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达美股投资

陈达 美国持照投资顾问

IP属地:上海
    • 陈达美股投资陈达美股投资
      ·10-29 17:41

      探求港股通最优策略:游刃有余的估值洼地,毛衣不冷,以及三段式均衡哑铃

      ——— 石楠花的气味总是让我们想起股票暴涨后的欢愉。只可惜,这种级别的欢愉总是暴戾而短暂,即使在大牛市之中,也总有频繁的“冲过头”与“调太深”的时候。 市场此起彼伏,而我们错落其间,或随波逐流,或花枝乱颤,或曲水流觞。而我希望——我的朋友——你能成为曲水流觞的第三种人,坐看风轻云淡,空山晚秋。 一、2025年港股是你收益主力,估值仍然游刃有余 如果你有眼光买了仓位不小的港股,那大概率港股是你2025年组合的收益主力,恒指今年全市场回报大约30%+,大概是大A的两倍。港股——科技+36%,创新药+73%,可选消费+25%,除了双创,这个收益放大A里应该是乱杀。 但即使如此在25000点左右盘桓的恒生指数,估值仍是全球洼地本洼,其前瞻市盈率(NTM——以未来12个月预测值)也才11倍。 恒指在历史上有过长时间的压抑期,所以即使看PE的历史分位数62%(也就是说目前比历史上62%时间里要贵),也不能否认11倍是肯定不贵的。第一恒指历史长远绵亘,常有估值极度压抑年份,第二其估值在9-15倍波动,“大时代”里甚至可以去到17-20+倍。因此11倍的港股,我看来是必配置的行伍。 买港股就是买个性价比。 向内沉淀自省,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前瞻市盈率分别是11倍,20倍,而两者2021年估值高点18倍、70倍,历史分位数分别为62%,36%(也就是说恒科比历史上64%的时间里要便宜),低于A股上证指数(68%)、沪深300(64%)。恒科估值分位低于创业板指(45%)、科创 50(100%)——嗯,科创50这个100%让人虎躯一震。 向外放飞缪思,11倍前瞻市盈率放在全球市场是个什么水平。目前全球股票是个什么估值水平。全球加权(MSCI World,主要是发达市场)前瞻市盈率23倍,占了其75%权重的美国24倍,日本15倍,英国19倍,德国18倍,印度20倍,澳大利亚20倍,加拿大20倍,港
      490评论
      举报
      探求港股通最优策略:游刃有余的估值洼地,毛衣不冷,以及三段式均衡哑铃
    • 陈达美股投资陈达美股投资
      ·10-29 17:38

      探求港股通最优策略:游刃有余的估值洼地,毛衣不冷,以及三段式均衡哑铃

      ——— 石楠花的气味总是让我们想起股票暴涨后的欢愉。只可惜,这种级别的欢愉总是暴戾而短暂,即使在大牛市之中,也总有频繁的“冲过头”与“调太深”的时候。 市场此起彼伏,而我们错落其间,或随波逐流,或花枝乱颤,或曲水流觞。而我希望——我的朋友——你能成为曲水流觞的第三种人,坐看风轻云淡,空山晚秋。 一、2025年港股是你收益主力,估值仍然游刃有余 如果你有眼光买了仓位不小的港股,那大概率港股是你2025年组合的收益主力,恒指今年全市场回报大约30%+,大概是大A的两倍。港股——科技+36%,创新药+73%,可选消费+25%,除了双创,这个收益放大A里应该是乱杀。 但即使如此在25000点左右盘桓的恒生指数,估值仍是全球洼地本洼,其前瞻市盈率(NTM——以未来12个月预测值)也才11倍。 恒指在历史上有过长时间的压抑期,所以即使看PE的历史分位数62%(也就是说目前比历史上62%时间里要贵),也不能否认11倍是肯定不贵的。第一恒指历史长远绵亘,常有估值极度压抑年份,第二其估值在9-15倍波动,“大时代”里甚至可以去到17-20+倍。因此11倍的港股,我看来是必配置的行伍。 买港股就是买个性价比。 向内沉淀自省,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前瞻市盈率分别是11倍,20倍,而两者2021年估值高点18倍、70倍,历史分位数分别为62%,36%(也就是说恒科比历史上64%的时间里要便宜),低于A股上证指数(68%)、沪深300(64%)。恒科估值分位低于创业板指(45%)、科创 50(100%)——嗯,科创50这个100%让人虎躯一震。 向外放飞缪思,11倍前瞻市盈率放在全球市场是个什么水平。目前全球股票是个什么估值水平。全球加权(MSCI World,主要是发达市场)前瞻市盈率23倍,占了其75%权重的美国24倍,日本15倍,英国19倍,德国18倍,印度20倍,澳大利亚20倍,加拿大20倍,港
      8,0183
      举报
      探求港股通最优策略:游刃有余的估值洼地,毛衣不冷,以及三段式均衡哑铃
    • 陈达美股投资陈达美股投资
      ·10-28

