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GPT
登录
注册
光子星球
细微之处,看见未来!
IP属地:未知
+关注
帖子 · 755
帖子 · 755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光子星球
光子星球
·
18:57
高德本地的隐秘战争
高德和阿里本地生活的“口碑”正式合体时,俞永福曾在誓师大会上敲黑板:“以后别再提‘你’或者‘你们’,只有‘我们高德’。”——像极了战前动员:统一思想,军心可用。 随后的两年,高德靠着其庞大的出行入口,野蛮闯入。 2024年,高德地图的月活跃用户数突破8亿,一举超过抖音,稳居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第四位。但和同量级的微信、淘宝、支付宝相比,高德仍徘徊在盈利线上下。 如果说,高德当年在网约车战场上,还能打着“曲线救国”的算盘,以聚合平台的名义“偷渡”,那么到了本地生活这局,它干脆摘掉了伪装,赤膊上阵。 但问题是,本地生活这场仗,从来不是“入口大就能赢”的游戏——入口不等于流量,流量不等于生意,生意更谈不上利润。链条上每一环失速,最终都会拖慢玩家的脚步。 从到店业务的隐秘战线,到商家的真实痛感,高德一路狂奔,却也一路被现实泼冷水——想啃下本地生活这块硬骨头,似乎并不容易。 高德本地的隐秘战争 高德服务商罗涵(化名)告诉光子星球,目前商家推广主要有两条路:开个“旺铺”,或者上“商户通”。 听名字,988元一年的“旺铺”好像很能打,实际上只是个基础版,没有推流功能,充其量只是能在高德上“摆个摊”。“除非是高频行业或一线城市核心区,不然即便开了会员,如果不做竞价推广,日常流量依然停留在个位数到两位数之间,意义不大。” 在其看来,真正能攫取流量的,是高德的“商户通”,但收费模式也更硬核。 以西南某二线城市核心区为例,商户通年费3800元,预存3000元广告费年费打8折,预存5000元打6折,折算下来,年成本在六七千元起步。 具体来说,商户通后台有两种计费模式:一是点击计费。起价1元,出价高的排前面;另一个则是客资计费,起价20元,客户打电话咨询便扣去费用。商户自己出价,典型的“竞价排名”。 更有意思的是,不知是不是对自身的到店信心不足,高德似乎有意引导商家开启客资计费。 “我们这边,餐饮老板
看
1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高德本地的隐秘战争
光子星球
光子星球
·
18:43
百度、阿里争夺AI定义权
“MCP”(模型上下文协议)突然火了。 百度从C端切入,“心响”利用MCP协议整合多种AI模型和外部工具,百度地图也宣布支持MCP接口。阿里云百炼上线全生命周期MCP服务,在支付宝等产品中集成了MCP协议,实现AI工具的一键调用。4月29日,阿里开源的Qwen3系列模型同样支持MCP协议。 如果仔细观察,其背后推手是国外的Anthropic、OpenAI、谷歌,国内的百度、阿里、字节等大厂。 表面上看,行业头部大厂和AI公司试图在为AI Agent落地打通“最后一公里”,统一行业标准,释放Agent调用工具的能力。但背后隐藏着,上述公司对未成熟行业的定义权。 实际上,除了开源的MCP外,OpenAI、谷歌等公司都自有一套Agent调用工具标准。选择Anthropic构建的MCP,并不意味着对其地位的认可,而是在已经在开源的基础上,短暂达成一致,迅速扩大生态伙伴圈。 从大背景来看,MCP可以视为Agent落地的一环。Manus只是一个开端,标准共识达成后,肉眼可见的将是大规模Agent应用落地。 届时,Agent应用又将演变为大厂生态之争。 做独立Agent应用,不得不面临成本和被头部公司覆盖的危险,被集成到大厂Agent应用生态或许成为选择之一。由此,大厂掌握了从定义到筛选的权力。在此情况下,生态越完备,数据壁垒越高,在行业中的话语权就越大。 大厂扩列 有相关技术人员认为,MCP本质是给模型和外部工具之间提供了一个标准,和高效的连接方式。他特别强调,“MCP仅是个协议,并没有提升或给大模型带来任何新的能力”。 上述技术人员表示,MCP对构建服务而言,不是必选项。即使没有MCP,通过Function Call和现有的工具调参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虽然从技术实现角度,不管是否有MCP,实现的流程都是一样的。但统一的标准协议对大厂在行业话语权至关重要。可以说,是OpenAI、谷
看
1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百度、阿里争夺AI定义权
光子星球
光子星球
·
05-08 08:43
种草直达为什么是品牌突围的新变量?
与其独自造“书”,不如开卷翻“书”。 5月7日,淘宝天猫小红书签订战略合作,推出“红猫计划”,宣布双方将进一步开放融合,打通从种草到购买的全链路。 除了淘天会增加对品牌在小红书种草的投入和资源支持外,对于加入试点的优质品牌,淘宝天猫和小红书共同新增笔记下方“广告挂链”功能,品牌商家可在小红书内实现“种草直达”,聚焦单品转化。 简单来说,此次合作深度超过了流量层面的广告,由于覆盖了整个种草链路,因而将种草从一种营销方式,变成确定性强的经营产品,有效带动更多品牌商家到小红书社区做生意。 小红书COO柯南在会上提到,“今天,我们将在这里发布的‘种草全链路升级方案’,推进从‘小红星’到‘种草直达’的延长线,既是对商家切实经营诉求的直接回应,也是小红书商业系统更新迭代的体现。” 天猫联手小红书既有行业互联互通、拆除藩篱的大背景影响,也是顺应趋势的必然——如今,全域经营早已常态化,小红书开放广告外链也将对商家经营产生新的变量。 按照市场经济理性人假设,在什么平台经营是一道选择题,商家们会依照平台逻辑,分配资源、制定经营策略。从这个角度上讲,小红书与淘宝天猫联手,对于品牌商家而言将抬高自己的经营上限。 另一个结构性因素是,内容社区是用户真实注意力的起点。在品牌商家试图在内容平台利益最大化的趋势下,内容平台自身电商基建亦在持续完善,从而成为品牌新的价值洼地。 过去一年,不少商家不止将小红书作为捕捉趋势、感知市场的“起点”,而且还在试图将其作为售后、完成品牌沉淀、挖掘潜在消费的“终点”。 品牌的“起点”和“终点” 同大部分品牌一样,2023年3月左右,某耳机品牌尝试探索在短视频平台做效果广告投放,起初效果很好,时间一长就出现了问题。由于平台对于视频素材要求很高,品牌没有持续输出视频素材的成本越来越高,加之站内投放很依赖粉丝基数大的KOL,投放变得越来越吃力。 后来有代理商推荐其试水小红书。一
看
47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种草直达为什么是品牌突围的新变量?
光子星球
光子星球
·
05-06
“剑”走偏锋的西山居
“整个游戏行业的运行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厂商的营收越来越不能依靠发行新游戏。” 在碰上近两年的业绩震荡之前,育碧CEO Yves Guillemot的这番话颇具含金量,准确预言了当下国内乃至世界游戏行业的长线运营转向——姜是老的辣,游戏是老的香。 如果要为近两年的游戏行业的发展总结关键词的话,“长青”榜上有名。作为典型的供给驱动行业,高强度推新通常是游戏产业对冲产品生命周期与玩家流动性的核心方法,直到一众老游戏在修复营收方面的出色表现,打破了厂商们的“爆款焦虑症”。 成立于1995年,从国产单机时代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西山居旗下,便运营着一个“越老越妖”的IP《剑侠情缘》。IP主力产品《剑网3》更是借去年上线的端手互通的移动端《剑网3无界》(下文称《无界》)召回600万回流玩家,月活一度突破千万。 据其母公司金山软件财报,西山居游戏业务去年营收52亿元,同比增长31%。管理层给出“超出预期”的评价基础上,《无界》的成功已然在经营面上反映了长线运营的正确性。 但猛火之势并不持久,如不考虑“黑箱”一般的PC端数据,仅看移动端,《无界》为《剑网3》点的这把火有燃尽之虞——《无界》上线当日即冲至iOS游戏免费榜第二,而今已不在免费总榜内,其在反映移动端流水情况的iOS畅销榜上亦是如此。 老牌MMO品类高ARPU的特性与“时代感”显著限制了新玩家的涌入。《剑网3》策划余玉贤亦在社媒直言《无界》是一个“以老玩家为核心用户,让《剑网3》能持续存在的计划”。 “老树发新芽”是一个好故事,然而一家公司不能指着一棵树薅到天荒地老。步入“不惑”之年的西山居如果继续似过去10年一般只顾着围绕着剑侠IP不断“翻新”的话,似乎逃不出“局外人”的命运。但反过来,《剑网3》如何成为游戏乃至中文互联网迄今仍屹立不倒的IP,同样值得拆解。 沈剑心与“咸鱼” 老牌MMO总有这么一两个为所有玩家津津乐道的名场面或故事。
看
116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剑”走偏锋的西山居
光子星球
光子星球
·
05-06
阿里AI,“吴妈”的一场服从性测试
从2023年到现在,马云只要公开现身,三句话不离AI。 据知情人士透露,过去三年,马云曾深度参与到阿里AI战略策划当中,其杭州办公室的智能大屏实时显示着通义大模型的训练进度。他曾在一次闭门会议中强调:“AI不是选择题,而是阿里重生的必答题”。 手底下人听进去多少尚未可知,但吴泳铭将其奉为了圭臬,几乎一字不落地传递“马云精神”。 作为马云最忠实的“信徒”,吴泳铭对AI的笃定不止停留在口头上。 根据内部文件,阿里所有业务单元2025年的绩效考核直接与AI技术应用成效挂钩。其中,淘宝、天猫等核心电商部门被要求全面植入AI能力,目前已有200多个业务线正与通义千问团队联合开发智能功能。 一名程序员“老炮”,吴泳铭深谙“输入-处理-输出”代码三段论逻辑。在马云意志下大推AI,KPI上要结果转化,中间执行过程找“参考范本”。 于是,离AI转化最近的通义千问和夸克被推到了台前,其核心负责人周靖人和吴嘉,也顺势成为了吴泳铭的AI“左右护法”。 “领先”“最强”“增长”一类激进的字眼被频繁提及,“以AI为纲”,一场关于吴泳铭和阿里的AI大跃进运动拉开了帷幕。 AI,一把手工程 吴泳铭担任了阿里AI化进程中“枢纽性”的角色。 在成为阿里的当家话事人前,吴泳铭另一重身份是元璟资本的创始人。近十年的投资经历,练就了吴泳铭的判断眼光。一位曾接触过他的人士评价,“喜好风险性投资,对新事物包容性强,经常在萌芽期就出手”。 2023年是一个分水岭,自此以后,吴泳铭关注的领域从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和汽车交通等领域转向了前沿的AI、机器人和具身智能。企查查显示,从2024年开始,元璟资本陆续投了浙江科聪、有鹿机器人、星动纪元、维他动力等公司,部分处于天使和种子轮早期项目。 随着吴泳铭回归,元璟资本成为了阿里AI生态伙伴“储备营”,“吴妈”和阿里的朋友圈逐渐融合。光子星球注意到,元璟资本早期已经IPO项目“涂鸦智
看
530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阿里AI,“吴妈”的一场服从性测试
光子星球
光子星球
·
04-30
得物的得与失
2023年盛夏,上海黄浦江畔一套顶级豪宅以1.58亿元成交,引发外界瞩目——买主正是潮流电商独角兽得物的创始人杨冰。不到一年,得物传出裁员5%的消息,约500名员工被“优化”。 一边是创始人刷新豪宅成交纪录,一边是公司以“市场环境严峻”为由的瘦身。最近一年,这家估值一度高达700亿元的电商玩家,似乎还未摆脱成长的代价。 最近几年间,得物一路狂飙,凭借年轻人近乎狂热的追捧——自球鞋交易起步,快速扩展至奢侈品、潮流服饰、美妆、3C电子乃至白酒等多个品类。尽管得物尚未上市,尚且缺乏权威披露的财务数据,但按其官方口径,多项业务指标同比增长一度达到三位数,冲劲可谓迅猛。 表面看,这家公司似乎牢牢抓住了95后、00后消费群体的心智,成为潮流消费领域最大的赢家之一。然而,繁荣表象下暗流涌动。 一度造就神话的炒鞋热潮渐趋退散,去泡沫化的年轻用户不再盲从,真假罗生门亦在使信任度“漂浮”,叠加全面扩张带来的品类激增,种种因素,正让这匹黑马走到岔路口。 驯服潮流,还是被潮流驯服? 标榜潮流的玩家很多,但真正由潮流喂养、并驯服潮流的,得物算得上是少数派。 在那个球鞋文化还局限于篮球场边、潮流街区、线下穿搭圈的年代,“信仰”维系着鉴定的“信任资产”积累。贴吧、虎扑、新新球鞋的“大神”们,凭经验、靠眼力为网友义务鉴定——看鞋标、看走线、看鞋垫背面,谁看得多、看得准,谁就有更强的话语权。 只是,用爱发电往往撑不起一门生意,主打草根式的信任模式天然脆弱,很难持续并规模化。拍摄误差、鞋品形变、鉴别师误判,加上造假技术不断精进,任何一环失守都可能让真伪变成罗生门,甚至有用户发帖指责部分鉴定师“收钱放行假货”。信任系统,挑战丛生。 得物的前身“毒”正是瞄准了这个空白,把民间高手组建成正规军,从而用平台机制取代“江湖眼力”,给混乱市场一纸秩序。即便如此,早期的得物仍更多停留于小众球鞋圈层里,直至后来才搭乘球鞋风口
看
10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得物的得与失
光子星球
光子星球
·
04-30
不再低调的饿了么,打出了关键一击
