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洞商业蓝洞商业
      ·2023-03-20

      尴尬B站:爱能发电,不能变现

      优质内容和商业化变现,就像是月亮和六便士的矛盾一样难解,2024年盈亏平衡的目标迫在眉睫,但B站也许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撰文|蓝洞商业 于玮琳 「这家企业靠什么赚钱?」 大多数公司的答案一目了然。抖音、小红书的广告,爱奇艺的会员,网易的游戏,这些都占据了其营收的60%以上。 那么B站呢?很难第一时间给出答案。 根据哔哩哔哩发布的2022年全年及Q4财报,2022年B站总营收达219亿元,同比增长13%;净亏损为75亿元,较2021年68亿元扩大约10%。 对于B站来说,实现盈亏平衡仍旧遥远。细究其过往一年的营收情况,四驾马车(增值服务、移动游戏、广告、电商)几乎并驾齐驱,其中包括直播和大会员在内的增值服务所占比重最高,实现了87.2亿元营收;其次为广告和移动游戏,超过了50亿元;最后为电商收入30.96亿元。没有任何一项收入超过总营收50%。 没有短板的另一面,也就是没有长板。营收上没有拿得出手的拳头类目,内容端却恰恰相反。B站是中文互联网上特色鲜明的存在,拥有忠实的用户和备受认可的创作者生态。 采访B站的用户与广告主,「蓝洞商业」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馈。 对于用户来说,B站拥有内容的独占性,「我一年365天有366天泡在上面」,「我的大会员已经续约到2026年了」。 而对于广告主而言,B站却是粮草丰沛时才会选择的投放渠道,「没有一家百年品牌不想做B站,可是当下我们必须选择最能立竿见影看到数据的平台(比如抖音)」。 面对这样的矛盾,始终在寻找答案的B站,正在酝酿一场「牵一发动全身」的自我革命。 据「知危」报道,B站3月10日在上海总部举办了一场百名UP主的交流会,主题是 「探讨哪些播放指标能客观反应稿件质量,是否要在播放量指标外加入播放时长等维度 」。一位参会者透露:「大概意思是,播放量要删了」。 「老推荐算法以播放量数据为主,互动率、完播率为辅,短视频在这样的算法下拥有
      1.30万1
      举报
      尴尬B站:爱能发电,不能变现
    • 自象限自象限
      ·2023-03-24

      B站向左,小红书向右,社区的商业化还有出路吗?

      图片|Photo by Rosie Steggles on Unsplash ©自象限原创 作者|罗辑 编辑|庄颜 排版|李帛锦 B站还没学会抖音,抖音却已经盯上B站了。近日,抖音悄悄上线了定位于年轻人兴趣知识视频平台的「青桃」,开始对标B站。而去年4月,B站刚学习抖音上线了Story-Mode,成为广告收入的新增长点。但显然,Story-Mode并没有解决B站的商业化困境,所以近期B站又开始了一系列新的调整,再次向商业化发起了冲锋。 3月10日,「知危」报道,B站正在考虑将前台显示的播放量数据取消,改为以“用户消耗时长”的思路衡量视频的传播程度。 在这之前,B站CEO陈睿在3月初的财报电话会上表示,“B站2023年会提升DAU/MAU的比例,目前是28%,我们应该会提到30%。这个意味着更高的用户活跃度、更高的用户黏性,以及更大的用户商业价值。” 同样发力商业化的还有小红书,在B站消息的同一天,「晚点」报道小红书将直播业务提升为独立部门,由银时(花名)负责统一管理直播内容与直播电商等业务。在此之前,小红书的直播业务归属于社区部旗下二级部门的业务组。 无论是小红书的组织架构调整,还是B站播放数据前台展示的变化,本质意图都在商业化。只是B站的路径是回归内容,而小红书则是开展更积极的商业化探索。 在这之前,作为社区平台商业化的先行者,知乎和豆瓣并没有交出合格的答案。而同为内容社区,同样面临着内容与商业化平衡的难题,在诸多尝试之后B站和小红书最终选择了两种不一样的尝试,他们又能交出怎样的答卷? 扭捏暧昧的社区商业化 B站虽然一直强调商业化,但步子却迈得谨慎,这种谨慎有时候甚至显得有些扭捏。 比如2022年双十一期间,B站布局直播电商。为了激励UP主,其在首页挂出“直播电商UP主招募激励计划”。但却只有50元的相关奖励。这与京东、淘宝双十一期间动辄百万的激励政策相比,显得确实有些小
      3,895评论
      举报
      B站向左,小红书向右,社区的商业化还有出路吗?
    • liukuangliukuang
      ·2023-03-30

