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先生0211
好奇先生0211
头部券商从业,致力于『让信息平权』 投行研报、热点解读、工具分享👉🏻都在公众号【好奇先生投研圈】
IP属地:0
49关注
383粉丝
0主题
0勋章

两天疯涨百倍!英伟达嫡系VS特朗普概念股谁更狂?

最近,虽然美股整体行情不容乐观,但美股新秀CRWV和NMAX频繁上演“过山车”走势,从破发到两天暴涨百倍,今天好奇先生就来好好分析下这两家公司。 他们究竟是什么背景?又都代表了哪方力量?为何在弱势行情下走出独立行情? AI算力新贵CoreWeave 被称为“算力军火商”的云计算服务商CoreWeave,美股代号 CRWV,公司主要业务是向其他科技公司租赁英伟达GPU资源,因此也被市场称作“英伟达亲儿子”。 这家公司成立于2017年,最初只是加密货币挖矿服务商,在2022年成功转型为全球最大的私有化AI算力供应商。其核心业务是向科技巨头出租英伟达H100、A100等高端GPU集群,客户名单包括微软、OpenAI等头部企业。 公司在上周五3月28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上市首日即告破发,盘中一度跌超6%,最终收于发行价附近。紧接着周一,该股继续下挫逾10%,一度跌破发行价。 反转发生在周二,也就是昨天,单日暴涨了近42%,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市场态度的改变源于两个关键信号:首先是OpenAI宣布完成一轮400亿美元融资,主要用于算力的建设,而CoreWeave再此之前就与OpenAI签订了119亿美元算力的大单,锁定了未来五年的收入。 图片 其次,AI行业动态为市场注入强心剂。尽管与CoreWeave无直接业务关联,但微软Azure、亚马逊AWS等头部云服务商近期财报显示,企业级AI投入仍在加速扩张。 以微软为例,其2024年Q4资本支出同比激增36%至190亿美元,AI相关业务贡献营收增长达8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印证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中AI基础设施的刚性需求。 更具说服力的是中国科技巨头的动作。阿里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腾讯2024Q4资本开支密度飙升至21.2%,两家巨头均创下历史最高投资强度。 那为啥首日会破发呢?只能说刚好生不逢时了,年初至今英伟
两天疯涨百倍!英伟达嫡系VS特朗普概念股谁更狂?

巴菲特重仓日本爆赚97亿!普通人如何“抄作业”?

就在近日,94岁的“股神”巴菲特再次加码日本五大商社(三菱、三井、住友、伊藤忠、丸红),总持仓市值超过235亿美元。其实早在2019年,巴菲特就开始买入这些商社股份,截止今天已经浮盈超过了97亿美元。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巴菲特这么看好日本?对于普通人投资日本还有机会吗?如何投资?今天这篇文章一次性讲清楚。 巴菲特“押注”日本的逻辑 逻辑一:巴菲特投资最看重的就是公司的“护城河”和“隐形垄断”地位。以五大商社之一的三菱为例,它掌控者全球五分之一的液化天然气贸易,住友商社则在东南亚拥有200万公顷农田,相当于12个北京市的面积。五大商社在牛肉、金属等多个领域有垄断地位,巴菲特称它们“不是企业,而是国家主权的延伸”。 逻辑二:日本长期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巴菲特凭借AAA信用评级,发行的债券利率低至0.5%~1%,而五大商社的平均股息率在5%左右。通过“1%的融资成本→5%股息收益”的利差,每年净赚4%的无风险收益。 而且即便日元贬值,这些企业在海外的收益也能覆盖债务成本,形成天然保护伞。 逻辑三:低估值+高分红。五大商社平均市净率不到1.5倍,股息率在5%左右。例如三菱2022年净利润高达1.18万亿日元(约600亿人民币),但股价长期被低估。 普通人如何“抄作业”?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日本商社的低估值修复远还没有结束。 普通人在美股其实也可以投资日本,如果看好日元升值,选择非对冲性ETF(如EWJ);如果担心贬值,优先对冲型(如DXJ)。 $日本ETF-iShares MSCI(EWJ)$ $日本股利指数ETF-WisdomTree(DXJ)$ 如果大家不怕麻烦,可以开一个日股账户,直接买在日本市场上市的日股ETF。主要有
巴菲特重仓日本爆赚97亿!普通人如何“抄作业”?
avatar好奇先生0211
08-11 00:55

币圈重量级IPO!硅谷教父Peter Thiel投资,Bullish即将上市!