      股市“高切低” 的缪惑

      许多人等 高切低 等到四肢发麻。 股市里所谓 高切低,高,是指前期涨幅巨大、估值高、交易拥挤的股票,多数情况下就是科技成长股;低,是指前期挨打或没怎么涨,估值不高,有修复空间的行业,比如红利、消费、甚至AI里软的那部分。所以之于AI这个板块,高切低 你也可以理解成 硬切软。 股票江湖就是这样,有人硬着等,有人等着硬。 那么高切低是否会发生?——这就如天干物燥的老房子要着火一样,看起来似乎是个必然,势能一直在那里积蓄;也如同雪崩,雪垒如危卵,一声咳嗽就触发。但是火星与咳嗽什么时候来,却完全没人知道。于是在这个“极富伪装色彩的确定性”的掩护下,就很容易会让人有种“我能预知未来”的错觉。 记得我说的这句话:人在市场中,是不一定亏钱的;但在错觉自己能精准抄底的那一刹那,他就要开始亏钱了。 “高不切低”不是A股特有现象,美股与港股,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你以为美股牛市很均匀,其实不然。我之前说过美股的牛市很窄,虽然大盘股指屡创新高,但去年是Mag7带头冲,今年连Mag7都熄了主要是AI在带头硬冲,根据Coatue的统计,2025年初至今,标普500涨了15%左右,不算Mag7的美股AI涨了30%,而Mag7 “仅仅” 涨了16%,非AI更是只有7%的收益。标普里的医药保健、金融、能源、消费等等板块,芸芸众低。 (数据来源:Coatue) 如果全世界都在炒AI炒科技,A股肯定要同流合污,而不会独善其身。 投资中我总是认为安全边际是第一位的,尽量不亏损本金,估值高肯定有各种各样高的理由,很多时候也很合理,但完全无视估值的投资,你很难说自己没有赌的成分。 但同时,我认为所谓transformative或者disruptive行业的投资——翻译过来就是所谓革新颠覆型投资,也不必在估值上过于苛刻,可以学学木头姐的配置方法,高低都买(主要还是看行业的景气度或者说颠覆度),这样切与不切,你都很从容。比
      6,9111
      举报
      股市“高切低” 的缪惑
    • 陈达美股投资陈达美股投资
      ·10-16

      寻找蓝星阿尔法

      -------- 一、全球配置之亚洲阿尔法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这个感觉,我从不怀疑蓝星贝塔。 “贝塔”(beta)最朴素理解,就是股市的整体系统性回报。美股总市值占全球的50%左右,所以如果蓝星有指数,那么蓝指一半的波动,将由美股输出。美股涨1%,蓝指就要涨0.5%;七姐妹涨1%,蓝指就要涨0.17%。 仅仅7家公司占了全球17%市值,虽然说帕累托法则很硬,但这事依然邪门。诸如MSCI World这类指数仅算发达市场,美股占比甚至高到75%。这就是为什么我给美股的外号,叫蓝星贝塔。 从2010到2025年,蓝星贝塔(纳斯达克)翻了大约十倍,这还没算上股息。同期你找不到收益更高的传统资产——我说话还是严谨——就是北京二环的房价也不行。这一届的美股就像你最好的那个前女友,喝不醉,聊不崩,撒娇起来像闹钟。 蓝星贝塔虽好,但也遇到很现实的问题,体量已经硕大无朋,无远弗届,英伟达大过整个英国股市,微软大过整个法国股市,达子+软子大过 港股 X 7 ,排个队像葫芦娃。蓝星贝塔几乎被七姐妹锁死,向美股要超额收益,难如登天。 于是投资者总感到一种恍惚,身已胖,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除了美股还能去哪里? 那必须是我亚洲雄风。我认为,在未来不短的一段时间,亚太股票(在精选公司与行业的基础上)会跑赢美股。一方面经济动力确实足(2024年亚洲实际GDP增长率达 4.5% vs. 全球3.2%),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增长更快的公司整体,反而估值更低(比如中概前瞻20倍,日经前瞻14倍,韩国12倍,都显著低于美股)。 我认为这种低估值在未来会被市场双击掉。 中国+日本+印度+中国台湾+澳大利亚+韩国 ,占蓝星大约20%-25%的波动。是美股以外的第二大权益资产集群。如果在蓝星上做股票如果能有阿尔法(超额),大概率出自于亚太奇兵的布局——守正出奇,守贝塔,出奇阿尔法。 另外从逻辑上亚洲(本文不讨论港股
      1,4761
      举报
      寻找蓝星阿尔法
    • 陈达美股投资陈达美股投资
      ·10-14

