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财报季2023Q4

财报季即将拉开序幕,你觉得哪个公司的财报超出你的预期,哪个公司的财报又让你失望透顶?快来分享财报点评,赢取心动好礼。

趣活发布2023年财报,第二增长曲线有望带动估值修复?

4月3日,中国领先的专注在本地化生活服务领域的零工经济平台 $趣活(QH)$ 集团发布了其2023年下半年及全年业绩。 财报显示,2023年,趣活实现收入37.02亿元,实现净利润600.8万元,而2022年为净亏损1641.4万元,并且实现调整后净利润551.3万元,同比2022年增长64.7%,说明公司“先扩收后提利”得到了有效贯彻,效果显著。 成本费用端,2023年趣活的成本为35.36亿元,同比略有下降;一般及行政费用同比下降13.7%至1.84亿元,延续了2022年的下降趋势。 图:趣活利润表 二手车出口与SaaS+服务成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从服务结构上看,趣活的营收主要来源于三大业务板块,即平台履约服务、二手车出口和SaaS+服务。其中,平台履约服务是公司收入的压舱石,用于稳定公司当前的收入和利润。而二手车出口和SaaS+服务则是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带动公司整体获得更高的业务增长机会。 趣活的二手车出口业务于2023年5月正式上线,在之后的短短7个月时间里,趣活从中国出口了约1,900辆新能源汽车,创造了1.54亿元的收入。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二手车出口市场正逐步走向规模化,2022年中国二手车出口6.9万辆,2023年总量超过16万辆,比上年增长超1倍。市场预计,到2025年,中国二手车出口量有望达到40万辆的规模。尤其是在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的大趋势下,中国新能源车凭借技术优势,将会抢占海外出口市场,给二手车出口业务带来更大的增长潜力。这对于趣活的二手车业务来说将会是极大的利好。 SaaS+服务则是在保洁住宿板块下向SaaS+服务的赋能模式进行转型,撬动拥有成熟的运营系统和服务产品的广大中小型生活服务商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趣活所面向的服务商更偏向于本地化的小型生活服务商,它们擅长于线下服务
趣活发布2023年财报,第二增长曲线有望带动估值修复?
avatar趣活
2024-04-03

一图看懂趣活2023H2及全年财报

2023年4月3日,趣活 $趣活(QH)$ 发布2023年H2及全年财报,公司不仅在优化成本与提升利润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实现了多项财务指标的历史性转正,更通过其二手车出口业务和SaaS+服务创造了新的增长引擎,实现了业务模式的创新与多元化发展。
一图看懂趣活2023H2及全年财报
avatar来咖智库
2024-04-03

铠甲与软肋,安踏还能赢多久?

作者 | 追辛 编辑 | G3007 安踏再次小胜。 日前,安踏体育发布了2023年的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3年安踏集团收入624亿元,同比增长16.2%,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34.9%;毛利率上升2.4个百分点至62.6%,经营现金流入196.34亿元,同比增长61.6%。 对于此次业绩的表现,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指出,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战略布局,让集团在专业运动、时尚运动、户外运动三大赛道均实现了高质量增长。 从此次安踏传递的信号看,无疑是继续强化其在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以及对标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巨头的成果,据称安踏集团的体量已经相当于1.2个耐克中国、2.3个李宁、2.6个阿迪中国,占前四名营收总和的37%。 在安踏的战略中,多品牌运营是其重要的特点,通过并购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获得了铠甲。目前安踏集团已经形成了三大品牌群,包括以安踏为主的专业运动品牌群、以FILA(斐乐)为主的时尚运动品牌群、以DESCENTE(迪桑特)和KOLON SPORT(可隆)组成的户外运动品牌群,这三大品牌群也代表集团的三大增长曲线,涵盖广泛的体育领域,从大众体育项目到专业和小众体育项目,例如跑步、训练、篮球和户外系列等,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于体育产品的需求。 但透过这份财报,安踏也并非高枕无忧。一方面是来自于自身的经营和管理,这包括DTC红利的消退以及成本的高企、体育大年带来的营销成本控制,以及研发投入低的质疑;另一方面来自外部的竞争,国际和本土企业的争相布局,以及细分领域更多品牌的涌入,都在抢食安踏原有的品类份额。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担忧,资本市场仅给予了一定的正面回应。自安踏发布财报后,股价迎来了一轮小幅波动的上涨,创下了今年的新高,但是距离2021年7月的高点,也是“腰斩”了。 2024年是一个体育大年,也是运动品牌的大年,对于安踏来说,今年是否还能继续
铠甲与软肋,安踏还能赢多久?
avatar江瀚视野
2024-04-03

长城汽车营收新高利润减少,大变革时代长城该咋看?

