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港股挖掘机
我们不生产财富,我们只是港股的挖掘机。
IP属地:未知
+关注
帖子 · 3,637
帖子 · 3,637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港股挖掘机
港股挖掘机
·
09-26
新股消息|晶晨半导体递表港交所,芯片累计出货量超 10 亿颗
据港交所 9 月 25 日披露,晶晨半导体 (上海) 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晶晨半导体) 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及海通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披露,晶晨半导体是全球布局、世界领先的系统级半导体系统设计厂商,面向智慧家庭、智慧办公、智慧出行、娱乐教育、工业生产场景,提供卓越而领先的智能终端控制与连接解决方案,包括智能多媒体与显示 SoC 主控芯片、AIoT SoC 主控芯片、通信与连接芯片、智能汽车 SoC 芯片等,致力于赋能全球智能终端从万物互联走向万物智联。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 2024 年的相关收入计,晶晨半导体在专注于智能终端 SoC 芯片的厂商中位列全球第四,在家庭智能终端 SoC 芯片领域位列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二。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晶晨半导体的芯片累计出货量超 10 亿颗。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提供的资料,2024 年,全球每 3 台智能机顶盒即搭载一颗公司智能机顶盒芯片、每 5 台智能电视即搭载一颗其智能电视芯片。晶晨半导体的业务遍布全球,覆盖全球主流运营商 250 余家、全球前 20 大电视品牌的 14 家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提供的资料),以及众多 AIoT 厂商及汽车厂商,已成为超过 100 个国家和地区的家庭中数亿块屏幕的 “大脑”。 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向全球电信运营商、领先的电视品牌商 (如小米、创维、TCL、海信、海尔及希沃) 以及广泛 AIoT 品牌商提供 SoC。 按收入计,全球智能设备 SoC 市场从 2020 年的 419 亿美元增加至 2024 年的 657 亿美元,2020 年至 2024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1.9%。预期于 2029 年前,全球智能设备 SoC 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至 1,314 亿美元,2024 年至 2029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4.9%。 财务方
看
70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新股消息|晶晨半导体递表港交所,芯片累计出货量超 10 亿颗
港股挖掘机
港股挖掘机
·
09-26
小摩调研12家中资半导体企业后结论:板块估值有望上调,优选晶圆制造设备商
9月,A 股半导体板块迎来显著上涨,为验证市场情绪,摩根大通团队联合20多位客户调研了12家半导体企业,从上游的晶圆制造设备(WFE)供应商,到中游的代工厂、OSAT(外包半导体封装测试)/ 测试服务商,再到下游的半导体设计公司。调研结果显示,不同环节企业对行业前景分化明显 —— 制造与封装测试端偏向乐观,设计端(聚焦传统终端需求)则相对谨慎,但整体锚定 “本土 AI 驱动” 的长期机遇。 一、核心摘要 9 月以来 A 股半导体板块上涨 11%,供应链调研印证乐观情绪。晶圆制造设备(WFE)、代工厂、OSAT / 测试服务商指引积极;虽半导体设计企业对汽车、家电、智能手机需求偏谨慎,但 2026 年新兴 AIoT 设备出货将保持稳健(受益于本土 AI 发展)。长期看,板块估值有望上调,优选 WFE子板块及 AI 赋能者,核心推荐中微公司、豪威集团、闻泰科技。 二、产能利用率与 2025 年四季度价格趋势 1. 产能利用率:AI 需求带动回升 受益于国内及海外 AI 相关需求的拉动,供应链反馈 2025 年四季度半导体行业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上升,为板块业绩提供支撑。 2. 价格分化:存储上涨,成熟逻辑承压 存储产品:平均售价预计上涨,其中 NOR 闪存保持稳定,SLC NAND 表现温和,DRAM 涨幅呈激进态势; 成熟逻辑产品:微控制单元(MCU)、CMOS 图像传感器等品类可能面临降价压力; 模拟产品:尽管中国政府对美国供应商开展反倾销调查,但预计 2025 年四季度价格仍将保持稳定。 三、国内 WFE 需求:进口增长与中微公司的核心优势 1. WFE 进口数据印证需求韧性 中国 8 月 WFE 进口统计数据显示,同比增长 12%,年初迄今累计增长 3%,这一数据支撑了摩根大通对半导体行业整体资本支出的乐观看法(预计增速持平或达个位数)。 2. 重点推荐:中微公司 作为
看
26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小摩调研12家中资半导体企业后结论:板块估值有望上调,优选晶圆制造设备商
港股挖掘机
港股挖掘机
·
09-23
大行报告|美银:全球智能眼镜竞赛已加速,中国牢牢占领制造中心地位
核心摘要: 随着Meta等科技巨头密集推出新型智能眼镜,行业正迎来 “爆发临界点”。9月22日,美银发布一份研究报告,认为2025-2027 年人工智能眼镜(AI glasses)将主导增长,2028 年起增强现实眼镜(AR glasses)有望接棒成为核心驱动力;而中国将凭借超 80% 的供应商占比与制造中心地位,在全球智能眼镜供应链中占据关键角色。在报告中,美银将歌尔股份、水晶光电、舜宇光学等企业列为核心受益标的。 行业趋势:从 “AI 先行” 到 “AR 主导”,出货量增速可期 美银分析师在研报中判断,智能眼镜行业已进入需求加速释放阶段,核心增长逻辑呈现 “两阶段分化” 特征: 第一阶段(2025-2027 年):AI 眼镜领跑增长 无显示屏的 AI 眼镜因技术成熟度高、成本可控,将率先成为消费级市场主流,主要应用于语音交互、环境感知、健康监测等轻量化场景,预计此阶段 AI 眼镜出货量年均增速达 25%。 第二阶段(2028 年起):AR 眼镜接棒主导 随着显示技术(如 Micro OLED)、光学方案(如光波导)成本下降及算力提升,有显示屏的 AR 眼镜将逐步替代 AI 眼镜,切入导航、工业辅助、沉浸式交互等复杂场景,预计 AR 眼镜出货量年均增速高达 101%。 从整体市场看,2025-2030 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 40%,其中 2027 年前后有望迎来出货量 “翻倍拐点”,主要受消费电子换机周期、企业级应用落地及科技巨头生态投入推动。 供应链格局:中国为核心制造基地,EMS 向东南亚延伸 全球智能眼镜供应链呈现 “中国主导、区域分工” 特征,具体布局如下: 供应端:中国企业掌控超 80% 核心环节 从零部件到整机组装,中国供应商覆盖摄像头、光波导、微机电系统(MEMS)、电池等关键领域,其中摄像头模组(舜宇光学)、光学
看
18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大行报告|美银:全球智能眼镜竞赛已加速,中国牢牢占领制造中心地位
港股挖掘机
港股挖掘机
·
09-23
新股消息|长风药业通过港交所聆讯
据港交所 9 月 22 日披露,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 “长风药业”) 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中信证券及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长风药业成立于 2007 年,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专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由于哮喘、COPD及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不断上升,全球呼吸系统药物市场巨大。据估计,目前全球有将近 25 亿人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预计该数字日后还会增加。2024 年,全球呼吸系统药物市场规模估值为 999 亿美元 (约人民币 7,292 亿元),预计到 2033 年将达到 1,572 亿美元 (约人民币 11,47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5.2%。 招股书核心摘要 本次 IPO 拟募资主要用于核心管线研发、生产基地扩建及商业化能力提升。 一、核心管线:锚定高需求专科领域,研发进度领跑 招股书显示,公司构建了包含 16 款在研产品的管线组合,其中呼吸科领域占比超 60%,聚焦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高发疾病,匹配中国 2.5 亿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需求: 后期核心产品:重组人干扰素β1b 雾化吸入溶液(用于病毒性肺炎)处于 III 期临床,为国内首个雾化给药的干扰素类生物药,较传统注射剂型安全性更优;盐酸左沙丁胺醇吸入粉雾剂(哮喘治疗)已完成 III 期临床,预计 2026 年提交上市申请。 改良型新药突破:针对吸入制剂“递送效率低” 行业痛点,开发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雾剂采用独创多单元给药技术,肺部沉积率达 42%(行业平均不足 30%),目前处于 II 期临床。 皮肤科补充布局:两款湿疹治疗小分子创新药进入 I 期临床,采用局部给药技术降低全身副作用
看
177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新股消息|长风药业通过港交所聆讯
港股挖掘机
港股挖掘机
·
09-23
机构评级|大摩半导体设备股最新评级出炉:应用材料、泛林集团获上调,科磊遭下调
摩根士丹利在修订 2026 年晶圆制造设备 (Wafer Fab Equipment,简称 WFE) 市场预测的同时,对三只核心半导体设备股的评级做出调整:将应用材料 (Applied Materials,AMAT.US) 评级上调至 “增持”(Overweight),将泛林集团 (Lam Research,LRCX.US) 评级上调至 “中性”(Equal-weight),并将科磊 (KLAC.US) 评级下调至 “中性”(Equal-weight)。 2026年WFE市场预测上调 存储设备成核心驱动力 以谢恩・布雷特 (Shane Brett) 为首的分析师团队表示,已将 2026 年全球 WFE 市场规模预测从 1220 亿美元 (同比增长 5%) 上调至 1280 亿美元 (同比增长 10%)。他们指出,此次上调几乎完全由存储设备领域贡献 —— 当前对存储设备 WFE 的基准预测 (487 亿美元) 已接近此前的乐观预测 (500 亿美元)。 具体来看,分析师将 2026 年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RAM) 相关 WFE 预测上调至 349 亿美元,接近 350 亿美元的乐观预期;将 NAND 闪存相关 WFE 预测上调至 138 亿美元,略低于 150 亿美元的乐观预期。 布雷特团队分析称,DRAM 价格走强很可能会转化为更激进的 DRAM 资本支出 (capex) 计划;但 NAND 闪存资本支出的改善可能会存在一定滞后性 —— 一方面是因为部分资本支出会向 DRAM 倾斜,另一方面是存储厂商希望保持更审慎的资本纪律。 应用材料:估值折价显著,增长潜力突出 摩根士丹利将应用材料的评级从 “中性” 上调至 “增持”,并将目标股价从 172 美元上调至 209 美元。 分析师团队表示:“目前应用材料的估值较泛林集团低 25%,而 202
看
134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机构评级|大摩半导体设备股最新评级出炉:应用材料、泛林集团获上调,科磊遭下调
港股挖掘机
港股挖掘机
·
09-23
高盛标普500目标价层层加码:年末看6800点,明年剑指7200点