京东与美团的外卖大战逐渐进入相持阶段时,战略观望中的饿了么有了大动作。 4月30日,饿了么宣布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正式开启平台“饿补超百亿”大促。随后根据晚点LatePost报道,阿里将淘天旗下即时零售业务淘宝“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升级后也将在消费侧、供给侧、组织侧与饿了么联动。 在这轮官宣之前,饿了么加码补贴疑似已试水多日。 光子星球发现,有许多用户在社交媒体发图称,自己在饿了么点单时被“突塞”大红包,下单时常有低于10元以上的优惠,不少订单可直接3元喝奶茶、6元喝咖啡。从截图中可以看到饿了么在店铺红包、爆涨红包、品牌专享券等多重叠加后,实付金额极低,上述补贴此前多集中在咖啡和现制茶饮品类。 部分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所发布的结算页截图 京东与美团的主战场原本在外卖,随着淘天与饿了么入局,战火蔓延到即时零售已成定局。而看似缄默多日的饿了么,突然“手牌”变得多了起来。 “狗团”相争,饿了么在后? 作为行业老大,在外卖大战期间美团的动作集中在舆论战的应对上。 业务上,身处一线的BD核心任务是稳住既有商家。有美团BD表示,内部考核增加了对商家的走访,并尽可能避免商家因京东入局而放松在美团的资源投入。与此同时,大客户方面也在借助神券系统,笼络CKA和SKA商家。 有美团BD表示,为了拉动商家增长,美团加大了神券膨胀的力度。“只要承诺不放弃重点运营美团,那么平台会定向增加官补。”有品牌连锁商家表示,官补主要通过膨胀券实现,“一般是5元膨胀到8元,加码官补后,最终会膨胀到10元以上”。 作为挑战者,京东试图将战事持久化。日前,有京东内部人士向外放风称,刘强东对外卖战役的态度很坚决,甚至表示过“投入将不设上限”。 从京东与美团的博弈可以看到,补贴已然成为这场大战中交锋最激烈的环节。核心原因有二,一个是各方感知强烈。无论是C端的用户,还是履约的骑手,亦或是商家,在平台补贴面前或多或少会
看
467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不再低调的饿了么,打出了关键一击
光子星球
光子星球
·
04-29
赛力斯驶入港交所
在短短几年内“飞上枝头变凤凰”的赛力斯,开疆拓土的势头正越发凶猛。 4月28日,赛力斯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招股书显示,赛力斯营收从2023年的358亿元人民币暴涨至2024年的1451亿元,同比增长305.5%,而毛利率则从7.2%增长至23.8%。2024年,赛力斯扭亏为盈,从2023年的净亏损24亿元,转变为2024年的净利润59亿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赛力斯成为继特斯拉、比亚迪、理想之后,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有尚未证实消息,此次IPO赛力斯计划募资156亿港元。据招股书信息称,募集资金的70%将用于研发,20%用于影响渠道、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10%用于运营资金。看起来,赛力斯正在加快全球化的步伐。 若此次IPO成功,赛力斯也将成为继长城、比亚迪、广汽、东风之后的又一家同时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中国车企。 从各方面来看,这家昔日的边缘车企,正在快速迈入头部阵营,但在快速增长的背后,赛力斯的“隐忧”亦逐步凸显。随着鸿蒙智行队伍的日渐庞大,赛力斯正在失去华为的“独宠”;同时尽管问界M8已为赛力斯SUV矩阵补上最后一块拼图,但其产品线仍旧称不上“丰富”。 不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有多大,想要守住当下的“江山”,赛力斯同样需要花费大力气。 小康已不止“小康” 1986年,23岁的张兴海拿出8000元的全部身家投身商海,早期主要做弹簧、减震器等汽车零部件。2000年之后,随着面包车行业的兴起,张兴海与东风成立了合资公司,东风小康正式诞生。 在汽车下乡的风潮下,随着王宝强的一句“驾东风,奔小康”广告语,东风小康迅速成为国民级“神车”,与长安之星、五菱宏光在面包车市场三足鼎立。 虽然看起来是一
看
37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赛力斯驶入港交所
光子星球
光子星球
·
04-27
石头科沃斯“硬碰硬”
与热火朝天的人形机器人赛道相比,扫地机器人向来是个并不算“性感”的行业。 即便是在前些年的爆发阶段,其想象空间也远不比彼时“串联万物”的智能音箱。但2024年,这个略显清冷的行业,成了消费电子领域最安静战场,同时也是最为焦灼的战场。 如今,扫地机“一哥”之位的争夺战趋于白热化——一方是凭先发优势坐稳本土江山的科沃斯,另一方则是后来居上的石头科技。双雄贴身肉搏,胜负悬而未决。 表面看,这是一场纯粹的营收、出货量比拼,但背后却暗藏着二者打法、路径以及用户心智抢夺的多维暗战。 而国补之下,扫地机器人新一轮消费复苏的风口就在当前,无论是科沃斯,还是石头科技,都急切地想要押对筹码。 石头撞向科沃斯 从技术成熟度曲线看,每项新技术从泡沫破灭到稳步攀升,都需经历漫长的煎熬。而石头科技与科沃斯这对新老对手,恰好站在同一个行业的不同坡道上——一个亟待寻求第二春,一个则在坡道上全速冲刺。 财报显示,2024年,石头科技营收119.45亿元,同比大增38.03%,归母净利润19.77亿元,下滑3.64%,尽管利润微降,但16.5%的净利率仍然傲视群雄。反观科沃斯,2024年全年营收165.42亿元,同比增长6.71%;归母净利润8.06亿元——虽同比增长31.70%,但却不及对手的一半,净利率勉强守住及格线。 颇具玩味的是,两家公司在营销上对“老大”的定义玩起了文字游戏——科沃斯曾热衷强调“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而石头则宣称自己“销额全球第一”。但据IDC最新数据显示,石头科技已在全球出货量上压倒科沃斯与iRobot,夺得头把交椅;科沃斯只能被迫修正口径,强调自己仍是“2024年中国市场第一”。 换言之,科沃斯仍深扎本土基本盘,但放眼全球赛场,石头已经完成对科沃斯的“弯道超车”。 即便科沃斯积极布局海外、拓展品类,力图用多元化的高端品牌形象突围,但短期内对主营业务的拉动却并不明显,难
看
121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石头科沃斯“硬碰硬”
光子星球
光子星球
·
04-27
大模型时代的智能营销,从“玩具”到“工具箱”
“应用才是真正创造价值的,没有应用,芯片、模型都没有价值。” 4月25日,百度Create大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认为,应用与芯片、模型等基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尤其是AI技术与智能营销工具之间,通用大模型在缺乏应用场景中的对话更像是“玩具”,而在大模型驱动下的诸多智能营销工具才是真正产生价值的环节。 最早实现AI落地应用场景的智能客服,经历大小厂商推陈出新的产品之下,走得最为深入。 在一众眼花缭乱的智能营销应用中,此前模块化的智能营销,正在发生一次大转折。会上,百度智能云升级发布了服务与营销一体化应用“客悦·ONE”,从产品形态上并非单纯的AI营销工具,而是对工具进行了集成,从而推动行业步入客户营销全旅程AI化的新阶段。 升级后的客悦·ONE深度融合文心、DeepSeek等大模型能力,集成了智能客服、智能外呼、客户洞察功能,形成了从数据洞察到智慧触达,再到高效服务与营销策略优化的闭环体系。 借由智能营销的新范式,以及智能客服极高的渗透率与通用性。 从“工具”到“工具箱” “2023年ChatGPT发布后,第一个点燃的领域便是智能客服。”一位业内人士回顾行业变迁时,提到了行业从狂热到冷静的转折。 有业内人士表示,“DEMO毕竟是DEMO,要是做严肃的企业级服务场景,尤其是面客还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怎么解决幻觉语知识有效性问题。” 因此,无论大厂还是中小厂商,在过去两年时间之中的努力大多围绕营销过程中的单一环节展开,相关产品大多带有浓郁的“工具”性质。 在这个单一AI工具阶段,智能营销依托智能客服、智能外呼、客户洞察等模块,初步打通了数据的流入与流出,或者说完成了从点到线的“开荒”。随着应用日益深入,数据规模的增加与落地场景的复杂性,单一工具存在数据使用效率低下,无法覆盖整体营销“面”的问题。 例如单一的客服导购无法完全转化所积累的客户资产,智能外呼与客户洞
看
183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大模型时代的智能营销,从“玩具”到“工具箱”
加载更多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4087946670013090","uuid":"4087946670013090","gmtCreate":1624844281600,"gmtModify":1624845913505,"name":"光子星球","pinyin":"gzxqguangzixingqiu","introduction":"","introductionEn":"","signature":"细微之处,看见未来!","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4f7ef1d637842b6ae99b2176772783b3","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289,"headSize":0,"tweetSize":755,"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2,"level":{"id":4,"name":"文化虎","nameTw":"文化虎","represent":"学有所成","factor":"发布3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3条优质帖","iconColor":"8867FB","bgColor":"BDC5FF"},"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f48104d3aff74204841356e6c91c4d07-1","templateUuid":"f48104d3aff74204841356e6c91c4d07","name":"周度最佳创作者","description":"每周获得最佳精华帖的创作者","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271475ceaf67d40016c8cfa16c08c8b3","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5a6336061b9ba82ba9177c7ec476f5f2","grayImgUrl":null,"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4.05.20","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2004},{"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1","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出道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5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e4d0ca1da0456dc7894c946d44bf9ab","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f2f65e8ce4cfaae8db2bea9b127f58b","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c5948a31b6edf154422335b265235809","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2.11.11","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userBadgeCount":2,"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0,"crmLevelSwitch":0,"location":"未知","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33170193100984,"gmtCreate":1746788258027,"gmtModify":1746796930612,"author":{"id":"4087946670013090","authorId":"4087946670013090","name":"光子星球","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4f7ef1d637842b6ae99b2176772783b3","crmLevel":0,"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87946670013090","authorIdStr":"4087946670013090"},"themes":[],"title":"高德本地的隐秘战争","htmlText":"高德和阿里本地生活的“口碑”正式合体时,俞永福曾在誓师大会上敲黑板:“以后别再提‘你’或者‘你们’,只有‘我们高德’。”