$长城汽车(601633)$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当前可以说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各家车企都在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整个时代的变革,新能源汽车开始全面弯道超越,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任何一家老牌车企都一次巨大的冲击,而长城汽车就是老牌车企当中的一员,其最近的成绩单已经公布了,面对着时代的变革,长城汽车的成绩单到底该怎么看呢?我们又该如何分析? 一、长城汽车营收新高利润减少 据智通财经的报道,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2.12亿元,同比增长26.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22亿元,同比减少15.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8.34亿元,同比增长7.98%;基本每股收益0.82元/股。 公司2023年度拟以实施利润分配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已回购股份后的股数为利润分配基数,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30元(含税)。 公司全年实现销量1,229,982辆,同比增长15.85%,营业总收入1,732.12亿元,同比增长26.12%;同时,公司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225,767辆,占比达18.36%,同比增长3.09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公司单车平均收入14.14万元,同比提升1.20万元,同创历史新高。 2023年,功能汽车向智能汽车转化呈加速趋势,智能化作为汽车产业革命的下半场已然开启。年内,长城汽车加速投入智能化领域研发,全面布局电子电气架构、智能辅助驾驶、智慧线控底盘、智能座舱。 二、大变革时代的长城汽车该咋看? 近年来,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中国汽车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作为其中的一员,长城汽车在营收实现新高的同时,净利润出现了减少,这无疑引发了市场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我们该如何看待长城汽车的成
长城汽车营收新高利润减少,大变革时代长城该咋看?
avatar江瀚视野
2024-04-02

商汤生成式AI收入大涨?商汤的人工智能之路该咋看?

$商汤-W(00020)$ 在当前的人工智能市场上,各家企业都在纷纷布局,抢夺市场的先发生态位,在这其中商汤无疑也是一家非常有名的企业,就在最近商汤的财报公布,生成式大模型的收入大涨,我们该如何看待商汤的这份成绩单,商汤的人工智能之路到底该咋看? 一、商汤生成式AI收入大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商汤公布2023年全年业绩,生成式AI业务收入达12亿元。据悉,这是商汤成立以来最快超过10亿收入体量的新业务。 此外,商汤预计将在2024年4月发布的“日日新5.0”版本,将全面达到GPT-4-turbo的标准,支持百万字无损上下文,多模态模型能力也将全面对标GPT4V。这一版本的推出,将进一步拓宽商汤生成式AI的应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2023年,商汤明确了新的三大业务板块:生成式AI、传统AI和智能汽车;以生成式AI业务为重点发展方向,同时保持传统AI业务和智能汽车的优势。 具体来看,商汤的业务优势在于,商汤“日日新”大模型性能快速提升,实现了万卡万参的大模型训练能力,在基模型、多模态、编程和工具调用、百万字无损上下文、终端小模型上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日日新”4.0在代码编写、数据分析和医疗问答等多场景中达到了与GPT-4相匹配的能力,同时开源了7B和20B两种参数规格的基模型,性能超Llama2和Gemma。构建业界领先的终端小模型,提供与大模型相当的性能,推动边端运行。推出的AI编程助手“代码小浣熊”和AI数据分析工具“办公小浣熊”,极大提升程序员的编程效率和办公一族的效率。 二、商汤的人工智能之路该怎么看?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这一领域中,商汤科技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战略布局,正展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特别是其生成式AI业务的收
商汤生成式AI收入大涨?商汤的人工智能之路该咋看?
avatar江瀚视野
2024-04-01

反向讨薪成银行潮流,银行的金饭碗开始褪色了吗?

