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创新高!现在该止盈or继续持有?

从芯片到应用,AI产业链在港A市场刮起一阵涨潮,18日$华虹半导体 (01347.HK)$涨、$晶门半导体 (02878.HK)$大涨近10%,中芯国际再创新高,阿里百度自研算力芯片,国产模型训练逐渐脱钩海外。【大家看好港股芯片股涨势吗?中芯国际,大家觉得现在是该继续持有,还是暂且止盈?】

avatar芝士虎
09-19 10:06

【中国资产精选】12 跨境不踩雷:全球视角下的中国资产万能组合公式

2025年下半年,中国资产的热度正在快速升温。南向资金多日净流入创下新高,恒生国企与恒生科技ETF成交额屡屡突破历史记录,港股市场一改此前的低迷,重新回到全球资金的“必配清单”。与此同时,人民币在一波贬值预期后逐步企稳,跨境资金配置的信心也在恢复。从估值角度看,A股和港股的PE、PB普遍处在历史低位:沪深300的市盈率大约12倍,港股恒生指数PB甚至不足1倍,而对比之下,美股标普500的PE高达29倍,PB超过3倍。差距之大,让中国资产俨然成了“全球最便宜的核心市场”。指数PE(TTM)PB(LF)沪深30012.26倍约1.1倍恒生指数11.32倍0.94倍标普50029.56倍3.01倍正因为如此,不论是国际对冲基金,还是本土的高净值投资者,都在重新审视中国资产的战略价值。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现在更需要一套清晰的“组合公式”来参与跨境配置,既能享受中国资产的估值洼地红利,又能避免盲目追涨杀跌带来的风险。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窗口期:资金在动,估值在低,政策在托底,市场的“拼图”已经摆好,就等你把组合拼上去。一、跨境配置的意义:分散风险 + 提升收益既然我们已经看到中国资产正处在“估值洼地”,那问题来了:是不是只买A股或者只买港股就够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单一市场的投资就像单腿走路,看似能走,但容易跌倒。比如,只买A股:你会发现,一旦国内经济数据不佳,或政策收紧,A股整体都会受到冲击;只买美股:表面看是全球龙头,但也逃不开美元加息和科技股高估值的压力;只买港股:虽然便宜,但流动性和市场情绪波动大,容易“涨得猛、跌得快”。这就是为什么要跨境配置。好处主要有两个:1、分散化:不同市场在不同周期有不同表现。比如2022年美股科技股暴跌时,港股里的资源股和国企股反而在政策托底下表现稳健;再比如2023年A股调整时,美股的标普500和港股的恒生科技却出现反弹。三者组合在一起,就
【中国资产精选】12 跨境不踩雷:全球视角下的中国资产万能组合公式
avatar漂亮国
09-19 09:41
是的 都是韭菜 一个**中芯270倍PE 是台积电的10倍 还有人捧臭脚
avatar漂亮国
09-19 09:41
看毛线 台积电27倍PE 中芯国际270 你脸大是吧
avatar三藏大法师
09-18 22:26
很多人买中芯A的时候,算市值却把中芯A+H的价格都算进去,然后就觉得中芯A市值6000亿被低估了。但中芯A和H是同股同权的,为啥H的低价要算到A头上呢?这点我挺纳闷的,希望大家能帮忙解惑。$中芯国际(00981)$ $中芯国际(688981)$
avatar欲山行
09-18 22:28
未来除了台积电,就只剩中芯国际了,现在H市值要是看到万亿人民币,真不算过分。 $中芯国际(00981)$
avatar我必中签
09-18 14:14
我就看好中国芯片,中芯国际已经拿了五年,从来没有操作过
avatar一路走来cd
09-18 12:46
边战边退,逐步止盈。 拿好利润,准备下一波主线
avatar木木骑士
09-18 11:49
留一手,剩余清仓。长期看好,但是市场需要消化这波涨潮
avatar花香满楼
09-18 12:39
止盈吧,换一个。风险很大
日K图看着有点双顶的意思,接下来重点盯两个地方——要是回踩到60,那就是机会;要是突破前期高点,也是机会。 $中芯国际(00981)$
模拟芯片是落后芯片,华虹是落后制程,但利好先进制程的时候,华虹涨得比中芯还好。 $华虹半导体(01347)$
给你机会, 你出来证明自己。
中芯国际的地位和业绩不匹配, 你们玩,我多看看,多选选,慢入手

