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yon

Mechanical engineer who loves technical trades 🇺🇸🇸🇬🇭🇰

IP属地:未知
    • ShyonShyon
      ·15:34
      孙正义清仓英伟达、押注OpenAI:我怎么看? 看到软银清仓英伟达转而重注OpenAI的消息,我第一反应是:孙正义这次或许不是“卖飞”,而是在AI生态的第二阶段重新布局。过去几年,英伟达确实是AI浪潮中最大的赢家,从算力供应到生态主导地位几乎无可撼动。但从投资角度看,英伟达目前的估值与预期已经极度饱和,再加上明年AI服务器与GPU出货增速或放缓,选择高位落袋为安,也是一种成熟的资本思维。 同时,我认为孙正义押注OpenAI并非单纯看好一家企业,而是押注整个「AI智能服务」时代的到来。过去的AI热主要集中在硬件层面(GPU、芯片、服务器),而未来的增量则在软件与应用层。OpenAI不仅拥有全球领先的AI模型生态,更正在通过ChatGPT、Sora、Whisper等产品逐步渗透到教育、办公、影视、企业服务等多个领域。软银入股并参与日本AI生态建设,显然是希望在“算力之后”,布局“智能化产业的土壤”。 从软银的财报表现来看,这次战略调整也确实取得了巨大成效。上半年净利润创下日本企业史上最高纪录,这说明孙正义押中的不仅是概念,而是真实的回报。愿景基金通过OpenAI实现了数倍收益,也证明AI应用层的价值正在兑现。 当然,风险依旧存在。OpenAI估值高达5000亿美元,一旦AI商业化进程放缓或竞争格局变化,泡沫风险也会显现。但我认为孙正义的思路更像是“以攻为守”——不怕高估,只怕错过。毕竟在AI革命的关键拐点上,不投资才是最大的风险。 整体来看,我个人认为孙正义这一步棋走得并不盲目,而是“从英伟达的故事中吸取了教训”。与其做下一个追高者,不如成为AI未来价值链的共建者。这一次,他可能真的学聪明了。 @Tiger_comments  
      431评论
      举报
    • ShyonShyon
      ·11-11 18:06
      我觉得这份 $IREN Ltd(IREN)$  的财报确实亮眼,也让人看到加密矿企向AI转型的巨大潜力。营收同比增长355%、净利润扭亏为盈,不仅是数字漂亮,更重要的是它背后反映出公司战略转型的方向正在奏效。从一个传统的比特币矿企,能在短时间内切入AI云计算赛道,并拿下微软这样的客户,这在整个加密与AI融合的浪潮中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其实,IREN的故事让我想起了CoreWeave $CoreWeave, Inc.(CRWV)$  ——两者的路径非常相似,都是从GPU密集型挖矿起家,再转向高性能计算(HPC)与AI算力服务。不同的是,IREN拥有更强的能源基础设施能力,垂直整合优势明显,可以在电力、冷却、硬件部署等层面上控制成本。尤其是在当前GPU供不应求、AI数据中心竞争白热化的阶段,能掌握能源和硬件资源的企业将更具护城河。 不过我认为,IREN仍处于转型的早期阶段。虽然AI云收入目标雄心勃勃(年底要实现34亿美元收入),但目前AI部分营收仅占小比例。微软订单固然能带来长期信任背书,但项目落地与算力部署的周期长、资本开支庞大,如果GPU交付或AI需求放缓,都可能对短期业绩造成波动。投资者在看好成长空间的同时,也要注意资本杠杆和市场风险。 从投资角度看,我会把IREN视为“新型AI基础设施股”——它既有比特币周期性收益支撑,又有AI成长性的爆发潜力。如果公司能在未来几个季度持续兑现AI云业务的增长承诺,那它有望从矿企真正转型为AI算力巨头。不过短期来看,股价年内已飙升数倍,或许需要时间消化估值。 整体而言,IREN的财
      4,480评论
      举报
    • ShyonShyon
      ·11-07