近日,高盛将标普500指数的年末目标点位从6600点上调至6800点。以该指数最新收盘价计算,仍有2%的上涨空间。高盛表示,上调目标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美联储政策立场趋于温和,以及企业盈利表现具备韧性。在上周五发布的报告中,高盛还将标普500指数的6个月及12个月回报预期分别上调至5%和8%,按此推算,对应指数点位将分别达到7000点和7200点。此前一周,美联储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实现降息,并表示随着劳动力市场逐步降温,计划在10月和12月进一步降息。高盛仍预测这两次会议均将采取25个基点的降息幅度,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多数华尔街大行的认同。今年早些时候,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4月推出"解放日"关税政策后,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引发全球股市抛售潮,各大行纷纷将标普500指数目标点位下调至6000点以下。但此后,关税政策的松绑以及美联储宽松预期的升温缓解了投资者焦虑,降低了衰退风险,推动股市创下历史新高。据标普全球数据,标普500指数自4月8日的低点已累计上涨超30%,并在7月至9月间多次刷新收盘纪录,截至9月初最新收盘价已达6693.75点。
$(.DJI)$
$(.IXIC)$
$(.SPX)$
看
314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高盛标普500目标价层层加码:年末看6800点,明年剑指7200点
港股挖掘机
港股挖掘机
·
09-22
“桦加沙”考验港交所“打风不停市”新规
超强台风“桦加沙”正在逐步逼近香港,而港交所一年前颁布的“打风不停市”新规,也将受到考验。 截至9月22日20时,“桦加沙”正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中心附近最大风力维持在17级以上(62米/秒),已进入巴士海峡并向南海东北部海面靠近。 面对台风威胁,港交所一位发言人表示,交易所正与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保持密切沟通。发言人在电邮声明中表示,员工、市场参与者和投资公众的安全仍然是港交所的首要考量,他们将适时作出最新通报。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港交所于去年 9 月实施 “打风不停市” 新规:无论遇上8号或以上台风、黑色暴雨或 “极端情况”,香港证券及衍生产品市场在恶劣天气情况下维持交易,沪深港通、衍生产品假期交易和收市后交易时段,亦如常运作,但上市仪式延期。银行在打风或黑雨下分行继续关闭,所有服务改用电子方式处理。 但即将到来的超强台风“桦加沙”威胁不容小觑。 香港天文台于当天12时20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并预告将在今晚8时至10时之间,改发三号强风信号。气象数据显示,台风中心目前位于香港东南偏东约 870 公里处,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达每小时 230 公里,预计明日起香港风势将逐渐增强,天气将急速转坏。 中央气象台指出,“桦加沙”呈现典型的“移速快、强度强”特点,其巅峰强度已接近2024年重创华南的台风“摩羯。“桦加沙”预计将于23日凌晨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后,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逐渐靠近广东中西部至海南岛东北部一带沿海,登陆时仍可能维持强台风至超强台风级别。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已于今日 10 时将防风应急响应从 Ⅳ级提升至Ⅱ级,要求各地落实 “六个百分百” 防御要求,预置抢险队伍和应急通信设施。 随着“桦加沙”地逐步逼近,香港金融市场也将进入实战考验的关键阶段。市场人士表示,这场超强台风与“打风不停市”新规的正面碰撞,不
看
286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桦加沙”考验港交所“打风不停市”新规
港股挖掘机
港股挖掘机
·
09-22
高盛研判中国大宗商品下半年价格趋势:反内卷成供给侧核心主线
9月19日,高盛发布一份关于中国下半年大宗商品的研究报告。据悉为撰写这份报告,高盛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中国大宗商品专项考察,通过30场会面与视频会议,与中国钢铁、煤炭、锂、基本金属等领域的企业、协会及宏观机构代表深度交流。 一、考察背景与核心结论 本次考察覆盖产业链全环节参与者,从微观的钢厂、矿企到宏观的政府智库、经济学家,核心聚焦 “供给侧结构调整” 与 “行业供需再平衡” 两大主题。 综合各方反馈,高盛得出三大核心判断:其一,多数大宗商品供给政策虽处规划阶段,但整体方向积极,对行业盈利修复具备建设性;其二,若政策目标落地,水泥、钢铁行业受影响最显著,2026 年煤炭、水泥或率先迎来改善;其三,供给侧 “反内卷” 与新政策扰动叠加,短期供给稳定性存疑,而需求端呈现 “制造强、建筑弱” 的分化格局。 二、供给侧核心主线:“反内卷” 1. “反内卷” 政策:聚焦产能再平衡 宏观与行业反馈均证实,多部门正推进供给侧 “反内卷” 行动,核心通过产能退出、分类管控、限制新增三大路径实现行业再平衡,防范长期产能过剩引发的行业困境。 政策聚焦的重点行业明确:优先级最高的是 EV、光伏(上游)、钢铁、水泥、煤炭、医药、电子;基本金属与化工次之。与过往不同,此次政策更注重 “市场与政府平衡”,通过环保、能耗、工艺等技术标准落地,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对短期价格波动的关注度显著降低。 2. 关键政策影响:新采矿法与供给扰动 2025 年 7 月生效的新《矿产资源法》成为供给侧最大变量,其要求 “共生伴生矿产综合开发”,且缺乏细则解读,已引发局部供给扰动: 锂产业:宜春锂云母矿(占 2025 年全球产能 14%)面临伴生钽、铌的开采要求,7 家矿企(不含宁德时代)停产风险中低,但许可证审批或耗时 3-6 个月至 1-2 年,成本或增加 5 万元 / 吨碳酸锂; 铝土矿:山西铝土矿因 “
看
297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高盛研判中国大宗商品下半年价格趋势:反内卷成供给侧核心主线
港股挖掘机
港股挖掘机
·
09-19
外资大行先后评论中国股市:牛市可持续!摩根大通VS高盛核心观点对比解析
外资大行近期频频发布针对中国股市的牛市研究报告,引发业内关注。 9月17日,摩根大通发布报告称,中国股市的牛市属于“风险收益结构质变驱动的可持续牛市”。而一天后,高盛也发布研究报告评论中国股市,高盛则强调牛市的本质是“估值修复支撑的结构性上涨”。 在报告中,两家大行都提到了AI技术发展对基本面改善的作用,并最终达成共识——中国股市微观结构改善与宏观估值修复形成共振,市场正迈向更具韧性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从六大核心维度,进一步提炼双方核心观点要点,并展开深度对比。 一、牛市定性与核心支撑论据 摩根大通核心观点 牛市定位:明确界定为“可持续牛市形成阶段”,核心标志是风险收益结构质变。 关键论据:MSCI 中国指数三个月收益波动率比率升至 0.96(历史均值约 0.6),接近美国市场 1.04,打破 “上涨必伴高波动” 的过往规律。 底层支撑:技术创新、政策支持、资本流动改善三重因素共振;中国科技龙头指数集中度低于美国“七大科技巨头”,市值扩张空间充足。 高盛核心观点 牛市定位:强调“估值修复驱动的结构性上涨”,维持 A 股 / H 股超配评级。 关键论据:沪深 300 指数市盈率仅 13.3 倍,较历史均值低 22%,处于 2018 年熊市底部水平。 底层支撑:AI 技术每年提升上市公司 EPS 2.5%;2024 年 9 月以来超 10 项 “里程碑式” 经济刺激措施落地。 二、科技板块核心逻辑 摩根大通核心观点 关注焦点:AI 叙事强度与市场情绪传导,聚焦具体技术突破标的。 核心标的:阿里自研芯片、寒武纪技术
看
399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外资大行先后评论中国股市:牛市可持续!摩根大通VS高盛核心观点对比解析
港股挖掘机
港股挖掘机
·
09-19
汇丰最新评级:比亚迪目标价下调仍喊 “买”
汇丰在最近发布的一份深度研究报告中,重点关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头部公司比亚迪,深度报告给出了明确信号:尽管下调目标价,但仍维持比亚迪A 股、港股 “买入” 评级。 短期 “以退为进”:反内卷下的销量与利润承压 汇丰认为,比亚迪刚经历了一轮明显的盈利收缩,核心原因有两个:一是消费低迷期定价疲软,渠道补贴增加;二是公司自行承担了部分自动驾驶技术的新增成本。 为了跳出 “价格战泥潭”,比亚迪主动转向 “反内卷”:放弃销量驱动的折扣策略,转而推行价格自律,聚焦价值竞争。但问题在于,国内竞争对手一边效仿比亚迪的成本控制能力,一边用更激进的新车定价抢市场。 面对这种短期压力,汇丰判断比亚迪将在 2025 年下半年采取 “以退为进” 策略,主动放缓销量增速 —— 将全年销量预期从 540 万辆下调至 480 万辆。 2026 年增长引擎:技术升级 + 垂直整合的 “王牌” 短期承压不代表长期乏力,汇丰最看好的是比亚迪 2026 年的技术爆发潜力,预计明年销量将回升至 560 万辆。 9 月 9 日推出的海豹 7(Tai 7)车型,正是比亚迪技术战略的 “活样本”:通过垂直整合能力、工程优势和规模效应,把原本只用于高端车型的先进技术与配置,直接下放至大众市场。这种 “高端技术平民化” 的打法,已经收获了双重订单红利 —— 不仅吸引了越野爱好者,更打动了看重设计、空间和智能配置的家庭用户。 汇丰认为,本质上,比亚迪的核心优势从未消失:从电池到芯片的垂直整合能力,能让它比竞争对手更快实现技术落地、更精准控制成本。而 2026 年潜在的 “重大平台技术升级”,可能会让这种优势进一步放大。 盈利韧性来源:海外扩张 “对冲” 国内压力 如果说技术升级是 “未来增量”,那海外扩张就是比亚迪当下最实在的 “盈利缓冲垫”。 汇丰给出了一组亮眼数据:2025 年比亚迪海外销量预计突破 90 万辆,较
看
25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汇丰最新评级:比亚迪目标价下调仍喊 “买”
加载更多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3524105790854316","uuid":"3524105790854316","gmtCreate":1561011774490,"gmtModify":1561011774490,"name":"港股挖掘机","pinyin":"ggwjjgangguwajueji","introduction":"","introductionEn":"","signature":"我们不生产财富,我们只是港股的挖掘机。","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ad7f6521dbd218dc1b2d938da24ac61","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1623,"headSize":25,"tweetSize":3637,"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3,"level":{"id":3,"name":"书生虎","nameTw":"書生虎","represent":"努力向上","factor":"发布1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5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2","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资深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10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063fb68ea29c9ae6858c58630e182d5","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96c699a93be4214d4b49aea6a5a5d1a4","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35b0e542a9ff77046ed69ef602bc105d","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2.03.17","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userBadgeCount":1,"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未知","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83394376860384,"gmtCreate":1758894660000,"gmtModify":1759026736767,"author":{"id":"3524105790854316","authorId":"3524105790854316","name":"港股挖掘机","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ad7f6521dbd218dc1b2d938da24ac6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24105790854316","authorIdStr":"3524105790854316"},"themes":[],"title":"新股消息|晶晨半导体递表港交所,芯片累计出货量超 