币圈又有大事了,就在本周8月13日,有着硅谷教父之称Peter Thiel 投资的加密货币交易所Bullish将登陆纽交所。 要知道,上周四特朗普刚宣布美国人的401K养老金可以投资加密货币,这种重大政策之下,Bullish的上市绝对意义非凡。这也是自6月17日特朗普签署《天才法案》以来,首个加密货币IPO项目。 今天好奇先生就来给大家详细的剖析一下Bullish这家公司究竟怎么样,它的背景和财务状况如何,最后也会给出是否值得参与打新的建议,和告诉大家目前哪些平台可以打新Bullish。 Bullish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简单说,Bullish的业务主要有两大块,一块是机构级数字资产的交易,在上面可以交易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资产。 我们从招股说明书上可以看出,在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旗下的Bullish交易所日均交易量超过25亿美元,是比特币和以太币现货交易量排名前五的交易所;自推出以来,Bullish Exchange的总交易量已超过1.25万亿美元。在交易所业务这块,Bullish可以算是可圈可点。 第二块业务呢,Bullish还是一个提供加密信息服务的平台,因为它在2023年收购了业内顶级媒体和数据平台coindesk。这意味着Bullish不仅是交易平台,还掌握了行业话语权和数据服务能力,形成了“交易 + 媒体 + 数据”的生态闭环。 硅谷教父Peter Thiel力撑 这里要着重介绍下Bullish豪华的创投背景,硅谷投资大佬、亿万富翁Peter Thiel是Bullish的股东。Thiel的投资生涯非常传奇,他是Paypal的联合创始人,和马斯克共同成为paypal黑帮,他还是第一个Facebook的早期天使投资人。 图片 他也是大牛科技股Palantir的联合创始人,要知道pltr今年的涨幅可是超145%。 Peter Thiel对Bullish的支持
币圈重量级IPO!硅谷教父Peter Thiel投资,Bullish即将上市!

王炸!国民级APP+国运级AI,腾讯将迎来重估时刻!

本周末,最大的消息莫过于微信接入DeepSeek的事了,并且已经得到微信方证实,正在灰度测试阶段。 使用路径很简单:打开微信——点击搜索框——选择页面中部“AI搜索”——选择深度思考模式 图片 生成后的结果还带有社交属性,可以分享转给朋友,或转发至朋友圈。据消息称,微信这次灰度测试大概用户量是5000万-1亿用户同时在线,光这个测试用户量级就超过了ChatGPT的同时在线用户。 国运级 AI + 国民级应用,真正的王炸组合。要知道,微信可是日活9亿级别的APP,这次接入真的把DeepSeek和其他大模型的差距拉开了至少2个身位,行业格局或将重新塑构。 对于DeepSeek 具体有哪些影响? 首先,未来放开公测,对于Deepseek是一次零学习成本的入口。微信的注册用户为16.7亿,这些用户无需下载新引用、无需注册新账号,可以无缝触达中文领域最强的推理大模型,越多用户使用、提供越多的用户数据,对于大模型的训练是更有利的。上周苹果的引入,已经让阿里以及阿里云的想象力起飞,但要知道苹果在中国才2.5亿DAU,而微信高达10亿量级DAU。 除此之外,Deepseek不仅能全网搜索,还有个很重要的事就是可以调用微信生态的数据资源,比如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等,比如你想定一个景点门票,能提功你相关的景点信息,还能直接接入景点票务小程序,一键帮你购买,非常方便,且商业闭环想象力极大。 对于用户而言,上亿用户无论老少都以最低的学习成本、最便捷的方法,使用到了最先进的AI功能。 对于腾讯的价值 对于腾讯而言,借用“公式粉碎机”的话说,此举是“2C应用的转折点”。 里面有一些信息分享给大家: ○ 我们在之前就已经从供应链看到了腾讯加单了10-20万张H20,现在看微信版Deepseek就是明确的用途。 ○ 每张H20可以支持500个Deepseek满血版用户同时使用,这意味着10
王炸!国民级APP+国运级AI,腾讯将迎来重估时刻!

下一个Circle?今年美股最大IPO即将到来,Figma值得上车吗?