A股实盘-20250901:涨得烫手,全都拿不住了

综述: 本周沪深 300 上涨 2.71%,我的 AH(即 A 股和港股)实盘 上涨 12.21%。 2025 年内沪深 300 指数 上涨 14.28%,2025 年内我的实盘 上涨 46.60%,本年初始净值1.20,本周净值1.76。 图片 交易: 清仓小米集团,买入等额紫金矿业H 清仓新易盛和中际旭创,买入等额工业富联 清仓歌尔股份,买入等额剑桥科技 持仓: 中海油H 12.0%,紫金H 21.2%,工业富联 37.1%,立讯精密 11.5%,剑桥科技 19.0%,其他/现金 0%。 有四舍五入,且一般不记录低于1%的迷你仓。 复盘: 由于牛市情绪上来了疯狂暴涨,所以这一两个月我的调仓也比较频繁,没办法,太多个股一两周就把过去一年的涨幅给搞出来了,便宜货越来越少。 三周前买入的3只股,2只从低估涨到合理估值上限,1只从严重低估涨到合理估值内,这场面太可怕了,不到15个交易日这种涨幅,上一次在A股有这种疯狂的热度,得是10年前了,反正我拿不住了哈。 三笔交易,一笔一笔说: 1、 $小米集团-W (01810.HK)$ ➡️ $紫金矿业 (02899.HK)$ 这是本周的第一笔,也是周一开盘前就在公众号明牌唱多的马前炮,集合竞价就交易完了,原因无他,小米横盘震荡,虽然我依然看好它,但是在狂暴大牛市里,输时间也有罪,所以选择调仓。依然持有小米的同学也不用太担心,小米的基本面没问题,就看你有没有耐心等它的价值回归了,$小米瑞银六二牛F.C (64890.HK)$ 牛证, 行使价 49.1 收回价 49.5,杠杆倍数12.1 调仓到紫金,是因为其短期回撤到关键支持强势看涨,而且我第一波元素周期表清早了,看着洛钼空落泪,所以在这个契机赶紧把龙头一哥给接回来了。金和铜长期看涨,而不是一个短线机会, $紫金瑞银六七牛A.C (53199.HK)$ 牛证,行使价12.1,收回价12.
A股实盘-20250901:涨得烫手,全都拿不住了

