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木研究港美股

IP属地:上海
    • 舟木研究港美股舟木研究港美股
      ·07-23 15:08

      移动机器人驱动汽车零部件物流迈向数智化——访极智嘉制造行业负责人杜海健

      当前,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正面临多重变革挑战。如,新能源汽车的快速迭代推动主机厂车型更新周期大幅压缩,导致零部件企业SKU管理复杂度激增。与此同时,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与全球化布局加速,对供应链柔性和海外运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零部件企业与主机厂的自动化水平差距显著,在仓储物流环节普遍存在人工依赖度高、库容利用率低、线边追溯难等痛点,智能化转型已成必然选择。 在此背景下,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正成为破局关键。从来料质检、智能仓储到线边精准配送,再到工序间柔性流转,以AMR、料箱机器人为核心的解决方案已在国内头部Tier 1企业实现规模化落地。然而,技术选型与场景适配的精准度、投资回报周期的可控性等核心问题仍制约技术普及。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智嘉”)制造行业负责人杜海健,请他深入分享了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应用实践,并给出选型部署的关键建议。 记者:就您观察,在汽车行业变革发展的背景下,汽车零部件企业物流体系呈现出哪些新趋势? 杜海健:从行业发展来看,汽车零部件物流正面临四个关键转变: 产品迭代周期大幅缩短带来供应链挑战。当前,主机厂车型更新周期已从传统的“一年小改、三年大改”缩短至新能源时代的“一年多款”,这直接导致零部件企业SKU数量激增,库存管理难度加大。 国际环境变化推动供应链柔性升级。受美国的贸易关税战,欧洲对中国车辆的补贴调查等地缘政治的影响,汽车零部件企业急需建立更具柔性、能快速响应的供应链体系。 全球化布局带来新挑战。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加速出海,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企业正跟随主机厂拓展国际市场,这给零部件企业的海外交付能力、生产基地运营管理以及全球化成本管控等方面都带来全新挑战。 与主机厂的自动化水平差距凸显。数据显示,主机厂的制造自动化率普遍超过80%,仓储自动化率达45%,而零部件企业的制造自动化率仅为
      2641
      举报
      移动机器人驱动汽车零部件物流迈向数智化——访极智嘉制造行业负责人杜海健
    • 舟木研究港美股舟木研究港美股
      ·07-23 09:54

      人民网关注找钢集团“数字贸易”+“数字制造”双轮驱动助力中国制造出海

      近期,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举办。链博会上呈现了中外供应链的紧密合作的态势,链博会之外,找钢集团通过数字化推动全球产业链从更广、更深维度的变革,也备受媒体关注。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北京倡议》提出,期待各国深化数智供应链协同,研制推广数字化供应链重点领域国际标准,推动数字标准互联互通,努力弥合数字鸿沟、智能鸿沟,为国际贸易和投资合作创造更好条件。 当前,数字化正推动全球产业链从更广、更深的维度实现变革。找钢集团聚焦钢铁及工业品供应链数字化服务,依托国内的产业互联网数字化平台,为全球客户提供一站式的钢铁及MRO交付服务,形成“数字贸易+数字制造”的双轮驱动格局,推动当地产业链智能化升级,助力中国制造出海。目前,公司累计服务海外客户超过3000家,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并致力于成为“一带一路”区域最大的钢铁数字化平台。 找钢集团自2015年起推进国际化战略,目前,已在中东与东南亚6个国家设立子公司。2024年国际业务收入达5.93亿元,同比增长168.4%。 未来,在贸易出海和加工出海的基础上,找钢国际将通过技术和品牌出海,将中国先进的技术体系在海外进行复制。眼下,找钢集团正在积极开辟“安全航道”,通过在当地建立仓配加工产业园,与国内的贸易商、仓储商、物流商和加工商等产业链合作伙伴一起走出去,共同开启出海新篇章。 $找钢集团-W(06676)$
      123评论
      举报
      人民网关注找钢集团“数字贸易”+“数字制造”双轮驱动助力中国制造出海
    • 舟木研究港美股舟木研究港美股
      ·07-22 15:48
      当雅鲁藏布江的截弯取直工程正式破土,一场改写中国能源格局的史诗级战役已经打响。1.2万亿重注背后,是国家意志对清洁能源革命的终极押注——年发电3000亿千瓦时的绿电洪流,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的磅礴能量,将贡献全国2035年清洁能源目标的10%权重。 三重战略价值穿透 能源安全盾牌:每年替代9000万吨标准煤,减排3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在青藏高原竖起巨型"绿电长城" 西藏经济引擎:200亿年财政收入(占西藏2024年总收入2/3),林芝-墨脱"生死线"蜕变为"经济走廊" 产业链辐射核:复制三峡模式带动装备制造、旅游开发、电网建设的万亿级生态圈 受益赛道全景扫描(由近及远) 基建先锋:隧道施工(截弯取直核心)、特种建材(高寒抗震)、重载机械 电力矩阵:水电设备(巨型水轮机组)、特高压配套(西电东送关键节点) 边疆经济:西藏交运(公路基建)、旅游服务(新地标引流)、数字基建(绿电数据中心) 需警惕:当前市场对雅下概念的炒作仍停留在题材阶段,参照当年三峡建设周期,真正业绩释放需等待截流、机组安装等关键节点(预计2-3年后)。但国家队的万亿级押注,注定让这条江成为未来十年不可忽视的资本锚点。 万亿工程已落子,您认为产业链哪环将最先兑现业绩?装备制造商、基建承包商还是能源运营商?欢迎在评论区亮出您的赛道选择! $西藏药业(600211)$ $巨轮智能(002031)$ $上证指数(000001.SH)$
      225评论
      举报
    • 舟木研究港美股舟木研究港美股
      ·07-22 15:42

