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灼财经

时间在变,空间随着时间也在变,不变的唯有真知灼见。

IP属地:中国香港
    • 真灼财经真灼财经
      ·10-09 16:12

      新奥能源(02688.HK)MSCI ESG评级上调至 AAA,标普全球 CSA 评分跻身行业全球前 8%

      10月9日,新奥能源(02688.HK)宣布,近日获国际指数公司 MSCI(明晟)将 ESG 评级由 AA 上调至 AAA 最高级别,并于标普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简称“CSA”)中,评分大幅提升至 79 分,成功跻身全球燃气公用事业企业前 8%。新奥能源接连于两大国际权威 ESG 评级中取得突破,彰显公司在环境、社会及管治领域的卓越表现获得国际资本市场高度认可。   根据 MSCI ESG 研究报告,新奥能源评级获上调至 AAA 级别,主要得益于碳排放及健康与安全两大关键范畴的卓越表现。碳排放方面,公司碳排放强度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获得满分。健康与安全议题评分较去年提升 1.2,进入行业最佳实践前五名。公司超过四分之三运营场所获得 ISO 45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已设置至 2030 年,百万工时工伤事故率降至 0.2 的目标,目标覆盖自身员工和承包商。   此外,在本年度标普全球 CSA 评估中,新奥能源在气候管治策略、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健康安全、公司管治、产品管理等领域的多项细分指标中获得提升。标普全球 CSA 评估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实践年度评估之一,其评估结果备受全球投资者和国际资本市场认可。公司评分不仅较去年实现大幅提升,更远高于全球同业平均分,彰显新奥能源在可持续发展管理实践方面的卓越成就。   是次两大国际权威机构上调新奥能源 ESG 评级与评分,是对新奥能源 ESG 实践与成效的认可,更是对其长期投资价值的肯定。新奥能源已发布《绿色行动 2030—新奥能源的零碳之旅》2024 年版,更新净零排放路径图,并设定更具雄心的长期目标。基于此净零排放路径,新奥能源将继续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凭借自身在天然气领域的产业优势和数智能力
      68评论
      举报
      新奥能源(02688.HK)MSCI ESG评级上调至 AAA,标普全球 CSA 评分跻身行业全球前 8%
    • 真灼财经真灼财经
      ·10-09 16:05

      【真灼机构观点】中集安瑞科(03899.HK):离岸清洁能源收入占比提升

      中集安瑞科(03899.HK)离岸清洁能源收入占比由2024年上半年26-27%升至2025 年上半年32%,显示清洁能源业务持续扩张。随早期低毛利订单完成转化,毛利率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较去年同期提升约0.2-0.3个百分点至12.8-12.9% 化工储罐业务自2023年连续五季同比下滑后,库存去化接近尾声,管理层预期利率下调将带动租赁商需求回升。预估该业务将于2026年恢复正向增长,并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率先回补订单缺口。 整体订单积压仍处高位,清洁能源及化工设备新订单均创历史高峰,有助后续营收回升。在业务结构优化与市场回暖双重驱动下,2026-2027年度盈利或会出现复苏动能。 来源:凯基证券
      89评论
      举报
      【真灼机构观点】中集安瑞科(03899.HK):离岸清洁能源收入占比提升
    • 真灼财经真灼财经
      ·10-09 15:59

      【真灼机构观点】标普500创新高受惠联储信号

      大市点评 标普 500指数于10月8日收高0.6%,报6753点,市场继续受惠于联储局公布的9月会议纪要。会议纪要透露官员对目前通胀已有明显改善共识,但对就业市场仍存在分歧,不少成员支持年底前额外降息两至三次,以巩固经济复苏基础。纪要还指出,政策前景的不确定性加剧市场波动,官员关注未来通胀走向与全球经济情况。市场解读此讯息为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信号,使得科技股和成长股强势反弹。及后需关注联储局之后的利率调整节奏与经济数据。 港股通因国内公众假期而暂停。 来源:凯基证券
      153评论
      举报
      【真灼机构观点】标普500创新高受惠联储信号
    • 真灼财经真灼财经
      ·10-09 15:54