——像极了战前动员:统一思想,军心可用。 随后的两年,高德靠着其庞大的出行入口,野蛮闯入。 2024年,高德地图的月活跃用户数突破8亿,一举超过抖音,稳居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第四位。但和同量级的微信、淘宝、支付宝相比,高德仍徘徊在盈利线上下。 如果说,高德当年在网约车战场上,还能打着“曲线救国”的算盘,以聚合平台的名义“偷渡”,那么到了本地生活这局,它干脆摘掉了伪装,赤膊上阵。 但问题是,本地生活这场仗,从来不是“入口大就能赢”的游戏——入口不等于流量,流量不等于生意,生意更谈不上利润。链条上每一环失速,最终都会拖慢玩家的脚步。 从到店业务的隐秘战线,到商家的真实痛感,高德一路狂奔,却也一路被现实泼冷水——想啃下本地生活这块硬骨头,似乎并不容易。 高德本地的隐秘战争 高德服务商罗涵(化名)告诉光子星球,目前商家推广主要有两条路:开个“旺铺”,或者上“商户通”。 听名字,988元一年的“旺铺”好像很能打,实际上只是个基础版,没有推流功能,充其量只是能在高德上“摆个摊”。“除非是高频行业或一线城市核心区,不然即便开了会员,如果不做竞价推广,日常流量依然停留在个位数到两位数之间,意义不大。” 在其看来,真正能攫取流量的,是高德的“商户通”,但收费模式也更硬核。 以西南某二线城市核心区为例,商户通年费3800元,预存3000元广告费年费打8折,预存5000元打6折,折算下来,年成本在六七千元起步。 具体来说,商户通后台有两种计费模式:一是点击计费。起价1元,出价高的排前面;另一个则是客资计费,起价20元,客户打电话咨询便扣去费用。商户自己出价,典型的“竞价排名”。 更有意思的是,不知是不是对自身的到店信心不足,高德似乎有意引导商家开启客资计费。 “我们这边,餐饮老板","listText":"高德和阿里本地生活的“口碑”正式合体时,俞永福曾在誓师大会上敲黑板:“以后别再提‘你’或者‘你们’,只有‘我们高德’。”——像极了战前动员:统一思想,军心可用。 随后的两年,高德靠着其庞大的出行入口,野蛮闯入。 2024年,高德地图的月活跃用户数突破8亿,一举超过抖音,稳居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第四位。但和同量级的微信、淘宝、支付宝相比,高德仍徘徊在盈利线上下。 如果说,高德当年在网约车战场上,还能打着“曲线救国”的算盘,以聚合平台的名义“偷渡”,那么到了本地生活这局,它干脆摘掉了伪装,赤膊上阵。 但问题是,本地生活这场仗,从来不是“入口大就能赢”的游戏——入口不等于流量,流量不等于生意,生意更谈不上利润。链条上每一环失速,最终都会拖慢玩家的脚步。 从到店业务的隐秘战线,到商家的真实痛感,高德一路狂奔,却也一路被现实泼冷水——想啃下本地生活这块硬骨头,似乎并不容易。 高德本地的隐秘战争 高德服务商罗涵(化名)告诉光子星球,目前商家推广主要有两条路:开个“旺铺”,或者上“商户通”。 听名字,988元一年的“旺铺”好像很能打,实际上只是个基础版,没有推流功能,充其量只是能在高德上“摆个摊”。“除非是高频行业或一线城市核心区,不然即便开了会员,如果不做竞价推广,日常流量依然停留在个位数到两位数之间,意义不大。” 在其看来,真正能攫取流量的,是高德的“商户通”,但收费模式也更硬核。 以西南某二线城市核心区为例,商户通年费3800元,预存3000元广告费年费打8折,预存5000元打6折,折算下来,年成本在六七千元起步。 具体来说,商户通后台有两种计费模式:一是点击计费。起价1元,出价高的排前面;另一个则是客资计费,起价20元,客户打电话咨询便扣去费用。商户自己出价,典型的“竞价排名”。 更有意思的是,不知是不是对自身的到店信心不足,高德似乎有意引导商家开启客资计费。 “我们这边,餐饮老板","text":"高德和阿里本地生活的“口碑”正式合体时,俞永福曾在誓师大会上敲黑板:“以后别再提‘你’或者‘你们’,只有‘我们高德’。”——像极了战前动员:统一思想,军心可用。 随后的两年,高德靠着其庞大的出行入口,野蛮闯入。 2024年,高德地图的月活跃用户数突破8亿,一举超过抖音,稳居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第四位。但和同量级的微信、淘宝、支付宝相比,高德仍徘徊在盈利线上下。 如果说,高德当年在网约车战场上,还能打着“曲线救国”的算盘,以聚合平台的名义“偷渡”,那么到了本地生活这局,它干脆摘掉了伪装,赤膊上阵。 但问题是,本地生活这场仗,从来不是“入口大就能赢”的游戏——入口不等于流量,流量不等于生意,生意更谈不上利润。链条上每一环失速,最终都会拖慢玩家的脚步。 从到店业务的隐秘战线,到商家的真实痛感,高德一路狂奔,却也一路被现实泼冷水——想啃下本地生活这块硬骨头,似乎并不容易。 高德本地的隐秘战争 高德服务商罗涵(化名)告诉光子星球,目前商家推广主要有两条路:开个“旺铺”,或者上“商户通”。 听名字,988元一年的“旺铺”好像很能打,实际上只是个基础版,没有推流功能,充其量只是能在高德上“摆个摊”。“除非是高频行业或一线城市核心区,不然即便开了会员,如果不做竞价推广,日常流量依然停留在个位数到两位数之间,意义不大。” 在其看来,真正能攫取流量的,是高德的“商户通”,但收费模式也更硬核。 以西南某二线城市核心区为例,商户通年费3800元,预存3000元广告费年费打8折,预存5000元打6折,折算下来,年成本在六七千元起步。 具体来说,商户通后台有两种计费模式:一是点击计费。起价1元,出价高的排前面;另一个则是客资计费,起价20元,客户打电话咨询便扣去费用。商户自己出价,典型的“竞价排名”。 更有意思的是,不知是不是对自身的到店信心不足,高德似乎有意引导商家开启客资计费。 “我们这边,餐饮老板","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2ddea664d1785675fbd4515f72f66f9","width":"838","height":"555"},{"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1984fb30ff9eb1cdc54e809b563c0ec","width":"838","height":"46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b9a3a4b304713d23a8f2409718686bb","width":"835","height":"55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3317019310098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33167735321232,"gmtCreate":1746787427675,"gmtModify":1746796900203,"author":{"id":"4087946670013090","authorId":"4087946670013090","name":"光子星球","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4f7ef1d637842b6ae99b2176772783b3","crmLevel":0,"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87946670013090","authorIdStr":"4087946670013090"},"themes":[],"title":"百度、阿里争夺AI定义权","htmlText":"“MCP”(模型上下文协议)突然火了。 百度从C端切入,“心响”利用MCP协议整合多种AI模型和外部工具,百度地图也宣布支持MCP接口。阿里云百炼上线全生命周期MCP服务,在支付宝等产品中集成了MCP协议,实现AI工具的一键调用。4月29日,阿里开源的Qwen3系列模型同样支持MCP协议。 如果仔细观察,其背后推手是国外的Anthropic、OpenAI、谷歌,国内的百度、阿里、字节等大厂。 表面上看,行业头部大厂和AI公司试图在为AI Agent落地打通“最后一公里”,统一行业标准,释放Agent调用工具的能力。但背后隐藏着,上述公司对未成熟行业的定义权。 实际上,除了开源的MCP外,OpenAI、谷歌等公司都自有一套Agent调用工具标准。选择Anthropic构建的MCP,并不意味着对其地位的认可,而是在已经在开源的基础上,短暂达成一致,迅速扩大生态伙伴圈。 从大背景来看,MCP可以视为Agent落地的一环。Manus只是一个开端,标准共识达成后,肉眼可见的将是大规模Agent应用落地。 届时,Agent应用又将演变为大厂生态之争。 做独立Agent应用,不得不面临成本和被头部公司覆盖的危险,被集成到大厂Agent应用生态或许成为选择之一。由此,大厂掌握了从定义到筛选的权力。在此情况下,生态越完备,数据壁垒越高,在行业中的话语权就越大。 大厂扩列 有相关技术人员认为,MCP本质是给模型和外部工具之间提供了一个标准,和高效的连接方式。他特别强调,“MCP仅是个协议,并没有提升或给大模型带来任何新的能力”。 上述技术人员表示,MCP对构建服务而言,不是必选项。即使没有MCP,通过Function Call和现有的工具调参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虽然从技术实现角度,不管是否有MCP,实现的流程都是一样的。但统一的标准协议对大厂在行业话语权至关重要。可以说,是OpenAI、谷","listText":"“MCP”(模型上下文协议)突然火了。 百度从C端切入,“心响”利用MCP协议整合多种AI模型和外部工具,百度地图也宣布支持MCP接口。阿里云百炼上线全生命周期MCP服务,在支付宝等产品中集成了MCP协议,实现AI工具的一键调用。4月29日,阿里开源的Qwen3系列模型同样支持MCP协议。 如果仔细观察,其背后推手是国外的Anthropic、OpenAI、谷歌,国内的百度、阿里、字节等大厂。 表面上看,行业头部大厂和AI公司试图在为AI Agent落地打通“最后一公里”,统一行业标准,释放Agent调用工具的能力。但背后隐藏着,上述公司对未成熟行业的定义权。 实际上,除了开源的MCP外,OpenAI、谷歌等公司都自有一套Agent调用工具标准。选择Anthropic构建的MCP,并不意味着对其地位的认可,而是在已经在开源的基础上,短暂达成一致,迅速扩大生态伙伴圈。 从大背景来看,MCP可以视为Agent落地的一环。Manus只是一个开端,标准共识达成后,肉眼可见的将是大规模Agent应用落地。 届时,Agent应用又将演变为大厂生态之争。 做独立Agent应用,不得不面临成本和被头部公司覆盖的危险,被集成到大厂Agent应用生态或许成为选择之一。由此,大厂掌握了从定义到筛选的权力。在此情况下,生态越完备,数据壁垒越高,在行业中的话语权就越大。 大厂扩列 有相关技术人员认为,MCP本质是给模型和外部工具之间提供了一个标准,和高效的连接方式。他特别强调,“MCP仅是个协议,并没有提升或给大模型带来任何新的能力”。 上述技术人员表示,MCP对构建服务而言,不是必选项。即使没有MCP,通过Function Call和现有的工具调参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虽然从技术实现角度,不管是否有MCP,实现的流程都是一样的。但统一的标准协议对大厂在行业话语权至关重要。可以说,是OpenAI、谷","text":"“MCP”(模型上下文协议)突然火了。 百度从C端切入,“心响”利用MCP协议整合多种AI模型和外部工具,百度地图也宣布支持MCP接口。阿里云百炼上线全生命周期MCP服务,在支付宝等产品中集成了MCP协议,实现AI工具的一键调用。4月29日,阿里开源的Qwen3系列模型同样支持MCP协议。 如果仔细观察,其背后推手是国外的Anthropic、OpenAI、谷歌,国内的百度、阿里、字节等大厂。 表面上看,行业头部大厂和AI公司试图在为AI Agent落地打通“最后一公里”,统一行业标准,释放Agent调用工具的能力。但背后隐藏着,上述公司对未成熟行业的定义权。 