      老登的神奇公式

      ------- 毋庸置疑,港股牛市正酣,如春夜一般令人迷醉。 你看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一个今年九月才呱呱坠地的ETF,纵然经历十月的波折,仍从未见过水下。牛市里,激进派很激进,一步到位看恒生科技到10000点,而保守派又认为激进派过于保守。牛市是什么?牛市就是——原来在熊市里最激进的那些登哥,却变得像个面瓜一样越来越保守的整个过程。 享受牛市的态度,我从来都是不留憾色,及时行乐,错过的都是杀马特。当然啦,所谓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醉的那一半是殷勤持股,在朦朦胧胧的飘飘然中等待泡沫;而清醒的那一半,就是时不时聊点投资方法论方面的东西,看看前辈的经验,读读大佬的著作。 牛市得学啊,字面意义“干中学”。比如我最近又学习研究了一遍,明星基金经理格林布拉特(Joel Greenblatt)与他的神奇公式。分享给大家。 一、格林布拉特与高潭资本 投资大神都古早,不古早,业绩注定不长,所以“时间”是成为投资大神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格林布拉特就是这样一位古早投资大神。1985年,格林布拉特创立高谭资本(Gotham Capital),就如蝙蝠侠守望高谭市一样,他开始了对其投资基金的守望。 高潭资本起于微末,初始管理规模仅700万美元,但在格林布拉特掌舵的头十年间,其年化投资收益率,是离经叛道的每年50%回报,而同一时期巴菲特的年化收益率为25%(当然两者规模上,是小巫见大巫)。而如果看1985年到2006这 二十年窗口,高潭的年化复合收益率仍然优秀,保持在40%的水平(见下图)。而再再后来,Gotham Capital逐渐转型为Gotham Asset Management,基金规模大了后改做资产管理,躺得比铁子还要平。 (古早大神们的超额收益与持续时间,来源:ValueWalk) 上面,这张诸神之战的图,虽然有点老,但我一直收藏着反复品味,而美国投资界的巨佬都栖居于期间。
      1,5211
      举报
      老登的神奇公式
    • 陈达美股投资陈达美股投资
      ·09-20
      很多人问我百度,百度这波文中我通过SO­TP加总估值法,目标价看到134,现在是135,我常说模糊的正确好过精确的错误,所以如果此时此刻,我吹牛逼说自己料事如神精准喊中目标价,这也太虚伪了。我喜欢装逼,但我不太虚伪。之所以这么准,只能归结为运气好。 在这个价格上,你要走也行,但你要注意我的估值方法,有很多的假设,在我的估值体系里自动驾驶给了零估值,一毛钱没给;芯片昆仑给了零估值,你如果非要说AI GPU数据中心这块,其实在云里面,那我认为百度云估值就不能给那么可怜。我整体估值在当时做的时候其实极其保守,当然啦,Q2财报时候股价只有80几块钱,我拍134,大概很多人认为我失心疯了。 最后,如果你实在是纠结于卖不卖,那么这个时候你懂的,请来跟我一起喊出来——达氏出一半横竖都开心大法! 在百度上的投资,再次证明了一件事,之于投资而言,被踩脏了的一百块钱,仍然是一百块钱。//@陈达美股投资:百度已经爆涨到我的目标价。正好13X。
      @陈达美股投资
      百度已经爆涨到我的目标价。正好13X。
      百度已经爆涨到我的目标价。正好13X。
      1.69万4
      举报
    • 陈达美股投资陈达美股投资
      ·09-19
      Replying to @LakeWong:恭喜//@LakeWong:今天买入1000股百度,一买进就涨了10个点,这后续都不知道还要不要追高了

