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股市亦然。没有永远的王。 昔日的股王小米,没成想是以这样的方式坠落神坛,而这恰恰发生在配股完成之后。曾经对它有多爱,现在就对它有多恨。今天在港股都在强势反弹的情况下,小米却大跌近6个点,而且是在前几天跌了很多的情况下,可见这次事故对小米造成的恐慌有多大。那么,这件事故,对小米到底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小米是否已跌到位,可以抄底了?我觉得不用分析这分析那的,这东西是分析不出来的。也不要看了几篇自媒体文,就脑袋发热,清仓或者抄底,都是不理智的。我觉得评估这件事对小米造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只需要死死关注一个数据:那就是小米的锁单量!而锁单量其实也是个明牌,没有渠道知晓锁单量也不要紧,只需要像我之前那样,每天去看看小米的交付周期就行。然后去观察它每个车型的交付周期的变化,是还像往常一样周期越来越长,还是停滞不前甚至递减了。如果真的很多用户因为这个事故而造成了心理影响,从而影响对小米汽车的品牌认知,这里锁单量是会下降很快的,这样可真就麻烦了。如果锁单量并无什么变化的话,那随着时间的流逝,大众会逐渐淡忘这件事,那这次的大跌,就是抄底的良机。今天记录下截止当前的小米各个车型的锁单量,我们后面再对比着看。 谈完小米,还想再谈谈小鹏。小鹏昨天逆势大涨,今天更是一骑绝尘。昨天是因为小鹏飞行汽车量产的消息,今天是因为小鹏3月交付量的消息。这两者成然都是利好的。但我们也得认识到,小鹏未来可能面临的困境。在小鹏发布新款G6和G9后,我说过它的销量似乎并不是很符合预期,更是远远未达到之前P7+和Mona爆火的地步。这之后我也一直关注小鹏各个车型的交付周期,我发现新车型的交付周期并没有增加,甚至个别车型出现较少的情况,这还是发生在前期产能爬坡的阶段。这应该能印证我之前的结论:这两款车其实卖的可能并不那么好。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比亚迪发布了一款Mona的竞品车型:秦L 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