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llike

IP属地:未知
    • villikevillike
      ·11-13

      温暖的告别

      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你们,之前我发的这篇文章,去看一下哈:离职了!。11月10日,巴菲特发布了一封信,这封信有点不同寻常,在公布了自己股票的一些捐赠安排后,巴菲特宣布他将不再发布一年一度的“致股东信”。换句话说,巴菲特真的要逐渐和我们说再见了,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每次巴菲特的信我都会认真看,中英文都会去看,以下是我对这封“封笔之作”的阅读感受,蓝色字体是原文,黑色字体是我的感受。I’m “going quiet.”(我要安静地离开了。)Sort of.(算是吧。)我看到这一段就没忍住,鼻子一酸,眼泪都差点掉出来,尤其是那个sort of,这个另起一段的格式不是我改的,原文就是这样,我不知道巴菲特写这段话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也不猜了,从50年代开始写致股东信(当时还是给合伙人的信)到现在,70年过去了,是时候退场了。算了不写这一段了,再写眼泪就真掉下来了。(查理)从来没说过“我早跟你说了吧”这样的话。巴菲特和芒格对我的影响和意义,最直接的当然是在投资方面,但对于最接近人生真谛的“工作”——投资,想把这个事情做好,没有好的人格恐怕是很难的,我从他们两个那里也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有趣的是,他们两个从来没讲过什么惊世骇俗的道理,都是一些可能在小学时候我们就已经被反复教育的道理,当然了,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做到。就像巴菲特这里回忆的芒格,芒格是个多聪明的人啊,芒格另一句有名的话是“沃伦你很聪明,但你会发现我是对的”,只是芒格从来只在事前这么说,事后他不会幸灾乐祸地跑来说“我早跟你说过了,你就是不听”这样的话,是因为他有智慧,他清楚这样说除了让自己心里一时爽之外,会极大地伤害对方的自尊、甚至伤害到双方的友谊。1958年,我买了至今唯一的一套房子。我记得之前网上好像传过,说巴菲特的一套豪宅出售,如果真的有这个事,我估计是他或者同事的某笔投资,据各种渠道的信息来看,
      207评论
      举报
      温暖的告别
    • villikevillike
      ·11-11

      神奇的泡泡玛特

      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各位。上周末跟老婆去逛街,去的是深圳前海万象城,负一层那个泡泡玛特依然人山人海,这家公司确实吸引了我一定的兴趣了。那一层还有很多类似的店铺,逛的人却寥寥无几,在我这个直男眼里,那些店卖的东西直观上感觉不比泡泡玛特的东西差,确实有意思哈。如果说这只是一种潮流,也不是不可能,只是好公司本来就不多,产品让消费者这么着迷和疯狂的一家公司,有点戳到我的点上了,后面我会看情况,如果确实勾的我受不了了,我就去研究一下这家公司,有的话会发文章出来。……上周发生一个事情,融创和碧桂园的债务重组不知不觉都有了进展,这两家公司我没研究过,某大已经走到头了,这两家应该是当年前几名里面最有得救的,不管具体采取了什么措施,房地产企业似乎”撞击式着陆“的部分,有逐渐过去的迹象了,这种迹象应该大多数人都还没关注到,不少人感受到的还是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看不到头的不景气。我过去多次分享过我的想法,经济周期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因为一般势大力沉、持续很久,在其中的我们很难看到远方的走势,通常我们只会觉得会一直好下去或一直坏下去,我跟大家一样是其中一员,但是多看历史会有很大的帮助,经济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曲折,前途光明。其实我不太关注宏观经济,但毕竟所有公司的经营都是在宏观背景下,所以知道未来的一个大概方向(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对于我做投资是有帮助的,尤其是我持有的跟宏观经济关系比较大的公司,比如万科、腾讯、招行等,知道未来的宏观经济大致方向,会有利于做出自己的投资判断和操作决策。……9月的时候锻炼受伤,到上周已经基本痊愈了,上周去跑了3次步,两次40分钟,1次30分钟,配速基本都是6分钟到7分钟,除了脚踝还略微有一点酸以外,其他没啥问题了。迎风奔跑的感觉真好啊!这周可能会出去爬爬山什么的,前面两周因为准备一个考试,还是有点疲惫的,从这周开始,继续探索享受我的”全职生活
      331评论
      举报
      神奇的泡泡玛特
    • villikevillike
      ·10-26

