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智瑾财经
分析、有趣、见解!
IP属地:未知
+关注
帖子 · 2,239
帖子 · 2,239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智瑾财经
智瑾财经
·
08-12 16:31
狂奔的海尔消金为何面临合规困局
由海尔集团主导的海尔消金,正处于业绩增长与合规困局的尴尬处境,在监管趋严的趋势下,公司该如何破局。 收入,3年增长2倍。在消费金融行业,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消金”)业绩表现是出色的。 然而,2025年7月,海尔消金因为“夸大误导催收不当”“违反信用信息采集规定”等,一个月内两次被监管处罚,合计被罚230万元,6名相关责任人被问责。 其实,海尔消金的合规问题备受诟病。黑猫投诉平台上,不少投诉指向海尔消金暴力催收、收费合不合理等问题。 天眼查显示,海尔消金的诉讼案超10万件,多数诉讼中,海尔消金是原告。 由海尔集团主导的海尔消金,正处于业绩增长与合规困局的尴尬处境,在监管趋严的趋势下,公司该如何破局。 01 涉“七宗罪” 一月“领”两罚 海尔消金又被罚了。这次领到的是近三年行业最大罚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显示,2025年7月25日,青岛监管局开出一张罚单,对海尔消金罚款205万元。 海尔消金被罚,主要涉及六项违法违规行为,即营销宣传存在夸大误导,催收行为不当,贷后管理不尽职、部分信贷资金被挪用,以质价不符的收费项目调节收益分配、侵犯消费者知情权,违规办理同业业务,人为调整贷款五级分类。 这是还一份“双罚单”,即海尔消金及相关责任同时被罚。 对海尔消金营销宣传存在夸大误导,催收行为不当,贷后管理不尽职、部分信贷资金被挪用,以质价不符的收费项目调节收益分配、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违法违规行为罚款105万元,对时任公司消费生态链群高级经理高翔、贷后管理部高级经理胡雨森分别给予警告;对海尔消金人为调整贷款五级分类的违法违规行为罚款50万元,对时任公司董事兼总经理黄应华警告并罚款20万元,对时任公司财务部负责人郭涛、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郭镇德、信息技术部总监吴文辉分别给予警告;对海尔消金违规办理同业业务的违法违规行为罚款50万元,对时任公司总经理黄应华取消任职资格二年,对
看
76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狂奔的海尔消金为何面临合规困局
智瑾财经
智瑾财经
·
08-12 16:17
8月助贷新情报!风险全线飘红、保证金承压,8%价格也没资金!
助贷合作新变化——“双提高”! 2025年8月,距离“助贷新规”正式实施还有不到两个月,禾金财经调研发现助贷行业几个新现象: (1)助贷行业规模收缩,其中24%+高定价消费信贷规模受助贷新规影响较大,整体规模也开始收缩; (2)多家资金方要求提高助贷业务的保证金比例,助贷平台缴纳保证金压力增大; (3)24%+助贷资产的资金价格“有价无市”,有助贷平台爆出8%的资金价格也没法让资金方下决定为其锁量排期,每个月双方都会重新开启资金“排期排量”的拉锯战; (4)多家资金方缩短助贷放款期限,期望2026年6月末结清所有高定价资产。 一、助贷行业规模收缩,24%+资金收紧、放款期限收紧,多家平台放款额开始下降 2025年6月末全国短期消费贷规模9.93万亿元,较年初已经下跌了2.5%,行业整体规模下降趋势没有明显变化。其中高定价消费信贷规模受助贷新规影响较大,整体规模也开始收缩。 从几家中小助贷平台对接人了解到,24%+的放款规模在6月开始收紧了,放款规模受影响程度在20%至40%不等幅度。 (1)有的助贷平台是主动收缩,因为这部分助贷资产的风险上升了不少,放得多亏得多; 行业人士透露,一些平台新增放款vintage30+已经上升两三个百分点(2-3%),导致余额不良率整体上升1-2%。 上半年,多数助贷平台规模还在冲量,90+的余额不良率上升不明显。 但是,放款规模收缩后,余额不良率进一步上升。 据行业传闻,某助贷平台风险已经明显上升,实际风险超过约定,vintage风险涨到6-8%+。对此有资方认为,暴雷会波及其他金融机构,希望慢慢释放风险。 (2)有的助贷平台也不是主动收缩,主要是因为这块资产的对接的资金方收缩了资金供给,导致没钱可以放款了。 侧面了解资金方的看法,有些资金方期望在2026年6月末结清所有24%+高定价助贷资产,还不清楚【2026年6月末结清】是行业指导意见还
看
49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8月助贷新情报!风险全线飘红、保证金承压,8%价格也没资金!
智瑾财经
智瑾财经
·
08-12 16:05
30天短借年化费率超300%,“714高炮”借道“月系融担”卷土重来!
“去年就有人开始干这个了,今年怕了就收手了,但后面还是有胆子大的在干。” 近日,「互金圈」注意到黑猫投诉(新浪旗下)上出现了不少月系融担相关的用户投诉。 什么是“月系融担”? 百度Ai给出了答案——「2025年小额贷款市场中的一类短期借贷产品,主要针对信用状况不佳的借款人,具有融资担保特性但存在高额费用风险。」 巧借融资担保牌照,“月系融担”避开监管,通过收取高额的融担费或区间服务费,将小额借款包装成年化利率超300%的贷款套路。 以“30天短周期+超高担保费”为特征,“月系融担”最常见的标志就是一笔借款一个月分两期或三期还款,同时每一期都有额外的担保费。 (图源:网络) 近日,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对「互金圈」表示,“去年就有人开始干这个了,今年怕了就收手了,但后面还是有胆子大的在干。”关于“月系融担”,该人士还表示“36没了,以后这类产品会更多的。” 从网上的用户投诉来看,“月系融担”存在涉嫌自动强制下款、隐匿贷款合同和还款明细、收取高额担保费、没有联系方式等套路。此外,这些平台在放款时普遍强制开通银行卡自动扣款功能,同时会获取用户通讯录等隐私信息,为日后的暴力催收埋下伏笔。 借款时看不到完整合同,逾期后遭“短信轰炸”“爆通讯录”,且资金通过私人账户流转,举证困难。 例如,“刺猬钱包快接里借了2笔钱一笔6000一笔5000一个月还款7000一个6000高额担保费。”“向刺猬钱包爱小花借款8000,一个月,分两期,还款要还10000多。”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刺猬钱包前段时间被河南卫视曝光后,老板害怕出事已经偷偷注销了这个马甲。” 用户投诉:森森花“借款1次,总金额3000元:借款周期只有一个月需要在一个月内分两次还清,除了基本的本金和利息,总结还款了900元的担保费,然后商家也未能提供借款合同协议。” 芸豆花“刚开始没注意看借款周期,借款3000,10天让我
看
7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30天短借年化费率超300%,“714高炮”借道“月系融担”卷土重来!
智瑾财经
智瑾财经
·
08-11
助贷上市公司乐信净利润继续暴增,首席技术官即将辞职
近期,上市公司乐信公布了第二季度业绩情况。 乐信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净利润高达5.1亿元,同比暴增126%,创下过去14个季度的新高,同时也延续了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上升113%的势头。 值得一提的是,乐信在营业收入方面并未与净利润齐头并进,其营收同期总计为35.9亿元,同比还下滑了1.5%。 在各项具体业务收入上,贷款便利和服务费信贷导向为乐信贡献了11.3亿元,相较于2024年二季度的14.3亿元出现明显下滑,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表外贷款年利率下降,以及提前还款增多。 由于重资产业务占比降低,乐信5.7亿元的担保收入也同比下降约21%。 不过,因业务模式调整而增加的导流收入表现可观,技术赋能服务收入高达8.3亿元,同比狂飙55%,这一增长主要是依靠导流给第三方助贷平台产生。 除此以外,公司表内自营业务也出现增长,其融资收入实现5.7亿元,同比上升约11%。 分期电商平台服务收入同比去年基本持平,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 在成本和费用方面,乐信融资成本和担保责任准备金均出现明显下降,这对提升公司利润起到了积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对乐信净利润影响最大的因素当属金融担保衍生工具和贷款的公允价值变动。 从一季度的亏损3.16亿元到盈利0.75亿元,再到二季度的从亏损3.68亿元到盈利1.84亿元,这种大额变动主要靠偿还贷款时解除担保责任而实现。 总的来看,乐信降低担保类业务占比,为自身业务减重的经营导向,在今年上半年已经有了明显效果。 这也是公司掌舵人肖文杰在外部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的背景下,依旧对全年净利润强势增长充满信心的重要原因。 同时,近期乐信还宣布了一项股票回购计划,同时肖文杰也将以个人资金购买乐信ADS。 不过随着助贷新规即将来临,可能对第三方助贷平台的获客策略造成影响,也使得乐信的导流业务存在变数,乐信的减重计划最终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据“互金红榜”观察,截至
看
416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助贷上市公司乐信净利润继续暴增,首席技术官即将辞职
智瑾财经
智瑾财经
·
08-11
再见36% 互联网助贷从“利率套利”转向“价值创造”!
监管的利剑,正以前所未有的穿透力,剖开助贷行业息费结构的层层迷雾。 伴随高频调研、试点整改,以“明示综合融资成本”为核心的合规风暴悄然而至——昔日游走于24%红线的息费“文字游戏”已成末路,以捆绑销售、模糊主体为代表的“隐形”收费无处遁形。 当监管的视线穿透合同文本直指收费本质,涅槃之火已然点燃,唯有力行合规、回归服务本质者,方能于澄澈的阳光下,浴火新生。因为当前并非严冬,而是一场“阳光化”的淬炼。在监管铁腕重塑的规则之下,助贷生态将褪去浮华与投机,正于阵痛中熔铸真正的价值内核——以科技提效降本,以透明重建信任,以场景深掘需求。 监管利剑:穿透式整治“隐形”息费 针对助贷行业收费不透明的行业顽疾,近期监管动作持续加码且目标清晰。 据了解,监管部门已连续数周对包括头部平台在内的至少7家机构展开密集调研,核心直指贷款产品的真实收费结构和成本构成。 新规明确要求,所有实质增加借款人负担的费用——无论是利息、分期费、担保费、保险费,还是其他任何名目的附加收费,都必须统一纳入“综合融资成本”计算,并严格卡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规定的上限之内。 这意味着过去长期通过第三方收取“权益费”、“服务费”等打擦边球的操作将受到重点打击。 监管要求每一笔钱由谁收取、收的是什么费用,都必须对借款人明明白白标注清楚,彻底消除模棱两可的空间。 据悉,有7家平台正作为试点率先进行业务改造,可以预见,一套适用于全行业的统一、强力的监管框架正在加速形成,并将全面铺开。 业内人士指出,这轮穿透式监管直指行业顽疾,意在彻底终结息费“文字游戏”,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产品重构:从捆绑销售到透明分离 监管压力正迫使助贷平台对产品进行“刮骨疗毒”式改造。最显著的变化是,过去流行的“贷款捆绑权益”模式正遭受前所未有的监管力度。 近期,已有头部消费金融机构率先拆解“权益”与“贷款
看
111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再见36% 互联网助贷从“利率套利”转向“价值创造”!
