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期权

前顶级机构期权做市商10年+, 公众号:三思期权

IP属地:海外
    • 三思期权三思期权
      ·11-03 20:48

      美股AI狂飙:蟑螂之后,还有灰犀牛?

      作为AI链的长期多头,我们上篇聊了“蟑螂论”——华尔街担心AI产业链背后的信贷风险。所以华尔街上也流行这样的策略:做多巨头股票的同时、做空巨头债券,然后安心享受美股AI的泡沫化趋势、同时又对冲AI Capex烧钱烧出一屁股债的风险。 文章一发完,美股就用一轮逼空行情回应了市场的焦虑:AI股继续飞,中美关系暂缓,私募债的“蟑螂”似乎被拍扁了。然而,如果你以为这样就没风险,那就太乐观了。因为在蟑螂之后,真正的“灰犀牛”正慢慢靠近——AI替代带来的裁员潮与消费萎缩。 虽然目前还不用慌,但AI产业狂飙带来的宏观经济问题愈发需要重视。 AI裁员潮:从新闻标题到经济现实 十月底这几天,美国两家巨头几乎同时宣布裁员:UPS、亚马逊。两家合计裁员接近十万人。而那些没有上新闻的公司,比如微软,更喜欢“钝刀割肉”——不大张旗鼓,而是慢慢“优化”。 这一轮被替代的,恰恰是美国最优质的白领岗位。AI的普及,让企业终于找到了“降本提效”的终极工具,用Capex来替代Opex(给AI设备的资本开支来替代给员工的运营开支),而对很多中产家庭来说,这意味着收入骤减、前景不确定。如果这股裁员潮继续蔓延,它可能成为2026年美股最被低估的灰犀牛。 图:五位数的裁员新闻接踵而至,UPS,AMZN等就业大户纷纷大幅裁员 “金发循环”的隐忧:AI的美好,建立在脆弱的平衡上 有人可能会说,美股和就业早就脱钩了,过去两年不也一样涨? 没错,但那种繁荣是一种“金发循环”——一切刚刚好。 在新技术诞生初期,企业资本开支和新技术引发的市场动物精神的确能够使得股市看起来很好;美股巨头把之前囤积的天量现金释放出来进行投资,给全产业链条带来了巨大刺激。 此外,国际跟风资金,比如软银这些风格激进的主题基金,带着日本等国廉价的资金也能够给整个AI链条巨大的想象空间。而居民部门还有超额储蓄托底,企业利润再投资也没触发债务警报。 经济数据
      2.03万5
      举报
      美股AI狂飙:蟑螂之后,还有灰犀牛?
    • 三思期权三思期权
      ·10-29

      蟑螂越来越多,纳指还能拿吗?

      省流版就是:虽然近期幺蛾子很多,但纳指月底能创新高,继续拿着。然后虽然近期AI链有所回调,但长期来看这段泡沫仍然还能享受一段时间。一代人看了《大空头》电影,觉得里面的主角团很酷,于是接下来的十几年都把一切新兴事物都称为泡沫。对很多人来说,泡沫的定义可能只是一个他们没有参与的牛市。 ----- 从今年一季度DeepSeek震撼华尔街开始,几乎每个季度市场都会冒出一个“新叙事”,告诉你——AI牛市可能要完了。 二季度是贸易冲击,三季度末到四季度初,又轮到了信贷市场的“蟑螂论”。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借用巴菲特的蟑螂论警告:汽车行业的破产可能只是开始——“当你看到一只蟑螂时,说明背后可能还有更多。”这句话的分量不轻,因为它出自一位老派银行家口中。 不过,就算已经有蟑螂开始跑上地面,大家还是在加仓。毕竟,目前美国AI相关投资占GDP的比例仍不到1%。而在历史上的几次技术浪潮中,无论是铁路、电气化,还是互联网时代,这个比例都在2%-5%之间。AI的浪潮才刚刚开始,华尔街当然不想也不能错过下一个20万亿美元的增量故事。 蟑螂论”:AI繁荣背后的信贷隐忧 从传统银行家的视角看,所谓“蟑螂”并不是某一家公司出事,而是一种连锁反应。过去几年AI产业链的疯狂融资,确实让华尔街的老一辈人有点熟悉的恐惧——这种熟悉,来自20多年前的互联网泡沫。 那时,投资热情盖过了风险意识,会计手法花样百出、融资结构越来越复杂、激励错配越来越严重。账面上的“繁荣”,是靠流动性和杠杆堆出来的幻象。一旦利率上行、融资成本上升、利润率被压缩——遮羞布一掀,繁荣就成了泡沫。 而如今,OpenAI的“锁链式融资”和各类私募基金的复杂结构,也确实让人想起了那段历史。问题在于,AI这次的体量远大于当年的互联网,杠杆和信贷的传导路径也更复杂。 银行和私募的“AI杠杆” 目前美国银行体系一方面通过贷款簿
      2,0031
      举报
      蟑螂越来越多,纳指还能拿吗?
    • 三思期权三思期权
      ·10-01

      大宗商品是否会迎来全面牛市?(II)