      一家“毛利率吓人”的公司

      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各位,之前我发的这篇文章:离职了!,去看一下哈。刚离职待在家那段时间,我真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怎么舒服就怎么来,之前还一直有运动的,但那段时间就啥都没干。就这么“瘫”了一个多月,发现不行,人还是需要多巴胺内啡肽之类的东西的,但又不想出去跑步,想着做点力量训练,其中之一就是把多年前买的引体向上拉杆找了出来,自己安装在楼道里了。结果第三次拉的时候就出了问题,拉到最高点杆子掉了,整个人一屁股坐在台阶上(是不是听着就很疼?),脚踝也崴了一下,后来大概一个多星期都无法平躺,因为尾椎骨痛,跑步就更不用谈了,脚踝到现在还有点酸痛,期间我还作死跑了一次步,现在彻底老实了。但我也发现,人还是得运动的,尤其是我这样在家待着的人,大把的时间,总不能都拿来看书喝茶,也得劳逸结合,哈哈~后面我准备脚踝好的差不多了,就继续出去跑步,这期间我也有做做俯卧撑、练练腹肌(我做的是一个叫“腹肌撕裂者”的系列,这么多年效果很好,你们可以在各大视频网站上找到),当然了,除非找到合适的器材,否则引体向上是肯定不做了(我怀疑我这辈子都会对这个运动有心理阴影:()。……投资还是老样子,说来也好玩,我做投资十几年了,但现实生活中身边很多人不知道我有做投资,有一次,一个朋友知道我不光会投资、还有几十万读者的时候,她的迷惑大写在脸上和她的这句话里——“我怎么从来没见你看过股票软件啊?”哈哈,我不知道我这种方式是不是最好的方式,但我知道我这种投资方式,确实是最省心省力、还能赚钱的方式。还有个事情,时不时会有读者问我XX股票你买没买、卖没卖,从2021年到现在,我的每一笔交易——我说的是每一笔,全都发文出来了,未来除非我哪天明确表示不再披露,不管收不收费,我都会发出每一笔交易来的。所以,如果你们没看到我发交易的文章,那就是没有交易哈。闲聊就到这,下面是今天的主角和正文,你们慢慢看。……1
      3,1801
      举报
      一家“毛利率吓人”的公司
    • villikevillike
      ·10-15

      不做私募

      之前有读者问过我,既然投资成绩还不错,为什么不去做个私募,这样不就把爱好和事业结合起来了?也有一些读者相当信任我,说如果我发了私募,他们一定会去买的。其实我不是没想过,大概4、5年前,我就动过这个念头,也接触了几家私募平台,另外,我线下也认识一些做私募的朋友,所以也跟几位圈内人士认真了解过实际情况。至于我后来的结论?就是你们现在看到的文章标题——未来除非有非常靠谱的理由,否则我是不会做私募的。之前也有读者留言给我,TA自己想做私募,想知道我的观点,今天就讲讲我的一些思考,供这些读者参考,也加深一下其他读者对我想法的了解。我之所以决定不做私募,是因为我认为从逻辑上来讲,有两个问题是无解的:第一个问题,钱的流向,天然和做好投资的需求时机相反。怎么理解?一个投资人去投私募,目的肯定是赚钱,而一个私募获得最多关注——进而也会获得最多投资人意向资金的时候,就往往是股市大涨的时候——至少是这个私募的持仓大涨的时候。而这个时候,资金大量涌入,基金经理就犯难了,不投吧,会马上拉低基金的整体收益率,投吧,买进去的价格大概率是不划算的、长远来看也会拉低基金的收益率。反过来就更尴尬,一个私募基金经理最需要钱加仓的时候,往往是TA的持仓股票价格低的时候,而这个时候下跌的股价(以及下跌的基金净值),肯定是很难吸引来资金的,现有的资金不赎回,就已经不错了。这个问题有解吗?通过投资者教育(苦口婆心、唠唠叨叨),可以部分缓解,但效果微乎其微,100万的投资门槛,并不能确保基金投资人的理性,毕竟如果大家能做到“别人恐惧时我贪婪”,那自己做投资也大概率差不到哪去吧?当然,这第一个问题适用于像我这种类型的“投资者”,不适用于追涨杀跌的基金经理哈,这个你们都能理解。第二个问题,钱的来路,对小基金非常不友好。作为基金经理,就算你的资金都是理性的,也架不住募不来钱,现在私募基金多如牛毛,讲句难听的,跑路的都比比皆是,
      619评论
      举报
      不做私募
    • villikevillike
      ·10-01

