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领航员

NGS从业者,肿瘤早筛、CGT、基因编辑领域探索者。

IP属地:未知
    • 星海领航员星海领航员
      ·11-10

      10x Genomics:就这也能暴涨?

      全球视野,深度视角各位亲爱的股东,大家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单细胞测序龙头10x Genomics最新一季财报。我看不懂,但大受震撼。#01重回亏损2025年11月6日,10x Genomics发布2025Q3财报。财报显示,本季度10x Genomics营收达到1.49亿美元,同比下滑1.7%,环比下滑13.8%。录得亏损2747.2万美元美元,同比缩减23.2%,但是环比由盈赚亏。不过,我们上个季度的分析中国区再次伟大!但是10x Genomics急了!中详细解读过,2025Q2的盈利是不可持续的、一次性的。由于与NanoString(Bruker)达成和解协议,在版税和授权部分计入了2775万美元的收入。如果扣除这部分收入,实际上2025Q3还是环比增长了个2%。然而,这并不能改变同比仍然在下滑的窘境。财报发布后,10x Genomics在盘后交易时段大涨13%。我不理解,但是大受震撼。好吧,这都不重要。我们继续来拆解这份财报,看看单细胞线和空间生物学线表现如何,未来趋势又如何。#02“大退潮”从数据来看,10x Genomics的单细胞设备 Chromium线基本上是废了。本季度营收仅有不到500万美元,同比下滑35.5%,环比下滑14%。而,随着基于收购Scale Bio推出的Flex V2板式单细胞产品的推出,单细胞设备份额还得继续下滑。好在,单细胞试剂耗材卖得还行。尽管营收9251.9万美元,同比下滑了4.2%,但是环比恢复增长,达到7.8%,维持连续第二个季度的环比增长。据管理层披露,目前情况是,单细胞的反应量(就是试剂出货量)在同比增长的。但是,我们之前也说过,强如10x Genomics也在降价。另外,预计从Next Gem到GemX的转换将在2026年初全部完成转换。好,那么10x Genomics寄予厚望的空间生物学产品表现如何呢?#
      133评论
      举报
      10x Genomics:就这也能暴涨?
    • 星海领航员星海领航员
      ·11-09

      PacBio退无可退

      全球视野,深度视角各位亲爱的股东,大家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退无可退的长读长测序龙头(所谓三代测序)PacBio最新2025第三季度财报。那真是...刺激...2025年11月5日盘后财报一发,股票跳水非常干脆。很快啊,啪~跌了11%以上。那么,PacBio究竟犯了什么天条?未来有可能找补回来吗?来来来,咱们盘一盘。#01“全面拉胯”朋友们,就这一张图我们就能看出来PacBio是如何“全面拉胯”的。我来给大家从头到尾拆解一下,循因缉药新老粉点赞在看不迷路,咱们发车。2025Q3 PacBio营收3844.1万美元,同比下滑3.8%,环比下滑3.3%。拉胯...唯一能找补一下的是亏损3800万美元,同比缩减37.4%,环比缩减9.4%。Revio出货量持续低迷,本季度只卖了13台。你以为新推出的Vega会好吗?在2025Q3仅仅卖了32台,首次出现环比下滑。这还没开始爬坡,就爬完了??我只能说...这特么三分钟热度???事还没完,仪器设备的销售额更是拉胯。只完成了1130万美元左右的销售额,同比下滑33%,环比下滑20%。这为啥比仪器设备出货量下滑的还厉害呢?很简单,降价。2024年年底的时候,Revio开启了降价,从77.9万美元/台下调到了59.9万美元/台。当你以为PacBio退无可退的时候,他其实还有空间。电话会上管理层披露,Revio的ASP(平均售价)低于50万美元。好好好,这么玩是吧?从区域来看,亚太区表现尤为“辣眼”,仅有960万美元,同比下滑11.1%,环比下滑近24%。但是,这可能真跟中国区没啥关系,后面会说。美国区也好不到哪里去,完成了1800万美元左右,同比下滑10%,环比略微增长2.3%。主要受学术和政府资金环境挑战影响,嘿,美国政府这一关门...只有中东和欧洲(EMEA)表现不错,达到1070万美元左右,同比增长17.6%,环比增
      241评论
      举报
      PacBio退无可退
    • 星海领航员星海领航员
      ·11-06

