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解毒师
美股解毒师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活跃份子,首屈一指的“解毒”师
IP属地:北京
105关注
36358粉丝
1主题
0勋章

AMD Q2放榜倒计时:定价权盛宴(上冲200)VS PC寒流(下探150)?

当MI350X涨价70%的传闻撞上PC市场十年最冷寒冬, $美国超微公司(AMD)$ Q2的财报就非常有意思了,要么点燃AI芯片的二次革命,要么成为泡沫的爆破点?多头逻辑:AI定价霸权+份额掠夺定价权核爆验证是核心王牌。近期有非常多的消息指出,AMD将旗舰AI芯片MI350X的定价,从15k暴力拉升至25k,涨价幅度高达67%,直逼 $英伟达(NVDA)$ H100的30k+区间。这不仅是对竞品的品牌化打击,更是毛利润的核弹级填充。若落地执行,单颗GPU毛利增幅或超8kAMD在服务器市场对 $英特尔(INTC)$ 享有64%的定价碾压(PC端亦有17%溢价),彻底颠覆“价格战”行业逻辑。这代表其增量叙事全面升维。根据美银的预测,AMD的AI GPU收入2025年达7.5B(高于共识的6.6B),2026年12B(较市场预期高出1.6B)。其中中国地区的变量成为隐藏引擎:若MI308芯片下半年获对华出口许可(8月是关键窗口),将再添1B增量收入。这也是为何近期AMD股价相当强势,叠加服务器CPU份额从2023年<20%向2026年>30%的爬坡,AMD正用双引擎驱动万亿市值蓝图。市场在考虑AMD定价权提升后“能否追上老黄”。空头逻辑:PC断崖,48倍PE摇摇欲坠PC寒流或引发业绩雪崩。PC市场正遭遇史诗级季节性背离——Q3预期增速仅2%(历史均值15%),Q4恐陷零增长!AMD客户端业务H2增速较正常水平暴跌1300-1400基点,而该业务占营收超30%。残酷现实是,AI再猛也填不上PC的千疮百孔——若Q3指引弱于预期,多空平衡将
AMD Q2放榜倒计时:定价权盛宴(上冲200)VS PC寒流(下探150)?

RDDT为何涨疯了?从社区平台向AI数据基础设施的跃迁!

$Reddit(RDDT)$ 本季财报验证了 “广告+AI数据”双引擎模型的有效性。短期股价已反映Q2超预期,但Q3指引及AI变现潜力可能推动估值进一步上行。真正的重定价将取决于:数据授权商业化速度(从35M到1B+的路径);国际用户货币化突破(现ARPU仅为美国1/10)。若这两点持续兑现,当前PS 16x(2025E)在高速增长背景下仍具吸引力,估值天花板有望向AI SaaS龙头看齐。业绩核心表现与市场反馈关键指标全面超预期营收:499.6M,+78424.7M YoY,创2022年以来最快增速。盈利:GAAP净利润89M(净利率1810M);调整后EBITDA 167M(利润率33.4111M(现金流利润率22%)。EPS:0.48,大幅高于预期的0.19,反映盈利能力的结构性改善。市场反应,财报后股价盘前暴涨18%,主因业绩全面超预期且Q3指引强劲,彻底扭转此前市场对广告周期性和用户变现效率的质疑。投资要点核心运营指标:三大增长引擎解析广告业务爆发(占比91%)收入$465M(同比+84% yoy),驱动因素包括:1.广告主扩张:活跃广告主数量年增超50%,覆盖大中小型企业;2.AI赋能转化率:Dynamic Product Ads推动广告支出回报率(ROAS)提升2倍,Conversation Summary Add-ons点击率高出标准广告10%+;3. 用户生态优化:DAU达1.104亿(同比+21%),其中国际DAU增速32%(美国仅11%),显示全球化潜力。AI数据授权是被低估的第二曲线。虽仅占总收入7%(约$35M),但战略价值显著,因为是稀缺数据资产。Reddit内容被公认为AI训练最优语料库,与OpenAI、
RDDT为何涨疯了?从社区平台向AI数据基础设施的跃迁!

