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飙车侠

IP属地:北京
    • 极速飙车侠极速飙车侠
      ·04-24
      特斯拉近期公布了一季度财报,没有达到市场预期。尽管2025年Q1财务指标未达分析师预测,但马斯克披露的"制造+AI"双引擎发展路径,仍推动股价盘后上涨4%。 在产品规划层面,定位大众市场的廉价车型确认将于2025年上半年启动生产。不同于外界预期的纯新平台,特斯拉选择将下一代电子架构与现有产线深度融合,利用上海、柏林等超级工厂的成熟产能实现快速爬坡。伯恩斯坦分析师指出,这种"渐进式平台迁移"策略虽削弱了成本优化空间,却规避了新建产线的资本开支压力,在行业价格战白热化阶段更具战术灵活性。 自动驾驶布局正加速从技术研发向商业闭环演进。今年6月,配备远程监管功能的Robotaxi服务将在奥斯汀率先落地,Model Y车型将承担起验证商业模式的重任。值得关注的是,特斯拉首次为FSD业务划定盈利时间表——2025年下半年实现正向现金流,并计划在年底前完成消费级车辆完全无人驾驶的技术突破。摩根大通认为,若能如期建立"数据采集-算法迭代-商业变现"的飞轮,特斯拉或率先打破自动驾驶规模化盈利的行业魔咒。 生态协同成为战略新支点。Optimus人形机器人年内千台级的工厂部署,与自动驾驶共享的神经网络架构,正在打开"制造革命×出行革命"的想象空间。尽管4680电池量产、Cybertruck产能等遗留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但特斯拉已展现出将离散技术节点编织为系统竞争力的野心。 面对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马斯克强调将收缩政治活动聚焦主业,同时透露已构建关税波动应对方案。在智能电动化竞争进入深水区的当下,特斯拉这场"向技术要利润"的豪赌能否兑现,或许将在未来18个月见分晓。 $特斯拉(TSLA)$ $比亚迪(002594)$
      347评论
      举报
    • 极速飙车侠极速飙车侠
      ·04-23
      吉利“神盾金砖”电池杀疯了!安全技术开放,行业要变天? 在2025上海车展上,各家车企纷纷拿出了自家绝活。吉利也不甘示弱,直接甩出——硬核SUV“银河战舰”和全新“神盾金砖”电池品牌,开始卷新能源赛道的安全标准。更狠的是,吉利宣布开放电池底部安全专利,连砸20亿建的全球安全试验中心也共享给行业,这波操作堪称“技术慈善”,但明眼人都懂:一旦吉利的测试标准成为行业基准,话语权就稳了。 “银河战舰”更是狂堆黑科技,纯电、混动、增程随意切换,爆胎照跑、涉水能漂,甚至自带“无人漂移”技能。吉利这是要把SUV造成“陆地潜艇”? 说到底,吉利一边用1562项安全专利秀肌肉,一边喊“安全平权”拉好感,但真正的野心或许是——让“神盾金砖”成为电动车安全的代名词。 $吉利汽车(00175)$
      222评论
      举报
    • 极速飙车侠极速飙车侠
      ·04-23

      关税风暴下的新机遇:中国车企加速进军欧洲市场

      在国际贸易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美国关税政策的“大刀”挥舞,意外地为中欧关系带来了新的转机。据路透社报道,欧盟与中国正就设定中国产电动汽车最低售价进行商讨,这一动态为中国车企进军欧洲市场再添一大利好。 近年来,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的表现超预期。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车企在欧洲的销量激增64%,市场份额从2.5%攀升至4.1%。这一成绩的背后,是美国关税壁垒削弱了其竞争对手特斯拉在欧洲的销量,同时欧洲多国新能源补贴的缩减也为中国车企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为抓住这一最佳“窗口期”,长安、比亚迪等中国车企加速布局欧洲市场,密集推出新车型。长安汽车宣布未来三年将在欧洲市场推出长安、深蓝和阿维塔三大品牌共8款新车;广汽国际也在欧洲设立了办公室;极氪汽车旗下7X车型已在欧洲开启预售。此外,比亚迪、领克、零跑等品牌也在加速推新,力求在欧洲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中欧“抱团”带来的机遇不仅体现在关税政策上,更在于双方汽车产业的互补性。面对美国的关税冲击,欧洲汽车产业面临巨大压力。而中国车企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欧洲的先行布局,都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中欧双方已同意研究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机制,以替代此前的高关税方案。这一转向显示了欧盟在全球贸易环境恶化背景下,与中国保持汽车产业合作的战略必要性。 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颓势也为中国车企提供了趁虚而入的机会。特斯拉因产品竞争力下滑、品牌形象受损等因素,在欧洲市场的销量大幅下滑。而中国车企在价格策略上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满足更广泛的消费群体需求。上汽MG4、小鹏G9等车型在欧洲市场的预售价远低于特斯拉同类产品,这种价格差异对欧洲消费者极具吸引力。 在中国车企的多样化产品战略中,插混车型成为在欧洲市场突围的关键路径之一。受欧洲关税政策影响,中国纯电动汽车出口量有所下滑,但插混车型却销量大涨。插混车型因其
