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领航员

NGS从业者,肿瘤早筛、CGT、基因编辑领域探索者。

IP属地:未知
    • 星海领航员星海领航员
      ·05-02

      Guardant Health 多癌早筛性能首秀

      2025年2月,我们在分析Guardant Health 2024Q4财报的时候提到过Guardant Health多癌早筛的产品即将揭开神秘面纱。预计该公司将在2025Q2公布性能数据,如今他来了。2025年4月29日,在AACR 2025年会期间Guardant Health公布了一项在778例受试者的临床研究结果。该产品基于cfDNA甲基化检测技术,提供了10种癌症的早筛。总体敏感性60%,肿瘤溯源准确性89%。其中敏感性最弱的为前列腺癌,仅有21%。肿瘤溯源能力最弱的为肝癌,为73%。从敏感性上来看,似乎比GRAIL的Galleri要好。但是,GRAIL的数据来自更庞大的临床试验且包含更多的癌症类型。未来还要看Guardant Health更多的研究结果。另外。除了Guardant Health,Exact Sciences的MCED产品预计2025年下半年推出LDT版本。至此,三国战争即将拉开帷幕GRAIL会是那个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人么?END
      4451
      举报
      Guardant Health 多癌早筛性能首秀
    • 星海领航员星海领航员
      ·04-30

      华大智造最新财报:咬定青山,一争长短

      华大智造2024年年报发布了,除了数字,我觉得有些东西想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顺便,也给华大智造敲敲边鼓,别让他松了劲。同样的,短期的2025Q1财报我们也会略微涉及,略微扩展下。我们将从3个方面来聊聊华大智造:第一,核心指标、核心业务概况;第二,华大智造2.0框架初具雏形;第三,华大智造短、中、长期发展展望。(省流版直接到文末看结论:咬定青山,一争长短!华大智造到底行不行,我们分短期、中期、长期来看。)反正市场的共识已经给出来了,今天一开盘就涨了起来...#01尚能饭否?2024年宏观环境什么德行大家都懂,达安基因巨亏、迪安诊断巨亏、金域巨亏...就连一贯稳健的艾德生物,都出现了净利润负增长的情况。下游应用端如此,上游测序仪、试剂端必然受到影响。我们把视线缩窄到测序仪上,华大智造的主要竞争对手Illumina因美纳2024全年营收43.32亿美元,下滑2.4%。且,大中华区营收3.08亿美元,大幅度下滑近20%。这不禁让人为华大智造捏了把汗...不过,结果还好。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30.13亿元,同比增长3.48%.华大智造2024年亏损6.01亿元,相较于去年收窄。核心业务基因测序仪收入23.48亿元,同比增长2.47%。测序仪器设备收入9.60亿元,同比增长6.92%。测序试剂耗材业务收入13.73亿元,同比增长1.43%。试剂耗材增长略缓,但是仍然符合我们的认知。还是以Illumina为例,整体而言2024年试剂耗材的增长就是在放缓的。这与宏观环境的客观事实也相符,如果华大智造的试剂耗材暴增反而不正常。华大智造全球新增装机量近1270台,占全球新增装机量市场份额28.2%。这个数字已经非常接近Illumina 2024年的1646台了,非常难得。其中中国新增装机量超1000台,连续3年占据新增测序仪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这里面DNBSEQ-G99增长明显,2024年相
      121评论
      举报
      华大智造最新财报:咬定青山,一争长短
    • 星海领航员星海领航员
      ·04-28

      金域医学2024:哥们你是怎么做到的?