科技新股热潮回暖,今年美股的新股尤其亮眼。稳定币发行方Circle31美元发行价,最高涨幅达600%。英伟达"亲儿子"Coreweave40美元发行价,3个月涨超4倍! 在下一周,还有一家今年美股最大科技股IPO,它就是在线设计平台figma。 今天这篇文章,我将从4个方面介绍Figma并给出能否买的逻辑。 Figma是怎样的公司? 相信你一定知道Adobe,修图、做视频、录播课都会用到Adobe家公司的软件,但说实话每一个产品上手的门槛还是挺高的,甚至是偏专业人士才会乐意去使用。 然后Figma就是一家精简了Adobe上一切繁琐的功能,并简化了所有的操作指令,更重要的是它无需安装软件,直接输入网址在线即可使用,还有“在线协作”功能,大家可以跨越山海和设备差异,共同创作。 可以说,它颠覆了 Adobe 等传统设计软件巨头的市场地位。截至2025年一季度,Figma的月活跃用户已经突破1300万,其中有三分之二都不是专业设计师。 自2012年成立以来,Figma一共完成过8轮的公开融资,你能想到的硅谷顶级风投机构几乎都曾经参与了Figma的融资。 与Adobe的收购事件 面对这样的竞争,设计软件巨头Adobe在2022 年宣布以200亿美元收购Figma,这件事在整个设计圈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要知道当时Adobe的市值约为1739亿美元,也就是说Adobe拿出的筹码已经超过自身10%市值,完全称得上是一次豪赌,所以在消息传出的当天Adobe的股价一度下跌超过15%。而感受到强烈诚意的Figma也接受了收购要约。 然而这一次“消灭”竞争对手似的收购还是被美国、欧洲的监管部门以反垄断理由终止了,最终在2023年12月,不想再继续折腾的Adobe和Figma双双宣布“收购案取消”。 图片 有意思的是,收购案叫停后,Adobe向Figma支付了10亿美元的“违约费”,这笔钱比Figm
下一个Circle?今年美股最大IPO即将到来,Figma值得上车吗?

必藏!AI 应用端超全股票清单来了!

AI热潮在资本市场持续升温,A股的光线传媒、梦网科技等涨势惊人。美股的AppLovin 、palantir业绩飙升,这两年涨幅也有几十倍。港股的金山软件、美图公司等AI相关股票也表现抢眼。 在此背景下,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完整版的AI应用端股票清单,涵盖众多优秀企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APP – AppLovin Corporation $AppLovin Corporation(APP)$ (利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优化移动广告投放与用户获取) • PLTR – Palantir Technologies $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PLTR)$ (提供大数据整合与AI决策支持平台,服务政府及商业领域) • BBAI – BigBear.ai $BigBear.ai Holdings(BBAI)$ (提供AI驱动的数据整合、分析和预测解决方案,支持国防与商业决策) • SOUN – SoundHound AI $SoundHound AI Inc(SOUN)$ (开发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对话式交互技术) • RXRX –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 Inc.(RXRX)$ (利用AI和自动化图像分析加速药物研发流程) • TEM – TEM (利用人工智能和庞大的临床与分
必藏!AI 应用端超全股票清单来了!

英伟达GTC大会倒计时!抄底时机到了?普通人紧盯这5点

这个月科技圈最大的热点,非英伟达的GTC大会莫属了,大会将于3月17日—3月21日举办,CEO黄仁勋也将于北京时间3月19日凌晨1点发表主题演讲,并于当日23:30举办投资者会议。 今年的大会有些特殊,因为英伟达股价年初至今跌了超20%,市值蒸发近万亿。投资者都对这次大会抱有一些期待,这大会能救场吗?现在能抄底吗? 我认为这次大会应核心关注以下5个点,它们或将影响英伟达的股价表现。 核心关注1:Blackwell架构更新,性能飙升50% 去年GTC发布的Blackwell架构芯片(B200)已经让市场沸腾,今年直接升级到B300系列。根据爆料,这次B300的算力比前代提升50%,内存容量直接干到288GB,带宽高达8TB/s 。 简单说,就是训练千亿参数大模型的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 更狠的是散热方案。B300功耗飙到1.4kW(相当于一台空调),传统风冷根本压不住,英伟达直接全面转向液冷。这意味着什么? 液冷产业链(冷板、快接头)可能迎来爆发。 核心关注点2:去年刚怼量子计算,今年却举办首届量子日 今年GTC新增了“量子日”,但有意思的是,老黄今年1月刚怼过量子计算:“20年内没啥用” 。结果现在又拉上D-Wave、亚马逊等大佬开研讨会,被业内调侃是“打脸式道歉” 。不过玩笑归玩笑, 量子计算+AI的混合架构可能是未来方向。 相关受益公司有:Rigetti Computing(RGTI)、D-Wave Quantum(QBTS)、IonQ(IONQ) 核心关注点3:中国AI军团秀肌肉 这次专门搞了个“China AI Day”,字节、阿里、百度、京东等大厂都要上台讲大模型和AI落地案例。比如阿里云会展示如何用AI优化电商推荐系统,美团可能聊AI调度外卖骑手。 中国AI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应用,可能刺激中概股和A股相关板块 (比如服务器、数据中心)。 核心关注点4
英伟达GTC大会倒计时!抄底时机到了?普通人紧盯这5点

业绩再好也没用?礼来股价崩因竟是这个数据!

