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llaiBellai
      ·07-14

      如何在美港股站稳

      《在风口与泥沙之间,如何站稳自己的脚步》 在这个加密市场反复震荡的年代,有人每天盯盘如赌徒,追着山寨币的K线起舞;也有人悄然积累,只看长期趋势,不争一时涨跌。 短期行情,胜负常由运气主导;而真正拉开差距的,是你看待市场的方式。对我来说,币圈从不是一个“猜涨跌”的地方,它更像是一场关于认知深度的淘汰赛。 我们都知道,信息差就是真金白银的机会。当一个新叙事出现,比如AI概念、RWA、某个链的生态爆发期,你反应得快,就可能提前布局;反应慢半拍,可能就只能接最后一棒。市场不等人,它只奖励那些提前准备好的人。 更重要的是情绪管理。我见过太多人在行情高点“激情满仓”,回调时“清仓躺平”。但真正稳扎稳打的人,往往在暴涨暴跌之间都能按计划执行,而不是随K线起舞。 这一路上,我逐渐明白:一个靠谱的工具,不该是让你“暴富”的幻想加速器,而应该是帮助你执行认知、提升效率、减少干扰的那把“钝刀”。 于是我开始用 Biya·Pay。 这不是一个追热点的项目,它是我在探索市场节奏中,找到的“配速助手”:  我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完成币种兑换、法币支付、资产管理,省下在不同钱包之间反复搬砖的精力。  不管是买币、买美股、做合约,它都能提供低费用甚至免手续费的体验,让我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买什么”而不是“在哪买”。      最关键的是,它在出金上有合法通道,资金可以稳定、安全地进出,不用担心账户被风控,一切都“在阳光下运作”。 这不是广告词,而是我对“工具选择”的真实判断:认知再高,执行力跟不上也没用;看得再准,手段不顺畅也白搭。 如果你也在思考,如何成为一个更理性的参与者,不再追着热点奔跑,而是稳步走在趋势之前——或许你也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工具箱。 毕竟,穿越牛熊,靠的不是胆子,而是方法和认知。
      301评论
      举报
      如何在美港股站稳
    • Anne晴Anne晴
      ·07-10
      $老虎证券(TIGR)$ 老虎证券已操作完三次波段交易,第一次波段在去年十月国庆节买入,每一次买入都提前踩在风口上,迅速拉高10~20%左右的点,第二次第三次波段都保证在20%点以上利润💰,相信第四次波段继续强势反弹。我与老虎🐯证券共进退,它给我带来好运🍀与加持!
      7,6232
      举报
    • 達叔168達叔168
      ·07-09

      学缠论的人都疯了?还是你没看懂它的赚钱逻辑?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技术分析学了一堆,但总是 “买在高点、卖在低点”?K 线、均线、MACD 全都背得滚瓜烂熟,结果账户还是绿油油的。 别急,也许你该看看 “缠论”。 缠论并不是神秘的玄学,也不是那种看完就顿悟、能立刻暴富的秘籍。相反,它是一个极其系统的市场认知体系。而真正理解缠论,能让你跳出散户 “涨追跌杀” 的怪圈,回归市场的逻辑本源——趋势、结构、资金行为。 今天这篇文章,我就从一个投资者的角度聊聊:缠论到底是怎么帮人赚钱的? 缠论不是画线游戏,而是市场结构的语言 我们先说个误区:很多人一接触缠论,就被那些 “中枢”、“笔”、“走势类型” 吓退了。更有些人,学了缠论之后整天盯着图表画线,搞得像是在练习书法,结果一买就跌,一卖就涨。 但其实,缠论的本质,不是让你 “预测市场”,而是让你识别结构、顺势交易。 举个例子:一段上涨行情,普通人看到的是红 K 线和均线多头排列;缠论的视角是:“这是一段上涨趋势中的三段式结构,中枢已经形成,目前是中枢震荡后的第三类买点。” 听起来有点复杂?那就再简化点:缠论让你看到的是趋势 “内核” 是否完整,行情是否 “蓄力完成”,该不该进场。 学会缠论之后,你就不会因为一根大阳线就冲动追高,而是会问自己:“这是上涨的第一段、第二段,还是已经完成结构的尾声?” 只有结构确认,才进场;结构不明,就耐心等待。这就是缠论 “慢就是快” 的逻辑。 赚钱的核心:找 “第三类买点” 缠论最核心的实战点,在于 “第三类买点”。 说白了,第三类买点就是:趋势延续的确认点。你不是去猜底、赌反弹,而是在市场已经完成蓄势、准备继续走强的时候,顺势而为。 比如一段上涨行情,在中枢震荡后再次向上突破,这个时候就是标准的 “第三类买点”。 这个买点的优势是: 风险小:止损位明确,就是前一个中枢下沿。 胜率高:市场已经确认方向,不是逆势博弈。 空间大:往往是新一段趋势的起点
      1,228评论
      举报
      学缠论的人都疯了?还是你没看懂它的赚钱逻辑?
    • 马虎恶魔号马虎恶魔号
      ·06-26

