重逻辑愈发清晰。 此前小新已经带大家从市场环境、公司基本面、核心竞争力等维度,剖析了晶泰控股(02228.HK)在板块复苏中的成长潜力;而随着近期板块内资金向具备 “技术壁垒 + 商业化落地能力” 的标的集中,以及公司最新业务进展的逐步释放,有必要再次聚焦这家 AI 制药龙头,结合当前板块分化的新特征,进一步梳理其在行业回暖周期中的独特投资价值与成长确定性。 一、市场环境:三重共振开启港股生物科技黄金窗口 2025 年港股生物科技板块的强势复苏绝非偶然,而是宏观流动性、产业政策与资金流向形成的三重共振结果。 从宏观流动性看,美联储已正式开启降息通道,年内预计再降两次息的预期显著降低资金成本。生物科技作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对利率变动极为敏感 —— 历史数据显示,降息开启阶段港股生物医药资产胜率达 100%,当前正处于最佳布局窗口期。这一背景下,高成长生物科技企业的估值折价有望快速修复。 产业政策端形成全链条支撑:供给侧,国家药监局 IND 与 NDA 审批数量 2024 年同比分别增长 14.3% 和 52.3%,新药上市周期大幅缩短;需求侧,医保目录新增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丙类目录" 计划更将提升高价值创新药渗透率。同时,港股 18A 规则持续完善,已培育超 100 家生物科技企业,形成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资中心。 资金流向更为直观:截至 2025 年 9 月 12 日,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港股超万亿港元,其中医药生物行业占比 1613 亿港元;叠加外资回流,共同推升板块活跃度。反映在市场表现上,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年内涨幅
晶泰控股(02228.HK):AI制药龙头乘板块回暖东风, 价值重估正当时,可加仓
avatar新财富资讯
11-11 15:52

黑芝麻智能(02533.HK)智驾芯片能突围国产替代吗?

$黑芝麻智能(02533)$ $英伟达(NVDA)$ $小鹏汽车-W(09868)$ $蔚来-SW(09866)$ $高通(QCOM)$ 一、港股震荡筑底,科技赛道迎来配置窗口 2025 年四季度的港股市场呈现典型的震荡整固特征,前半段受十五五规划建议稿、金融街论坛年会等利好因素提振,后半周则因美联储降息预期变化、国内 PMI 数据不及预期出现回调。但从估值维度看,市场已具备显著安全边际:截至 10 月 31 日,恒生指数市盈率仅 11.66 倍,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 22.85 倍,不仅处于历史低位,更显著低于纳斯达克指数 42.30 倍的估值水平。 这种估值优势在科技赛道尤为突出。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人工智能 + ”行动,将 AI 赋能千行百业列为核心目标,而香港特区政府打造数字资产全球创新中心的举措,进一步强化了港股科技板块的政策支撑。在此背景下,聚焦 AI 算力基础设施的企业正迎来双重利好:既受益于全球 AI 产业周期的加速演进,又能享受港股估值修复带来的弹性空间。汽车半导体作为 AI 落地的核心场景,近期已显现企稳回升迹象,11 月 6 日汽车半导体指数单日涨幅达 2.26%,资金关注度显著提升。 二、智驾芯片:国产替代的千亿级战场 智能驾驶芯片作为自动驾驶的 "中枢大脑",正处于技术迭代与格局重构的关键期。随着自动驾驶级别从 L2 向 L3/L4
黑芝麻智能(02533.HK)智驾芯片能突围国产替代吗?

奇瑞汽车,港股打新梭哈还是小摸一把?

$奇瑞汽车(0997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9973.HK)于 2025 年 9 月 17 日正式启动港股招股,计划发行 2.97 亿股 H 股,发行价区间为 27.75-30.75 港元,预计最高募资规模达 91.45 亿港元,有望成为 2025 年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 IPO。 本次发行由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及广发证券香港担任联席保荐人,预计 9 月 25 日正式挂牌上市。此次上市募资将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海外市场拓展及补充一般营运资金,标志着这家发源于芜湖的自主品牌正式进军国际资本市场,开启全球化发展新阶段。 财务表现稳健:营收利润双增,盈利能力领先 2025 年第一季度,奇瑞汽车基本面呈现稳健增长态势,核心财务数据表现亮眼。当期实现营收 682.2 亿元,同比增长 24.24%;净利润 47.26 亿元,同比激增 90.87%,强劲盈利能力凸显。 值得留意的是,公司在上市前实施了39.93亿元的现金分红,占当期净利润的84.5%。这一高分红举措或意在优化股权结构,但仍需警惕其对财务稳健性的潜在影响。 核心竞争优势:双线布局清晰,海外表现突出 奇瑞汽车202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排名第11,在中国自主品牌中位居第二。公司燃油车与新能源双线发展战略清晰,市场基础扎实。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深厚的技术积累(发动机与变速箱自主研发体系)、广泛的渠道网络(国内超1500家经销商,海外覆盖80余国)、均衡的产品组合(瑞虎SUV与艾瑞泽轿车贡献稳定现金流)。 不过,公司86%的收入依赖于经销商体系,尽管预收款模式保障了现金流,但30–180天的客户账期仍可能带来周转压力。 发行方案与估值:定价合理,获基石认可 本次港股上市采用国际配售与公开发售相结合的分配机制,全球发售的
奇瑞汽车,港股打新梭哈还是小摸一把?

