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星球

细微之处,看见未来!

IP属地:未知
    • 光子星球光子星球
      ·08-26 21:14

      猫狗围攻光明顶,拼多多悄悄入“总坛”

      《倚天屠龙记》中,当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时,作为武林中的“下沉”门派,丐帮没有参与。等到六大门派撤退后,丐帮又联合了一些小帮派,“不讲江湖规矩”地端了明教总坛。 丐帮和拼多多有着存在着诸多共性,比如都从群众中来,指导思想都是自下而上。 当淘系与京东两大头部电商平台,相继投入到围攻美团的战役上时,拼多多却悄悄进入了敌后。 一个是主站推进面向供给侧的千亿扶持,筛选商家,提升站内供给质量;另一个是美团优选撤退后,多多买菜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以低成本的方式承接增量。 当财报披露后,由于净利润表现远超预期,拼多多美股盘前一度飙涨超11%,然而稍后的业绩电话会上,高管的一系列表态又将市场情绪降至谷底。 拼多多联席CEO赵家臻在回答分析师的第一个提问时,明确提到“我们认为当前季度的利润水平并不具备可持续性,未来仍将面临较大波动。”而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中,赵家臻与CFO刘郡还在不同情况下重复了这一表述。 拼多多联席CEO赵家臻 除此之外,官方给出的财报通稿开头中,直接使用了“营收放缓至7%”的表述,而对于超预期的利润只字未提。这表明,对于业绩表现的波动,公司口径完全统一,根本不在意短期股价波动。 少收“买路财” 二季度,拼多多收入仍然保持了两位数增长,财报显示,季度内总收入1039.9亿元,同比增长7%,低于上个季度的10%,远低于去年同期的86%。 经调整利润327.1亿元,虽然同比下滑5%,但远高于市场预期223.9亿元。面对利润超预期,拼多多方面提到,季度内的利润中包含了利息与投资收益,反串分析师,相当于泼完冷水之后,打开风扇猛吹。 从财报中可以看到,经营利润率确实大幅下跌。拼多多二季度经营利润为258亿元,同比下滑21%。 面对不算差的数据,高管坚决的利空指引,市场分歧非常明显。 细看财报可以发现,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来自成本开支增速与收入增速的剪刀差。 平台经济商业模式使然,规模扩大势
      61评论
      举报
      猫狗围攻光明顶,拼多多悄悄入“总坛”
    • 光子星球光子星球
      ·08-26 21:05

      直播电商时代,“三好”商家是怎样炼成的?

      用户很容易发现,不少商家已经养成了“听劝体质”。 抖音商家东黎羊绒的主理人刘丽娜,看到用户反馈上架的产品又老又土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产品设计改良。“我们发现年轻人喜欢饱和度比较低的色彩,比如樱花粉色、浅蓝色。这两年大家比较流行穿阔腿裤,所以我们把衣长从58厘米改成53厘米,他们都照单全收。” 最近畅销的羊绒空调衫的设计概念,则来自于一位用户在抖音上@了东黎羊绒。 更彻底的是抖音商家@飞恋伞厂 ,无声的视频打开了用户的话匣,在多个视频评论下,不时会有用户提出自己所希望的雨伞设计,且都会得到商家的回复。 不少商家借助好内容在抖音上获取用户关注,同时用户需求直接反馈给商家,商家按用户需求设计、生产,不仅是形成了定制化的生产,而且符合需求的商品自然而然地具备成为好商品的可能。随着商家增强与用户的互动, 积极平台机制优化,好服务不再是一句轻描淡写的词组。 8月22日,抖音电商服务体验开放日在北京举行,一个月前,抖音电商还发起了“心意发现计划”,并启动2025年用户体验月活动。商家、平台的诸多动向,都表明了整个直播电商,都将服务体验视为重要突破口。 好内容是反馈信息的“高速路” 从直播电商兴起以来,因其提供了更为直接、沉浸式的购物体验,已经成为与传统电商规模相当的新市场。 根据“电数宝”商大数据库显示,2024年直播电商交易规模达到53256亿元,同比增长8.31%。经过多年发展,直播电商在供给两端都进入到了平稳发展阶段。同期,直播电商行业企业规模达7.6万家,同比增长216.66%;直播电商用户规模达6.2亿人,同比增长14.81%,增速平稳上升。  相较传统电商,直播电商有着不少无可替代的优势。 传统电商依靠货架与商详页呈现商品属性,虽然经历视频化后,商品的呈现效果有了长足进步,但仍然无法与直播电商的即时性、互动性、沉浸性相提并论。 此外,随着抖音等直播电商平台持续升级服
      2评论
      举报
      直播电商时代,“三好”商家是怎样炼成的?
    • 光子星球光子星球
      ·08-23