智瑾财经
智瑾财经
·
08-11
借款4000逾期13天要还26400,借款人投诉江苏“安心借”为地下高利贷,APP无贷款资质竟能上架苹果商店
在各种贷款软件满天飞的时候,借款人务必要谨慎,向不具备合法金融资质的机构贷款,不仅要面临惊人利息,还可能被卷入非法资金交易导致封卡。最近,南京一家壳公司运营的现金贷平台“安心借”就因其高利贷、打款资金或涉及非法性质而频频登上第三方平台的投诉热榜。 在“黑猫投诉”上,有用户投诉称,他在2025年7月21日从“安心借”借款4000元,但平台竟然从个人账户给他转账4000元,而且合同上约定借款期限10天,到期还款8080元。到期后,该借款平台打爆了用户电话通讯录,逼迫其还款。简单计算可知,该笔借款年化利率为3723%,是法律允许的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的100倍! 无独有偶。另一名用户投诉称,2025年7月4日他在“安心借”注册资料,点进去查看额度后,还没有审核就给他强制下款3000元。同样的,也是私人账户给他转到银行卡,借款本金3000元,借款期限10天,到期还款4200元。计算可知,该笔借款年化利率为1460%。 另一名用户投诉称,他在安心借app借了5600元钱,周期十天,十天后被要求还款7840元,还不起需要支付2240元再续期十天。他花了4480元续了两期,目前仍被要求偿还7840元。 有用户晒出的“安心借”放款截图显示,借款7000元,周期10天,需要还9800元。按单利计算,该笔借款年化利息为1460%。 个人用户放款,周期10天,利息惊人,所有这些特征都表明,“安心借”并非正规的互联网贷款,而是非法经营的地下高利贷。 在某第三方平台上,有借款人2025年初称,他从“安心借”借款4000元,逾期13天后,他在APP上看到待偿还本息竟然是26400元!! 除了高得惊人的利息外,不少借款人称,“安心借”通过个人账户的放贷资金可能还涉嫌非法来源。 据不少借款人投诉,他们的银行卡在收到“安心借”的个人账号打款后,立刻就被冻卡。有用户怀疑,这很可能是“安心借”资金来源不合法导致。
看
46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借款4000逾期13天要还26400,借款人投诉江苏“安心借”为地下高利贷,APP无贷款资质竟能上架苹果商店
智瑾财经
智瑾财经
·
08-08
上汽大众销量疲软未改 陶海龙周年“成绩单”难言满意
在汽车行业风起云涌的当下,上汽集团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其整体表现虽不乏亮点,但旗下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上汽大众”)的销量疲软却成为了难以忽视的阴霾。据上汽集团最新发布的2025年7月份产销快报显示,上汽大众在集团整体增长的大潮中,显得尤为落寞,其销量下滑的趋势非但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7月份,上汽集团整车销量达到33.75万辆,同比增长34.2%,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然而,上汽大众却成了集团中的“异类”,其7月整车销量同比下滑1.75%,1-7月累计销量更是下滑了3.60%。这一数据不仅与集团整体的高速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更让上汽大众的市场地位岌岌可危。事实上,上汽大众的销量下滑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自去年起,其销量便开始走下坡路,全年销量同比下滑5.51%,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也同比下滑了3.89%。如此持续的销量下滑,无疑给上汽大众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天眼查APP显示,2024年7月18日,上汽集团正式对外宣布,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不再兼任上汽大众总经理;原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陶海龙接任上汽大众总经理一职。2024年8月14日,上汽大众宣布,总经理陶海龙兼任上汽大众党委书记。资料显示,陶海龙,1968年出生,正高级工程师,他的职业生涯始于上汽大众,拥有三十余年汽车行业从业经历,曾在上汽大众质保部、制造部长期工作。自陶海龙接任上汽大众“一把手”职务至今已满一年时间,然而从这一年的整体表现与成果来看,其交出的成绩单着实难以令人感到满意。 作为一家中德合资企业,上汽大众由上汽集团和大众汽车集团合资经营,双方投资比例各为50%。这本应是其优势所在,强大的合资背景和品牌影响力,理应为其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尽管集团表示“以上汽大众成立40周年为契机,股东双方将合资合营期限再次延长至2040年”,但这一举措似乎
看
24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上汽大众销量疲软未改 陶海龙周年“成绩单”难言满意
智瑾财经
智瑾财经
·
08-08
韩亚银行一头扎进互联网贷款,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23%
距离助贷新规正式实施不到3个月,留给各机构披露助贷名单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近日,开甲财经注意到,国内最大的韩资银行——韩亚银行披露了合作助贷机构名单。 7月14日,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官网披露了互联网贷款合作机构名单,共涉及到13家平台运营机构、10家增信服务机构。开甲财经注意到,名单包括互联网巨头蚂蚁智信及蚂蚁消费金、度小满科技及度小满小贷、京东科技,持牌消金海尔消金,以及拍拍贷、分期乐、vivo借钱等头部助贷平台。 公开资料显示,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简称“韩亚银行”)成立于2007年12月,总部设在北京。2014年12月,通过中国银监会的批准,韩亚银行成功吸收合并外换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合并后注册资本由2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33.5亿元人民币,韩亚银行(韩国)成为韩亚银行的唯一股东。 韩亚银行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青岛、烟台、长春、哈尔滨、大连、广州、南京、西安等12城设有分行。截至2024年末,韩亚银行总资产536.72亿元,同比增长-4.00%;不良贷款率1.81%,较上年末下降0.4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25.94%,较上年末上升72.74个百分点。 2024年,韩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实现净利润-3.50亿元,上年同期0.23亿元。针对亏损的原因,标普评级报告指出:“该行的亏损主要由于历史存量的经营性物业贷款持续出险导致,该行目前已不再新增投放对公房地产贷款,但化解存量风险将持续影响其盈利表现。” 根据上述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韩亚银行房地产对公贷款不良贷款率为23.24%,住宿业贷款暂无不良,但关注类占比达35.43%(主要是有一笔大额关注贷款导致)。 在对公贷款业务接连失利的背景下,韩亚银行将目光投向了个人贷款。然而,一头扎进互联网个人贷款市场的韩亚银行,也因风控能力不足,在无担保的分润模式下承担核销压力,近两年又逐步向有
看
146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韩亚银行一头扎进互联网贷款,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23%
智瑾财经
智瑾财经
·
08-08
四川长虹千亿营收下的“虚胖”危机
如何将规模优势转化为利润增长,将成为四川长虹能否重返家电行业第一梯队的关键。 近日,四川长虹(600839.SH)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超56%,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同比下滑2.17%-25.82%,为近5年首次扣非净利润下降。 鳌头财经注意到,房地产与海外业务拖累、核心家电业务毛利率下滑、代工依赖风险加剧,这家年营收破千亿的家电巨头“虚胖”体质逐渐显现,暴露出“规模增长但利润疲软”的深层矛盾。如何将规模优势转化为利润增长,将成为四川长虹能否重返家电行业第一梯队的关键。 01 业绩预警 扣非净利五年首降 四川长虹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达4.39亿元-5.71亿元,同比增长56.53%-103.59%。然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这一数据骤降至1.38亿元-1.82亿元,同比减少2.17%-25.82%。这是自2021年以来,四川长虹首次在业绩预告中出现扣非净利润下滑。 此次利润增长主要源于被投资企业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属于一次性收益。而剔除这一因素后,公司房地产业务与海外家电业务的毛利下滑成为利润缩水的直接原因。尽管四川长虹未披露具体影响比例,但2024年财报显示,房地产业务营收同比下滑33.87%,海外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3.86个百分点,两者共同拖累了整体业绩。 此外,利润增速持续放缓,资产质量承压。从2021年至2024年,四川长虹归母净利润从2.85亿元增至7.04亿元,但同比增速从527.35%骤降至2.30%;扣非归母净利润从2.52亿元增至4.19亿元,增速从500.94%降至6.53%。2024年,公司毛利率从11.18%降至10.02%,净利率从1.85%降至1.74%,均创近年新低。 作为营收占比最高的业务,2024年四川长虹家电业务实现营收450.91亿元,占总营收的43
看
15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四川长虹千亿营收下的“虚胖”危机
智瑾财经
智瑾财经
·
08-07
平安汽车金融被罚50万!
银行业首张汽车金融牌照,已注册68家分中心。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乡监管分局开出罚单。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汽车消费金融中心新乡分中心因“向不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发放贷款并形成风险、个人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被罚50万元。 同时,团队主管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 平安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中心于2018年11月获批筹建,是全国银行业第一家获批持牌的汽车消费金融类专营机构,于2019年7月正式开业。 2020年12月,平安汽融中心第一家分中心——石家庄分中心正式注册成立,此后版图不断扩大,目前已有68家分中心。 规模方面,截至2025年3月末,平安银行汽车金融贷款余额为2927.51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10.44亿元。 其巅峰规模在2020年9月末曾达到3216.53亿元,此后一直收缩至2024年上半年末的2822.16亿元,然后开始反弹。 新能源汽车贷款是平安银行汽车金融主要业务。2024年,平安银行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增637.68亿元,同比增长73.30%。 来源:禾金财经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看
31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平安汽车金融被罚50万!