      基于假设结果的多维思考分析法

      基于假设的走势推测 我们可以先大胆猜测某只股票是要涨的,然后依据这个结论去仔细推测它可能的操作走势。这就如同在解一道谜题,我们先预设一个答案,然后沿着这个答案去寻找解题的步骤。在股票市场中,这种逆向思维能让我们更加主动地去观察和分析股票的动态。 例如,当我们猜测一只股票要上涨时,我们会关注股价的波动节奏、成交量的变化等。如果股价在某个关键价位出现了支撑,并且成交量逐渐放大,这很可能就是符合我们猜测的操盘迹象。通过不断地用这种思维去训练自己,我们能够更加敏锐地捕捉到股票走势中的细微变化,从而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结合消息面分析 消息面在股票走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上的各种新闻、政策、行业动态等都可能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当我们基于假设去判断股票走势时,消息面就成为了验证我们猜测的重要依据。 比如,一家公司发布了新产品即将上市的消息,这可能是一个股价上涨的信号。我们可以结合之前对股票上涨的猜测,进一步分析这个消息对股价的具体影响。如果消息公布后,股价出现了预期中的上涨走势,那么就说明我们的猜测和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负面消息,当出现不利消息时,股票走势是否依然符合我们的预期,如果不符合,就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判断。 重视财务数据 财务数据是反映公司基本面的重要指标,对于判断股票走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状况等都能从财务报表中体现出来。 当我们猜测一只股票要上涨时,财务数据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公司的内在价值。如果公司的财务数据表现良好,如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净利润率稳定提高,那么从基本面来看,这只股票就有上涨的潜力。相反,如果财务数据不佳,即使我们从走势上猜测它会上涨,也需要谨慎对待。我们可以将财务数据与之前的走势猜测和消息面分析相结合,形成一个更加全面的判断体系。 采用先猜测股票走势,然后依据结论推测操作走势,并结合消息面和财务数据的思考
      9,9091
      举报
      基于假设结果的多维思考分析法
    • 交易wei生交易wei生
      ·06-26
      多交易多亏钱,亏多了盘感就来了[开心]  
      642评论
      举报
    • 人生舵手__小琳人生舵手__小琳
      ·06-24
      作为一名学生,我对美股投资的体会是:美股不像大 A 市场,只要能够挑对个股,即便它们短期下跌,大多数也会随时间修复。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吃一次亏就够了,绝不在同一个坑里摔两次”。所以,我远离那些背景不清、业绩波动大的中概股和零散小盘股,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行业里的“第一兼唯一”龙头企业上。活得久,比一时的高收益更重要。
      798评论
      举报
    • 马虎恶魔号马虎恶魔号
      ·06-24

      不是赚的多,而是活得长 ——写在即将第二次特朗普红利之初

      在股票投资的广袤天地里,无数人怀揣着财富梦想,渴望在这片战场上斩获巨额收益。曾经的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将“赚得多”视为投资的终极目标,然而,在经历了市场的风风雨雨之后,我才领悟到:做股票,“活得长”远比“赚得多”更为重要。 初入股市时,我像一只勇敢无畏的雏鸟,充满了对财富的渴望和对市场的好奇。我疯狂地迷恋上了炒小票,那些市值小、题材丰富的股票,就像闪烁着诱人光芒的宝藏,吸引着我不断投入。在一次机缘巧合下,我幸运地抓住了一只妖股,仅仅一个晚上,这只股票就飙升了200%多。那一刻,我仿佛站在了世界之巅,内心的喜悦和自豪如潮水般涌来,我觉得自己就是投资天才,赚钱似乎就是如此轻而易举$中阳金融集团(TOP)$   然而,好景不长,这种单笔的高收益就像绚丽的烟花,虽然短暂而耀眼,但并不能带来持久的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发现,自己的胜率并不理想。在一次次对小票的追逐中,我常常陷入追涨杀跌的陷阱,市场的波动让我疲于奔命。当我静下心来核算收益时,才惊讶地发现,那些看似辉煌的单笔收益,在扣除了亏损和交易成本之后,所剩无几。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投资方式,意识到这种过度追求高收益的做法,就像在沙滩上建高楼,看似风光无限,但根基却异常脆弱,一旦市场风向转变,就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2019年,是我投资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决定改变策略,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比较稳定的标准普尔和纳斯达克指数上。这就像是从波涛汹涌的大海驶入了相对平静的港湾,我不再为每日的股价波动而提心吊胆,而是开始着眼于长期的资产增值。刚开始的时候,我采取长期持有策略,相信时间的力量会让资产稳健增长。随着对市场的理解不断加深,我开始尝试运用布林线指标进行高抛低吸。布林线就像我的投资指南针,它帮助我在市场的波动中找到相对合理的买卖点,让我的收益进一
      9,9683
      举报
      不是赚的多,而是活得长 ——写在即将第二次特朗普红利之初
    • keep calmkeep calm
      ·06-24