      快手走完AI长征第一步

      快手新一季财报令人眼红,大盘成绩拿得出手,AI正式上升为显性基因。 2025年第二季度,快手总营收350.5亿,同比增长13.1%,环比增长7.5%,超市场预期6亿。调整后净利润56.2亿,同比增长20.1%,净利润率16%,创单季历史新高。 快手飘红增长的成绩单,主要归功于规模效应和运营效率的提升。其中,销售成本占收入比重从去年同期的44.7%降至44.3%,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比也从32.4%降至30.0%。 我们特别注意到,本季度“可灵AI”业务收入被首次计入进“其他服务”营收项。财报显示,其他服务收入为52亿元,同比增长25.9%,“主要源于电商业务及可灵AI业务的增长”,可灵AI业务增长是由于先进的AI技术及产品性能。 一项AI技术或应用产品,作为单独业务被写进财报,在现下实属罕见。快手通过可灵验证了“AI技术投入-变现-再投入”的正向循环,其商业造血能力是一种稀缺性。 可灵AI第二季度收入超2.5亿元,上一季度为1.5亿元。可灵正在成为快手营收的一部分,随着后期持续成本优化和市场开拓,贡献比重还将上升。 在AI的这场豪赌中,快手凭借可灵AI博得了个好彩头,但真正的鏖战或许还在后面。 可灵有多能赚钱? 可灵AI的营收增长经历了三个关键节点,商业化加速期、爆发式增长期和战略升级期。 可灵AI于2024年6月6日正式发布并上线。据快手官方数据,可灵AI在推出10个月后(即2025年3月)年化经常性收入(ARR)已突破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亿元),这一速度甚至超越了明星AI编程产品Cursor。作为参考,另一家AI视频公司生数科技,同款竞品Vidu上线8个月的ARR为2000万美元(约合1.4亿元人民币)。加速期亮眼的数据,初步验证了AI视频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第二阶段爆发式增长期,2025年Q1,可灵AI营收1.5亿元,Q2收入超2.5亿元,环比增长66.7%。其中,
      282评论
      举报
      快手走完AI长征第一步
    • 光子星球光子星球
      ·08-23

      百度正在“油改电”

      最黑暗的时刻,往往意味着破晓在即。 AI时代的互联网公司,充斥着强烈的矛盾性,表现为旧有秩序仍在运转,但新范式不断加速撞击。该特性集中在新一季财报爆发,处于转型期的百度,痛感尤为强烈。 2025年第二季度,百度喜忧参半。喜的是AI新业务增长迎来了新突破,非在线营销首次突破100亿元收入大关,同比增长34%。AI新领域推动下的智能云等业务是主要增长动力,百度AI智能云收入同比增长27%,达到65亿元人民币。 上述的增长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大盘来换取。本季度内,百度的关键指标均有所下滑。百度核心收入263亿元,同比减少2%。归属于百度核心的净利润(非公认会计准则)为48亿元,同比下降34%。经调整EBITDA为64亿元,同比下降26%。 对百度而言,一个更为危险的信号正在显现:作为公司“现金牛”的在线营销业务收入,已连续五个季度出现同比下滑。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在线营销收入为人民币162亿元,同比下降15%。 AI革命,挥刀直指“钱袋子”。压力随之而来,AI正在改造搜索逻辑,但新的商业化模式尚在探索。 百度,仍需穿越不确定性的黑暗期。届时,推开门便是新世界。 冰与火 一冷一热、一进一退,百度财报张力十足。 光子星球统计,从2023年Q2到2025年Q2,百度在线营销单季收入,已从197亿元最高点跌到了现在162亿元,减少了18%。但同时非在线营销收入,也从2023年的68亿元,增长至现在的100亿元,增长了47%。 这背后是对AI大量的投资和支出。财报显示,两年前百度账上的自由现金流(不含爱奇艺)已由正转负,从71亿元大幅缩减至-46亿元。 对核心搜索业务的激进程度,体现在AI化上。百度搜索业务(MEG)负责人罗戎表示,“百度是全球范围内在搜索AI化方面最为激进的企业,很可能是唯一一家全面以AI答案替代传统链接的公司”。 财报显示,百度正在加紧推进AI搜索改造,截至6月底A
      208评论
      举报
      百度正在“油改电”
    • 光子星球光子星球
      ·08-20

