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解毒师
美股解毒师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活跃份子,首屈一指的“解毒”师
IP属地:北京
105关注
36807粉丝
1主题
0勋章
avatar美股解毒师
09-18 11:52

美联储赌博开始:降息能避免经济硬着陆吗?9月降息及其潜在影响

美联储在9月FOMC会议上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0.25%),从 4.25%–4.50% 调整至4.00%–4.25%。这是自 2024 年 12 月以来的首次降息。会议声明和经济预测资料显示,官员们预计在2025年余下时间内还有两次降息概率较大,而 2026 年也可能再有一次调整。此举反映美联储在维持通胀压力与应对就业市场变弱之间,正在采取更谨慎的平衡策略。降息背景与市场即时反应美联储这次降息的主要动因之一是就业市场显示了温和放缓的趋势:招聘活动增速放缓,某些就业指标(如工作周时长、边缘群体就业情况)疲软,失业率有上升风险。与此同时,通胀仍然高于 2% 的目标水平,但核心 PCE 与整体通胀压力在某些方面已有所缓解,且一些贸易与关税带来的物价上行效应被视为一次性或可被“透视”的因素。美联储将这次降息称作“风险管理型(risk‐management)”的政策调整,意在减轻就业市场进一步恶化的风险,同时不忽视通胀控制。市场方面,此次25bp的降幅基本被预期之中,许多经济学家在会前预测了降息行为。不过对未来额外降息的次数与幅度存在认真分歧。部分市场参与者对 Fed 的中位预测(剩余两次降息)持认可态度,而另一部分认为,如果就业与通胀数据进一步恶化/偏离预期,可能需要更激进的行动。在宣布降息后,市场反应相对温和:股市指数短暂提振,但整体波动并不剧烈;债券与美元市场方向有分歧,部分利差预期调整。投资者更多是在等待未来几个重要经济数据(比如就业、新增就业、人均小时收入、核心通胀)来确认是否需要进一步行动。潜在影响与未来展望下面是基于当前政策与市场预期,结合网络上广泛观点,可能的经济影响与风险:结论总体而言,美联储在 9 月会议上的降息决策与其政策前瞻是 市场预期之中 的温和调整,而非大规模刺激。它体现了 Fed 对就业市场下行风险的重视,同时仍旧警惕通胀未被拉回
美联储赌博开始:降息能避免经济硬着陆吗?9月降息及其潜在影响

FOMC 9月议息会议决议预期分析

基于近期市场讨论,美联储FOMC在9月会议上的利率决策成为焦点。以下是对几种可能情景的评估,包括概率、 $标普500(.SPX)$ $纳斯达克100指数(NDX)$ $纳斯达克(.IXIC)$ $道琼斯(.DJI)$ 等大盘指数的潜在反应以及背后原因,综合了经济数据、美联储官员言论和市场情绪​​最可能的情景:鸽派降息25个基点​​概率约为47.5%,如果美联储选择这一路径,S&P 500指数预计上涨0.5%至1%。原因在于,通胀虽存在但被视为暂时性,美联储可能认为劳动力市场尚未对经济产生通胀压力,因此有空间实施渐进式降息,前提是通胀保持可控且就业数据疲软。这种观点支持美联储回归数据驱动的策略。​​次可能的情景:鹰派降息25个基点​​概率为40%,这种情况下,S&P 500指数可能持平或小幅下跌0.5%。关键在于美联储的声明或新闻发布会是否偏向鹰派。尽管通胀增速放缓,年率处于2%-3%区间,但劳动力市场数据(如小企业调查和Indeed招聘列表)显示 hiring 可能回升,这可能导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现出比预期更鹰派的立场,从而抵消部分股市涨幅。​​低概率尾风险:大幅降息50个基点​​概率为7.5%,市场反应范围较宽,S&P 500指数可能下跌1.5%或上涨1.5%。负面结果源于市场担忧美联储对劳动力市场的隐忧超出表态,引发新的不确定性抛售;正面结果则基于美联储认为需要快速应对经济现实,即劳动力市场濒临下滑并可能出现负就业数据。​​极小概
FOMC 9月议息会议决议预期分析