礼来昨天公布了Q2的财报,营收同比增长了38%,而且对2025年全年的营收指引还上调了,从600亿美元调高到了620亿美元。但是股价却暴跌了14.14%。究竟是为什么呢?如果你说和诺和诺德一样,业绩指引不行跌就算了,怎么业绩好也跌,这么不讲武德呢? 主要原因就是有一款在研口服减肥药的试验数据没能达到分析师的最高预期,结果显示是药物在肥胖成年人中实现了11.2%的平均体重减轻,而此前华人街分析师预期是能减14%-15%。 而反观诺和诺德股价却反弹了7%,也是因为它的减肥药口服版本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13%的平均减重效果,和礼来一对比,诺和诺德似乎又行了? 我说下我的观点啊,我认为对于减肥药的概念股,尽量别碰了,因为这个概念的想象力没原来那么大,但是竞争度却激烈的多。除了礼来和诺和诺德,辉瑞、安进等巨头都在搞,我们中国的企业也有在做的。 更为关键的是,还有来自仿制药的威胁,比如远程医疗公司Hims,就是这个代表。Hims的商业模式是通过与复方药房合作,提供含有与品牌药相同活性成分(如司美格鲁肽)的注射剂,但价格远低于品牌原研药。 例如,Hims推出的复方GLP-1注射剂月费仅为199美元,相比诺和诺德和礼来高达上千美元的定价,具有极大的价格优势。 但是HIMS也面临挑战,比如诺和诺德就终止了和它的合作,觉得它利用防治的药涉嫌欺骗推广,目前还有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局FAD也在对他的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所以说日子都不好过。 因此,减肥药这个方向咱们就先别碰了,等企稳了,或者有哪家巨头的药效果断崖式的跑出来了,我们再看。
业绩再好也没用?礼来股价崩因竟是这个数据!

期权交易是赌博吗?

期权,一种金融衍生工具,近些年来,却被许多人一直当做“金融赌具”。经常看到群里一些朋友,要么一张期权翻了十几倍,要么爆仓归零的案例。 那么,期权究竟是“风险管理利器”还是“合法赌博”,今天好奇先生就来好好分析一下。 图片 赌博的本质 首先,在判定期权是否是赌博之前,我们先来看下赌博的定义。 什么是赌博?首先赌博是一种零和博弈,完全依赖随机性,要么全有,要么全无。而期权则是直接挂钩的一种资产,比如股票或者商品,例如,买入看涨期权相当于用定金锁定未来的购买价,如果股价上涨可获利,下跌则仅仅损失定金(权利金),而不是全有或全无的概念,本质上有明显区别。 其次,期权的胜率具有可计算型或者它的概率是可以通过数学模型计算而得出的,而赌博的概率完全随机,比如扔骰子是50%,比大小也是50%。根据统计得出,卖出期权获得权利金的胜率一般都在60%~70%之间。 期权当成“赌博”的三个误区 第一个,也是大多数人觉得期权是赌博的核心因素之一就是“猜涨跌”,盲目押注方向。比如重仓买入深度虚值期权,这类期权虽然付出的成本低,但胜率同样也非常低,通常不超过10%,本质上甚至都不如赌场的押大小。 第二个,滥用杠杆。期权自带杠杆,比如1万元可以控制价值50万元的资产,这也意味着只要波动超过5%,就会导致本金归零。还有就是裸卖看涨期权,当股价暴涨时则被迫高价买入交割,会造成本金亏损严重。 第三个,忽略时间价值衰减。期权的希腊字母之一的Theta特性就是会随着时间流逝而缩水。据统计,90%的期权到期都以归零为结局,尤其是当你选择到底日小于1个月的短期期权时,每周的时间价值衰减可达3%~5%,这意味着如果你买的是1个月到期的虚值期权,若股价没有波动,权利金会迅速蒸发。 如何正确使用期权? 今天这块不做详细讲解,主要介绍2种正确使用期权对冲的策略。 ①保护性看跌期权:假设投资者持有100股苹果股票,当前股价为22
期权交易是赌博吗?

AI应用“一哥”Applovin,从暴跌90%到逆袭暴涨49倍,背后发生了什么?