加载更多
暂无粉丝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335767484488960","uuid":"335767484488960","gmtCreate":1616492923774,"gmtModify":1640681821720,"name":"智瑾财经","pinyin":"zjcjzhijincaijing","introduction":"","introductionEn":null,"signature":"分析、有趣、见解!","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adb78c2ea9433972d7648d68345de1f","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506,"headSize":0,"tweetSize":2239,"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2,"level":{"id":3,"name":"书生虎","nameTw":"書生虎","represent":"努力向上","factor":"发布1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5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a97bce155cb14045be40c3fe246e8d20-1","templateUuid":"a97bce155cb14045be40c3fe246e8d20","name":"新晋创作者","description":"首次获得精华帖的创作者","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4ce9180a952c61a51c39f70d533b81a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f98cf16cf4b858114f7ab9a779f9e6f1","grayImgUrl":null,"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3.03.06","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2005},{"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1","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出道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5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e4d0ca1da0456dc7894c946d44bf9ab","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f2f65e8ce4cfaae8db2bea9b127f58b","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c5948a31b6edf154422335b265235809","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2.08.06","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userBadgeCount":2,"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未知","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66823273005320,"gmtCreate":1754987511019,"gmtModify":1754989917829,"author":{"id":"335767484488960","authorId":"335767484488960","name":"智瑾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adb78c2ea9433972d7648d68345de1f","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35767484488960","authorIdStr":"335767484488960"},"themes":[],"title":"狂奔的海尔消金为何面临合规困局","htmlText":"由海尔集团主导的海尔消金,正处于业绩增长与合规困局的尴尬处境,在监管趋严的趋势下,公司该如何破局。 收入,3年增长2倍。在消费金融行业,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消金”)业绩表现是出色的。 然而,2025年7月,海尔消金因为“夸大误导催收不当”“违反信用信息采集规定”等,一个月内两次被监管处罚,合计被罚230万元,6名相关责任人被问责。 其实,海尔消金的合规问题备受诟病。黑猫投诉平台上,不少投诉指向海尔消金暴力催收、收费合不合理等问题。 天眼查显示,海尔消金的诉讼案超10万件,多数诉讼中,海尔消金是原告。 由海尔集团主导的海尔消金,正处于业绩增长与合规困局的尴尬处境,在监管趋严的趋势下,公司该如何破局。 01 涉“七宗罪” 一月“领”两罚 海尔消金又被罚了。这次领到的是近三年行业最大罚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显示,2025年7月25日,青岛监管局开出一张罚单,对海尔消金罚款205万元。 海尔消金被罚,主要涉及六项违法违规行为,即营销宣传存在夸大误导,催收行为不当,贷后管理不尽职、部分信贷资金被挪用,以质价不符的收费项目调节收益分配、侵犯消费者知情权,违规办理同业业务,人为调整贷款五级分类。 这是还一份“双罚单”,即海尔消金及相关责任同时被罚。 对海尔消金营销宣传存在夸大误导,催收行为不当,贷后管理不尽职、部分信贷资金被挪用,以质价不符的收费项目调节收益分配、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违法违规行为罚款105万元,对时任公司消费生态链群高级经理高翔、贷后管理部高级经理胡雨森分别给予警告;对海尔消金人为调整贷款五级分类的违法违规行为罚款50万元,对时任公司董事兼总经理黄应华警告并罚款20万元,对时任公司财务部负责人郭涛、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郭镇德、信息技术部总监吴文辉分别给予警告;对海尔消金违规办理同业业务的违法违规行为罚款50万元,对时任公司总经理黄应华取消任职资格二年,对","listText":"由海尔集团主导的海尔消金,正处于业绩增长与合规困局的尴尬处境,在监管趋严的趋势下,公司该如何破局。 收入,3年增长2倍。在消费金融行业,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消金”)业绩表现是出色的。 然而,2025年7月,海尔消金因为“夸大误导催收不当”“违反信用信息采集规定”等,一个月内两次被监管处罚,合计被罚230万元,6名相关责任人被问责。 其实,海尔消金的合规问题备受诟病。黑猫投诉平台上,不少投诉指向海尔消金暴力催收、收费合不合理等问题。 天眼查显示,海尔消金的诉讼案超10万件,多数诉讼中,海尔消金是原告。 由海尔集团主导的海尔消金,正处于业绩增长与合规困局的尴尬处境,在监管趋严的趋势下,公司该如何破局。 01 涉“七宗罪” 一月“领”两罚 海尔消金又被罚了。这次领到的是近三年行业最大罚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显示,2025年7月25日,青岛监管局开出一张罚单,对海尔消金罚款205万元。 海尔消金被罚,主要涉及六项违法违规行为,即营销宣传存在夸大误导,催收行为不当,贷后管理不尽职、部分信贷资金被挪用,以质价不符的收费项目调节收益分配、侵犯消费者知情权,违规办理同业业务,人为调整贷款五级分类。 这是还一份“双罚单”,即海尔消金及相关责任同时被罚。 对海尔消金营销宣传存在夸大误导,催收行为不当,贷后管理不尽职、部分信贷资金被挪用,以质价不符的收费项目调节收益分配、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违法违规行为罚款105万元,对时任公司消费生态链群高级经理高翔、贷后管理部高级经理胡雨森分别给予警告;对海尔消金人为调整贷款五级分类的违法违规行为罚款50万元,对时任公司董事兼总经理黄应华警告并罚款20万元,对时任公司财务部负责人郭涛、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郭镇德、信息技术部总监吴文辉分别给予警告;对海尔消金违规办理同业业务的违法违规行为罚款50万元,对时任公司总经理黄应华取消任职资格二年,对","text":"由海尔集团主导的海尔消金,正处于业绩增长与合规困局的尴尬处境,在监管趋严的趋势下,公司该如何破局。 收入,3年增长2倍。在消费金融行业,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消金”)业绩表现是出色的。 然而,2025年7月,海尔消金因为“夸大误导催收不当”“违反信用信息采集规定”等,一个月内两次被监管处罚,合计被罚230万元,6名相关责任人被问责。 其实,海尔消金的合规问题备受诟病。黑猫投诉平台上,不少投诉指向海尔消金暴力催收、收费合不合理等问题。 天眼查显示,海尔消金的诉讼案超10万件,多数诉讼中,海尔消金是原告。 由海尔集团主导的海尔消金,正处于业绩增长与合规困局的尴尬处境,在监管趋严的趋势下,公司该如何破局。 01 涉“七宗罪” 一月“领”两罚 海尔消金又被罚了。这次领到的是近三年行业最大罚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显示,2025年7月25日,青岛监管局开出一张罚单,对海尔消金罚款205万元。 海尔消金被罚,主要涉及六项违法违规行为,即营销宣传存在夸大误导,催收行为不当,贷后管理不尽职、部分信贷资金被挪用,以质价不符的收费项目调节收益分配、侵犯消费者知情权,违规办理同业业务,人为调整贷款五级分类。 这是还一份“双罚单”,即海尔消金及相关责任同时被罚。 对海尔消金营销宣传存在夸大误导,催收行为不当,贷后管理不尽职、部分信贷资金被挪用,以质价不符的收费项目调节收益分配、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违法违规行为罚款105万元,对时任公司消费生态链群高级经理高翔、贷后管理部高级经理胡雨森分别给予警告;对海尔消金人为调整贷款五级分类的违法违规行为罚款50万元,对时任公司董事兼总经理黄应华警告并罚款20万元,对时任公司财务部负责人郭涛、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郭镇德、信息技术部总监吴文辉分别给予警告;对海尔消金违规办理同业业务的违法违规行为罚款50万元,对时任公司总经理黄应华取消任职资格二年,对","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dec90ce5f2217964d3f7a1f1b4fd84c","width":"987","height":"21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f5ccaa814c85a058b6182872df380fc","width":"716","height":"341"},{"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5cb99d1522cf743d1a81e5cf6819491","width":"1035","height":"2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68232730053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7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6818960330768,"gmtCreate":1754986628496,"gmtModify":1754986661576,"author":{"id":"335767484488960","authorId":"335767484488960","name":"智瑾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adb78c2ea9433972d7648d68345de1f","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35767484488960","authorIdStr":"335767484488960"},"themes":[],"title":"8月助贷新情报!风险全线飘红、保证金承压,8%价格也没资金!","htmlText":"助贷合作新变化——“双提高”! 2025年8月,距离“助贷新规”正式实施还有不到两个月,禾金财经调研发现助贷行业几个新现象: (1)助贷行业规模收缩,其中24%+高定价消费信贷规模受助贷新规影响较大,整体规模也开始收缩; (2)多家资金方要求提高助贷业务的保证金比例,助贷平台缴纳保证金压力增大; (3)24%+助贷资产的资金价格“有价无市”,有助贷平台爆出8%的资金价格也没法让资金方下决定为其锁量排期,每个月双方都会重新开启资金“排期排量”的拉锯战; (4)多家资金方缩短助贷放款期限,期望2026年6月末结清所有高定价资产。 一、助贷行业规模收缩,24%+资金收紧、放款期限收紧,多家平台放款额开始下降 2025年6月末全国短期消费贷规模9.93万亿元,较年初已经下跌了2.5%,行业整体规模下降趋势没有明显变化。其中高定价消费信贷规模受助贷新规影响较大,整体规模也开始收缩。 从几家中小助贷平台对接人了解到,24%+的放款规模在6月开始收紧了,放款规模受影响程度在20%至40%不等幅度。 (1)有的助贷平台是主动收缩,因为这部分助贷资产的风险上升了不少,放得多亏得多; 行业人士透露,一些平台新增放款vintage30+已经上升两三个百分点(2-3%),导致余额不良率整体上升1-2%。 上半年,多数助贷平台规模还在冲量,90+的余额不良率上升不明显。 但是,放款规模收缩后,余额不良率进一步上升。 据行业传闻,某助贷平台风险已经明显上升,实际风险超过约定,vintage风险涨到6-8%+。对此有资方认为,暴雷会波及其他金融机构,希望慢慢释放风险。 (2)有的助贷平台也不是主动收缩,主要是因为这块资产的对接的资金方收缩了资金供给,导致没钱可以放款了。 侧面了解资金方的看法,有些资金方期望在2026年6月末结清所有24%+高定价助贷资产,还不清楚【2026年6月末结清】是行业指导意见还","listText":"助贷合作新变化——“双提高”! 2025年8月,距离“助贷新规”正式实施还有不到两个月,禾金财经调研发现助贷行业几个新现象: (1)助贷行业规模收缩,其中24%+高定价消费信贷规模受助贷新规影响较大,整体规模也开始收缩; (2)多家资金方要求提高助贷业务的保证金比例,助贷平台缴纳保证金压力增大; (3)24%+助贷资产的资金价格“有价无市”,有助贷平台爆出8%的资金价格也没法让资金方下决定为其锁量排期,每个月双方都会重新开启资金“排期排量”的拉锯战; (4)多家资金方缩短助贷放款期限,期望2026年6月末结清所有高定价资产。 一、助贷行业规模收缩,24%+资金收紧、放款期限收紧,多家平台放款额开始下降 2025年6月末全国短期消费贷规模9.93万亿元,较年初已经下跌了2.5%,行业整体规模下降趋势没有明显变化。其中高定价消费信贷规模受助贷新规影响较大,整体规模也开始收缩。 从几家中小助贷平台对接人了解到,24%+的放款规模在6月开始收紧了,放款规模受影响程度在20%至40%不等幅度。 (1)有的助贷平台是主动收缩,因为这部分助贷资产的风险上升了不少,放得多亏得多; 行业人士透露,一些平台新增放款vintage30+已经上升两三个百分点(2-3%),导致余额不良率整体上升1-2%。 上半年,多数助贷平台规模还在冲量,90+的余额不良率上升不明显。 但是,放款规模收缩后,余额不良率进一步上升。 据行业传闻,某助贷平台风险已经明显上升,实际风险超过约定,vintage风险涨到6-8%+。对此有资方认为,暴雷会波及其他金融机构,希望慢慢释放风险。 (2)有的助贷平台也不是主动收缩,主要是因为这块资产的对接的资金方收缩了资金供给,导致没钱可以放款了。 侧面了解资金方的看法,有些资金方期望在2026年6月末结清所有24%+高定价助贷资产,还不清楚【2026年6月末结清】是行业指导意见还","text":"助贷合作新变化——“双提高”! 2025年8月,距离“助贷新规”正式实施还有不到两个月,禾金财经调研发现助贷行业几个新现象: (1)助贷行业规模收缩,其中24%+高定价消费信贷规模受助贷新规影响较大,整体规模也开始收缩; (2)多家资金方要求提高助贷业务的保证金比例,助贷平台缴纳保证金压力增大; (3)24%+助贷资产的资金价格“有价无市”,有助贷平台爆出8%的资金价格也没法让资金方下决定为其锁量排期,每个月双方都会重新开启资金“排期排量”的拉锯战; (4)多家资金方缩短助贷放款期限,期望2026年6月末结清所有高定价资产。 一、助贷行业规模收缩,24%+资金收紧、放款期限收紧,多家平台放款额开始下降 2025年6月末全国短期消费贷规模9.93万亿元,较年初已经下跌了2.5%,行业整体规模下降趋势没有明显变化。其中高定价消费信贷规模受助贷新规影响较大,整体规模也开始收缩。 从几家中小助贷平台对接人了解到,24%+的放款规模在6月开始收紧了,放款规模受影响程度在20%至40%不等幅度。 (1)有的助贷平台是主动收缩,因为这部分助贷资产的风险上升了不少,放得多亏得多; 行业人士透露,一些平台新增放款vintage30+已经上升两三个百分点(2-3%),导致余额不良率整体上升1-2%。 上半年,多数助贷平台规模还在冲量,90+的余额不良率上升不明显。 但是,放款规模收缩后,余额不良率进一步上升。 据行业传闻,某助贷平台风险已经明显上升,实际风险超过约定,vintage风险涨到6-8%+。对此有资方认为,暴雷会波及其他金融机构,希望慢慢释放风险。 (2)有的助贷平台也不是主动收缩,主要是因为这块资产的对接的资金方收缩了资金供给,导致没钱可以放款了。 侧面了解资金方的看法,有些资金方期望在2026年6月末结清所有24%+高定价助贷资产,还不清楚【2026年6月末结清】是行业指导意见还","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00c16d90b0966bf6bb9044cb248d20c","width":"1338","height":"806"}],"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681896033076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6816763416584,"gmtCreate":1754985952640,"gmtModify":1754989694089,"author":{"id":"335767484488960","authorId":"335767484488960","name":"智瑾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adb78c2ea9433972d7648d68345de1f","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35767484488960","authorIdStr":"335767484488960"},"themes":[],"title":"30天短借年化费率超300%,“714高炮”借道“月系融担”卷土重来!","htmlText":"“去年就有人开始干这个了,今年怕了就收手了,但后面还是有胆子大的在干。” 近日,「互金圈」注意到黑猫投诉(新浪旗下)上出现了不少月系融担相关的用户投诉。 什么是“月系融担”? 百度Ai给出了答案——「2025年小额贷款市场中的一类短期借贷产品,主要针对信用状况不佳的借款人,具有融资担保特性但存在高额费用风险。」 巧借融资担保牌照,“月系融担”避开监管,通过收取高额的融担费或区间服务费,将小额借款包装成年化利率超300%的贷款套路。 以“30天短周期+超高担保费”为特征,“月系融担”最常见的标志就是一笔借款一个月分两期或三期还款,同时每一期都有额外的担保费。 (图源:网络) 近日,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对「互金圈」表示,“去年就有人开始干这个了,今年怕了就收手了,但后面还是有胆子大的在干。”关于“月系融担”,该人士还表示“36没了,以后这类产品会更多的。” 从网上的用户投诉来看,“月系融担”存在涉嫌自动强制下款、隐匿贷款合同和还款明细、收取高额担保费、没有联系方式等套路。此外,这些平台在放款时普遍强制开通银行卡自动扣款功能,同时会获取用户通讯录等隐私信息,为日后的暴力催收埋下伏笔。 借款时看不到完整合同,逾期后遭“短信轰炸”“爆通讯录”,且资金通过私人账户流转,举证困难。 例如,“刺猬钱包快接里借了2笔钱一笔6000一笔5000一个月还款7000一个6000高额担保费。”“向刺猬钱包爱小花借款8000,一个月,分两期,还款要还10000多。”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刺猬钱包前段时间被河南卫视曝光后,老板害怕出事已经偷偷注销了这个马甲。” 用户投诉:森森花“借款1次,总金额3000元:借款周期只有一个月需要在一个月内分两次还清,除了基本的本金和利息,总结还款了900元的担保费,然后商家也未能提供借款合同协议。” 芸豆花“刚开始没注意看借款周期,借款3000,10天让我","listText":"“去年就有人开始干这个了,今年怕了就收手了,但后面还是有胆子大的在干。” 近日,「互金圈」注意到黑猫投诉(新浪旗下)上出现了不少月系融担相关的用户投诉。 什么是“月系融担”? 百度Ai给出了答案——「2025年小额贷款市场中的一类短期借贷产品,主要针对信用状况不佳的借款人,具有融资担保特性但存在高额费用风险。」 巧借融资担保牌照,“月系融担”避开监管,通过收取高额的融担费或区间服务费,将小额借款包装成年化利率超300%的贷款套路。 以“30天短周期+超高担保费”为特征,“月系融担”最常见的标志就是一笔借款一个月分两期或三期还款,同时每一期都有额外的担保费。 (图源:网络) 近日,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对「互金圈」表示,“去年就有人开始干这个了,今年怕了就收手了,但后面还是有胆子大的在干。”关于“月系融担”,该人士还表示“36没了,以后这类产品会更多的。” 从网上的用户投诉来看,“月系融担”存在涉嫌自动强制下款、隐匿贷款合同和还款明细、收取高额担保费、没有联系方式等套路。此外,这些平台在放款时普遍强制开通银行卡自动扣款功能,同时会获取用户通讯录等隐私信息,为日后的暴力催收埋下伏笔。 借款时看不到完整合同,逾期后遭“短信轰炸”“爆通讯录”,且资金通过私人账户流转,举证困难。 例如,“刺猬钱包快接里借了2笔钱一笔6000一笔5000一个月还款7000一个6000高额担保费。”“向刺猬钱包爱小花借款8000,一个月,分两期,还款要还10000多。”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刺猬钱包前段时间被河南卫视曝光后,老板害怕出事已经偷偷注销了这个马甲。” 用户投诉:森森花“借款1次,总金额3000元:借款周期只有一个月需要在一个月内分两次还清,除了基本的本金和利息,总结还款了900元的担保费,然后商家也未能提供借款合同协议。” 芸豆花“刚开始没注意看借款周期,借款3000,10天让我","text":"“去年就有人开始干这个了,今年怕了就收手了,但后面还是有胆子大的在干。” 近日,「互金圈」注意到黑猫投诉(新浪旗下)上出现了不少月系融担相关的用户投诉。 什么是“月系融担”? 百度Ai给出了答案——「2025年小额贷款市场中的一类短期借贷产品,主要针对信用状况不佳的借款人,具有融资担保特性但存在高额费用风险。」 巧借融资担保牌照,“月系融担”避开监管,通过收取高额的融担费或区间服务费,将小额借款包装成年化利率超300%的贷款套路。 以“30天短周期+超高担保费”为特征,“月系融担”最常见的标志就是一笔借款一个月分两期或三期还款,同时每一期都有额外的担保费。 (图源:网络) 近日,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对「互金圈」表示,“去年就有人开始干这个了,今年怕了就收手了,但后面还是有胆子大的在干。”关于“月系融担”,该人士还表示“36没了,以后这类产品会更多的。” 从网上的用户投诉来看,“月系融担”存在涉嫌自动强制下款、隐匿贷款合同和还款明细、收取高额担保费、没有联系方式等套路。此外,这些平台在放款时普遍强制开通银行卡自动扣款功能,同时会获取用户通讯录等隐私信息,为日后的暴力催收埋下伏笔。 借款时看不到完整合同,逾期后遭“短信轰炸”“爆通讯录”,且资金通过私人账户流转,举证困难。 例如,“刺猬钱包快接里借了2笔钱一笔6000一笔5000一个月还款7000一个6000高额担保费。”“向刺猬钱包爱小花借款8000,一个月,分两期,还款要还10000多。”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刺猬钱包前段时间被河南卫视曝光后,老板害怕出事已经偷偷注销了这个马甲。” 用户投诉:森森花“借款1次,总金额3000元:借款周期只有一个月需要在一个月内分两次还清,除了基本的本金和利息,总结还款了900元的担保费,然后商家也未能提供借款合同协议。” 芸豆花“刚开始没注意看借款周期,借款3000,10天让我","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8b39b1c9f90bbe65f340da4b9e03a20","width":"1080","height":"103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d5a61e2a144820a1d26c4f4d71de256","width":"1080","height":"499"},{"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5178c03130cd3195fd412310c88c441","width":"1080","height":"47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681676341658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7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7,"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6459041742952,"gmtCreate":1754907089568,"gmtModify":1754907324637,"author":{"id":"335767484488960","authorId":"335767484488960","name":"智瑾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adb78c2ea9433972d7648d68345de1f","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35767484488960","authorIdStr":"335767484488960"},"themes":[],"title":"助贷上市公司乐信净利润继续暴增,首席技术官即将辞职","htmlText":"近期,上市公司乐信公布了第二季度业绩情况。 乐信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净利润高达5.1亿元,同比暴增126%,创下过去14个季度的新高,同时也延续了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上升113%的势头。 