AI是“撕裂者”还是“助推器”?从WDAY与INTU看SaaS的共生成长

这几个月来,市场不断在问一个问题:AI 是拆掉老屋的锤子,还是“在老屋基础上加砖加瓦”的水泥与钢筋?特别是对于像Workday与Intuit这样,本质上靠订阅、席位、服务+财务或会计、人力资源专业流程为主的公司,这个问题更加敏感。AI的兴起,一面带来期待,一面也夹杂焦虑,担心新的AI agent、AI offerings最终把传统部分吃掉,客户付费模式被稀释。但我观察到,本周的几个关键事件开始在现实中构建一个“对立叙事”的反驳阵营。WDAY:AI 不在撕裂,而在整合与扩展收购Sana,价值约$1.1B,这是一家专注AI驱动的知识管理、学习平台。这个交易并不是简单为了标榜 “AI”,而是要把知识、学习、agentic workflow、低代码agent工具等能力深度整合进Workday的 HR + 财务核⼼产品线激进投资者Elliott Management入场,买入超过$20亿股票,并公开支持其领导层及战略方向,尤其是在Financial Analyst Day后Q2 订阅收入+14%,总营收+12.6%。这说明其核心收入业务仍在稳健扩张,而且新的 AI SKU 的采用率非常高:“超过70%的net-new deals包含AI模块、SKU;现有客户中包含 AI 的交易比例也在上升”。这些事件是否缓和 AI 相互侵蚀的担忧?总体来看, $Workday(WDAY)$ 倾向于提供积极信号。AI被塑造成收入增长的新引擎,是“附加式增长 + 模块叠加”,其订阅收入、AI SKU的渗透率、合作伙伴/生态系统扩张,都指向 AI 增强当前业务,而非显著取代。对市场中有关 AI 会侵蚀传统 SaaS 核心收入模式的担忧,Workday 有实质数据在回击。INTU的AI agents
AI是“撕裂者”还是“助推器”?从WDAY与INTU看SaaS的共生成长

Meta AR眼镜野心拉满;Google登顶App Store逆风翻盘;AWS增速重启?

Meta盘面:Connect前夕泄露,AR眼镜野心拉满?9月15日盘面上, $Meta Platforms, Inc.(META)$ 股价小涨1.2%,从开盘757.47美元摸高774.07美元,收盘764.08美元,成交量859万股。看似平淡无奇,却藏着Connect大会的预热火药味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先说催化剂:Orion原型泄露。Meta在Connect 2025前夕被一段视频把近期要发布的Orion AR眼镜的秘密抖落了出来。视频里,Ray-Ban Meta眼镜HUD设计清晰可见——单目头显,投影式显示,能在视野里导航、消息弹窗,手势交互。腕带用EMG(肌电图)技术捕捉手指动作,像魔法般“滑动”响应。原型简洁,低调不突兀,重量70克,轻于现有Ray-Ban Meta的50克。Bloomberg的Mark Gurman爆料,起步价800美元,亲民却高端。 这不是惊喜,而是Meta AR路线图的延续。早年Oakley Meta HSTN是入门款,眼动追踪+摄像头;现在升级HUD+EMG,真正“全栈AR能力”——从芯片到显示、框架到应用,Meta自研深度协同。好处显而易见:成本控制、生态闭环,避免像微软那样依赖外部。再看业绩数据支撑。季度内营收跟踪增长25%以上,Reels互动率持续攀升。Instagram的内容和互动增长,将成LLM图像/视频模型的主要受益者,Meta的GPU投资带来更高ROI。主动说:他们的GPU技术正提升回报率,直接转化商业价值。AI整合是深层逻辑,Reels渗透率高,广告变现强劲。外部因素添油加醋,特朗普提TikTok交易“接近”完成,也可能间接利好Meta竞争环境。还是那句话,你很难靠社交App拉估值;AR硬件作为下一代计算平台,吃着AI+显示红利,进一步
Meta AR眼镜野心拉满;Google登顶App Store逆风翻盘;AWS增速重启?

科技周评:如何在降息预期下把握结构性机会?

上周科技市场将迎来“史诗级”行情,AI主线从“火热夏季”加速迈向“爆发秋季”,叠加内存赛道供需紧张、应用端用户激增,推动 $纳指100ETF(QQQ)$ 上涨近2%。从数十亿美元的AI产能合同到万亿级订单储备,从内存价格拐点到AI应用登顶榜单,单周内多重核心事件密集落地,预示科技行业正进入“加速通道”而非峰值阶段。AI主线:需求拐点明确,巨头动作引爆市场核心合同与业绩:刷新行业预期$NEBIUS(NBIS)$ :周一与$微软(MSFT)$ 签署174亿-194亿美元的五年期AI基础设施产能协议,股价当日暴涨50%,随后又通过融资30亿美元加码产能建设,成为本周AI基建领域的“开门红”标的。$甲骨文(ORCL)$ 周二披露的剩余履约义务(RPO)数据达455亿美元,同比激增359%,市场反复核对新闻稿确认非笔误后,股价飙升35%以上——这一走势让人联想到$英伟达(NVDA)$ 2023年ChatGPT发布后的“传奇行情”,凸显企业对AI基础设施的长期投入信心。机构看涨与需求拐点:AI热度持续升温AI需求正从“单点爆发”转向“全面普及”,且创收机会已从硬件向软件、应用延伸。此外, $CoreWeave, Inc.(CRWV)$ 的演示内容尤为关键,其提到“AI领域的核心问题不仅持续存在,实际还在恶化,过去4-
科技周评:如何在降息预期下把握结构性机会?