      时间

      时间总是会给出一个答案。就像段永平说的一样我不知道怎么快速致富只能慢慢变富。 持仓
      769评论
      举报
      时间
    • hsinghsing
      ·06-23
      不需要预测股价,只需要静观其变$苹果(AAPL)$
      892评论
      举报
    • 持股修身养性持股修身养性
      ·06-23
      $纳斯达克(.IXIC)$培养盘感得心态放平。用小仓实战练手,记录每次交易决策背后逻辑,总结成功和失败教训。关注市场节奏、宏观事件与板块轮动,形成自己的判断框架。盘感是时间和经验的复利。
      1,143评论
      举报
    • 微量德丰微量德丰
      ·06-23
      $恒生指数(HSI)$盘感是长期在市场里摸爬滚打积累的,多看、多练、多总结,盯K线形态、成交量、资金流向,结合基本面消息快速判断情绪拐点。别急于下结论,先观察反应,再参与。多跟大户思路、多看社区讨论,学会理解市场,慢慢就有直觉。
      996评论
      举报
    • 小斯新报道小斯新报道
      ·06-23

      ​​618战绩炸裂!小米正在等另一催化剂?

      618购物节表现总结618购物节期间GMV达3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比2024年双11高出11%这一表现符合预期,相当于GSe预测的2Q25中国智能手机和AIoT收入的71%历史对比:2024年618占比69%,2023年618占比59%,2024年双11占比66%智能手机表现:在京东平台国内品牌中销量和GMV均排名第一10大畅销机型中占据4席(Redmi K80、Redmi Turbo 4 Pro、Redmi 14C和Redmi Note 14 Pro)超高端市场(6000元以上)表现强劲,小米15 Ultra进入前十折扣水平与去年持平,平均折扣约19%(不考虑国家补贴),考虑补贴后可达33%AIoT产品表现:智能家电销售增长显著:空调(+52% YoY)、冰箱(+62% YoY)、洗衣机(+63% YoY)电视和显示器销售分别增长24%和90%厨房炉具销售增长150%服务能力提升:高峰日安装量增长20%,享受安装服务的消费者增长27%市场竞争分析市场份额变化:小米在中国市场份额连续三周(5月18日、5月25日和6月1日当周)扩大,为一年来首次苹果通过额外100元(5%)的折扣扩大市场份额价格区间表现:在0.5-1k、1-1.5k、1.5-2k、2-3k、3-4k、4-6k和6k+七个价格区间中,小米在70款畅销机型中占据15款未来产品计划即将发布的产品:汽车:YU7系列(重点关注前30分钟至24小时订单量)智能手机:小米MIX Flip 2和Redmi K80 Ultra便携式AIoT:小米Pad 7S Pro(搭载XRING O1 SoC,对标iPad Air)Redmi K Pad(搭载联发科Dimensity 9400+ SoC,对标iPad mini)Mi Band 10、Mi Watch S4、Mi OpenWear Stereo Pro可能发布小米
      2.17万2
      举报
      ​​618战绩炸裂!小米正在等另一催化剂?
    • fayslfaysl
      ·06-22
      啥啊,凭运气赚的,凭实力亏回去,大多数人都是这个节奏[开心]  [开心]  [开心]  
      8071
      举报
    • 沙漠之狐87沙漠之狐87
      ·06-22
      盘感这东西,交易多了,亏的多了就有了,很多时候都是看图交易,不过大部分也都是上升趋势的时候盘感才有价值,其他时候盘感就不存在了,说白了还是吃行情的饭,没有行情,再好的高手,哪怕股神巴菲特老爷子也不行啊!
      502评论
      举报
    • ruan_7128ruan_7128
      ·06-22
      第一做单的品种不要太多,有3~4品种就够了,第二看清楚每一个品种的历史高低位,第三看看1小时、4小时、日线的MACD的图型,第四多留意特朗普的言论,第五每天预测一下走势,上下能到多少,仓位绝对轻,多试试就有盘感了。
      997评论
      举报
    • 稳如 老狗稳如 老狗
      ·06-22
      思路非常清晰🆙
      681评论
      举报
    • 大冬瓜呱呱呱大冬瓜呱呱呱
      ·06-22
      亏着亏着就有点盘感了,但是有感觉是一回事,能不能知行合一是另外一回事。
      528评论
      举报
    • 我在老虎一周年我在老虎一周年
      ·06-21
      我觉得一半一半吧 时而有感觉时而无从下手~
      920评论
      举报
    • SodmosSodmos
      ·06-21
      一刀一刀学费,学出来的。每只股票确实有一些调性,需要磨合过程中体会
      789评论
      举报
    • 听雨思润听雨思润
      ·06-21
      培养“盘感”是交易者通过长期市场观察和经验积累形成的一种对价格走势的直觉判断能力,其核心在于将理性分析与潜意识反应结合。 🔍 一、每日复盘:盘感训练的基石 1. 全局扫描与分类分析 ◦ 涨跌幅榜解析:重点研究当日涨幅/跌幅前20-40名的个股,分析走强/走弱原因(如资金流向、消息面、技术形态),总结共性规律(如板块联动、政策刺激)。 ◦ 自选股验证:检查持仓或观察股是否按预期演绎,修正选股逻辑错误(例如误判突破信号或量价关系)。 ◦ 大盘多周期定位:结合日K线、周K线位置,判断趋势级别(上升/下跌/盘整),观察权重股对指数的影响。 2. 经典形态条件反射训练 ◦ 反复观察历史经典形态(如W底、头肩顶、旗形整理),通过图像记忆强化对启动点或转折点的敏感度。例如: ▪ 上涨中盘整:楔形/旗形整理后延续趋势; ▪ 假突破鉴别:突破后迅速回落为假,企稳震荡后突破为真。 📊 二、实盘盯盘:动态解读市场语言 1. 关键价位与盘口行为 ◦ 开盘价/收盘价:反映多空初始态度与当日胜负; ◦ 挂单与成交密度:真突破需持续买单推动,回调超1/2警惕趋势反转; ◦ 量价关系:放量滞涨或缩量下跌需结合位置判断主力意图(出货/洗盘)。 2. 时段规律与联动效应 ◦ 亚盘、欧盘、美盘的波动特征差异(如亚盘震荡、美盘活跃),观察跨市场联动(如A股与港股、美股)。 ◦ 板块轮动追踪:例如龙头股(龙一)异动时,及时捕捉跟涨股(龙二)或滞涨补涨机会。 ⚙️ 三、交易系统化:从直觉到规则 1. 模式固化 ◦ 选择擅长的形态(如打板、龙回头、趋势突破),持续优化单一模式至极致。 2. 止损止盈的机械执行 ◦ 止损:亏损超5%或破关键支撑位立即离场; ◦ 止盈:阶梯式上移止盈点(如盈利5%后设置保本单),尾盘不封板即获利了结。 🧠 四、心理与认知提升 • 脱离情绪干扰:每笔交易独立评估,避免“报复**易”或“侥幸扛
      1,375评论
      举报
    • 達叔168達叔168
      ·07-09