      470评论
      举报
      关税风暴下的新机遇:中国车企加速进军欧洲市场
    • 极速飙车侠极速飙车侠
      ·04-23
      别克“至境”入局新能源,合资车转型晚了吗? 近日,上汽通用别克品牌推出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并发布“逍遥”超级融合架构,别克正式向新能源高端市场发起冲击了。 “逍遥”架构的灵活性与兼容性成为其最大亮点,能够覆盖MPV、SUV、轿车三种车身形式,支持纯电、插混、增程三种新能源技术,并适配前驱、后驱、四驱三种驱动方式,展现出别克在技术研发上的深厚实力。这种高度集成化的架构设计,为别克未来产品的多样化布局提供了可能。 未来12个月内,6款基于“逍遥”架构的全新新能源车型将陆续登场,这一密集的产品投放计划,无疑将进一步加剧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态势。 别克此番布局能否在新能源赛道上取得突破,仍有待市场检验,但“逍遥”架构的创新性无疑为其增添了不少胜算。 $上汽集团(600104)$ $比亚迪(002594)$
      288评论
      举报
    • 极速飙车侠极速飙车侠
      ·04-21
      阿维塔全球化野心:2027年剑指千亿营收,激进目标能否兑现? 在阿维塔06上市发布会上,该董事长表示,2025年进入50个国家,2027年实现全球销量40万辆、年收入千亿元,2035年更是瞄准150万辆的年销目标。目前,阿维塔已在国内铺设700余家渠道网点,2024年将加速出海,计划覆盖161个海外渠道,并挑战1.5万辆的海外销量。 业内分析认为,阿维塔的规划展现了长安汽车冲击高端的决心,但其目标设定颇为激进。以2027年40万辆销量为例,相当于年均复合增长率需超80%,且需在竞争激烈的海外市场快速站稳脚跟。此外,千亿营收目标对品牌溢价和规模化能力提出双重考验。若成功,阿维塔或将成为中国高端智能电动车的全球代表;若不及预期,则可能暴露扩张节奏与资源匹配的风险。未来几年,其技术迭代、本地化运营及用户口碑将成为关键变量。 $长安汽车(000625)$
      361评论
      举报
    • 极速飙车侠极速飙车侠
      ·04-18
      上海车展马上来了,这次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近1000家知名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36万平方米,预计将有超100台首发新车亮相。 随着开展临近,众多品牌陆续公布参展车型。 极氪9X以黑金涂装与硬朗车身轮廓引发关注,据推测,其前脸将延续家族式设计,搭载分体式大灯与车顶激光雷达;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穆军确认,领克900将在车展亮相,并计划于4月28日正式上市。银河星舰9应该也会公布,按照银河现在的策略,这车价格应该很给力,大概率这批大6座中起售价比较低的一款,产品造型应该也符合大众审美。 豪华品牌方面,凯迪拉克将在车展公布2025年参展阵容,旗下V系列高性能家族首款纯电车型LYRIQ-V将迎来国内首秀。仰望官方通过微博曝光一款新车型,从造型判断为仰望U8加长版,预计命名为仰望U8L,新车基于U8打造,车身长度有所增加。 此外,乐道L90定位大型SUV,尺寸与理想L9接近,预计配备空气悬挂与激光雷达;零跑B01基于LEAP3.5技术架构打造,采用全新家族化设计语言,搭载激光雷达+8650芯片智能驾驶方案,驱动形式为纯电。MEGAHome家庭特别版和MEGAUltra智驾焕新版也将迎来上市,前者更换小型激光雷达,后者对智能驾驶硬件进行升级。极狐T1作为小型SUV,也将在车展正式亮相。 $吉利汽车(00175)$ $比亚迪(002594)$ $理想汽车-W(02015)$  
      432评论
      举报
    • 极速飙车侠极速飙车侠
      ·04-17
      工信部给车企上“紧箍咒” 中国新能源车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电动车着火等交通事故率也在频繁发生。倒逼工信部下场整治,召集19家车企的60多位代表参会。会议强调,汽车生产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工程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旅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同时,明确要求避免夸大产品安全能力或多度营销。就在发布会前,一张没有署名的会议总结在车圈多个社群流传。 