市销率82倍 vs 48%增速:Palantir国际订单回暖!北约合同能否打破“美国依赖症”?​

$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PLTR)$ Q2继续持续高增长的神话,同时也巩固了“AI+数据平台”的概念,国际订单持续回暖、AI产品线收入占比提升,这种健康的运营状态也为短期增长托底。触动其估值重定价的核心因素为总合同订单(TCV)、市场容量的拓展、AI的提升率以及客户留存率。当然,其股价反应了非常高估的市场情绪,也会成为未来市场关注最大焦点之一。业绩情况和市场反馈Palantir 2025年二季度业绩整体亮眼,关键指标超预期:收入表现:Q2 收入 10 亿美元,同比增长 48%,环比 Q1 增长约 13%,超出市场预期 6.4%(9.4 亿美元 vs. 实际 10 亿美元)。盈利表现:调整后 EPS 0.16 美元,高于预期 0.14 美元,净利润 3.26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4%,显示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的显著改善。区域细分:美国收入 7.33 亿美元,其中商业收入 3.06 亿美元,同比增长近 100%;政府收入 4.26 亿美元,+53% YoY。合同价值:TCV 达 22.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0%,反映未来收入潜力。指引上调:FY 2025 收入指引上调至 41.42-41.50 亿美元,隐含 44.5% YoY 增长;Q3 指引 10.83-10.87 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 9.83 亿美元。市场反应财财报发布后股价上涨4%,反映投资者情绪改善,但高估值(TTM市销率约 93x)仍引发部分对指引没有很高的谨慎情绪,相对Q1因国际收入miss导致绩后暴跌-12%,Q2情绪趋稳但估值担忧未消。核心矛盾在于高增长预期(当前PS NTM 60x)与潜在放缓信号的博弈。投资要点ToB业务强势驱动估值,国际需求拐点初现商业收入超预期核心源于美国企业数字化转型
市销率82倍 vs 48%增速:Palantir国际订单回暖!北约合同能否打破“美国依赖症”?​
avatar美股解毒师
08-04 12:01

科技周报:科技板块估值见顶了吗?

过去几周,市场主线在“经济软着陆”与“政策拐点”之间反复摇摆。科技板块作为今年以来的最大赢家之一,是否已经走到估值扩张的尽头?尤其在8月1日非常离谱的非农数据(7月当期,以及5-6月的修正)更给市场带来了一丝“衰退”预期,科技股是否见顶? $纳指100ETF(QQQ)$ $纳斯达克(.IXIC)$ 利率与成长预期双重压制,TMT波动性上升高盛指出,当前科技板块仍显著受到利率波动的制约。尤其是在美联储官员对年内降息路径存在分歧的背景下,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小幅上行就足以引发TMT板块的估值调整。与此同时,TMT对经济增长的敏感度也在上升,如制造业PMI等数据对成长型科技股的边际影响正在强化。这意味着,科技股已经从“单变量(利率)驱动”演化为“多变量(利率+宏观成长)共振”下的高波动状态。主动资金转向保守,散户交易热度下降资金面层面,高盛追踪的ETF与主动型基金资金流数据显示,7月底TMT资金流入开始边际转弱。尤其是部分AI主题ETF的日度流入明显放缓。同时,来自对冲基金的数据也显示出一个明确趋势:减持成长型科技股,尤其是估值较高的AI链公司。更值得关注的是散户交易热度的退潮。 $Robinhood(HOOD)$ 与$Fidelity平台上的活跃科技股交易占比下降,反映出散户对“高Beta+高预期”组合的追逐已显疲态。财报季业绩分化、预期回调、市场容忍度降低在刚刚结束的大型科技企业Q2财报中,虽然整体业绩不算差,但市场反应却颇为谨慎,甚至部分利好被“兑现即见顶”情绪所掩盖。Google
科技周报:科技板块估值见顶了吗?

Coinbase盘后暴跌8%!比特币暴涨带不动?订阅收入为何成了"纸老虎"?

$Coinbase Global, Inc.(COIN)$ Q2业绩凸显“长逻辑未破,但短期增长动能切换”的主题。核心估值重定价触发点为:Q3订阅收入能否反弹(验证AOP转化)以及衍生品首秀表现(决定2025H2收入弹性)。市场预期边界已从“beat/miss”转向战略执行,建议关注回调期布局机会,上行催化剂包括机构合作放量及AI驱动效率提升。行业影响上,若Coinbase成功平台化,可能加速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融合,重塑交易所竞争象限。业绩情况和市场反馈整体呈现“利润激增但收入不及预期”的背离格局收入与EPS:总收入$1.5B,低于预期$1.59B,同比+3.4%(Q2 2024为$1.45B),环比-26%(Q1为$2.03B)。GAAP EPS为$5.14,主要由投资收益(如Circle未实现收益$1.5B)拉动,调整后EPS为$1.96,超出预期$1.26,显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仍有韧性。细分收入变化:交易收入$764M,环比降40%(Q1为$1.26B),订阅及服务收入$656M,环比微降6%(Q1为$698.1M),占比提升至44%,显示订阅化趋势。调整后EBITDA为$512M,环比降45%(Q1为$930M),反映交易收入下降对盈利的拖累。盘后股价下跌9%,反映投资者对交易收入下滑的担忧。投资者情绪转向谨慎,主要因收入miss(尤其订阅收入)凸显核心业务增长乏力。市场解读焦点集中在“利润靠一次性增益支撑,但可持续收入引擎弱化”,加剧了对加密货币波动性依赖的担忧。截至季末,YTD股价涨幅52%(受益于特朗普政策催化),但财报后市值回撤,反映估值溢价需业绩验证。市场解读倾向于短期谨慎,分析师关注订阅业务增长及监管环境改善,Coinbase作为行业风向标,其表现或影响加密板块整体估值。投资
Coinbase盘后暴跌8%!比特币暴涨带不动?订阅收入为何成了"纸老虎"?