      🌟我的黄金白银看法 近期黄金和白银的大幅下跌,看似突然,但我认为这是市场情绪与短期资金博弈的结果,而非基本面根本性恶化。此前贵金属价格的上涨,主要源于避险情绪、全球央行购金以及ETF资金流入。而随着美元走强和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投资者开始获利了结,加上部分技术修正压力,使得金银价格出现明显回落。短期内的下跌更多是市场波动,而非趋势反转。 就我个人判断,黄金的底部大概在1,980到2,000美元/盎司区间,而白银可能在25到25.5美元/盎司附近企稳。原因在于,美元虽然短期偏强压制金银,但进一步大幅升值空间有限;同时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避险需求仍然存在,这为金银提供了天然支撑。白银的底部略低于黄金,但其工业需求在光伏、新能源及电子产业的支撑下,中长期仍有一定上涨空间。 目前影响黄金白银走势的核心因素依然是美元汇率、实际利率以及全球避险需求。美元高位回落可能给黄金提供反弹机会,而实际利率下降或为负时,黄金的持有成本降低,吸引力增强。此外,地缘政治紧张、贸易不确定性以及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都是支撑金价的重要长期因素。白银在承接黄金避险属性的同时,还受产业需求推动,价格波动更剧烈,但上涨潜力也更突出。 总体来看,这轮下跌更多是短期市场情绪波动,而非基本面改变。黄金白银的中长期结构依然偏强,投资策略上应以逢低布局为主,控制仓位应对高波动。短期或许会在支撑区震荡企稳,但中长期来看,贵金属仍是稳健的避险资产和价值储备。 @小虎活动 @TigerStars @Tige
      555评论
      举报
    • ShyonShyon
      ·11-07
      我的财报人格:理智派观察员 🧠 财报季我更像是拿着放大镜看小说的读者:不是盯着盘前盘后那一瞬间的涨跌表情包,而是拆解每一份报表背后的故事。营收、利润、毛利率只是表层,现金流、应收应付、存货和CAPEX的变化往往更能反映公司经营质量;管理层的表态、指引以及大客户或行业风险的透露,才是真正能改变公司长期路径的“关键句”。 准备工作我会比别人早做:看历史季报对比、关注一致预期(consensus)和分析师重点关注点,列好可能对估值和利润率造成影响的变量清单。直播或财报电话会上,我不会被现场情绪带跑腿——先听全局,抓住三到四个核心问题,再回去验证公司回答是否自洽。这样即便股价短期大幅波动,我也能判断这是信息差导致的噪音,还是基本面已被实质性改变。 操作上偏向“信息驱动+分批建仓”。如果财报传递的是确凿利好,我会选择分批加仓或以期权调整风险敞口;如果是利空但只是一次性事件(例如一次性减记或非常规费用),则视长期展望决定是否在更低位吸纳。风控方面会严格设定仓位上限和止损规则——理智派不是永远正确,但一定要把错误的代价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心理上,我把财报当成一次“企业对话”,而不是赌场下注。波动是常态,信息才是稀缺品;保持好奇心、降低从众冲动,比短期追涨杀跌更容易在长期获得回报。结尾一句话:财报季,不要被情绪牵着走——用数据说话,用耐心兑现逻辑。📊 @小虎活动 @TigerStars @Tiger_comments
      319评论
      举报
    • ShyonShyon
      ·11-07
      🌾我对美豆(CBOT大豆期货)后市的看法 最近美豆价格强势突破,创下15个月新高,我认为这波上涨是由基本面、情绪面与技术面三重共振所推动的结果。 一、中国采购与中美贸易改善是核心驱动力 10月底开始,中国集中采购美国新季大豆,再加上美国财政部长公开表示,未来三年中国每年将采购超过2,000万吨美豆,这无疑为市场注入了强劲信心。 同时,中美元首会晤释放出贸易关系缓和、加强大宗商品合作的信号,改善了全球最大买家与最大供应国之间的贸易预期。这样的消息面利好,成为本轮上涨的核心催化剂。 二、信息真空放大市场多头情绪 虽然美国今年大豆丰产,但由于政府停摆,官方出口与库存等关键数据延迟公布,市场缺乏权威指引。 在这种“信息真空”下,投资者情绪容易被放大,资金顺势推动价格上行,典型的“情绪+资金”共振行情。 三、技术面多头格局确立 从盘面结构看,美豆突破11美元前高后,价格站稳关键均线(MA60),多头排列明显。 下游豆粕、豆油联动上涨,也进一步强化了产业链的支撑力。 目前上方压力位在11.5美元附近,一旦有效突破,不排除试探11.8美元甚至12美元的可能。 四、短期偏强,中期需看南美天气与贸易兑现 短期(未来1-3个月)内,中国买盘支撑仍在持续,叠加南美新豆尚未上市,供需错配将继续维持。 预计美豆价格会在10.9~11.6美元/蒲式耳区间高位震荡运行。 中期(2026年一季度)则要关注两个变量: ① 南美天气与产量 —— 如果拉尼娜现象导致巴西或阿根廷减产,美豆仍有上行空间; ② 中美贸易兑现度与美元走势 —— 若订单稳定、美元走弱,美豆有望稳中有升;反之若出现取消订单或出口放缓,价格或回调至10.5美元支撑位附近。 五、结论:结构性偏强,年底目标价11.6~12美元 总体来看,这轮上涨不仅是对前期低估的“修复行情”,更体现了市场对中美贸易改善的信心。 短线虽有波动风险,但结构性偏强