      2025年4月26日,金域医学发布了2024年全年财报。这里面,有3个问题想跟大家聊下。第一,金域5年来首亏;第二,金域的应收账款;第三,金域的员工情况#01近5年首亏根据财报,2024年金域医学营收71.90亿元,相较2023年下滑15.81%。净利润由正转负,亏损3.81亿元,相较2023年下滑159.26%。如果去掉非经常损益,那么亏损更是较2023年下滑165.28%。这是金域医学近5年来首次亏损(因为我只回溯了5年),显示出经营面临较大的压力。财报里管理层讨论跟其他公司一样,讨论了个寂寞。但是,从数据上能够明显看出来公司毛利率在下滑。除了冷链物流服务毛利率有所增加,其他所有板块毛利率都在下滑。当然,直观上来看亏损显然跟资产减值相关。其中仅仅应收账款就计提了6.19亿的减值损失,加上资产减值损失的7293.8万元,合计减值损失高达6.8亿元,都快到7亿了。所以亏损也在所难免了...这就引出了咱们今天第二个话题。#02应收账款我们还是看这张图,大家注意看应收账款与营收的比例。这五年,金域医学的应收账款占比一直在攀升。其中,2023年攀升最快,直接相较上一年度增加了25个百分点。2024年,应收账款占比更是到了81.90%的高位。我们前两天刚diss完的迪安诊断应收占比才70.89%啊。我们通过分析应收账款账龄发现,2024年金域医学的2年以上应收账款大幅度飙升。不论是2-3年还是3年以上部分,都出现超过400%的暴增。这两项合计目前已经来到20.15亿元,远高于迪安诊断的12.44亿元。你要知道,2024年迪安诊断的营收可是121.96亿元啊。这20.15亿元占当年营收的28.03%,是迪安诊断14.58%的近两倍。就...哥们你是怎么做到的。给干成这样,不会也想涨薪吧?#03惭愧我们通过对比高管薪酬发现,包括董事长在内的所有高管都在2024年降薪了。尤其是老板,竟然
      9,3321
      举报
      金域医学2024:哥们你是怎么做到的?
    • 星海领航员星海领航员
      ·04-27

      “手搓测序仪”进阶-液路系统揭秘

      上期,我们在业内首次开拆NGS测序仪: 从零开始手搓高通量测序仪 测序平头哥第2弹,为大家深度解密测序仪各大内部系统。 今天解密的是测序系统中最重要模块之一: 液路系统。 结合大家已经比较熟悉的illumina测序原理, 试想一下,液路系统起到什么功能? 以illumina测序原理为例,测序反应主要包括: (1)桥式PCR扩增,DNA簇形成 将构建好的文库加载到流动池上。在适当的条件下,DNA片段会与流动池上的寡核苷酸结合,然后通过桥式PCR扩增,形成密集的DNA簇(cluster)。 (2)测序反应 包括:测序引物结合与碱基延伸、荧光检测与信号处理、修饰基团切除与下一个循环。 如上,在整个测序反应过程中,会涉及含测序引物、dNTP、聚合酶、缓冲液、洗脱液等一系列试剂的传输与控制。 液路系统的核心功能,即通过合理的系统设计和动力元件的调控,精确控制试剂的流速和流量,确保每种试剂都能准确无误地到达指定位置,从而构建合适的反应环境。 为实现该功能,液路系统的工作模块包括: 将上述功能简化,可直观展示为: 结合工作动画来看: 液路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加载试剂盒和缓冲液盒 → SMA选择不同的试剂和缓冲液 → 进样泵开始吸取试剂到Flowcell内 → 进样泵吸取废试剂,排放到废液池中。 下面,分模块介绍。 (1)FAM-液路自动化模块 FAM位于测序仪中间的最下方,提供试剂切换功能。FAM下方放置测序试剂盒,FAM依靠内部的SMA,选择不同的试剂。 SMA在FAM的内部,左侧的试剂针在加载时可以穿透试剂盒。 SMA很少会出现问题,但如果液路压力上不去,排查过泵和FCLM等所有关键位置后,依然没有找到问题的话,就需要检查SMA了。 SMA内部的旋转阀如磨损严重,会导致密封不严,压力打不上去,则需要维修泵体。 (2)BSM-缓冲液模块 BSM模块可以自动升降,用来吸取缓冲液,通过
      159评论
      举报
      “手搓测序仪”进阶-液路系统揭秘
    • 星海领航员星海领航员
      ·04-26