      【真灼港股动向】绿城集团(03900.HK)九月14个项目推出销售合同金额1079亿元,品牌价值位居行业Top3并获多项行业荣誉

      2025年9月,绿城集团(包括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与其附属公司连同其合营企业及 联营公司)共有14个自投项目或项目分期推出销售,总推盘面积约21万平方米。 2025年9月,绿城集团自投项目取得销售1,966套,销售面积约29万平方米,当月销售 金额约为人民币128亿元,销售均价约为每平方米人民币43,657元。2025年1-9月, 绿城集团取得合同销售面积约308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079亿元;其中 归属于绿城集团的权益金额约为人民币717亿元。于2025年9月30日,另有累计已签 认购协议未转销售合同的金额约人民币37亿元,其中归属于绿城集团的权益金额约为 人民币22亿元。 2025年9月,绿城集团代建项目取得销售面积约7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00 亿元。2025年1-9月,绿城集团代建项目累计取得销售面积约533万平方米,销售金额 约人民币706亿元。 综上,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绿城集团累计取得总合同销售面积约841万平 方米,总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785亿元。 其他要闻 绿城房产成功发行2025年度第七期中期票据,发行规模共人民币10亿元 • 9月17日,绿城中国全资子公司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发行2025年第七期中 期票据,发行规模人民币10亿元,投资者认购积极。发行结果如下: 绿城中国连续14年获评“中国房地产顾客满意度领先品牌” • 9月11日,绿城中国以人民币1,17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行业Top3,蝉联“中国房 地产行业领导公司品牌”称号;连续14年获评“中国房地产顾客满意度领先品 牌”,并蝉联“中国房地产产品力优秀品牌”榜单第一,“中国房地产交付力优 秀品牌”榜单第二。 绿城中国获得多项行业品牌荣誉 • 9月17日,绿城中国凭借强劲的品牌竞争力,获得“2025房地产开发企业品牌价值 10强”“2025上半年中国房
      210评论
      举报
      【真灼港股动向】绿城集团(03900.HK)九月14个项目推出销售合同金额1079亿元,品牌价值位居行业Top3并获多项行业荣誉
    • 真灼财经真灼财经
      ·10-09 15:18

      致同:本港长期停牌上市公司数目连跌三年回升以及管理层或股东引发的停牌今年也大幅上升

      致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针对香港上市公司面对欺诈指控及停牌的研究结果显示,本港长期停牌公司的数目在连跌三年后回升。截至今年 8 月底止的一年内,停牌超过三个月的上市公司数目按年上升 7.5%至 86 间,较去年的 80 间有所增加。此外,连续停牌超过 18 个月的公司数目连续三年减少至今年的 3 间(2024 年:7 间;2023 年:15 间)。同时,复牌的公司数量连续三年超过了除牌的公司(2025 年:31 间复牌、29 间除牌;2024 年:43 间复牌、39 间除牌;2023 年:55 间复牌、45 间除牌),显示出香港上市公司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在避免企业欺诈方面持续进步。 致同中国法证调查服务主管合伙人汤飚表示:“上市公司受到管理层或股东引发的停牌比例由去年的 12%大幅上升至今年的 34%,由管理层或股东触发的个案中,高达 92%遭停牌 ,较去年的 50%大幅增加。当中 46%指控涉及董事或高层不当行为,36%与未披露交易有关。这反映在宏观经济环境面临挑战、资金流动趋紧的情况下,企业管理层与董事间围绕财务问题的纠纷日益增加,不当交易及挪用公司资金的情况亦有上升趋势。另一方面,董事会在停牌后积极进行人事调整,六个月内,有高达 70%个案出现董事或管理层变动,高于去年的 50%。” 根据致同报告,过去三年,大部分停牌个案均由核数师触发。2025 年被核数师指控欺诈的停牌个案接近一半,占比约 51%,所有指控均导致停牌,且无一在六个月内成功复牌。相比 2024 年由核数师触发的个案中,仅 20%成功复牌,且复牌所需时间均超过一年。今年核数师的指控主要集中于利润夸大(28%)及内部监控缺失(22%)。突显出部分公司倾向夸大盈利以吸引投资者、抬高股价或达到业绩指标。由核数师触发的个案中,六个月内董事变动的情况显著增加,仅有 45%的受影响公司保留原有董事,在过去三年董事变动
      111评论
      举报
      致同:本港长期停牌上市公司数目连跌三年回升以及管理层或股东引发的停牌今年也大幅上升
    • 真灼财经真灼财经
      ·10-09 15:16