实际上,除了开源的MCP外,OpenAI、谷歌等公司都自有一套Agent调用工具标准。选择Anthropic构建的MCP,并不意味着对其地位的认可,而是在已经在开源的基础上,短暂达成一致,迅速扩大生态伙伴圈。 从大背景来看,MCP可以视为Agent落地的一环。Manus只是一个开端,标准共识达成后,肉眼可见的将是大规模Agent应用落地。 届时,Agent应用又将演变为大厂生态之争。 做独立Agent应用,不得不面临成本和被头部公司覆盖的危险,被集成到大厂Agent应用生态或许成为选择之一。由此,大厂掌握了从定义到筛选的权力。在此情况下,生态越完备,数据壁垒越高,在行业中的话语权就越大。 大厂扩列 有相关技术人员认为,MCP本质是给模型和外部工具之间提供了一个标准,和高效的连接方式。他特别强调,“MCP仅是个协议,并没有提升或给大模型带来任何新的能力”。 上述技术人员表示,MCP对构建服务而言,不是必选项。即使没有MCP,通过Function Call和现有的工具调参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虽然从技术实现角度,不管是否有MCP,实现的流程都是一样的。但统一的标准协议对大厂在行业话语权至关重要。可以说,是OpenAI、谷","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96517c70e3df54d7d712a202f5ab26c","width":"1080","height":"607"},{"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4d88750095e5dc3e33c8ef89019af46","width":"1080","height":"55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16298e3545a1717b4bf6ac2ea27c401","width":"588","height":"39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3316773532123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32666863128816,"gmtCreate":1746664984362,"gmtModify":1746669093966,"author":{"id":"4087946670013090","authorId":"4087946670013090","name":"光子星球","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4f7ef1d637842b6ae99b2176772783b3","crmLevel":0,"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87946670013090","authorIdStr":"4087946670013090"},"themes":[],"title":"种草直达为什么是品牌突围的新变量?","htmlText":"与其独自造“书”,不如开卷翻“书”。 5月7日,淘宝天猫小红书签订战略合作,推出“红猫计划”,宣布双方将进一步开放融合,打通从种草到购买的全链路。 除了淘天会增加对品牌在小红书种草的投入和资源支持外,对于加入试点的优质品牌,淘宝天猫和小红书共同新增笔记下方“广告挂链”功能,品牌商家可在小红书内实现“种草直达”,聚焦单品转化。 简单来说,此次合作深度超过了流量层面的广告,由于覆盖了整个种草链路,因而将种草从一种营销方式,变成确定性强的经营产品,有效带动更多品牌商家到小红书社区做生意。 小红书COO柯南在会上提到,“今天,我们将在这里发布的‘种草全链路升级方案’,推进从‘小红星’到‘种草直达’的延长线,既是对商家切实经营诉求的直接回应,也是小红书商业系统更新迭代的体现。” 天猫联手小红书既有行业互联互通、拆除藩篱的大背景影响,也是顺应趋势的必然——如今,全域经营早已常态化,小红书开放广告外链也将对商家经营产生新的变量。 按照市场经济理性人假设,在什么平台经营是一道选择题,商家们会依照平台逻辑,分配资源、制定经营策略。从这个角度上讲,小红书与淘宝天猫联手,对于品牌商家而言将抬高自己的经营上限。 另一个结构性因素是,内容社区是用户真实注意力的起点。在品牌商家试图在内容平台利益最大化的趋势下,内容平台自身电商基建亦在持续完善,从而成为品牌新的价值洼地。 过去一年,不少商家不止将小红书作为捕捉趋势、感知市场的“起点”,而且还在试图将其作为售后、完成品牌沉淀、挖掘潜在消费的“终点”。 品牌的“起点”和“终点” 同大部分品牌一样,2023年3月左右,某耳机品牌尝试探索在短视频平台做效果广告投放,起初效果很好,时间一长就出现了问题。由于平台对于视频素材要求很高,品牌没有持续输出视频素材的成本越来越高,加之站内投放很依赖粉丝基数大的KOL,投放变得越来越吃力。 后来有代理商推荐其试水小红书。一","listText":"与其独自造“书”,不如开卷翻“书”。 5月7日,淘宝天猫小红书签订战略合作,推出“红猫计划”,宣布双方将进一步开放融合,打通从种草到购买的全链路。 除了淘天会增加对品牌在小红书种草的投入和资源支持外,对于加入试点的优质品牌,淘宝天猫和小红书共同新增笔记下方“广告挂链”功能,品牌商家可在小红书内实现“种草直达”,聚焦单品转化。 简单来说,此次合作深度超过了流量层面的广告,由于覆盖了整个种草链路,因而将种草从一种营销方式,变成确定性强的经营产品,有效带动更多品牌商家到小红书社区做生意。 小红书COO柯南在会上提到,“今天,我们将在这里发布的‘种草全链路升级方案’,推进从‘小红星’到‘种草直达’的延长线,既是对商家切实经营诉求的直接回应,也是小红书商业系统更新迭代的体现。” 天猫联手小红书既有行业互联互通、拆除藩篱的大背景影响,也是顺应趋势的必然——如今,全域经营早已常态化,小红书开放广告外链也将对商家经营产生新的变量。 按照市场经济理性人假设,在什么平台经营是一道选择题,商家们会依照平台逻辑,分配资源、制定经营策略。从这个角度上讲,小红书与淘宝天猫联手,对于品牌商家而言将抬高自己的经营上限。 另一个结构性因素是,内容社区是用户真实注意力的起点。在品牌商家试图在内容平台利益最大化的趋势下,内容平台自身电商基建亦在持续完善,从而成为品牌新的价值洼地。 过去一年,不少商家不止将小红书作为捕捉趋势、感知市场的“起点”,而且还在试图将其作为售后、完成品牌沉淀、挖掘潜在消费的“终点”。 品牌的“起点”和“终点” 同大部分品牌一样,2023年3月左右,某耳机品牌尝试探索在短视频平台做效果广告投放,起初效果很好,时间一长就出现了问题。由于平台对于视频素材要求很高,品牌没有持续输出视频素材的成本越来越高,加之站内投放很依赖粉丝基数大的KOL,投放变得越来越吃力。 后来有代理商推荐其试水小红书。一","text":"与其独自造“书”,不如开卷翻“书”。 5月7日,淘宝天猫小红书签订战略合作,推出“红猫计划”,宣布双方将进一步开放融合,打通从种草到购买的全链路。 除了淘天会增加对品牌在小红书种草的投入和资源支持外,对于加入试点的优质品牌,淘宝天猫和小红书共同新增笔记下方“广告挂链”功能,品牌商家可在小红书内实现“种草直达”,聚焦单品转化。 简单来说,此次合作深度超过了流量层面的广告,由于覆盖了整个种草链路,因而将种草从一种营销方式,变成确定性强的经营产品,有效带动更多品牌商家到小红书社区做生意。 小红书COO柯南在会上提到,“今天,我们将在这里发布的‘种草全链路升级方案’,推进从‘小红星’到‘种草直达’的延长线,既是对商家切实经营诉求的直接回应,也是小红书商业系统更新迭代的体现。” 天猫联手小红书既有行业互联互通、拆除藩篱的大背景影响,也是顺应趋势的必然——如今,全域经营早已常态化,小红书开放广告外链也将对商家经营产生新的变量。 按照市场经济理性人假设,在什么平台经营是一道选择题,商家们会依照平台逻辑,分配资源、制定经营策略。从这个角度上讲,小红书与淘宝天猫联手,对于品牌商家而言将抬高自己的经营上限。 另一个结构性因素是,内容社区是用户真实注意力的起点。在品牌商家试图在内容平台利益最大化的趋势下,内容平台自身电商基建亦在持续完善,从而成为品牌新的价值洼地。 过去一年,不少商家不止将小红书作为捕捉趋势、感知市场的“起点”,而且还在试图将其作为售后、完成品牌沉淀、挖掘潜在消费的“终点”。 品牌的“起点”和“终点” 同大部分品牌一样,2023年3月左右,某耳机品牌尝试探索在短视频平台做效果广告投放,起初效果很好,时间一长就出现了问题。由于平台对于视频素材要求很高,品牌没有持续输出视频素材的成本越来越高,加之站内投放很依赖粉丝基数大的KOL,投放变得越来越吃力。 后来有代理商推荐其试水小红书。一","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df867d982fa80928a01174e59ba759e","width":"1080","height":"71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3266686312881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32210339185000,"gmtCreate":1746532351860,"gmtModify":1746537811815,"author":{"id":"4087946670013090","authorId":"4087946670013090","name":"光子星球","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4f7ef1d637842b6ae99b2176772783b3","crmLevel":0,"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87946670013090","authorIdStr":"4087946670013090"},"themes":[],"title":"“剑”走偏锋的西山居","htmlText":"“整个游戏行业的运行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厂商的营收越来越不能依靠发行新游戏。” 在碰上近两年的业绩震荡之前,育碧CEO Yves Guillemot的这番话颇具含金量,准确预言了当下国内乃至世界游戏行业的长线运营转向——姜是老的辣,游戏是老的香。 如果要为近两年的游戏行业的发展总结关键词的话,“长青”榜上有名。作为典型的供给驱动行业,高强度推新通常是游戏产业对冲产品生命周期与玩家流动性的核心方法,直到一众老游戏在修复营收方面的出色表现,打破了厂商们的“爆款焦虑症”。 成立于1995年,从国产单机时代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西山居旗下,便运营着一个“越老越妖”的IP《剑侠情缘》。IP主力产品《剑网3》更是借去年上线的端手互通的移动端《剑网3无界》(下文称《无界》)召回600万回流玩家,月活一度突破千万。 据其母公司金山软件财报,西山居游戏业务去年营收52亿元,同比增长31%。管理层给出“超出预期”的评价基础上,《无界》的成功已然在经营面上反映了长线运营的正确性。 但猛火之势并不持久,如不考虑“黑箱”一般的PC端数据,仅看移动端,《无界》为《剑网3》点的这把火有燃尽之虞——《无界》上线当日即冲至iOS游戏免费榜第二,而今已不在免费总榜内,其在反映移动端流水情况的iOS畅销榜上亦是如此。 老牌MMO品类高ARPU的特性与“时代感”显著限制了新玩家的涌入。《剑网3》策划余玉贤亦在社媒直言《无界》是一个“以老玩家为核心用户,让《剑网3》能持续存在的计划”。 “老树发新芽”是一个好故事,然而一家公司不能指着一棵树薅到天荒地老。步入“不惑”之年的西山居如果继续似过去10年一般只顾着围绕着剑侠IP不断“翻新”的话,似乎逃不出“局外人”的命运。但反过来,《剑网3》如何成为游戏乃至中文互联网迄今仍屹立不倒的IP,同样值得拆解。 沈剑心与“咸鱼” 老牌MMO总有这么一两个为所有玩家津津乐道的名场面或故事。","listText":"“整个游戏行业的运行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厂商的营收越来越不能依靠发行新游戏。” 在碰上近两年的业绩震荡之前,育碧CEO Yves Guillemot的这番话颇具含金量,准确预言了当下国内乃至世界游戏行业的长线运营转向——姜是老的辣,游戏是老的香。 如果要为近两年的游戏行业的发展总结关键词的话,“长青”榜上有名。作为典型的供给驱动行业,高强度推新通常是游戏产业对冲产品生命周期与玩家流动性的核心方法,直到一众老游戏在修复营收方面的出色表现,打破了厂商们的“爆款焦虑症”。 成立于1995年,从国产单机时代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西山居旗下,便运营着一个“越老越妖”的IP《剑侠情缘》。IP主力产品《剑网3》更是借去年上线的端手互通的移动端《剑网3无界》(下文称《无界》)召回600万回流玩家,月活一度突破千万。 据其母公司金山软件财报,西山居游戏业务去年营收52亿元,同比增长31%。