值得一提的是,乐信在营业收入方面并未与净利润齐头并进,其营收同期总计为35.9亿元,同比还下滑了1.5%。 在各项具体业务收入上,贷款便利和服务费信贷导向为乐信贡献了11.3亿元,相较于2024年二季度的14.3亿元出现明显下滑,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表外贷款年利率下降,以及提前还款增多。 由于重资产业务占比降低,乐信5.7亿元的担保收入也同比下降约21%。 不过,因业务模式调整而增加的导流收入表现可观,技术赋能服务收入高达8.3亿元,同比狂飙55%,这一增长主要是依靠导流给第三方助贷平台产生。 除此以外,公司表内自营业务也出现增长,其融资收入实现5.7亿元,同比上升约11%。 分期电商平台服务收入同比去年基本持平,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 在成本和费用方面,乐信融资成本和担保责任准备金均出现明显下降,这对提升公司利润起到了积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对乐信净利润影响最大的因素当属金融担保衍生工具和贷款的公允价值变动。 从一季度的亏损3.16亿元到盈利0.75亿元,再到二季度的从亏损3.68亿元到盈利1.84亿元,这种大额变动主要靠偿还贷款时解除担保责任而实现。 总的来看,乐信降低担保类业务占比,为自身业务减重的经营导向,在今年上半年已经有了明显效果。 这也是公司掌舵人肖文杰在外部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的背景下,依旧对全年净利润强势增长充满信心的重要原因。 同时,近期乐信还宣布了一项股票回购计划,同时肖文杰也将以个人资金购买乐信ADS。 不过随着助贷新规即将来临,可能对第三方助贷平台的获客策略造成影响,也使得乐信的导流业务存在变数,乐信的减重计划最终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据“互金红榜”观察,截至","listText":"近期,上市公司乐信公布了第二季度业绩情况。 乐信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净利润高达5.1亿元,同比暴增126%,创下过去14个季度的新高,同时也延续了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上升113%的势头。 值得一提的是,乐信在营业收入方面并未与净利润齐头并进,其营收同期总计为35.9亿元,同比还下滑了1.5%。 在各项具体业务收入上,贷款便利和服务费信贷导向为乐信贡献了11.3亿元,相较于2024年二季度的14.3亿元出现明显下滑,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表外贷款年利率下降,以及提前还款增多。 由于重资产业务占比降低,乐信5.7亿元的担保收入也同比下降约21%。 不过,因业务模式调整而增加的导流收入表现可观,技术赋能服务收入高达8.3亿元,同比狂飙55%,这一增长主要是依靠导流给第三方助贷平台产生。 除此以外,公司表内自营业务也出现增长,其融资收入实现5.7亿元,同比上升约11%。 分期电商平台服务收入同比去年基本持平,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 在成本和费用方面,乐信融资成本和担保责任准备金均出现明显下降,这对提升公司利润起到了积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对乐信净利润影响最大的因素当属金融担保衍生工具和贷款的公允价值变动。 从一季度的亏损3.16亿元到盈利0.75亿元,再到二季度的从亏损3.68亿元到盈利1.84亿元,这种大额变动主要靠偿还贷款时解除担保责任而实现。 总的来看,乐信降低担保类业务占比,为自身业务减重的经营导向,在今年上半年已经有了明显效果。 这也是公司掌舵人肖文杰在外部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的背景下,依旧对全年净利润强势增长充满信心的重要原因。 同时,近期乐信还宣布了一项股票回购计划,同时肖文杰也将以个人资金购买乐信ADS。 不过随着助贷新规即将来临,可能对第三方助贷平台的获客策略造成影响,也使得乐信的导流业务存在变数,乐信的减重计划最终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据“互金红榜”观察,截至","text":"近期,上市公司乐信公布了第二季度业绩情况。 乐信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净利润高达5.1亿元,同比暴增126%,创下过去14个季度的新高,同时也延续了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上升113%的势头。 值得一提的是,乐信在营业收入方面并未与净利润齐头并进,其营收同期总计为35.9亿元,同比还下滑了1.5%。 在各项具体业务收入上,贷款便利和服务费信贷导向为乐信贡献了11.3亿元,相较于2024年二季度的14.3亿元出现明显下滑,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表外贷款年利率下降,以及提前还款增多。 由于重资产业务占比降低,乐信5.7亿元的担保收入也同比下降约21%。 不过,因业务模式调整而增加的导流收入表现可观,技术赋能服务收入高达8.3亿元,同比狂飙55%,这一增长主要是依靠导流给第三方助贷平台产生。 除此以外,公司表内自营业务也出现增长,其融资收入实现5.7亿元,同比上升约11%。 分期电商平台服务收入同比去年基本持平,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 在成本和费用方面,乐信融资成本和担保责任准备金均出现明显下降,这对提升公司利润起到了积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对乐信净利润影响最大的因素当属金融担保衍生工具和贷款的公允价值变动。 从一季度的亏损3.16亿元到盈利0.75亿元,再到二季度的从亏损3.68亿元到盈利1.84亿元,这种大额变动主要靠偿还贷款时解除担保责任而实现。 总的来看,乐信降低担保类业务占比,为自身业务减重的经营导向,在今年上半年已经有了明显效果。 这也是公司掌舵人肖文杰在外部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的背景下,依旧对全年净利润强势增长充满信心的重要原因。 同时,近期乐信还宣布了一项股票回购计划,同时肖文杰也将以个人资金购买乐信ADS。 不过随着助贷新规即将来临,可能对第三方助贷平台的获客策略造成影响,也使得乐信的导流业务存在变数,乐信的减重计划最终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据“互金红榜”观察,截至","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095f350f484605ac74f9cc9ad48b31b","width":"1332","height":"88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645904174295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1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6458437521488,"gmtCreate":1754906615363,"gmtModify":1754906806743,"author":{"id":"335767484488960","authorId":"335767484488960","name":"智瑾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adb78c2ea9433972d7648d68345de1f","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35767484488960","authorIdStr":"335767484488960"},"themes":[],"title":"再见36% 互联网助贷从“利率套利”转向“价值创造”!","htmlText":"监管的利剑,正以前所未有的穿透力,剖开助贷行业息费结构的层层迷雾。 伴随高频调研、试点整改,以“明示综合融资成本”为核心的合规风暴悄然而至——昔日游走于24%红线的息费“文字游戏”已成末路,以捆绑销售、模糊主体为代表的“隐形”收费无处遁形。 当监管的视线穿透合同文本直指收费本质,涅槃之火已然点燃,唯有力行合规、回归服务本质者,方能于澄澈的阳光下,浴火新生。因为当前并非严冬,而是一场“阳光化”的淬炼。在监管铁腕重塑的规则之下,助贷生态将褪去浮华与投机,正于阵痛中熔铸真正的价值内核——以科技提效降本,以透明重建信任,以场景深掘需求。 监管利剑:穿透式整治“隐形”息费 针对助贷行业收费不透明的行业顽疾,近期监管动作持续加码且目标清晰。 据了解,监管部门已连续数周对包括头部平台在内的至少7家机构展开密集调研,核心直指贷款产品的真实收费结构和成本构成。 新规明确要求,所有实质增加借款人负担的费用——无论是利息、分期费、担保费、保险费,还是其他任何名目的附加收费,都必须统一纳入“综合融资成本”计算,并严格卡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规定的上限之内。 这意味着过去长期通过第三方收取“权益费”、“服务费”等打擦边球的操作将受到重点打击。 监管要求每一笔钱由谁收取、收的是什么费用,都必须对借款人明明白白标注清楚,彻底消除模棱两可的空间。 据悉,有7家平台正作为试点率先进行业务改造,可以预见,一套适用于全行业的统一、强力的监管框架正在加速形成,并将全面铺开。 业内人士指出,这轮穿透式监管直指行业顽疾,意在彻底终结息费“文字游戏”,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产品重构:从捆绑销售到透明分离 监管压力正迫使助贷平台对产品进行“刮骨疗毒”式改造。最显著的变化是,过去流行的“贷款捆绑权益”模式正遭受前所未有的监管力度。 近期,已有头部消费金融机构率先拆解“权益”与“贷款","listText":"监管的利剑,正以前所未有的穿透力,剖开助贷行业息费结构的层层迷雾。 伴随高频调研、试点整改,以“明示综合融资成本”为核心的合规风暴悄然而至——昔日游走于24%红线的息费“文字游戏”已成末路,以捆绑销售、模糊主体为代表的“隐形”收费无处遁形。 当监管的视线穿透合同文本直指收费本质,涅槃之火已然点燃,唯有力行合规、回归服务本质者,方能于澄澈的阳光下,浴火新生。因为当前并非严冬,而是一场“阳光化”的淬炼。在监管铁腕重塑的规则之下,助贷生态将褪去浮华与投机,正于阵痛中熔铸真正的价值内核——以科技提效降本,以透明重建信任,以场景深掘需求。 监管利剑:穿透式整治“隐形”息费 针对助贷行业收费不透明的行业顽疾,近期监管动作持续加码且目标清晰。 据了解,监管部门已连续数周对包括头部平台在内的至少7家机构展开密集调研,核心直指贷款产品的真实收费结构和成本构成。 新规明确要求,所有实质增加借款人负担的费用——无论是利息、分期费、担保费、保险费,还是其他任何名目的附加收费,都必须统一纳入“综合融资成本”计算,并严格卡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规定的上限之内。 这意味着过去长期通过第三方收取“权益费”、“服务费”等打擦边球的操作将受到重点打击。 监管要求每一笔钱由谁收取、收的是什么费用,都必须对借款人明明白白标注清楚,彻底消除模棱两可的空间。 据悉,有7家平台正作为试点率先进行业务改造,可以预见,一套适用于全行业的统一、强力的监管框架正在加速形成,并将全面铺开。 业内人士指出,这轮穿透式监管直指行业顽疾,意在彻底终结息费“文字游戏”,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产品重构:从捆绑销售到透明分离 监管压力正迫使助贷平台对产品进行“刮骨疗毒”式改造。最显著的变化是,过去流行的“贷款捆绑权益”模式正遭受前所未有的监管力度。 近期,已有头部消费金融机构率先拆解“权益”与“贷款","text":"监管的利剑,正以前所未有的穿透力,剖开助贷行业息费结构的层层迷雾。 伴随高频调研、试点整改,以“明示综合融资成本”为核心的合规风暴悄然而至——昔日游走于24%红线的息费“文字游戏”已成末路,以捆绑销售、模糊主体为代表的“隐形”收费无处遁形。 当监管的视线穿透合同文本直指收费本质,涅槃之火已然点燃,唯有力行合规、回归服务本质者,方能于澄澈的阳光下,浴火新生。因为当前并非严冬,而是一场“阳光化”的淬炼。在监管铁腕重塑的规则之下,助贷生态将褪去浮华与投机,正于阵痛中熔铸真正的价值内核——以科技提效降本,以透明重建信任,以场景深掘需求。 监管利剑:穿透式整治“隐形”息费 针对助贷行业收费不透明的行业顽疾,近期监管动作持续加码且目标清晰。 据了解,监管部门已连续数周对包括头部平台在内的至少7家机构展开密集调研,核心直指贷款产品的真实收费结构和成本构成。 新规明确要求,所有实质增加借款人负担的费用——无论是利息、分期费、担保费、保险费,还是其他任何名目的附加收费,都必须统一纳入“综合融资成本”计算,并严格卡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规定的上限之内。 这意味着过去长期通过第三方收取“权益费”、“服务费”等打擦边球的操作将受到重点打击。 监管要求每一笔钱由谁收取、收的是什么费用,都必须对借款人明明白白标注清楚,彻底消除模棱两可的空间。 据悉,有7家平台正作为试点率先进行业务改造,可以预见,一套适用于全行业的统一、强力的监管框架正在加速形成,并将全面铺开。 业内人士指出,这轮穿透式监管直指行业顽疾,意在彻底终结息费“文字游戏”,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产品重构:从捆绑销售到透明分离 监管压力正迫使助贷平台对产品进行“刮骨疗毒”式改造。最显著的变化是,过去流行的“贷款捆绑权益”模式正遭受前所未有的监管力度。 