就在周三,AI应用一哥Applovin公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的业绩,可谓是凶猛。股价从昨天盘后一路狂飙,最高涨幅38%,股价超520美元。要知道,该股已经连续3年大涨,2023年涨超278%,2024年涨近713%,2025年迄今涨超61%。以昨天最高525美元计算,2022年底AppLovin收盘价只有10.53美元,两年多时间该股暴涨4985%,远超英伟达、palantir。 Applovin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公司,它为什能在AI时代“大杀四方”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分析一下。 Applovin:业务历史 首先咱们先从它的起家业务说起,Applovin于2012年成立,最初主营业务是做移动游戏用户获取和流量变现,也就是为游戏开发者提供发行、变现及获客等必要服务和工具。开发者可借此获取新用户、获得游戏变现收入,并利用分析工具优化应用商店排名。然而,在游戏这个竞争激烈的红海,Applovin业绩持续放缓,尤其在美国高通胀,美联储疯狂加息的2021-2022年,公司股价一度暴跌了90%,从最初的300多亿市值暴跌到了30亿左右,不可为不惨烈。 但公司从未放弃过努力,一路不断转型,伴随着新的广告平台Axon的推出,APP的股价开始从2023年逆袭。 惊艳的广告平台Axon 这个Axon平台究竟是啥? 这个AXON平台最初于2021年推出,作为其人工智能广告引擎,旨在优化广告商与发布商之间的匹配,提高投资回报率和货币化机会。随后,AppLovin于2023年上半年发布了AXON 2.0版本,进一步提升了自动化、准确性、营销效果、灵活性和全球覆盖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广告商更好地实现其广告目标。 AXON 2.0效果可谓是惊人,从财报数据上就能看出。软件平台收入从2023年第三季度的 5.04亿美元 增长至2024年第三季度的 8.35亿美元,同比增速约为 65.7%。调整后的EBITD
AI应用“一哥”Applovin,从暴跌90%到逆袭暴涨49倍,背后发生了什么?

跑赢巴菲特!『木头姐』最新持仓曝光,年内最大涨幅达597%!

有着女版巴菲特之称的木头姐今年又“杀”回来了!她的ETF ARKK(35.3%)截止今年大幅跑赢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5.08%)了,当然ARKK成立的时间也不过短短10年,拉长周期看老巴不一定会输。 图片 木头姐一直以来的投资理念是“颠覆性创新”,这点在她的持仓中完美的体现,重仓了AI、加密货币领域、医疗健康等。 今天好奇先生将全面解析木头姐最新的投资布局,并详细介绍其在各个细分赛道中的核心持仓公司。 AI人工智能 AI是木头姐重仓的板块之一,涉及的公司范围很广,从娱乐、出行再到AI应用层。 代表公司: 特斯拉 (TSLA): 持仓占比9.94%。作为木头姐多年来的“信仰股”,特斯拉早已超越了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范畴。木头姐更看重的是其在自动驾驶技术、储能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她认为,特斯拉的海量真实世界驾驶数据是其开发完全自动驾驶(FSD)的强大护城河。 Roku (ROKU): 持仓占比6.59%。Roku是一家流媒体平台公司。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电视界的“应用商店”,它不自己生产内容,而是提供一个操作系统平台,让用户可以方便地访问Netflix、YouTube、Disney+等各种流媒体服务。 Roblox (RBLX): 持仓占比6.28%。这是一个在线游戏平台和创作系统,允许用户创建自己的游戏并与其他用户分享。它被广泛认为是“元宇宙”概念的早期雏形。在Roblox上,用户不仅仅是玩家,更是创造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社区和经济体。 Palantir (PLTR): 持仓占比4.21%。大数据分析公司,主要为政府和大型企业提供数据整合与分析平台。通俗地讲,Palantir帮助客户在海量、杂乱的数据中找到关联性,并作出决策。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反恐、金融风控等领域。 加密货币概念 木头姐曾公开表示过比特币会在203
跑赢巴菲特!『木头姐』最新持仓曝光,年内最大涨幅达597%!

Circle周四上市,5大“隐患”未解,能买吗?

全球第二大稳定币USDC的发行商Circle将于明天正式上市,以28美元发行价,目标估值高达72亿美元,是加密货币领域首个重要的IPO。 然而,在华尔街追捧,散户热议的光环之下,Circle的商业模式暗藏了5大隐患,对于想上车的朋友我给大家提个醒: 首先先科普一下,稳定币是做什么的?它们怎么赚钱? 稳定币顾名思义它的价格比较稳定,不大容易受到波动。在币圈,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加密货币价格波动较大,投资者为了能够在不同加密货币之间进行转换,可以将资产兑换为稳定币,等待合适时机再进行其他投资,简而言之,稳定币是一种交易媒介。 那它怎么赚钱呢?用户存美元换USDC,Circle把这些钱主要投资于超安全的短期美国国债(约85%)和现金(约10-20%),赚取利息。2024年Circle光收利息就赚了16亿美元,并且这在美国是合规的。 然而风光背后,有5大隐患不可忽视: ①Circle的最大合作伙伴是Coinbase交易所,Coinbase平台上的USDC(占总量约23%),利息收益100%归Coinbase。其他平台的USDC,收益两家对半分。 2024年Coinbase单靠USDC就赚了9.08亿美元,直接导致Circle当年净利润暴跌42%至1.56亿美元。并且,Circle想找新合作伙伴分钱,必须Coinbase点头同意。这严重限制了Circle的盈利能力和发展空间。 ②既然circle是赚利息,所以一旦美联储开始降息,收益就会大幅缩水,如果为了维持收益,Circle可能被迫去投资风险更高的资产,埋下隐患。 ③稳定币市场竞争激烈。稳定币本身技术门槛不高,一些科技巨头比如谷歌、亚马逊、Paypal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稳定币,行业将陷入“内卷竞争”,挤压利润。 ④股东套现引市场疑虑。本次IPO中,现有股东出售的股份占比高达60%,一般科技股IPO都不会这么高的,CEO将出售自己8%的股
Circle周四上市,5大“隐患”未解,能买吗?