其中关于收紧智驾功能的宣传要求: 1)  宣传中禁用“自动驾驶”、“自主驾驶”、“智驾”、“智能驾驶”、“高阶智驾”等名词,以“智驾等级+辅助驾驶”进行描述(例如L2级辅助驾驶) 2)  禁止使用“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远程遥控”等名词(突出驾驶员必须有所控制,由人最终保证运行过程中的安全) 3)  不允许在L2级宣传中用“接管”进行功能的传播(强调L2不允许驾驶员脱离控制,L3才可以使用),也不允许使用“脱手”、“脱眼”的描述(“脱手”、“脱眼”违反交通法,只能用“驾驶员运动脱离”和“驾驶员视觉脱离”) 4)  尽量用中文全称,即便使用英文,在第一次时也必须进行中文的全称说明(避免用英文名称夸大技术能力和规避责任) $比亚迪股份(01211)$ $小米集团-W(01810)$ $赛力斯(601127)$
      541评论
      举报
    • 极速飙车侠极速飙车侠
      ·04-16
      全固态电池能不能取代AI成为主战场? 工信部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强制要求“不起火、不爆炸”,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 最近电动车起火的事件一件件,现在国家真的要动真格了。   以前是要求,电池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新规延长到2小时,并且所有监测点温度不高于60度。重点还是考虑要给逃离和救援一些时间,从根本上减少对消费者的伤害。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以后只要起火,就直接召回停产,没商量。这对所有车企都是一次全面的技术大考。 新标准对电池提出了更高要求,达不到标准的企业将出清,因此行业将向头部企业集中。 所以固态电池成了唯一的选择。固态电池具备更高能量密度、更安全、长寿命、更广温度工作范围,长期发展趋势稳定。 $比亚迪股份(01211)$ $宁德时代(300750)$
      227评论
      举报
    • 极速飙车侠极速飙车侠
      ·04-16
      蔚小理要“团灭”?专家放话了 最近,腾讯新闻和腾讯汽车搞了个《车市热议+》的直播对话,邀请了一堆行业专家,针对蔚小理的发展前景一顿分析。专家说,这几家新势力在未来3年独立生存的概率为零,难道蔚小理真要“团灭”?到底靠不靠谱?   先看看这几家车企2024年的成绩。理想汽车营收和交付量都挺猛,虽说净利润有点下滑,但在新势力里盈利能力还是最强的;小鹏汽车营收和交付量也都在涨,亏损在缩窄,不过想赚钱还是不容易;蔚来营收和交付量是有提升,可亏损问题太严重。   从价格和销量来看,这三家的价格都在往下走。蔚来ES6销量下滑,说明它从高价区间往中低价调整战略;小鹏靠着MONA冲进比亚迪的低价腹地;理想L系列虽说守住了高端价位,L6定价也是下滑到了20万级别,又开始往纯电转型,市场前景也不太明朗。技术路线上,三家小鹏新车研发失败率高,浪费不少钱;理想面临增程市场竞争激烈和纯电转型的难题;蔚来的换电模式也遭到质疑,被增程式和快充技术“前后夹击”。   再说说蔚来乐道,销量没达到预期,问题出在哪呢?专家们觉得,产品定位是个大问题。价格没找准,既没高端车的溢价能力,又没性价比,还忽略了市场价格带下移的趋势。而且,品牌架构也不合理,乐道和蔚来品牌资产没衔接好。   小鹏这一年变化挺大,王凤英的加入功不可没。她狠抓成本管控,让小鹏少走了不少弯路。但小鹏也有自己的麻烦,低价车研发能力不足,产品换代快,单车成本收不回来,还得面对比亚迪的竞争。   说到技术护城河,专家们也不看好。现在智驾技术发展太快,国内四大智驾供应商要是崛起,蔚小理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而且,技术平权化越来越明显,新势力的技术优势在慢慢消失,汽车竞争又回到了拼产品本质的阶段。   最后聊聊未来发展。专家朱西产直接放话,蔚小理三年内一家都剩不下,年产量
      1,2901
      举报
    • 极速飙车侠极速飙车侠
      ·04-15
      蔚来汽车李斌放话求盈利! 在“上海蔚来第10万用户”交付活动上,蔚来CEO李斌立下“军令状”,直言若蔚来无法盈利、实现持续健康经营,自己作为CEO便是失职。面对盈利难题,李斌表示蔚来正着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他认为从公司层面实现盈利并非难事。毕竟2025年堪称蔚来的产品大年与技术大年,旗下新车陆续推出,技术不断迭代,充换电网络也在稳步拓展。 与此同时,有博主爆料蔚来上周新增大定订单一举突破9000台,如此亮眼的市场表现,预示着本周蔚来交付量有望迎来攀升。李斌坚定的盈利决心,结合出色的订单数据,显示出蔚来正积极扭转局势。新车的市场接受度良好,为盈利目标的达成注入强心剂。后续,就看蔚来如何凭借产品与技术优势,进一步优化成本,将订单转化为实际盈利,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跟,兑现李斌的盈利承诺。 $蔚来-SW(09866)$ $蔚来(NIO)$
      542评论
      举报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