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港股观察社

极致、深度、坚持,听时间的故事,做市场的朋友。

IP属地:广东
    • 美港股观察社美港股观察社
      ·10:16

      中伟新材开启招股:宁德时代后,第二家A+H上市的新能源电池制造领域公司

      11月7日,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伟新材”,2579.HK)作为国内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正式开启港股上市招股。此次上市,公司计划全球发售1.04亿股,其中香港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另有15%超额配股权,招股时间为11月7日到11月12日,招股价为34.0-37.8港元,预计挂牌上市日期为11月17日。此外,公司还引入了基石投资者,包括贵州新型工业化基金、宝达投资、中创新航、东圣先行、NR 1 SP、高毅、湖南兴湘新兴产业母基金、蓝思香港、欣旺达等众多投资机构计划认购约2.135亿美元的股份。此前,中伟新材已经在A股实现上市,吸引了高毅、前海股权投资基金、易方达、贵州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而此次港股上市,中伟新材也是紧跟宁德时代之后,成为第二家实现A+H上市的新能源电池制造领域公司。 一、公司概况:前驱体市占率稳居第一 中伟新材是一家以新能源电池材料为核心的全球化新能源材料企业,主要聚焦于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pCAM)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同时覆盖新能源金属产品的冶炼、精炼及回收业务,构建了从上游矿产资源开发、中游材料生产到下游回收利用的垂直一体化运营体系。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锂离子电池用镍系和钴系pCAM领域确立了全球领先地位,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消费电子等领域,同时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高潜力应用场景,为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在行业竞争中,中伟新材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与规模化生产能力,取得了领先的市场优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公司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位居全球锂离子电池用镍系和钴系pCAM出货量榜首,2024年镍系pCAM与钴系pCAM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达到20.3%及28.0%,全部pCAM产品以21.8%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在新能源金属领域,公司
      2,2231
      举报
      中伟新材开启招股:宁德时代后,第二家A+H上市的新能源电池制造领域公司
    • 美港股观察社美港股观察社
      ·11-06 13:21

      一次对品质的主动进击:24款部分理想MEGA主动召回 背后是长期主义

      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中,产品安全始终是用户关注的核心,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石。2025年10月31日,理想汽车主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召回计划,不仅展现了企业对用户安全的敬畏之心,更折射出了其背后坚守的长期主义。 一、召回事件概况:透明化处置,明确安全边界 此次召回计划(召回编号S2025M0174V)自2025年11月7日正式启动,召回范围明确指向生产日期在2024年2月18日至2024年12月27日期间的理想MEGA 2024款汽车,共计11411辆。这意味着,生产日期在2024年12月27日之后的理想MEGA 2024款车型,以及其他在售车型,均不涉及此次冷却液相关问题,用户无需过度担忧。这种精准划定安全边界的做法,既体现了企业对问题的精准把控,也避免了用户对品牌全系产品产生不必要的信任危机。 而从公告披露的细节来看,理想汽车在信息透明度上做到了极致,清晰界定了问题根源——特定批次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可能导致冷却回路中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铝板腐蚀渗漏,进而引发故障灯点亮、动力受限甚至无法上电,极端情况下存在动力电池热失控风险。在解决方案的选择上,理想也没有选择“小修小补”的临时方案,而是给出了最彻底的解决路径:为召回范围内车辆免费更换冷却液、动力电池及前电机控制器——这三项均为车辆核心部件,更换成本不菲,理想用“全免费”的承诺保障用户权益。 更值得关注的是,理想还给出了应急处置措施,构建了“云端预警+多渠道提醒+快速救援”体系:云端预警程序可提前识别风险,通过400客服、车机Ecall进线主动联系用户并安排救援;车辆出现故障时,车机故障灯、文字提示与报警音会同步触发,引导用户靠边停车等待救援;同时明确告知用户“未收到预警和故障信息即代表车辆状态正常”,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实际上,在召回之前,理想就已经建立了这一云端预警程序,让“被动召回
      8,2341
      举报
      一次对品质的主动进击:24款部分理想MEGA主动召回 背后是长期主义
    • 美港股观察社美港股观察社
      ·11-05 17:32

      从矿场到算力场:IREN成AI基建“新贵”