英伟达高管抛售股票,是危险信号还是正常操作?

英伟达在上周创出了历史新高,股价已经连续3个月上涨。然而,根据一份报告称,英伟达内部人士尤其是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等高管在过去12个月,有大笔减持,累计超10亿美元公司股票。 很多人好奇,这种行为是正常的商业操作,还是对公司未来信心不足的信号?历史上抛售股票后发生了什么?今天我们来聊一聊。 高管减持是“正常操作”吗? 首先,我们要明白,内部人士卖股票不一定是坏事,他们的薪酬计划里包含大量的股票期权,随着公司股价的上涨,他们的个人财富也高度集中于公司股票,无论是出于改善个人生活、还是做慈善或者进行税务规划等原因将一部分股票出售,都是极其正常的操作。 在美国,上市公司高管出售股票需要遵循“10b5-1规则”进行预先计划,也就是说黄仁勋在2025年6月一周内卖出22.5万股,套现3320万美元,这些交易是他按照3月制定的计划执行的,并非看空公司。 抛售对股价的影响 内部人士抛售股票对市场情绪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毕竟英伟达作为AI龙头,特别是在市场本身就处于敏感期,政策不确定或者经济数据不佳时。 回顾近几次英伟达股票大跌,主要原因并非高管抛售。2025年1月,中国DeepSeek横空出世,市场担心会威胁英伟达的芯片需求,股价大跌。2024年9月3日,英伟达单日股价暴跌9.53%,市值蒸发近2800亿美元,但主要是因为美股整体低迷以及对AI热潮可持续性的担忧,而非内部人士抛售直接导致的。 事实上,英伟达高管抛售股票,股价有时候只是小幅震荡,比如2024年6月,黄仁勋减持时股价小幅下挫,但很快就恢复了上涨。 最影响英伟达股价的是市场对AI芯片需求信心和业绩不及预期或者叠加市场其他利空消息。 投资者更应该关注什么? 首先明确一点,英伟达高管抛售股票不值得过度恐慌!关注下抛售的规模,如果是按照计划执行的,那影响有限。 其次,主要还是得关注英伟达的基本面,它在AI芯片领域的龙头地位是否有被撼动。比
英伟达高管抛售股票,是危险信号还是正常操作?

黄金年内暴涨28%!巴菲特为啥坚决不买?

黄金接连大涨,从年初至今已经上涨了28.84%!如果稍微拉长周期来看的话,黄金已经连续上涨3年了。 黄金为什么接连上涨,相信大家在市面上看到的理由也有很多,全球央行买买买、特朗普社交媒体喊话黄金、俄乌冲突避险、美联储降息预期等等,倒不是说这些理由不对,相反,我是认可的,只是大家不妨问问自己,是因为现在黄金涨了才相信,还是之后跌了就不信?比如现在的美股,之前上涨的时候一堆人喊着相信国运,定投纳指,而现在却一窝蜂的叫着美股“割韭菜”。 图片 今天,我想聊的一个点是巴菲特对黄金的态度,为什么他一直不投黄金。 熟悉巴菲特的朋友可能知道,巴菲特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谈论过黄金,并且明确表态自己不会买黄金。 他说:“黄金从非洲地底挖出来,熔成金块再埋进华尔街地库,这有什么意义?”更是在2005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把黄金比喻:“投资黄金就是期望未来有人以更高价接盘,而非创造价值。” 也许会有人会觉得那巴菲特这波岂不是看错了?根据有知有行统计的数据,从1980年到2024年底,黄金也就涨了5倍出头,如果放在1981年—2001年的维度来看,黄金的年化收益是-3.5%。 图片 而如果你选择的是美国大盘股或者是标普500指数,年化是在10%以上,更不要提巴菲特的伯克希尔的长期收益是远远跑赢标普500的。 所以,拉长周期来看,巴菲特并没有输给黄金,而是稳稳地跑赢。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巴菲特坚决不投资黄金呢?这和他坚定的投资理念相关。 他看重的是企业长期产生现金流的能力,巴菲特常举着樱桃可乐说:"真正的财富应该像这瓶饮料,喝掉还能再造。" 他持仓前五的苹果、美国银行、可口可乐等企业,每年能创造超过500亿美元净利润。这些公司就像永不停歇的印钞机,而黄金既不能分红也不会建工厂,本质上与埋在花园里的硬币无异。 过去50年全球黄金开采量增长3倍,金矿企业市值增长30倍,而同期苹果公司市值从20亿美元膨
黄金年内暴涨28%!巴菲特为啥坚决不买?