高德扫街榜,如何撬动阿里美团的估值波动?​

$阿里巴巴(BABA)$ 26周年,按理说该吹拉弹唱一番,但这次他们摆出的局子,有点意思。不是云计算,也不是淘宝闪购,而是久违的“口碑”,再一次被搬上舞台,只不过主角换成了高德。对,你没听错。阿里让高德接手到店业务,并推出所谓的“高德扫街榜”。别小看这点动作,这是阿里重整本地生活棋盘的重要一步。很多人可能会问:高德不是地图吗?怎么跟“到店”扯上关系了?这正是妙处。地图有天然的流量入口,尤其是高频的出行场景,能和吃喝玩乐绑定。而阿里在本地生活上被美团压了一头,饿了么早就被逼得打价格战打到血亏,留下一堆后遗症。现在阿里把“口碑”重新交给高德,其实就是想借“地图+场景+口碑榜单”的组合拳,去对冲美团的护城河。图片阿里的逻辑:把到店流量交给高德先看阿里的逻辑。“口碑”最早是支付宝孵化的,但那时候打法太电商化,拼团、红包、补贴,最后做成了“二淘”,没有真正把商家生态跑起来。后来和饿了么合并,成了阿里本地生活。但多年下来,阿里在这一块始终没打赢美团,流量和用户心智都被压制。这次让高德接手,实际上是一次换赛道的尝试。场景优势:美团打开就是吃喝玩乐,而高德打开是“我现在在哪、我要去哪”。这种即时场景的精准度,要远远高于单纯的信息流推荐。用户心智:用户习惯在地图上搜餐厅、景点、商家,这是天然的“到店流量”。过去“口碑”在支付宝里,其实跟支付场景没有强关联。榜单机制:阿里推的“扫街榜”,和美团的“必吃榜”有点像,但玩法更轻。榜单一旦和UGC评价、达人推荐结合,就容易形成内容传播。换句话说,阿里这次不是在正面硬刚美团的外卖,而是绕了一条新路子,把“地图入口+榜单口碑”作为突破口,重点发力到店业务。为什么要强调到店?因为到店毛利高。美团财报里一再强调,本地到店业务(包括酒旅、休闲娱乐、美业)的毛利率远高于外卖。2024
高德扫街榜,如何撬动阿里美团的估值波动?​

RPO超预期三倍!Oracle将AI故事从温和讲到狂热

$甲骨文(ORCL)$ 在 FY2026 Q1交出一份“数据量级令投资者相当震撼但业绩略有结构性错配”的财报。核心指标RPO暴增至$455bn,YoY+359%(几乎是市场预期的三倍),并大幅上调OCI(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中长期成长路径与CapEx指引,市场对“Oracle 成为AI训练/推理基础设施首选”这一叙事给出热烈反应,盘后股价大幅跳升。尽管当季营收$14.9bn、非GAAP EPS $1.47接近或略低于市场预期,但极高的合同备货与管理层的坚定增长预期把市场情绪从“温和认可”直接推至“乐观狂热”。总体判断:业绩结构优(长期可确认的合同量和AI客户进入)与短期仍有不确定性(营收兑现节奏、CapEx回收与毛利压力)并存——短期利好股价,长期需验证营收转化和盈利率弹性。业绩情况和市场反馈总营收$14.9bn(YoY +11%)驱动因素是云业务(Apps + Infrastructure)增长,尤其是与AI相关的新签大客户推动预收合同增长。营收略低于部分市场共识(市场预期约 $15.03bn),但比上年的8%增速略有改善,被视为“基本面尚可但兑现节奏滞后”。其中Cloud Revenue $7.2bn(YoY +27%),占总营收比重进一步提升至48%;OCI(基础设施)收入 $3.3bn(YoY +54%);OCI consumption +57%,Oracle把自己定位为“AI 训练/推理的供应端”,大量GPU/数据中心合同推动 OCI 消费与基础设施收入同比大幅提升;同时Multi-cloud嵌入(OCI 在 AWS/Azure/GCP 的嵌入)带来加速增长的渠道效应。Cloud增速显著超出多数传统云服务商同期步伐的“绝对水平”,并成为本季最核心的超
RPO超预期三倍!Oracle将AI故事从温和讲到狂热

Nebius豪揽微软174亿美元“杠杆式”大单,异动期权一周前已经埋伏?