      抖音进攻,B站退守

      “爱优腾芒”等长视频平台的崛起,在一定层面上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出现,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用户观看视频的方式。只不过,近几年,随着流量增长逐渐遭遇瓶颈,各视频平台便纷纷开始在彼此领域试水,试图通过不断拓宽自身边界,来寻找新的增量。 而当长短视频均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介于二者之间的中视频就成为了长、短视频平台重点发力方向。事实上,以抖音为代表的内容平台很早就开始在中长视频市场寻找增长,希望借此机会抢占新的市场先机。而作为公认的中视频领域的玩家,B站也在进一步加大自身中长视频内容的投入。显然,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抖音和B站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巩固着自身业务。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抖音“攻城掠地” 近期,抖音上线了一款面向年轻人的兴趣知识视频App“青桃”。据悉,“青桃”以中长视频为主,内容涵盖职场进阶、科学探索、文化艺术、互联网前沿等数十种分类,而且“青桃”不管是从产品定位上,还是内容展示上都像极了B站,甚至可以说“青桃”是抖音版B站。而抖音之所以选择在当下推出一款新的知识类的中长视频软件似乎并不意外。 首先,相较于长、短视频,中长视频的用户规模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抖音布局中长视频,能为其带来新的增量。与发展势头正在放缓、流量增长逐渐见顶的短视频不同,信息更加丰富、内容更有深度的中长视频用户粘性更强、变现能力更优、增长空间更大。根据《中视频创作人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高频消费中视频(1-30分钟)的用户达6.05亿,网民渗透率为64%,即每5个网民就有3个用户高频消费中视频。 其次,中长视频可以与原本的短视频形成内容互补,抖音发力中长视频,能助其进一步完善内容生态。以内容起家的抖音在深耕细分领域上可谓是经验丰富,其新上线的中长视频App“青桃”在内容分类上就格外全面、细化、清晰。不仅如此,“青桃”还可以与抖音进行数据互通和作品共享,在为创作
      5,4294
      举报
      抖音进攻,B站退守
    • 窄播窄播
      ·2023-03-30

      B站商业化需要可复制的案例

      既要做长板,也要补短板。 作者|庞梦圆 监制|邵乐乐 社区平台到了证明自己具有持续规模化变现能力的阶段。对B站来说亦是如此。 作为一个通过兴趣聚集起来的UGC平台,在游戏收入增速放缓、靠OGV撑起的增值收入看到天花板后,帮更多UP主实现多样变现,成为B站现阶段提升和证明商业化能力的必经途径。 UP主是B站社区内容供给和独特社区调性的来源,帮UP主获得更多收益符合B站在社区和商业化的双重需求。 B站UP主变现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以去年7月的组织结构调整为节点,此前的UP主变现多来自社区激励,和基于社区及UP主自身影响力吸引来的商业机会——这类机会主要聚集在部分头部UP主中,如何同学与乐歌的合作、罗翔代言沃尔沃,以及@极速拍档 等垂类头部与垂直行业客户的合作。 去年7月以后,实际上从2022年初开始,B站就开始强调要增强社区商业氛围,鼓励更多中腰部UP主接商单,鼓励UP主开播,提升在广告、带货方面的变现。平台商业化团队也开始从行业角度横向拓展客户。 也是到这个阶段,B站真正走到社区变现的深水区,开始着力解决UGC为主的社区做商业化的核心难题:包括商业化工具、系统搭建,方法论建立,服务能力提升,甚至更为感性的专属B站的社区商业化路径的探索。 B站展示自己商业化能力的最直接证据,是有越来越多的UP多样变现的案例出现。 近一年多来,确实有更多UP主在商单、带货方面取得成绩,也有拼多多这样的品牌在中腰部UP主的投放上能做到「ROI大于5」。 但这些案例在大规模复制和推广上有明显局限。他们更多依赖的是单个品牌和UP主的特殊能力,而非B站商业化所能提供的普遍支持。 不过,在社区做商业化的早期出现类似「在结果上有效,路径上不可复制」的案例依然是有价值的。除能在公众层面为社区商业化吸引关注外,对这些案例的分析,也有助于帮社区辨别哪些是商业化过程中必须要补强的因素。 B站寻找UP主有效变现路径
      4,2261
      举报
      B站商业化需要可复制的案例
    • 一视财经一视财经
      ·2023-03-30

