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周报】超级周来袭:利率定向、财报定价、中美博弈(2025年第43周|总第245期)
@谋定后动:
这一周,我们终于迎来了2025年下半年最重磅的“超级周”。FOMC会议、M7财报、中美经贸磋商、美国GDP与PCE数据——几乎所有能牵动市场方向的变量,都挤在了同一周的日历上。 无论是宏观利率的方向,还是企业盈利的兑现,甚至地缘关系的缓和迹象,都会在这几天内陆续浮出水面。而在这些事件交织的背景下,美股接下来几个月的走势,也许就此定型。 利率的最后拐点:降息节奏已定,方向才是关键 市场早已在为FOMC做准备。按照CME FedWatch的定价,美联储在今年的两次降息(共50个基点)几乎已成定局。 CME上的预测 从数据上看,美国的通胀确实在降温。9月核心PCE同比2.5%,是过去三年来的最低水平;失业率维持在4.1%,工资增速连续三个月放缓。这样的组合,正好符合美联储设想中的“软着陆”剧本:经济没硬着陆,通胀也在回落。 但市场对这份“好消息”其实有点不安。因为每一次软着陆预期的出现,往往也是股市估值的高点。你能感受到资金的矛盾:一方面希望降息更快,另一方面又怕降息太快意味着增长不稳。 这次会议的看点,不在于是否降息,而在于两件事: 第一,美联储是否会调整“点阵图”暗示2026年的中性利率水平。如果联储暗示长期利率将低于2.5%,那就是明确的宽松信号,会直接推高成长股估值;反之若仍坚持“高利率更持久”,市场可能短暂震荡。 第二,鲍威尔是否会进一步讨论“缩表节奏”。目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高峰的8.9万亿美元降至7.1万亿,但缩表步伐正在放缓。若联储暗示明年上半年可能结束缩表,那意味着市场流动性将再获释放,对债市和成长股都是正面催化。 换句话说,降息本身已无悬念,真正决定方向的,是流动性和长期利率预期的再锚定。 M7财报:AI红利兑现,估值能否继续撑住 这周的财报阵容堪称“地表最强”:微软、谷歌、Meta、亚马逊、苹果——M7中有五家同日登场,占标普500总市值的四分之一。这几乎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