      金山办公放不下协同梦

      面对AI对办公带来的结构性机会,在国产化替代的舒适区中待久了的金山办公也坐不住了。   8月20日,金山软件发布本公司及附属公司第二季度报。财报显示,办公软件及服务分部的收益13.6亿元,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4%。     多个上市业务的金山系企业中,市值最高的是主要反映WPS相关业务的金山办公。本季度,办公亦成为拉动集团营收的主力。   自2023年起,金山便维持着每年进行一次大产品更新的节奏,今年登上舞台的是原生Office办公智能体WPS灵犀。该产品被金山定义为WPS AI3.0,其与前代的区别在于透过智能体,整合了写作、创意、设计等功能。   同样被金山强调的还有企业级协同平台WPS365。自去年金山以此品牌切入协同领域以来,其在形态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依旧是WPS Office、WPS AI企业版与WPS协作三大套件的组合,而非单独的产品应用。   相对割裂的产品形态与金山的业务构成有关。“WPS系列产品的明显特点是每一个拆出来都能单卖,整合后的套件通过云盘串联,也可以对标市场上的不同协同平台”,接近金山人士林涛(化名)表示。   并非统一的大入口缺乏吸引力,而是金山在这方面的起步晚于协同三巨头太久。我们了解到,金山办公业务路径是依靠WPS Office的高渗透率与AI,为WPS协作导流,从而带动包括会议时长、云空间等在内的协作性质的企业服务。   除了带动方兴未艾的协同平台,AI还承载着WPS另一个历史重任,即带动个人订阅的付费率提升。公开数据显示,WPS AI上半年的月活用户数接近2000万,WPS个人付费用户数为4179万,两者较WPS Office的月活设备数6.51亿都存在数量级的差距。   不同于其他协同平台的过往业务造就了金山独特的市场地位与战略打法。一言以蔽
      198评论
      举报
      金山办公放不下协同梦
    • 光子星球光子星球
      ·08-18

      滴滴会员焕新,连接消费的“大出行”样本

      会员体系如此多娇,引平台竞折腰。 今年起,不同类型的互联网平台加速会员体系建设。与早先的付费会员不同的是,这一轮会员没有付费“门票”。 免费逻辑的“积分&层级”会员体系重新定义了用户运营与平台的效率准绳。在平台重构会员体系的过程中,不同业态的加入将强化“权益激励-行为绑定-价值沉淀”闭环,而不同供给品类也会自行寻找合适的交易场景和流通路径。 从这个角度看,会员体系已然成为衡量用户资产质量和平台护城河深度的关键指标。滴滴作为出行平台,通过出行串联起“吃、住、行”三大生活场景,推出了新的会员体系。 据悉,8月8日,滴滴会员焕新升级,滴滴为大会员体系推出了五大权益类别,超二十项会员权益,涵盖打车、骑行、包车等体验和优惠,华住会、希尔顿、亚朵等酒店会员权益互通以及海底捞会员权益互通等跨界增值服务。 会员作为一种用户运营手段,自零售行业萌芽起便存在。发展至今,其“诱导式”的激励手段与排他性的底层逻辑并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当下会员体系强调“大”,在于其将不同业态的消费行为整合进一个大会员体系,用户得以“一站式消费”,平台则持续上探LTV(用户终身价值)的空间。 基于大出行构建的会员体系成为值得拆解的行业样本:跨业态的会员权益,为滴滴补上了大出行平台的基础设施拼图;另一方面,滴滴于会员分层设计中的不同巧思所反映的精细化运营导向,也为我们完整呈现出会员体系自“工具”到“战略”的路径演变。 花“小钱”办大事 2012年,滴滴打车上线北京,主打出租车线上接单以提高司乘匹配效率。在那个智能手机尚未普及的年代,滴滴不到10万的日均订单量初显共享出行的业务潜力。 紧随其后的补贴大战,俨然成为互联网的集体记忆。迄今,补贴都被证明为是行之有效的平台竞争策略,根据行业公开数据,网约车在一线城市与下沉新线城市还保持着不错的增长。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提出的“五力模型”指出,当买方(消费者)购买
      212评论
      举报
      滴滴会员焕新,连接消费的“大出行”样本
    • 光子星球光子星球
      ·08-15