      真实的商战总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环球视野,深度视角各位亲爱的股东,大家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这一周,医药圈又出了一件神奇的事件:藏头诗事件。我先跟大家复盘下经过,然后再来聊下当事各方的反应和背后的含义。周末,大家吃吃瓜,反正马上放假了。#01复盘2025年4月21日,恒瑞医药通过第三方医学平台“梅斯肿瘤新前沿”发布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的学术商稿,内容以“藏头诗”形式(标题及专家发言首字连读为“佰泽安无生存获益”)隐性贬低竞品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在朋友圈刷爆。大家纷纷“点赞”,表示:真实的商战总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这感觉...就很Low...这种耍小聪明的方式只会引来公众的反感,反而提升了竞争对手的好感度。事件发酵后,发稿平台采取了缓解措施。“梅斯肿瘤新前沿”将其中的《无有疗效缓解率..》修改为《疗效缓解率佳...》。估计,负责人的汗都要把衣服湿透了吧...幸好,微信公号题目能改了,这要放到以前,估计得整个删掉。随后,梅斯发了《致歉声明》,先让审核和分管副总背了锅。同时,不忘给自己加了个AI属性,表示要“投入专项资金,开发‘反隐蔽表达AI检测系统’,对藏头诗、谐音等隐蔽违规内容进行审查。”最后部分,梅斯呼吁大家不要传播争议内容,自己是纯学术。不是,哥们,要真不想大家传播咱把内容都删除了不就得了。百济神州:沉默;恒瑞:沉默。盘完了,咱们来分析下各方反应背后的含义。#02梅斯:先把钱挣了也许大家会觉得梅斯没撕恒瑞却踹了小编两脚太没骨气,这真不能这么想。梅斯作为内容平台,为客户提供宣传渠道是核心竞争力。既然已经得罪了百济神州,不如舔好恒瑞。小编失去的只是季度奖金,总比失去工作要好吧。甚至,说句扎心的,小编可能还没有季度奖金...也许,小编跟我们一样是个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信用贷一堆钱要还的中年油腻男(说我自己,没有贬低别人的意思)。那么,为什么梅斯不把小编直接开了呢?这属于“过度医疗”了。我都能想象到,如
      440评论
      举报
      真实的商战总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 星海领航员星海领航员
      ·04-25

      迪安诊断2024:事到如今,先涨薪分红吧

      环球视野,深度视角各位亲爱的股东,大家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星球首发,联系方式在文末。呃,迪安诊断财报发了。既然来都来了,看看吧。在看之前,内心是有预期的,不会很好。只是没想到,来了个大的...#01巨亏从公开的财报来看,2024年迪安诊断营收121.96亿元,相较去年下滑9.04%。净利润更是让人打开眼界,从去年的3.07亿元变成-3.57亿元,下滑216.20%。扣非净利润-3.80亿元,下滑228.96%。亏!麻!了!我内心是希望这样的...然而在看了半天财报,特别是管理层讨论竟然毫无头绪。直到看到财报第一页...特么...人家是明牌...#02明牌亏损?其实就3条:第一,行业内卷(or被迫内卷)。由于需求萎缩,加上各种集采的示范作用,检测产品的利润率必然压缩。因此,迪安诊断不得不退出某些业务。为了维持整体盘子规模,就不得不加入新的产品线。而新的产品线培育需要时间,前期大部分就是纯亏钱。亏,也不奇怪了。第二,收不回钱。2024年,迪安诊断应收款为8,646,457,585.19 元,占营业收入的70.89%。我们看这张图,迪安诊断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高达3.03亿元。大家都懂,这部分钱能收回来的概率有多高?这合理吗?迪安诊断的主要客户是医院,这两年医院的回款有多难不用我说吧?目前,这种情况还在蔓延,没有任何改善的迹象,甚至在劣化。再继续下去,检测、IVD、第三方实验室甚至药企都会受到影响。真的没人管管?哦,也许...没法管。第三,子公司暴雷。如果说上两条还能“洗地”的话,这第三条就没的洗了。之前扩张形成的商誉,在2024年进行了大幅度的减值,其中广州迪会信一家就减了1.34亿元的商誉。总计,2024年商誉减值高达3.78亿元...#03先别慌?2024年迪安在账款上的减值高达4.83亿元,加上资产减值损失4.02亿元总计减值损失超8亿元。小手一抖,8亿没有...商誉基本上
      293评论
      举报
      迪安诊断2024:事到如今,先涨薪分红吧
    • 星海领航员星海领航员
      ·04-23