9月8日盘后AI基础设施圈子再报炸裂消息, $NEBIUS(NBIS)$ 公布了和 $微软(MSFT)$ 的174亿美元的长期合同。这笔交易让市场对Nebius的consensus彻底翻篇,也让微软的AI战略再一次显现出“资本纪律+资源安全”的两手抓逻辑。对Nebius的价值:从不确定到确定性的跃迁Nebius此前在二级市场的定位,还只是“欧洲AI算力的新锐玩家”,估值叙事全靠未来预期,这份合同直接把公司拉进了同 $CoreWeave, Inc.(CRWV)$ 一样全球AI基础设施寡头的行列。财务层面,合同总额174亿美元,折算下来每年约35亿美元的新增收入,远超公司2025年前的ARR预期(~10亿美元),使其2026 ARR 可能高达60亿美元。这对一家尚处扩张期的企业而言,这是实打实的“现金流护城河”。同时,此前投资人担心Nebius的CapEx消耗过快、现金流吃紧。现在微软的背书等于为其信用评级和融资能力做了增信。市场会更愿意给更高的估值,甚至对标CoreWeave乃至 $Snowflake(SNOW)$ 的水平。而微软的选择,也就是一次“合格供应商认证”。这会显著降低未来其他超大规模客户( $亚马逊(AMZN)$ AWS、 $谷歌(GOOG)$
Nebius豪揽微软174亿美元“杠杆式”大单,异动期权一周前已经埋伏?

科技周评:震荡市下有哪些结构性机会?

正如上周所言,市场进入9月之后就开始整体震荡,首周 $纳斯达克100指数(NDX)$ 指数仍收涨1%,算是给震荡行情起了个相对不错的头。 $纳指100ETF(QQQ)$ TMT的涨跌分化领涨阵营里, $SanDisk Corp.(SNDK)$ 以34.2%的涨幅一骑绝尘, $Opendoor Technologies Inc(OPEN)$$Ciena科技(CIEN)$ 紧随其后,分别涨30.6%、24.7%, $天弘科技(CLS)$$IOT Group(IOT.AU)$$Sunrun Inc.(RUN)$ 等也都实现了10%以上的涨幅;反观领跌端, $Figma(FIG)$ 跌幅最深,达16.3%, $lululemon athletica(LULU)$ 跌16.2%、,都是财报后相当负面的反馈。 $C3.ai
科技周评:震荡市下有哪些结构性机会?

​​DocuSign财报爆表!AI与IAM成增长新引擎​

$Docusign(DOCU)$ 在26财年第二季度交出了一份优于市场预期的成绩单。营收和账单增长均超出预期(买方),Non-GAAP EPS同样有较好表现,尤其是IAM(智能协议管理)业务与AI产品渗透成为亮点,体现出从单一电子签名向更广阔的协议管理平台过渡的战略升级。盈利能力仍较去年同期有所收缩,显示扩张投入与竞争压力依旧存在。财报发布后,股价在盘后反弹8%,反映出市场对业绩超预期与全年指引上调的积极反馈。总体判断:本季财报表现优,属于“超预期、但盈利质量需观察”的结构性亮点。业绩情况和市场反馈营收:Q2达到8.01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9%,超出市场预期的7.9–7.95亿美元。增长主要来自eSignature稳健贡献,以及CLM与IAM的增量拉动。账单(Billings):达到8.18亿美元,同比增长13%,创数个季度以来最强增速。这一指标领先性较强,显示未来收入动能可延续。盈利情况:Non GAAP EPS为0.92美元,高于市场一致预期(0.85–0.86 美元),但较去年同期的0.97美元有所下降,说明盈利增长更多依赖于成本优化,而非利润率的结构性提升。现金流:自由现金流2.18亿美元,同比提升,运营现金流持续改善。公司还在本季度回购约 2 亿美元股票,显示对自身估值的信心。市场反应:投资者对超预期业绩与上调全年指引反应积极,股价盘后上涨 6–8%,短期市场情绪偏乐观。业绩指引Q3 展望:公司预计收入在8.04–8.08亿美元,同比增速约7%,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展望:2026财年收入预计为31.89–32.0亿美元,高于此前市场预期的31.6亿美元。管理层强调:“IAM是我们同比增长的核心驱动,AI 是一个巨大的顺风。”这句话释放出两层信号:一是IAM正在进入规模化阶段,成为新增
​​DocuSign财报爆表!AI与IAM成增长新引擎​

AI基础设施的脊梁:Credo Q1增长满分!AI需求驱动营收同比暴涨274% – 投资时机到了?