管理层给出“超出预期”的评价基础上,《无界》的成功已然在经营面上反映了长线运营的正确性。 但猛火之势并不持久,如不考虑“黑箱”一般的PC端数据,仅看移动端,《无界》为《剑网3》点的这把火有燃尽之虞——《无界》上线当日即冲至iOS游戏免费榜第二,而今已不在免费总榜内,其在反映移动端流水情况的iOS畅销榜上亦是如此。 老牌MMO品类高ARPU的特性与“时代感”显著限制了新玩家的涌入。《剑网3》策划余玉贤亦在社媒直言《无界》是一个“以老玩家为核心用户,让《剑网3》能持续存在的计划”。 “老树发新芽”是一个好故事,然而一家公司不能指着一棵树薅到天荒地老。步入“不惑”之年的西山居如果继续似过去10年一般只顾着围绕着剑侠IP不断“翻新”的话,似乎逃不出“局外人”的命运。但反过来,《剑网3》如何成为游戏乃至中文互联网迄今仍屹立不倒的IP,同样值得拆解。 沈剑心与“咸鱼” 老牌MMO总有这么一两个为所有玩家津津乐道的名场面或故事。","text":"“整个游戏行业的运行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厂商的营收越来越不能依靠发行新游戏。” 在碰上近两年的业绩震荡之前,育碧CEO Yves Guillemot的这番话颇具含金量,准确预言了当下国内乃至世界游戏行业的长线运营转向——姜是老的辣,游戏是老的香。 如果要为近两年的游戏行业的发展总结关键词的话,“长青”榜上有名。作为典型的供给驱动行业,高强度推新通常是游戏产业对冲产品生命周期与玩家流动性的核心方法,直到一众老游戏在修复营收方面的出色表现,打破了厂商们的“爆款焦虑症”。 成立于1995年,从国产单机时代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西山居旗下,便运营着一个“越老越妖”的IP《剑侠情缘》。IP主力产品《剑网3》更是借去年上线的端手互通的移动端《剑网3无界》(下文称《无界》)召回600万回流玩家,月活一度突破千万。 据其母公司金山软件财报,西山居游戏业务去年营收52亿元,同比增长31%。管理层给出“超出预期”的评价基础上,《无界》的成功已然在经营面上反映了长线运营的正确性。 但猛火之势并不持久,如不考虑“黑箱”一般的PC端数据,仅看移动端,《无界》为《剑网3》点的这把火有燃尽之虞——《无界》上线当日即冲至iOS游戏免费榜第二,而今已不在免费总榜内,其在反映移动端流水情况的iOS畅销榜上亦是如此。 老牌MMO品类高ARPU的特性与“时代感”显著限制了新玩家的涌入。《剑网3》策划余玉贤亦在社媒直言《无界》是一个“以老玩家为核心用户,让《剑网3》能持续存在的计划”。 “老树发新芽”是一个好故事,然而一家公司不能指着一棵树薅到天荒地老。步入“不惑”之年的西山居如果继续似过去10年一般只顾着围绕着剑侠IP不断“翻新”的话,似乎逃不出“局外人”的命运。但反过来,《剑网3》如何成为游戏乃至中文互联网迄今仍屹立不倒的IP,同样值得拆解。 沈剑心与“咸鱼” 老牌MMO总有这么一两个为所有玩家津津乐道的名场面或故事。","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3efaa41b966fd946cb9eee45065dc2c","width":"1080","height":"65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cc4b33312a6443f6fba1bf99c4a504e","width":"1080","height":"110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2d6e7cf185ac1401b8babfc7a9dc97d","width":"1080","height":"7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3221033918500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1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32209035850088,"gmtCreate":1746532033663,"gmtModify":1746537781351,"author":{"id":"4087946670013090","authorId":"4087946670013090","name":"光子星球","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4f7ef1d637842b6ae99b2176772783b3","crmLevel":0,"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87946670013090","authorIdStr":"4087946670013090"},"themes":[],"title":"阿里AI,“吴妈”的一场服从性测试","htmlText":"从2023年到现在,马云只要公开现身,三句话不离AI。 据知情人士透露,过去三年,马云曾深度参与到阿里AI战略策划当中,其杭州办公室的智能大屏实时显示着通义大模型的训练进度。他曾在一次闭门会议中强调:“AI不是选择题,而是阿里重生的必答题”。 手底下人听进去多少尚未可知,但吴泳铭将其奉为了圭臬,几乎一字不落地传递“马云精神”。 作为马云最忠实的“信徒”,吴泳铭对AI的笃定不止停留在口头上。 根据内部文件,阿里所有业务单元2025年的绩效考核直接与AI技术应用成效挂钩。其中,淘宝、天猫等核心电商部门被要求全面植入AI能力,目前已有200多个业务线正与通义千问团队联合开发智能功能。 一名程序员“老炮”,吴泳铭深谙“输入-处理-输出”代码三段论逻辑。在马云意志下大推AI,KPI上要结果转化,中间执行过程找“参考范本”。 于是,离AI转化最近的通义千问和夸克被推到了台前,其核心负责人周靖人和吴嘉,也顺势成为了吴泳铭的AI“左右护法”。 “领先”“最强”“增长”一类激进的字眼被频繁提及,“以AI为纲”,一场关于吴泳铭和阿里的AI大跃进运动拉开了帷幕。 AI,一把手工程 吴泳铭担任了阿里AI化进程中“枢纽性”的角色。 在成为阿里的当家话事人前,吴泳铭另一重身份是元璟资本的创始人。近十年的投资经历,练就了吴泳铭的判断眼光。一位曾接触过他的人士评价,“喜好风险性投资,对新事物包容性强,经常在萌芽期就出手”。 2023年是一个分水岭,自此以后,吴泳铭关注的领域从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和汽车交通等领域转向了前沿的AI、机器人和具身智能。企查查显示,从2024年开始,元璟资本陆续投了浙江科聪、有鹿机器人、星动纪元、维他动力等公司,部分处于天使和种子轮早期项目。 随着吴泳铭回归,元璟资本成为了阿里AI生态伙伴“储备营”,“吴妈”和阿里的朋友圈逐渐融合。光子星球注意到,元璟资本早期已经IPO项目“涂鸦智","listText":"从2023年到现在,马云只要公开现身,三句话不离AI。 据知情人士透露,过去三年,马云曾深度参与到阿里AI战略策划当中,其杭州办公室的智能大屏实时显示着通义大模型的训练进度。他曾在一次闭门会议中强调:“AI不是选择题,而是阿里重生的必答题”。 手底下人听进去多少尚未可知,但吴泳铭将其奉为了圭臬,几乎一字不落地传递“马云精神”。 作为马云最忠实的“信徒”,吴泳铭对AI的笃定不止停留在口头上。 根据内部文件,阿里所有业务单元2025年的绩效考核直接与AI技术应用成效挂钩。其中,淘宝、天猫等核心电商部门被要求全面植入AI能力,目前已有200多个业务线正与通义千问团队联合开发智能功能。 一名程序员“老炮”,吴泳铭深谙“输入-处理-输出”代码三段论逻辑。在马云意志下大推AI,KPI上要结果转化,中间执行过程找“参考范本”。 于是,离AI转化最近的通义千问和夸克被推到了台前,其核心负责人周靖人和吴嘉,也顺势成为了吴泳铭的AI“左右护法”。 “领先”“最强”“增长”一类激进的字眼被频繁提及,“以AI为纲”,一场关于吴泳铭和阿里的AI大跃进运动拉开了帷幕。 AI,一把手工程 吴泳铭担任了阿里AI化进程中“枢纽性”的角色。 在成为阿里的当家话事人前,吴泳铭另一重身份是元璟资本的创始人。近十年的投资经历,练就了吴泳铭的判断眼光。一位曾接触过他的人士评价,“喜好风险性投资,对新事物包容性强,经常在萌芽期就出手”。 2023年是一个分水岭,自此以后,吴泳铭关注的领域从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和汽车交通等领域转向了前沿的AI、机器人和具身智能。企查查显示,从2024年开始,元璟资本陆续投了浙江科聪、有鹿机器人、星动纪元、维他动力等公司,部分处于天使和种子轮早期项目。 随着吴泳铭回归,元璟资本成为了阿里AI生态伙伴“储备营”,“吴妈”和阿里的朋友圈逐渐融合。光子星球注意到,元璟资本早期已经IPO项目“涂鸦智","text":"从2023年到现在,马云只要公开现身,三句话不离AI。 据知情人士透露,过去三年,马云曾深度参与到阿里AI战略策划当中,其杭州办公室的智能大屏实时显示着通义大模型的训练进度。他曾在一次闭门会议中强调:“AI不是选择题,而是阿里重生的必答题”。 手底下人听进去多少尚未可知,但吴泳铭将其奉为了圭臬,几乎一字不落地传递“马云精神”。 作为马云最忠实的“信徒”,吴泳铭对AI的笃定不止停留在口头上。 根据内部文件,阿里所有业务单元2025年的绩效考核直接与AI技术应用成效挂钩。其中,淘宝、天猫等核心电商部门被要求全面植入AI能力,目前已有200多个业务线正与通义千问团队联合开发智能功能。 一名程序员“老炮”,吴泳铭深谙“输入-处理-输出”代码三段论逻辑。在马云意志下大推AI,KPI上要结果转化,中间执行过程找“参考范本”。 于是,离AI转化最近的通义千问和夸克被推到了台前,其核心负责人周靖人和吴嘉,也顺势成为了吴泳铭的AI“左右护法”。 “领先”“最强”“增长”一类激进的字眼被频繁提及,“以AI为纲”,一场关于吴泳铭和阿里的AI大跃进运动拉开了帷幕。 AI,一把手工程 吴泳铭担任了阿里AI化进程中“枢纽性”的角色。 在成为阿里的当家话事人前,吴泳铭另一重身份是元璟资本的创始人。近十年的投资经历,练就了吴泳铭的判断眼光。一位曾接触过他的人士评价,“喜好风险性投资,对新事物包容性强,经常在萌芽期就出手”。 2023年是一个分水岭,自此以后,吴泳铭关注的领域从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和汽车交通等领域转向了前沿的AI、机器人和具身智能。企查查显示,从2024年开始,元璟资本陆续投了浙江科聪、有鹿机器人、星动纪元、维他动力等公司,部分处于天使和种子轮早期项目。 随着吴泳铭回归,元璟资本成为了阿里AI生态伙伴“储备营”,“吴妈”和阿里的朋友圈逐渐融合。光子星球注意到,元璟资本早期已经IPO项目“涂鸦智","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536b53d6c82458b964e5137d9d20607","width":"1080","height":"81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020865b767cf1520c52a893f23444e7","width":"723","height":"47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6648b028fc15434ed9237f632a56315","width":"1080","height":"71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3220903585008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3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30066421056352,"gmtCreate":1746018699493,"gmtModify":1746019332652,"author":{"id":"4087946670013090","authorId":"4087946670013090","name":"光子星球","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4f7ef1d637842b6ae99b2176772783b3","crmLevel":0,"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87946670013090","authorIdStr":"4087946670013090"},"themes":[],"title":"得物的得与失","htmlText":"2023年盛夏,上海黄浦江畔一套顶级豪宅以1.58亿元成交,引发外界瞩目——买主正是潮流电商独角兽得物的创始人杨冰。不到一年,得物传出裁员5%的消息,约500名员工被“优化”。 一边是创始人刷新豪宅成交纪录,一边是公司以“市场环境严峻”为由的瘦身。最近一年,这家估值一度高达700亿元的电商玩家,似乎还未摆脱成长的代价。 