$招商银行(600036)$ 在当前市场上,银行工作无疑是不少人心目中的一个金饭碗,收入不错,工作环境较好都成为了不少人羡慕的对象,然而就在最近不少银行财报公布的同时反向讨薪再度被推到了公众面前,到底什么是反向讨薪?银行反向讨薪成潮流,银行的金饭碗要褪色了吗? 一、反向讨薪成银行潮流? 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银行员工到手绩效工资被追回”相关热搜一度引起热议。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招商银行、天津银行、威海银行、哈尔滨银行、甘肃银行等相继在年报中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相关情况。据去年三月原银保监会披露,95%以上机构已制定并实施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 招商银行发布2023年年报,其中披露,报告期内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员工有4415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4329万元。截至2023年末,招商银行共有员工11.65万人,这意味着,有3.78%的员工被执行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人均被追索扣回9805.21元。 相较于2022年招商银行被追索扣回的员工数为2876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5824万元,2023年尽管金额有所下降,但被追索人数增幅较大。且由此来看,两年间,招商银行累计追回的绩效薪酬超过1亿元。 据第一财经的报道,威海银行亦连续三年在年报中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2023年年报显示,该行报告期内实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27.28万元,2022年这一数字为15万元,2021年则为32.4万元。 与此同时,哈尔滨银行在2023年年报中披露,该行2023年绩效薪酬追索扣回470余万元,涉及员工199人次。而该行2023年全年职工费用为26.45亿元。 天津银行则是首度披露向员工“讨薪”的数据。年报显示,2023年,该行绩效薪酬延期支付1.66亿元,追索扣回金额174万元。 记者注
反向讨薪成银行潮流,银行的金饭碗开始褪色了吗?
avatar江瀚视野
2024-04-01

亚朵营收净利同比增长超三位数?亚朵的好日子回来了?

$亚朵(ATAT)$ 在当前的商务酒店市场上,亚朵无疑是一家非常有名的公司,这些年伴随着亚朵的高速发展,亚朵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不少商务出行人士的首选,就在最近亚朵的财报公布,营收净利同比增长都超100%?如此成绩单到底该咋看?亚朵的好日子回来了吗? 一、亚朵营收净利同比增长超100%? 据财联社的报道,亚朵集团发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3年亚朵集团实现营收46.66亿元,同比增长106.2%;调整后净利润为9.03亿元,同比增长248.3%;调整后的EBITDA为12.07亿元,同比增长184.3%。其中第四季度,亚朵集团营收同比增长140.4%至15.05亿元。 2023年,在旅游业加速复苏之下,酒店行业也随之强劲恢复。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比上年同期增加23.61亿,同比增长93.3%,涨幅明显,恢复至2019年(60.1亿人次)的81.38%,国内旅游市场复苏加速。 财报显示,2023年亚朵集团酒店的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377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114.4%;日均房价(ADR)为464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107.9%;入住率(OCC)达77.8%,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106.0%。分季度来看,ADR和OCC连续四个季度均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2023年,亚朵集团累计新开业酒店289家,新签约酒店576家,截至2023年底,亚朵集团在营酒店数量达到1210家。 二、亚朵的好日子回来了吗? 当一家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实现超过三位数的同比增长时,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对于亚朵酒店而言,这样的成绩不仅是对其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积极预示。那么,亚朵的好日子是否真的回来了呢? 首先,在商业
亚朵营收净利同比增长超三位数?亚朵的好日子回来了?
avatar江瀚视野
2024-03-31

锅圈首份成绩单亮相,净利增23.8%的锅圈该咋看?

$锅圈(02517)$ 今年的财报季,在不少知名上市公司发布财报的同时,也有一些新晋上市企业也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在这其中锅圈就是重要的一份子,其首份成绩单亮相,面对着这份成绩单我们该如何分析?锅圈的发展又该怎么看? 一、锅圈的首份成绩单亮相? 据港股研究社的报道,锅圈发布上市后首份财报。财报显示,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60.94亿元;毛利为13.51亿元,同比增长8.2%;毛利率为22.2%,相比2022年同期提升近5%;经调整净利润为3.18亿元,同比增加23.8%。同时,锅圈现金储备由2022年的12.63亿元增至19.35亿元,整体发展较为稳健。 2017年锅圈食汇在河南开出第一家零售门店,定位为一站式“社区中央厨房”,售卖火锅烧烤食材为主,涵盖冻品、生鲜、小吃、底料蘸酱、四季饮品、火锅器具、烧烤器具等。2023年11月,锅圈于港交所上市。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锅圈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共有10307家零售门店。锅圈通过C2F模式不断丰富产品组合,并定期针对区域市场推出新产品,以满足不同地域消费者的独特偏好。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锅圈推出339个新SKU,SKU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超4成,产品品类覆盖底料、调味料、肉丸虾滑、肉类、蔬菜类、饮料、锅具。 在消费端,锅圈持续开发和运营锅圈APP、微信小程序、抖音等新媒体社交平台,并通过第三方线上平台便捷触达用户,提升购物体验。目前锅圈的注册总会员数达2790万,储蓄卡预存金额达7亿元,同比上升18%。 二、净利增23.8%的锅圈该怎么看? 近日,锅圈发布了其首份成绩单,显示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3.8%,毛利率达到22.2%,同比提升近5%。这一成绩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该如何分析锅圈的成绩表现呢? 首先,从财务数据上看,
锅圈首份成绩单亮相,净利增23.8%的锅圈该咋看?
avatar江瀚视野
2024-03-31

营收超48亿,亏损大幅收窄,叮当健康的成绩单如何分析?