10 亿颗","htmlText":"据港交所 9 月 25 日披露,晶晨半导体 (上海) 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晶晨半导体) 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及海通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披露,晶晨半导体是全球布局、世界领先的系统级半导体系统设计厂商,面向智慧家庭、智慧办公、智慧出行、娱乐教育、工业生产场景,提供卓越而领先的智能终端控制与连接解决方案,包括智能多媒体与显示 SoC 主控芯片、AIoT SoC 主控芯片、通信与连接芯片、智能汽车 SoC 芯片等,致力于赋能全球智能终端从万物互联走向万物智联。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 2024 年的相关收入计,晶晨半导体在专注于智能终端 SoC 芯片的厂商中位列全球第四,在家庭智能终端 SoC 芯片领域位列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二。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晶晨半导体的芯片累计出货量超 10 亿颗。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提供的资料,2024 年,全球每 3 台智能机顶盒即搭载一颗公司智能机顶盒芯片、每 5 台智能电视即搭载一颗其智能电视芯片。晶晨半导体的业务遍布全球,覆盖全球主流运营商 250 余家、全球前 20 大电视品牌的 14 家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提供的资料),以及众多 AIoT 厂商及汽车厂商,已成为超过 100 个国家和地区的家庭中数亿块屏幕的 “大脑”。 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向全球电信运营商、领先的电视品牌商 (如小米、创维、TCL、海信、海尔及希沃) 以及广泛 AIoT 品牌商提供 SoC。 按收入计,全球智能设备 SoC 市场从 2020 年的 419 亿美元增加至 2024 年的 657 亿美元,2020 年至 2024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1.9%。预期于 2029 年前,全球智能设备 SoC 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至 1,314 亿美元,2024 年至 2029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4.9%。 财务方","listText":"据港交所 9 月 25 日披露,晶晨半导体 (上海) 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晶晨半导体) 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及海通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披露,晶晨半导体是全球布局、世界领先的系统级半导体系统设计厂商,面向智慧家庭、智慧办公、智慧出行、娱乐教育、工业生产场景,提供卓越而领先的智能终端控制与连接解决方案,包括智能多媒体与显示 SoC 主控芯片、AIoT SoC 主控芯片、通信与连接芯片、智能汽车 SoC 芯片等,致力于赋能全球智能终端从万物互联走向万物智联。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 2024 年的相关收入计,晶晨半导体在专注于智能终端 SoC 芯片的厂商中位列全球第四,在家庭智能终端 SoC 芯片领域位列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二。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晶晨半导体的芯片累计出货量超 10 亿颗。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提供的资料,2024 年,全球每 3 台智能机顶盒即搭载一颗公司智能机顶盒芯片、每 5 台智能电视即搭载一颗其智能电视芯片。晶晨半导体的业务遍布全球,覆盖全球主流运营商 250 余家、全球前 20 大电视品牌的 14 家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提供的资料),以及众多 AIoT 厂商及汽车厂商,已成为超过 100 个国家和地区的家庭中数亿块屏幕的 “大脑”。 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向全球电信运营商、领先的电视品牌商 (如小米、创维、TCL、海信、海尔及希沃) 以及广泛 AIoT 品牌商提供 SoC。 按收入计,全球智能设备 SoC 市场从 2020 年的 419 亿美元增加至 2024 年的 657 亿美元,2020 年至 2024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1.9%。预期于 2029 年前,全球智能设备 SoC 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至 1,314 亿美元,2024 年至 2029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4.9%。 财务方","text":"据港交所 9 月 25 日披露,晶晨半导体 (上海) 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晶晨半导体) 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及海通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披露,晶晨半导体是全球布局、世界领先的系统级半导体系统设计厂商,面向智慧家庭、智慧办公、智慧出行、娱乐教育、工业生产场景,提供卓越而领先的智能终端控制与连接解决方案,包括智能多媒体与显示 SoC 主控芯片、AIoT SoC 主控芯片、通信与连接芯片、智能汽车 SoC 芯片等,致力于赋能全球智能终端从万物互联走向万物智联。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 2024 年的相关收入计,晶晨半导体在专注于智能终端 SoC 芯片的厂商中位列全球第四,在家庭智能终端 SoC 芯片领域位列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二。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晶晨半导体的芯片累计出货量超 10 亿颗。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提供的资料,2024 年,全球每 3 台智能机顶盒即搭载一颗公司智能机顶盒芯片、每 5 台智能电视即搭载一颗其智能电视芯片。晶晨半导体的业务遍布全球,覆盖全球主流运营商 250 余家、全球前 20 大电视品牌的 14 家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提供的资料),以及众多 AIoT 厂商及汽车厂商,已成为超过 100 个国家和地区的家庭中数亿块屏幕的 “大脑”。 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向全球电信运营商、领先的电视品牌商 (如小米、创维、TCL、海信、海尔及希沃) 以及广泛 AIoT 品牌商提供 SoC。 按收入计,全球智能设备 SoC 市场从 2020 年的 419 亿美元增加至 2024 年的 657 亿美元,2020 年至 2024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1.9%。预期于 2029 年前,全球智能设备 SoC 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至 1,314 亿美元,2024 年至 2029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4.9%。 财务方","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9a8d1b69d834357be079f4bc06ba1b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339437686038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7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3394369086176,"gmtCreate":1758894660000,"gmtModify":1759026740817,"author":{"id":"3524105790854316","authorId":"3524105790854316","name":"港股挖掘机","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ad7f6521dbd218dc1b2d938da24ac6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24105790854316","authorIdStr":"3524105790854316"},"themes":[],"title":"小摩调研12家中资半导体企业后结论:板块估值有望上调,优选晶圆制造设备商","htmlText":"9月,A 股半导体板块迎来显著上涨,为验证市场情绪,摩根大通团队联合20多位客户调研了12家半导体企业,从上游的晶圆制造设备(WFE)供应商,到中游的代工厂、OSAT(外包半导体封装测试)/ 测试服务商,再到下游的半导体设计公司。调研结果显示,不同环节企业对行业前景分化明显 —— 制造与封装测试端偏向乐观,设计端(聚焦传统终端需求)则相对谨慎,但整体锚定 “本土 AI 驱动” 的长期机遇。 一、核心摘要 9 月以来 A 股半导体板块上涨 11%,供应链调研印证乐观情绪。晶圆制造设备(WFE)、代工厂、OSAT / 测试服务商指引积极;虽半导体设计企业对汽车、家电、智能手机需求偏谨慎,但 2026 年新兴 AIoT 设备出货将保持稳健(受益于本土 AI 发展)。长期看,板块估值有望上调,优选 WFE子板块及 AI 赋能者,核心推荐中微公司、豪威集团、闻泰科技。 二、产能利用率与 2025 年四季度价格趋势 1. 产能利用率:AI 需求带动回升 受益于国内及海外 AI 相关需求的拉动,供应链反馈 2025 年四季度半导体行业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上升,为板块业绩提供支撑。 2. 