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迪勒拉

倾向于进入好的业务,并安静地留在那里。

IP属地:0
    • 科迪勒拉科迪勒拉
      ·10-31

      打破牢笼,放弃幻象 (蒙蒂尔投资信条解读之3)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 ——刘禹锡 信条四:不受约束。虽然贴标签很时髦,但我并不相信它们有助于投资。我会坦然地从各种类型和地方找到投资。 信条五:不做预测。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更好的投资方式,而不是依靠人类严重残缺的预言能力。 以下是我的解读,仅供虎友们参考: 一、关于“贴标签”:视野的牢笼 投资实践中,“贴标签”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人只投A股,认为港股复杂、美股陌生;有人固守某个行业,比如只盯着消费股或科技股,对其他领域视而不见;还有人给自己的投资方法贴上“价值派”“成长派”等标签,完全排斥其他策略。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对“能力圈”原则的遵守——不熟不做。但问题在于,你现有的“能力圈”也源于过去的认知与学习,展望未来,它绝不应是静止的终点。固守标签,本质上是画地为牢。从结果来看,它会让投资者错过许多来自不同市场、行业及发展阶段的赚钱机会。 以我个人为例,我曾长期聚焦于研究阶段的小市值生物科技公司。如果我一直固守这个“标签”,就不会陆续挖掘到新能源领域的高飞者,如2倍的QS、SLDP,10倍的BE、EOSE,及6倍的海底探矿公司TMC等机会。 因此,聪明的投资者不会用标签自我封闭,而是保持开放心态,与时俱进地学习,尤其要加强对新兴创新技术的深入理解。 唯有如此,才能在一个快速迭代的世界中,持续发现价值。 二、关于“不做预测”:放弃幻象,回归概率 市场上,无数交易者痴迷于预测。有人数浪,有人画线,有人甚至求助于玄学——实话说,我年轻时曾一度沉迷于易学研究,曾通宵研读“奇门遁甲”,现在还记得“烟波钓叟赋”的一些格局,那时天真地认为通过潜心修炼,自己可以成为股市中的姜子牙。 但经过多年无数次的错误实践和理性反思,我最终不得不承认: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一种能预测市场短期走势的“葵花宝典”;追寻它的一切尝试,仅是“妄想执着”,如同水中捞月。 一个简单的逻辑是:如果真有某种方法能在大样本范围内持
      1.11万6
      举报
      打破牢笼,放弃幻象 (蒙蒂尔投资信条解读之3)
    • 科迪勒拉科迪勒拉
      ·10-29
      NTLA:安全警报再响、前途仍被看好 一次肝毒性病例让基因编辑明星股Intellia Therapeutics(NTLA)的市值瞬间蒸发近半,但这更可能是其伟大征程中的一段小插曲。 当地时间10月27日,(NTLA)宣布,由于一名患者在临床试验中出现4级肝毒性反应,公司已暂停其针对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ATTR)的III期MAGNITUDE和MAGNITUDE-2临床试验中的患者给药和筛查工作。 一 事件回顾:肝毒性病例引发临床试验暂停 公司在10月24日接到报告,一名于9月30日接受nex-z给药的患者出现4级肝转氨酶升高和总胆红素增加的严重不良事件。 这名患者随后住院治疗,目前正在接受密切医学监测和干预。 根据临床试验方案规定的暂停标准,Intellia迅速采取了行动,暂停了所有患者给药和筛查工作。 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hn Leonard医学博士表示:“根据我们对患者安全的承诺,我们已经采取立即行动,暂停MAGNITUDE和MAGNITUDE-2的入组,同时调查这一近期事件。” 二 试验规模与影响:超过450名患者已接受治疗 此次暂停的MAGNITUDE临床试验规模可观,超过650名ATTR-CM患者和47名ATTR-PN患者已参与其中。 据估计,其中超过450名患者已经接受了nex-z治疗。 Intellia表示,他们正在与专家咨询,考虑潜在的风险缓解策略,并与监管机构保持密切沟通。 这不是nex-z首次出现肝脏安全问题。今年5月,该公司就曾报告一名患者出现无症状的4级肝转氨酶升高,导致股价当时下跌19%。 三 肝毒性原因探析:基因编辑的“靶向毒性”? nex-z是一种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治疗方法,旨在灭活TTR基因,从而减少转甲状腺素蛋白的产生。 这种疗法利用非病毒脂质纳米颗粒(LNP)进行递送,通过静脉注射后在体内进行基因编辑。 肝毒
      9,8263
      举报
    • 科迪勒拉科迪勒拉
      ·10-26