$叮当健康(09886)$ 今年财报季,互联网医疗依旧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就在最近叮当健康的成绩单公布了,营收超48亿,亏损大幅收窄,叮当健康的成绩单该怎么看?叮当健康的未来表现我们又该如何分析呢? 一、营收超48亿,亏损大幅收窄的叮当健康成绩单 据证券之星的报道,叮当健康发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的经审核综合年度业绩。财报显示,叮当健康在2023年实现营收人民币48.57亿元,同比增长12.2%;实现毛利人民币15.11亿元,同比增长4.21%;期间亏损人民币2.31亿元,较2022年同比收窄91.9%;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2.26亿元,同比收窄92%。经调整净亏损人民币1.07亿元,同比收窄17.2%;调整后亏损率为2.2%,较2022年改善0.8个百分点。2023年,叮当健康的毛利率为31.1%。 药品供应上,叮当健康凭借其供应链体系优势,包括打造冷链物流及仓储物流服务能力,在糖尿病、皮肤病等专科领域,以数字化+专业物流方式,进一步提升用户服务能力,保障用户安全用药。 在线问诊业务方面,叮当健康在2023年启动了叮当HealthGPT,并推出了基于此项研发的应用型医药AI产品“叮当药师”、“营养师AI助手”。该公司的医疗团队包括超过800名内外部医生,以及超过400名的医疗专业药师覆盖他们的智慧药房网络,报告期内,该公司提供了超过821万次在线问诊。 二、叮当健康的成绩表现该如何分析? 近日,叮当健康公布了其最新的财务成绩单,显示公司整体营收超过48亿元,同时亏损情况得到了大幅收窄。这一成绩单引发了市场对其业务表现和发展前景的广泛关注。那么,这份成绩单究竟如何分析? 首先,叮当健康近期的财务报告显示其整体业绩呈现出积极态势,特别是在营收和亏损控制两个关键指标上。营收突破48亿元人
营收超48亿,亏损大幅收窄,叮当健康的成绩单如何分析?
avatar江瀚视野
2024-03-30

DR钻戒净利预跌9成上热搜?钻石网红这是怎么了?

$迪阿股份(301177)$ 在婚恋市场上,DR钻戒可以说是爆款单品,凭借着一个男人一辈子只能买一颗的营销手段成为了市场的热门,其背后母公司迪阿股份也实现了上市,但是就在最近迪阿股份净利预跌9成上了热搜,这件事该如何分析? 一、DR钻戒净利预跌9成上热搜? 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拥有DR钻戒的迪阿股份。根据近期公布的2023年度业绩预告,去年迪阿股份的净利润预期下跌约九成,营收则预期下降四成。 公告显示,2023年期间迪阿股份营业收入预计为207094.66万元至228894.1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7.83%至43.75%。归属于上市公司元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6036.27万元至9044.99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87.60%至91.7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9830.60万元至12866.4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6.03%至120.98%。 对此,迪阿股份解释称:“钻石镶嵌饰品作为可选消费品需求不足,复苏缓慢,加之黄金的避险属性在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重视,黄金需求显著提升,对钻石镶嵌行业也造成一定的冲击。公司在全自营销售模式且以钻石镶嵌饰品为主的情况下遇到了较大压力和挑战。”同时,因关闭了部分低势能或与品牌形象不符的门店,也对2023年的净利润表现产生了较大影响。 诞生于深圳、创始人夫妻来自河南,以“男士一生只能定制一枚”的DR钻戒火遍大江南北,母公司迪阿股份曾是资本界的宠儿。迪阿股份相较于3年半前高达每股116.88元的发行价,已经跌去78%。 二、钻石网红这是怎么了? 钻石,这个曾经被赋予了无数浪漫与神秘色彩的宝石,如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挑战。近日,DR钻戒净利预跌9成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让人们不禁要问:钻石网红这是怎么了? 首先,钻石,作为一种由碳原
DR钻戒净利预跌9成上热搜?钻石网红这是怎么了?