      陈睿狐疑不决 B站“钱”景落何处

      作者丨一视财经 木卫   编辑 | 西贝  B站商业化,将落在何处? 截止至2022年第四季度,B站的月均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3.26亿,同比大幅增长20%。成立于2009年上海的B站,全名哔哩哔哩,是当前中国规模最大、最知名的ACG(动画、漫画、游戏)视频网站,同时也是中国年轻世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网站,其围绕用户、创作者和内容,构建了一个源源不断产生以中长视频为主的内容生产生态体系。 目前,B站已经涵盖了超过7000个兴趣圈层,形成了庞大的多元文化社区体系,在中国的Z世代群体中,B站的人气极高,由于最先在中国发扬光大了视频弹幕文化,很多年轻人亲切地称呼B站为“电子榨菜”,许多网络热词,诸如“AWSL”“真香警告”都出自于B站的弹幕文化。 01 赚足吆喝 3月初,B站发布了截止至2022年12月31日的四季报和2022年的全年财报。 总的来看,除了长久以来一直提到的商业化进程,在此轮财报中,B站还将焦点聚集到了利润改善、亏损收缩等节点上。在财报正式发布后,B站董事长陈睿就表示:今年公司的业务会更加聚焦,整个公司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两件:增收减亏和追求健康的用户增长。用户增长,不会再单纯追求MAU数字,会关注更有质量的DAU增长以及DAU商业价值转换效率的提升。同时,B站管理层重提“2024年盈亏平衡”的老目标。 尽管这几年来B站积极谋求变革,进行降本增效的努力为广大用户和投资人可见。但是,从此次财报数据表现来看,B站要达成“2024年盈亏平衡”这一目标似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随着时间的指针转到了2023年,留给B站达成预期的时间着实不多了。 02 营收增速放缓,亏损拉大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Q4,B站实现总净营收为61亿元,同比增长6%;2022年全年,B站实现营收总额达219亿元,同比增长11.4%。如果进行纵向比对的话,
      4,0644
      举报
      陈睿狐疑不决 B站“钱”景落何处
    • GPLPGPLP
      ·2023-04-02
      【B站UP主发起停更潮】近日,不少B站用户发现很多自己关注许久的UP主,发布了暂时停止更新的视频,表示短期内不会再上传新的内容。多位UP主密集地公开宣布暂停更新并不多见。停更原因方面,大部分UP主均表示,平台收益减少、收支难以平衡是停止更新的主要原因。“B站的奖励机制今年进行了很大调整。”一位在B站拥有数万粉丝的UP主表示,一条各项数据和去年差别不大的视频内容,B站给到创作者的收益可能只有去年的1/3~1/2。(21世纪经济报道)
      3,5652
      举报
    • 互联网怪盗团互联网怪盗团
      ·2023-04-03

      B站UP主发起“停更潮”真实原因之我见

      一夜之间,B站UP主发起“停更潮”的消息登上了几乎所有社交媒体的热搜。不止一个百大UP主向粉丝发布了“暂停更新”的通知,中腰部和垂类UP主这样做的更是不计其数。说实话,早在去年开始,我已观察到一些资历丰富、水平颇高的B站UP主逐渐停止发布内容;但是我没有想到会演化到如此激烈的地步。在我印象中,只有2020年起点中文网的“五五断更节”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不过那次危机还是很快解决了,本次危机则不会。由于B站官方迄今没有对“停更潮”的范围和原因做出回应,大家只好各自猜测。媒体的主流意见是:B站为了控制亏损,刻意下调了内容激励,许多UP主发视频拿到的激励下降了一半乃至更多。而且,随着降本增效的持续,内容激励的下调恐怕还会持续下去,看不到钱途的UP主才会选择停更。上述解释正确吗?有道理,但不全面。中小UP主的停更可能确实是因为平台激励下降,但是坐拥几百万粉丝的百大UP主停更不可能是出于这种原因。对任何平台的头部创作者而言,平台的流量分账永远是收入的小头,没有人会指望依靠这个赚钱。事实上,已经有几位百大UP主公开表示,他们停更与平台激励下降无关。真实原因或许更棘手:品牌广告商单可能严重不达头部UP主的预期,使他们不得不考虑自己的选择。与此同时,B站过去几年推动的带货、直播等变现途径,要么效果不佳,要么适用面较窄,因此无法弥补品牌广告商单的缺口。2020-2021年,B站曾经是品牌广告主的兵家必争之地——在广告主眼中,它既有调性,又有原创性,能做到“品效合一”,是抓住Z世代消费者的不二法门。B站还具备强大的话题引导能力,品牌若能乘上站内热门话题的东风,就能像罗翔、何同学等顶级UP主一样火速“出圈”。那成为了B站创作者的黄金时代,头部UP主赚到几千万的不在少数;虽然广大中腰部UP主还处在温饱边缘,但他们也真诚地相信,早晚有一天会轮到自己。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形势没有继续变好,反而
      3,998评论
      举报
      B站UP主发起“停更潮”真实原因之我见
    • 熔财经熔财经
      ·2023-04-03
      B站UP停更非偶然  互联网思维的必然 互联网思维原理,“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是企业家自我催眠的安慰剂。 细思,企业家、消费者、投资者都有了互联网思维将成为怎样局面? 企业家想赚消费者及投资者钱;投资者想抓企业家、消费者腰包;消费者勒紧腰包想薅羊毛。 B站停更潮,是B站在薅不动市场(消费者)情况下,过度薅UP(投资者),UP主薅不动平台也接不来广告时,UP主及时止损的表现。 没有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都是死循环。
      3,091评论
      举报
    • 郭施亮郭施亮
      ·2023-04-03