      学缠论的人都疯了?还是你没看懂它的赚钱逻辑?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技术分析学了一堆,但总是 “买在高点、卖在低点”?K 线、均线、MACD 全都背得滚瓜烂熟,结果账户还是绿油油的。 别急,也许你该看看 “缠论”。 缠论并不是神秘的玄学,也不是那种看完就顿悟、能立刻暴富的秘籍。相反,它是一个极其系统的市场认知体系。而真正理解缠论,能让你跳出散户 “涨追跌杀” 的怪圈,回归市场的逻辑本源——趋势、结构、资金行为。 今天这篇文章,我就从一个投资者的角度聊聊:缠论到底是怎么帮人赚钱的? 缠论不是画线游戏,而是市场结构的语言 我们先说个误区:很多人一接触缠论,就被那些 “中枢”、“笔”、“走势类型” 吓退了。更有些人,学了缠论之后整天盯着图表画线,搞得像是在练习书法,结果一买就跌,一卖就涨。 但其实,缠论的本质,不是让你 “预测市场”,而是让你识别结构、顺势交易。 举个例子:一段上涨行情,普通人看到的是红 K 线和均线多头排列;缠论的视角是:“这是一段上涨趋势中的三段式结构,中枢已经形成,目前是中枢震荡后的第三类买点。” 听起来有点复杂?那就再简化点:缠论让你看到的是趋势 “内核” 是否完整,行情是否 “蓄力完成”,该不该进场。 学会缠论之后,你就不会因为一根大阳线就冲动追高,而是会问自己:“这是上涨的第一段、第二段,还是已经完成结构的尾声?” 只有结构确认,才进场;结构不明,就耐心等待。这就是缠论 “慢就是快” 的逻辑。 赚钱的核心:找 “第三类买点” 缠论最核心的实战点,在于 “第三类买点”。 说白了,第三类买点就是:趋势延续的确认点。你不是去猜底、赌反弹,而是在市场已经完成蓄势、准备继续走强的时候,顺势而为。 比如一段上涨行情,在中枢震荡后再次向上突破,这个时候就是标准的 “第三类买点”。 这个买点的优势是: 风险小:止损位明确,就是前一个中枢下沿。 胜率高:市场已经确认方向,不是逆势博弈。 空间大:往往是新一段趋势的起点
      1,228评论
      举报
      学缠论的人都疯了?还是你没看懂它的赚钱逻辑?
    • BellaiBellai
      ·07-14