      SANA : 百倍平台的故事靠不靠谱? 科学突破与商业愿景之间,隔着一道需要时间跨越的鸿沟。 作为一家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因其在细胞疗法领域的突破性技术——低免疫(HIP)平台而备受关注。 10天前,明星基金经理埃里克·杰克逊发帖认定它是一家百倍平台。我转发了相关内容后,有虎友咨询他是在忽悠散户跟风?还是言之有据? 以下是我给出的简要分析: 一 HIP平台:细胞的“隐身术” Sana的HIP平台本质上是一套基因编辑系统、旨在解决异体细胞移植面临的免疫排斥难题。 该技术通过CRISPR-Cas12b基因编辑工具敲除细胞表面的HLA-I和HLA-II分子,相当于去除了细胞的“外来身份标识”,使患者T细胞难以识别并攻击这些外来细胞。 同时,该平台通过慢病毒载体让细胞高表达CD47蛋白,这是一种“别吃我”信号,能有效抑制先天免疫NK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攻击。 这套组合技术让移植细胞获得了在患者体内“隐身”的能力,为无需免疫抑制的异体细胞治疗奠定了基础。 二 临床突破:糖尿病治疗的里程碑 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医院进行的一项首次人体研究中,一位患有1型糖尿病长达数十年的42岁瑞典患者接受了HIP技术改造的胰岛细胞移植。 研究人员将约8000万个经过HIP修饰的同种异体胰岛细胞移植到患者的左臂肌肉内,整个过程未使用任何免疫抑制药物。 结果令人振奋:移植后12周,血液检测显示存在C肽(胰岛素产生的标志物),表明移植细胞存活并正常分泌胰岛素。 更引人注目的是,到第六个月时这些细胞继续存活并保持功能,MRI扫描也证实了移植部位的细胞存在,且未引发明显的免疫反应。 三 传承与积淀:Juno原班人马 Sana的核心团队几乎全部来自CAR-T疗法先驱企业Juno Therapeutics。 执行董事长Hans Bishop是Juno的创始人兼前CEO,他带领的团队在2018年将Juno以高价出售给新基公
      1.50万12
      举报
    • 科迪勒拉科迪勒拉
      ·10-25
      周末漫聊: 逆势而行与保持耐心(蒙蒂尔10大投资信条解读之2) 信条二:逆势而行。约翰邓普顿爵士观察到“除非你做一些与大多数人不同的事情,否则不可能产生卓越的表现”。 信条三:耐心,耐心是各个水平级的投资者应具备的必备素质,不管是等待甜心球出现的机会,还是应对过早投资的诅咒都需要耐心。 以下是我的解读,仅供读者参考: 一逆势而行 这一投资策略,与古老的东方智慧遥相呼应。《菜根谭》中“衰飒的景象在盛满之中,发生的机缄即在零落之内”的箴言,深刻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观察自然演变与市场轮回,不难发现“物极必反”的法则无处不在:巅峰时刻往往预示着转折,而低谷深处却孕育着新生。 纵观商业发展,无论是传统行业的领军者还是伟大的创新科技企业,其成长轨迹都印证着这一规律。它们往往起步于无人问津的角落,历经坎坷,饱受争议,凭借坚韧在长期积累中厚积薄发,最终成就非凡。 然而,市场中的多数参与者却倾向于追随时髦热点,在疯狂中盲目跟进,在低迷时仓促退出。这种从众心理恰恰为逆向投资者创造了“钻石坑“的机会。 从投资实践来看,这一策略旨在实现最优的长期回报,同时确保足够的安全边际。如何把握这样的机会?投资大师们早已给出总试不爽的解决方案。彼得·林奇:当市场遭遇暴风雪时,正是捡拾恐慌者丢弃的优质标的的最佳时机。巴菲特同样精辟地指出:“我们不是喜欢熊市,而是喜欢熊市带来的低价。” 二 保持耐心 然而,仅凭逆向投资的意识还不足以成功。“耐心”这一品质同样需要悉心培养。它不仅是投资者的心理修养,更是一种必要的投资方法。只有保持足够的耐心,才能等来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并从容应对过早入场带来的套牢之考验。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等待必须建立在对投资标的的科学评估之上,而非简单地“为反向而反向”地操作。如果缺乏严谨分
      1.19万12
      举报
    • 科迪勒拉科迪勒拉
      ·10-16
      SANA:下一个100倍增长的平台? 大咖就是大咖,发几个帖子就能让它上涨30%! 下文源于Investing.com,我同步复制粘贴在老虎社区便于让大家了解这家独树一枝的基因工程公司。 在EMJ Capital的埃里克·杰克逊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的一系列帖子中宣布,该公司可能成为“下一个100倍增长的平台”后,Sana Biotechnology Inc的股价飙升了20% 杰克逊曾在今年夏天推动了Opendoor Technologies的戏剧性崛起,他强调了Sana在1型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突破,即患者在接受单次注射后能够产生胰岛素,而无需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他强调,这代表着人类首次证明,Sana的“低免疫”细胞能够在正常运作的同时逃避免疫系统的检测。 这将适用于患者。所有条件都已满足,”杰克逊援引SANA首席执行官史蒂夫·哈勒在最近一次高盛“炉边谈话”中的话说,并补充道,剩下的唯一挑战是“资本、安全和规模”。 这位投资者概述了一条可能达到1000亿美元估值的路径,他计算得出,如果Sana的治疗方法能够覆盖全球10%的1型糖尿病患者,并以每位患者10万美元的价格计算,那么它有望产生900亿美元的收入。他还提出,即使每年有10万名患者接受治疗,也能带来100亿美元的销售额。 杰克逊指出,在8月份的融资之后,萨纳拥有大约1.43亿美元的现金,这为其提供了到2026年的运营资金。该公司计划将其支出重点放在糖尿病项目上,同时合作或剥离其他项目。 这只股票的上涨正值杰克逊所说的生物技术领域在更为有利的市场环境中的复苏阶段,XBI生物技术指数已回升至105,介于其2021年峰值和2023年低点之间。他还指出,Sana的高空头头寸,约占流通股的20%,这表明如果空头开始回补,可能会进一步出现上涨势头。 $Sana Bio
      1.91万12
      举报
    • 科迪勒拉科迪勒拉
      ·10-14

