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继续聊我们的港股牛市三大件——如果你非要说此时此刻港股不是牛市,那我会对你双目失明仍然坚持炒股的精神钦佩不已。 牛市不是学术概念,没有公认定义;但虽很难量化,却大概可感知。我也不想提什么“涨20%=进入技术牛市”,总之港股无论从上涨幅度到牛股丰度到流动性湿度到人群狂热与骚动的程度,没有不牛的迹象。A股我不知道,但港股是妥牛。如果你非要抬杠,我只能语重心长送你一个字: (这字读sau,意思就是老六) 为什么我们这些每天浸淫市场的人喊牛,但普罗大众的投资者却似乎后知后觉?那是因为,当夜最黑之时,牛市的战鼓从远处隐隐飘来,人们沉睡如泥、鼾声如雷 ;只有那些一袭黑衣与幽暗融为一体的守夜人,they take the watch;他们不曾安眠,他们无不警醒,即使这战鼓临近又远走,他们也知其曾经来过。而你我皆是这些守夜人,幽兰的黑夜像一只垂死的落雁,这之时我们把牛市淡淡的火种,吹成明亮的火焰。 Be the vigilante and the tremendous reward is TO BE THE EARLY BIRD IN THE BULL MARKET GAME.(不翻译了,差不多就是前面那段的意思。) 与熊市一样,牛市也需要大量的心理按摩,不按摩则臀力不足,臀力不足则坐不住牛市滂沱。港股2025年的牛子,大逻辑是如弹簧压缩到极点后突遇预期边善从而修复估值,结构梳理,从后视镜里看很清晰: 港股牛市,迁兰变鲍,消费、科技、创新药,从草蛇灰线,到丝丝入扣,进而层次分明、有迹可循。核心资产三大块,科技、新消费、创新药,年头1-3月DeepSeek出圈,巴巴爆发;3-6月Labubu出圈,泡泡爆发;4月之前创新药严重跑输科技和新消费,急得我在3月中喊出《你们开趴要记得喊上港股创新药》啊,一语成称心如意,康康爆发,4月开始创新药全面高潮,后来居上了科技与
就像带球突破一样,盘控住一家上市公司的资金成本(融资成本),这是一个扑朔的技术活。所以本文有一定的技术气质,对资本市场操作有兴趣的小伙伴,不妨一读。 1. 事件 我持仓的互金龙头之一信也科技,完成发行了一笔“美元计价的可转换优先票据”(不必懵逼,就是可转债,英文叫 convertible senior notes、convertible bond,也有人唤作CB或转债),规模1.3亿美元,2030 年到期。同时授予初始买方增购最多0.2亿美元选择权(目前已经确认发行一共1.5亿),而票据票面利率却仅只有令人感人的一年2.5%(想想当年,即使在美元利率最低的时候,内房股发美元债,票面利率都要去到10%+,转债也要到5%)。 由于大时代浩浩汤汤,中概股很多都有全球化割洋韭的出海行动,我认为如果中概股需要境外美元支持其出海融资或回购股票,发行可转债是非常划算的一招。所以信也这次发行,对于中概其他公司而言有借鉴意义,C资产回暖,融资大环境变得温柔起来,只要公司质地足够优秀,发行条款有利,我预期可转债融资会大行其道。 2.Cost of Capital 作为长期持有信也的股东,我谈谈如何理解这笔可转债操作,也趁机科普一下公司融资。商学院教授corporate finance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公司融资成本(cost of capital)。cost of capital,包括了通过发债融资的cost of debt和通过增发股票融资的cost of equity;这里要注意,无论债权融资还是股权融资,都是有成本的,债务成本就是总利息支出这比较直观;而股权成本其实是将公司的一块权益出售掉,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这块成本比较隐蔽,但股东不是做慈善,他们也有投资回报要求。 这里有一个规律与常识,一般情况下,股权成本会大于债务成本,因此你会看到有许多公司融资,能发债的时候就不太发股,能借钱的时候
我更倾向于认为是前者。从各方面来看,这是一次全面的长期资产配置调整下的risk-on(但当然还是要提醒,贸易战风险没过去)。基本面足够支持一次中型规模以上的港股牛市,对中国互联网、科技、消费、医药的信心——无论基于基本面的盈利能力,AI技术与货币化的突破,或仅仅是估值的修复而非泡沫化。港股正迎来一个多点开花,此起彼伏,波澜渐宽的牛市。这样的市场,容易吸引的不是炮友,而是长跑之友。 资金面上,北水就是救赎。我们经常喊价格发现(price discovery) ,但如果没有流动性,没有资金的关照——就仿佛一个无人出价的古董拍卖会——就永远不会有价格发现。在南下的粮多草广的流动性冲击下,港股正在经历的也就是价格发现的过程。截止目前,今年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额6500亿港元,是去年同期的近三倍,也是港股通有史以来最高的前五个月。 科网龙头被重点关注并增仓,比如阿里巴巴,前四个月港股通净买入阿里将近1000亿港元。国内公募也是功不可没,我查了一些数据,2025年Q1,公募基金重点提高了港股的布局,目前主动偏股型基金港股配置占比,已经超过30%,也达到近五年新高。by the way,目前公募头号重仓股是腾讯。 2. 港股融资全球最热,IPO Pipeline Is VERY STRONG (港股历年IPO募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