      腾讯游戏,活在枪炮声里

      8月13日,腾讯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腾讯营收1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大涨15%;经营利润(Non-IFRS)692亿元692亿元,同比增长18%,经营利润率从去年的36%提升至38%。 其中,承担着部分“养家糊口”重任的游戏业务,力道可谓强劲——第二季度,腾讯国内游戏收入404亿元,同比增长17%,国际游戏收入则贡献188亿元,暴涨35%。 回看过去几年,腾讯游戏在其他游戏厂商的攻城略地之中,好似陷入了疲态。但最近一年多,形势则迎来了逆转——长青和新锐的拉动下,正在被摇撼的腾讯游戏,重新学会了增长。 “帝国”的底盘依然厚重,但这种厚重,正在从传统意义上对规模的追求,转向产品、组织意义的耐久性。 苏醒的棕熊 腾讯最近一年的表现,不是靠一个爆款,亦或是一轮买量所撑起的热闹,而是另一种更为漫长的复苏——好似一头棕熊从冬眠中醒来,骨头先发出轻微的响,再试着睁开双眼,挪动第一步。 具体来看,腾讯游戏这一季度的不俗表现,源于多个维度的支撑——小游戏的高增长,长青游戏的愈发稳定,以及曾被长期低估、但如今却重新回到战场中央的射击游戏。 财报显示,第二季度,腾讯国内游戏收入的增长,核心驱动力来自《三角洲行动》和一批长青产品,尤其是《王者荣耀》《无畏契约》和《和平精英》。这其中,除了老牌国民级游戏《王者荣耀》之外,其余三款,都落在射击品类。 过往,射击游戏对于腾讯游戏的拉动,更多是单打独斗般的存在。 比如十多年前,《穿越火线》的硝烟味弥漫网吧。彼时,腾讯依靠代理和投资收获了《穿越火线》《使命召唤》等射击IP,亦培养了《逆战》等射击端游,但并未形成绝对统治。 哪怕后来“吃鸡大战”胜出,让腾讯接住了彼时最具爆发力的玩法,但这亦只是市场博弈中的一环——解决的是份额问题,不是生态问题。 而2025年,外界在评价腾讯游戏时,愈发频繁地提起一个词,即品类统治。 拐点
      225评论
      举报
      腾讯游戏,活在枪炮声里
    • 光子星球光子星球
      ·08-15

      网易游戏“大迂回”

      1940年,德军计划进攻法国。传统方案是通过比利时北部,但盟军早已布置好马奇诺防线。最终德军采纳了曼施坦因的“镰刀闪击”计划,以普遍被认为坦克难以通行的阿登森林地区为突破口,以大迂回的形式穿插向英吉利海峡。   类似这避开敌军正面优势,通过大范围的迂回以巧破力的战术案例比比皆是,于互联网中亦不鲜见。网易便是如此。   8月14日,网易发布2025年中报,整体不及市场预期。财报显示,网易核心游戏Q2营收228亿元,同比增长13.7%。     取得双位数增长却不及预期的缘由在于周期。去年同期,网易推出的重磅作品《射雕》表现平淡,《歧路旅人》《指环王》并非大体量项目,亦未收获超预期的流水。至于表现较好的《萤火突击》,则因上线时间在6月,受收入递延影响,其流水对当季营收影响有限。   言下之意,去年Q2于网易而言是低基数周期,增长是理所应当。反观环比口径,网易游戏收入下滑5%——细数财报中重点提到的产品运营要点,不难发现多数“现金牛”产品如《逆水寒》手游、《第五人格》、《蛋仔派对》等于7月前后发力。   “留白”的Q2,从市值管理上看,带有迂回的色彩。更大的迂回在于新品的发行,光子星球发现,从《七日世界》到《界外狂潮》,越来越多的网易自研产品选择在海外发行,或是全球上线或是“出口转内销”。   “大迂回”的背后,内生原因是网易自2018年以来的全球化战略推动。现实层面的原因是新品普遍在国内市场面临其他常青游戏的竞争压力,立项上从重机会变为重积累,海外被其视作少量大DAU长青产品的成长沃土。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NetEase Games、Bad Guitar Studio、Starry Studio、NetEase Games Global......   这些
      2,251评论
      举报
      网易游戏“大迂回”
    • 光子星球光子星球
      ·08-14