      如何在美港股站稳

      《在风口与泥沙之间,如何站稳自己的脚步》 在这个加密市场反复震荡的年代,有人每天盯盘如赌徒,追着山寨币的K线起舞;也有人悄然积累,只看长期趋势,不争一时涨跌。 短期行情,胜负常由运气主导;而真正拉开差距的,是你看待市场的方式。对我来说,币圈从不是一个“猜涨跌”的地方,它更像是一场关于认知深度的淘汰赛。 我们都知道,信息差就是真金白银的机会。当一个新叙事出现,比如AI概念、RWA、某个链的生态爆发期,你反应得快,就可能提前布局;反应慢半拍,可能就只能接最后一棒。市场不等人,它只奖励那些提前准备好的人。 更重要的是情绪管理。我见过太多人在行情高点“激情满仓”,回调时“清仓躺平”。但真正稳扎稳打的人,往往在暴涨暴跌之间都能按计划执行,而不是随K线起舞。 这一路上,我逐渐明白:一个靠谱的工具,不该是让你“暴富”的幻想加速器,而应该是帮助你执行认知、提升效率、减少干扰的那把“钝刀”。 于是我开始用 Biya·Pay。 这不是一个追热点的项目,它是我在探索市场节奏中,找到的“配速助手”:  我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完成币种兑换、法币支付、资产管理,省下在不同钱包之间反复搬砖的精力。  不管是买币、买美股、做合约,它都能提供低费用甚至免手续费的体验,让我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买什么”而不是“在哪买”。      最关键的是,它在出金上有合法通道,资金可以稳定、安全地进出,不用担心账户被风控,一切都“在阳光下运作”。 这不是广告词,而是我对“工具选择”的真实判断:认知再高,执行力跟不上也没用;看得再准,手段不顺畅也白搭。 如果你也在思考,如何成为一个更理性的参与者,不再追着热点奔跑,而是稳步走在趋势之前——或许你也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工具箱。 毕竟,穿越牛熊,靠的不是胆子,而是方法和认知。
      301评论
      举报
      如何在美港股站稳
    • 马虎恶魔号马虎恶魔号
      ·06-24

      不是赚的多,而是活得长 ——写在即将第二次特朗普红利之初

      在股票投资的广袤天地里,无数人怀揣着财富梦想,渴望在这片战场上斩获巨额收益。曾经的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将“赚得多”视为投资的终极目标,然而,在经历了市场的风风雨雨之后,我才领悟到:做股票,“活得长”远比“赚得多”更为重要。 初入股市时,我像一只勇敢无畏的雏鸟,充满了对财富的渴望和对市场的好奇。我疯狂地迷恋上了炒小票,那些市值小、题材丰富的股票,就像闪烁着诱人光芒的宝藏,吸引着我不断投入。在一次机缘巧合下,我幸运地抓住了一只妖股,仅仅一个晚上,这只股票就飙升了200%多。那一刻,我仿佛站在了世界之巅,内心的喜悦和自豪如潮水般涌来,我觉得自己就是投资天才,赚钱似乎就是如此轻而易举$中阳金融集团(TOP)$   然而,好景不长,这种单笔的高收益就像绚丽的烟花,虽然短暂而耀眼,但并不能带来持久的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发现,自己的胜率并不理想。在一次次对小票的追逐中,我常常陷入追涨杀跌的陷阱,市场的波动让我疲于奔命。当我静下心来核算收益时,才惊讶地发现,那些看似辉煌的单笔收益,在扣除了亏损和交易成本之后,所剩无几。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投资方式,意识到这种过度追求高收益的做法,就像在沙滩上建高楼,看似风光无限,但根基却异常脆弱,一旦市场风向转变,就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2019年,是我投资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决定改变策略,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比较稳定的标准普尔和纳斯达克指数上。这就像是从波涛汹涌的大海驶入了相对平静的港湾,我不再为每日的股价波动而提心吊胆,而是开始着眼于长期的资产增值。刚开始的时候,我采取长期持有策略,相信时间的力量会让资产稳健增长。随着对市场的理解不断加深,我开始尝试运用布林线指标进行高抛低吸。布林线就像我的投资指南针,它帮助我在市场的波动中找到相对合理的买卖点,让我的收益进一
      9,9683
      举报
      不是赚的多,而是活得长 ——写在即将第二次特朗普红利之初
    • 我是许小年我是许小年
      ·06-20
      周末话题:盘感不是玄学,而是分层训练的系统能力 核心观点:盘感本质是市场认知的“分层压缩”——通过高频训练将复杂的市场信号内化为直觉反应,但这一过程需经历“数据积累→逻辑拆解→模式识别→情绪脱敏”四层蜕变,最终形成可复制的交易直觉。 一、初级盘感:数据积累与市场语言翻译 盘感的起点是高频数据浸泡。多数人误以为“盯盘时间=盘感质量”,实则无效盯盘只会强化偏见。真正有效的数据积累需遵循三个原则: 1. 结构化复盘:每日按“大盘趋势→板块轮动→个股异动”三层次拆解,优先识别资金流向(如北向持仓变动、龙虎榜席位联动)而非K线形态。例如,2024年5月新能源板块异动前,复盘发现宁德时代连续三日出现“开盘15分钟放量拉升+尾盘缩量回落”的机构试盘信号。 2. 异动归因:对当日涨跌幅前30的个股,强制要求自己用“政策/事件驱动+资金行为+技术共振”三要素归因。如某日消费电子股集体上涨,需区分是苹果订单传闻刺激(事件)、机构调仓(资金)还是超跌反弹(技术)。 3. 跨市场映射:观察A股与港股、美股指期货的联动关系。例如恒生科技指数大跌时,A股科技股往往跟跌但幅度更小,这种差异映射了内外资定价权的博弈。 案例实操:2023年9月某日,某新能源车股尾盘突现万手买单拉升5%,复盘发现当日锂矿期货大涨7%但未引发板块共振,判断为游资借期货行情试盘,次日开盘跟风买入获利8%。 二、中级盘感:模式识别与条件反射构建 当数据积累到一定阈值,需通过经典形态的刻意训练将碎片信息转化为条件反射: 1. 形态库建立:筛选5-10种高胜率形态(如“涨停次日高开低走反包”、“MACD水下金叉+量能阶梯放大”),每日人工标注案例并统计成功率。例如统计2024年“突破年线后回踩不破”形态的成功率达68%,远高于随机交易。 2. 分时盘口记忆:对关键时间点的分时特征强化记忆。例如,机构建仓常见“10:30前温和放量推升+
      925评论
      举报
    • 马虎恶魔号马虎恶魔号
      ·06-26