马斯克预言特斯拉利润增长1000%,是天方夜谭还是商业远见?

马斯克最近又“口出狂言”了,在社交媒体X上称特斯拉未来5年利润能增长1000%,要知道华尔街的分析师普遍预测的增幅是258%,马斯克这个近乎4倍的预测,直接把资本市场炸开了锅,他究竟是天方夜谭还是真的有商业远见呢?今天我就来好好分析一下。 业绩回顾 首先我们先来看下特斯拉近2年的业绩情况。营业收入方面,2024年仅增长0.95%,净利润更是减少了52.23%。在重要市场表现上,美国本土销量下滑 10%,欧洲市场销量 “腰斩”,1 月销量暴跌 45%。在中国市场,虽然 2024 年销量超 65.7 万辆创纪录,但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等众多本土新能源车企凭借性价比优势、对本土市场的深入理解以及快速的技术迭代,不断侵蚀市场份额。 图片 而股价方面,自 2024 年 12 月中旬触及 479.86 美元的收盘高点后,已几乎回吐大选后的全部涨幅,累计跌幅接近 40% ,较 2024 年末高点下跌约 40%,市值也大幅缩水。 增长底气:多领域布局 尽管看起来前路堪忧,但马斯克并非没有十足的底气。他的信心,或许来自特斯拉在多个关键领域的布局与技术创新。 首先是人形机器人Optimus,马斯克称其为 “特斯拉未来最重要的产品”。按照计划,2025年将试产数千台试水,2026 年产量目标提高到 5 万 - 10 万台,2027 年进一步提高到 50 万 - 100 万台。一旦达到每年生产超过一百万台的稳定状态,人形机器人的生产成本预计会低于 2万元。而且这并不是画饼,目前全球7万亿美元的服务业市场确实存在用工荒,如果能用机器人代替高危工种,光汽车制造成本就能再降低3成。 根据高盛预测,到 2035 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能达到 1540 亿美元 ,如果特斯拉能在人形机器人市场占据较大份额,凭借 Optimus 的大规模销售与多样化应用,实现万亿美元营收并非遥不可及。 第二,自动驾驶一直
马斯克预言特斯拉利润增长1000%,是天方夜谭还是商业远见?

美股两大黑马赛道:核电与量子计算为何突然爆发?

这两天美股市场上有两大概念吸引了众多投资人的目光,一个是量子计算,另一个就是核电。这2个板块频繁被资金热炒,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又有哪些公司值得关注呢?今天好奇先生就来拆解一下。 一、量子计算:技术革命+资本狂热,谁是下一个“英伟达”? 就在昨日,美股掀起了量子计算热,IONQ飙升36%,D-Wave暴涨24%,Rigetti涨26%,这波行情主要受益于多重的技术突破和政策利好: 硬件突破:D-Wave在官网宣布,推出第六代量子计算机"Advantage2",具备解决传统计算机难以攻克的优化、材料模拟等复杂问题的能力。其新型处理器性能较前代提升40%,抗干扰能力提升75%,已通过云服务向全球40国开放。 另外,IONQ首季财报超预期,全年营收预估最高9500万美元。这家公司通过销售量子计算机和云服务双线盈利。 在政策方面,美国将量子计算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凸显其战略价值。Rigetti获得军方540万美元资助研发新型芯片,计划2025年推出100量子比特系统。 关于量子计算相关的公司,我早在3月份时就写过一篇文章介绍过,这里就不展开,详情请戳→_→《单日暴涨近50%,美股将迎来“量子风暴”?盘点5家值得关注的概念公司》 图片 图片 二、核电:AI的“电力心脏”,政策与需求双驱动 核电板块目前夜盘也是大涨,其中OKLO大涨超21%,主要还是因为政策利好,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简化核电审批流程,并援引《国防生产法》加速本土铀供应链建设,目标摆脱对中俄的依赖。 这次政策的签署对核电的铀矿开采企业是直接利好,因为原来美国80%浓缩铀依赖俄罗斯供应,加工核燃料主要依然中国,《国防生产法》的目标是在联邦土地上加速铀矿开采,并要求能源部与国防部合作,在军事基地建设核燃料精炼设施,计划将本土铀的产量提升3倍。 相关公司(美股): 上游铀矿:Cameco(CCJ,全球最大铀生产商); 中游设备:Nu
美股两大黑马赛道:核电与量子计算为何突然爆发?