近期,已有头部消费金融机构率先拆解“权益”与“贷款","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c7eb24de76bc1d4d98054ada956e2e7","width":"4032","height":"268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645843752148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1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6454539911256,"gmtCreate":1754905748472,"gmtModify":1754906158118,"author":{"id":"335767484488960","authorId":"335767484488960","name":"智瑾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adb78c2ea9433972d7648d68345de1f","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35767484488960","authorIdStr":"335767484488960"},"themes":[],"title":"借款4000逾期13天要还26400,借款人投诉江苏“安心借”为地下高利贷,APP无贷款资质竟能上架苹果商店","htmlText":"在各种贷款软件满天飞的时候,借款人务必要谨慎,向不具备合法金融资质的机构贷款,不仅要面临惊人利息,还可能被卷入非法资金交易导致封卡。最近,南京一家壳公司运营的现金贷平台“安心借”就因其高利贷、打款资金或涉及非法性质而频频登上第三方平台的投诉热榜。 在“黑猫投诉”上,有用户投诉称,他在2025年7月21日从“安心借”借款4000元,但平台竟然从个人账户给他转账4000元,而且合同上约定借款期限10天,到期还款8080元。到期后,该借款平台打爆了用户电话通讯录,逼迫其还款。简单计算可知,该笔借款年化利率为3723%,是法律允许的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的100倍! 无独有偶。另一名用户投诉称,2025年7月4日他在“安心借”注册资料,点进去查看额度后,还没有审核就给他强制下款3000元。同样的,也是私人账户给他转到银行卡,借款本金3000元,借款期限10天,到期还款4200元。计算可知,该笔借款年化利率为1460%。 另一名用户投诉称,他在安心借app借了5600元钱,周期十天,十天后被要求还款7840元,还不起需要支付2240元再续期十天。他花了4480元续了两期,目前仍被要求偿还7840元。 有用户晒出的“安心借”放款截图显示,借款7000元,周期10天,需要还9800元。按单利计算,该笔借款年化利息为1460%。 个人用户放款,周期10天,利息惊人,所有这些特征都表明,“安心借”并非正规的互联网贷款,而是非法经营的地下高利贷。 在某第三方平台上,有借款人2025年初称,他从“安心借”借款4000元,逾期13天后,他在APP上看到待偿还本息竟然是26400元!! 除了高得惊人的利息外,不少借款人称,“安心借”通过个人账户的放贷资金可能还涉嫌非法来源。 据不少借款人投诉,他们的银行卡在收到“安心借”的个人账号打款后,立刻就被冻卡。有用户怀疑,这很可能是“安心借”资金来源不合法导致。","listText":"在各种贷款软件满天飞的时候,借款人务必要谨慎,向不具备合法金融资质的机构贷款,不仅要面临惊人利息,还可能被卷入非法资金交易导致封卡。最近,南京一家壳公司运营的现金贷平台“安心借”就因其高利贷、打款资金或涉及非法性质而频频登上第三方平台的投诉热榜。 在“黑猫投诉”上,有用户投诉称,他在2025年7月21日从“安心借”借款4000元,但平台竟然从个人账户给他转账4000元,而且合同上约定借款期限10天,到期还款8080元。到期后,该借款平台打爆了用户电话通讯录,逼迫其还款。简单计算可知,该笔借款年化利率为3723%,是法律允许的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的100倍! 无独有偶。另一名用户投诉称,2025年7月4日他在“安心借”注册资料,点进去查看额度后,还没有审核就给他强制下款3000元。同样的,也是私人账户给他转到银行卡,借款本金3000元,借款期限10天,到期还款4200元。计算可知,该笔借款年化利率为1460%。 另一名用户投诉称,他在安心借app借了5600元钱,周期十天,十天后被要求还款7840元,还不起需要支付2240元再续期十天。他花了4480元续了两期,目前仍被要求偿还7840元。 有用户晒出的“安心借”放款截图显示,借款7000元,周期10天,需要还9800元。按单利计算,该笔借款年化利息为1460%。 个人用户放款,周期10天,利息惊人,所有这些特征都表明,“安心借”并非正规的互联网贷款,而是非法经营的地下高利贷。 在某第三方平台上,有借款人2025年初称,他从“安心借”借款4000元,逾期13天后,他在APP上看到待偿还本息竟然是26400元!! 除了高得惊人的利息外,不少借款人称,“安心借”通过个人账户的放贷资金可能还涉嫌非法来源。 据不少借款人投诉,他们的银行卡在收到“安心借”的个人账号打款后,立刻就被冻卡。有用户怀疑,这很可能是“安心借”资金来源不合法导致。","text":"在各种贷款软件满天飞的时候,借款人务必要谨慎,向不具备合法金融资质的机构贷款,不仅要面临惊人利息,还可能被卷入非法资金交易导致封卡。最近,南京一家壳公司运营的现金贷平台“安心借”就因其高利贷、打款资金或涉及非法性质而频频登上第三方平台的投诉热榜。 在“黑猫投诉”上,有用户投诉称,他在2025年7月21日从“安心借”借款4000元,但平台竟然从个人账户给他转账4000元,而且合同上约定借款期限10天,到期还款8080元。到期后,该借款平台打爆了用户电话通讯录,逼迫其还款。简单计算可知,该笔借款年化利率为3723%,是法律允许的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的100倍! 无独有偶。另一名用户投诉称,2025年7月4日他在“安心借”注册资料,点进去查看额度后,还没有审核就给他强制下款3000元。同样的,也是私人账户给他转到银行卡,借款本金3000元,借款期限10天,到期还款4200元。计算可知,该笔借款年化利率为1460%。 另一名用户投诉称,他在安心借app借了5600元钱,周期十天,十天后被要求还款7840元,还不起需要支付2240元再续期十天。他花了4480元续了两期,目前仍被要求偿还7840元。 有用户晒出的“安心借”放款截图显示,借款7000元,周期10天,需要还9800元。按单利计算,该笔借款年化利息为1460%。 个人用户放款,周期10天,利息惊人,所有这些特征都表明,“安心借”并非正规的互联网贷款,而是非法经营的地下高利贷。 在某第三方平台上,有借款人2025年初称,他从“安心借”借款4000元,逾期13天后,他在APP上看到待偿还本息竟然是26400元!! 除了高得惊人的利息外,不少借款人称,“安心借”通过个人账户的放贷资金可能还涉嫌非法来源。 据不少借款人投诉,他们的银行卡在收到“安心借”的个人账号打款后,立刻就被冻卡。有用户怀疑,这很可能是“安心借”资金来源不合法导致。","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873b986d40411016441c47dc63db7c5","width":"1080","height":"575"},{"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3fd5d57a82119470f9075d03dcdbc0d","width":"1080","height":"45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67be11a0ec92efaefca55d59681712f","width":"960","height":"67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645453991125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6,"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5359747285216,"gmtCreate":1754638419327,"gmtModify":1754638427111,"author":{"id":"335767484488960","authorId":"335767484488960","name":"智瑾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adb78c2ea9433972d7648d68345de1f","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35767484488960","authorIdStr":"335767484488960"},"themes":[],"title":"上汽大众销量疲软未改 陶海龙周年“成绩单”难言满意","htmlText":"在汽车行业风起云涌的当下,上汽集团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其整体表现虽不乏亮点,但旗下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上汽大众”)的销量疲软却成为了难以忽视的阴霾。据上汽集团最新发布的2025年7月份产销快报显示,上汽大众在集团整体增长的大潮中,显得尤为落寞,其销量下滑的趋势非但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7月份,上汽集团整车销量达到33.75万辆,同比增长34.2%,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然而,上汽大众却成了集团中的“异类”,其7月整车销量同比下滑1.75%,1-7月累计销量更是下滑了3.60%。这一数据不仅与集团整体的高速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更让上汽大众的市场地位岌岌可危。事实上,上汽大众的销量下滑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自去年起,其销量便开始走下坡路,全年销量同比下滑5.51%,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也同比下滑了3.89%。如此持续的销量下滑,无疑给上汽大众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天眼查APP显示,2024年7月18日,上汽集团正式对外宣布,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不再兼任上汽大众总经理;原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陶海龙接任上汽大众总经理一职。2024年8月14日,上汽大众宣布,总经理陶海龙兼任上汽大众党委书记。资料显示,陶海龙,1968年出生,正高级工程师,他的职业生涯始于上汽大众,拥有三十余年汽车行业从业经历,曾在上汽大众质保部、制造部长期工作。自陶海龙接任上汽大众“一把手”职务至今已满一年时间,然而从这一年的整体表现与成果来看,其交出的成绩单着实难以令人感到满意。 作为一家中德合资企业,上汽大众由上汽集团和大众汽车集团合资经营,双方投资比例各为50%。这本应是其优势所在,强大的合资背景和品牌影响力,理应为其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尽管集团表示“以上汽大众成立40周年为契机,股东双方将合资合营期限再次延长至2040年”,但这一举措似乎","listText":"在汽车行业风起云涌的当下,上汽集团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其整体表现虽不乏亮点,但旗下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上汽大众”)的销量疲软却成为了难以忽视的阴霾。据上汽集团最新发布的2025年7月份产销快报显示,上汽大众在集团整体增长的大潮中,显得尤为落寞,其销量下滑的趋势非但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7月份,上汽集团整车销量达到33.75万辆,同比增长34.2%,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然而,上汽大众却成了集团中的“异类”,其7月整车销量同比下滑1.75%,1-7月累计销量更是下滑了3.60%。这一数据不仅与集团整体的高速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更让上汽大众的市场地位岌岌可危。事实上,上汽大众的销量下滑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自去年起,其销量便开始走下坡路,全年销量同比下滑5.51%,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也同比下滑了3.89%。如此持续的销量下滑,无疑给上汽大众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天眼查APP显示,2024年7月18日,上汽集团正式对外宣布,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不再兼任上汽大众总经理;原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陶海龙接任上汽大众总经理一职。2024年8月14日,上汽大众宣布,总经理陶海龙兼任上汽大众党委书记。资料显示,陶海龙,1968年出生,正高级工程师,他的职业生涯始于上汽大众,拥有三十余年汽车行业从业经历,曾在上汽大众质保部、制造部长期工作。自陶海龙接任上汽大众“一把手”职务至今已满一年时间,然而从这一年的整体表现与成果来看,其交出的成绩单着实难以令人感到满意。 