价格分化:存储上涨,成熟逻辑承压 存储产品:平均售价预计上涨,其中 NOR 闪存保持稳定,SLC NAND 表现温和,DRAM 涨幅呈激进态势; 成熟逻辑产品:微控制单元(MCU)、CMOS 图像传感器等品类可能面临降价压力; 模拟产品:尽管中国政府对美国供应商开展反倾销调查,但预计 2025 年四季度价格仍将保持稳定。 三、国内 WFE 需求:进口增长与中微公司的核心优势 1. WFE 进口数据印证需求韧性 中国 8 月 WFE 进口统计数据显示,同比增长 12%,年初迄今累计增长 3%,这一数据支撑了摩根大通对半导体行业整体资本支出的乐观看法(预计增速持平或达个位数)。 2. 重点推荐:中微公司 作为","listText":"9月,A 股半导体板块迎来显著上涨,为验证市场情绪,摩根大通团队联合20多位客户调研了12家半导体企业,从上游的晶圆制造设备(WFE)供应商,到中游的代工厂、OSAT(外包半导体封装测试)/ 测试服务商,再到下游的半导体设计公司。调研结果显示,不同环节企业对行业前景分化明显 —— 制造与封装测试端偏向乐观,设计端(聚焦传统终端需求)则相对谨慎,但整体锚定 “本土 AI 驱动” 的长期机遇。 一、核心摘要 9 月以来 A 股半导体板块上涨 11%,供应链调研印证乐观情绪。晶圆制造设备(WFE)、代工厂、OSAT / 测试服务商指引积极;虽半导体设计企业对汽车、家电、智能手机需求偏谨慎,但 2026 年新兴 AIoT 设备出货将保持稳健(受益于本土 AI 发展)。长期看,板块估值有望上调,优选 WFE子板块及 AI 赋能者,核心推荐中微公司、豪威集团、闻泰科技。 二、产能利用率与 2025 年四季度价格趋势 1. 产能利用率:AI 需求带动回升 受益于国内及海外 AI 相关需求的拉动,供应链反馈 2025 年四季度半导体行业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上升,为板块业绩提供支撑。 2. 价格分化:存储上涨,成熟逻辑承压 存储产品:平均售价预计上涨,其中 NOR 闪存保持稳定,SLC NAND 表现温和,DRAM 涨幅呈激进态势; 成熟逻辑产品:微控制单元(MCU)、CMOS 图像传感器等品类可能面临降价压力; 模拟产品:尽管中国政府对美国供应商开展反倾销调查,但预计 2025 年四季度价格仍将保持稳定。 三、国内 WFE 需求:进口增长与中微公司的核心优势 1. WFE 进口数据印证需求韧性 中国 8 月 WFE 进口统计数据显示,同比增长 12%,年初迄今累计增长 3%,这一数据支撑了摩根大通对半导体行业整体资本支出的乐观看法(预计增速持平或达个位数)。 2. 重点推荐:中微公司 作为","text":"9月,A 股半导体板块迎来显著上涨,为验证市场情绪,摩根大通团队联合20多位客户调研了12家半导体企业,从上游的晶圆制造设备(WFE)供应商,到中游的代工厂、OSAT(外包半导体封装测试)/ 测试服务商,再到下游的半导体设计公司。调研结果显示,不同环节企业对行业前景分化明显 —— 制造与封装测试端偏向乐观,设计端(聚焦传统终端需求)则相对谨慎,但整体锚定 “本土 AI 驱动” 的长期机遇。 一、核心摘要 9 月以来 A 股半导体板块上涨 11%,供应链调研印证乐观情绪。晶圆制造设备(WFE)、代工厂、OSAT / 测试服务商指引积极;虽半导体设计企业对汽车、家电、智能手机需求偏谨慎,但 2026 年新兴 AIoT 设备出货将保持稳健(受益于本土 AI 发展)。长期看,板块估值有望上调,优选 WFE子板块及 AI 赋能者,核心推荐中微公司、豪威集团、闻泰科技。 二、产能利用率与 2025 年四季度价格趋势 1. 产能利用率:AI 需求带动回升 受益于国内及海外 AI 相关需求的拉动,供应链反馈 2025 年四季度半导体行业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上升,为板块业绩提供支撑。 2. 价格分化:存储上涨,成熟逻辑承压 存储产品:平均售价预计上涨,其中 NOR 闪存保持稳定,SLC NAND 表现温和,DRAM 涨幅呈激进态势; 成熟逻辑产品:微控制单元(MCU)、CMOS 图像传感器等品类可能面临降价压力; 模拟产品:尽管中国政府对美国供应商开展反倾销调查,但预计 2025 年四季度价格仍将保持稳定。 三、国内 WFE 需求:进口增长与中微公司的核心优势 1. WFE 进口数据印证需求韧性 中国 8 月 WFE 进口统计数据显示,同比增长 12%,年初迄今累计增长 3%,这一数据支撑了摩根大通对半导体行业整体资本支出的乐观看法(预计增速持平或达个位数)。 2. 重点推荐:中微公司 作为","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339436908617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2126322406112,"gmtCreate":1758633060000,"gmtModify":1758718565239,"author":{"id":"3524105790854316","authorId":"3524105790854316","name":"港股挖掘机","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ad7f6521dbd218dc1b2d938da24ac6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24105790854316","authorIdStr":"3524105790854316"},"themes":[],"title":"大行报告|美银:全球智能眼镜竞赛已加速,中国牢牢占领制造中心地位","htmlText":" 核心摘要: 随着Meta等科技巨头密集推出新型智能眼镜,行业正迎来 “爆发临界点”。9月22日,美银发布一份研究报告,认为2025-2027 年人工智能眼镜(AI glasses)将主导增长,2028 年起增强现实眼镜(AR glasses)有望接棒成为核心驱动力;而中国将凭借超 80% 的供应商占比与制造中心地位,在全球智能眼镜供应链中占据关键角色。在报告中,美银将歌尔股份、水晶光电、舜宇光学等企业列为核心受益标的。 行业趋势:从 “AI 先行” 到 “AR 主导”,出货量增速可期 美银分析师在研报中判断,智能眼镜行业已进入需求加速释放阶段,核心增长逻辑呈现 “两阶段分化” 特征: 第一阶段(2025-2027 年):AI 眼镜领跑增长 无显示屏的 AI 眼镜因技术成熟度高、成本可控,将率先成为消费级市场主流,主要应用于语音交互、环境感知、健康监测等轻量化场景,预计此阶段 AI 眼镜出货量年均增速达 25%。 第二阶段(2028 年起):AR 眼镜接棒主导 随着显示技术(如 Micro OLED)、光学方案(如光波导)成本下降及算力提升,有显示屏的 AR 眼镜将逐步替代 AI 眼镜,切入导航、工业辅助、沉浸式交互等复杂场景,预计 AR 眼镜出货量年均增速高达 101%。 从整体市场看,2025-2030 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 40%,其中 2027 年前后有望迎来出货量 “翻倍拐点”,主要受消费电子换机周期、企业级应用落地及科技巨头生态投入推动。 供应链格局:中国为核心制造基地,EMS 向东南亚延伸 全球智能眼镜供应链呈现 “中国主导、区域分工” 特征,具体布局如下: 供应端:中国企业掌控超 80% 核心环节 从零部件到整机组装,中国供应商覆盖摄像头、光波导、微机电系统(MEMS)、电池等关键领域,其中摄像头模组(舜宇光学)、光学","listText":" 核心摘要: 随着Meta等科技巨头密集推出新型智能眼镜,行业正迎来 “爆发临界点”。9月22日,美银发布一份研究报告,认为2025-2027 年人工智能眼镜(AI glasses)将主导增长,2028 年起增强现实眼镜(AR glasses)有望接棒成为核心驱动力;而中国将凭借超 80% 的供应商占比与制造中心地位,在全球智能眼镜供应链中占据关键角色。在报告中,美银将歌尔股份、水晶光电、舜宇光学等企业列为核心受益标的。 行业趋势:从 “AI 先行” 到 “AR 主导”,出货量增速可期 美银分析师在研报中判断,智能眼镜行业已进入需求加速释放阶段,核心增长逻辑呈现 “两阶段分化” 特征: 第一阶段(2025-2027 年):AI 眼镜领跑增长 无显示屏的 AI 眼镜因技术成熟度高、成本可控,将率先成为消费级市场主流,主要应用于语音交互、环境感知、健康监测等轻量化场景,预计此阶段 AI 眼镜出货量年均增速达 25%。 第二阶段(2028 年起):AR 眼镜接棒主导 随着显示技术(如 Micro OLED)、光学方案(如光波导)成本下降及算力提升,有显示屏的 AR 眼镜将逐步替代 AI 眼镜,切入导航、工业辅助、沉浸式交互等复杂场景,预计 AR 眼镜出货量年均增速高达 101%。 从整体市场看,2025-2030 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 40%,其中 2027 年前后有望迎来出货量 “翻倍拐点”,主要受消费电子换机周期、企业级应用落地及科技巨头生态投入推动。 供应链格局:中国为核心制造基地,EMS 向东南亚延伸 全球智能眼镜供应链呈现 “中国主导、区域分工” 特征,具体布局如下: 供应端:中国企业掌控超 80% 核心环节 从零部件到整机组装,中国供应商覆盖摄像头、光波导、微机电系统(MEMS)、电池等关键领域,其中摄像头模组(舜宇光学)、光学","text":"核心摘要: 随着Meta等科技巨头密集推出新型智能眼镜,行业正迎来 “爆发临界点”。9月22日,美银发布一份研究报告,认为2025-2027 年人工智能眼镜(AI glasses)将主导增长,2028 年起增强现实眼镜(AR glasses)有望接棒成为核心驱动力;而中国将凭借超 80% 的供应商占比与制造中心地位,在全球智能眼镜供应链中占据关键角色。在报告中,美银将歌尔股份、水晶光电、舜宇光学等企业列为核心受益标的。 行业趋势:从 “AI 先行” 到 “AR 主导”,出货量增速可期 美银分析师在研报中判断,智能眼镜行业已进入需求加速释放阶段,核心增长逻辑呈现 “两阶段分化” 特征: 第一阶段(2025-2027 年):AI 眼镜领跑增长 无显示屏的 AI 眼镜因技术成熟度高、成本可控,将率先成为消费级市场主流,主要应用于语音交互、环境感知、健康监测等轻量化场景,预计此阶段 AI 眼镜出货量年均增速达 25%。 第二阶段(2028 年起):AR 眼镜接棒主导 随着显示技术(如 Micro OLED)、光学方案(如光波导)成本下降及算力提升,有显示屏的 AR 眼镜将逐步替代 AI 眼镜,切入导航、工业辅助、沉浸式交互等复杂场景,预计 AR 眼镜出货量年均增速高达 101%。 从整体市场看,2025-2030 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 40%,其中 2027 年前后有望迎来出货量 “翻倍拐点”,主要受消费电子换机周期、企业级应用落地及科技巨头生态投入推动。 供应链格局:中国为核心制造基地,EMS 向东南亚延伸 全球智能眼镜供应链呈现 “中国主导、区域分工” 特征,具体布局如下: 供应端:中国企业掌控超 80% 核心环节 从零部件到整机组装,中国供应商覆盖摄像头、光波导、微机电系统(MEMS)、电池等关键领域,其中摄像头模组(舜宇光学)、光学","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647b7f3ea784711a28eb19ce97b0ee3"}],"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212632240611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8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2127170076776,"gmtCreate":1758633060000,"gmtModify":1758718570059,"author":{"id":"3524105790854316","authorId":"3524105790854316","name":"港股挖掘机","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ad7f6521dbd218dc1b2d938da24ac6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24105790854316","authorIdStr":"3524105790854316"},"themes":[],"title":"新股消息|长风药业通过港交所聆讯","htmlText":"据港交所 9 月 22 日披露,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 “长风药业”) 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中信证券及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长风药业成立于 2007 年,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专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由于哮喘、COPD及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不断上升,全球呼吸系统药物市场巨大。