      放长线钓大鱼(蒙蒂尔10大投资信条解读之1)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近来,随着我持仓股票市值的大幅增长,和朋友们的话题讨论也跟着多了起来。其中一位问起有哪些简明扼要的原则必须遵守,我毫不犹豫地推荐了对我影响最深的蒙蒂尔10大投资信条。以下是我基于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做出的解读,仅供虎友们参考: 信条一:价值,价值,价值。价值投资是我认为唯一安全的方法。通过将安全边际作为投资过程的核心,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为实现增长而承担的风险。 1 什么是价值投资 我观察到,许多人都存在这样的认知误区,即把买入稳健经营的传统行业股票称为价值投资,而把买入新兴产业股票视为成长股投资。 我从不认可这样的定义,觉得这种分类从字面上就不符合逻辑,试问传统行业难道不需要技术创新,而成长股票不具备内在价值?还是查理芒格说得好:“一切好的投资都可称之为价值投资”。 依我的理解,价值投资的核心就是“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质公司股权”,然后静待公司的价值增长带来“最高税后总回报”。 2 价值投资的行为模式 有比较才有鉴别,“非价值投资者”是哪些人?他们如何行动? 显而易见,就是那些“不看牌就打牌“”的参与者,他们总是关注着当前市价的变化,总惦记着自己的帐面盈亏;为赚快钱,总是身不由已地热衷于频繁交易。 而价值投资践行者并不是不关心“差价”,但此差价非彼差价,而是股票当前价格与企业内在价值的间距。因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为了实现股票价值增长,他们自然而然地显示出耐心。当然他们也不一定永久性地持有股票,而是根据公司基本面及宏观环境的变化而进行修剪。简单来说,就是放长线进行“贱卖贵卖”以博取更大的差价。 我想这才是价值投资与非价值投资的重要分水岭。 3 市场上的价值投资机会 说到投资机会,非价值投资者总说市场反映一切,决定一切,聪明人必须跟随。他们不相信市场上随时随地有“便宜货”。 其实,价值投资者并没有绝对反对“市场正确论”,正如
      1.07万7
      举报
      放长线钓大鱼(蒙蒂尔10大投资信条解读之1)
    • 科迪勒拉科迪勒拉
      ·10-02