      B站UP主发起停更潮,哔哩哔哩的投资价值会受到影响吗?

      $哔哩哔哩(BILI)$   哔哩哔哩成立14年时间,聚集了大量的年轻用户。从用户的真实体验出发,B站受欢迎的原因,一方面是B站活跃的ACG氛围,另一方面是B站观看体验比较好,没有太多的广告困扰,而且其弹屏文化颇具特色,非常吸引用户的关注。   B站成立14年,PUGV模式(专业用户自制内容)成为其亮点之一,多年来凭借专业优秀UP主的内容产出,大大提升了用户黏性与平台吸引力。随着B站的逐渐壮大,在创作激励计划正式上线之后,B站的UGC影响力(用户生产内容)也在持续提升。   B站UP主发起停更潮,对平台的影响还是有的。但是,并不是意味着颠覆B站的商业模式。   B站吸引UP主的原因,既与平台的氛围文化有关,也与B站的激励分成模式有关。据B站2022年财报显示,给到UP主的激励/分成高达91亿,同比增长了18%。2022年B站亏损74.97亿,同比下降约10.43%,给到UP的高激励分成金额比2022年的亏损金额还要高。   B站持续给到UP主高昂的激励分成,可见头部UP主对B站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随着UP主停更潮的出现,B站是时候要考虑业务调整或者更积极的应对措施了。   在UP主停更潮出现的背后,大概与几方面的原因有关。   例如,经济环境不明朗,广告主投入力度下降,并导致流量收益、商业接单数量减少,UP更新热情显著降温。   例如,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平台补贴力度下降,且平台融资压力增加,UP主的收益也会受到明显的冲击影响。   又如,在ChatGPT的影响下,加快了AIGC的崛起速度,一旦AI创作成为主导模式,将
      1.14万8
      举报
      B站UP主发起停更潮,哔哩哔哩的投资价值会受到影响吗?
    • 异观财经异观财经
      ·2023-04-03
      这几天关于B站UP主停更的消息热度不减,对于这个问题, 作为创作者有几点想说: 1、关于平台补贴减少,并非B’站一家,相信所有创作者都有感觉,头条号、百家号、企业号等平台的激励补贴总体都是减少的趋势 2、创作者的收入,流量分成是创作者收入的一部分,对于纯粹靠流量分成作为收入来源的创作者,未来的收益可能会越来越少,之前各渠道现金和流量疯狂补贴的时候,同样滋生了一大批做号薅羊毛的创作者或者MCN机构,这类做号者,未来停更的大概率的。 3、很多创作者的品牌广告、公关传播是大部分收入来源,受到大环境影响,品牌广告主在这部分的预算下调,一些团队运营做号的机构,各种成本都很高,报价高,广告主望而却步,拿不到广告,做号机构也只能降本。 4、创作者,短期内或许靠关系能有一些合作,但是未来更多还是要靠优质内容的输出能力,优质内容➕性价比,垂直领域影响力➕IP价值,或许才是创者者未来核心竞争力。$哔哩哔哩-W(09626)$ 
      3,218评论
      举报
    • 松果财经松果财经
      ·2023-04-03