AAPL Q3:iPhone单骑救主!946亿收入难掩AI掉队危机

——iPhone驱动超预期增长,创新瓶颈与外部风险压制估值上行空间 $苹果(AAPL)$ 公布了Q3业绩,整体表现超市场预期,虽增速仍为个位数,但收入和EPS均创下新高,iPhone和服务的强劲增长是主要驱动力,AI和创新方面的投资仍然倍市场谨慎定价。在尽管关税成本和某些产品线的下降,对本季是正面影响,但是接下来的挑战。关键要点Q3收入为940亿美元,同比增长10%,每股收益为1.57 美元,同比增长12%,均创下6月季度记录。关键驱动:iPhone 收入增长13%至 446亿美元(市场预期398亿美元),Mac 收入增长 15% 至 80 亿美元,服务收入增长 13% 至 274 亿美元。贡献核心增量;软件服务营收27.4B(vs26.8B est.)维持韧性。所有地理区域均实现增长,AI 和创新投资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但关税成本对毛利率构成挑战。公司所有地理区域均实现增长,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如印度和中东。展望2025年第四季度,Apple 预计收入将增长中高个位数,服务收入增长预计为 13%,但需关注关税成本对毛利率的影响。市场反馈:财报发布后股价盘后上涨约3%(基于历史超预期反应),反映投资者情绪短期改善。但盘中涨幅收窄,因关税成本、竞争风险及AI进展缓慢等隐忧未消。市场解读聚焦iPhone的“一次性拉动”是否可持续,而非结构性增长拐点。公司季末现金及可售证券余额为 1330 亿美元,净现金为 310 亿美元,显示出强大的财务灵活性。此外,Apple 在该季度向股东返还 270 亿美元,包括 39 亿美元的股息和 210 亿美元的股票回购,体现了其对股东价值的承诺。投资要点iPhone量价齐升掩盖结构性弱点,增长持续性存疑。iPhone业务本季营收超预期主因量价双驱动:出货量+2.7% yo
AAPL Q3:iPhone单骑救主!946亿收入难掩AI掉队危机

本财报季最大输家:隐适美

隐适美的母公司 $艾利科技(ALGN)$ 收入下降和EPS未达预期,同时指引也下调,使得股价短期承受压力,盘后一度大跌35%。尽管隐适美凭借超过90%的市场份额和持续创新(如iTero Lumina和腭扩张系统)仍具竞争优势,但公司也开展了数字牙科领域的投资和重组计划,为其长期转型开启新门。业绩情况和市场反馈总收入未达预期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为10.124亿美元,同比下降1.6%(2024年Q2为10.29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0.593亿美元,但环比增长3.4%(2025年Q1为9.793亿美元)。收入下降主要由隐适美(Clear Aligner)业务拖累,部分被系统和服务(Systems and Services)业务的增长抵消。每股收益低于预期摊薄每股收益(EPS)为1.72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92美元,同比下降3.11%。尽管净收入同比增长29.0%至1.246亿美元,但未能达到市场预期,反映出成本压力和收入疲软的影响。隐适美收入下降隐适美业务收入为8.046亿美元,同比下降3.3%,尽管案例量略增0.3%。收入下降主要归因于平均售价(ASP)降低,受到非全面治疗产品比例增加和汇率波动的双重影响。系统和服务业务表现强劲系统和服务业务收入为2.078亿美元,同比增长5.6%,主要得益于iTero Lumina扫描仪升级和CAD/CAM软件的采用。公司在数字牙科领域的投资正在产生回报。股价反应与市场情绪投资要点隐适美业务面临区域性挑战隐适美业务在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下降3.3%,主要受到欧洲和北美市场需求疲软的拖累。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美国关税政策的不明朗以及消费者融资选项的减少,导致牙科专业人士和患者在购买决策上更加谨慎。尽管如此,隐适美案例量同比增长0.3%,显示消费者
本财报季最大输家:隐适美