      胖东来“搅局”白酒业,但别急着狂欢!警惕“新闻滞后”的A股陷阱

      胖东来联合酒鬼酒祭出“价格屠刀”,一款毛利率直逼15.87%的“亲民白酒”横空出世,瞬间刷屏。商业模式创新?挑战行业暴利?掌声背后,老股民却嗅到了熟悉的味道——这像极了A股经典的“利好出尽”剧本。 新闻,往往是市场的“后视镜”。 当一则合作喜讯铺天盖地时,聪明的钱可能早已布局完毕。A股的“抢跑文化”根深蒂固:“买传闻,卖新闻”。散户看到的头条利好,常是资金兑现利润的信号灯。十年前的血泪教训告诉我,追逐新闻热点,往往是接盘的开始。 穿透信息茧房,数据才是“透视眼”。 与其被新闻牵着鼻子走,不如紧盯市场行为的“真金白银”。量化数据如“机构库存”,能提前捕捉大资金的蛛丝马迹。看上海谊众爆发前的“平静期”——K线波澜不惊,但“机构库存”持续活跃,早已暴露了资金的耐心布局。这逻辑在凌钢、隆扬等跨行业案例中反复验证:机构悄然吸筹时,表象常是风平浪静。 回到胖东来:掌声之外,更需冷眼。 这场合作无疑掷地有声,但投资者需穿透喧嚣,追问本质: 资金动向先行否? 相关标的的交易数据(如机构参与度)是否早已异动?利好落地是起点还是终点? 模式能否持续造血? 超低毛利是颠覆性利器还是短期噱头?能否转化为可持续的业绩增长? 市场真金白银投票了吗? 资金是短暂炒作,还是基于长期逻辑的坚定流入? 在这个信息爆炸却真假难辨的时代,铺天盖地的新闻易成噪音,唯有冰冷的交易数据和资金行为,才是穿透市场迷雾、洞察先机的“CT扫描仪”。胖东来撕开了行业一角,但股市的密码,永远藏在数据流水的痕迹里。 你怎么看?是跟风追热点,还是静待数据信号?评论区聊聊你的投资“避坑”心得! $上证指数(000001.SH)$
      171评论
      举报
      胖东来“搅局”白酒业,但别急着狂欢!警惕“新闻滞后”的A股陷阱
    • 舟木研究港美股舟木研究港美股
      ·07-22 15:16