【财报解读】中国光大银行23年利润下降9%,收入下降5%

$中国光大银行(06818)$ 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年度报告,2023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407.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448.1亿元人民币下降9%。 每股收益从0.67元人民币同比下降至0.61元人民币,未达到Visible Alpha估计的0.73元人民币。 这家中国贷款机构在此期间的净利息收入为1074.8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的1136.6亿元人民币下降了5.4%。弗吉尼亚州调查的分析师预测净利息收入为1106.4亿元人民币。 周三的文件补充说,该公司计划向股东分配每10股1.73元人民币的现金股息,但须经7月31日股东批准。 财报解读: 从散户的角度来看,中国光大银行的年度报告,呈现了一些挑战和值得关注的方面: (一)净利润下降: 公司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下降了9%,这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净利润的下降,表明公司在面对一些挑战,如成本管理、资产质量或市场竞争等方面遇到了问题。 (二)每股收益下降: 每股收益的下降意味着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受到了影响。 投资者通常会关注每股收益的变化,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投资回报。 (三)净利息收入下降: 净利息收入的下降,反映了银行在利息收入方面的压力。 这主要是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化、贷款需求的下降或资产质量的恶化等因素造成的。 (四)现金股息分配计划: 公司计划向股东分配每10股1.73元人民币的现金股息,但需要股东批准。 这是公司对股东的一种回报,但也表明公司有能力分配利润给股东。 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投资者会关注中国光大银行面临的净利润下降、每股收益下降和净利息收入下降等问题。 同时,他们也会关注公司的现金股息分配计划,以及公司未来的经营策略和业绩改善计划。 目前公司财报总体呈现盈利下降趋势,不考虑投资。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
【财报解读】中国光大银行23年利润下降9%,收入下降5%

【财报解读】君实生物23年年报简析:营收上升亏损收窄

$君实生物(01877)$ 发布2023年年报。 根据财报显示,本报告期中君实生物营收上升亏损收窄。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15.03亿元,同比上升3.38%,归母净利润-22.83亿元,同比上升4.38%。按单季度数据看,第四季度营业总收入5.16亿元,同比上升119.51%,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8.77亿元,同比下降10.5%。 该数据低于大多数分析师的预期,此前分析师普遍预期2023年净利润为亏损-16.56亿元左右。 以下是详细的预测信息: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一般。其中,毛利率64.0%,同比减2.0%,净利率-168.76%,同比增5.08%,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3.14亿元,三费占营收比87.43%,同比增5.56%,每股净资产7.25元,同比减24.81%,每股经营性现金流-2.03元,同比减12.56%,每股收益-2.32元,同比增10.77%。具体财务指标见下表: 分析师工具显示: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4年业绩在-13.73亿元,每股收益均值在-1.4元。 重仓君实生物的前十大基金见下表: 持有君实生物最多的基金为汇添富中证精准医疗指数(LOF)A,目前规模为9.06亿元,最新净值0.765(3月29日),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09%,近一年下跌28.9%。 财报解读: 从散户视角来看,君实生物的财报呈现出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营收增长但仍亏损: 虽然公司营收有所增长,但仍然处于亏损状态。这表明公司在市场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需应对成本管理和运营效率等方面的挑战。 (二)第四季度营收暴增: 第四季度营收的大幅增长是积极的迹象,显示公司产品或服务在某些领域受到了市场的认可或需求的提升。 但是,归母净利润下降,暗示着在该季度中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或
【财报解读】君实生物23年年报简析:营收上升亏损收窄
avatar明大教主
2024-03-29
一直心心念念的$沛嘉医疗-B(09996)$ 终于出年报了,让我关注的有两点: 第一点是他们的商业化管线和现金流。2023年瓣膜业务收入增长72.8%,神介收入增加78%,然而销售成本+销售分销开支增速远小于营收增速。说明沛嘉医疗已经度过了从0到1,进入了从1到100可以依靠规模商业化盈利的阶段。 其中最令人欣喜的是神介业务,2022年还亏了6000万,2023年基本盈亏平衡了。 管线整体进展符合预期,因BD支付过了高速支出期,在手现金流相对还可以。今年问题不大。 财报尾页说什么有8000万港元的金融资产估值在于审计方讨论,于是先发了未经审计的报告。对我来说影响不大,毕竟金融资产并非主业,可能去年波动大减一些,今年涨了计提又回转了。上市公司必须要看主业,沛嘉医疗去年植入2484台TAVR,市占率过了20%,对我而言是更重要的信息!
avatar躺平指数
2024-03-28