据估计,目前全球有将近 25 亿人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预计该数字日后还会增加。2024 年,全球呼吸系统药物市场规模估值为 999 亿美元 (约人民币 7,292 亿元),预计到 2033 年将达到 1,572 亿美元 (约人民币 11,47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5.2%。 招股书核心摘要 本次 IPO 拟募资主要用于核心管线研发、生产基地扩建及商业化能力提升。 一、核心管线:锚定高需求专科领域,研发进度领跑 招股书显示,公司构建了包含 16 款在研产品的管线组合,其中呼吸科领域占比超 60%,聚焦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高发疾病,匹配中国 2.5 亿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需求: 后期核心产品:重组人干扰素β1b 雾化吸入溶液(用于病毒性肺炎)处于 III 期临床,为国内首个雾化给药的干扰素类生物药,较传统注射剂型安全性更优;盐酸左沙丁胺醇吸入粉雾剂(哮喘治疗)已完成 III 期临床,预计 2026 年提交上市申请。 改良型新药突破:针对吸入制剂“递送效率低” 行业痛点,开发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雾剂采用独创多单元给药技术,肺部沉积率达 42%(行业平均不足 30%),目前处于 II 期临床。 皮肤科补充布局:两款湿疹治疗小分子创新药进入 I 期临床,采用局部给药技术降低全身副作用","listText":"据港交所 9 月 22 日披露,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 “长风药业”) 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中信证券及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长风药业成立于 2007 年,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专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由于哮喘、COPD及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不断上升,全球呼吸系统药物市场巨大。据估计,目前全球有将近 25 亿人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预计该数字日后还会增加。2024 年,全球呼吸系统药物市场规模估值为 999 亿美元 (约人民币 7,292 亿元),预计到 2033 年将达到 1,572 亿美元 (约人民币 11,47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5.2%。 招股书核心摘要 本次 IPO 拟募资主要用于核心管线研发、生产基地扩建及商业化能力提升。 一、核心管线:锚定高需求专科领域,研发进度领跑 招股书显示,公司构建了包含 16 款在研产品的管线组合,其中呼吸科领域占比超 60%,聚焦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高发疾病,匹配中国 2.5 亿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需求: 后期核心产品:重组人干扰素β1b 雾化吸入溶液(用于病毒性肺炎)处于 III 期临床,为国内首个雾化给药的干扰素类生物药,较传统注射剂型安全性更优;盐酸左沙丁胺醇吸入粉雾剂(哮喘治疗)已完成 III 期临床,预计 2026 年提交上市申请。 改良型新药突破:针对吸入制剂“递送效率低” 行业痛点,开发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雾剂采用独创多单元给药技术,肺部沉积率达 42%(行业平均不足 30%),目前处于 II 期临床。 皮肤科补充布局:两款湿疹治疗小分子创新药进入 I 期临床,采用局部给药技术降低全身副作用","text":"据港交所 9 月 22 日披露,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 “长风药业”) 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中信证券及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长风药业成立于 2007 年,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专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由于哮喘、COPD及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不断上升,全球呼吸系统药物市场巨大。据估计,目前全球有将近 25 亿人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预计该数字日后还会增加。2024 年,全球呼吸系统药物市场规模估值为 999 亿美元 (约人民币 7,292 亿元),预计到 2033 年将达到 1,572 亿美元 (约人民币 11,47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5.2%。 招股书核心摘要 本次 IPO 拟募资主要用于核心管线研发、生产基地扩建及商业化能力提升。 一、核心管线:锚定高需求专科领域,研发进度领跑 招股书显示,公司构建了包含 16 款在研产品的管线组合,其中呼吸科领域占比超 60%,聚焦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高发疾病,匹配中国 2.5 亿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需求: 后期核心产品:重组人干扰素β1b 雾化吸入溶液(用于病毒性肺炎)处于 III 期临床,为国内首个雾化给药的干扰素类生物药,较传统注射剂型安全性更优;盐酸左沙丁胺醇吸入粉雾剂(哮喘治疗)已完成 III 期临床,预计 2026 年提交上市申请。 改良型新药突破:针对吸入制剂“递送效率低” 行业痛点,开发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雾剂采用独创多单元给药技术,肺部沉积率达 42%(行业平均不足 30%),目前处于 II 期临床。 皮肤科补充布局:两款湿疹治疗小分子创新药进入 I 期临床,采用局部给药技术降低全身副作用","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eb70eedc9f546a0b63d5fa3d31b45eb"}],"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212717007677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7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2126919557272,"gmtCreate":1758633060000,"gmtModify":1758718573796,"author":{"id":"3524105790854316","authorId":"3524105790854316","name":"港股挖掘机","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ad7f6521dbd218dc1b2d938da24ac6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24105790854316","authorIdStr":"3524105790854316"},"themes":[],"title":"机构评级|大摩半导体设备股最新评级出炉:应用材料、泛林集团获上调,科磊遭下调","htmlText":"摩根士丹利在修订 2026 年晶圆制造设备 (Wafer Fab Equipment,简称 WFE) 市场预测的同时,对三只核心半导体设备股的评级做出调整:将应用材料 (Applied Materials,AMAT.US) 评级上调至 “增持”(Overweight),将泛林集团 (Lam Research,LRCX.US) 评级上调至 “中性”(Equal-weight),并将科磊 (KLAC.US) 评级下调至 “中性”(Equal-weight)。 2026年WFE市场预测上调 存储设备成核心驱动力 以谢恩・布雷特 (Shane Brett) 为首的分析师团队表示,已将 2026 年全球 WFE 市场规模预测从 1220 亿美元 (同比增长 5%) 上调至 1280 亿美元 (同比增长 10%)。他们指出,此次上调几乎完全由存储设备领域贡献 —— 当前对存储设备 WFE 的基准预测 (487 亿美元) 已接近此前的乐观预测 (500 亿美元)。 具体来看,分析师将 2026 年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RAM) 相关 WFE 预测上调至 349 亿美元,接近 350 亿美元的乐观预期;将 NAND 闪存相关 WFE 预测上调至 138 亿美元,略低于 150 亿美元的乐观预期。 布雷特团队分析称,DRAM 价格走强很可能会转化为更激进的 DRAM 资本支出 (capex) 计划;但 NAND 闪存资本支出的改善可能会存在一定滞后性 —— 一方面是因为部分资本支出会向 DRAM 倾斜,另一方面是存储厂商希望保持更审慎的资本纪律。 应用材料:估值折价显著,增长潜力突出 摩根士丹利将应用材料的评级从 “中性” 上调至 “增持”,并将目标股价从 172 美元上调至 209 美元。 分析师团队表示:“目前应用材料的估值较泛林集团低 25%,而 202","listText":"摩根士丹利在修订 2026 年晶圆制造设备 (Wafer Fab Equipment,简称 WFE) 市场预测的同时,对三只核心半导体设备股的评级做出调整:将应用材料 (Applied Materials,AMAT.US) 评级上调至 “增持”(Overweight),将泛林集团 (Lam Research,LRCX.US) 评级上调至 “中性”(Equal-weight),并将科磊 (KLAC.US) 评级下调至 “中性”(Equal-weight)。 2026年WFE市场预测上调 存储设备成核心驱动力 以谢恩・布雷特 (Shane Brett) 为首的分析师团队表示,已将 2026 年全球 WFE 市场规模预测从 1220 亿美元 (同比增长 5%) 上调至 1280 亿美元 (同比增长 10%)。他们指出,此次上调几乎完全由存储设备领域贡献 —— 当前对存储设备 WFE 的基准预测 (487 亿美元) 已接近此前的乐观预测 (500 亿美元)。 具体来看,分析师将 2026 年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RAM) 相关 WFE 预测上调至 349 亿美元,接近 350 亿美元的乐观预期;将 NAND 闪存相关 WFE 预测上调至 138 亿美元,略低于 150 亿美元的乐观预期。 布雷特团队分析称,DRAM 价格走强很可能会转化为更激进的 DRAM 资本支出 (capex) 计划;但 NAND 闪存资本支出的改善可能会存在一定滞后性 —— 一方面是因为部分资本支出会向 DRAM 倾斜,另一方面是存储厂商希望保持更审慎的资本纪律。 应用材料:估值折价显著,增长潜力突出 摩根士丹利将应用材料的评级从 “中性” 上调至 “增持”,并将目标股价从 172 美元上调至 209 美元。 分析师团队表示:“目前应用材料的估值较泛林集团低 25%,而 202","text":"摩根士丹利在修订 2026 年晶圆制造设备 (Wafer Fab Equipment,简称 WFE) 市场预测的同时,对三只核心半导体设备股的评级做出调整:将应用材料 (Applied Materials,AMAT.US) 评级上调至 “增持”(Overweight),将泛林集团 (Lam Research,LRCX.US) 评级上调至 “中性”(Equal-weight),并将科磊 (KLAC.US) 评级下调至 “中性”(Equal-weight)。 