      云知声上市港交所股价持续走强,大涨突破72%

      2025年已悄然过半,ToB软件与AI产业热度持续攀升,发展态势愈发务实。英伟达携手CoreWeave全力冲刺AI基础设施领域,微软在盈利与裁员之间寻求利润平衡,OpenAI联合甲骨文构建“星际之门”。在国内AI市场,智慧座舱、客服、交通、医疗等垂直领域的AI企业活动频繁,云知声成功登陆港交所,更是引发资本高度关注。上市当天,云知声股价大涨40%,市值破210亿港元,截至目前,其股价累计涨幅达72%,市值节节攀升。 公司主礼嘉宾及港交所代表合影 财务向好,稳健增长背后的技术与商业协同 云知声2022-2024年的财务轨迹勾勒出清晰的成长逻辑。营收从6亿元稳步增长至9.3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节奏稳健;毛利润从2.4亿元提升至3.64亿元,盈利能力持续增强。这一成果的背后,是产品矩阵不断丰富、商业化路径日益清晰的真实写照。 支撑商业增长的核心动力,在于对技术研发的坚定投入。云知声研发费用从2020年的1.87亿元激增至2024年的3.64亿元,四年间近乎翻倍,研发投入占比长期稳定在40%左右的高位。这种持续投入使其在AGI和大模型领域始终保持领先,也成为承担国家科技部、工信部等多项国家级重点科研课题的重要力量。 穿越周期,分散市场中的长期主义机遇 回顾AI行业发展,多年来历经多个周期。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AI解决方案市场规模2019年为422亿元,2024年达180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3.7%;预计2030年将达11749亿元,2024年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36.7%,行业未来持续向好。 中国AI解决方案市场高度分散,竞争激烈,但终局不会是一家通吃,分散的市场意味着更多机会。云知声专注“AI+行业”深水区,多年积累的大量“场景Know-How”,加之从芯片、算法到解决方案的全链条控制,确保了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这是通用大模型公司短期内难以突破的壁垒。
      296评论
      举报
      云知声上市港交所股价持续走强,大涨突破72%
    • 舟木研究港美股舟木研究港美股
      ·07-22 14:00

      上市即扩产!极智嘉仓储物流机器人二期项目正式签约

      7月18号, 极智嘉仓储物流机器人二期项目 云签约仪式举行。 据了解,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智能机器人企业,已连续6年占据全球自主移动机器人 (AMR) 市场份额第一。今年7月9日,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全球AMR仓储机器人第一股”,目前市值超250亿元港币。 2023年5月,极智嘉(合肥)全球总部及配套产业园项目在合庐产业新城破土动工,这里也成为极智嘉重载拣选机器人、高速拣选机器人的唯一生产基地。2024年11月,项目正式投产,庐江县机器人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此次落户合庐产业新城的仓储物流机器人二期项目将实现极智嘉全系列生产线在庐江县生产,新产品将从庐江走向世界。 $极智嘉-W(02590)$
      8131
      举报
      上市即扩产!极智嘉仓储物流机器人二期项目正式签约
    • 舟木研究港美股舟木研究港美股
      ·07-22 09:57
      151评论
      举报
    • 舟木研究港美股舟木研究港美股
      ·07-21 16:45
      市场用真金白银投出了对维立志博的狂热!这家即将登陆港交所(预计7月25日)的生物科技新锐,其公开发售部分截至7月19日晚,孖展额已突破1186亿港元,超额认购倍数高达1057倍! 这不仅创下了近期港股IPO认购之最,更如同一剂强心针,刺破了生物科技板块近期的沉寂。 核心看点与市场信号: 资本狂热,信心验证: 超千倍的超额认购绝非偶然。它强烈传递出市场对维立志博核心价值的高度认可。投资者并非盲目追高,而是在仔细审视其管线(虽素材未详述,但基石阵容已背书)后,用脚投票表达了对公司前景的乐观预期。这是信心最直接的量化指标。 基石“天团”,豪华背书: 腾讯旗下Huang River、高毅资产等9家重量级基石投资者,合计锁定5.4亿港元,占比最高超53%。这不仅是资金支持,更是顶级专业投资机构的强力信用背书。它们严谨的尽调和长线布局思维,为维立志博的技术平台、研发管线和商业潜力提供了权威认证。腾讯的加持,尤其引人遐想其在医疗科技生态的布局。 募资顺利,弹药充足: 最高募资额11.2亿港元,在当前并非最高,但在生物科技融资环境整体趋紧的背景下,能顺利达成目标且获市场疯抢,意义重大。这笔资金将为维立志博推进核心管线临床、加速商业化进程提供关键“弹药”。 保荐双雄,保驾护航: 摩根士丹利与中信证券联席保荐,确保了发行的专业性和市场影响力,也为上市后的流动性提供保障。 为何是大新看好的印证? 这波认购狂潮,完美印证了我们(大新)此前看好维立志博的判断。资本寒冬中,真正具备硬核创新实力和清晰商业化路径的Biotech,依然是资本的宠儿。 维立志博凭借其独特的研发平台(如双抗、ADC等前沿领域,虽素材未明说,但能吸引此等基石必有硬货)和潜力管线,成功吸引了长线资本和基石投资者的深度绑定。这1057倍的“热情”,是市场对稀缺优质生物科技资
      8,1712
      举报
    • 舟木研究港美股舟木研究港美股
      ·07-21 16:40
      上周纳指再创历史新高,标普500也剑指巅峰,表面风光无限。但道指的疲软和整体涨幅的收窄,像极了冲刺前的喘息——市场正屏息凝神,等待本周开启的财报季给出关键信号:是注入强心针继续上攻,还是成为压垮高位骆驼的稻草? 短期能否冲刺?关键看财报成色与预期差博弈: “高处不胜寒”的估值需要业绩支撑: 当前纳指、标普估值均处于历史高位区间。推动上涨的核心逻辑——AI革命、软着陆预期——需要实实在在的盈利增长来验证和消化高估值。财报是“照妖镜”,业绩超预期(尤其是AI相关巨头),市场信心倍增,短期冲高可期;若普遍不及预期,“估值杀”风险陡增。 “买预期,卖事实”的魔咒: 市场对大型科技股(Magnificent 7等)的预期已被推得很高。财报即使“好”,但若只是“符合预期”甚至略逊一筹,都可能触发获利了结。真正的冲高动能,需要显著的超预期惊喜,才能抵消“利好出尽”的抛压。 分化加剧是主旋律: 并非所有公司都能享受AI红利。财报季将无情地区分赢家与输家。科技龙头若能延续强劲增长,可能继续引领纳指;而传统行业、对利率敏感或业绩疲软的公司,可能拖累道指甚至大盘。指数高位震荡、个股剧烈分化将成为常态。 VIX低于20:是“风平浪静”还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VIX(恐慌指数)低于20,确实反映市场短期情绪相对乐观、隐含波动率低。但这绝非“安全买入”的绿灯,反而可能是需要警惕的信号: 自满情绪陷阱: 历史表明,VIX持续低位往往伴随市场自满。当投资者普遍认为“没有风险”时,任何意外负面冲击(如重磅财报暴雷、地缘政治突变、美联储鹰派信号)都可能引发恐慌性抛售,导致VIX和波动率急速蹿升。 对冲成本低≠风险低: 低VIX意味着期权对冲成本低廉。这既是优势(保护成本低),也可能麻痹投资者忽视潜在的下行风险。在高位市场,低成本的对冲或许是聪明钱未雨绸缪的选
      7,5912
      举报
    • 舟木研究港美股舟木研究港美股
      ·07-21