      villike:2025年3季度实盘

      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你们,之前我发的这篇文章,去看一下哈:离职了!。 今天开始就是十一长假,祝我的读者朋友们假期愉快!我2号要回长沙玩几天,也许你我会在长沙的人山人海中相遇,哈哈~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2025年已经过了75%,这篇文章,是我对前3季度的实盘总结,还有下一步我自己的投资方向。 从我2013年7月开始投资至今,已经12年出头,过去这12.25年,我的投资业绩如下:
      671评论
      举报
      villike:2025年3季度实盘
    • villikevillike
      ·09-29

      老登?

      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你们,之前我发的这篇文章,去看一下哈:离职了!。上次这篇文章:旷野人生!,聊到从四川旅游回来,老婆和她同事去国外玩了,我带着儿子回了老家。我出生在河南洛阳,现在父母也还在那边的一个小县城里,回来有空的第一个晚上,我去了家附近的一座小山,看着山路上的风景,心里还是有很多感慨的:我从2005年上大学那一年离开,到现在刚好20年,20年,很多事情都变了,但是这个小县城给我的熟悉的感觉没有变,我也走到了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小县城当然跟深圳的吃喝玩乐没得比,儿子每天最开心的娱乐活动就是到这个小广场上玩充气城堡,每天和小表弟玩得热火朝天、不到关门绝不下来,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蹦蹦床的忠实粉丝,那是唯一一个我妈可以把我扔在那里、几个小时以后再来接我的场所。当然也没有一直在家待着,我时不时会带儿子出去逛一逛,龙门石窟、白马寺之类的他已经去过了,这次带他和老同学的儿子去了洛阳博物馆,不得不说,这地方还是很适合来看的,老少皆宜,就是夏天有点热,里面的我就不剧透了,放一张外观的照片,还是挺壮观的。还去了一个叫魏坡新序的新景点,是把原来的一个叫魏坡的古村子改建的,环境还不错,人也少,适合比较文艺或喜欢慢慢逛的人,你们看看。第二张照片上的这种院子,好像是我们那里特有的,我小时候爷爷奶奶家住的就是这样的,不过那时候的都是窑洞(我爸说这个也是,但我看起来像是砖头垒的),看到这个院子就想起了我只有4、5岁的时候,太熟悉了。老婆从国外回来后,我们一家三口和我爸一起开车去山西玩了,壶口瀑布离我家不算远,但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去,景点还是很壮观的,“黄河之水天上来”那一刻确实具象化了,照片不能完全展示现场的感受,壶口瀑布刚好在陕西和山西的交界处,两边都能看,如果你们去的话,我感觉山西这边好看一点。接着驱车一个多小时到了隰(xi,二声)县,属于哪个市不记得了,住在县里一
      1,0651
      举报
      老登?
    • villikevillike
      ·09-21