最近几年间,得物一路狂飙,凭借年轻人近乎狂热的追捧——自球鞋交易起步,快速扩展至奢侈品、潮流服饰、美妆、3C电子乃至白酒等多个品类。尽管得物尚未上市,尚且缺乏权威披露的财务数据,但按其官方口径,多项业务指标同比增长一度达到三位数,冲劲可谓迅猛。 表面看,这家公司似乎牢牢抓住了95后、00后消费群体的心智,成为潮流消费领域最大的赢家之一。然而,繁荣表象下暗流涌动。 一度造就神话的炒鞋热潮渐趋退散,去泡沫化的年轻用户不再盲从,真假罗生门亦在使信任度“漂浮”,叠加全面扩张带来的品类激增,种种因素,正让这匹黑马走到岔路口。 驯服潮流,还是被潮流驯服? 标榜潮流的玩家很多,但真正由潮流喂养、并驯服潮流的,得物算得上是少数派。 在那个球鞋文化还局限于篮球场边、潮流街区、线下穿搭圈的年代,“信仰”维系着鉴定的“信任资产”积累。贴吧、虎扑、新新球鞋的“大神”们,凭经验、靠眼力为网友义务鉴定——看鞋标、看走线、看鞋垫背面,谁看得多、看得准,谁就有更强的话语权。 只是,用爱发电往往撑不起一门生意,主打草根式的信任模式天然脆弱,很难持续并规模化。拍摄误差、鞋品形变、鉴别师误判,加上造假技术不断精进,任何一环失守都可能让真伪变成罗生门,甚至有用户发帖指责部分鉴定师“收钱放行假货”。信任系统,挑战丛生。 得物的前身“毒”正是瞄准了这个空白,把民间高手组建成正规军,从而用平台机制取代“江湖眼力”,给混乱市场一纸秩序。即便如此,早期的得物仍更多停留于小众球鞋圈层里,直至后来才搭乘球鞋风口","listText":"2023年盛夏,上海黄浦江畔一套顶级豪宅以1.58亿元成交,引发外界瞩目——买主正是潮流电商独角兽得物的创始人杨冰。不到一年,得物传出裁员5%的消息,约500名员工被“优化”。 一边是创始人刷新豪宅成交纪录,一边是公司以“市场环境严峻”为由的瘦身。最近一年,这家估值一度高达700亿元的电商玩家,似乎还未摆脱成长的代价。 最近几年间,得物一路狂飙,凭借年轻人近乎狂热的追捧——自球鞋交易起步,快速扩展至奢侈品、潮流服饰、美妆、3C电子乃至白酒等多个品类。尽管得物尚未上市,尚且缺乏权威披露的财务数据,但按其官方口径,多项业务指标同比增长一度达到三位数,冲劲可谓迅猛。 表面看,这家公司似乎牢牢抓住了95后、00后消费群体的心智,成为潮流消费领域最大的赢家之一。然而,繁荣表象下暗流涌动。 一度造就神话的炒鞋热潮渐趋退散,去泡沫化的年轻用户不再盲从,真假罗生门亦在使信任度“漂浮”,叠加全面扩张带来的品类激增,种种因素,正让这匹黑马走到岔路口。 驯服潮流,还是被潮流驯服? 标榜潮流的玩家很多,但真正由潮流喂养、并驯服潮流的,得物算得上是少数派。 在那个球鞋文化还局限于篮球场边、潮流街区、线下穿搭圈的年代,“信仰”维系着鉴定的“信任资产”积累。贴吧、虎扑、新新球鞋的“大神”们,凭经验、靠眼力为网友义务鉴定——看鞋标、看走线、看鞋垫背面,谁看得多、看得准,谁就有更强的话语权。 只是,用爱发电往往撑不起一门生意,主打草根式的信任模式天然脆弱,很难持续并规模化。拍摄误差、鞋品形变、鉴别师误判,加上造假技术不断精进,任何一环失守都可能让真伪变成罗生门,甚至有用户发帖指责部分鉴定师“收钱放行假货”。信任系统,挑战丛生。 得物的前身“毒”正是瞄准了这个空白,把民间高手组建成正规军,从而用平台机制取代“江湖眼力”,给混乱市场一纸秩序。即便如此,早期的得物仍更多停留于小众球鞋圈层里,直至后来才搭乘球鞋风口","text":"2023年盛夏,上海黄浦江畔一套顶级豪宅以1.58亿元成交,引发外界瞩目——买主正是潮流电商独角兽得物的创始人杨冰。不到一年,得物传出裁员5%的消息,约500名员工被“优化”。 一边是创始人刷新豪宅成交纪录,一边是公司以“市场环境严峻”为由的瘦身。最近一年,这家估值一度高达700亿元的电商玩家,似乎还未摆脱成长的代价。 最近几年间,得物一路狂飙,凭借年轻人近乎狂热的追捧——自球鞋交易起步,快速扩展至奢侈品、潮流服饰、美妆、3C电子乃至白酒等多个品类。尽管得物尚未上市,尚且缺乏权威披露的财务数据,但按其官方口径,多项业务指标同比增长一度达到三位数,冲劲可谓迅猛。 表面看,这家公司似乎牢牢抓住了95后、00后消费群体的心智,成为潮流消费领域最大的赢家之一。然而,繁荣表象下暗流涌动。 一度造就神话的炒鞋热潮渐趋退散,去泡沫化的年轻用户不再盲从,真假罗生门亦在使信任度“漂浮”,叠加全面扩张带来的品类激增,种种因素,正让这匹黑马走到岔路口。 驯服潮流,还是被潮流驯服? 标榜潮流的玩家很多,但真正由潮流喂养、并驯服潮流的,得物算得上是少数派。 在那个球鞋文化还局限于篮球场边、潮流街区、线下穿搭圈的年代,“信仰”维系着鉴定的“信任资产”积累。贴吧、虎扑、新新球鞋的“大神”们,凭经验、靠眼力为网友义务鉴定——看鞋标、看走线、看鞋垫背面,谁看得多、看得准,谁就有更强的话语权。 只是,用爱发电往往撑不起一门生意,主打草根式的信任模式天然脆弱,很难持续并规模化。拍摄误差、鞋品形变、鉴别师误判,加上造假技术不断精进,任何一环失守都可能让真伪变成罗生门,甚至有用户发帖指责部分鉴定师“收钱放行假货”。信任系统,挑战丛生。 得物的前身“毒”正是瞄准了这个空白,把民间高手组建成正规军,从而用平台机制取代“江湖眼力”,给混乱市场一纸秩序。即便如此,早期的得物仍更多停留于小众球鞋圈层里,直至后来才搭乘球鞋风口","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32c53cab97157f8f90e2a8975566d0f","width":"1080","height":"881"},{"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4c1d025463ff3c36a68ff55cf28fed1","width":"1080","height":"74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e0df7a53fa1389ae1029ef3ab3db316","width":"1080","height":"72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3006642105635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0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30067042480664,"gmtCreate":1746018307437,"gmtModify":1746019303413,"author":{"id":"4087946670013090","authorId":"4087946670013090","name":"光子星球","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4f7ef1d637842b6ae99b2176772783b3","crmLevel":0,"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87946670013090","authorIdStr":"4087946670013090"},"themes":[],"title":"不再低调的饿了么,打出了关键一击","htmlText":"京东与美团的外卖大战逐渐进入相持阶段时,战略观望中的饿了么有了大动作。 4月30日,饿了么宣布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正式开启平台“饿补超百亿”大促。随后根据晚点LatePost报道,阿里将淘天旗下即时零售业务淘宝“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升级后也将在消费侧、供给侧、组织侧与饿了么联动。 在这轮官宣之前,饿了么加码补贴疑似已试水多日。 光子星球发现,有许多用户在社交媒体发图称,自己在饿了么点单时被“突塞”大红包,下单时常有低于10元以上的优惠,不少订单可直接3元喝奶茶、6元喝咖啡。从截图中可以看到饿了么在店铺红包、爆涨红包、品牌专享券等多重叠加后,实付金额极低,上述补贴此前多集中在咖啡和现制茶饮品类。 部分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所发布的结算页截图 京东与美团的主战场原本在外卖,随着淘天与饿了么入局,战火蔓延到即时零售已成定局。而看似缄默多日的饿了么,突然“手牌”变得多了起来。 “狗团”相争,饿了么在后? 作为行业老大,在外卖大战期间美团的动作集中在舆论战的应对上。 业务上,身处一线的BD核心任务是稳住既有商家。有美团BD表示,内部考核增加了对商家的走访,并尽可能避免商家因京东入局而放松在美团的资源投入。与此同时,大客户方面也在借助神券系统,笼络CKA和SKA商家。 有美团BD表示,为了拉动商家增长,美团加大了神券膨胀的力度。“只要承诺不放弃重点运营美团,那么平台会定向增加官补。”有品牌连锁商家表示,官补主要通过膨胀券实现,“一般是5元膨胀到8元,加码官补后,最终会膨胀到10元以上”。 作为挑战者,京东试图将战事持久化。日前,有京东内部人士向外放风称,刘强东对外卖战役的态度很坚决,甚至表示过“投入将不设上限”。 从京东与美团的博弈可以看到,补贴已然成为这场大战中交锋最激烈的环节。核心原因有二,一个是各方感知强烈。无论是C端的用户,还是履约的骑手,亦或是商家,在平台补贴面前或多或少会","listText":"京东与美团的外卖大战逐渐进入相持阶段时,战略观望中的饿了么有了大动作。 4月30日,饿了么宣布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正式开启平台“饿补超百亿”大促。随后根据晚点LatePost报道,阿里将淘天旗下即时零售业务淘宝“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升级后也将在消费侧、供给侧、组织侧与饿了么联动。 在这轮官宣之前,饿了么加码补贴疑似已试水多日。 光子星球发现,有许多用户在社交媒体发图称,自己在饿了么点单时被“突塞”大红包,下单时常有低于10元以上的优惠,不少订单可直接3元喝奶茶、6元喝咖啡。从截图中可以看到饿了么在店铺红包、爆涨红包、品牌专享券等多重叠加后,实付金额极低,上述补贴此前多集中在咖啡和现制茶饮品类。 部分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所发布的结算页截图 京东与美团的主战场原本在外卖,随着淘天与饿了么入局,战火蔓延到即时零售已成定局。而看似缄默多日的饿了么,突然“手牌”变得多了起来。 “狗团”相争,饿了么在后? 作为行业老大,在外卖大战期间美团的动作集中在舆论战的应对上。 业务上,身处一线的BD核心任务是稳住既有商家。有美团BD表示,内部考核增加了对商家的走访,并尽可能避免商家因京东入局而放松在美团的资源投入。与此同时,大客户方面也在借助神券系统,笼络CKA和SKA商家。 有美团BD表示,为了拉动商家增长,美团加大了神券膨胀的力度。“只要承诺不放弃重点运营美团,那么平台会定向增加官补。”有品牌连锁商家表示,官补主要通过膨胀券实现,“一般是5元膨胀到8元,加码官补后,最终会膨胀到10元以上”。 作为挑战者,京东试图将战事持久化。日前,有京东内部人士向外放风称,刘强东对外卖战役的态度很坚决,甚至表示过“投入将不设上限”。 从京东与美团的博弈可以看到,补贴已然成为这场大战中交锋最激烈的环节。核心原因有二,一个是各方感知强烈。无论是C端的用户,还是履约的骑手,亦或是商家,在平台补贴面前或多或少会","text":"京东与美团的外卖大战逐渐进入相持阶段时,战略观望中的饿了么有了大动作。 4月30日,饿了么宣布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正式开启平台“饿补超百亿”大促。随后根据晚点LatePost报道,阿里将淘天旗下即时零售业务淘宝“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升级后也将在消费侧、供给侧、组织侧与饿了么联动。 在这轮官宣之前,饿了么加码补贴疑似已试水多日。 光子星球发现,有许多用户在社交媒体发图称,自己在饿了么点单时被“突塞”大红包,下单时常有低于10元以上的优惠,不少订单可直接3元喝奶茶、6元喝咖啡。从截图中可以看到饿了么在店铺红包、爆涨红包、品牌专享券等多重叠加后,实付金额极低,上述补贴此前多集中在咖啡和现制茶饮品类。 部分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所发布的结算页截图 京东与美团的主战场原本在外卖,随着淘天与饿了么入局,战火蔓延到即时零售已成定局。而看似缄默多日的饿了么,突然“手牌”变得多了起来。 “狗团”相争,饿了么在后? 作为行业老大,在外卖大战期间美团的动作集中在舆论战的应对上。 业务上,身处一线的BD核心任务是稳住既有商家。有美团BD表示,内部考核增加了对商家的走访,并尽可能避免商家因京东入局而放松在美团的资源投入。与此同时,大客户方面也在借助神券系统,笼络CKA和SKA商家。 有美团BD表示,为了拉动商家增长,美团加大了神券膨胀的力度。“只要承诺不放弃重点运营美团,那么平台会定向增加官补。”有品牌连锁商家表示,官补主要通过膨胀券实现,“一般是5元膨胀到8元,加码官补后,最终会膨胀到10元以上”。 