      基于假设结果的多维思考分析法

      基于假设的走势推测 我们可以先大胆猜测某只股票是要涨的,然后依据这个结论去仔细推测它可能的操作走势。这就如同在解一道谜题,我们先预设一个答案,然后沿着这个答案去寻找解题的步骤。在股票市场中,这种逆向思维能让我们更加主动地去观察和分析股票的动态。 例如,当我们猜测一只股票要上涨时,我们会关注股价的波动节奏、成交量的变化等。如果股价在某个关键价位出现了支撑,并且成交量逐渐放大,这很可能就是符合我们猜测的操盘迹象。通过不断地用这种思维去训练自己,我们能够更加敏锐地捕捉到股票走势中的细微变化,从而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结合消息面分析 消息面在股票走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上的各种新闻、政策、行业动态等都可能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当我们基于假设去判断股票走势时,消息面就成为了验证我们猜测的重要依据。 比如,一家公司发布了新产品即将上市的消息,这可能是一个股价上涨的信号。我们可以结合之前对股票上涨的猜测,进一步分析这个消息对股价的具体影响。如果消息公布后,股价出现了预期中的上涨走势,那么就说明我们的猜测和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负面消息,当出现不利消息时,股票走势是否依然符合我们的预期,如果不符合,就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判断。 重视财务数据 财务数据是反映公司基本面的重要指标,对于判断股票走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状况等都能从财务报表中体现出来。 当我们猜测一只股票要上涨时,财务数据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公司的内在价值。如果公司的财务数据表现良好,如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净利润率稳定提高,那么从基本面来看,这只股票就有上涨的潜力。相反,如果财务数据不佳,即使我们从走势上猜测它会上涨,也需要谨慎对待。我们可以将财务数据与之前的走势猜测和消息面分析相结合,形成一个更加全面的判断体系。 采用先猜测股票走势,然后依据结论推测操作走势,并结合消息面和财务数据的思考
      9,9091
      举报
      基于假设结果的多维思考分析法
    • Anne晴Anne晴
      ·07-10
      $老虎证券(TIGR)$ 老虎证券已操作完三次波段交易,第一次波段在去年十月国庆节买入,每一次买入都提前踩在风口上,迅速拉高10~20%左右的点,第二次第三次波段都保证在20%点以上利润💰,相信第四次波段继续强势反弹。我与老虎🐯证券共进退,它给我带来好运🍀与加持!
      7,6232
      举报
    • 小斯新报道小斯新报道
      ·06-23

      ​​618战绩炸裂!小米正在等另一催化剂?