作为一家中德合资企业,上汽大众由上汽集团和大众汽车集团合资经营,双方投资比例各为50%。这本应是其优势所在,强大的合资背景和品牌影响力,理应为其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尽管集团表示“以上汽大众成立40周年为契机,股东双方将合资合营期限再次延长至2040年”,但这一举措似乎","text":"在汽车行业风起云涌的当下,上汽集团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其整体表现虽不乏亮点,但旗下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上汽大众”)的销量疲软却成为了难以忽视的阴霾。据上汽集团最新发布的2025年7月份产销快报显示,上汽大众在集团整体增长的大潮中,显得尤为落寞,其销量下滑的趋势非但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7月份,上汽集团整车销量达到33.75万辆,同比增长34.2%,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然而,上汽大众却成了集团中的“异类”,其7月整车销量同比下滑1.75%,1-7月累计销量更是下滑了3.60%。这一数据不仅与集团整体的高速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更让上汽大众的市场地位岌岌可危。事实上,上汽大众的销量下滑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自去年起,其销量便开始走下坡路,全年销量同比下滑5.51%,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也同比下滑了3.89%。如此持续的销量下滑,无疑给上汽大众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天眼查APP显示,2024年7月18日,上汽集团正式对外宣布,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不再兼任上汽大众总经理;原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陶海龙接任上汽大众总经理一职。2024年8月14日,上汽大众宣布,总经理陶海龙兼任上汽大众党委书记。资料显示,陶海龙,1968年出生,正高级工程师,他的职业生涯始于上汽大众,拥有三十余年汽车行业从业经历,曾在上汽大众质保部、制造部长期工作。自陶海龙接任上汽大众“一把手”职务至今已满一年时间,然而从这一年的整体表现与成果来看,其交出的成绩单着实难以令人感到满意。 作为一家中德合资企业,上汽大众由上汽集团和大众汽车集团合资经营,双方投资比例各为50%。这本应是其优势所在,强大的合资背景和品牌影响力,理应为其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尽管集团表示“以上汽大众成立40周年为契机,股东双方将合资合营期限再次延长至2040年”,但这一举措似乎","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095f350f484605ac74f9cc9ad48b31b","width":"1332","height":"88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535974728521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4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5358918873208,"gmtCreate":1754637957274,"gmtModify":1754639111976,"author":{"id":"335767484488960","authorId":"335767484488960","name":"智瑾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adb78c2ea9433972d7648d68345de1f","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35767484488960","authorIdStr":"335767484488960"},"themes":[],"title":"韩亚银行一头扎进互联网贷款,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23%","htmlText":"距离助贷新规正式实施不到3个月,留给各机构披露助贷名单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近日,开甲财经注意到,国内最大的韩资银行——韩亚银行披露了合作助贷机构名单。 7月14日,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官网披露了互联网贷款合作机构名单,共涉及到13家平台运营机构、10家增信服务机构。开甲财经注意到,名单包括互联网巨头蚂蚁智信及蚂蚁消费金、度小满科技及度小满小贷、京东科技,持牌消金海尔消金,以及拍拍贷、分期乐、vivo借钱等头部助贷平台。 公开资料显示,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简称“韩亚银行”)成立于2007年12月,总部设在北京。2014年12月,通过中国银监会的批准,韩亚银行成功吸收合并外换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合并后注册资本由2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33.5亿元人民币,韩亚银行(韩国)成为韩亚银行的唯一股东。 韩亚银行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青岛、烟台、长春、哈尔滨、大连、广州、南京、西安等12城设有分行。截至2024年末,韩亚银行总资产536.72亿元,同比增长-4.00%;不良贷款率1.81%,较上年末下降0.4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25.94%,较上年末上升72.74个百分点。 2024年,韩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实现净利润-3.50亿元,上年同期0.23亿元。针对亏损的原因,标普评级报告指出:“该行的亏损主要由于历史存量的经营性物业贷款持续出险导致,该行目前已不再新增投放对公房地产贷款,但化解存量风险将持续影响其盈利表现。” 根据上述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韩亚银行房地产对公贷款不良贷款率为23.24%,住宿业贷款暂无不良,但关注类占比达35.43%(主要是有一笔大额关注贷款导致)。 在对公贷款业务接连失利的背景下,韩亚银行将目光投向了个人贷款。然而,一头扎进互联网个人贷款市场的韩亚银行,也因风控能力不足,在无担保的分润模式下承担核销压力,近两年又逐步向有","listText":"距离助贷新规正式实施不到3个月,留给各机构披露助贷名单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近日,开甲财经注意到,国内最大的韩资银行——韩亚银行披露了合作助贷机构名单。 7月14日,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官网披露了互联网贷款合作机构名单,共涉及到13家平台运营机构、10家增信服务机构。开甲财经注意到,名单包括互联网巨头蚂蚁智信及蚂蚁消费金、度小满科技及度小满小贷、京东科技,持牌消金海尔消金,以及拍拍贷、分期乐、vivo借钱等头部助贷平台。 公开资料显示,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简称“韩亚银行”)成立于2007年12月,总部设在北京。2014年12月,通过中国银监会的批准,韩亚银行成功吸收合并外换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合并后注册资本由2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33.5亿元人民币,韩亚银行(韩国)成为韩亚银行的唯一股东。 韩亚银行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青岛、烟台、长春、哈尔滨、大连、广州、南京、西安等12城设有分行。截至2024年末,韩亚银行总资产536.72亿元,同比增长-4.00%;不良贷款率1.81%,较上年末下降0.4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25.94%,较上年末上升72.74个百分点。 2024年,韩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实现净利润-3.50亿元,上年同期0.23亿元。针对亏损的原因,标普评级报告指出:“该行的亏损主要由于历史存量的经营性物业贷款持续出险导致,该行目前已不再新增投放对公房地产贷款,但化解存量风险将持续影响其盈利表现。” 根据上述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韩亚银行房地产对公贷款不良贷款率为23.24%,住宿业贷款暂无不良,但关注类占比达35.43%(主要是有一笔大额关注贷款导致)。 在对公贷款业务接连失利的背景下,韩亚银行将目光投向了个人贷款。然而,一头扎进互联网个人贷款市场的韩亚银行,也因风控能力不足,在无担保的分润模式下承担核销压力,近两年又逐步向有","text":"距离助贷新规正式实施不到3个月,留给各机构披露助贷名单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近日,开甲财经注意到,国内最大的韩资银行——韩亚银行披露了合作助贷机构名单。 7月14日,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官网披露了互联网贷款合作机构名单,共涉及到13家平台运营机构、10家增信服务机构。开甲财经注意到,名单包括互联网巨头蚂蚁智信及蚂蚁消费金、度小满科技及度小满小贷、京东科技,持牌消金海尔消金,以及拍拍贷、分期乐、vivo借钱等头部助贷平台。 公开资料显示,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简称“韩亚银行”)成立于2007年12月,总部设在北京。2014年12月,通过中国银监会的批准,韩亚银行成功吸收合并外换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合并后注册资本由2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33.5亿元人民币,韩亚银行(韩国)成为韩亚银行的唯一股东。 韩亚银行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青岛、烟台、长春、哈尔滨、大连、广州、南京、西安等12城设有分行。截至2024年末,韩亚银行总资产536.72亿元,同比增长-4.00%;不良贷款率1.81%,较上年末下降0.4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25.94%,较上年末上升72.74个百分点。 2024年,韩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实现净利润-3.50亿元,上年同期0.23亿元。针对亏损的原因,标普评级报告指出:“该行的亏损主要由于历史存量的经营性物业贷款持续出险导致,该行目前已不再新增投放对公房地产贷款,但化解存量风险将持续影响其盈利表现。” 根据上述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韩亚银行房地产对公贷款不良贷款率为23.24%,住宿业贷款暂无不良,但关注类占比达35.43%(主要是有一笔大额关注贷款导致)。 在对公贷款业务接连失利的背景下,韩亚银行将目光投向了个人贷款。然而,一头扎进互联网个人贷款市场的韩亚银行,也因风控能力不足,在无担保的分润模式下承担核销压力,近两年又逐步向有","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ef7ac4badd6842db13bf09db0135796","width":"1396","height":"906"}],"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535891887320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4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5357031588328,"gmtCreate":1754637392172,"gmtModify":1754637649766,"author":{"id":"335767484488960","authorId":"335767484488960","name":"智瑾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adb78c2ea9433972d7648d68345de1f","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35767484488960","authorIdStr":"335767484488960"},"themes":[],"title":"四川长虹千亿营收下的“虚胖”危机","htmlText":"如何将规模优势转化为利润增长,将成为四川长虹能否重返家电行业第一梯队的关键。 