【中国资产精选】06 分红稳如山:高分红ETF实用指南

当前中国资产市场热点,就在你身边热起来啦!A股火力全开,上证指数创下十年新高 —— 8月22日,上证综指一度突破3800点,创下2015年以来收盘新高,市场热度直线上升。A股总市值破了 100 万亿元大关 —— 同天,整个 A 股市场总市值首次突破这一天文数字,达到历史新高,背后是融资两融余额创新高和投资者入市热情高涨。资金蜂拥而入,“股债跷跷板”再现 —— 当天市场成交额飙升至约 2.8 万亿元,机构与散户齐上阵,推动市场流动性继续释放。这些信号告诉我们:投资氛围活跃、资金偏爱权益资产、红利股 ETF 的吸引力也跟着水涨船高。如果你对“分红”三个字毫无抵抗力,喜欢那种“买了ETF,每年还能稳稳收钱”的感觉,那么你绝对不能错过——红利股 ETF。在市场波动起伏的时候,红利就像一块“坚实的基石”,虽然不显眼,却牢牢支撑着整体投资组合。本篇文章带你一步学会红利 ETF 为什么值得长期关注。一、什么是红利股 ETF?跟普通 ETF 有啥区别?通俗地说,红利股 ETF 就是打包“喜欢分红”的公司股票,做成一个可买卖的基金。不同于普通 ETF 那种“追最快涨幅”,红利型 ETF 更看重稳定现金流。想让投资作品质升级,“买得稳、拿得稳”的红利 ETF,不妨是你的主力选项。二、适合投红利 ETF 的人是谁?三、聪明投资策略:帮你配置红利 ETF 更高效如果你想配置中国资产,其实完全可以把它想象成“搭配套餐”。比如,A股的红利ETF 就像是稳扎稳打的主食,能给你持续的分红;而 港股的红利ETF 就像是小菜,既能补充收益,又能帮你分散市场和汇率的波动。两者放在一起,组合就不会太单一。当然啦,有些人会担心:“ETF本身也会涨跌啊,会不会不够稳?” 这时候你可以考虑再加点 债券基金或者货币基金 进来,就像在饭里加点“清淡配菜”,整体口感会更温和,风险也会降下来。一个比较实用的做法是 底仓+增强。
【中国资产精选】06 分红稳如山:高分红ETF实用指南

蝉鸣一夏,却蛰伏了数个四季。

上周道指,标普500指数再创收盘新高。目前标普500,NDAQ的市盈率(TTM约30倍)有点透支未来盈利预期的感觉。今年美国赤字率6.4%,这是透支未来的货币制造今天的繁荣。横向对比下,咱们是咬着牙提高赤字到4%。美企正在以创纪录的速度推进万亿美元股票回购, $苹果(AAPL)$ 1000亿,英伟达600亿,Alphabet、摩根大通、高盛等分别400亿+,这是透支未来竞争力来制造今天的股价繁荣。财长贝森特点名批评波音进行“大规模”回购,而不是投资研发。总体的感觉是美股胜率挺高,但赔率不高。 中概股这里,上周携程业绩超预期,股价也超预期,业绩后跳涨14%+,美团业绩雷了,净利润大跌96%+,股价也雷了。 $阿里巴巴(BABA)$ 收益超出预期,股价大涨12.9%。最神奇的是 $拼多多(PDD)$ ,业绩超预期,股价却在业绩会后,凉了。如果把业绩会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不可持续,不可持续。”当时我想的是,能不能来个三体,向CEO发送脑电波:“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港股打新,双登,银诺,佳鑫复盘下。抽又中不了多少。暗盘这涨幅,追又不甘。擦肩而过的点头之交,不太想浪费时间研究了,B套餐10%的先上仓位,中了再研究吧。 A股就猛了,历史上三次成交额突破3万亿,有两次出现在上周。放眼A股历史,指数在3700点到4000点的日子也不过短短20天,其中2021年占了5天,2015年占了9天,更早的2007年占了6天。两个月之前大家还觉得存款搬家是很遥远以后的事,但上周市场分析的重点转向了有多少存款会先搬家。按大了算,是最近两年定存到期的10%:12万
蝉鸣一夏,却蛰伏了数个四季。