      解码全球AMR仓储机器人第一股极智嘉(2590.HK)

      全球AMR仓储机器人第一股极智嘉,于7月9日正式登陆港交所。这家连续六年稳坐全球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头把交椅的中国科技企业,有哪些投资看点?  资本看好:港股机器人最大 IPO多元化,国配超30倍认购 此次IPO获市场热烈追捧,香港公开发售超额认购133.62倍,国际配售获30.17倍认购,是今年港股最高倍数的国际配售Top 3,更创下港股科技板块最高国际配售倍数纪录。主权财富基金、大量国际长线基金、科技专项基金以及对冲基金踊跃认购。基石投资者阵容汇聚国际资本巨头、顶级风投、国资力量与产业龙头,彰显资本市场对于机器人赛道的战略共识,以及对极智嘉商业化能力和技术价值的认可。 财务健康:接近盈亏持平,商业化领跑行业 公司营收稳步增长,从2021年以45%的复合增长率跃升至2024年的24.1亿元。更为关键的是,其盈利模型持续优化:毛利率34.8%,2024年经调整EBITDA亏损大幅收窄至0.25亿元,经调整净亏损率大幅收窄至3.8%,显示出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精细化运营成效,扭亏为盈指日可待。 公司2024年订单金额已达31.4亿元,核心业务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毛利率高达39.2%,海外市场AMR业务毛利率更达到46.5%,全球化布局带来显著溢价能力。 总体来看,在港股同类科技与机器人企业中,极智嘉已跻身营收规模第一梯队,收入规模高于其他To B类机器人企业。与此同时,极智嘉维持相对较低的调整后亏损水平。这种“高规模、高增长、低亏损”的财务特征使其有望即将实现扭亏为盈,成为少数具备明确商业化模型与兑现路径的企业之一,这在已具备一定体量的To B类机器人企业乃至ToB类硬科技企业中都颇为稀缺。 全球业务:连续6年全球第一,构筑难以复制的商业护城河 极智嘉的护城河首先体现在其难以匹敌的全球化深度。公司70%以上收入来自海外市场,业务触达40余国,服务超
      6591
      举报
      解码全球AMR仓储机器人第一股极智嘉(2590.HK)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