      wolf :这匹独狼能否浴火重生?

      这家新一代碳化硅领导者$Wolfspeed Inc.(WOLF)$ 值得风险偏好者深入调研,以下是我的简要分析,仅供虎友们参考: 一 公司背景,从辉煌到破产重组,老股东付出沉重代价 历史高光时刻:Wolfspeed前身是Cree公司旗下业务,曾占据全球碳化硅市场62%份额(2018年),2021年独立后股价一度飙升至141.97美元,成为碳化硅技术标杆。其技术最早应用于特斯拉Model 3逆变器,引爆新能源汽车市场对碳化硅的需求。 破产边缘:因激进扩张(如投资10亿美元建纽约8英寸晶圆厂)及产能利用率仅20%,公司陷入严重财务危机。2024财年资本支出达21亿美元,营收仅8.07亿美元,毛利率跌至-20.8%,最终于2025年6月申请破产保护。 重组重点:通过破产重组削减约70%债务(从65亿美元降至19亿美元),年度利息支出减少60%,原股东几乎被扫地出门,仅获得新公司3%-5%股权,所持股票市值相当于旧股0.20美元。公司控制权转移至债权人瑞萨电子(持股38.7%)和Apollo基金。 二 技术优势与市场前景,200mm碳化硅的颠覆性潜力 技术护城河: 碳化硅材料凭借耐高压、高频、高温的特性,能提升电动汽车续航5%-10%,成为电动车、可再生能源、数据中心等高增长行业的核心材料。 Wolfspeed是全球唯一实现200mm(8英寸)碳化硅晶圆规模化量产的企业,第四代MOSFET性能较行业平均水平高15%-20%,且成本有望随产能扩大再降30%。 2024年,全球碳化硅器件市场规模约为43.6亿美元。另有一种统计口径显示,包含材料等在内的碳化硅市场总体规模约为250亿元人民币(主要受新能源汽车领域推动,占比高达70%)。 未来增长预测:市场普遍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预计到2030年,全球碳化硅器件
      1.38万11
      举报
      wolf :这匹独狼能否浴火重生?
    • 科迪勒拉科迪勒拉
      ·09-29
      $MoonLake Immunotherapeutics(MLTX)$ 估计股价今天会受到严峻考验,我已做好下跌40%的心理准备。还好买的是一些正股,当时的期权价格太贵。 数据可以说令人失望但不至于让人绝望,第二组因期间事件高于预期未达统计学意义(按综合策略的统计分析方法),这导致总的Delta (与安慰剂的差值)没有达到公司的预期目标。 希望仍在的原因是合并数据不论是按综合策略统计还是治疗策略统计均达到统计学意义,疗效也不差于已获批上市药物且安全性良好。公司已决定与合适的监管部门商讨审批路线。 初步判断:短期股价大幅下跌后,逐步企稳回升。长期前景仍然看好。
      1.61万7
      举报
    • 科迪勒拉科迪勒拉
      ·09-28