近日,四川长虹(600839.SH)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超56%,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同比下滑2.17%-25.82%,为近5年首次扣非净利润下降。 鳌头财经注意到,房地产与海外业务拖累、核心家电业务毛利率下滑、代工依赖风险加剧,这家年营收破千亿的家电巨头“虚胖”体质逐渐显现,暴露出“规模增长但利润疲软”的深层矛盾。如何将规模优势转化为利润增长,将成为四川长虹能否重返家电行业第一梯队的关键。 01 业绩预警 扣非净利五年首降 四川长虹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达4.39亿元-5.71亿元,同比增长56.53%-103.59%。然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这一数据骤降至1.38亿元-1.82亿元,同比减少2.17%-25.82%。这是自2021年以来,四川长虹首次在业绩预告中出现扣非净利润下滑。 此次利润增长主要源于被投资企业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属于一次性收益。而剔除这一因素后,公司房地产业务与海外家电业务的毛利下滑成为利润缩水的直接原因。尽管四川长虹未披露具体影响比例,但2024年财报显示,房地产业务营收同比下滑33.87%,海外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3.86个百分点,两者共同拖累了整体业绩。 此外,利润增速持续放缓,资产质量承压。从2021年至2024年,四川长虹归母净利润从2.85亿元增至7.04亿元,但同比增速从527.35%骤降至2.30%;扣非归母净利润从2.52亿元增至4.19亿元,增速从500.94%降至6.53%。2024年,公司毛利率从11.18%降至10.02%,净利率从1.85%降至1.74%,均创近年新低。 作为营收占比最高的业务,2024年四川长虹家电业务实现营收450.91亿元,占总营收的43","listText":"如何将规模优势转化为利润增长,将成为四川长虹能否重返家电行业第一梯队的关键。 近日,四川长虹(600839.SH)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超56%,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同比下滑2.17%-25.82%,为近5年首次扣非净利润下降。 鳌头财经注意到,房地产与海外业务拖累、核心家电业务毛利率下滑、代工依赖风险加剧,这家年营收破千亿的家电巨头“虚胖”体质逐渐显现,暴露出“规模增长但利润疲软”的深层矛盾。如何将规模优势转化为利润增长,将成为四川长虹能否重返家电行业第一梯队的关键。 01 业绩预警 扣非净利五年首降 四川长虹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达4.39亿元-5.71亿元,同比增长56.53%-103.59%。然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这一数据骤降至1.38亿元-1.82亿元,同比减少2.17%-25.82%。这是自2021年以来,四川长虹首次在业绩预告中出现扣非净利润下滑。 此次利润增长主要源于被投资企业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属于一次性收益。而剔除这一因素后,公司房地产业务与海外家电业务的毛利下滑成为利润缩水的直接原因。尽管四川长虹未披露具体影响比例,但2024年财报显示,房地产业务营收同比下滑33.87%,海外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3.86个百分点,两者共同拖累了整体业绩。 此外,利润增速持续放缓,资产质量承压。从2021年至2024年,四川长虹归母净利润从2.85亿元增至7.04亿元,但同比增速从527.35%骤降至2.30%;扣非归母净利润从2.52亿元增至4.19亿元,增速从500.94%降至6.53%。2024年,公司毛利率从11.18%降至10.02%,净利率从1.85%降至1.74%,均创近年新低。 作为营收占比最高的业务,2024年四川长虹家电业务实现营收450.91亿元,占总营收的43","text":"如何将规模优势转化为利润增长,将成为四川长虹能否重返家电行业第一梯队的关键。 近日,四川长虹(600839.SH)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超56%,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同比下滑2.17%-25.82%,为近5年首次扣非净利润下降。 鳌头财经注意到,房地产与海外业务拖累、核心家电业务毛利率下滑、代工依赖风险加剧,这家年营收破千亿的家电巨头“虚胖”体质逐渐显现,暴露出“规模增长但利润疲软”的深层矛盾。如何将规模优势转化为利润增长,将成为四川长虹能否重返家电行业第一梯队的关键。 01 业绩预警 扣非净利五年首降 四川长虹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达4.39亿元-5.71亿元,同比增长56.53%-103.59%。然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这一数据骤降至1.38亿元-1.82亿元,同比减少2.17%-25.82%。这是自2021年以来,四川长虹首次在业绩预告中出现扣非净利润下滑。 此次利润增长主要源于被投资企业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属于一次性收益。而剔除这一因素后,公司房地产业务与海外家电业务的毛利下滑成为利润缩水的直接原因。尽管四川长虹未披露具体影响比例,但2024年财报显示,房地产业务营收同比下滑33.87%,海外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3.86个百分点,两者共同拖累了整体业绩。 此外,利润增速持续放缓,资产质量承压。从2021年至2024年,四川长虹归母净利润从2.85亿元增至7.04亿元,但同比增速从527.35%骤降至2.30%;扣非归母净利润从2.52亿元增至4.19亿元,增速从500.94%降至6.53%。2024年,公司毛利率从11.18%降至10.02%,净利率从1.85%降至1.74%,均创近年新低。 作为营收占比最高的业务,2024年四川长虹家电业务实现营收450.91亿元,占总营收的43","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2351627d567454c111e3f3b70db4537","width":"698","height":"74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535703158832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5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4933789462784,"gmtCreate":1754534538865,"gmtModify":1754534547787,"author":{"id":"335767484488960","authorId":"335767484488960","name":"智瑾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adb78c2ea9433972d7648d68345de1f","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35767484488960","authorIdStr":"335767484488960"},"themes":[],"title":"平安汽车金融被罚50万!","htmlText":"银行业首张汽车金融牌照,已注册68家分中心。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乡监管分局开出罚单。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汽车消费金融中心新乡分中心因“向不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发放贷款并形成风险、个人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被罚50万元。 同时,团队主管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 平安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中心于2018年11月获批筹建,是全国银行业第一家获批持牌的汽车消费金融类专营机构,于2019年7月正式开业。 2020年12月,平安汽融中心第一家分中心——石家庄分中心正式注册成立,此后版图不断扩大,目前已有68家分中心。 规模方面,截至2025年3月末,平安银行汽车金融贷款余额为2927.51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10.44亿元。 其巅峰规模在2020年9月末曾达到3216.53亿元,此后一直收缩至2024年上半年末的2822.16亿元,然后开始反弹。 新能源汽车贷款是平安银行汽车金融主要业务。2024年,平安银行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增637.68亿元,同比增长73.30%。 来源:禾金财经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listText":"银行业首张汽车金融牌照,已注册68家分中心。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乡监管分局开出罚单。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汽车消费金融中心新乡分中心因“向不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发放贷款并形成风险、个人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被罚50万元。 同时,团队主管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 平安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中心于2018年11月获批筹建,是全国银行业第一家获批持牌的汽车消费金融类专营机构,于2019年7月正式开业。 2020年12月,平安汽融中心第一家分中心——石家庄分中心正式注册成立,此后版图不断扩大,目前已有68家分中心。 规模方面,截至2025年3月末,平安银行汽车金融贷款余额为2927.51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10.44亿元。 其巅峰规模在2020年9月末曾达到3216.53亿元,此后一直收缩至2024年上半年末的2822.16亿元,然后开始反弹。 新能源汽车贷款是平安银行汽车金融主要业务。2024年,平安银行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增637.68亿元,同比增长73.30%。 来源:禾金财经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text":"银行业首张汽车金融牌照,已注册68家分中心。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乡监管分局开出罚单。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汽车消费金融中心新乡分中心因“向不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发放贷款并形成风险、个人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被罚50万元。 同时,团队主管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 平安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中心于2018年11月获批筹建,是全国银行业第一家获批持牌的汽车消费金融类专营机构,于2019年7月正式开业。 2020年12月,平安汽融中心第一家分中心——石家庄分中心正式注册成立,此后版图不断扩大,目前已有68家分中心。 规模方面,截至2025年3月末,平安银行汽车金融贷款余额为2927.51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10.44亿元。 其巅峰规模在2020年9月末曾达到3216.53亿元,此后一直收缩至2024年上半年末的2822.16亿元,然后开始反弹。 新能源汽车贷款是平安银行汽车金融主要业务。2024年,平安银行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增637.68亿元,同比增长73.30%。 来源:禾金财经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6b5d4dd528a92dad17e55435c275539","width":"447","height":"76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493378946278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1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follower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