      这公司,有点苗头了

      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你们,之前我发的这篇文章,去看一下哈:离职了!。这篇文章,是我对海天味业2025半年报的分析,还有我下一步的交易决定。1、上半年海天ROE12%,最近3年都没什么大变化,照现在这个经营趋势发展方向来看,全年继续维持在20%以上,应该是没啥问题的。如果考虑到今年上半年海天拿到了差不多80亿的H股募集资金,而这些钱肯定还没有产生太大收益,这个ROE就显得更不错了。半年报披露了分红0.26元每股,预计分掉15亿,占利润的39%,如果今年依然大比例分红,那关键比例可能依然达不了标,不过这也要看公司接下来的经营效果,年报的时候我们再来看。2、半年报显示,海天有应收预付3亿,存货17亿,固定资产52亿,应付预收26亿,净投入50亿上下,预估全年产出300亿营收,70亿利润,这个投入产出比已经非常高了,如果是在年报的时候看,净投入大概还要少30亿左右,因为预收款过了春节那个时间点就变少了。海天这个生意,基本是“正常”生意所能展示的最好状态:没有应收账款,有相当多的预收,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应付,固定资产必不可少,但折旧占营收比重不超过2%,存货当然也少不了,但动销顺畅,除了像高端白酒这种存货“作弊”、固定资产折旧完了还值钱的生意,大多数生意能做到海天这样,已经算是很好的生意了。另外,海天在2016年之前,基本1-2年提升一次产品单价(2021年也提了一次),提价这个事情是大多数生意不敢做的,而海天一方面行业老大地位稳固、老二老三们都等着他提价后跟进,另一方面海天在消费者心目中地位也可以,产品又是高频率消费、低单价的,两方面一合计,就是海天不是那么明显的提价行为了。3、海天的竞争优势,主要是有技术沉淀支撑的产品,有粘性和转换成本的客户(尤其是餐饮客户),一定的规模效应,以及品牌带来的选择倾向性。这些方面上半年都没有发现明显的削弱,研发继续在投入,工厂
      819评论
      举报
      这公司,有点苗头了
    • villikevillike
      ·09-09

      这公司,很稳啊

      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你们,之前我发的这篇文章,去看一下哈:离职了!。这篇文章,是我对泸州老窖2025半年报的分析,还有我下一步的交易方向。1、上半年泸州老窖ROE15%,相比于去年同期下降2个点,这个数值依然可以超越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全年也大概率能达到我的选股标准,按照公司今年70%的分红比例目标(《2024-2026股东分红规划》里的数据),关键比例应该也没啥问题。2、从半年数据来看,泸州老窖应收账款几乎没有,预付2亿,存货138亿,固定资产88亿,投入大概230亿,应付14亿,预收35亿,净投入大概180亿(其中将近140亿存货是大概率不会贬值、甚至会增值的),全年大概率产出300亿营收,130亿利润,这个投入产出比相当地高。白酒这个产品,天然会朝着中高端去走,因为这不是一个日常个人消费品,而是一种群体情绪唤起的享用型产品,有一种天然的拉力让酒桌上的消费者用好一点的酒,所以看起来这些年白酒行业的总体产销量一直在下滑,但名优白酒企业的日子却越来越好,就是这个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名优白酒的价格天然有跟着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的内在走势,销量的上升加上单价的提升,再考虑到高毛利率带来的成本投入端有限(固定资产目前更没有多少投入必要,泸州老窖上半年产量大约4.5万吨,产能17万吨,还有8万吨在建,产能绝对足够),这就是这个生意“不需要大量追加投入,也能持续产出更多现金”的原因所在。3、对于泸州老窖来说,公司的竞争优势就是他的老窖池、酿造工艺支撑的产品,自从公司在2016年以后开始走大单品路线,这代表着对消费者需求的回归,几大单品很清晰地对准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同等的条件下,泸州老窖产品品质、品牌拉力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截止到2025上半年,泸州老窖的窖池、工艺、产品等竞争优势,并没有发现有明显地削弱,酿酒技改工程和时间也在让公司的护城河变得更深阔。4
      1,176评论
      举报
      这公司,很稳啊
    • villikevillike
      ·09-06

      旷野人生!