$Credo Technology Group Holding Ltd(CRDO)$ 刚刚发布的2026财年Q1财报非常强劲,超出市场预期。得益于AI基础设施对高速连接解决方案的需求爆发,营收和盈利均创历史新高。尽管客户集中度较高可能带来短期波动,但整体增长势头强劲,潜在瑕疵在于供应链和关税不确定性。财报核心信息营收表现:Q1营收达2.231亿美元,环比增长31%,同比激增274%。增长主要由产品业务驱动,特别是主动电缆(AEC)和光学DSP产品的需求拉动。公司营收远超市场共识预期的1.906亿美元,显示出AI基础设施建置浪潮下Credo的强劲竞争力;业务结构上,产品营收占比高达97%(2.171亿美元),同比暴增279%,暗示公司正从IP授权向系统级产品转型加速。毛利率与盈利能力:非GAAP毛利率为67.6%,环比提升20个基点,同比大幅改善。这一指标受益于规模效应和高附加值产品的销量占比提升,超出市场预期;非GAAP净利润达9830万美元,环比增长51%,EPS为0.52美元,远超共识预期的0.36美元,反映出运营效率提升,但需注意库存增加至1.167亿美元,可能预示供应链备货压力。现金流与资产负债:运营现金流为5420万美元,自由现金流5130万美元,公司现金及等价物达4.796亿美元,环比增加。同比来看,现金流改善显著,但库存环比增加2660万美元,显示出为应对需求而主动备货;这一变化弱于部分市场共识,但整体财务健康,净资产负债率低,支持未来研发投入。客户集中度:三大客户贡献营收比例分别为35%、33%和20%,第四家超大规模客户首次贡献显著营收。公司客户多元化有所改善(上季度最大客户占比61%),但仍依赖 hyperscalers;这一结构变化超市场预期,暗示AI生态合作深化,但也暴露
AI基础设施的脊梁:Credo Q1增长满分!AI需求驱动营收同比暴涨274% – 投资时机到了?

暴跌15%!从IPO狂热到理性回归:Figma的挑战才开始​​

近期刚上市的 $Figma(FIG)$ 公布了IPO以来的首份财报,Q2虽仍有41%的收入增长,但整体表现难掩疲态,EPS大幅低于预期引发市场担忧,导致股价在盘后暴跌近15%。这一季度亮点在于用户指标的稳健扩张和AI新品的推出,但潜在瑕疵显露无遗:净留存率下滑、增长动能减弱,以及即将到来的股份解锁压力,或许预示着公司从IPO热潮中回归理性,短期内难言乐观。财报核心信息营收达2.496亿美元,同比增长41%,环比增长约9%。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Dev Mode等产品的持续渗透和企业客户扩张,但增速较上季度放缓,略低于公司自身初步预估的上限(2.47-2.50亿美元),显示出市场饱和迹象;虽超分析师共识的2.488亿美元,但未能提振信心,反映出增长驱动因素正从高速扩张转向依赖现有客户升级。每股收益(EPS)为0.04美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0.08美元,缺口达50%。背后逻辑在于运营费用激增(尤其是AI研发投入),导致净收入仅为846,000美元(去年同期亏损8.279亿美元),虽实现扭亏但盈利质量堪忧;这一弱于共识的表现凸显成本控制压力,业务结构中高额研发支出正侵蚀利润空间。净留存率(NDR)降至129%,较上季度132%下滑3个百分点。该指标反映现有客户扩张放缓,可能源于经济环境收紧或竞争加剧(如Adobe和Canva的追赶);虽仍高于100%表明可持续性,但下降趋势暗示业务依赖情绪驱动的短期升级,而非结构性增长。自由现金流,调整后自由现金流达6060万美元,Margin为24%;年化营收超10万美元的客户增至1119家(上季度1031家)。这些数据支撑了现金生成能力,但同比增速放缓,潜在变化迹象在于AI产品(如Figma Make)尚未全面收费,短期内可能进一步拖累现金流稳定性。业绩指引同时,公司对
暴跌15%!从IPO狂热到理性回归:Figma的挑战才开始​​

Salesforce Q2:营收超预期,但AI变现仅3% – 是泡沫还是未来?

$赛富时(CRM)$ 公布了Q2财报,整体表现平稳,营收和利润均略超市场预期,体现了公司在SaaS领域的韧性与运营效率提升,但指引的疲软凸显出宏观不确定性和AI业务变现的缓慢,或许意味着短期增长动能不足,需警惕股价波动加剧。财报核心信息总营收:10.24亿美元,同比增长10%(环比上季改善约2.4个百分点)。这一增速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0.14亿美元,受益于汇率因素的正面影响以及订阅业务的稳定贡献;然而,在恒定汇率下,增速维持在9%左右,显示核心增长动力未见显著突破,超预期主要源于费用控制而非需求爆发。业务结构上,订阅与支持营收占比高达95%,但营销和商务云增速放缓,暗示传统SaaS领域饱和迹象初现。调整后每股收益(EPS):2.91美元,同比增长约25%。超出市场共识的2.78美元约4.7%,主要驱动因素为经营杠杆释放,费用增速控制在5%以内,推动非GAAP经营利润率达33.5%,较预期高出约5%;这一表现优于市场共识,但若剔除一次性税收优惠,实际盈利质量或更趋中性,没有明显超出历史平均水平。当前剩余履约义务(cRPO):294亿美元,同比增长10.9%(恒定汇率下11%)。环比上季增速小幅回落1个百分点,尽管公司8月提价促使部分客户提前续约,但新增合约势头不强劲;这一指标作为未来营收的领先信号,显示增长可持续性尚可,但弱于去年同期15%的水平,或许反映出客户预算谨慎或竞争加剧的影响。AI与Data Cloud年化收入:约12亿美元,占总营收3%。较上季的10亿美元有所提升,但贡献有限,仅拉动整体增长1-2个百分点;驱动因素包括Agentforce的初步采用(逾4000付费客户),但验证周期较长,远未达到市场对AI颠覆SaaS的预期,结构上仍依赖传统CRM业务。业绩指引Salesforce对Q3
Salesforce Q2:营收超预期,但AI变现仅3% – 是泡沫还是未来?