      618购物节表现总结618购物节期间GMV达3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比2024年双11高出11%这一表现符合预期,相当于GSe预测的2Q25中国智能手机和AIoT收入的71%历史对比:2024年618占比69%,2023年618占比59%,2024年双11占比66%智能手机表现:在京东平台国内品牌中销量和GMV均排名第一10大畅销机型中占据4席(Redmi K80、Redmi Turbo 4 Pro、Redmi 14C和Redmi Note 14 Pro)超高端市场(6000元以上)表现强劲,小米15 Ultra进入前十折扣水平与去年持平,平均折扣约19%(不考虑国家补贴),考虑补贴后可达33%AIoT产品表现:智能家电销售增长显著:空调(+52% YoY)、冰箱(+62% YoY)、洗衣机(+63% YoY)电视和显示器销售分别增长24%和90%厨房炉具销售增长150%服务能力提升:高峰日安装量增长20%,享受安装服务的消费者增长27%市场竞争分析市场份额变化:小米在中国市场份额连续三周(5月18日、5月25日和6月1日当周)扩大,为一年来首次苹果通过额外100元(5%)的折扣扩大市场份额价格区间表现:在0.5-1k、1-1.5k、1.5-2k、2-3k、3-4k、4-6k和6k+七个价格区间中,小米在70款畅销机型中占据15款未来产品计划即将发布的产品:汽车:YU7系列(重点关注前30分钟至24小时订单量)智能手机:小米MIX Flip 2和Redmi K80 Ultra便携式AIoT:小米Pad 7S Pro(搭载XRING O1 SoC,对标iPad Air)Redmi K Pad(搭载联发科Dimensity 9400+ SoC,对标iPad mini)Mi Band 10、Mi Watch S4、Mi OpenWear Stereo Pro可能发布小米
      2.17万2
      举报
      ​​618战绩炸裂!小米正在等另一催化剂?
    • 听雨思润听雨思润
      ·06-21
      培养“盘感”是交易者通过长期市场观察和经验积累形成的一种对价格走势的直觉判断能力,其核心在于将理性分析与潜意识反应结合。 🔍 一、每日复盘:盘感训练的基石 1. 全局扫描与分类分析 ◦ 涨跌幅榜解析:重点研究当日涨幅/跌幅前20-40名的个股,分析走强/走弱原因(如资金流向、消息面、技术形态),总结共性规律(如板块联动、政策刺激)。 ◦ 自选股验证:检查持仓或观察股是否按预期演绎,修正选股逻辑错误(例如误判突破信号或量价关系)。 ◦ 大盘多周期定位:结合日K线、周K线位置,判断趋势级别(上升/下跌/盘整),观察权重股对指数的影响。 2. 经典形态条件反射训练 ◦ 反复观察历史经典形态(如W底、头肩顶、旗形整理),通过图像记忆强化对启动点或转折点的敏感度。例如: ▪ 上涨中盘整:楔形/旗形整理后延续趋势; ▪ 假突破鉴别:突破后迅速回落为假,企稳震荡后突破为真。 📊 二、实盘盯盘:动态解读市场语言 1. 关键价位与盘口行为 ◦ 开盘价/收盘价:反映多空初始态度与当日胜负; ◦ 挂单与成交密度:真突破需持续买单推动,回调超1/2警惕趋势反转; ◦ 量价关系:放量滞涨或缩量下跌需结合位置判断主力意图(出货/洗盘)。 2. 时段规律与联动效应 ◦ 亚盘、欧盘、美盘的波动特征差异(如亚盘震荡、美盘活跃),观察跨市场联动(如A股与港股、美股)。 ◦ 板块轮动追踪:例如龙头股(龙一)异动时,及时捕捉跟涨股(龙二)或滞涨补涨机会。 ⚙️ 三、交易系统化:从直觉到规则 1. 模式固化 ◦ 选择擅长的形态(如打板、龙回头、趋势突破),持续优化单一模式至极致。 2. 止损止盈的机械执行 ◦ 止损:亏损超5%或破关键支撑位立即离场; ◦ 止盈:阶梯式上移止盈点(如盈利5%后设置保本单),尾盘不封板即获利了结。 🧠 四、心理与认知提升 • 脱离情绪干扰:每笔交易独立评估,避免“报复**易”或“侥幸扛
      1,375评论
      举报
    • 话题虎话题虎
      ·06-20

      TACO交易赛道太拥挤!大家还有哪些踩对买点的妙招?