      IREN正悄然从一家比特币矿商转型为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领军企业。股价随之大涨。有外国分析师认为,从基本面来看,它的发展故事才刚刚开始。 作者:Pythia Research IREN正处于该行业最引人关注的转型进程之中——因为这家公司正在建设具备极高散热效率的大型数据中心,以此作为解决方案,来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人工智能算力需求。 与微软达成的这份里程碑式合同,不仅印证了IREN在技术和运营方面的优势,还将其投资属性从一家周期性矿商,转变为一家“有合同支撑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平台”,既具备多年期的营收可预见性,还拥有机构级别的可信度。 微软为IREN的人工智能转型提供了背书 IREN从比特币挖矿业务向人工智能硬件业务转型的进程,已经开展了一年多时间,但自2025年年中以来,这一转型进程明显加快。IREN得以借助自身的挖矿网络、低成本电力获取渠道、电网接入能力以及内部工程技术,开发出一个垂直整合的高密度数据中心。这种模式绕开了传统托管公司赖以运营的中间服务商,让IREN能够对整个运营链条实现完全掌控——从电力传输到GPU安装,每一个环节都在其掌控范围内。 如今,该公司已拥有近3GW的并网合约电力,在所有公开已知的数据中心开发商中,这一电力持有规模堪称最大之一。其中,约810MW的电力已在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以及得克萨斯州的数据中心投入运营。这些数据中心每一个都计划要么开展比特币挖矿业务,要么开展人工智能应用业务。 IREN 近期与微软签署了一份价值 97 亿美元的长期 AI 云协议, 这无疑是 IREN 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这份为期五年、包含 20%预付款的协议,不仅巩固了 IREN 作为一家大型 AI 云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地位,而且鉴于 IREN 计划于 2026 年在德克萨斯州奇尔德里斯园区部署 GPU,总装机容量达 750 兆瓦,该协议有望使 IREN 跻身 Co
      1.12万1
      举报
      从矿场到算力场:IREN成AI基建“新贵”
    • 美港股观察社美港股观察社
      ·11-04

      伯克希尔Q3现金再创新高,是等待时机还是缺乏机会?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于上周末发布了最新季度财报——公司运营业务展现出颇具吸引力的表现。此外,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现金储备进一步攀升,已接近4000亿美元。有外国分析师认为,这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选择空间,也使其成为一只风险低于平均水平的投资标的。 作者:Jonathan Weber 事件回顾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财报发布周期较为特殊,几乎始终在周末公布。周六,公司披露了2024财年第三季度的以下业绩数据: 营收较去年同期小幅增长,但更重要的指标是盈利能力: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运营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约三分之一,这一增速极具吸引力。这主要得益于利润率的显著提升,无疑是积极信号。净利润表现同样亮眼,但该指标并非总能准确反映公司真实经营状况——由于BRK.A投资组合中的股票价格波动,净利润在季度间可能出现大幅上下波动。 强劲的业务增长 鉴于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组合的股权价值波动可能扭曲利润图景,最好将其运营业务单独分析,再通过“分部加总法”对公司整体价值进行评估。 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众多运营业务被划分为以下板块: 从数据可见,增长具有普遍性,多数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较去年同期均有提升。 1. 保险业务:伯克希尔的保险业务承保收入大幅增长,较去年同期增长超两倍。其中,保费上涨是重要推动因素——过去几年,多数保险公司均大幅提高了费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直接提升了盈利能力。巨灾损失也对承保利润有重大影响,且该指标在季度间波动较大。本季度(第三季度)的巨灾损失情况优于2024年第三季度,但从年初至今的数据来看,与去年同期(1-3季度)相比并无显著差异。这可能意味着该业务板块存在积极势头(第三季度增速优于上半年),但也可能只是本季度巨灾损失本身较少,与伯克希尔的主动运营调整关联不大。 2. 铁路业务:伯克希尔旗下铁路公司BNSF实现了利润增长,这是一个积极的惊喜。尽管低燃油价格为公司带来利好,但第三季度
      1.03万1
      举报
      伯克希尔Q3现金再创新高,是等待时机还是缺乏机会?
    • 美港股观察社美港股观察社
      ·11-03

      美国用户饱和论破产!为何Reddit值得享受估值溢价?