2026年WFE市场预测上调 存储设备成核心驱动力 以谢恩・布雷特 (Shane Brett) 为首的分析师团队表示,已将 2026 年全球 WFE 市场规模预测从 1220 亿美元 (同比增长 5%) 上调至 1280 亿美元 (同比增长 10%)。他们指出,此次上调几乎完全由存储设备领域贡献 —— 当前对存储设备 WFE 的基准预测 (487 亿美元) 已接近此前的乐观预测 (500 亿美元)。 具体来看,分析师将 2026 年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RAM) 相关 WFE 预测上调至 349 亿美元,接近 350 亿美元的乐观预期;将 NAND 闪存相关 WFE 预测上调至 138 亿美元,略低于 150 亿美元的乐观预期。 布雷特团队分析称,DRAM 价格走强很可能会转化为更激进的 DRAM 资本支出 (capex) 计划;但 NAND 闪存资本支出的改善可能会存在一定滞后性 —— 一方面是因为部分资本支出会向 DRAM 倾斜,另一方面是存储厂商希望保持更审慎的资本纪律。 应用材料:估值折价显著,增长潜力突出 摩根士丹利将应用材料的评级从 “中性” 上调至 “增持”,并将目标股价从 172 美元上调至 209 美元。 分析师团队表示:“目前应用材料的估值较泛林集团低 25%,而 202","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212691955727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3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1683938513048,"gmtCreate":1758608890965,"gmtModify":1758611927109,"author":{"id":"3524105790854316","authorId":"3524105790854316","name":"港股挖掘机","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ad7f6521dbd218dc1b2d938da24ac6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24105790854316","authorIdStr":"3524105790854316"},"themes":[],"title":"高盛标普500目标价层层加码:年末看6800点,明年剑指7200点","htmlText":"近日,高盛将标普500指数的年末目标点位从6600点上调至6800点。以该指数最新收盘价计算,仍有2%的上涨空间。高盛表示,上调目标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美联储政策立场趋于温和,以及企业盈利表现具备韧性。在上周五发布的报告中,高盛还将标普500指数的6个月及12个月回报预期分别上调至5%和8%,按此推算,对应指数点位将分别达到7000点和7200点。此前一周,美联储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实现降息,并表示随着劳动力市场逐步降温,计划在10月和12月进一步降息。高盛仍预测这两次会议均将采取25个基点的降息幅度,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多数华尔街大行的认同。今年早些时候,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4月推出\"解放日\"关税政策后,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引发全球股市抛售潮,各大行纷纷将标普500指数目标点位下调至6000点以下。但此后,关税政策的松绑以及美联储宽松预期的升温缓解了投资者焦虑,降低了衰退风险,推动股市创下历史新高。据标普全球数据,标普500指数自4月8日的低点已累计上涨超30%,并在7月至9月间多次刷新收盘纪录,截至9月初最新收盘价已达6693.75点。 <a href=\"https://laohu8.com/S/.DJI\">$(.DJI)$</a> <a href=\"https://laohu8.com/S/.IXIC\">$(.IXIC)$</a> <a href=\"https://laohu8.com/S/.SPX\">$(.SPX)$</a>","listText":"近日,高盛将标普500指数的年末目标点位从6600点上调至6800点。以该指数最新收盘价计算,仍有2%的上涨空间。高盛表示,上调目标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美联储政策立场趋于温和,以及企业盈利表现具备韧性。在上周五发布的报告中,高盛还将标普500指数的6个月及12个月回报预期分别上调至5%和8%,按此推算,对应指数点位将分别达到7000点和7200点。此前一周,美联储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实现降息,并表示随着劳动力市场逐步降温,计划在10月和12月进一步降息。高盛仍预测这两次会议均将采取25个基点的降息幅度,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多数华尔街大行的认同。今年早些时候,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4月推出\"解放日\"关税政策后,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引发全球股市抛售潮,各大行纷纷将标普500指数目标点位下调至6000点以下。但此后,关税政策的松绑以及美联储宽松预期的升温缓解了投资者焦虑,降低了衰退风险,推动股市创下历史新高。据标普全球数据,标普500指数自4月8日的低点已累计上涨超30%,并在7月至9月间多次刷新收盘纪录,截至9月初最新收盘价已达6693.75点。 <a href=\"https://laohu8.com/S/.DJI\">$(.DJI)$</a> <a href=\"https://laohu8.com/S/.IXIC\">$(.IXIC)$</a> <a href=\"https://laohu8.com/S/.SPX\">$(.SPX)$</a>","text":"近日,高盛将标普500指数的年末目标点位从6600点上调至6800点。以该指数最新收盘价计算,仍有2%的上涨空间。高盛表示,上调目标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美联储政策立场趋于温和,以及企业盈利表现具备韧性。在上周五发布的报告中,高盛还将标普500指数的6个月及12个月回报预期分别上调至5%和8%,按此推算,对应指数点位将分别达到7000点和7200点。此前一周,美联储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实现降息,并表示随着劳动力市场逐步降温,计划在10月和12月进一步降息。高盛仍预测这两次会议均将采取25个基点的降息幅度,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多数华尔街大行的认同。今年早些时候,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4月推出\"解放日\"关税政策后,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引发全球股市抛售潮,各大行纷纷将标普500指数目标点位下调至6000点以下。但此后,关税政策的松绑以及美联储宽松预期的升温缓解了投资者焦虑,降低了衰退风险,推动股市创下历史新高。据标普全球数据,标普500指数自4月8日的低点已累计上涨超30%,并在7月至9月间多次刷新收盘纪录,截至9月初最新收盘价已达6693.75点。 $(.DJI)$ $(.IXIC)$ $(.SPX)$","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af8672d865c9756101e2382ae83b0ee","width":"560","height":"24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168393851304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1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1537348857960,"gmtCreate":1758548160000,"gmtModify":1758576532453,"author":{"id":"3524105790854316","authorId":"3524105790854316","name":"港股挖掘机","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ad7f6521dbd218dc1b2d938da24ac6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24105790854316","authorIdStr":"3524105790854316"},"themes":[],"title":"“桦加沙”考验港交所“打风不停市”新规","htmlText":"超强台风“桦加沙”正在逐步逼近香港,而港交所一年前颁布的“打风不停市”新规,也将受到考验。 截至9月22日20时,“桦加沙”正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中心附近最大风力维持在17级以上(62米/秒),已进入巴士海峡并向南海东北部海面靠近。 面对台风威胁,港交所一位发言人表示,交易所正与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保持密切沟通。发言人在电邮声明中表示,员工、市场参与者和投资公众的安全仍然是港交所的首要考量,他们将适时作出最新通报。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港交所于去年 9 月实施 “打风不停市” 新规:无论遇上8号或以上台风、黑色暴雨或 “极端情况”,香港证券及衍生产品市场在恶劣天气情况下维持交易,沪深港通、衍生产品假期交易和收市后交易时段,亦如常运作,但上市仪式延期。银行在打风或黑雨下分行继续关闭,所有服务改用电子方式处理。 但即将到来的超强台风“桦加沙”威胁不容小觑。 香港天文台于当天12时20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并预告将在今晚8时至10时之间,改发三号强风信号。气象数据显示,台风中心目前位于香港东南偏东约 870 公里处,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达每小时 230 公里,预计明日起香港风势将逐渐增强,天气将急速转坏。 中央气象台指出,“桦加沙”呈现典型的“移速快、强度强”特点,其巅峰强度已接近2024年重创华南的台风“摩羯。“桦加沙”预计将于23日凌晨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后,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逐渐靠近广东中西部至海南岛东北部一带沿海,登陆时仍可能维持强台风至超强台风级别。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已于今日 10 时将防风应急响应从 Ⅳ级提升至Ⅱ级,要求各地落实 “六个百分百” 防御要求,预置抢险队伍和应急通信设施。 随着“桦加沙”地逐步逼近,香港金融市场也将进入实战考验的关键阶段。市场人士表示,这场超强台风与“打风不停市”新规的正面碰撞,不","listText":"超强台风“桦加沙”正在逐步逼近香港,而港交所一年前颁布的“打风不停市”新规,也将受到考验。 截至9月22日20时,“桦加沙”正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中心附近最大风力维持在17级以上(62米/秒),已进入巴士海峡并向南海东北部海面靠近。 面对台风威胁,港交所一位发言人表示,交易所正与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保持密切沟通。发言人在电邮声明中表示,员工、市场参与者和投资公众的安全仍然是港交所的首要考量,他们将适时作出最新通报。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港交所于去年 9 月实施 “打风不停市” 新规:无论遇上8号或以上台风、黑色暴雨或 “极端情况”,香港证券及衍生产品市场在恶劣天气情况下维持交易,沪深港通、衍生产品假期交易和收市后交易时段,亦如常运作,但上市仪式延期。