Google惊险过关的背后,Chrome虽然保住,但更利好Apple?

法官Amit Mehta拒绝了司法部要求 $谷歌(GOOG)$剥离Chrome的诉求,同时禁止其签排他性搜索合约,并要求一定程度的数据共享。市场的解读很直接:Google和Apple的股价双双走高,分别在盘后上涨了接近6%和3%,这就是典型的“利空出尽”。但如果把放大镜拉近,会发现这场裁决对两家公司的影响完全不同: $谷歌A(GOOGL)$ 是“守住底线”, $苹果(AAPL)$ 则是“坐收渔利”。对Google来说,Chrome保住了,这等于保住了搜索分发的最重要入口。Chrome占了全球浏览器市场的65%左右,拆掉它基本等于拧断Google搜索广告的水龙头。但问题在于,排他性协议被禁止,未来Google不能再靠独占合同锁定Safari、Android厂商的默认搜索位,这直接稀释了他们过去十几年的“渠道护城河”。同时,数据共享义务更让人担忧——一旦Bing、Perplexity甚至OpenAI能直接利用Google的搜索行为数据来训练模型,那些长尾复杂查询的技术门槛就不再是Google的独家优势。这就是典型的“短期利好、长期侵蚀”。从估值角度看,这一裁决清除了监管的最大灰犀牛,市场会给Google的PE一定程度的扩张空间,可能支撑到22倍以上,以2026年的EPS来算,对应股价上看$250。但护城河削弱是真实存在的风险,如果上诉最终维持现状,未来两三年Google的利润率会承压,尤其是TAC支出可能要“更嘈杂、更高”。反观Apple,几乎是全身而退,还顺带拿了个谈判筹码。Google每年支付Apple约200亿美元,换取Safari默
Google惊险过关的背后,Chrome虽然保住,但更利好Apple?

科技周评:9月大概率震荡市,科技股抓主线需防季节性坑

9月一上来就先放个劳动节假期,虽然仅一天没开盘,但感觉市场情绪有些微妙的变化。上周TMT板块的整体表现还不至于拉胯,但仍有避险情绪的上升.TMT各子板块的分化行情,“领头羊”很明确:量子科技直接拉出大阳线,周涨幅3.9%(0.4σ),今年以来更是狂涨33.9%,妥妥的板块主线;紧随其后的是安全软件(Security SW) 和硬件(Hardware) ,周涨分别达3.2%(0.8σ)、2.5%(0.6σ),年内收益也保持双位数,分别是11.6%和19.4%,基本面支撑很稳。“拖后腿”的板块择时8月中旬表现较强的半导体(Semis) $费城半导体指数(SOX)$ 和半导体设备(Semi Equip) 这周承压,周度分别下跌1.5%(-0.3σ)、1.2%(-0.2σ),好在今年以来还有13.8%、2.0%的收益,不算彻底破位;媒体(Media) 也小幅回调0.5%(-0.2σ),年内11.4%的收益暂时保住。个股方面更是“冰火两重天”大涨的包括: $MongoDB Inc.(MDB)$ (+44.1%) 、 $Aehr Test Systems(AEHR)$ (+37.8%) 、 $Chegg Inc(CHGG)$ (+22.5%) 直接走出翻倍级行情的前奏,资金关注度拉满;大跌的则有: $Etsy, Inc.(ETSY)$ (-15.4%) 、
科技周评:9月大概率震荡市,科技股抓主线需防季节性坑