预言成真!Azure用39%增速打脸看空者,华尔街急调目标价至$60

$微软(MSFT)$ 2025财年四季度(25Q2)营收764亿美元,同比增长17%,增速显著,反映出公司整体业务的旺盛活力。其中Azure增长迅猛作为核心云服务,Azure营收同比增长39%,远超整体营收增速,是驱动微软增长的重要引擎,体现出其在云服务市场的强劲竞争力。全年里程碑突破750亿美元,云业务收入更是首次突破1680亿美元,同比增长23%市场此前关注微软AI产品的货币化能力。本季财报显示,Copilot和Fabric的快速增长回应了这一关切,市场预期可能上调。这进一步说明Azure增长可持续性,此前市场质疑Azure增长是否依赖迁移驱动。针对高资本支出引发毛利率担忧。管理层强调投资与3680亿美元RPO的匹配,市场接受度较高。业绩情况和市场反馈收入超预期:微软2025财年第四季度总收入764亿美元,同比增长18%(17%固定汇率),超出市场预期约750亿美元。微软云收入467亿美元,同比增长27%,占总收入61%。每股收益亮眼:摊薄每股收益3.65美元,同比增长24%(22%固定汇率),高于分析师预期3.50美元,反映了成本控制和收入增长的协同效应。分部表现:生产力与业务流程收入331亿美元,同比增长16%;智能云收入299亿美元,同比增长26%;更多个人计算收入135亿美元,同比增长9%。市场反应:财报发布后,微软股价盘后预计上涨约4%,目标价区间为555-600美元,反映市场对AI和云增长的乐观情绪。分析师对执行力高度评价,但关注AI初创企业竞争和资本支出压力。相比上一季度,市场对微软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分析师对业绩规模的惊讶程度更高,管理层基调更具进攻性。投资要点云与AI驱动的战略转折点本季度云和AI战略展现显著成效。整体云收入467亿美元,同比+27%,其中Azure和其他云服
预言成真!Azure用39%增速打脸看空者,华尔街急调目标价至$60

急涨12%!Meta如何获得这么炸裂的业绩的?

$Meta Platforms, Inc.(META)$ 在7月30日盘后发布的Q2财报震惊市场,由于炸裂的主业(广告收入逆势+21.5%,运营利润+38%)远超预期,加上提升Capex下限($66B-$72B vs. previous $64B-$72B)再次提振AI投资的市场情绪,同时提升下季度的指引($47.5B-$50.5B, 超过此前$46.3B的预期),盘后一度劲涨12%。META暴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此前市场对其担忧较大(如关税、欧盟反垄断、AI抢人、企业文化爆料等),同时市场对Q2的业绩预期相对保守,因此在财报后紧急估值重定价(2026年的25倍PE)。业绩情况和市场反馈Meta 25Q2核心业绩显著超预期,关键指标如下:总营收475亿美元,同比增长22%(按不变货币计算亦为22%),超出市场普遍预期(约470亿美元)。广告收入466亿美元,同比增长21%,主要由在线商务垂直领域驱动,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在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分别增长24%和23%。净利润183亿美元,每股收益7.14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约6.90美元)。Family of Apps运营收入250亿美元,运营利润率53%,显示出核心业务的强大盈利能力。相比之下,Reality Labs收入3.7亿美元,同比增长5%,但运营亏损45亿美元,反映元宇宙业务仍处于高投入阶段。资本支出170亿美元,主要用于服务器、数据中心和网络基础设施投资。自由现金流85亿美元,显示公司现金生成能力稳健。季度末现金及有价证券471亿美元,负债288亿美元,财务状况健康。投资要点1. 广告业务强势增长,驱动整体超预期,抵消外部风险广告收入+21.5% yoy(环比加速),量价拆解显示:广告展示量扩张加速(受Reels在Facebook渗
急涨12%!Meta如何获得这么炸裂的业绩的?

华尔街吓跌9%!就因少赚了7亿现金?Paypal财报暗藏玄机

核心业绩表现与市场反馈收入与EPS表现:PayPal Q2 2025收入82.9亿美元,同比增长5%,超出市场预期80.8亿美元;非GAAP EPS为1.40美元,同比+29.6%,高于预期1.30美元,显示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关键运营指标:总支付量(TPV)达443.6亿美元,同比增长6%,活跃账户增至4.38亿,同比+2%;交易利润同比增长7%至38.4亿美元,但环比Q1略有放缓。业绩指引与基调:公司上调全年非GAAP EPS指引至5.15-5.30美元(原4.95-5.10美元),Q3 EPS指引1.18-1.22美元略低于市场预期1.20美元;管理层基调积极,强调AI、加密货币及全球扩张潜力。然而,调整后自由现金流仅6.56亿美元,远低于预期14亿美元,环比Q1暴跌53%,可能因运营支出环比增长(67.8亿美元 vs Q1 62.6亿美元)及重组成本拖累。财报发布后的7月29日,股价下跌8.66%至71.45美元(前收78.22美元),反映投资者对自由现金流下降(6.56亿美元,远低于预期14亿美元)及Q3指引偏保守的担忧。自由现金流的下降也会降低公司未来回购的能力。投资要点盈利能力提升驱动估值支撑,但短期现金流压力需关注PayPal Q2 EPS 1.40美元,同比+29.6%,非GAAP运营收入超16亿美元,同比增长13%,显示成本控制与盈利能力优化成效显著。交易利润同比增长7%至38.4亿美元,支撑全年指引上调(EPS 5.15-5.30美元,+11-14%)。然而,调整后自由现金流仅6.56亿美元,环比Q1暴跌53%,远低于预期14亿美元,可能因运营支出环比增长(67.8亿美元 vs Q1 62.6亿美元)及重组成本拖累。短期内,现金流压力可能压制估值,但若Q3后恢复(指引6-7亿美元全年),有望缓解市场担忧Venmo与BNPL业务成增长引擎,强化平台化战略V
华尔街吓跌9%!就因少赚了7亿现金?Paypal财报暗藏玄机

利润暴跌46%!星巴克在赌"苦尽甘来"?