      OMEX:动能仍在积累,以前的估值凸显保守

      全球性的势头已经到来——奥德赛 $奥德赛海洋探索(OMEX)$ 在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底矿产区域之一的前沿运营。 自我的6月9日小文《风险收益比已显示出非对称性》发布以来,股价上涨120%,远期期权录得5倍利润。最近,美国稀土及关键矿产类股票出现调整,这促使我对OMEX的基本面再次审查。以下是三点关键更新,仅供虎友们参考: 一 政策东风已至,战略地位凸显 美国关键矿产战略正进入密集落地期。政府继向MP材料直接投资4亿美元后,近期对国内锂矿项目的参资入股再次印证这一趋势。在最新的视频宣传中,CEO直接表明:我们以后会看到许多这样机会,我们确信自己也做好了准备以得到类似机会。 更具信号意义的是,美国政府关键矿产顾问考察了库克群岛,并登上OMEX合作方OML的考察船。这种级别的互动表明,其深海采矿项目已进入国家战略视野,后续获得政府直接支持的可能性显著提升。 二 核心资产存在严重低估 经JORC标准独立评估,OMEX持有7%股权的OML项目净现值达47亿美元。而公司对持有14%股权的CIC项目估值极为保守,仅参照OML同等估值计入资产组合。CEO表示:CIC与OML矿区相邻、矿物成分相似,但CIC面积是OML的10倍。也就是说,仅OMEX所持的14%CIC股权,其潜在价值就可能被低估约50亿美元。 三磷酸盐项目即将迎来推进 墨西哥磷酸盐项目预计秋后将有实质性进展消息,其当地合作伙伴的政府顾问背景及在农业领域的重大影响力为项目获批提供了重要保障,进一步夯实公司的资产组合。 结论: OMEX正处在政策、资产价值重估、项目进展三重催化剂的交汇点。特别是CIC项目相对OML的10倍资源规模差距,意味着公司账面价值存在巨大重估空间。
      1.57万2
      举报
      OMEX:动能仍在积累,以前的估值凸显保守
    • 科迪勒拉科迪勒拉
      ·09-23

      HOTH:潜行者必有锋芒,这家“小而美”已锁定“大目标”

      $Hoth Therapeutics(HOTH)$ 这家纳米级市值公司数月前进入我的视野,缘于一位虎友的咨询。我在分析其HT-001的临床数据后,曾给出明确的看多意见,印象中当时股价1.15美元左右。 尽管已接近翻倍,我认为它半年内仍有再翻一倍的潜力。以下为我的概要分析,仅供参考: 一 核心管线简介 HT-001:该针对EGFR抑制剂(EGFRI)所致皮肤毒性的局部治疗凝胶已取得重要进展。2025年9月,其欧洲临床试验申请(CTA)获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预计2026年初启动欧洲患者招募。 此前(2025年6月)公布的IIa期数据显示,100%的入组患者至少达到一项主要疗效终点,超过65%的患者报告疼痛和瘙痒显著减轻,且无患者因皮肤毒性需减少或停止抗癌治疗。HT-001有望成为首个经FDA批准专门针对该适应症的疗法。 HT-KIT:2025年9月公布的最新临床前数据显示,其反义寡核苷酸(ASO)候选药物在临床前模型中表现出显著抗肿瘤活性。 作用机制:HT-KIT通过其反义寡核苷酸技术靶向并抑制KIT基因的表达,而KIT是多种侵袭性癌症(如胃肠道间质瘤和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的致癌驱动因子。 最新临床前数据:治疗后在24小时内观察到肿瘤细胞死亡,并在第8天实现统计学上显著的肿瘤缩小,对KIT表达的抑制率超过80%。 安全性:关键器官未观察到脱靶毒性,其良好的实验室规范(GLP)生物分析结果已支持其向正式毒理学研究和监管申报推进。 VA肥胖项目:公司与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VA)合作的神经营养因子肥胖治疗项目仍在推进中,旨在开发针对退伍军人群体中心肥胖问题(160亿美元市场)的创新疗法。 二 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 HT-001面对的市场需求明确,因EGFRI皮肤毒性影响高达90% 使用相关抗癌药
      1.12万2
      举报
      HOTH:潜行者必有锋芒,这家“小而美”已锁定“大目标”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