九源基因,持有或卖出

$九源基因(02566)$ 小新之前打新的时候,打了九源基因,当时打九源基因的逻辑是看好公司本身扎实的业务发展以及司美格鲁肽的研发管线的进度,结果当天市场太多了,被其他带路党套路了,但是小新秉持价值投资的逻辑,一直拿着九源基因,甚至低点还补仓,今天就来讲讲九源基因这个票吧。 一、公司财务表现 九源基因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实现收益6.3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9.1%;期内溢利9017万元,同比下降14.4%。收入下滑主要受医药行业政策调整及公司销售模式变更影响:一方面,随着DRG/DIP改革深化,国家医保控费力度加强,集采外用药面临压力;另一方面,公司为加强资金回笼,将部分产品销售模式由直销调整为商业配送,同时公司更名导致部分医院需重新完成市场准入工作,对短期业绩造成影响。 尽管营收短期承压,但公司盈利能力保持稳定,毛利率达82.2%,较2024年同期的77.0%提升5.2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降和高利润产品销售增长。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成本增加至4963万元,反映了公司在创新药研发上的坚定承诺。 二、公司产品和管线 九源基因在研管线较多,小新主要就讲两个核心管线,代谢领域的和骨科领域的。 1、代谢领域管线 九源基因在代谢领域布局了一系列具有市场潜力的产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JY29-2(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这是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针对2型糖尿病和减重两大适应症。目前,降糖适应症已完成报产发补研究,完成了临床专业、统计专业和合规专业的审评;减重适应症已于2024年12月完成病例入组,报告期内按临床方案开展研究。根据公司投资者问答,司美格鲁肽项目(包括减重和降糖两个适应症)Ⅲ期临床试验现已全部入组完成,正处于给药随访中。 值得注意的是,司美格鲁肽原研药(
九源基因,持有或卖出

一天发四家新股,港股打新还能热多久?(八马、滴普)

$八马茶业(06980)$ $滴普科技(01384)$ 港股打新热潮:四新齐发之八马茶业与滴普科技 今天小新打开港股打新界面时,着实被密集的招股信息惊到了 一天之内4家新股同步开启认购,市场的热度仿佛要从屏幕里溢出来。毕竟自8月新规落地后,港股打新确实火得发烫,千倍超额认购成了常态,破发率还跌到了九年新低,连金叶国际集团都创下过万倍认购的纪录。但热闹背后,我总会忍不住琢磨:这种热度真能持续吗?尤其是面对八马茶业(06980.HK)和滴普科技(01384.HK)这两家风格迥异的新股,更得先理清楚其中的门道。 一、八马茶业(06980.HK):茶叶巨头的港股冲刺之路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八马茶业历史可追溯至 1736 年,先祖王士让发现铁观音并献为贡茶;清朝咸丰年间,其后裔赴南洋创 “信记茶行”,推动中国茶走向世界。1997 年,王文礼创立现代八马茶业,传承家族技艺,现发展为全茶类全国连锁企业,产品覆盖六大茶类及茶具、茶食品等。 市场地位领先:2024 年以高端茶叶销售收入、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均居全国第一;铁观音销售收入连续 10 余年全国第一,武夷岩茶连续 5 年第一,红茶连续 4 年第一。品牌建设成果显著:核心品牌 “八马” 2010 年起为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 270.09 亿元,连续 8 年入选中国品牌价值 500 强;子品牌 “信记号” 2024 年获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万山红” 聚焦年轻及女性客群,形成多品牌布局。 (二)招股信息 (三)财务状况剖析 从财务数据来看,八马茶业近年来呈现出一定的增长态势。2022 - 2024 年,公司收入从 18.18 亿元稳步增长至 21.43 亿元,复合年增长
一天发四家新股,港股打新还能热多久?(八马、滴普)

打新鸡肋第一股,中签难度堪比买彩票?