      艾德生物2024:龙头也难

      厦门艾德生物的财报刚发布没多久,咱们就来看看2024年艾德经营的成色。老规矩,一季报先不管,只看去年全年的。#01承压2024年全年艾德生物的营业收入为11.09亿元,同比增长6.27%。这个速度远远不及2023年的水平,显示宏观压力对行业企业的传导是客观存在的。净利润2.55亿元,同比下滑2.53%;扣非净利润2.33亿元,同比下滑2.45%。在财报中并未明确提及为啥营收增长而净利润会下滑,但是竞争加剧一定是原因之一。另外,公司的营收账款减值计提了3000万元的减值。不过,即便如此,艾德还算是稳的。净利润只有些许下降,与之相比达安公布的9.25亿亏损,那简直好上天了。这个增长曲线还行...就是...老大也难啊。#02冰与火艾德国内做得不错,大家公认的。2024年,艾德的III类医疗器械证又多加了4个。虽然国内的市场已经有点冰封的意思了,但是,艾德的国内基本盘还是在的。(另外,关于新证申报,还有个小彩蛋,我留在最后了。)从收入上我们也能看到,国内的营收基本没怎么变化,还是维持在8.5亿元左右的水平。不过,海外就属于优秀了。2024年艾德海外营收2.6亿元,同比增长32.48%,连续3年30%以上的增幅。从占比来看,也是一路提升,到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已经接近1/4。2024年,艾德的FGFR2 融合FISH探针试剂盒又进入了日本医保。所以,可以继续期待下,只要不是出现重大黑天鹅事件,艾德海外业务还会继续提升。艾德的思路不可谓不明确啊,甭管你什么欧美,日韩,能卖货就是王道。#03升职、加薪、等接班?艾德董事长Zheng总年事已高了,估计接班人计划已经执行的七七八八了。小Zheng总Frank 2017年进入艾德,已经历练多年。2023年,他任副总经理,24年升任高级副总经理。顺便,年薪从80万左右涨到159万元。这很合理,升职不加薪,等于耍流氓。看了下董事会的任职期限,这一
      293评论
      举报
      艾德生物2024:龙头也难
    • 星海领航员星海领航员
      ·04-21

      “关税战”生命科学工具领域的众生相

      先叠个甲,这只是针对个人能收集到的相对典型公司的回应。且,所有回应均为截至2025年4月21日在官方微信平台的公开回应。如有疏漏,不吝赐教!叠甲完毕。大家都知道,为应对美国对我国的关税施压,我们也对美国所有输华产品加征125%的关税。那么,生命科学领域也必然受到了影响。我们选取几个典型回应,跟大家分享下,并对其背后隐含的信息进行解读。#01“老谋深算”安捷伦在2025年4月11日,安捷伦官方回应。其核心要点是:第一,公司拥有全球制造基地,基本不会断供;第二,公司以最优惠价格供货中国;实际上,安捷伦本身供应链就非常庞杂。从产品形态上来看,既有设备,又有试剂耗材,还有软件和CRO服务。从地理空间上来看,欧洲、美洲、亚洲都有生产设施。所以,安捷伦敢于承诺第一条:不断供。那么,第二条的意思是国内客户仍然能拿到低价的产品吗?不一定的。这说的很可能是指不含关税的供货价,是否涨价就要看具体情况了。#02“努力稳住”10x Genomics也在试图稳住客户的预期,但是底气稍显不足。“尤为重要的是,我们在美国以外的地区已设有生产基地,这些基地已经稳定生产了我们市面上现有的许多产品。”这背后的含义是,有部分产品是美国以外生产,但是并不包含全部。因此,在上面用到的措辞是:“正在尽一切努力确保产品供应、价格稳定”。当然,这大部分说的应该是试剂耗材,设备估计够呛。另外从供应链了解到的信息,10x Genomics的空间生物学产品可能受限更大一点。#03“算我的”2025年4月21日,Twist Bioscience表示“我们向您保证:Twist将主动承担关税成本,确保您维持现有价格体系不受影响。”好家伙,这是我看到的如此明确表态的第一家美国生命科学公司!当然,还有家德国的Qiagen也表示了美国产品也不会因关税涨价。那么,这是如何做到的?只做可能性推演,并不一定保真:第一,Twist主要产品就是试剂
      148评论
      举报
      “关税战”生命科学工具领域的众生相
    • 星海领航员星海领航员
      ·04-09