银行在打风或黑雨下分行继续关闭,所有服务改用电子方式处理。 但即将到来的超强台风“桦加沙”威胁不容小觑。 香港天文台于当天12时20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并预告将在今晚8时至10时之间,改发三号强风信号。气象数据显示,台风中心目前位于香港东南偏东约 870 公里处,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达每小时 230 公里,预计明日起香港风势将逐渐增强,天气将急速转坏。 中央气象台指出,“桦加沙”呈现典型的“移速快、强度强”特点,其巅峰强度已接近2024年重创华南的台风“摩羯。“桦加沙”预计将于23日凌晨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后,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逐渐靠近广东中西部至海南岛东北部一带沿海,登陆时仍可能维持强台风至超强台风级别。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已于今日 10 时将防风应急响应从 Ⅳ级提升至Ⅱ级,要求各地落实 “六个百分百” 防御要求,预置抢险队伍和应急通信设施。 随着“桦加沙”地逐步逼近,香港金融市场也将进入实战考验的关键阶段。市场人士表示,这场超强台风与“打风不停市”新规的正面碰撞,不","text":"超强台风“桦加沙”正在逐步逼近香港,而港交所一年前颁布的“打风不停市”新规,也将受到考验。 截至9月22日20时,“桦加沙”正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中心附近最大风力维持在17级以上(62米/秒),已进入巴士海峡并向南海东北部海面靠近。 面对台风威胁,港交所一位发言人表示,交易所正与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保持密切沟通。发言人在电邮声明中表示,员工、市场参与者和投资公众的安全仍然是港交所的首要考量,他们将适时作出最新通报。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港交所于去年 9 月实施 “打风不停市” 新规:无论遇上8号或以上台风、黑色暴雨或 “极端情况”,香港证券及衍生产品市场在恶劣天气情况下维持交易,沪深港通、衍生产品假期交易和收市后交易时段,亦如常运作,但上市仪式延期。银行在打风或黑雨下分行继续关闭,所有服务改用电子方式处理。 但即将到来的超强台风“桦加沙”威胁不容小觑。 香港天文台于当天12时20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并预告将在今晚8时至10时之间,改发三号强风信号。气象数据显示,台风中心目前位于香港东南偏东约 870 公里处,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达每小时 230 公里,预计明日起香港风势将逐渐增强,天气将急速转坏。 中央气象台指出,“桦加沙”呈现典型的“移速快、强度强”特点,其巅峰强度已接近2024年重创华南的台风“摩羯。“桦加沙”预计将于23日凌晨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后,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逐渐靠近广东中西部至海南岛东北部一带沿海,登陆时仍可能维持强台风至超强台风级别。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已于今日 10 时将防风应急响应从 Ⅳ级提升至Ⅱ级,要求各地落实 “六个百分百” 防御要求,预置抢险队伍和应急通信设施。 随着“桦加沙”地逐步逼近,香港金融市场也将进入实战考验的关键阶段。市场人士表示,这场超强台风与“打风不停市”新规的正面碰撞,不","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472d8c04dc64abaa2eb357fca540e4c"},{"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eb2749e9c6b48f8be9124055486480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d70d278a61044be845998980469af86"}],"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153734885796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8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1536452825824,"gmtCreate":1758548160000,"gmtModify":1758576527770,"author":{"id":"3524105790854316","authorId":"3524105790854316","name":"港股挖掘机","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ad7f6521dbd218dc1b2d938da24ac6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24105790854316","authorIdStr":"3524105790854316"},"themes":[],"title":"高盛研判中国大宗商品下半年价格趋势:反内卷成供给侧核心主线","htmlText":"9月19日,高盛发布一份关于中国下半年大宗商品的研究报告。据悉为撰写这份报告,高盛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中国大宗商品专项考察,通过30场会面与视频会议,与中国钢铁、煤炭、锂、基本金属等领域的企业、协会及宏观机构代表深度交流。 一、考察背景与核心结论 本次考察覆盖产业链全环节参与者,从微观的钢厂、矿企到宏观的政府智库、经济学家,核心聚焦 “供给侧结构调整” 与 “行业供需再平衡” 两大主题。 综合各方反馈,高盛得出三大核心判断:其一,多数大宗商品供给政策虽处规划阶段,但整体方向积极,对行业盈利修复具备建设性;其二,若政策目标落地,水泥、钢铁行业受影响最显著,2026 年煤炭、水泥或率先迎来改善;其三,供给侧 “反内卷” 与新政策扰动叠加,短期供给稳定性存疑,而需求端呈现 “制造强、建筑弱” 的分化格局。 二、供给侧核心主线:“反内卷” 1. “反内卷” 政策:聚焦产能再平衡 宏观与行业反馈均证实,多部门正推进供给侧 “反内卷” 行动,核心通过产能退出、分类管控、限制新增三大路径实现行业再平衡,防范长期产能过剩引发的行业困境。 政策聚焦的重点行业明确:优先级最高的是 EV、光伏(上游)、钢铁、水泥、煤炭、医药、电子;基本金属与化工次之。与过往不同,此次政策更注重 “市场与政府平衡”,通过环保、能耗、工艺等技术标准落地,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对短期价格波动的关注度显著降低。 2. 关键政策影响:新采矿法与供给扰动 2025 年 7 月生效的新《矿产资源法》成为供给侧最大变量,其要求 “共生伴生矿产综合开发”,且缺乏细则解读,已引发局部供给扰动: 锂产业:宜春锂云母矿(占 2025 年全球产能 14%)面临伴生钽、铌的开采要求,7 家矿企(不含宁德时代)停产风险中低,但许可证审批或耗时 3-6 个月至 1-2 年,成本或增加 5 万元 / 吨碳酸锂; 铝土矿:山西铝土矿因 “","listText":"9月19日,高盛发布一份关于中国下半年大宗商品的研究报告。据悉为撰写这份报告,高盛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中国大宗商品专项考察,通过30场会面与视频会议,与中国钢铁、煤炭、锂、基本金属等领域的企业、协会及宏观机构代表深度交流。 一、考察背景与核心结论 本次考察覆盖产业链全环节参与者,从微观的钢厂、矿企到宏观的政府智库、经济学家,核心聚焦 “供给侧结构调整” 与 “行业供需再平衡” 两大主题。 综合各方反馈,高盛得出三大核心判断:其一,多数大宗商品供给政策虽处规划阶段,但整体方向积极,对行业盈利修复具备建设性;其二,若政策目标落地,水泥、钢铁行业受影响最显著,2026 年煤炭、水泥或率先迎来改善;其三,供给侧 “反内卷” 与新政策扰动叠加,短期供给稳定性存疑,而需求端呈现 “制造强、建筑弱” 的分化格局。 二、供给侧核心主线:“反内卷” 1. “反内卷” 政策:聚焦产能再平衡 宏观与行业反馈均证实,多部门正推进供给侧 “反内卷” 行动,核心通过产能退出、分类管控、限制新增三大路径实现行业再平衡,防范长期产能过剩引发的行业困境。 政策聚焦的重点行业明确:优先级最高的是 EV、光伏(上游)、钢铁、水泥、煤炭、医药、电子;基本金属与化工次之。与过往不同,此次政策更注重 “市场与政府平衡”,通过环保、能耗、工艺等技术标准落地,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对短期价格波动的关注度显著降低。 2. 关键政策影响:新采矿法与供给扰动 2025 年 7 月生效的新《矿产资源法》成为供给侧最大变量,其要求 “共生伴生矿产综合开发”,且缺乏细则解读,已引发局部供给扰动: 锂产业:宜春锂云母矿(占 2025 年全球产能 14%)面临伴生钽、铌的开采要求,7 家矿企(不含宁德时代)停产风险中低,但许可证审批或耗时 3-6 个月至 1-2 年,成本或增加 5 万元 / 吨碳酸锂; 铝土矿:山西铝土矿因 “","text":"9月19日,高盛发布一份关于中国下半年大宗商品的研究报告。据悉为撰写这份报告,高盛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中国大宗商品专项考察,通过30场会面与视频会议,与中国钢铁、煤炭、锂、基本金属等领域的企业、协会及宏观机构代表深度交流。 一、考察背景与核心结论 本次考察覆盖产业链全环节参与者,从微观的钢厂、矿企到宏观的政府智库、经济学家,核心聚焦 “供给侧结构调整” 与 “行业供需再平衡” 两大主题。 综合各方反馈,高盛得出三大核心判断:其一,多数大宗商品供给政策虽处规划阶段,但整体方向积极,对行业盈利修复具备建设性;其二,若政策目标落地,水泥、钢铁行业受影响最显著,2026 年煤炭、水泥或率先迎来改善;其三,供给侧 “反内卷” 与新政策扰动叠加,短期供给稳定性存疑,而需求端呈现 “制造强、建筑弱” 的分化格局。 二、供给侧核心主线:“反内卷” 1. “反内卷” 政策:聚焦产能再平衡 宏观与行业反馈均证实,多部门正推进供给侧 “反内卷” 行动,核心通过产能退出、分类管控、限制新增三大路径实现行业再平衡,防范长期产能过剩引发的行业困境。 政策聚焦的重点行业明确:优先级最高的是 EV、光伏(上游)、钢铁、水泥、煤炭、医药、电子;基本金属与化工次之。与过往不同,此次政策更注重 “市场与政府平衡”,通过环保、能耗、工艺等技术标准落地,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对短期价格波动的关注度显著降低。 2. 关键政策影响:新采矿法与供给扰动 2025 年 7 月生效的新《矿产资源法》成为供给侧最大变量,其要求 “共生伴生矿产综合开发”,且缺乏细则解读,已引发局部供给扰动: 锂产业:宜春锂云母矿(占 2025 年全球产能 14%)面临伴生钽、铌的开采要求,7 家矿企(不含宁德时代)停产风险中低,但许可证审批或耗时 3-6 个月至 1-2 年,成本或增加 5 万元 / 吨碳酸锂; 铝土矿:山西铝土矿因 “","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b4f7ef3db9c4da8a15c7c7b1e8ecb83"}],"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153645282582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9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0770716606568,"gmtCreate":1758290040000,"gmtModify":1758414223684,"author":{"id":"3524105790854316","authorId":"3524105790854316","name":"港股挖掘机","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ad7f6521dbd218dc1b2d938da24ac6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24105790854316","authorIdStr":"3524105790854316"},"themes":[],"title":"外资大行先后评论中国股市:牛市可持续!