      6,673评论
      举报
    • ShyonShyon
      ·11-07
      我问的问题是:麻烦找找几只有机会在年底暴涨的美股 大家也来问问看。 @小虎活动
      231评论
      举报
    • ShyonShyon
      ·11-07
      [特朗普“画K线”后,美股指期货还能再创新高吗?|我的看法] 本周美股继续震荡走低,在遭遇“黑色星期二”后,隔夜纳斯达克和标普500指数再次收跌超1%。在美国政府关门创下历史纪录、华尔街警告估值过高的背景下,市场情绪依旧偏向谨慎。然而,就在风险情绪高涨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画K线”,公开唱多美股,声称“这只是繁荣的开始”。问题来了,美股指期货真的还能再创新高吗? 特朗普的“信号”与华府的僵局 截至目前,美国政府已经停摆长达37天,刷新历史纪录。国会迟迟未能就预算达成共识,非必要机构停摆导致市场对财政风险的担忧加剧。虽然特朗普呼吁共和党结束“冗长辩论”以推动重启,但遭到国会拒绝。与此同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特朗普政府关税合法性举行听证会,多位保守派法官表示质疑。若法院裁定政府需退还征收的关税,势必加剧财政压力,推高国债收益率,对股市形成压制。 从这些事件来看,美国政治与财政的不确定性仍在发酵,成为当前市场最大的“灰犀牛”。这类系统性风险在高估值阶段尤其值得警惕。 AI信仰与“泡沫论”的反复博弈 美股今年的上涨几乎完全由AI浪潮推动。英伟达、微软、谷歌、Palantir等科技巨头引领了这轮“AI牛市”,但泡沫论也如影随形。近期,Michael Burry(电影《大空头》原型)开始沽空英伟达与Palantir,引发市场震动。英伟达本周跌超7%,Palantir跌近13%,科技股整体承压。虽然OpenAI、英伟达等巨头仍积极扩展版图,但投资者的分歧明显加大:有人坚信AI将带来持久红利,也有人担心估值已透支未来十年的增长。 我个人认为,AI赛道确实存在阶段性泡沫,但并非全面崩塌。正如历史上的互联网浪潮,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伴随泡沫与整合,而最终能穿越周期的企业,将在洗牌中脱颖而出。 美股指期货还能新高吗? 从特朗普去年重新当选至今,标普500指数涨幅位列二战后总统首任期第八佳,仅次
      5,972评论
      举报
    • ShyonShyon
      ·11-07
      $Alphabet(GOOGL)$   财报稳健逆势上涨:AI红利下的“稳中带攻”】 本周,谷歌公布了 2025 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再次用强劲的业绩证明了自身在科技巨头中的稳健地位。财报发布后,尽管美股科技板块整体走弱,谷歌股价却逆势上涨 0.21%,表现出极强的抗跌性与韧性。 一、业绩亮点:核心业务全面开花 谷歌第三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 16% 至 1023 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 其中,服务部门(搜索、YouTube、谷歌网络)收入同比增长 14% 至 871 亿美元,堪称亮眼。 搜索业务:同比增长 15% 至 566 亿美元,继续稳居公司增长引擎核心。 YouTube 广告业务:同比增长 15% 至 103 亿美元。 订阅、平台与设备收入:同比大涨 21% 至 129 亿美元,反映出谷歌在多元化生态上的战略正逐步开花结果。 