$星巴克(SBUX)$ 2025年Q3财报显示收入增长4.4%,但利润率承压,核心挑战在于北美同店销售持续下降和成本上升。转型计划“Back to Starbucks”初见成效,中国市场复苏为亮点,投资者对长期增长潜力持乐观态度(盘后股价+4%)。估值重定价的关键在于未来几季同店销售回暖和利润率改善,关注2026年改革落地效果及成本控制能力。核心业绩表现与市场反馈收入表现:星巴克2025年Q3(截至6月30日)实现收入95亿美元($9.5B),同比增长4.4%,高于市场预期的93.1亿美元($9.31B),显示新店扩张和菜单创新驱动增长,但同店销售压力仍存。EPS表现:调整后每股收益0.50美元($0.50),低于市场预期0.65美元($0.65),同比去年0.93美元($0.93)显著下降,miss主要受0.11美元非经常性成本(如“领导力体验2025”投资和税项)拖累。同店销售:全球同店销售下降2%,低于预期-1.3%;北美下降2%,好于预期-2.5%;中国市场亮眼,同比增长2%,为1.5年来首次正增长。细分业务分析:北美市场收入占比最高,但同店销售连续下降,反映美国消费者对高价咖啡的敏感度提升,竞争加剧(如本地连锁和折扣品牌)。中国市场表现亮眼,交易量增长6%,显示经济复苏和本地化策略(如菜单调整)初见成效,未来或成增长引擎。财报发布后(7月29日盘后),股价在盘后交易中逆势上涨4.28%,市场将更多关注点放在战略转型进展与中国复苏所释放的长期信号上,而非短期盈利波动,也显示出当前投资者对“结构性转型期”公司更倾向于给予估值耐心。投资要点收入增长驱动因素与同店销售分化收入95亿美元同比增长4.4%,主要得益于新店扩张(尤其是国际市场)和菜单创新,但全球同店销售下降2%显示现有门店流量承压。
利润暴跌46%!星巴克在赌"苦尽甘来"?

减肥药市场大地震!诺和诺德紧急下调全年预期

$诺和诺德(NVO)$ 原定于8月6日发布二季度财报,但选择提前发布业绩预警。同时也更换了CEO,Maziar Mike Doustda将于8月7日接替Lars Fruergaard Jørgensen。业绩预警与市场反应销售与利润调整: 将2025年全年销售增长预期从13%-21%(CER)下调至8%-14%(CER),营业利润增长从16%-24%下调至10%-16%(CER),显著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6.6%。 按丹麦克朗计算,销售与利润增长分别再降4%和7%,主因美元贬值。下调的核心驱动来源于Wegovy,在自费渠道(Cash Channel)渗透率低于预期,非法仿制药持续冲击(占处方量约20,000张/周),且保险覆盖渠道扩展缓慢。同时糖尿病药物Ozempic也因美国市场竞争加剧(礼来Zepbound等竞品)受到挤压份额。此外,国际市场部分市场(如欧洲)Wegovy渗透率不及计划。市场直接用脚投票,盘前暴跌25%,一度暴跌28%,最终跌幅收窄至约25%,创2022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此次下调被市场视为公司增长逻辑的实质性动摇,尤其Wegovy作为核心增长引擎的可持续性遭质疑。叠加CEO更替(8月7日生效),管理层稳定性亦受关注。如何理解Wegovy增长失速?1. 非法仿制药的持续冲击。尽管FDA于2025年5月22日终止了对GLP-1类药物短缺状态的宽限期,但调研显示非法配制行为仍在持续,以“个性化药物”名义流通,直接分流自费渠道患者。NovoCare药房(自营渠道)每周处方量仅11,000张,但零售自费渠道:约20,000张处方被仿制药分流。 $Hims & Hers Health Inc.(HIMS)$
减肥药市场大地震!诺和诺德紧急下调全年预期

8月警报:美股从"狂买"切至"待机模式"