原因找到了!PLTR财报亮眼,为何大跌?

今早Ai应用第一股的Palantir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情况,关于pltr这家非常具有争议的公司,我之前专门写过两篇文章介绍过,狂飙Palantir!惊人表现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和 Palantir两天重挫22%,原因找到了!现在还能买吗? 这里不在赘述它的核心竞争力和与美国政府的“亲密关系”,今天主要聊下Q1财报和为啥beat了预期还会大跌8%!这家公司还能投吗? 首先,我们先来看下它第一季度的具体表现情况: *总营收8.84亿美元(同比+39%),超预期2000万; *净利润2.14亿美元(同比翻倍),运营利润率飙到44.2%; *商业客户收入暴涨71%达2.55亿,美国本土市场增长55%; *政府订单稳如老狗,国防部门贡献3.73亿(+45%)。 从核心数据来看,这份财报无疑是“优于预期”的。 图片 图片 一般可能业绩不错,指引不行,我们再来看下pltr的二季度指引:预计第二季度营收为9.36亿美元,显著高于分析师预期的8.99亿美元。同时,公司将2025财年的全年收入预期从此前的37.41亿–37.57亿美元,上调至38.90亿–39.02亿美元。 那么,到底问题出在哪里,造成股价暴跌呢? 我认为主要有3点: ①依然是估值问题,pltr的动态市盈率高达634倍,几乎是整个科技公司里面估值最高的,相比微软33.48倍、英伟达38.33倍,在这样的估值下,如果前期股价刚刚创出新高,很难再走出狂暴行情。 ②大客户藏风险,五角大楼贡献超40%收入,但川普近期放话要砍3%军费(约300亿美元),相当于PLTR三年白干。 ③预期打得太满:今年股价已狂飙61%,期权市场提前押注13%波动。利好出尽便是利空。 但pltr就不能投了吗?美股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不只是看财报,还要看你有没有故事、有没有预期。 Pltr就很会玩这一点,胡塞武装最近袭击翻倍,全球12%货轮绕道好
原因找到了!PLTR财报亮眼,为何大跌?

下一个十倍火箭股?NASA亲儿子,Firefly本周上市!

提到美股的火箭股,你也许会想到火箭实验室RKLB,也许会想到AST SpaceMobile(ASTS),它们二者今年的表现都非常亮眼,RKLB今年为止涨幅78.95%,ASTS今年涨幅更是高达148.16%。 如果这些你都错过了,那么你千万要关注接下来,也就是本周四8月7日上市的Firefly(萤火虫宇航),美股代码FLY。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一家把飞行器稳稳送上月球的民营公司。 今天这篇文章,好奇先生将剖析一下Firefly这家公司,它和RKLB、马斯克的Space X有啥区别?它凭什么去年估值只有20亿美元,今年IPO已经冲到了56亿?还能接连拿下NASA和五角大楼的订单?最后,我也会回答一下到底值不值得参与它的IPO。 「如需最新PDF版招股说明书,加入好奇先生知识星球,即可获取。」 Firefly是个什么样的公司? Firefly Aerospace是一家提供端到端响应式太空服务的公司,使命是让世界能够随时随地在太空发射、着陆和运行。 公司声称是“唯一能在约24小时通知内将卫星发射入轨的商业公司”。这种高响应速度是它区别于其他太空公司的特点之一。 Firefly 的策略是专注于一个特定的市场区间:中小型卫星发射。 公司的产品结构其实不复杂: ①Alpha (阿尔法) 火箭:这是 Firefly 目前的主力运载火箭。它是一款两节式火箭,设计目标是将约 1,000 公斤 (1吨) 的载荷运送至低地球轨道 (LEO)。这使其能够满足市场上大量中小型单一卫星或多个小型卫星“共乘”的发射需求。 图片 ②Blue Ghost (蓝色幽灵) 月球着陆器: Firefly 的另一大亮点是其月球探索计划。公司已获得 NASA 的“商业月球载荷服务”(CLPS) 合约,将使用其自行开发的“蓝色幽灵”着陆器,为 NASA 将科学仪器运送至月球表面。这项合约不仅为 Firefly 带
下一个十倍火箭股?NASA亲儿子,Firefly本周上市!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