星舰成功试飞:太空经济新纪元的启幕

北京时间8月27日,SpaceX星舰第十次试飞取得里程碑式突破:超重型助推器B16首次实现“中心发动机故障模拟”下的稳定溅落,星舰飞船成功部署8颗星链卫星模拟器并完成在轨发动机再点火测试 。此次试飞不仅验证了火箭冗余设计的可靠性,更通过新一代隔热盾技术将再入精度控制在数十米范围内,标志着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一、技术突破改写太空运输成本范式 (一)成本革命的底层逻辑 星舰的核心价值在于颠覆传统航天成本结构。通过“筷子”机械臂回收技术,SpaceX将火箭复用周期从数月压缩至数天,单次发射成本预计从3000美元/公斤降至100美元/公斤 。这种成本降幅相当于航空业从螺旋桨飞机跃迁到喷气式客机,直接催生三大商业机会: 1. 卫星互联网的规模化扩张:星链2.0卫星重量提升至1.5吨,星舰单次可发射100颗,相比猎鹰9号成本降低80%。据测算,完成4.2万颗星链卫星部署可节省约240亿美元,这将加速全球宽带覆盖并重构通信产业格局。 2. 深空探索的商业化破局:NASA“阿尔忒弥斯3号”登月计划依赖星舰作为登月舱,若2027年载人任务成功,太空旅游票价有望从当前的5500万美元降至1000万美元以下 。 3. 太空资源开发的可行性验证:月球南极水冰开采、小行星贵金属捕获等项目,在成本下降后将具备经济可行性。以月球氦-3开采为例,每吨价值约30亿美元,而星舰运输成本仅为传统火箭的1/30。 (二)产业链重构的涟漪效应 星舰技术突破正引发全球航天产业链的“化学反应”: - 上游材料:第三代碳纤维复合材料需求激增,国内光威复材、中简科技的T1100级产品已进入SpaceX供应链,单价较进口降低40%。 - 中游制造:航天环宇(688523)的星载螺旋天线、航天电子(600879)的抗辐射芯片,在星链2.0订单中占比提升至35% 。 - 下游应用:成都盟升电子(688311)
星舰成功试飞:太空经济新纪元的启幕

【中国资产精选】05 深港通+沪港通实战攻略:用港股 ETF 玩转跨市套利

为什么现在要盯紧中国资产?过去两年,中国资产经历了大起大落:A股估值一路压缩,港股更是长期被称为“全球最便宜的市场”。但市场就是这样——越冷清的时候,聪明资金越是悄悄进场。最新数据显示,南向资金持续大举买入港股ETF,恒生国企、恒生科技等热门基金成交额屡创新高。为什么?因为它们既便宜,又能通过互联互通机制直接“跨境”交易,玩法多样。于是,问题来了:普通投资者如何利用“沪港通”“深港通”玩转港股ETF?甚至还能不能抓住套利机会?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一、先弄懂:沪港通和深港通是啥?想象一下,内地和香港之间修了两条“金融高速公路”:一条从上海出发,叫“沪港通”;一条从深圳出发,叫“深港通”。通过这两条路,内地投资者可以买港股,香港投资者可以买A股。几个要点:额度有限:每天南向资金总额420亿人民币,先到先得。投资门槛:内地投资者要有50万资金门槛才能开通港股通。投资范围:不是所有股票都能买,主要是恒生综合指数里的大盘股、中盘股,还有一些获批的ETF。换句话说,沪深港通不仅是“通道”,更是跨市套利的前提。二、热门选手:南方A50 vs 恒生国企在港股ETF里,有几只明星产品,最常被用来套利:南方A50(02822.HK):跟踪的是富时中国A50指数,对应A股里的“最强50家公司”。优点是成分股稳定,和A股联动紧密;缺点是波动不大,套利空间有限。恒生国企(02828.HK):跟踪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成分股包括银行、保险、电信等大盘股。流动性好、成交额大,适合套利,但也容易受到政策和市场情绪的影响。具体套利案例:假设今天你发现这样一个情况:A股市场上的“恒生国企ETF”版本价格:15.20元人民币;港股市场的恒生国企ETF(02828.HK):折算成人民币后是14.90元。两边相差0.30元,看起来差别不大,但这里就藏着套利空间。操作逻辑:你在港股市场买入恒生国企ETF,每份14.9
【中国资产精选】05 深港通+沪港通实战攻略:用港股 ETF 玩转跨市套利