心动公司2023年报:困境反转,是他们最大的预期差

一家企业在困境中的选择,不但直接决定了市场对于他们的预期,也决定了在脱离困境之后,业绩能否实现直接反转。 $心动公司(02400)$ 总结 1)大幅度的减亏,是心动这次年报最显著的亮点。特别是心动年度EBITDA两年来首次转正,标志公司整体主营业务趋势,已显著扭转。也是因此,市场对这份财报是持肯定态度的,中午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只经历了短暂的回调,随后快速上涨,在当天实现了2%的涨幅。 2)TapTap稳定发挥和《出发吧麦芬》超市场预期表现,令身处降本周期叠加游戏业务收入减少的心动,熬过了艰难时刻。TapTap在公司上市以来,持续贡献年度超两位数的收入增长幅度,帮助公司保持了去年整年收入较同期的基本稳定,这增厚了公司业务安全边际。 3)1月底公司自研游戏《出发吧麦芬》在港澳台服上线,创下了令市场瞩目的成绩,2月份多次登顶港台市场iOS手游畅销榜,收入环比增257%,并打入当月手游出海收入榜单Top30。该游戏将于5月15日在国内正式上线,其表现是值得期待的。 先看数据,过去一年心动年营收收入33.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但毛利同增12.7%至20.7亿,毛利率大幅提升7个百分点至61%,带动公司整体经调整后EBITDA由亏转正,盈利约1.6亿,净亏损和经调整净亏损分别同比缩窄了89%和98%,距离真正的扭亏为盈只有一步之遥。 从这份喜忧参半的业绩中可以看出,自2019年底赴港上市以来,去年可以说是心动较困难的一年。这从游戏业务营收、研发支出等指标,得到体现—— 2023年,公司网游平均MAU减少了23.3%,平均MPU同比减少了16.9%。财报表示,这两个数据下降主要是由于《香肠派对》的用户数量较2022年有所下降。这一下降,部分被《火力苏打》、《火炬之光:无限》及《铃兰之剑》这三款游戏于202
心动公司2023年报:困境反转,是他们最大的预期差
avatar明大教主
2024-03-28

投资收益率假设4.5%的时代,负债、资产仍是头部人身险企重要的“突围”方向

中国平安21日发布的年报率先调整两项假设指标后,22日,保险指数旋即下跌2.3%。 保险行业与我国宏观环境息息相关。在政策约束行业规范经营以及中长期保险深度、密度继续增长的双重逻辑下,保险行业发展潜力究竟有多大?哪些保险公司更有竞争力?我们还是要从负债、资产两端看起。 一、保险集团原保费增速分化,保持平稳且快增长成重要课题。 人身险公司的利润主要源于边际剩余摊销,而新业务价值是增厚边际剩余价值的核心方式。换言之,新业务保费越多,新业务价值率越高,对保险公司越有利。我们虽不能仅凭保费收入多寡判定险企是否优质,但保单销售能力绝对是人身险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2023年保险行业经营情况显示,2023年我国保险业实现原保费收入5.12万亿元,同比增长9.14%。 (上市险企公告整理) 去年,平安、人保、国寿、 $中国太保(02601)$ 、新华五家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1%、6.86%、4.28%、7.71%和1.72%,增速略慢于行业大盘。 而阳光保险原保费收入1188.39亿元(阳光财险442.38亿、阳光人寿746亿),较2022年的1087.4亿元增长9.3%,是上市险企集团中少数原保费增速快于行业大盘的。 当前,全国商品房价格尚未企稳、A股长牛氛围尚未出现、债券类、货币类产品受实际利率走低制约,收益率中枢有所下滑···主流资产收益率下滑让投资者开始关注更安全稳健的资产。按理说刚兑且能提供附加服务的保险产品理应景气度上升,但市场似乎并没有马上呈现良好结果。 2022年,我国保险密度虽达3326元,创历史新高,但保险深度仅为3.88%,是近7年最低水平。保险深度虽受寿险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但与全球平均6%的保险深度相比偏低是不争的事实。 短期国人对保险热
投资收益率假设4.5%的时代,负债、资产仍是头部人身险企重要的“突围”方向
avatar江瀚视野
2024-03-28

水滴公司连续8个季度盈利,稳健的财报该咋看?