$长风药业(02652)$ 老铁们,小新又双叒来敲黑板了!今天咱们不聊那些“闭眼打新就能赚”的神话,来唠一只让无数打新党又爱又恨的“硬骨头”——长风药业(02652.HK)。这公司名字听着挺飒,赛道也是热到发烫的呼吸系统药物,可偏偏中签率低到让人怀疑人生,堪称“打新界的玄学考题”。有人说它是“小而美”,有人骂它是“鸡肋之王”,今天小新就带大家扒一扒,长风药业到底值不值得你熬夜蹲点、拼手速抢筹! 一、公司基本面:呼吸赛道小巨人,收入稳但增长慢 长风药业是一家专注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本土药企,核心产品包括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氮䓬斯汀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2025年截至3月31日,公司实现营收1.36亿元,同比下降2.73%。毛利率维持在79.4%左右,低于部分创新药企,但高于传统仿制药公司,算是“稳中带皮”。研发方面,公司2025年截至3月31日投入约3233.8万元,同比微增0.17%,占收入比重23.8%。 收入下降主要原因与核心产品CF017的国家集采续约不确定性及市场竞争加剧有关: 核心产品集采续约风险 CF017作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占比超50%),其纳入国家集采后虽带来短期放量,但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73%,反映集采续约的不确定性导致增长动力减弱。 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同类竞品增多,CF017的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可能导致销量增长乏力,进一步影响整体营收。 ‌‌ 销售策略风险 公司依赖单一产品且过度依赖经销商渠道,若CF017销量受阻,将面临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此外,销售费用持续攀升(如医院拜访费用)引发对合规性的担忧。 二、打新热度:中签率极低,比中彩票还难? 长风药业本次IPO发行4119.8万股,发行价为每股14.75港元,募资总额约6.08亿港元
打新鸡肋第一股,中签难度堪比买彩票?

极智嘉-W(02590)——新品发布在即,机构持股存分歧,仓储机器人还能走多远?

$极智嘉-W(02590)$ 最近这几天,机器人板块回调比较大,今天极智嘉 - W(02590)盘中一度下跌14个点,截止目前随着最近的中美关系缓和的消息出来,才减少跌幅至10个点。极智嘉从之前的高点往下走了不少,成交量也一直挺活跃,好多人都在纠结要不要卖出清仓。其实小新我也一直在关注这家公司,从打新时小新就持有了,熬过了前期的低迷期,迎来了一波涨势,最高到接近34块,在卖出成本后,一直还拿着观察。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这波下跌到底是暂时的调整,还是行业真的出了问题?极智嘉这公司,到底还值不值得期待? 一、新品首发在即,但板块低迷:短期波动还是长期转向? 10月28日,极智嘉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会有三款新产品面向市场,主要是新一代RoboShuttle货箱到人拣选方案,新一代SkyCube托盘到人拣选方案,PopPick货架到人拣选方案。三大新一代拣选方案及具身智能新作将进一步夯实极智嘉作为“一站式仓储机器人合作伙伴”的优势,各方案可通过一套软件系统自由组合,灵活适配多行业、多场景需求。 发布会在即,极智嘉-W(02590)股价大幅回调。回调的原因一部分是受到中美关税环境的影响,因为有投资者担忧极智嘉的核心客户有部分是美国的大型零售商沃尔玛和亚马逊,会对其未来业绩有影响,还有部分原因是整个机器人板块在调整,还有就是极智嘉本身股价与其低点相比已涨幅80%,部分获利投资者获利了结。 本身极智嘉这个标的,机构对其的态度也是有较大分歧的。从行业基本面看,仓储自动化市场仍有12.3%的年复合增长预期,极智嘉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速回升至30.96%,且经调整EBITDA转正,显示行业需求与公司运营效率存在改善基础,短期波动特征显著。 2025年上半年,极智嘉收入高度依赖机器人解决方案销售,该业务同比增长
极智嘉-W(02590)——新品发布在即,机构持股存分歧,仓储机器人还能走多远?

映恩生物(09606.HK):减持阴霾消散,ADC黑马迎加仓窗口

$映恩生物-B(09606)$ 老铁们,还记得小新之前讲到了陷入 “减持风暴” 的 ADC 赛道黑马映恩生物吗?去年上市时凭借技术平台、海外大单和明星机构加持,一度被捧为 “医药股之光”,股价狂飙的势头让不少人期待冲击高位。可谁曾想,后续连续下跌叠加 10 月 15 日基石股减持期限临近,市场担忧声四起,不少人嘀咕 “这匹黑马是不是不香了”。如今,随着减持窗口落幕、关键数据落地,曾经的减持阴霾已彻底消散,这只 ADC 黑马正迎来逢低大胆加仓的黄金窗口。 一、减持风险全面释放,股价压制因素消除 1. 股份变动验证无减持压力 公司 10 月 15日早盘以272元/股的价格大宗交易了500多万股,正好对应前期老股减持的股数,表面公司在减持的事情上已经做了较为充分的预案。这意味着此前市场担忧的 “10 月 15 日基石股锁定期到期减持” 风险已实质性消退 —— 当前股东结构已进入稳定期。 2. 南向资金短期波动不改长期配置逻辑 9 月 25 日南向资金单日减持 28.45 万股,但近 5 日累计净减持仅 19.88 万股,截至月末仍持有 568.46 万股(占比 6.45%)。这种小幅调整属于资金日常换仓行为,并未出现机构大规模撤离迹象。反观 9 月 7 日公司纳入港股通名单,长期将吸引南下资金持续流入,短期波动反而创造买入契机。 二、基本面硬支撑:ADC 管线进入价值兑现期 1. 核心产品冲刺上市,商业化在即 旗舰 ADC 药物 DB-1303 展现强劲竞争力:其 HER2 阳性乳腺癌 III 期临床达主要终点,预计 2025 年分别在中国提交乳腺癌上市申请、在美国提交子宫内膜癌 BLA 申请。对比全球重磅 ADC 药物 Enhertu(2024 年销售额 38 亿美元),DB-1303
映恩生物(09606.HK):减持阴霾消散,ADC黑马迎加仓窗口