缩量创新高,非常完美 | 8月26日

图片 今天A股两市交易量2.67万亿,相比昨天缩量4600亿,创新高3888后迎来震荡调整。 昨天交易量出了个天量,今天又缩量出了个新高,非常完美,按照会长昨天「上峰需要慢牛而不是疯牛」的判断,短线也该回调了!  目前是标准的赶顶趋势,昨天会长已经给各位预告过了,咱们春秋财经的读者应该对今天的冲高震荡调整的走势成竹在胸。 8月份还剩下3个交易日,月底嘛,该稳一稳了,后市冲击3900是极大概率事件,但回调也是亟需完成的事件,要理性,有涨就必有跌,毕竟大牛市阶段也不是每天都涨的。 今年的这轮行情,到目前为止还远不如去年9月24日的行情火爆,去年深交所和上交所因为交易量过大直接出现了服务器宕机的现象,今年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主要原因有二个:一是机构拼命拉抬能够带动指数的个股和板块,这就导致了指数和个股的冷热不均;二是散户们对去年的10月8日的行情还心有余悸,即使现在市场指数如此飚涨,也还只是在小仓位试探。 所以,目前的市场,还谈不上热,后市再震荡一下,还得继续走高。  我们不妨做一个短期的预判,今天大概率是本周的高点,而本周的低点应该会出现在本周末,也就是29日。 不过不用太过担心,目前确实是出于牛市之中,而牛市之中所有的调整都可以理解为倒车接人。 纵观A股历史,历次牛市的市场差异还挺大的,最短的只有一个半月(1994年),最长的有28个月(2005年-2007年),平均下来,一轮牛市的时长大概是1-2年。 具体来看: 1990-1992年: 17个月1992-1993年: 3个月1994-1994年: 1.5个月1996-1997年: 16个月1999-2001年: 25个月2005-2007年:28个月2008-2009年:8个月2014-2015年: 11个月2020-2021年: 15个月 总体看来,牛市的周期是会越来越短,主要是因为两个
缩量创新高,非常完美 | 8月26日

杨德龙:这轮行情启动有望提振消费 推动经济回升

现在处于行情启动的阶段,很多投资者从空翻多,入场积极性较高。市场这一波上涨得非常迅猛,但这并非常态,在大幅上涨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获利了结的调整。我认为这轮行情是慢牛、长牛,可能要延续两到三年的时间,而不是短期的快牛、疯牛。从一开始,场外配资就已经严格管控,因此目前尚未出现场外配资的现象,主要还是通过两融加杠杆。建议投资者谨慎使用两融,因为加杠杆后,时间就不再是朋友,可能成为敌人。2015年的教训告诉我们,过度加杠杆一旦市场出现趋势向下,可能会造成较大的投资损失,甚至面临强制平仓的风险。 当前市场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4000点大关也近在咫尺,趋势已经逐步确立。然而,节奏上仍需把握,不能盲目追涨热炒的股票。应从行业前景的角度选择未来有发展潜力的公司。今年的行情呈现出哑铃型的特点。一方面,以显示为代表的大资金配置低估值、高股息的银行板块,银行股也创了新高,出现大幅上涨;另一方面,一些游资和散户偏好炒作的科技创新股票涨幅较大,而很多白马股尚未启动。比如,消费白马股仍处于底部盘整阶段。等到行情进一步走高,很多投资者将通过购买基金入市,这样基金的重仓股可能会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板块之间可能会形成轮动,而不仅仅是继续追逐科技创新。 从产业转型的角度来看,代表经济转型方向的领域,如人形机器人、算力、智能驾驶等,仍然是可以重点关注的方向。尤其是一些企业将来有可能做大做强,现在正是把握产业机会的时机。但市场的分化依然较为严重。从底部布局来看,品牌消费品仍处于相对低位,从布局的角度来看,可以适当布局,等待行情上涨。投资者在股市上赚到钱后,往往会增加消费,消费是最先复苏的,因此这些品牌消费品有可能在未来受益,出现估值和业绩的双轮驱动。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仍需积极把握。人形机器人行业目前正处于从初创期到成长期的阶段,尚未进入家庭,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相关的上游零部件公司以及相关主题投资基金可以继续
杨德龙:这轮行情启动有望提振消费 推动经济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