      概帮大体检

      @陈达美股投资
      概帮大体检 ------------ 本次中概财报季是一个漫长的季节,仿佛三国点将,浪花淘京兴雄。东哥,兴哥,蒋凡,纵横捭阖,兵来将挡,天昏地暗。这些人物里,我建议大家要细品蒋凡,怎么可以如此立竿见影,这哥们去卖牛肉肯定是把好手,十斤牛肉里,九斤是牛逼。 本文从长期持股的角度,逐一梳理目前各个大市值中概股的估值,目前如何。以 $中概互联网ETF(513050)$ 的前十大持仓为例,前十大分别是腾讯、阿里、小米、拼多多、美团、网易、京东、携程、百度、快手: (数据来源:基金资料) 在开始估值之前,想给我的估值方法,先加一点side notes。 第一,静态估值或者说用过去一年业绩的估值,意义不大,就像感情都在酒里一样,历史的信息都在股价里;我们估值要向前看,历史10倍PE可能非常虚无,因为你第二年完全可能没E。估值不往前,账户就要往生。 第二,因为第一点也说了,股价是之于未来的信息预测的反射,所以投资中不得不做很多猜测,整个光谱,最左边是瞎蒙,最右边是神算,而我们凡人,大概率在两端之间徘徊。 第三,我尽量用大家都能秒懂的相对估值法(比如P/E,P/S)等,不使用DCF这种含玄量过高,或者更残忍的option-based approach方法,花里花哨的,不实用。并且因为中概互联网的公司有共同特点,比如都有成熟的盈利水平且负债率不高,所以也没必要用EV/EBITDA或者 EV/SALES这样的估值指标。用我奶奶也看得明白的市盈率,就可以弄懂。 第四,利润不使用GAAP利润,因为不反应真实财务情况尤其是现金流的水平。统一全部使用调整后利润(non-GAAP)。 第五,估值是一门艺术。任何估值方法——就算是最给面子的评价——也不过是段誉的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偶尔还会射到自己。估值肯定不是科学,模糊
      概帮大体检
      1,643评论
      举报
    • 陈达美股投资陈达美股投资
      ·09-19
      百度已经爆涨到我的目标价。正好13X。

      萝卜与云:百度Q2财报

      @陈达美股投资
      在一切之前,先念三遍咒语: 短期是投票器,长期是称重机。 短期是投票器,长期是称重机。 短期是投票器,长期是称重机。 (In the short run, the market is a voting machine but in the long run, it is a weighing machine. by Benjamin Graham) 然后开始。 百度的股价(也就是对一家公司未来业务预期的定价)的基本盘基本要看智能云、自动驾驶这两块AI双驱的业务,也就是如标题所言,萝卜与云。 各项业务的估值——我主观的估值——在文章最底下会有,供应诸君参考,SOTP估值法,得出其内在价值。2Q25财报数据,云AI新业务收入增长比较猛,同比增长34%,首次超过100亿元——所以不要用老眼光就是搜索+广告业务来看百度——百度全栈AI的商业化叙事里,多看萝卜与云,才是良缘金玉。 一、 萝卜与云以及全栈AI 非网络营销营收(包括智能云在内的AI新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34%。 1) 看一下百度智能云业务,智能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7%(具体数字财报没披露,但是下文我有估算),连续6个季度上升,Non-GAAP经营利润也同比增长。云业务里两块,订阅制收入稳定增长,项目制季度间有所波动,而订阅制收入是更优质收入。在AI云这个细分行业里,上半年中标数量+金额都是第一,也是IDC报告公有云第一(另外8月20日最新发布的IDC报告中,百度智能云是大模型平台市场第一,总之挺多第一。) 我对百度云业务增长一直不担心,这是一个受益于 AI 和大模型需求拉动的顺风业务,我预期全年百度云收入同比升上25%,到280-300亿人民币左右(注意这里只是云业务的收入,而非AI业务口径,云业务收入未披露,是我的估算值)。估值给三倍PS。 2) 自动出租车萝卜快跑和自动驾驶。先说一下,这块业务我出于保守
      萝卜与云:百度Q2财报
      2,9961
      举报
    • 陈达美股投资陈达美股投资
      ·09-05