      B站全资持股播乐网络科技并增资波罗蜜两关联公司

      松果财经消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波罗蜜关联公司上海播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张振栋、潘自强退出股东行列,新增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为股东并全资持股,同时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张振栋变更为郑彬炜,注册资本由100万人民币增至1140万人民币。 $哔哩哔哩(BILI)$ 据报道,波罗蜜旗下业务有跨境电商平台、KOL电商服务等,2020年被B站收购,成为B站官方商业化的服务商。天眼查显示,2021年9月,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波罗蜜另一关联公司舶乐蜜电子商务(上海)有限公司全资股东。近日,后者增资2亿,注册资本达2.22亿人民币。 来源:松果财经
      2,632评论
      举报
      B站全资持股播乐网络科技并增资波罗蜜两关联公司
    • 艾迪尔00艾迪尔00
      ·2023-04-03
      $哔哩哔哩(BILI)$ 4 月 2 日,一批 B 站创作者(即 UP 主)发布了暂时停止更新的视频,相关消息登上热搜,股价在 4 月 3 日大跌超 4%。那些up主停更的原因是平台收益减少、收支难以平衡。这说明 b 站在努力盈利,不能再为情怀买单了,所以,长期来看是一个公司迈向成熟的标志。虽然一部分 up 主收益减少,但是大概率并不影响大盘,因为 b 站的本质是一群热爱鬼畜的年轻人的一个创作社区,相反,合理清除一些只做盈利的 up 主,有利于 b 站长远更加健康发展。短期会消磨掉新内容的产生速度,但是有人出去,有人进来,抖音,快手也有很多人辛辛苦苦赚不到钱,选择退出或坚持,都是正常现象。所以影响偏短期,并不具备可持续性。停更 up 主的更偏向于施压,而不是离开,所以,大概率还会回来。综上,b 站短期看跌,长期看商业模式能否跑通,还需要持续的财报验证,以后如何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3,3351
      举报
    • 艾迪尔00艾迪尔00
      ·2023-04-03
      $哔哩哔哩(BILI)$ 哔哩哔哩股价走势之前一段时间相当强劲,但是公司商业前景有点看不太清楚, 股价的波动也是比较大的,公司也是处于一个不断成长的时期,所以感觉没把握的话就要撤离战场了。
      2,174评论
      举报
    • 悦然资本悦然资本
      ·2023-04-03
      $哔哩哔哩(BILI)$ 走了走了,逻辑变了,我先撤了,各位江湖再会!
      2,461评论
      举报
    • 品玩品玩
      ·2023-04-04

      B站喜提“幽灵热搜”,但也不冤

      “莫名其妙。” 这是游戏视频博主“靠脸吃饭的徐大王”对4月2日热搜榜的评价。这位坐拥“近四百万粉丝”UP主在3月31日发布了“停更视频”,在视频中“徐大王”表示“做视频真的不赚钱”,以后如果更新也大概率“只会当成一个兴趣爱好来做”。 4月2日早上7:15分,《21世纪经济报道》在网站发布了一篇关于“多位B站UP主停更背后”的新闻报道。在报道中部分总结了多位从22年中到4月停更的多位知名UP主,还指出B站官方降低成本是UP主出现“批量”停更的重要原因。 报道发出后,多个媒体的融媒体平台引用这篇报道的表述,生成了相应的微博文案和短视频。同时在微博传播端加入了“停更潮”标签,如#B站UP主发起停更潮#、#近四百万粉丝UP主回应B站停更潮#等进行话题引流。 “停更潮”这样的表述过于吸睛,这两条引流标签快速冲上了微博热搜榜的前两位。其中的主标签“B站UP主发起停更潮”的标签热度至少冲破了300万,成为遥遥领先的热搜第一。 图源:微博 并非激烈发生的停更“潮” 作为最近一位官宣停更的UP主,“徐大王”在下午13:53分发了一篇微博,表示自己停更与B站“没啥关系”,“没必要大惊小怪”。同时,他还在评论区回复了粉丝的评论,进一步希望与这次汹涌而来的流量海啸撇清关系。 而评论后的高赞跟帖则是调侃徐大王“要揭竿而起了一样”。 图源:微博 B站是否像一些网友理解的,百万大V开始纷纷停更? 答案或许没有那么悲观。 《21世纪经济报道》其总共列举了去年中到今年初共计6位百万粉丝以上的头部大UP。而综合了多方媒体报道,在最近一个月内发生的百万级UP主官宣停更其实只有“徐大王”、“-LKS-”和“怪异君”,其中只有“-LKS-”明确表示自己只是休假、“怪异君”则称自称是公司内部变动。 那么,最近一个月内真正意义上“官宣”将退出职业江湖的百万级UP主其实只有“徐大王”一个人。 而根据UP主“小金戈尔”截止
      4,0241
      举报
      B站喜提“幽灵热搜”,但也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