      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你们,之前我发的这篇文章,去看一下哈:离职了!。6月底离职到现在,刚好2个月出头,给大家唠唠最近这两个月干了啥,将来有啥打算,让你们提前思想上应对一下将来的日子,哈哈~今天先说说四川玩的部分,后面再慢慢分享。离职后,我先是在家瘫了半个月,哈哈,真的是瘫了半个月,那十几天时间在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我怎么想都记不起来自己干了啥,只记得有一次前同事让我回去吃饭聚聚,就长途跋涉(原来我上班的地方单趟通勤要1小时)回去吃了一顿饭,然后找一个前同事的茶室坐着喝了一会儿茶。除了这个事情,前面那十几天啥都记不得了,可以看做开了个萌萌的头。7月中,我们一行5个人——我一家3口,我老婆同事带着她女儿,去了四川旅游,我工作的时候出差去过成都好多次,但上次我去四川旅游,还是我小学的时候,印象中就跟我儿子现在差不多一样大,是不是所有的小学生都会在这个年纪去看大熊猫啊:)成都的一个朋友把车借给我们了,我们就5个人1辆车,在四川到处游玩,大熊猫和火锅是肯定少不了的,青城后山的印象最好,山林幽静,是我喜欢的类型,我带着两个孩子一路往上爬,虽然只有7、8岁,孩子的活力真不是盖的。九寨沟也去了,接我们的司机开个奥迪Q7,戏称“当拖拉机开”,全程弯曲山路还时不时回几个消息,感觉闭着眼睛都能开到,九寨沟倒是没想象中那么美,半路找到一个爬山的地方,反而爬得有滋有味,现在越来越喜欢幽静的地方了。有了车,确实感受到“说走就走”的旅行的意思,九寨沟回来第二天,老婆和她同事说“乐山小吃多呀!”,嘟嘟嘟开了两个多小时车,到达乐山市,当地确实是有点破破的(乐山的读者不要介意,我说的是建筑),但东西是真的好吃,钵钵鸡、跷脚牛肉还有炸串,老婆和她同事还很开心地找到了王鹤棣爸爸,拉着合了影,哈哈~带着孩子,杜甫草堂是肯定少不了的,停车是真难停,但孩子很明显更喜欢一个工厂改成的步行街,名字我是
      753评论
      举报
      旷野人生!
    • villikevillike
      ·08-25

      这公司,局势微妙

      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你们,之前我发的这篇文章,去看一下哈:离职了!。 这篇文章,是我对万科2025半年报的分析,还有我下一步的交易方向。 1、上半年万科亏损了100多亿,ROE还是负的,这个经营成果没什么好点评的,直接展现出来的就是很烂。 2、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上半年底万科财报显示有应收93亿,预付525亿,存货4625亿,合同资产124亿,其他应收2153亿,长期股权投资1096亿,固定资产204亿,这就是8800多亿的资金占用了,另一端有应付1362亿,预收1580亿,其他应付1430亿,抵减4400亿,净投入大概4400亿,哪怕按照去年的数据看,也就3000多亿营收,去年利润也是负的。 万科的财务数据巅峰是在2020年,那年底公司有应收30,预付620,其他应收2500,存货10020,合同资产60,其他流动60,长期股权1420,固定资产130,应付2960,预收6300,其他应付2120,投入14840,对应11380,净投入3500亿,产出4000亿营收,400亿利润,很明显投入超大(大往往意味着管理难度高,何况这还是个很难标准化的项目公司),而投入产出比是一般的。 万科这个生意的大头是房地产开发,存货的投入实在太大,存货的成本一方面比较刚性,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竞争对手的拍卖竞价,而产出端又很难有明显的溢价,关键是这个生意的周期太长,从拿地到开盘,如果房价是在持续下行,就会出现毛利率大幅下降、以及叠加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出现的利润大幅下滑,这也就是万科这几年出现的事情。 另外,这个生意是项目制的,每一个项目都要从头开始,这又累又不规模经济,所以哪怕巅峰时期赚钱绝对值看起来不少,实际上是一个很难大规模自动赚钱的生意。 最后,虽然这个生意是“空手套白狼”,一边借钱买地、一边收钱卖房,但跟所有的其他领域一样,“借钱”这个魔鬼,始终都是脖子上套着的那
      1,600评论
      举报
      这公司,局势微妙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