结合ETF流向、回购活动、机构仓位和情绪指标来看,8月的美股市场资金结构正从此前的全面进攻状态逐步进入“观望+防守”阶段。虽然并不意味着市场将立即转空,但资金推动力的边际减弱,叠加季节性回调倾向,使得市场对风险的敏感度升高。 $标普500(.SPX)$ $纳指100ETF(QQQ)$ $纳斯达克(.IXIC)$ 在缺乏增量资金持续买入的背景下,一旦出现利空催化,如经济数据反弹、地缘事件或美联储鹰派发言,市场可能迅速调整。因此,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资金流趋势与配置结构变化,把握节奏控制仓位。资金净流入趋势在8月出现放缓迹象年初以来,美股市场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尤其是集中在以科技巨头为代表的“七大权重股”以及与AI、半导体相关的主题ETF中。然而进入8月,资金流入的节奏明显降温。根据ETF资金流数据显示,尽管总量仍为正,但每日净流入频率降低,同时出现小幅净流出天数的增加。这一变化或反映市场对美股短期上涨空间的疑虑正在升温,投资者在高位选择部分兑现收益或进行结构性轮动。核心动态量化策略(系统性与动量交易)仍是资金主力,但需求结构转变。系统性基金对美股的全球配置比例预期升至65百分位,若市场平稳将触发480亿美元被动买盘资金流向从全面铺开转向 "精选赛道",显示科技股占新增配置72%(高于6月的63%)(微软/苹果或被算法交易推高);同时,能源板块遭大幅减配,大宗商品相关周期股遭系统性抛售,加剧板块分化企业回购是默期结束后的关键支撑企业回购是美股资金流动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推动力,尤其在标普500成分公司中,占据每年总资金需求的重要部分。但随着财报季进
8月警报:美股从"狂买"切至"待机模式"

科技周报:散户疯狂扫货Meme股,投机指标飙至历史极值​!大科技财报强势袭来

本周市场焦点集中在宏观政策事件(如周三的FOMC决议和周四的PCE数据)以及密集的科技巨头财报季上。整体而言,市场环境仍具支持性,但季节性压力和估值泡沫风险不容忽视。AI超级周期持续提供动力,而投资者需警惕8月历史疲软期可能引发的回调。以下分析基于报告数据,以观点驱动方式呈现核心趋势。关税延期90天=缓刑?三大数据将改写剧本!当前市场环境整体利好,主要受强劲企业盈利、温和通胀(暂时性)、以及政策确定性提升驱动。欧美达成15%关税协议缓解了贸易不确定性,美联储潜在的货币宽松(M2扩张预期)为流动性提供支撑。AI超级周期未见放缓迹象,推动半导体和云计算板块持续领涨。同时,油价和债券收益率保持低位,房地产市场回暖迹象初现,关税延期90天进一步缓冲了外部冲击。然而,风险因素正在积聚:市场估值处于历史高位,Meme股票等领域的泡沫迹象凸显;关税对通胀的传导尚未完全显现,可能在下半年加剧美联储的政策困境。本周关键事件包括周三FOMC会议(预期维持利率不变,但关注鸽派信号)、周四6月PCE数据(核心通胀指标),以及周五7月非农报告,这些数据将验证通胀控制和经济韧性。值得注意的是,小盘股表现持续落后于大盘股,反映风险偏好分化。这通过以下图表可视化,显示小盘股的相对弱势:季节性风险——8月历史疲软期,高概率回调历史数据强烈暗示8月可能是市场回调的高风险窗口。自1950年以来,8月平均回报仅为0.02%,且在7月创下12个月新高后,8月下跌概率显著提升(过去案例显示7胜21负,平均跌幅0.84%)。总统第二任期内的8月表现更糟:平均跌幅达3.4%,无一上涨(参考Eisenhower至Trump时期数据)。半导体板块尤其脆弱,8-9月是其传统疲软期,叠加8月1日欧盟半导体关税(232条款)生效,可能加剧波动。尽管SOX指数暂时无视影响,但关税对欧洲半导体的冲击已初现端倪。以下图表捕捉了这一关税影
科技周报:散户疯狂扫货Meme股,投机指标飙至历史极值​!大科技财报强势袭来

谷歌Q2:重要的市场不再忧虑

$谷歌(GOOG)$ Q2印证了AI对核心业务的全面赋能,整体业绩超预期​​,主要受搜索广告、YouTube和云业务双位数增长的驱动。此外850亿资本开支另市场意外,重拾对AI增量的信心,但与政策风险构成“双轨叙事”。当前股价对应2026年PE为17.6倍(5年低位),若云业务增速维持则有望获得重估,但需警惕GPU供应瓶颈(持续至2025年底)与监管黑天鹅。 $谷歌A(GOOGL)$ 核心业绩表现与市场反馈总收入达到964.28亿美元,同比增长14%(按不变汇率计算为13%),超出市场预期的940亿美元(买方预期可能在950亿以上),其中在广告和云业务上表现意外强劲。业务细分方面,Google Services收入825.43亿美元,同比增长12%,其中YouTube广告收入97.96亿美元,同比增长13%,超出预期95.6亿美元;Google Cloud收入136.24亿美元,同比增长32%,创历史新高;Other Bets收入3.73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但亏损扩大。利润方面,运营利润312.71亿美元,同比增长14%,运营利润率为32.4%,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净利润281.96亿美元,同比增长19%,环比Q1 2025略有下降,但剔除Q1的非现金收益后,Q2表现稳健。EPS2.31美元,同比增长22%,高于市场预期2.18美元,反映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财报公布后,谷歌股价盘后交易中上涨最高达3%,反映投资者对业绩的积极情绪,市场解读主要聚焦于AI和云业务的增长潜力。投资要点AI驱动的业务增长成为核心亮点,进一步推升估值重定价谷歌Q2财报显示,AI对业务的全方位渗透显著提振业绩。Google Services收
谷歌Q2:重要的市场不再忧虑