      Reddit Q3 财报改变了许多人的看法。有外国分析师认为,美国日活跃用户环比增 130 万,每用户平均收入显著提升,既缓解了市场对 AI 数据授权及本土用户饱和的担忧,也推动股价年内涨约 25%。尽管估值高于同行,但其长期增长潜力值得关注。 作者:Gary Alexander 在今年股市上涨的背景下,有一只动能股的表现却出人意料地波动:Reddit。目前,Reddit已成为美国访问量第三大的网站(数据来自Reddit近期股东信中引用的Semrush研究,其排名甚至超过了第四位的亚马逊,令人惊讶)。随着机器翻译开始将更多英文内容本地化到其他国家,Reddit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在美国及全球范围内吸引了大量用户。 当然,今年投资者一直担忧Reddit的数据在AI模型中的引用频率——毕竟数据授权仍是该公司一个新兴的收入增长来源。不过,Reddit近期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缓解了这些担忧,并推动该股新一轮上涨。财报显示,Reddit的用户数量和ARPU(ARPU)均实现大幅增长。今年以来,Reddit的股价已上涨约25%,而且,该股未来实现更大涨幅仍处于早期阶段。 Reddit的Q3财报显示,一个关键指标出现了改善:美国用户数量。此前许多看空者担心,Reddit在美国本土市场已接近饱和点——这也是其他社交媒体平台普遍面临的困境。但鉴于Reddit出色的变现增长和用户数量回升,投资者或许需要重新评判这家公司。 我们先来直面市场对Reddit的一个常见担忧:鉴于该股今年以来已大幅上涨,许多人担心其估值溢价已远超合理范围。虽然无法否认Reddit的股价并不便宜,但该公司的收入和用户增长使其与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乃至其他成长型科技股)形成了鲜明差异。 如上所示,Reddit的前瞻EBITDA倍数为46倍,前瞻收入倍数为17倍——这一估值比Meta、谷歌等健康增长的社交媒体及大盘互联网公司高
      1.90万1
      举报
      美国用户饱和论破产!为何Reddit值得享受估值溢价?
    • 美港股观察社美港股观察社
      ·10-31

      Meta vs 谷歌:同为大额资本开支,为何市场给出截然不同的反应?

      Meta 与谷歌同推大额资本开支,市场反应却截然不同:Meta 财报达标仍股价大跌超11.33%,谷歌股价却涨 8%。有外国分析师认为,Meta 股价下跌是激进 AI 投入拖累利润率与自由现金流,且投资者对扎克伯格过往元宇宙激进投入的效果存忧。不过,Meta 当前营收、用户数据亮眼,估值在 Mag 7 中具吸引力,此次下跌是风险还是机会? 作者:James Foord Meta发布财报后,股价大跌。尽管公司业绩达到了市场预期,但股价仍出现了抛售行情。原因是什么?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该季度公司不得不计提一笔意外税费。不过,事情背后还有更多隐情。Meta已释放出将进行激进资本支出的信号,而这一举措正对公司利润率和自由现金流产生负面影响。 虽然市场对AI领域的增长及相关投资仍持积极态度,但投资者同样希望大型科技公司能维持较高的现金流利润率。马克·扎克伯格向来有大胆投入资金的过往,有时投入甚多却收效甚微——没错,就是元宇宙业务。归根结底,此次股价下跌是一个可逢低买入的机会,但也能理解市场当下的反应。 Q3季度财报 在Meta发布第二季度财报时,扎克伯格着重强调了他希望赢得通用人工智能竞赛的目标。Meta为此制定了一项激进的AI投资计划,市场对此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反对态度。 时间快进到第三季度,如今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却下跌了11.33%。这一跌幅有些不合情理。 诚然,财报中“核心每股收益未达预期”的消息让交易者感到恐慌,但这一结果可以归因于一笔一次性支出——公司需为新出台的《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计提159亿美元税费。 让我们来看一下公司实际的业务指标:营收同比增长了26%,广告曝光量增长了14%。 所有地区的广告营收均实现了增长,日活跃用户攀升至35亿,这表明Meta的全球影响力依然无可匹敌。 总而言之,公司目前仍保持着健康的增长态势和盈利能力。 股
      1.35万1
      举报
      Meta vs 谷歌:同为大额资本开支,为何市场给出截然不同的反应?
    • 美港股观察社美港股观察社
      ·10-30