      【真灼观察】中广核电力炒注资值博

      内地核电股当炒,核聚变概念股升幅可观,在人工智能年代,电力需求爆发性增长,核电是便宜且可持续的电力来源,美股相关股份早已升到爆表,中资核电股才刚热身,仍有一段路可行。   中广核电力(01816.HK) $中广核电力(01816)$ 截至今年今年6月底止半年业绩,营业收入391.67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微降0.5%;营业成本254.64亿元,增加5.3%,录得纯利59.52亿元,倒退16.3%,每股收益11.8分。   防城港4号机组于2024年5月投入商业运营,同时2025年上半年在运核电机组换料大修少于上年同期,集团实现上网电量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截至6月底止,集团运营管理的在运核电机组共28台,装机容量为31796兆瓦,实现上网电量1133.6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6.93%。   期内,附属公司实现上网电量892.65亿千瓦时,较2024年同期增长8.84%。截至业绩期末,集团共建设20台核电机组(含公司控股股东委托管理的8台机组),装机容量为24222兆瓦,各在建机组均按计划稳步推进。虽然半年业绩未见突出,但注资才是公司核心故事,未来增长可期。中广核较早前公布,公司与中国广核集团订立股权转让协议,拟向中广核收购其持有的中广核惠州核电有限公司82%股权、中广核惠州第二核电有限公司100%股权、中广核惠州第三核电有限公司100%股权、中广核湛江核电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价格为93.75亿元,交易尚需获得公司股东大会批准。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截至评估基准日,惠州核电/二核评估净资产为97.84/13.53亿元,对应增值率17.91%/10.27%,PB约1.18/1.10。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新增多个在建及储备核电项目,盈利增长确定性增
      153评论
      举报
      【真灼观察】中广核电力炒注资值博
    • 真灼财经真灼财经
      ·10-09 12:21

      OMS能源︰走进全球能源设备产业核心的蜕变启示

      在石油与天然气设备制造领域,要跨越周期、打破惯性谈何容易。产品生命周期漫长、采购体系僵化、国际竞争激烈,要打破固有框框,每一步改革都是寸步难行。   然而,地球上总是有排除万难,用坚毅精神和不懈努力打破框框的先行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亚洲能源产业中已悄悄出现了一个令业界刮目相看的先行者。一家曾被日本母公司放弃的油气田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凭借着管理者的决心和系统性重建,从濒临倒闭的边缘走上纳斯达克交易所,成为全球能源装备领域的新核心力量。   这家企业,就是OMS Energy Technologies Inc. (纳斯达克代码: OMSE) $OMS Energy Technologies, Inc.(OMSE)$ 。   说起OMS能源的成长轨迹,几乎是现代工业企业蜕变的缩影。这段经历与博通(Broadcom)创办人陈福阳和英特尔(Intel)前首席执行官Pat Gelsinger相似:来自马来西亚南部柔佛峇株巴辖市的一位小镇工程师,将大型集团的附属单位发展为独立上市的国际制造商,为全球最大产油商们供应先进的油田工程特种设备。   在How Meng Hock(中文翻译候明福)的带领下,OMS能源的企业精神显得既稳又锐。候先生既拥有工程师的精密思维,亦具备创业者的执行果断。他秉持着「脚踏实地、意志坚定、胸怀全球」的信念,展现了亚洲企业家领导力的新面貌。   在短短数年内,它从一个方向不明的附属部门,发展为以增长驱动、全球布局的油田工程特种装备制造企业。打了一场漂亮翻身仗的OMS能源,截至2025年6月30日持有7,580万美元的在手现金,2025财年净利达4,700万美元。   然而,OMS能源目前却在只有3倍市盈率的水平交易。在全球能
      107评论
      举报
      OMS能源︰走进全球能源设备产业核心的蜕变启示
    • 真灼财经真灼财经
      ·10-09 08:23

      上实资本五周年之际连落三子:锚定沪港协同,以资本之力赋能生命健康与环境健康

      截至2025年10月8日,港股虽近日出现回调,但全年强势格局未改——恒生指数累计涨幅仍达34.49%,更在10月2日攀升至27,381点,创下近4年新高。巧合的是,今年恰逢上实资本成立五周年,回溯其过去五年的投资历程,上实资本在行业低谷中逆势破局,于机遇来临时乘势而上。在近期举办的2025年度投资人大会上,上实资本回顾了五年来深耕投资领域的坚实足迹,展望了“沪港协同”的新机遇,明确将以战略合作为抓手,为产业发展注入动能、为科创企业铺就成长路径。 回顾这五年的市场周期,挑战始终相伴:2020年全球受疫情冲击,生物医药与绿色科技产业陷入“资本寒冬”;2022年10月,恒指跌入历史低谷,最低见14,687点,2023年港股IPO市场持续低迷,超70%新股首日破发。面对挑战上实资本并未退缩——依托上实集团深厚的产业背景与沪港两地成熟的运作经验,它以前瞻性眼光“逆风而行”,在行业低谷期果断开启战略布局,针对性成立一系列生物医药领域专业基金,全力支持优质企业深化在研管线、提升研发实力。 据公开数据,过去五年间,上实资本在医疗领域累计投资约 94 亿元,覆盖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创新支付、制药装备、生命科学等细分赛道,投资项目超 60 家。更关键的是,其成功推动 ArriVent、心泰医疗、乐普生物、和誉医药、礼新医药等多家企业实现上市或并购退出,让资本真正成为科创企业成长的 “助推器”。 1 珠玉在前,再下一城:从生物医药到新质生产力,拓宽投资版图 凭借过往丰富的投资案例和实战经验,上实资本继续砥砺前行。除持续深耕生物医药领域外,上实资本将目光投向了国家“新质生产力”、“双碳”政策相关的科技领域——“上实资本科技基金(STC)”品牌的正式发布,成为本次投资人大会的核心亮点之一。作为聚焦绿色健康赛道的核心载体,STC将重点拓展环保能源、未来科技等细分领域,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优势为
      16评论
      举报
      上实资本五周年之际连落三子:锚定沪港协同,以资本之力赋能生命健康与环境健康
    • 真灼财经真灼财经
      ·10-08 15:55