作为挑战者,京东试图将战事持久化。日前,有京东内部人士向外放风称,刘强东对外卖战役的态度很坚决,甚至表示过“投入将不设上限”。 从京东与美团的博弈可以看到,补贴已然成为这场大战中交锋最激烈的环节。核心原因有二,一个是各方感知强烈。无论是C端的用户,还是履约的骑手,亦或是商家,在平台补贴面前或多或少会","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510623e9bf5ecaa6cb8b120a0f509d8","width":"1080","height":"81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36c41ef674ca7d46756fd54c657c0a2","width":"1080","height":"63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d65fea4dc097fa76a4a9b4a256a7924","width":"1080","height":"103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3006704248066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6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29708974129744,"gmtCreate":1745931304947,"gmtModify":1745933022999,"author":{"id":"4087946670013090","authorId":"4087946670013090","name":"光子星球","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4f7ef1d637842b6ae99b2176772783b3","crmLevel":0,"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87946670013090","authorIdStr":"4087946670013090"},"themes":[],"title":"赛力斯驶入港交所","htmlText":"在短短几年内“飞上枝头变凤凰”的赛力斯,开疆拓土的势头正越发凶猛。 4月28日,赛力斯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招股书显示,赛力斯营收从2023年的358亿元人民币暴涨至2024年的1451亿元,同比增长305.5%,而毛利率则从7.2%增长至23.8%。2024年,赛力斯扭亏为盈,从2023年的净亏损24亿元,转变为2024年的净利润59亿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赛力斯成为继特斯拉、比亚迪、理想之后,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有尚未证实消息,此次IPO赛力斯计划募资156亿港元。据招股书信息称,募集资金的70%将用于研发,20%用于影响渠道、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10%用于运营资金。看起来,赛力斯正在加快全球化的步伐。 若此次IPO成功,赛力斯也将成为继长城、比亚迪、广汽、东风之后的又一家同时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中国车企。 从各方面来看,这家昔日的边缘车企,正在快速迈入头部阵营,但在快速增长的背后,赛力斯的“隐忧”亦逐步凸显。随着鸿蒙智行队伍的日渐庞大,赛力斯正在失去华为的“独宠”;同时尽管问界M8已为赛力斯SUV矩阵补上最后一块拼图,但其产品线仍旧称不上“丰富”。 不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有多大,想要守住当下的“江山”,赛力斯同样需要花费大力气。 小康已不止“小康” 1986年,23岁的张兴海拿出8000元的全部身家投身商海,早期主要做弹簧、减震器等汽车零部件。2000年之后,随着面包车行业的兴起,张兴海与东风成立了合资公司,东风小康正式诞生。 在汽车下乡的风潮下,随着王宝强的一句“驾东风,奔小康”广告语,东风小康迅速成为国民级“神车”,与长安之星、五菱宏光在面包车市场三足鼎立。 虽然看起来是一","listText":"在短短几年内“飞上枝头变凤凰”的赛力斯,开疆拓土的势头正越发凶猛。 4月28日,赛力斯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招股书显示,赛力斯营收从2023年的358亿元人民币暴涨至2024年的1451亿元,同比增长305.5%,而毛利率则从7.2%增长至23.8%。2024年,赛力斯扭亏为盈,从2023年的净亏损24亿元,转变为2024年的净利润59亿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赛力斯成为继特斯拉、比亚迪、理想之后,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有尚未证实消息,此次IPO赛力斯计划募资156亿港元。据招股书信息称,募集资金的70%将用于研发,20%用于影响渠道、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10%用于运营资金。看起来,赛力斯正在加快全球化的步伐。 若此次IPO成功,赛力斯也将成为继长城、比亚迪、广汽、东风之后的又一家同时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中国车企。 从各方面来看,这家昔日的边缘车企,正在快速迈入头部阵营,但在快速增长的背后,赛力斯的“隐忧”亦逐步凸显。随着鸿蒙智行队伍的日渐庞大,赛力斯正在失去华为的“独宠”;同时尽管问界M8已为赛力斯SUV矩阵补上最后一块拼图,但其产品线仍旧称不上“丰富”。 不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有多大,想要守住当下的“江山”,赛力斯同样需要花费大力气。 小康已不止“小康” 1986年,23岁的张兴海拿出8000元的全部身家投身商海,早期主要做弹簧、减震器等汽车零部件。2000年之后,随着面包车行业的兴起,张兴海与东风成立了合资公司,东风小康正式诞生。 在汽车下乡的风潮下,随着王宝强的一句“驾东风,奔小康”广告语,东风小康迅速成为国民级“神车”,与长安之星、五菱宏光在面包车市场三足鼎立。 虽然看起来是一","text":"在短短几年内“飞上枝头变凤凰”的赛力斯,开疆拓土的势头正越发凶猛。 4月28日,赛力斯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招股书显示,赛力斯营收从2023年的358亿元人民币暴涨至2024年的1451亿元,同比增长305.5%,而毛利率则从7.2%增长至23.8%。2024年,赛力斯扭亏为盈,从2023年的净亏损24亿元,转变为2024年的净利润59亿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赛力斯成为继特斯拉、比亚迪、理想之后,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有尚未证实消息,此次IPO赛力斯计划募资156亿港元。据招股书信息称,募集资金的70%将用于研发,20%用于影响渠道、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10%用于运营资金。看起来,赛力斯正在加快全球化的步伐。 若此次IPO成功,赛力斯也将成为继长城、比亚迪、广汽、东风之后的又一家同时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中国车企。 从各方面来看,这家昔日的边缘车企,正在快速迈入头部阵营,但在快速增长的背后,赛力斯的“隐忧”亦逐步凸显。随着鸿蒙智行队伍的日渐庞大,赛力斯正在失去华为的“独宠”;同时尽管问界M8已为赛力斯SUV矩阵补上最后一块拼图,但其产品线仍旧称不上“丰富”。 不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有多大,想要守住当下的“江山”,赛力斯同样需要花费大力气。 小康已不止“小康” 1986年,23岁的张兴海拿出8000元的全部身家投身商海,早期主要做弹簧、减震器等汽车零部件。2000年之后,随着面包车行业的兴起,张兴海与东风成立了合资公司,东风小康正式诞生。 在汽车下乡的风潮下,随着王宝强的一句“驾东风,奔小康”广告语,东风小康迅速成为国民级“神车”,与长安之星、五菱宏光在面包车市场三足鼎立。 虽然看起来是一","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8e1d82354101b5a5455532b11bff0e7","width":"1060","height":"64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887e675f09f092638e9beda48ed3bc7","width":"1080","height":"515"},{"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25428938fe53f78cfccfb691549f00a","width":"1080","height":"543"}],"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2970897412974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7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28974396093168,"gmtCreate":1745752250661,"gmtModify":1745805048001,"author":{"id":"4087946670013090","authorId":"4087946670013090","name":"光子星球","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4f7ef1d637842b6ae99b2176772783b3","crmLevel":0,"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87946670013090","authorIdStr":"4087946670013090"},"themes":[],"title":"石头科沃斯“硬碰硬”","htmlText":"与热火朝天的人形机器人赛道相比,扫地机器人向来是个并不算“性感”的行业。 即便是在前些年的爆发阶段,其想象空间也远不比彼时“串联万物”的智能音箱。但2024年,这个略显清冷的行业,成了消费电子领域最安静战场,同时也是最为焦灼的战场。 如今,扫地机“一哥”之位的争夺战趋于白热化——一方是凭先发优势坐稳本土江山的科沃斯,另一方则是后来居上的石头科技。双雄贴身肉搏,胜负悬而未决。 表面看,这是一场纯粹的营收、出货量比拼,但背后却暗藏着二者打法、路径以及用户心智抢夺的多维暗战。 而国补之下,扫地机器人新一轮消费复苏的风口就在当前,无论是科沃斯,还是石头科技,都急切地想要押对筹码。 石头撞向科沃斯 从技术成熟度曲线看,每项新技术从泡沫破灭到稳步攀升,都需经历漫长的煎熬。而石头科技与科沃斯这对新老对手,恰好站在同一个行业的不同坡道上——一个亟待寻求第二春,一个则在坡道上全速冲刺。 财报显示,2024年,石头科技营收119.45亿元,同比大增38.03%,归母净利润19.77亿元,下滑3.64%,尽管利润微降,但16.5%的净利率仍然傲视群雄。反观科沃斯,2024年全年营收165.42亿元,同比增长6.71%;归母净利润8.06亿元——虽同比增长31.70%,但却不及对手的一半,净利率勉强守住及格线。 颇具玩味的是,两家公司在营销上对“老大”的定义玩起了文字游戏——科沃斯曾热衷强调“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而石头则宣称自己“销额全球第一”。但据IDC最新数据显示,石头科技已在全球出货量上压倒科沃斯与iRobot,夺得头把交椅;科沃斯只能被迫修正口径,强调自己仍是“2024年中国市场第一”。 换言之,科沃斯仍深扎本土基本盘,但放眼全球赛场,石头已经完成对科沃斯的“弯道超车”。 即便科沃斯积极布局海外、拓展品类,力图用多元化的高端品牌形象突围,但短期内对主营业务的拉动却并不明显,难","listText":"与热火朝天的人形机器人赛道相比,扫地机器人向来是个并不算“性感”的行业。 即便是在前些年的爆发阶段,其想象空间也远不比彼时“串联万物”的智能音箱。但2024年,这个略显清冷的行业,成了消费电子领域最安静战场,同时也是最为焦灼的战场。 