2025前8月:哪些资产更获青睐?​

资产表现:黄金领跑,中国顺风,美元承压过去一年,各类资产表现分化显著。黄金 $SPDR黄金ETF(GLD)$ 以30.5%的年内收益率位居榜首,反映出避险需求强劲;欧洲股市 $欧洲ETF-iShares(IEV)$ (24.5%)和中国股市(21.9%) $中国大盘股ETF-iShares(FXI)$ 紧随其后,但比特币(19.5%)波动较大。相比之下,美元指数 $美元指数(USDindex.FOREX)$ 下跌9.8%,原油价格下滑10.3%,突显大宗商品和货币市场的压力。美国股市(10.3%)和高收益债券(8.4%)表现稳健,而现金(2.8%)和政府债券(6.1%)收益率相对较低。整体来看,资产回报率呈现“避险资产强于风险资产”的格局,这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相关。宏观视角下,中国股市过去两年已成为全球表现最佳的市场,但与中国债券相比仍处于低位。这与美国、欧洲和日本形成鲜明对比,后者的股市相对于政府债券均创历史新高。这种分化源于政策差异:中国监管收紧抑制股市估值,而发达市场流动性宽松推高股票溢价。资金流动:债券流入放缓,中国股市吸金近期资金流动显示,债券市场净流入19.7亿美元(为四周最低),股票市场净流入16.6亿美元,现金和加密货币分别流入6.8亿和3.1亿美元。关键亮点包括:中国股市净流入39亿美元(自2025年4月以来最高),显示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信心回升。欧洲股市净流出12亿美元(自2025年2月首次连续两周流出),反映地缘政治担忧。金
2025前8月:哪些资产更获青睐?​

戴尔Q2财报:AI服务器驱动业绩创新高,但增长持续性面临多重挑战

$戴尔(DELL)$ 2026财年第二季度(截至2025年7月)交出了一份营收创纪录的成绩单,总营收达298亿美元,同比增长19%,超出市场预期。然而,亮眼数据背后暗藏隐忧,毛利率下滑至18.3%(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传统业务增长乏力,且AI服务器的爆发式交付对利润空间形成挤压。尽管AI订单执行超预期,但市场对其后续增长动能和盈利质量仍存疑虑。业绩表现:AI服务器拉动营收,但结构性矛盾凸显1. AI基础设施爆发式增长,利润空间承压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集团(ISG)成为本季最大亮点,营收同比激增44%至168亿美元,其中服务器与网络业务贡献129亿美元,同比飙升69%。这一增长主要源于AI优化服务器的集中交付——上半财年AI解决方案出货额已达100亿美元,超过2025财年全年总量。然而,低毛利的AI硬件占比提升,叠加存储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至39亿美元,导致ISG部门经营利润率降至8.8%,同比下滑2.2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公司在规模扩张与盈利平衡上的矛盾。2. 传统业务增长停滞,PC市场复苏乏力客户端解决方案集团(CSG)营收125亿美元,同比仅微增1%,低于市场预期。细分来看,商用PC业务收入108亿美元(增长2%),消费端业务收入17亿美元(下降7%),凸显全球PC需求疲软。尽管公司强调AI PC的长期潜力,但其当前渗透率不足5%,短期内难以扭转传统业务占比超80%却近乎零增长的困局。3. 现金流改善与盈利质量分化本季运营现金流达25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90%,主要得益于存货周转加速与订单预收款。但若剔除AI订单的一次性影响,内生盈利能力实则弱化——GAAP净利润率仅3.9%,虽同比微增0.4个百分点,却远低于非AI业务的盈利水平。增长驱动力:AI订单能否持续?1. 短期订单波动与长期指引上
戴尔Q2财报:AI服务器驱动业绩创新高,但增长持续性面临多重挑战

【惊天逆转】CrowdStrike Q2收入暴增21%,但由盈转亏!AI是救星还是陷阱?​

$CrowdStrike Holdings, Inc.(CRWD)$ 2026财年Q2(截至2025年7月31日)呈现业绩分化格局,核心财务指标普遍超预期,但由盈转亏叠加疲软的Q3营收指引引发市场担忧。尽管面临7月故障事件的余波影响,但公司实现了21%的收入同比增长,并超出市场预期。本季业绩整体优秀,关键亮点在于AI驱动的平台采用率加速和创纪录的自由现金流,而潜在瑕疵主要体现在故障相关成本导致的GAAP亏损,以及短期内交易延迟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但这些并未撼动公司长期增长轨迹。具体来看财报核心信息收入指标:总收入达11.7亿美元,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约6%;其中订阅收入占比94%,达11.03亿美元,同比增长22%。这一增长主要驱动于Falcon平台的AI创新和客户整合需求,超出市场共识预期(约11.5亿美元),体现了公司在网络安全领域的领先地位,但也显示出专业服务收入的相对疲软,可能预示业务结构向订阅模式进一步倾斜年度经常性收入(ARR):结束ARR达46.6亿美元,同比增长20%;净新增ARR为2.21亿美元,超出公司内部预期。这一指标反映了可持续的客户保留和扩张逻辑,特别是在云安全、身份保护和SIEM模块的强劲拉动(这些模块ARR合计超过15.6亿美元,同比增长超40%),略超市场共识,但环比增长放缓迹象暗示故障事件短期影响了新签约。盈利能力(Non-GAAP EPS):每股收益0.93美元,同比增长26%,超出分析师共识预期(0.83美元)。背后因素包括运营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尽管故障事件导致额外成本约3570万美元,但Non-GAAP运营利润率达22%,显示公司盈利模型的稳健性;然而,GAAP层面录得净亏损7760万美元,凸显非经常性支出的潜在风险。现金流表现:自由现金流达2.84
【惊天逆转】CrowdStrike Q2收入暴增21%,但由盈转亏!AI是救星还是陷阱?​