关税催熟"的繁荣假象?德州仪器Q2高增长背后的致命隐患​

$德州仪器(TXN)$ 公布Q2财报后大跌,Q2的高增长实为“关税催熟”,Q3指引暴露内生需求疲软,估值从“复苏溢价”回归“现实定价”。 短期关注工业需求能否抵消汽车拖累,长期押注美国制造降本能否对冲地缘风险。当下节点,市场需消化关税政策与资本开支的双重不确定性,股价波动率将维持高位。业绩概况与市场反馈核心指标方面,营收 4.45B,+16% YoY,vs 4.36B est.;EPS 1.41,+16%,vs 1.35 est.;运营利润 1.56B +25%,vs 1.47B est.盘后暴跌11.8%,主因三季度指引中值低于预期(营收46.25B vs. 45.9B est.;EPS 1.48 vs.1.50 est.),叠加毛利率停滞预警。拖累费城半导体指数,英伟达、AMD等芯片股盘后跟跌。投资要点关税扭曲需求,“虚火”透支增长,复苏可持续性存疑Q2超预期的真相是关税政策导致客户提前囤货(尤其中国营收+32% yoy),推高Q2业绩但不可持续,并称此现象“过热”(overheated)。Q3指引疲软的核心:订单增速已回落至正常水平,关税不确定性(如上游材料成本上升、车企削减支出)压制真实需求。市场修正“关税提振需求”逻辑,定价从“周期复苏”转向“需求透支”,PE收缩反映增长持续性担忧终端市场分化,汽车行业拖累 vs. 工业/通信支撑汽车芯片持续疲软,营收仅中个位数增长(yoy),环比下滑,CEO称“复苏尚未开始”。主因高利率压制电动车需求、补贴退坡、库存过剩三重压力。工业与通信强劲对冲,工业端增长近20% yoy(自动化设备驱动),通信设备增超50% yoy(5G基建需求);模拟芯片业务(占营收77%)同比+18%至$3.45B,成核心支柱。对TXN来说,多元化布局缓冲汽车风险,但汽车占比
关税催熟"的繁荣假象?德州仪器Q2高增长背后的致命隐患​

​​PM财报大跌8.4%!无烟革命开局就摔跤?​​

今年以来表现最强势的防御股之一——烟草板块的 $菲利普莫里斯(PM)$ 公布了Q2财报,意外大跌了8.4%,其中营收略微不及预期,也是因为可燃烟草出货量放缓,渐渐被无烟产品提到。公司目前已进入"无烟主导"战略兑现期,短期依赖EPS上修+降息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78%)支撑防御性溢价,但需警惕H2可燃烟草疲软及审批延迟。长期要看无烟产品2030年目标占比>50%的路径清晰,ZYN美国份额、IQOS新兴市场渗透率及VEEV盈利改善是三大观察点。估值方面,现在虽估值水平高于历史平均水平,但仍适合长期持有者,若ZYN出货量连续两季低于800M罐或IQOS审批推迟至2026年,需警惕估值回调风险。业绩概况与市场反馈核心财务指标方面营收10.14B(有机增长+6.8%,预期10.32B),主因可燃烟草出货量增速放缓(+1.2%)及新兴市场汇率波动。调整后EPS:1.91(+200.02),超预期($1.86 est.),反映成本优化与高毛利无烟产品占比提升。经营利润率:41.9%(同比+3.3pct),创纪录,管理层归因于"多品类协同效应"及上半年500M成本节约(2024−2026年目标2B)。财报发布后股价震荡,市场对营收miss短暂担忧,但管理层上调全年EPS指引至+13%-15%(原+12%-14%)及ZYN出货量目标(8-8.4亿罐)抵消悲观情绪。投资要点无烟产品多品类战略加速,商业化能力验证收入结构改变:H1无烟产品营收$8.1B(有机增长+17.3%),占营收42%,毛利占比44%(毛利率超70%),管理层强调IQOS(IMS增长+11.4%)、ZYN(美国出货量+26% Q2,6月加速至+36%)和VEEV(电子烟翻倍增长)的"三引擎驱动"。区域分化:其中IQOS的欧洲市场复苏(口味禁
​​PM财报大跌8.4%!无烟革命开局就摔跤?​​

GOOG连涨两周:会像NFLX一样“卖事实”吗?