如今,扫地机“一哥”之位的争夺战趋于白热化——一方是凭先发优势坐稳本土江山的科沃斯,另一方则是后来居上的石头科技。双雄贴身肉搏,胜负悬而未决。 表面看,这是一场纯粹的营收、出货量比拼,但背后却暗藏着二者打法、路径以及用户心智抢夺的多维暗战。 而国补之下,扫地机器人新一轮消费复苏的风口就在当前,无论是科沃斯,还是石头科技,都急切地想要押对筹码。 石头撞向科沃斯 从技术成熟度曲线看,每项新技术从泡沫破灭到稳步攀升,都需经历漫长的煎熬。而石头科技与科沃斯这对新老对手,恰好站在同一个行业的不同坡道上——一个亟待寻求第二春,一个则在坡道上全速冲刺。 财报显示,2024年,石头科技营收119.45亿元,同比大增38.03%,归母净利润19.77亿元,下滑3.64%,尽管利润微降,但16.5%的净利率仍然傲视群雄。反观科沃斯,2024年全年营收165.42亿元,同比增长6.71%;归母净利润8.06亿元——虽同比增长31.70%,但却不及对手的一半,净利率勉强守住及格线。 颇具玩味的是,两家公司在营销上对“老大”的定义玩起了文字游戏——科沃斯曾热衷强调“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而石头则宣称自己“销额全球第一”。但据IDC最新数据显示,石头科技已在全球出货量上压倒科沃斯与iRobot,夺得头把交椅;科沃斯只能被迫修正口径,强调自己仍是“2024年中国市场第一”。 换言之,科沃斯仍深扎本土基本盘,但放眼全球赛场,石头已经完成对科沃斯的“弯道超车”。 即便科沃斯积极布局海外、拓展品类,力图用多元化的高端品牌形象突围,但短期内对主营业务的拉动却并不明显,难","text":"与热火朝天的人形机器人赛道相比,扫地机器人向来是个并不算“性感”的行业。 即便是在前些年的爆发阶段,其想象空间也远不比彼时“串联万物”的智能音箱。但2024年,这个略显清冷的行业,成了消费电子领域最安静战场,同时也是最为焦灼的战场。 如今,扫地机“一哥”之位的争夺战趋于白热化——一方是凭先发优势坐稳本土江山的科沃斯,另一方则是后来居上的石头科技。双雄贴身肉搏,胜负悬而未决。 表面看,这是一场纯粹的营收、出货量比拼,但背后却暗藏着二者打法、路径以及用户心智抢夺的多维暗战。 而国补之下,扫地机器人新一轮消费复苏的风口就在当前,无论是科沃斯,还是石头科技,都急切地想要押对筹码。 石头撞向科沃斯 从技术成熟度曲线看,每项新技术从泡沫破灭到稳步攀升,都需经历漫长的煎熬。而石头科技与科沃斯这对新老对手,恰好站在同一个行业的不同坡道上——一个亟待寻求第二春,一个则在坡道上全速冲刺。 财报显示,2024年,石头科技营收119.45亿元,同比大增38.03%,归母净利润19.77亿元,下滑3.64%,尽管利润微降,但16.5%的净利率仍然傲视群雄。反观科沃斯,2024年全年营收165.42亿元,同比增长6.71%;归母净利润8.06亿元——虽同比增长31.70%,但却不及对手的一半,净利率勉强守住及格线。 颇具玩味的是,两家公司在营销上对“老大”的定义玩起了文字游戏——科沃斯曾热衷强调“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而石头则宣称自己“销额全球第一”。但据IDC最新数据显示,石头科技已在全球出货量上压倒科沃斯与iRobot,夺得头把交椅;科沃斯只能被迫修正口径,强调自己仍是“2024年中国市场第一”。 换言之,科沃斯仍深扎本土基本盘,但放眼全球赛场,石头已经完成对科沃斯的“弯道超车”。 即便科沃斯积极布局海外、拓展品类,力图用多元化的高端品牌形象突围,但短期内对主营业务的拉动却并不明显,难","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b2d8c87c906b6ef160c87da27feb746","width":"1080","height":"76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42101a95ad8187163e6953d4ec29823","width":"850","height":"66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adeea28c1677edcb2ff4d3d78e8989c","width":"1080","height":"896"}],"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2897439609316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2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28972495041240,"gmtCreate":1745751720696,"gmtModify":1745804976660,"author":{"id":"4087946670013090","authorId":"4087946670013090","name":"光子星球","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4f7ef1d637842b6ae99b2176772783b3","crmLevel":0,"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87946670013090","authorIdStr":"4087946670013090"},"themes":[],"title":"大模型时代的智能营销,从“玩具”到“工具箱”","htmlText":"“应用才是真正创造价值的,没有应用,芯片、模型都没有价值。” 4月25日,百度Create大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认为,应用与芯片、模型等基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尤其是AI技术与智能营销工具之间,通用大模型在缺乏应用场景中的对话更像是“玩具”,而在大模型驱动下的诸多智能营销工具才是真正产生价值的环节。 最早实现AI落地应用场景的智能客服,经历大小厂商推陈出新的产品之下,走得最为深入。 在一众眼花缭乱的智能营销应用中,此前模块化的智能营销,正在发生一次大转折。会上,百度智能云升级发布了服务与营销一体化应用“客悦·ONE”,从产品形态上并非单纯的AI营销工具,而是对工具进行了集成,从而推动行业步入客户营销全旅程AI化的新阶段。 升级后的客悦·ONE深度融合文心、DeepSeek等大模型能力,集成了智能客服、智能外呼、客户洞察功能,形成了从数据洞察到智慧触达,再到高效服务与营销策略优化的闭环体系。 借由智能营销的新范式,以及智能客服极高的渗透率与通用性。 从“工具”到“工具箱” “2023年ChatGPT发布后,第一个点燃的领域便是智能客服。”一位业内人士回顾行业变迁时,提到了行业从狂热到冷静的转折。 有业内人士表示,“DEMO毕竟是DEMO,要是做严肃的企业级服务场景,尤其是面客还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怎么解决幻觉语知识有效性问题。” 因此,无论大厂还是中小厂商,在过去两年时间之中的努力大多围绕营销过程中的单一环节展开,相关产品大多带有浓郁的“工具”性质。 在这个单一AI工具阶段,智能营销依托智能客服、智能外呼、客户洞察等模块,初步打通了数据的流入与流出,或者说完成了从点到线的“开荒”。随着应用日益深入,数据规模的增加与落地场景的复杂性,单一工具存在数据使用效率低下,无法覆盖整体营销“面”的问题。 例如单一的客服导购无法完全转化所积累的客户资产,智能外呼与客户洞","listText":"“应用才是真正创造价值的,没有应用,芯片、模型都没有价值。” 4月25日,百度Create大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认为,应用与芯片、模型等基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尤其是AI技术与智能营销工具之间,通用大模型在缺乏应用场景中的对话更像是“玩具”,而在大模型驱动下的诸多智能营销工具才是真正产生价值的环节。 最早实现AI落地应用场景的智能客服,经历大小厂商推陈出新的产品之下,走得最为深入。 在一众眼花缭乱的智能营销应用中,此前模块化的智能营销,正在发生一次大转折。会上,百度智能云升级发布了服务与营销一体化应用“客悦·ONE”,从产品形态上并非单纯的AI营销工具,而是对工具进行了集成,从而推动行业步入客户营销全旅程AI化的新阶段。 升级后的客悦·ONE深度融合文心、DeepSeek等大模型能力,集成了智能客服、智能外呼、客户洞察功能,形成了从数据洞察到智慧触达,再到高效服务与营销策略优化的闭环体系。 借由智能营销的新范式,以及智能客服极高的渗透率与通用性。 从“工具”到“工具箱” “2023年ChatGPT发布后,第一个点燃的领域便是智能客服。”一位业内人士回顾行业变迁时,提到了行业从狂热到冷静的转折。 有业内人士表示,“DEMO毕竟是DEMO,要是做严肃的企业级服务场景,尤其是面客还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怎么解决幻觉语知识有效性问题。” 因此,无论大厂还是中小厂商,在过去两年时间之中的努力大多围绕营销过程中的单一环节展开,相关产品大多带有浓郁的“工具”性质。 在这个单一AI工具阶段,智能营销依托智能客服、智能外呼、客户洞察等模块,初步打通了数据的流入与流出,或者说完成了从点到线的“开荒”。随着应用日益深入,数据规模的增加与落地场景的复杂性,单一工具存在数据使用效率低下,无法覆盖整体营销“面”的问题。 例如单一的客服导购无法完全转化所积累的客户资产,智能外呼与客户洞","text":"“应用才是真正创造价值的,没有应用,芯片、模型都没有价值。” 4月25日,百度Create大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认为,应用与芯片、模型等基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尤其是AI技术与智能营销工具之间,通用大模型在缺乏应用场景中的对话更像是“玩具”,而在大模型驱动下的诸多智能营销工具才是真正产生价值的环节。 最早实现AI落地应用场景的智能客服,经历大小厂商推陈出新的产品之下,走得最为深入。 在一众眼花缭乱的智能营销应用中,此前模块化的智能营销,正在发生一次大转折。会上,百度智能云升级发布了服务与营销一体化应用“客悦·ONE”,从产品形态上并非单纯的AI营销工具,而是对工具进行了集成,从而推动行业步入客户营销全旅程AI化的新阶段。 升级后的客悦·ONE深度融合文心、DeepSeek等大模型能力,集成了智能客服、智能外呼、客户洞察功能,形成了从数据洞察到智慧触达,再到高效服务与营销策略优化的闭环体系。 借由智能营销的新范式,以及智能客服极高的渗透率与通用性。 从“工具”到“工具箱” “2023年ChatGPT发布后,第一个点燃的领域便是智能客服。”一位业内人士回顾行业变迁时,提到了行业从狂热到冷静的转折。 有业内人士表示,“DEMO毕竟是DEMO,要是做严肃的企业级服务场景,尤其是面客还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怎么解决幻觉语知识有效性问题。” 因此,无论大厂还是中小厂商,在过去两年时间之中的努力大多围绕营销过程中的单一环节展开,相关产品大多带有浓郁的“工具”性质。 在这个单一AI工具阶段,智能营销依托智能客服、智能外呼、客户洞察等模块,初步打通了数据的流入与流出,或者说完成了从点到线的“开荒”。随着应用日益深入,数据规模的增加与落地场景的复杂性,单一工具存在数据使用效率低下,无法覆盖整体营销“面”的问题。 例如单一的客服导购无法完全转化所积累的客户资产,智能外呼与客户洞","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fcdab528bdf6d0fd0fe1c6f2a6652e6","width":"1080","height":"29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bc77fda18b6669a44979162251a2b36","width":"1080","height":"43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c6ada6ced3653e58f41fb8c49c71f6f","width":"1080","height":"72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2897249504124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8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post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