美团Q2财报解析:营收增长11.7%但利润承压,竞争与增长如何平衡?📊

$美团-W(03690)$ 在 2025 年 Q2 继续保持了双位数的营收增长,核心用户和交易规模稳步提升,显示平台的高频刚需属性依旧坚固。虽然利润端受到补贴竞争的阶段性影响,但充足的现金流、广阔的用户基础以及多元化业务的推进,为长期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换句话说,本季财报反映的更多是短期盈利承压,长期生态建设持续推进。财报核心信息营收增长,Q2总营收 918.4 亿元,同比增长 11.7%,在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依然维持两位数增长,显示本地生活赛道需求韧性。核心本地商业依旧稳固,收入 653.5 亿元,虽低于部分市场预期,但外卖订单量继续增长,说明用户需求保持活跃;广告与佣金受竞争影响阶段性放缓,但平台对商家的整体吸引力未出现根本变化。新业务亮点收入264.9亿元,超出市场预期。闪购与社区团购增长明显,显示即时零售正逐渐形成规模效应;新业务在未来或成为核心商业的重要补充。用户与交易数据积极上半年 GMV 1150 亿元,同比增长 13.1%;年度活跃用户数 6.94 亿,同比增长 14.3%;AI 应用提升了推荐效率和用户体验,增强了用户粘性,长期利好整体业务生态。现金流稳健经营现金流入 48 亿元,现金及理财合计 1711 亿元。充足的资金为公司应对竞争、持续投入创新业务提供了安全边际。未来展望与管理层思路管理层在业绩沟通中强调:将继续推进长期战略,保持对平台生态和用户体验的投入。补贴在短期内可能会影响利润表现,但目标是扩大市场份额和用户基础,为未来的盈利拐点奠定条件。海外市场与新业务仍处于投入期,但被视作长期增长的新引擎。整体来看,管理层传递出的信号是 保持战略定力,平衡增长与效率。投资逻辑与分析1. 结构性趋势长期赛道:本地生活服务、即时零售,具备长期消费升级和用户习惯沉淀的优势;新兴业务:
美团Q2财报解析:营收增长11.7%但利润承压,竞争与增长如何平衡?📊

公部门突破:Okta联邦合同稳增长,现金流结构优化!

$Okta Inc.(OKTA)$ 本季度表现值得肯定,营收与非 GAAP EPS 均超预期,RPO 增长强劲,现金流显著改善,并上调全年指引。尤其在 AI 安全身份管理需求加速的背景下,Okta 坚持平台中立优势,赢得大宗公共部门合同。虽增速较往季略有放缓,但整体结构优质,盈利效率显著。综合看,本季可定性为 “优中向上”,投资逻辑正向向好。财报核心信息总营收:$728百万,同比+13%,环比+5.8%。 这一增长主要由订阅业务驱动,受益于新产品(如Identity Security Posture Management)和Auth0平台的强劲采用,以及公部门合同的落地。公司强调AI时代下身份管理的刚需,推动大型企业客户扩张。该数据超出市场共识的$712百万,显示业务执行力强;业务结构变化迹象:公部门贡献占比上升,表明公司正从企业级转向更稳定的政府合同,但订阅增速(+12%)略低于总营收,暗示专业服务业务的辅助作用增强。当前剩余履约义务(cRPO):$2.265十亿,同比+13%。 cRPO作为未来12个月收入的领先指标,反映出稳健的合同 backlog 积累,驱动因素包括联邦机构续约强劲和AI相关身份解决方案的渗透。该指标超出分析师预期$2.26十亿,显示需求韧性;然而,同比增速较上季放缓,暗示宏观不确定性(如政府采购延误)开始影响,但整体仍优于市场共识,业务结构上可见向高价值客户倾斜的迹象。非GAAP每股收益(EPS):$0.91,同比+26%。 盈利改善得益于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提升,非GAAP经营利润率达28%(同比+5个百分点)。这一数据大幅超出预期$0.84,凸显公司从亏损转向盈利的拐点;驱动因素包括自由现金流翻倍至$162百万,反映现金生成能力增强,但需注意GAAP净收入虽转正($6
公部门突破:Okta联邦合同稳增长,现金流结构优化!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