$水滴(WDH)$ 在当前的互联网市场上,水滴公司无疑是一家非常值得关注的公司,从当年的互联网经济起家到现在,水滴公司的发展都备受市场关注,就在最近水滴公司财报公布,连续8个季度盈利,Q4更是净利环比大增,这样的成绩单我们该如何分析呢? 一、水滴公司连续8个季度盈利? 据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水滴公司公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经审计的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水滴公司净营业收入6.59亿元,归母净利润5906万元,利润环比增长60.7%,连续8个季度实现盈利。2023全年来看,净营业收入26.31亿元,归母净利润1.67亿元。 财报显示,第四季度水滴公司保险相关收入5.9亿元,占到水滴公司整体收入89%。此外,本季度保险业务经营利润达到1.28亿元。此外,2023年全年实现首年规模保费达71.09亿元,全年收入达23.4亿元,全年经营利润达到5.28亿元。 从四季度的表现来看,水滴的保险相关业务主要核心指标在加快增长,用户数量增长稳定,人均保单量连续两个季度上涨,用户续保率超过95%。截至2023年12月31日,水滴平台向客户提供1357款保险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水滴公司新业务翼帆医药展现出增长潜力,2023年全年实现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69%。第四季度,翼帆医药与167家药企和CRO合作,环比增加32家。数据显示,翼帆医药累计招募了6900多名患者入组,累计签约临床试验项目890多个。 二、净利环比大增的水滴该咋看? 近年来,水滴公司凭借其创新的商业模式和稳健的经营策略,在互联网保险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近期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水滴公司连续8个季度实现盈利,且Q4净利润环比大幅增长,这无疑为市场带来了较大的惊喜和期待,我们该如何分析看待这件事呢?
水滴公司连续8个季度盈利,稳健的财报该咋看?
avatar金融周观察
2024-03-28

数字金融乘风“出海”正当时

文 | 周公子编 | 周星星伴随产业迭代与政策红利加持,“出海”已是中国企业近两年来发展的关键词之一。“2023年中国、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等国家的金融科技投融资增长依然稳健而有力,大模型、央行数字货币、保险科技、大数据、支付科技等成为各国关注和发展热点。”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发布的《中国金融科技与数字金融发展报告(2024)》指出,金融科技已然成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显而易见,作为“五大篇章”的重要组成,金融科技、数字金融已是经济活动与参与全球竞争的必然要求。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金融科技产业、数字金融产业“出海”也正迎来更高质量发展的风口,成为中企出海新浪潮中的“新势力”。Part 1新浪潮和过往最大的不同是,中国各类产业出海的“新浪潮”正在走出“低价、贴牌”的老路子,迈入了打造业务、品牌等核心竞争力的新阶段,而金融科技、数字金融相关产业更是其中的代表性力量。据普华永道预计,中国独角兽企业海外扩张仍将加速,67%的独角兽企业表示计划维持或加大海外扩张力度。具体到数字金融领域看,这一趋势同样明显。比如,专注解决金融科技底层技术的独角兽们。华为云的全球部署也在加快,部署30个区域、84个可用区,聚合全球4.2万家合作伙伴、500万名开发者,已服务全球300万家客户。阿里云海外市场增长也亮眼,近五年增长超20倍,到2023年,营收已达1053.96亿元,同比增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要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毫无疑问,新一轮的科技产业革命正在到来,放眼全球视野,抢占市场先机与话语权,是独角兽们的机遇,更是使命。Part 2新势力在中企出海进入更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东风”之下,各类数字化金融服务出海“乘风”而行,已汇聚成出海新浪潮中不可忽视的“新势力”
数字金融乘风“出海”正当时
avatar江瀚视野
2024-03-28

知乎加速减亏,多元业务支撑的知乎该怎么看?

$知乎-W(02390)$ 最近一段时间,各家互联网公司的财报都被市场关注,知乎的财报表现也更是如此,这次的财报知乎表现还是不错的,加速减亏,多元业务支撑点也较为明显,这样的知乎我们到底该怎么看? 一、知乎加速减亏 据北京日报的报道,知乎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业绩。2023年全年,该公司总营收41.9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6.5%,其中,第四季度总收入为11.38亿元,同比增长2.2%。 四季度,该公司净亏损为1.031亿元,同比收窄42.6%。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净亏损为9130万元,同比收窄31.9%。据悉,这是该公司上市以来,季度经调整净亏损首次降低至1亿元以内。 财务层面,通过多元化业务模式,该公司实现了季度和全年营收的持续双向增长。其中,付费阅读、职业教育代表的To C业务增长强劲,第四季度,付费阅读业务收入为4.56亿元,同比增长13.3%,职业教育业务收入达到1.69亿元,同比增长100.1%。营销服务业务收入4.65亿元。 运营层面,截至2023年底,平台累计内容创作者已达到7130万,同比增长13.0%;累计内容数达7.75亿条,同比增长19.3%。2023年,平台平均月度活跃用户(MAU)同比增长4.0%,其中高活跃度用户在多元内容领域的高质量内容贡献持续增加。付费方面,第四季度平台月平均订阅会员达到1420万,同比增长9.2%。 二、多元业务支撑的知乎该怎么看? 知乎作为中国领先的问答社区平台,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和服务。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加剧,知乎也面临着盈利压力。然而,根据最新的财报数据,知乎在第四季度实现了净亏损同比收窄42.6%,经调整净亏损上市以来首次降低至1亿元以内。我们该如何看待知乎的市场表现呢
知乎加速减亏,多元业务支撑的知乎该怎么看?