      【财报前瞻】Nebius高增长故事面临“盈利能力”大考

      Nebius目前的问题是,在如此惊人的增长轨迹下,Nebius能否维持盈利能力。有外国分析师认为,若第三季度财报能证实公司利用率持续保持强劲,且在集团层面实现EBITDA盈亏平衡方面取得进展,那么到2025年底,Nebius不仅会成为一家人工智能概念企业,更有望成为全球AI计算经济的核心赋能者。 作者:Pythia Research 三季报前瞻:后端加速阶段 在上半年业绩表现出色且股价大幅反弹之后,市场对第三季度财报的预期似乎已处于高位。市场普遍预期显示,该季度营收约为1.557亿美元,每股亏损0.52美元;随着最新GPU集群部署产生的营收开始入账,第四季度营收预计将增长至2.66亿美元。目前,公司仍维持“集团营收4.5亿至6.3亿美元、资本支出约20亿美元”的指引。 Nebius已证明其具备高效规模化扩张的能力。第二季度,该公司提前实现了核心AI基础设施EBITDA盈利,并实现集团EBITDA亏损同比改善64%。公司的成功得益于其“审慎增长”策略:一方面通过接近峰值的利用率提升效率,另一方面持续对AI集群进行软件优化。 因此,第三季度标志着公司发展阶段的转变——从推动上半年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周期”,过渡到将于第四季度启动、并持续至2026年的“变现周期”。未来几个季度至关重要,投资者将重点关注两方面数据:一是去年宣布的Blackwell集群的部署进度,二是现有数据中心的扩建情况。该公司的目标是到2026年锁定1吉瓦(GW)的电力容量。 近期动态、扩张更新及“AI集群的经济学” 自上一次财报发布以来,Nebius在地理扩张和技术研发两方面均取得进展,进一步巩固了其“独立全栈AI基础设施供应商”的地位,使其能够在成本和性能上与超大规模云服务商展开竞争。 该公司近期已在以色列部署了Nebius AI Cloud。该系统包含以色列首批公开部署的英伟达 Blackwell GPU
      2.36万5
      举报
      【财报前瞻】Nebius高增长故事面临“盈利能力”大考
    • 美港股观察社美港股观察社
      ·10-29

      强势归来!联合健康Q3交出逆转答卷

      联合健康于周二发布了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轻松超出市场预期。在此基础上,公司还上调了业绩指引,其第三季度报告整体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且看起来联合健康或许已度过低谷期,从现在开始,情况有望持续改善。尽管联合健康股价已从低点回升,但若后续一切顺利,该公司在未来几年仍具备上涨潜力。 作者:Jonathan Weber 发生了什么? 联合健康集团第三季度财报情况如下: 营收与利润双双超出预期,这自然是一个不错的结果,联合健康在营收和利润两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市场预期。其中,营收超出预期的幅度相当小,约占公司总营收的0.1%,但营收增长势头仍颇具吸引力,同比增长了12%。每股收益超出预期的幅度则更为明显,约为4%左右。 此次营收与利润双双超出华尔街预期的表现,与近期趋势形成了良好的逆转:在此之前,联合健康已连续两个季度未能达到市场共识的每股收益预期,其中第二季度的未达标情况尤为值得关注,因其差距规模较大——每股收益比预期低了0.37美元。若联合健康能像2021年至2024年期间那样,重新回到常态化超出分析师预期的轨道上,那将是非常令人鼓舞的局面。 第三季度表现好于预期 联合健康集团的营收增长来自其旗下不同的业务板块。其中,联合健康的医疗保险业务板块——联合健康保险(UnitedHealthcare),营收同比大幅增长16%,达到870亿美元。环比增长1%,增速虽较为平缓,但仍保持正值。联合健康保险业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定价调整,不过业务量增长也起到了一定作用——该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客户数量同比增加了80万人,这意味着约1.5%的稳健增长率。 若进一步细分联合健康保险业务,我们会发现,雇主与个人业务板块(Employer and Individual)并未呈现出任何有意义的增长,而联邦医疗保险与退休业务板块(Medicare & Retirement)则实现了24%的同比高增长。联合健
      1.99万评论
      举报
      强势归来!联合健康Q3交出逆转答卷
    • 美港股观察社美港股观察社
      ·10-28