摩根大通VS高盛核心观点对比解析","htmlText":"外资大行近期频频发布针对中国股市的牛市研究报告,引发业内关注。 9月17日,摩根大通发布报告称,中国股市的牛市属于“风险收益结构质变驱动的可持续牛市”。而一天后,高盛也发布研究报告评论中国股市,高盛则强调牛市的本质是“估值修复支撑的结构性上涨”。 在报告中,两家大行都提到了AI技术发展对基本面改善的作用,并最终达成共识——中国股市微观结构改善与宏观估值修复形成共振,市场正迈向更具韧性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从六大核心维度,进一步提炼双方核心观点要点,并展开深度对比。 一、牛市定性与核心支撑论据 摩根大通核心观点 牛市定位:明确界定为“可持续牛市形成阶段”,核心标志是风险收益结构质变。 关键论据:MSCI 中国指数三个月收益波动率比率升至 0.96(历史均值约 0.6),接近美国市场 1.04,打破 “上涨必伴高波动” 的过往规律。 底层支撑:技术创新、政策支持、资本流动改善三重因素共振;中国科技龙头指数集中度低于美国“七大科技巨头”,市值扩张空间充足。 高盛核心观点 牛市定位:强调“估值修复驱动的结构性上涨”,维持 A 股 / H 股超配评级。 关键论据:沪深 300 指数市盈率仅 13.3 倍,较历史均值低 22%,处于 2018 年熊市底部水平。 底层支撑:AI 技术每年提升上市公司 EPS 2.5%;2024 年 9 月以来超 10 项 “里程碑式” 经济刺激措施落地。 二、科技板块核心逻辑 摩根大通核心观点 关注焦点:AI 叙事强度与市场情绪传导,聚焦具体技术突破标的。 核心标的:阿里自研芯片、寒武纪技术","listText":"外资大行近期频频发布针对中国股市的牛市研究报告,引发业内关注。 9月17日,摩根大通发布报告称,中国股市的牛市属于“风险收益结构质变驱动的可持续牛市”。而一天后,高盛也发布研究报告评论中国股市,高盛则强调牛市的本质是“估值修复支撑的结构性上涨”。 在报告中,两家大行都提到了AI技术发展对基本面改善的作用,并最终达成共识——中国股市微观结构改善与宏观估值修复形成共振,市场正迈向更具韧性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从六大核心维度,进一步提炼双方核心观点要点,并展开深度对比。 一、牛市定性与核心支撑论据 摩根大通核心观点 牛市定位:明确界定为“可持续牛市形成阶段”,核心标志是风险收益结构质变。 关键论据:MSCI 中国指数三个月收益波动率比率升至 0.96(历史均值约 0.6),接近美国市场 1.04,打破 “上涨必伴高波动” 的过往规律。 底层支撑:技术创新、政策支持、资本流动改善三重因素共振;中国科技龙头指数集中度低于美国“七大科技巨头”,市值扩张空间充足。 高盛核心观点 牛市定位:强调“估值修复驱动的结构性上涨”,维持 A 股 / H 股超配评级。 关键论据:沪深 300 指数市盈率仅 13.3 倍,较历史均值低 22%,处于 2018 年熊市底部水平。 底层支撑:AI 技术每年提升上市公司 EPS 2.5%;2024 年 9 月以来超 10 项 “里程碑式” 经济刺激措施落地。 二、科技板块核心逻辑 摩根大通核心观点 关注焦点:AI 叙事强度与市场情绪传导,聚焦具体技术突破标的。 核心标的:阿里自研芯片、寒武纪技术","text":"外资大行近期频频发布针对中国股市的牛市研究报告,引发业内关注。 9月17日,摩根大通发布报告称,中国股市的牛市属于“风险收益结构质变驱动的可持续牛市”。而一天后,高盛也发布研究报告评论中国股市,高盛则强调牛市的本质是“估值修复支撑的结构性上涨”。 在报告中,两家大行都提到了AI技术发展对基本面改善的作用,并最终达成共识——中国股市微观结构改善与宏观估值修复形成共振,市场正迈向更具韧性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从六大核心维度,进一步提炼双方核心观点要点,并展开深度对比。 一、牛市定性与核心支撑论据 摩根大通核心观点 牛市定位:明确界定为“可持续牛市形成阶段”,核心标志是风险收益结构质变。 关键论据:MSCI 中国指数三个月收益波动率比率升至 0.96(历史均值约 0.6),接近美国市场 1.04,打破 “上涨必伴高波动” 的过往规律。 底层支撑:技术创新、政策支持、资本流动改善三重因素共振;中国科技龙头指数集中度低于美国“七大科技巨头”,市值扩张空间充足。 高盛核心观点 牛市定位:强调“估值修复驱动的结构性上涨”,维持 A 股 / H 股超配评级。 关键论据:沪深 300 指数市盈率仅 13.3 倍,较历史均值低 22%,处于 2018 年熊市底部水平。 底层支撑:AI 技术每年提升上市公司 EPS 2.5%;2024 年 9 月以来超 10 项 “里程碑式” 经济刺激措施落地。 二、科技板块核心逻辑 摩根大通核心观点 关注焦点:AI 叙事强度与市场情绪传导,聚焦具体技术突破标的。 核心标的:阿里自研芯片、寒武纪技术","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4a0e95b4f204e0f82d0157ea39f135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077071660656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9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0770613702760,"gmtCreate":1758290040000,"gmtModify":1758414230005,"author":{"id":"3524105790854316","authorId":"3524105790854316","name":"港股挖掘机","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ad7f6521dbd218dc1b2d938da24ac6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24105790854316","authorIdStr":"3524105790854316"},"themes":[],"title":"汇丰最新评级:比亚迪目标价下调仍喊 “买”","htmlText":"汇丰在最近发布的一份深度研究报告中,重点关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头部公司比亚迪,深度报告给出了明确信号:尽管下调目标价,但仍维持比亚迪A 股、港股 “买入” 评级。 短期 “以退为进”:反内卷下的销量与利润承压 汇丰认为,比亚迪刚经历了一轮明显的盈利收缩,核心原因有两个:一是消费低迷期定价疲软,渠道补贴增加;二是公司自行承担了部分自动驾驶技术的新增成本。 为了跳出 “价格战泥潭”,比亚迪主动转向 “反内卷”:放弃销量驱动的折扣策略,转而推行价格自律,聚焦价值竞争。但问题在于,国内竞争对手一边效仿比亚迪的成本控制能力,一边用更激进的新车定价抢市场。 面对这种短期压力,汇丰判断比亚迪将在 2025 年下半年采取 “以退为进” 策略,主动放缓销量增速 —— 将全年销量预期从 540 万辆下调至 480 万辆。 2026 年增长引擎:技术升级 + 垂直整合的 “王牌” 短期承压不代表长期乏力,汇丰最看好的是比亚迪 2026 年的技术爆发潜力,预计明年销量将回升至 560 万辆。 9 月 9 日推出的海豹 7(Tai 7)车型,正是比亚迪技术战略的 “活样本”:通过垂直整合能力、工程优势和规模效应,把原本只用于高端车型的先进技术与配置,直接下放至大众市场。这种 “高端技术平民化” 的打法,已经收获了双重订单红利 —— 不仅吸引了越野爱好者,更打动了看重设计、空间和智能配置的家庭用户。 汇丰认为,本质上,比亚迪的核心优势从未消失:从电池到芯片的垂直整合能力,能让它比竞争对手更快实现技术落地、更精准控制成本。而 2026 年潜在的 “重大平台技术升级”,可能会让这种优势进一步放大。 盈利韧性来源:海外扩张 “对冲” 国内压力 如果说技术升级是 “未来增量”,那海外扩张就是比亚迪当下最实在的 “盈利缓冲垫”。 汇丰给出了一组亮眼数据:2025 年比亚迪海外销量预计突破 90 万辆,较","listText":"汇丰在最近发布的一份深度研究报告中,重点关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头部公司比亚迪,深度报告给出了明确信号:尽管下调目标价,但仍维持比亚迪A 股、港股 “买入” 评级。 短期 “以退为进”:反内卷下的销量与利润承压 汇丰认为,比亚迪刚经历了一轮明显的盈利收缩,核心原因有两个:一是消费低迷期定价疲软,渠道补贴增加;二是公司自行承担了部分自动驾驶技术的新增成本。 为了跳出 “价格战泥潭”,比亚迪主动转向 “反内卷”:放弃销量驱动的折扣策略,转而推行价格自律,聚焦价值竞争。但问题在于,国内竞争对手一边效仿比亚迪的成本控制能力,一边用更激进的新车定价抢市场。 面对这种短期压力,汇丰判断比亚迪将在 2025 年下半年采取 “以退为进” 策略,主动放缓销量增速 —— 将全年销量预期从 540 万辆下调至 480 万辆。 2026 年增长引擎:技术升级 + 垂直整合的 “王牌” 短期承压不代表长期乏力,汇丰最看好的是比亚迪 2026 年的技术爆发潜力,预计明年销量将回升至 560 万辆。 9 月 9 日推出的海豹 7(Tai 7)车型,正是比亚迪技术战略的 “活样本”:通过垂直整合能力、工程优势和规模效应,把原本只用于高端车型的先进技术与配置,直接下放至大众市场。这种 “高端技术平民化” 的打法,已经收获了双重订单红利 —— 不仅吸引了越野爱好者,更打动了看重设计、空间和智能配置的家庭用户。 汇丰认为,本质上,比亚迪的核心优势从未消失:从电池到芯片的垂直整合能力,能让它比竞争对手更快实现技术落地、更精准控制成本。而 2026 年潜在的 “重大平台技术升级”,可能会让这种优势进一步放大。 盈利韧性来源:海外扩张 “对冲” 国内压力 如果说技术升级是 “未来增量”,那海外扩张就是比亚迪当下最实在的 “盈利缓冲垫”。 汇丰给出了一组亮眼数据:2025 年比亚迪海外销量预计突破 90 万辆,较","text":"汇丰在最近发布的一份深度研究报告中,重点关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头部公司比亚迪,深度报告给出了明确信号:尽管下调目标价,但仍维持比亚迪A 股、港股 “买入” 评级。 短期 “以退为进”:反内卷下的销量与利润承压 汇丰认为,比亚迪刚经历了一轮明显的盈利收缩,核心原因有两个:一是消费低迷期定价疲软,渠道补贴增加;二是公司自行承担了部分自动驾驶技术的新增成本。 为了跳出 “价格战泥潭”,比亚迪主动转向 “反内卷”:放弃销量驱动的折扣策略,转而推行价格自律,聚焦价值竞争。但问题在于,国内竞争对手一边效仿比亚迪的成本控制能力,一边用更激进的新车定价抢市场。 面对这种短期压力,汇丰判断比亚迪将在 2025 年下半年采取 “以退为进” 策略,主动放缓销量增速 —— 将全年销量预期从 540 万辆下调至 480 万辆。 2026 年增长引擎:技术升级 + 垂直整合的 “王牌” 短期承压不代表长期乏力,汇丰最看好的是比亚迪 2026 年的技术爆发潜力,预计明年销量将回升至 560 万辆。 9 月 9 日推出的海豹 7(Tai 7)车型,正是比亚迪技术战略的 “活样本”:通过垂直整合能力、工程优势和规模效应,把原本只用于高端车型的先进技术与配置,直接下放至大众市场。这种 “高端技术平民化” 的打法,已经收获了双重订单红利 —— 不仅吸引了越野爱好者,更打动了看重设计、空间和智能配置的家庭用户。 汇丰认为,本质上,比亚迪的核心优势从未消失:从电池到芯片的垂直整合能力,能让它比竞争对手更快实现技术落地、更精准控制成本。而 2026 年潜在的 “重大平台技术升级”,可能会让这种优势进一步放大。 盈利韧性来源:海外扩张 “对冲” 国内压力 如果说技术升级是 “未来增量”,那海外扩张就是比亚迪当下最实在的 “盈利缓冲垫”。 汇丰给出了一组亮眼数据:2025 年比亚迪海外销量预计突破 90 万辆,较","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0aa5cd8aade448e893d1762c59497d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077061370276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5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post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