      涨价?单细胞/空间生物学的反制已经开始!

      事情,大家都已经都再熟悉不过了。特朗普2025年4月2日对我国产品加征34%关税,我们2025年4月4日对等反制。哦,对了,最新消息是4月9日开始,美国要对中国产品加收104%的关税。甚至,对药品也要加征关税。别的行业,可能要慢慢传导。但是,我们生命科学领域那可是真真的立即感受到了这股狂风。#01别无选择来自朋友胖胖的细胞笔记就发现Thermo和Merck的网站在4月7日突然无法登录了,嘿嘿,你猜他们是要干啥?虽然,两家公司都说自己是故障、维护,就那么巧?默克还是实诚的,4月7日挂出了通告。那意思很简单:如果涨价别怪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啥国外这些公司面对加关税就可以涨价,而我们出口美国的就得想办法去自己消化?一个可能的答案是:他们认为我们别无选择你以为我要反驳,呃,那还真不能。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还真的无话可说。在高端生化试剂上面,欧美领先了很多年,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过,在某些领域,我们打开几道缺口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02反击2025年4月9日,单细胞与空间生物学自主品牌开始了反击。说实话,我蛮意外的,还以为应该是另外一家,不过,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开这一枪。如果没有寻因打响的这一枪,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一片无奈的场景。我选取了两家10x Genomics国内服务商的公告,虽然两家都给给出了5.1之前不涨价的承诺。那么,之后呢?好,假设之后争端得以暂时消解,再起风波的时候呢?好在,我们在单细胞/空间生物学我们有寻因、新格元、M20、墨卓、华大时空等,测序仪领域有华大智造、赛陆、赛纳、真迈等。我们是真的有不错的替代选择。为啥这一轮没听到Illumina因美纳跳出来说要涨价?哦,已经被禁了...大家都在转向国产优秀解决方案提供商,包括贝瑞也早就联合寻因开展服务了。当然,我想寻因之类的国产厂商并不是要打价格战。这里面,更多的考量是要打破旧有的秩序和观念。#03重塑在
      213评论
      举报
      涨价?单细胞/空间生物学的反制已经开始!
    • 星海领航员星海领航员
      ·04-07

      罗氏美国裁员超400人,吉利德裁员149人

      环球视野,深度视角各位亲爱的股东,大家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据外媒报道,罗氏美国基因治疗公司Spark Therapeutics在美国费城裁员337人。裁员人数超过公司现有员工的一半,剩余310人将整合进入罗氏。也就是说,Spark Therapeutics可能将不复存在了。另外,罗氏在Santa Clara的Molecular System(分子诊断)部门将裁员108人。根据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信息,该地并不涉及SBX测序平台产品的研发人员。SBX测序平台位于西雅图,并且仍然在招聘新的员工。同时,吉利德也将在美国旧金山湾区裁减149名员工。吉利德表示,此次裁员是为了进一步调整资源,为即将到来的每半年一次的lenacapavir(一种用于HIV预防的药物)的推出以及其他近期的产品推出做准备。lenacapavir目前正接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审查,预计6月19日将做出决定。对lenacapavir的期待帮助吉利德的股票在第一季度成为表现最好的制药公司之一。然而,特朗普政府削减联邦预算的传闻引发了对HIV药物资金可能受到影响的担忧。END
      463评论
      举报
      罗氏美国裁员超400人,吉利德裁员149人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