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尽管市场对AI投资过热及宏观经济放缓存有担忧,但谷歌的核心盈利能力并未受到实质影响。相反,它在AI基础设施和内容生态的投入正在转化为实际营收增长。 二、市场环境:科技板块回调中的“稳健代表” 11月6日,美股科技板块普遍下跌,纳斯达克指数领跌主要股指。市场担忧主要来自: 美国10月裁员人数创22年新高,引发经济放缓忧虑; 科技股前期涨幅过大,估值承压; 部分宏观数据延迟发布、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上升。 然而,在普遍获利了结、风险偏好下降的背景下,谷歌依然能逆势微涨,足见资金对其基本面的信心。这种“跌不动”的走势,往往反映出机构对中长期价值的认可。 三、策略思路:用期权构建稳健型看多组合 在这种环境下,直接追高并非明智选择。相反,采用 牛市看涨价差(Bull Call Spre
      5,7612
      举报
    • ShyonShyon
      ·11-06
      最近「加密总统」特朗普的高调发言,确实给了市场一剂强心针。美股在经历黑色星期二后迎来反弹,加密货币也顺势微升,比特币重新站上10.3万美元。不过,我认为这波情绪性反弹只是暂时性的喘息,真正决定市场走向的关键,仍是美国政府何时“开门营业”。 从宏观看,政府停摆其实对市场的流动性造成了实质冲击。财政部的TGA账户余额暴涨至1万亿美元,意味着大量资金被“锁”在政府账户中,无法流回金融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市场“缺钱了”——银行放贷意愿下降、流动性紧缩,风险资产自然承压。这种环境下,即便美联储已经降息,刺激效果也会被财政面的真空抵消。 另一方面,若停摆持续过长,企业信心与消费支出都会受到影响。尤其像CPI、非农数据的延迟发布,让市场在缺乏指引的情况下陷入观望,这对波动性较高的加密货币来说,反而是“最怕的不确定性”。因此短期内,我不认为加密市场会出现趋势性反弹。 不过,一旦国会达成临时拨款协议、政府重启运作,那就可能是情绪与资金“双释放”的时刻。财政支出恢复、流动性回流市场,叠加特朗普重申“比特币超级大国”愿景的政治信号,有机会成为加密资产新一轮上涨的导火线。换句话说,“开门”不仅是政治事件,更是资金重回市场的转折点。 综合来看,我的判断是:加密货币在政府停摆期间大幅反弹的概率不高,真正的修复要等财政水龙头重新打开。对投资者而言,现在更重要的是关注国会谈判进度与TGA余额变化,这两个指标可能比任何技术面信号都更关键。 小虎们,你们觉得呢?是“黎明前的黑暗”,还是“流动性回归的曙光”? @小虎活动  @Tiger_comments  
      128评论
      举报
    • ShyonShyon
      ·11-05
      从我的角度来看,Burry 此次大举买入英伟达与 Palantir $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PLTR)$  的看跌期权,更多是一种对当下 AI 热潮过热的对冲或博弈,而不一定代表他完全看空这两家公司。毕竟两者基本面依旧强劲,只是在估值层面已经透支了相当多的未来增长预期。尤其英伟达年内涨幅超过 80%,机构在高位获利了结、重新平衡风险敞口,也是一种理性的资金管理动作。 我认为市场的分歧核心在于「估值」与「成长」的拉扯。英伟达和 Palantir 确实是 AI 基建与软件层的核心标的,但在短期利率仍高、资金成本不低的背景下,资金容易对高估值科技股产生敏感反应。Burry 的仓位或许更多反映出他对短期市场情绪的担忧,而非长期基本面的否定。 在操作上,我个人更倾向于利用像「牛市看跌价差(Bull Put Spread)」这类有限风险的策略来参与。相比直接买入股票或裸卖期权,这类组合能在震荡偏多的环境中赚取权利金,同时控制下行风险。毕竟在当前波动性上升、消息面敏感的阶段,稳健型策略更适合多数投资者。 总体而言,我认为 AI 长线逻辑并未改变,但市场短期可能仍需一次健康的回调去消化高估值。对于投资者而言,与其追逐波动,不如通过结构性策略在风险可控下稳步参与市场。 @Tiger_comments  @小虎活动  
      8,2013
      举报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