      Tempus:拉了

      2025年11月4日盘后,美国AI概念肿瘤检测公司Tempus AI发布了最新一集财报。然后...咣当...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当天盘后跳水的可不止他这一个,Guardant Health也跳了。那么,Tempus的跳水仅仅是因为市场整个情绪波动吗?我们一起来分拆下Tempus这份2025Q3财报,也许你能得出结论。#01被忽视根据披露的财报,2025Q3 Tempus录得3.342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84.7%。不过,这个数字也就是略高于2025Q2 Tempus给自己定下的3.3亿美元kpi,稍微拉了点。毛利2.099亿美元,同比增长98.4%,几乎翻倍。亏损约8000万美元,略微扩大。考虑到其在2025Q1完成了对Ambry Genetics的并购,同比数据基本可以不看了。好,所以我们看这张表。从环比上来看,营收增长6.2%,其中来自核心的基因组学业务营收2.53亿美元,环比增长4.6%。而这个数字在Guardant Health那里是14.3%,二者的营收相当,市值也差不多。那你说,我买Tempus干啥呢?另外,在排除收购Paige等资本支出后,调整后的EBITA转正了,达到150万美元。但...显然被投资人忽略了。#02业务的重点2025Q3 Tempus完成了8.75万次肿瘤NGS检测,同比增长27%;12.95万次遗传基因检测,同比增长37%。同理,我们得看环比。Emm,确实,有点不够看。因此,我对CEO Eric Levkovsky“Our genomics volume came in super strong”的表述持保留态度。管理层也表示,来自遗传基因检测的增速会继续放缓,同比增速从高2位数,到20%左右的同比增速水平。肿瘤方面,液体活检产品xF计划2025Q4想FDA提交510(k)申请,xR(全转租测序)将以PMA路径向FDA提交申报。MRD方面,除了
      202评论
      举报
      Tempus:拉了
    • 星海领航员星海领航员
      ·11-06

      这款中枢神经系统Panel为何火爆全球?Nature印证的“医药共创”!

      Nature: AD从“线性病理归因”转向“系统生态修复”2025年9月,Esther Landhuis团队在《Natur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 Multipronged Assault - A new understanding of Alzheimer’s is leading to a variety of new treatment approaches”[1]的文章,指出截至2025年1月,全球共有182项阿尔茨海默病(AD)药物临床试验正在推进,涉及的治疗靶点可以分为15种类别(见图1),反映出AD研究的科学逻辑正从“线性病理归因”转向“系统生态修复”。图1. 治疗靶点分类:神经递质受体,β- 淀粉样蛋白,炎症与免疫过程,Tau蛋白,突触可塑性与神经保护,代谢,脑血管系),生长因子与激素,表观遗传调控因子,神经发生,氧化应激,蛋白稳态,载脂蛋白E和其他业界共创:NULISAseq™中枢神经系统Panel 120与制药和医学界共创,系统性探索中枢神经系统NULISAseq™中枢神经系统Panel 120基于“超灵敏×超多重”检测性能,与“业界共创的靶标清单”的独特组合(据悉,该Panel的初始靶标清单来源于神经领域头部制药公司,后经与临床和医学专家共同扩展和优化形成),不意外地全面匹配覆盖上述182项阿尔茨海默病(AD)临床试验的治疗靶点类别(见图2)。图2. 鉴于生物学的复杂性,任何分类都难以做到绝对精准,图示呈现供参考[2]。该Panel可以在25uL的血液或脑脊液样本中一次性精准定量检测120余种神经系统相关蛋白标志物(包含Aβ38/40/42,pTau181/217/231/tTau,NfL和GFAP,以及APOE4,YWHAG,NPTX2,SOD1,α-Syn, TDP43和UCHL1等;在AD之外,还覆盖其他的神经变性病和神经系统疾病。详细的12
      115评论
      举报
      这款中枢神经系统Panel为何火爆全球?Nature印证的“医药共创”!
    • 星海领航员星海领航员
      ·11-05

      关于Illumina因美纳的措施尚未完全松绑

      时间紧,直奔主题:2025年11月5日商务部发言人答记者问指出:“中方决定自2025年11月10日起,继续暂停4月4日公告(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公告〔2025〕7号)相关措施1年,停止3月4日公告(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公告〔2025〕5号和6号)相关措施。根据《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相关规定,国内企业可申请与上述实体进行交易,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将依法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批准。”我们只关心因美纳Illumina,需要注意的有两点:第一,将Illumina因美纳纳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的是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2025〕4号,并未暂停或者停止。也就是,Illumina因美纳仍然在不可靠实体清单中,并未移出。第二,将Illumina因美纳禁止向中国出口基因测序仪的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2025〕6号文已经停止。也就是说,Illumina因美纳可以向中国出口基因测序仪。但是这里有个前提,“国内企业可申请与上述实体进行交易,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将依法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批准”对Illumina因美纳来说确实是利好,但是,还不够彻底。目前美国股市盘前交易表示情绪稳定。(完)END
      381评论
      举报
      关于Illumina因美纳的措施尚未完全松绑
    • 星海领航员星海领航员
      ·11-05

      咦,堂堂美帝肠癌早筛第一股也开始讲直销故事了?