      “老农”阅文闪了腰

      2025年8月12日,阅文集团(下称阅文)发布半年报。财报显示,阅文上半年收入同比大降23.9%至31.9亿元,归母净利润却同比大涨68.5%至8.5亿元。   造成这两项指标“反差”表现的原因,均存在一定“场外因素”的色彩:今年上半年,新丽传媒没有新剧上映,“影视空窗”对双轮之一的版权运营收入影响明显。归母净利润的表现亦受此影响,扣非净利润实际上同比减少27.7%至5.1亿元。   IP二字,让阅文背负了太多。为了打通IP影视化改编链路,阅文先后收购长期处于亏损的腾讯动漫与新丽传媒,去年其便因为计提新丽传媒商誉减值由盈转亏。日前,阅文再斥资3.25亿元收购持续亏损的经典国漫IP《灵笼》版权方艺画开天股权,引发投资者质疑。     影视文娱行业是“看天吃饭”的行当,即使有IP加持,诸如审核、排期、受众审美变迁等诸多不可控因素均会影响商业化的结果呈现。这让财报中特别提到的“撇除新丽传媒影响”,Non-IFRS准则下净利润应同比增长35.7%至5.5亿元显得有些苍白。   公开信息显示,新丽传媒继暑期上线《扫毒风暴》后,待上线作品有包括大热IP在内的《哑舍》等六部,以及以《剑来》为代表的待开机项目。考虑到长剧一年甚至更长的制作周期与阅文半年的财报披露周期,这六部剧集或不能在此期间内对阅文产生“雨露均沾”的收益。   上半年以来,长视频平台纷纷投身短剧并试图变革长剧生产方式,加剧了IP影视化改编的不确定性。由此倒推,阅文近年来发力短剧与衍生品的战略具备一定前瞻性。这两项业务自然成为继在线阅读后,市场审视阅文的重要参考。     化身“老农”   基于IP全生命周期运营,阅文CEO侯晓楠提出“IP农场-IP工厂-IP乐园”的构想,让三大IP产业形成商业闭环,实现飞轮效应。从“农场”到“工厂”的
      190评论
      举报
      “老农”阅文闪了腰
    • 光子星球光子星球
      ·08-14

      京东确实补了百亿

      8月14日,京东集团发布第二季度财报。   截至6月30日,京东集团单季度实现收入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受业务扩张与营销节点的投入影响,本季度整体营业成本增长,为3000亿元,同比增长22.2%。成本攀升影响了Non-GaaP归母净利润,本季度录得74亿元,去年同期为145亿元。   5月,淘宝闪购入局并加大了补贴力度,战事的主要参与者变成了淘宝闪购与美团外卖。此后,随着7月外卖补贴大战升级,京东没有跟进参与,而是推出了扶持商家的“双百计划。京东集团CEO许冉随后将外卖大战定性为“恶性内卷”,并否认了“道德绑架”。     日前,在《中国企业家》的专访中,她回应了外界对于京东外卖的诸多问题。其中特别提到了入局外卖的初衷,许冉表示,“从长期看,外卖就像我们零售业务的一条腿,我们会持续做下去……从做外卖第一天,京东就很清楚为什么要进入这个行业。”   不可否认,京东外卖在基建、系统、补贴、流量方面与美团、阿里存在差距,所以不可能以己之短,击他人之长。于是京东将注意力放到了商业模式创新上,此前推出了“七鲜小厨”——这被刘强东和许冉称之为商业模式上的创新。   对于外卖行业而言,七鲜小厨整合供应链有其创新性,但从战略上看,七鲜小厨是京东惯常的采购战略,即整合上游,与聚合低频带高频,实现双向一体化,从而掌握供给侧的话语权,以建立成本优势。     外卖、OTA未给电商做“嫁衣”   二季度覆盖了618大促,此前一直是观察京东电商发展情况的窗口,但今年由于大举进入本地生活,因此还可以从中观察新业务对电商板块的拉动。   截至6月30日,京东零售过去一个季度实现收入3101亿元,同比增长20.6%,增速高于去年同期。考虑到国补刺激,除去这部分影响后,新业务对于电商板块的实质性拉
      162评论
      举报
      京东确实补了百亿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