      【真灼IPO动向】云迹科技(02670.HK)循18C章来港上市,AI赋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领域龙头

      $云迹(02670)$ 是一家提供机器人服务及AI赋能技术的企业,旗下产品“机器人服务智能体”是一种搭载于服务机器人的智能自动化系统,主要用于酒店、医疗机构及其他公共服务场景中。按收入划分,公司核心业务集中于酒店场景,2024年该板块收入约人民币2亿元,同比增长47%,占比达83%。 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获得多家战略投资方支持——A+轮获 $腾讯控股(00700)$ 投资,B至D轮融资则先后引入 $联想集团(00992)$ 旗下联想基金、携程集团(09961.HK)及阿里巴巴(09988.HK)等战略股东,为后续市场拓展及技术升级提供资金支持。 根据行业报告,中国酒店场景的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自2020年至2024年规模由人民币6亿元增至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1.3%,预计2029年将进一步扩张至人民币50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9.1%。以收入计,中国酒店场景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集中度较低,前五大参与者合计占27.4%。截至2024年,公司以13.9%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为该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 财务方面,公司正处于盈利能力持续改善的轨道。2023年收入在短暂下滑后,于2024年强劲反弹68.6%至人民币2.448亿元,2025年前五个月继续增长18.9%。毛利率显著提升,从2022年的24.3%上升至2024年的43.5%,带动毛利实现年复合增长64.6%。尽管2024年仍录得人民币1.9亿元净亏损(较2022年收窄近一半),但公司盈利能力已有明显改善。 在现金流方面,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由202
      851评论
      举报
      【真灼IPO动向】云迹科技(02670.HK)循18C章来港上市,AI赋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领域龙头
    • 真灼财经真灼财经
      ·10-08 15:11

      【真灼机构观点】恒指失守两万七关口 惟沽压不大10天点可守

      港股在中秋节假期前继续出现调整。恒指早段表现反复,低开137点后很快收复失地并一度倒升4点,惟升势亦未能维持,恒指很快又再度转跌并失守27,000点关口,成份股亦普遍录得跌幅。午后走势未见太大改善,最终恒指收报26,957点,下跌183点或0.67%,科指则跌1.1%,收报6,550点,两者均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下跌,全日成交则1,213亿元。成份股中表现最差为 $理想汽车-W(02015)$ ,股价下跌3.3%,另银娱(00027.HK)及创科(00669.HK)亦分别下跌近3%及2.9%。大型科技股则个别发展,当中阿里巴巴(09988.HK)四连升后「断缆」,股价下跌2.5%,美团(03690.HK)及小米(01810.HK)亦分别下跌0.5%0及2%;不过腾讯(00700.HK)及百度(09888.HK)仍能维持升势,前者升0.6%,后者则升0.7%。芯片股则依然有资金追捧,不过尾市升幅有所收窄,中芯(00981.HK)及华虹(01347.HK)分别再升0.2%及4.6%。而紫金(02899.HK)则是表现最佳成份股,股价升2.5%,其分拆上市之紫金国际(02259.HK)亦继续有好表现,再升超过8%,较招股价升幅更已超过1倍。 虽然恒指有所调整,不过整体沽压不算大,相信港股即使再有调整,但预期26,800点附近料有不俗支持;另正如早前所知,只要恒指守稳10天线(26,650点)水平,上升趋势料有望持续,预期恒指将续维持「大涨少回」格局。 来源:耀才分析团队
      531评论
      举报
      【真灼机构观点】恒指失守两万七关口 惟沽压不大10天点可守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