      球视野,深度视角各位亲爱的股东,大家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今天,聊聊Exact Sciences。美国“小诺辉”(划掉)肠癌早筛第一股Exact Sciences发布了最新一季财报,我们一起聊聊他的财报表现、产品和未来展望。#01创纪录2025年11月3日,Exact Sciences发布了创纪录的三季报。财报显示,Exact 2025Q3营收达到创纪录的8.5亿美元,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4.9%。筛查业务营收6.66亿美元,同比增长22.3%,环比增长6.0%。2025Q3完成超140万次以上的检测,而上个季度这个数字是130万次+。精准肿瘤检测业务爬坡略微加速,完成销售额1.85亿美元(GAAP),同比增长12.7%,环比增长1.0%。当然,也不是没有遗憾。Exact Sciences的净亏损没有继续收敛,相较于2025Q2出现了比较大的回弹。好在,与去年同比相比还是亏损减半,也算未来可期吧。总而言之,还是非常厉害的。这当然来自于其核心产品Cologuard的强大产品力,那么这个趋势会一直延续吗?#02多点开花咱们分成两个部分来看:一个是早筛事业群(ES,Early Screen),包括其Cologuard/Cologuard Plus/CancerGuard/Freenome等产品线;第二个是精准肿瘤检测事业群(PO,Precision Oncology),包括Oncotype和OncoDetect产品线。这两个简写不熟悉没关系,我编的。对于ES事业群,Exact下了血本。Cologuard Plus:计划2026年全面替代原Cologuard,正与前10大支付方中剩余6家谈判;影响:ASP提升,销售额提升;Oncogard Liver (ALTUS研究) 下周肝病年会公布数据,不仅如此Exact意图继续通过“复制粘贴”的方式开发多种单一器官肿瘤的早筛产品。甭管丢不
      253评论
      举报
      咦,堂堂美帝肠癌早筛第一股也开始讲直销故事了?
    • 星海领航员星海领航员
      ·11-02

      为啥Ultima总喜欢薅PacBio的“羊毛”

      全球视野,深度视角各位亲爱的股东,大家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今天属于“轻八卦”。Ultima Genomics“偷家”PacBio2024年11月4日,我们发表了上面文章,提到了两位PacBio高管被Ultima挖走。没想到,这并不是终点。2025年10月28日,NGS测序仪新秀Ultima发布公告,公司任命了新的管理层以开拓亚洲市场。Jason Kang在基因行业从业超过25年,被任命为Ultima亚太区(APAC)总经理。哎,你猜对了,这个新的总经理正是来自PacBio。2021年,PacBio把他从Illumina挖了过来,任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没想到,又被Ultima给挖走了。Ultima在韩国选人倒也合理,2024年Inocras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基于Ultima UG100的WGS MRD产品MRDVision 上线。这是一家在美国韩国都有总部的公司,且管理层都为韩国人。且,中美目前局势尚不明朗。选择落地韩国,合理。那么,Ultima为啥就喜欢从PacBio挖人呢?这事吧,我估计有两个原因:第一,方便。Chris Seipert此前被挖去担任Ultima的运营高级副总裁,而此前,Chris在PacBio担任全球运营副总裁。都是熟人,方便嘛,在哪都一样。第二,各取所需。目前,PacBio很有可能由于经营压力恰好需要收缩战线。你懂的,这属于一拍即合,各取所需。END
      275评论
      举报
      为啥Ultima总喜欢薅PacBio的“羊毛”
    • 星海领航员星海领航员
      ·10-30

      讲个鬼故事:GH肿瘤业务量增长近40%!

      全球视野,深度视角各位亲爱的股东,大家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Guardant Health的肿瘤检测业务又...爆了。就在我们国内肿瘤NGS(其实不止)高喊活下去的时候,美帝相关企业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曲线。今天,我们就来聊聊Guardant Health 的2025Q3财报。#01“鬼故事”2025年10月29日,美国知名液体活检公司Guardant Health(GH)发布三季报。财报显示,Guardant Health 2025Q3营收2.65亿美元,同比增长38.5%,环比增长14.3%。值得注意的是,GH本季度肿瘤检测样本量达到74000例(次),同比增长近40%(39.4%)环比增长15.6%!这...这..你让我下次给老板汇报的时候怎么编故事?! 不过,即便如此,咱们必须给他找出点问题来。要不然这日子咱怎么过?!从数据可以看出,GH本季度来自肿瘤的营收为1.84亿美元,同比增长30.6%,环比增长16.2%。有了,GH平均售价降低了!从平均售价变化上来看,GH肿瘤业务的单价确实基本在往下走。但是...与2025Q2相比甚至有所提升。所以只能说,GH的肿瘤检测是卖的真好。只有一个邪恶的解释:美帝肿瘤患者变多了...(划掉)真正“可怕”的是,GH的鬼故事并未就此讲完。#02“no Sh*t!”从表中不难看出,除了肿瘤检测业务的高增长,药企合作与筛查业务也在增长。根据财报会上披露的信息,GH本季度收到了2个伴随诊断批准带来的里程碑收入,使得其营收达到5473.1万美元,同比增长17.6%。筛查(Shield CRC)业务增长迅速,本季度营收达到2411.2万美元,同比增长23倍,环比增长62.8%。从我们追踪到的数据来看,自2024Q4 GH披露筛查业务检测数量,其单季度业务量已经达到当时的近4倍。Shield CRC当前ASP为880美元,销售团队约250
      1,6631
      举报
      讲个鬼故事:GH肿瘤业务量增长近40%!
    • 星海领航员星海领航员
      ·10-29