——广告韧性犹在,AI转型迎考,监管阴影未散7月23日, $谷歌(GOOG)$ 将公布Q2财报。市场普遍预期其搜索广告和YouTube业务将延续稳健增长,同时云计算保持中高速扩张,市场大多看好其基本面稳健。然在8月欧盟反垄断裁决临近之际,谷歌面临的不确定性也不容忽视。广告复苏确定性增强,搜索与YouTube成核心支柱。 $谷歌A(GOOGL)$ 广告依然是谷歌现金流的压舱石。预计Q2广告总收入达$70.2B(同比+9%),其中搜索广告$53.2B(同比+10%),超市场预期约1%。尽管季环比持平,但较低基数影响下数据依然稳健。YouTube则在流媒体市场持续攻城略地,其在美TV流媒体市占率已达12.8%,首次超越Netflix等传统霸主。YouTube Shorts的货币化能力已有明显改善,预计Q2广告表现将“略高于市场共识”,并指出5-6月广告预算有结构性回升,电商、旅游与医药成为亮点。云业务持续扩张,但GPU瓶颈仍是扰动因子谷歌云(Google Cloud)仍是中长期增长引擎之一。预计Q2云收入将达到$13.1B(同比+27%),与近几年季节性表现一致,略低($12.7B)。GPU供给瓶颈或将使下半年云增长呈现波动。在生成式AI推理需求上升的背景下,云服务的资本支出加速仍是趋势。谷歌在Q2继续推进数据中心扩建,2026年Capex预期从$70B上修至$75B以上。GenAI 搜索用户增长迅猛,商业变现仍在早期谷歌的Gemini与AI Overviews在用户端的接受度持续提升。调查发现,80%的美国用户已试用GenAI搜索产品,69%每周活跃使用。尤其在商业意图搜索场景下(如“买产品”、“订机票”),谷歌仍保持
GOOG连涨两周:会像NFLX一样“卖事实”吗?

科技周评:市场正在狠狠惩罚“空仓者”

$Meta Platforms, Inc.(META)$ 加码到 $谷歌A(GOOGL)$ 反弹,2025年AI行情再观察。尽管市场估值偏高,季节性不利因素临近,但AI领域的基础投资和结构性趋势仍在加速推进。Meta公布了多个千兆瓦级别的AI计算集群计划,如“Prometheus”(1GW)和“Hyperion”(目标5GW),不仅体现出其在AI领域的战略决心,更被市场视为向NVIDIA等芯片厂商发出“数百亿美元订单信号”。结合Oracle在德国的新投资和CRWV在宾州的大规模AI电力投入,算力即基础设施的逻辑正在变得越来越主流,而这些趋势正是NVDA等硬件供应商中长期估值重估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虽然硬件端迎来利好,但市场也逐步意识到传统半导体板块面临短期回调压力。一方面,8月与9月为半导体板块的传统弱势期,SOX指数的历史表现显示这段时间容易出现波动。另一方面,美国232关税政策将在8月1日实施,尽管当前仅针对约450亿美元的原始芯片进口,但Bernstein指出若改为“组件级关税”,则可能对全球供应链造成更深远影响。因此,虽然长期逻辑未变,但短期内半导体股可能面临波动加剧的现实,投资者需要在趋势与节奏之间找到平衡。软件行业方面,市场在5月重新聚焦AI基础设施相关的软件公司,重点押注 $微软(MSFT)$$Snowflake(SNOW)$$Palantir Techn
科技周评:市场正在狠狠惩罚“空仓者”

MP Materials是下一个Palantir吗?

摘要 $MP Materials Corp.(MP)$ 已成为美国稀土产业链“去中国化”战略的核心企业。五角大楼入股、苹果合作等事件标志其已脱离纯商业公司范畴,转向具备“战略资产”属性。公司当前正加速推进垂直一体化:从山谷矿产开采到磁材制造,涵盖轻重稀土全链条;10X德州工厂+加州回收设施已初具规模。估值上看,公司PS已大幅提升:股价一度突破60美元,以过去12个月的PS来算以超44倍,甚至远超SaaS和AI行业龙头水平。估值反映了市场对其作为稀缺性溢价,全市场能有如此溢价的公司不多, $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PLTR)$ 是一家。当前市场流动性良好,交易活跃度高,受散户和机构双重关注。政策与关税变化对其构成重大利好,尤其拜登政府新一轮对华关税和国防法案中的稀土采购条款,为其市场保障护航。MP Materials已从“资源型出口商”转型为“美国稀土工业再崛起”的核心执行者。尽管仍有重稀土产能爬坡和高估值风险,但其政策地位和合作深度,使其具备长期战略价值。五角大楼与苹果公司入股7月初,美国国防部宣布对MP Materials进行总额高达5.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其中包括4亿美元的优先股投资与1.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并为其核心稀土产品NdPr磁体提供为期十年的最低采购价格保障协议。同时, $苹果(AAPL)$ 公司也与MP签署了约5亿美元的长期合作协议,将采购其在美国制造的稀土永磁体,用于iPhone和AirPods等产品线。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看,美国军用雷达、导弹和F-35战机所依赖的磁体必须逐步摆脱对海外稀土的依赖
MP Materials是下一个Palantir吗?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