多邻国,财报超预期,但市场不买账,盘前暴跌20%

$多邻国(DUOL)$ 一、绿鸟急坠:多邻国财报爆喜为何换不来掌声? “还记得小新和大家聊过的那只‘会下金蛋的绿鸟’吗?” 当时多邻国(NASDAQ: DUOL)刚凭借 Q2 财报的华丽数据,把股价推向 390 美元的高点,不少朋友还在感叹这只教育股的 “游戏化魔法”。可谁能想到,短短几个月后,这份看似更亮眼的新财报,却让它在盘前直接摔出 20% 的跌幅,上演了一出 “业绩越好看,股价越难看” 的荒诞剧。 二、上半年:被财报喂饱的 “翻倍牛股” 若把时间拨回 2025 年上半年,多邻国还是华尔街最宠爱的 “尖子生”。一季度财报堪称 “完美打击”:4660 万日活用户(DAU)同比暴涨 49%,1030 万付费用户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营收和每股收益双双碾压预期,股价次日直接暴涨 21.6%,成交量飙至平日的 3 倍。到了二季度,这份惊喜被再度放大:DAU 在高基数上仍保持 40% 增长,调整后 EBITDA 利润率冲到 31.2%,公司顺势将全年营收指引上调至 10.1 亿 - 10.2 亿美元。 当时市场对它的追捧近乎狂热。连续超预期的业绩,让 “游戏化学习引擎” 从概念变成了看得见的盈利机器 —— 收购 NextBeat 团队拓展跨学科版图,用 AI 开发 148 门课程加速扩张,连日语、韩语等小语种市场都开出了花。更妙的是做市商的 “推波助澜”:看涨期权的伽马敞口变化引发被动买入,把股价涨幅层层放大,让这只股票成了上半年最靓的科技股之一。 三、当下:超预期财报成 “烫手山芋” 可风水轮流转,最新财报成了压垮股价的 “最后一根稻草”。单看数据,这份财报明明诚意十足:三季度营收 2.717 亿美元同比增长 41%,付费用户增至 1150 万,净利润同比劲增超 8 成,每一项核心指标都踩着预期线往上
多邻国,财报超预期,但市场不买账,盘前暴跌20%

港股打新|五股撞车怎么挑?小新带你筛出打新金苗!

$旺山旺水-B(02630)$ $赛力斯(09927)$ $小马智行-W(02026)$ $文远知行(00800)$ $均胜电子(00699)$ 一、开盘惊现 “神仙打架”,打新资金该往哪飘? 昨天打开券商 APP 时,小新看到港股新股市场又一次撞车 “五连发”——赛力斯(09927)、均胜电子(00699)、文远知行 - W(00800)、小马智行 - W(02026)、旺山旺水 - B(02630)扎堆招股,申购期还完美重叠。 要知道 2025 年港股打新早不是闭眼赚的年代,虽然今年已有 54 只新股上市,64.8% 能首日上涨,平均涨幅达 19.33%,但破发率仍有三成,盲目跟风很可能踩坑。尤其现在回拨新规下,超购 100 倍以上散户最多只能拿 35% 的货,资金分散等于白忙。这波 “五选一” 的选择题,必须拿着放大镜做。 二、逐个拆解:谁是金矿谁是陷阱? (一)赛力斯(09927):新能源赛道的 “确定性选手”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熟面孔,赛力斯这次赴港上市让不少打新人眼前一亮。2025 年新能源车赛道持续火热,而它最核心的底气是业绩与订单双料支撑—— 虽然最新招股书未披露完整数据,但参考其 A 股表现,2024 年新能源车型销量同比增长超 70%,在手订单量足以覆盖未来 8 个月产能。 从打新逻辑看,它踩中了两个关键加分项:一是行业景气度,新能源车仍处
港股打新|五股撞车怎么挑?小新带你筛出打新金苗!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