      GeneDx:跑慢点,等等友商,求你了

      全球视野,深度视角各位亲爱的股东,大家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今天聊聊遗传基因检测公司GeneDx。遗传检测看美帝,美帝遗传检测看GeneDx...每次看他们家的财报总有种无力感:特么美帝医保怎么这么有钱???玩归玩,闹归闹,还得安心看财报。#01“你是我的神”2025年10月28日,GeneDx财报发布。公司本季度营收1.167亿美元,同比增长51.9%,环比增长13.7%。这增长速度,堪称逆天。其中,占主导地位的诊断业务营收1.135亿美元,同比增长46.6%,环比增长13.7%。这还不算啥,更逆天的是其WES(外显子)/WGS(全基因组)检测收入达到9890万美元,同比飙升64.8%,环比增长15.1%。可以这么说,美国新生儿WES/WGS基因检测领域GeneDx就是神!唯一的遗憾是这个季度依旧亏损,不多,也就763.6万美元。你甭管调整后的利润是不是1470万美元,按照GAAP规则下就是亏了,比上个季度差了。另外一个好消息是,GeneDx毛利率达到72.4%,创纪录的新高,为近3年最高。这似乎在提醒我们:GeneDx这小子似乎又涨价了。#02“偷偷涨价?”我们看这张表,GeneDx的WES/WGS应收增长明显快于样本量的增长。这说明,这块业务的单价在上升。我们计算了WES/WGS的单价,做了上面这张图。非常明显,自2023Q2达到2421美元的最低值后,GeneDx的WES/WGS服务单价就一路蹿升。到了2025Q3,这个单价已经是来到3848美元了,突破4000指日可待啊。所以,你小子还真的偷偷涨价了哦。其实...也不尽然...要知道,WES/WGS里面既有WES又有WGS。所以,GeneDx可以狡辩下:我WGS的比例提高了,怎么能说我涨价?这是product mix的变化嘛。#03“登天”GeneDx的下一步就是要“登天”了。本次财报,GeneDx提高了全年的财务指
      393评论
      举报
      GeneDx:跑慢点,等等友商,求你了
    • 星海领航员星海领航员
      ·10-26

      “我最重磅的商业决定是摆平了Affymetrix”

      全球视野,深度视角各位亲爱的股东,大家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今天聊聊NGS历史上的重要人物Jay Flatley。GenomeWeb为了庆祝自己的25周年采出了个专题访谈,这次采访到了Illumina的首任CEO Jay Flatley。我觉的访谈内容很有料,就是太干巴了...我会根据访谈内容做一些适当的扩展,方便各位股东特别是新进入测序行业的股东了更全面的理解。访谈内容版权属于GenomeWeb,也感谢GenomeWeb带来的优秀内容!#01背景Jay Flatley出生于1952年11月,本科毕业于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简称CMC),说是毕业于斯坦福。1999年下半年Jay Flatley加入Illumina担任CEO一职,直到2016年离开。有的地方说Jay Flatley是Illumina第一任CEO,这是不对的。Illumina成立于1998年4月,投资人 Larry Bock和其合伙人John Stuelpnagel从Tuft大学的David Walt教授那边得到了最初的技术授权,后来又拉来Anthony Czarnik和Mark Chee作为联合创始人。你猜,这几个人谁是首任CEO?答案是:John Stuelpnagel,你猜对了吗?现在他广为人知的一个职位是Cellanome的董事长,呃,这张图上所有的人都跟Illumina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机会了,咱们再聊他们。呃,补充差不多了,后面见缝插针补充。采访人:Andrew P. Han,下称Han。嘉宾:Jay Flatley,下城Flatley内容做了精简合并,原文请移步GenomeWeb官网。#02“基石产品”Han:哪一款 Illumina 产品对基因组学影响最大?Flatley: 我认为是 2010 年 1 月发布的 HiSeq 2000。它是我们
      360评论
      举报
      “我最重磅的商业决定是摆平了Affymetrix”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