规模垫底,增速登顶:快手电商GMV破万亿

图片 文/陈昊 编辑/侯煜 在快手联合创始人程一笑担任CEO两年多的时间里,快手持续交出高增长的成绩单。 可以说,程一笑是力挽狂澜的拯救者。时间拉回至到2021年10月,彼时的快手遭遇了一场空前的危机:营收增速放缓,亏损额居高不下,市值蒸发万亿,抖音和视频号双面夹击。当月,创始人宿华把CEO的位置交给了程一笑。 大约是在一年之后的2022年9月,快手Q2电商营收增长率首次跌破两位数,GMV增长也在放缓。在电商业务的低谷期,程一笑担纲挑梁。 这一人事安排坊间评论不一——电商市场瞬息万变,行业生态错综复杂,理工男出身的程一笑能否应对自如还不未可知。不过,从后续的业绩表现来看,程一笑的一系列改革策略和调整不仅止住了快手一路下滑的颓势,甚至实现了扭亏为盈。 2023年一季度,快手宣布实现自上市后首次在集团层面整体盈利;2023年Q2,快手取得14.81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首次实现真正盈利。 而在交出2023全年财报之后,快手正式进入全面盈利时代。 盈利大增,反遭资本市场看空 3月20日,快手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报告显示,2023全年集团总收入1135亿元,同比增长20.5%;毛利574亿元,同比增长36.2%;毛利率50.6%,2022年为44.7%;经调整净利润103亿元,经营利润为64亿元,相比2022年亏损的126亿元,利润大幅增长实现扭亏为盈。报告期内可利用资金总额616亿元,2022年为447亿元。 广告收入仍然是快手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在总收入中占比53.1%,相比2022年(52.1%)略有增加。快手在财报中指出,这部分的增长来自于精细化运营策略、产品能力提升和算法优化所推动的客户数量和投放量的增加,特别是平台内部电商商家的投放(内循环广告)。 图片 与此同时,从2023Q2开始,快手的线上营销(广告)服务也开始一扫连续五个季度的疲软,连续录得超过20%的
规模垫底,增速登顶:快手电商GMV破万亿
avatar躺平指数
2024-03-27

持续投入农业,是拼多多最大的后手

图文 | 躺姐 历史告诉我们,所有成功的商业模式,都基于对重大问题的解决。简单说,谁能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谁才有实现高质量增长的可能。 从历史的视角来看,拼多多上一次惊艳市场是在2019年。凭借一种新的渠道形式和流程更短的消费体验,直接链接消费者和商品,让拼多多实现万亿GMV,在巨头盘踞的中国电商市场中成功突围。 而在这一次,拼多多2023年业绩实现了惊人的增长。集团全年总收入达到2476亿元,净利润达到600亿元,同比增幅均为90%,接近翻番;公司市值在Q3财报发布之后一度超越阿里,成为市值规模最大的中国电商企业。 拼多多两次取得的成就,都刷新了市场的认知。在主站成功之前,没人相信“五环外”的电商市场还有多少价值;而在Temu成功之前,也没人相信在那些人均收入超过中国的国家,物美价廉的商品仍然有着巨大的增长前景,出海这个赛道也随之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显学”。 可以说,能在过去几年一次又一次给市场带来惊喜,是绝大多数中国科技公司做不到的;但Q4业绩发布之后,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且艰险,市场需要看到拼多多更高的确定性。 而未来这个确定性的来源,其实已经被公司重复提及了很多年——农业。 当市场完全聚焦于在2023年快速崛起的Temu上时,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在除了Q4之外全年的每次业绩会和财报里,农业和农产品的提及次数都超过了Temu和全球化。显然,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公司本身,都相当看重农业,并对之报以巨大的期待。 于是,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会尝试解答两个问题:农业之于拼多多为何如此重要,以至于在连续数年的财报和业绩会上高频强调?在整个公司已经达到两千亿收入的当下,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农业继续成为公司的增长极呢? 01  农业的诱惑 在大基数的基础上,仍然能够实现持续性的高增长,是拼多多这只股票高估值的核心逻辑。“大基数、高估值和持续性”这个科技型公司
持续投入农业,是拼多多最大的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