      特朗普:将在两周内决定是否对伊朗发动袭击。 $标普500(.SPX)$ 现在市场被特朗普勒住了脖子,一旦任何消息偏离预期,就会引起巨大波动。还想要交易TACO,都有点无从下手。TACO,今年市场已经多次验证了的交易策略-只要特朗普让步,股市必然迅速反弹:不过这种交易策略已经被大众所熟知了,所以拼的不是策略,是比赛谁更快,想要获得超额收益变难了。另辟蹊径,现在还有哪些策略?[思考]就比如,今晚万众瞩目的特斯拉,一般发布重大事件前,都得顺便看看马斯克在自家X平台上的发言,自信满满,连发数条,那股价上涨概率好像会大一点[暗中观察] 目前针对Polymarket的下注:特斯拉成功推出无人监管FSD的时间,认为能在6月30日之前推出的概率是22%,12月31日前的概率是60%。(现在如果你下注预测6月30日前能够推出,最后如果赌对了,你将有3倍的回报。)马斯克亲自回复:赚钱机会。(显然是在暗示市场低估了特斯拉的推进速度,可能认为这是一个抄底的机会呢)[贱笑] $特斯拉(TSLA)$ 再比如,泡泡玛特实时股价预测-二手交易市场行情,近30日某交易平台Labubu系列产品价格走势,成交价自高点基本腰斩,与此同时 $泡泡玛特(09992)$ 自12日的高点,跌幅约13%。不能说预测得毫无道理,只能说非常合理~当然还有诸多策略,除了看供需,还可以盯一些“山顶资本”——6月11号人送外号“山顶经济学家”任泽平,发了一篇文章,表示开始研究泡泡玛特!11号,真的很精准[吃瓜]这些都不是靠运气,或者靠老天吃饭,这是一种策略,体现的是阿尔法效应!大家还有哪些个人预
      1.41万8
      举报
      TACO交易赛道太拥挤!大家还有哪些踩对买点的妙招?
    • 人生舵手__小琳人生舵手__小琳
      ·06-24
      作为一名学生,我对美股投资的体会是:美股不像大 A 市场,只要能够挑对个股,即便它们短期下跌,大多数也会随时间修复。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吃一次亏就够了,绝不在同一个坑里摔两次”。所以,我远离那些背景不清、业绩波动大的中概股和零散小盘股,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行业里的“第一兼唯一”龙头企业上。活得久,比一时的高收益更重要。
      798评论
      举报
    • 微量德丰微量德丰
      ·06-23
      $恒生指数(HSI)$盘感是长期在市场里摸爬滚打积累的,多看、多练、多总结,盯K线形态、成交量、资金流向,结合基本面消息快速判断情绪拐点。别急于下结论,先观察反应,再参与。多跟大户思路、多看社区讨论,学会理解市场,慢慢就有直觉。
      996评论
      举报
    • 鹿鼎公韦小宝鹿鼎公韦小宝
      ·06-20
      说白了,盘感这玩意就是从过往的历史中找相似。但又再说白一些,你光有盘感没啥用,光用盘感来交易那叫做随**易,因为你怎么知道要拿哪一段行情来对比哪一段行情?对比的开端在哪,对比的结束在哪?所以……与其去看那些公众号账号整天发出来的有关啥啥啥心态啥啥啥悟道的文章,还不如好好理一理整一整自己的交易系统。 $纳斯达克(.IXIC)$ $标普500(.SPX)$
      1,7822
      举报
    • 兔司机不开车兔司机不开车
      ·06-21
      Replying to @夜流沙:嗯,盈亏比合理就买吗?//@夜流沙:预测顶部比预测底部还是要简单一些,而底部往往是无人问津的时候,选择买入需要很大的勇气。我的经验就是下注做大概率可以实现的事情,比如之前关税造成指数大跌就是很好的抄底机会,因为我知道指数总是会新高的[贱笑]
      728评论
      举报
    • 持股修身养性持股修身养性
      ·06-23
      $纳斯达克(.IXIC)$培养盘感得心态放平。用小仓实战练手,记录每次交易决策背后逻辑,总结成功和失败教训。关注市场节奏、宏观事件与板块轮动,形成自己的判断框架。盘感是时间和经验的复利。
      1,143评论
      举报
    • keep calmkeep calm
      ·06-24

      时间

      时间总是会给出一个答案。就像段永平说的一样我不知道怎么快速致富只能慢慢变富。 持仓
      769评论
      举报
      时间
    • ruan_7128ruan_7128
      ·06-22
      第一做单的品种不要太多,有3~4品种就够了,第二看清楚每一个品种的历史高低位,第三看看1小时、4小时、日线的MACD的图型,第四多留意特朗普的言论,第五每天预测一下走势,上下能到多少,仓位绝对轻,多试试就有盘感了。
      997评论
      举报
    • hsinghsing
      ·06-23
      不需要预测股价,只需要静观其变$苹果(AAPL)$
      892评论
      举报
    • 沙漠之狐87沙漠之狐87
      ·06-22
      盘感这东西,交易多了,亏的多了就有了,很多时候都是看图交易,不过大部分也都是上升趋势的时候盘感才有价值,其他时候盘感就不存在了,说白了还是吃行情的饭,没有行情,再好的高手,哪怕股神巴菲特老爷子也不行啊!
      502评论
      举报
    • 交易wei生交易wei生
      ·06-26
      多交易多亏钱,亏多了盘感就来了[开心]  
      642评论
      举报
    • 我是小门门我是小门门
      ·06-21
      期权小菜鸟第一次交易记录。卖了7.18日到期的英伟达put140,其实想直接卖circle的150put ,但新股不知道风险大不大[开心]  来吧,探索下收租之路
      519评论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