      概帮大体检

      概帮大体检 ------------ 本次中概财报季是一个漫长的季节,仿佛三国点将,浪花淘京兴雄。东哥,兴哥,蒋凡,纵横捭阖,兵来将挡,天昏地暗。这些人物里,我建议大家要细品蒋凡,怎么可以如此立竿见影,这哥们去卖牛肉肯定是把好手,十斤牛肉里,九斤是牛逼。 本文从长期持股的角度,逐一梳理目前各个大市值中概股的估值,目前如何。以 $中概互联网ETF(513050)$ 的前十大持仓为例,前十大分别是腾讯、阿里、小米、拼多多、美团、网易、京东、携程、百度、快手: (数据来源:基金资料) 在开始估值之前,想给我的估值方法,先加一点side notes。 第一,静态估值或者说用过去一年业绩的估值,意义不大,就像感情都在酒里一样,历史的信息都在股价里;我们估值要向前看,历史10倍PE可能非常虚无,因为你第二年完全可能没E。估值不往前,账户就要往生。 第二,因为第一点也说了,股价是之于未来的信息预测的反射,所以投资中不得不做很多猜测,整个光谱,最左边是瞎蒙,最右边是神算,而我们凡人,大概率在两端之间徘徊。 第三,我尽量用大家都能秒懂的相对估值法(比如P/E,P/S)等,不使用DCF这种含玄量过高,或者更残忍的option-based approach方法,花里花哨的,不实用。并且因为中概互联网的公司有共同特点,比如都有成熟的盈利水平且负债率不高,所以也没必要用EV/EBITDA或者 EV/SALES这样的估值指标。用我奶奶也看得明白的市盈率,就可以弄懂。 第四,利润不使用GAAP利润,因为不反应真实财务情况尤其是现金流的水平。统一全部使用调整后利润(non-GAAP)。 第五,估值是一门艺术。任何估值方法——就算是最给面子的评价——也不过是段誉的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偶尔还会射到自己。估值肯定不是科学,模糊
      3,2912
      举报
      概帮大体检
    • 陈达美股投资陈达美股投资
      ·09-03

      即时零售,既是灵兽,及时领受:我为什么开仓顺丰同城

      文本抛砖引玉问一个问题: 即时零售这个风口,我们应该投资什么? 一、Investment Thesis的核心: 即时零售大爆发 ——— 之前《外卖指数的远大前程》里,我问了个问题,到底电商为什么要做外卖?外卖是个没大劲的生意,也是个古老的行业,比如猫王和大数学家张益唐都送过外卖,外卖的历史比领导开的会还要长。所以我们要想,众神之战为了抢个棒槌,这怎么可能呢?外卖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即时零售,正是这个饼才把众神钓成了翘嘴。 根据著名算命爱好者老字号咨询巨头Frost&Sullivan估计,2024年中国即配行业订单规模约482.8亿单,同比增长17.6%,2019-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3%。推导一下,预计到2030年,在CAGR16%的增速下,全国即时配送订单规模将达到1008.4亿单(根据交通运输部估算,现在全年快递量也才1600亿件)。再假以时日,即时零售从非主流,到第一流,指日可待,待价而沽。 特意追求并享受延迟满足的奇人异士毕竟少数,大多数人还是偏好“现在就要”。我之前提到“希望我们能有个共识,就是未来2C的电商,虽然延迟零售不会消亡,但即时零售会是主流。而整体电商的盘子,也就是所谓的TAM,比现在的要大得多。” 忘掉庸俗外卖,拥抱比格QC(quick commerce)。 (一代不插电商业,二代电商,三代即时零售,对比图) 投一个金矿型大机会,除了投挖金子的龙头老板玩家,还有就是投卖铲子的助力梦想玩家。即时零售里找卖铲子的,我自然找到顺丰同城。 沿着即时零售的思路,你寻找投资标的的思路或许宛若锋利,不过要留个心眼,即时零售,是 和 像 不一样。有不少物流玩家在做“即配”与“最后一公里”,有些像是即时零售,而有些就是即时零售。 顺丰同城模式上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乃独立第三方,不捆绑商流、可覆盖全场景和全渠道、toB给商家做私域与渠道——给没有运力的平台做
      1.24万4
      举报
      即时零售,既是灵兽,及时领受:我为什么开仓顺丰同城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