      小马智行港股招股:L4自动驾驶的领军者

      10月28日,作为中国L4级自动驾驶领域的头部企业,小马智行(2026.HK)正推进港股双重主要上市进程,正式开启招股。此次上市,小马智行计划全球发行4195.57万股发售股份,其中10%为香港公开发售,90%为国际配售,另有15%超额配股权。每股发售价最高为180.00港元。招股截止时间为11月3日,股份挂牌上市日期为11月6日。此外,公司还引入了基石投资者Eastspring、Ghisallo、Hel Ved、Athos及Ocean Arete,计划认购总金额1.2亿美元的股份。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商业化进程中已与丰田、北汽集团、广汽集团、中国外运等行业龙头建立深度合作,其核心合作伙伴的战略协同为其业务扩张与市场认可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公司概况: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的领先者 小马智行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以L4级自动驾驶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公司,是实现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的领先者。小马智行通过自研的“虚拟司机”技术,推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Robotruck及技术授权与应用三大业务的大规模商业化。截至最后可行日期(2025年10月10日),公司已构建起覆盖乘用车与商用车的全场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形成“技术研发-场景落地-生态协同”的完整业务闭环,且运营主体遍布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核心城市,同时积极探索新加坡、卢森堡等海外市场,逐步构建全球化业务布局。 在行业资质与运营成果上,小马智行创下多项“行业第一”:截至最后可行日期,小马智行是目前国内唯一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开展全无人Robotaxi收费运营的企业,运营着超720辆自有自动驾驶出租车车队,累计自动驾驶里程超5500万公里,其中全无人驾驶路测超1000万公里;2024年12月,公司成为中国首家获准在跨省高速公路开展L4级无人驾驶卡车编队测试的企业,自动驾驶卡车车队规模超170辆(含
      3.04万1
      举报
      小马智行港股招股:L4自动驾驶的领军者
    • 美港股观察社美港股观察社
      ·10-27

      屡次爽约,但330亿营收目标能否让超微电脑“洗心革面”?

      超微电脑始终难逃波折。这家AI基础设施企业虽持续预测将实现大幅增长,但2026财年却再度迎来不利开局。不过有外国分析师认为,当前这只AI概念股股价接近年内低点,而多数AI相关股票已飙升至历史新高。 作者:Stone Fox Capital 开局不利 超微电脑几乎把“让市场失望”变成了一种“常态”。该公司最新发布的业务更新显示,第一财季营收降至50亿美元,且较分析师预期大幅低于15亿美元。 这家AI服务器企业此前曾预测该季度营收将超过70亿美元。尽管2025财年因会计丑闻让业务备受冲击,但超微电脑的年营收仍增长近50%,达到220亿美元。 超微电脑对营收问题给出了明确解释:营收规模实则已达标,只是部分收入被推迟至第二财季确认。该公司表示,本季度获得了超过120亿美元的设计订单,但因客户要求更新设计,相关交付被顺延至当前季度(即第二财季)。 这家AI服务器企业此次仅“少报”了15亿美元营收,而120亿美元设计订单的延迟交付,恰恰说明市场需求极为强劲。管理层仍维持2026财年营收指引不变,预计全年营收达330亿美元,同比增长50%。 在第一财季业务更新中,CEO Charles Liang表示: “超微电脑新推出的AI液冷解决方案获得了出色的客户响应,众多核心客户正推进跨季度、大规模的部署计划。我们看到客户需求持续攀升,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因此,我们重申2026财年营收至少达到330亿美元的目标,且有望超出该预期。” 这位高管的表态实则暗示,尽管第一财季业绩不及预期,超微电脑仍在抢占市场份额。该公司将于11月4日正式发布完整财报。 此外,超微电脑近期宣布推出新业务线——“数据中心积木式解决方案(DCBBS)”。这项新方案能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整合服务”:在产品发货至数据中心前,就已完成服务器、存储设备、管理软件、液冷系统、网络设备及电气组件的集成,帮助客户大幅缩短上线时间。 有人
      3.37万2
      举报
      屡次爽约,但330亿营收目标能否让超微电脑“洗心革面”?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