      “要接受新的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范式,其核心是现代重商主义……发达国家的重商主义也是对制造业空心化痛苦的防御性反应。随着全球化造成的不平衡被视为不公,重商主义走向主流……特朗普政府的议程具有现代重商主义的全部特征——美国政府正进行史上最大规模之一的行政权力扩张来主导经济……国家安全成为产业政策的驱动力” ——桥水基金 8月11日报告《Navigating Through a Time of Extraordinary Change》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从配置转移的角度描绘了未来几个季度商品整体走势的推力,也笼统描述了一下我们目前所处的周期位置。 而这一篇文章,我们再讲一些美国具体的政策层面和经济层面的动因,和原油期货接近08年低位的净多头仓位。  从政策层面看,目前小部分华府观察家认为,市场把TACO等同于Trump1.0,是低估了本届共和党政府的“再工业化和实施现代重商主义”的战略决心(至于在中期选举临近的压力下,他能不能做到先另说);  对特朗普战略决心的忽视,意味着市场也可能战术性的低估了特朗普政府拟催化经济增长和扭曲利率市场的力度(这也是我们这几个月一直强调的观点、以及对美股乐观的重要理由)。  从经济层面看,美国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再通胀,就业市场趋于乐观的预期正在成为主流。政策预期差与季度经济走势都为商品的进一步行情开展奠定了基础。 图:特朗普的历史使命——终结全球化,颠覆近三十年的资产价格关系   1.政策层面:特朗普的再工业化和现代重商主义 首先来看政策层面,我们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介绍过特朗普政府一些比较疯的施政策略,比如海湖庄园协议这些,之后春夏季又发生了关税与不断的TACO。这些眼花缭乱的措施让市场似乎慢慢觉得我们又回到了Trump1.0时代——只要股市涨就行(美元偏弱)。 然而,从近期白宫频繁入股
      1,659评论
      举报
      大宗商品是否会迎来全面牛市?(II)
    • 三思期权三思期权
      ·09-23

      大宗商品会有新一轮牛市吗?

      报告要点: 商品周期,往往从商品交易的人力资本的萧条开始。 比如说2019-2020年,许多大机构里老练的商品分析师和交易员都不多了,现在想起来,那正是本轮国际商品的一个底部,也是康波萧条的佐证。按照平均8~11年的萧条期推算,我们即将新来新一轮的康波周期,26、27年可能会是新一轮大宗商品牛市的起点。 这一判断并非空穴来风,市场对于AI科技浪潮的疯狂追捧,以及对于地缘风险的隐隐担忧正为商品周期提供了绝佳的土壤。英伟达一家AI公司的市值,就足以媲美全球所有商品公司的总市值。只要机构认为有必要多少配置一些商品板块,那产生的资金流动规模都是巨大的。  更何况,像是世界黄金协会正希望通过现实世界资产(RWA)的方式,让更多年轻人认识黄金投机、接受黄金投机。这可能会成为未来商品泡沫化的强大助推力。 彩蛋:延续上周五的‘奇妙’走势,今天贵金属板块继续创历史新高。但有意思的是,近期黄金的走势竟然和数字资产出现了近乎完美的镜像表现。 正文: 周期研究的核心是对过程的描述,如果不是对过程的珍视,对周期的一知半解只能永世沉沦。我们从来没有把周期当做宏观经济来研究,周期是经济、技术、社会系统及其社会制度的综合产物,在周期大系统面前,几个宏观指标的微小变化根本不值一提,周期研究的境界是以对系统的理解来推断细节的变化,过程与系统才是周期的奥义。 ——周金涛 2016年9月 世界上贸易资源的很大一部分仅由少数几家公司处理,其中许多公司仅由少数人拥有……这些数字低估了交易者的作用:作为市场上最快最激进的参与者,往往是他们的交易决定了价格。 ——《待售的世界》 商品周期,往往从商品交易的人力资本的萧条开始。  比如说2019-2020年,许多大机构里老练的商品分析师和交易员都不多了,现在想起来,那正是本轮国际商品的一个底部,也是康波萧条的佐证。  经历疫情之后的全球财政刺激
      1.18万3
      举报
      大宗商品会有新一轮牛市吗?
    • 三思期权三思期权
      ·09-03

      美元下行周期的第二乐章,来不了这么快

      去年底至今,美元已从历史高位下跌至本轮美元周期的阻力位,期间也助力了包括大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和新兴资产的大幅反弹。从技术层面而言,在这十余年形成的上行通道线附近,美元的确有展开反弹的可能性。 图1:美元尚未跌破自2011年以来的上行通道 然而,周五杰克森霍尔会议上鲍威尔的鸽派讲话,又的确让市场笃定了9月份降息的预期(概率86.2%,见图2),使得美元继续承压,并跌破了7月以来的反弹趋势线(图3)。 图2: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未来一年美联储的降息节奏概率图 图3:在周五杰克森霍尔会议后,美元指数跌破夏季以来的短期支撑线。 于是,美元指数目前形成了一个长期支撑位有反弹动力(图1)、然后短期处于向下趋势(图2、图3)的纠结局面,或许几周之内就将面临方向选择。 当技术面和基本面出现较大分歧,或者,技术面可能发生重大突破或反弹的时候,就有必要再对两种剧本进行考虑——是美元就此一路向南奔向80,还是重新回到一个96-106的中等强势美元环境。 在美元一路向南的情况下,我们将会面临一生中很难得的弱美元机遇期,包括亚洲在内的新兴市场股市、现在新兴的某些MEME股、数字资产,都会呈现井喷般的上涨;近期大国股市的大幅反弹,除了上市公司的业绩修复、内部政策刺激和预期的改善,也离不开外部环境改善的助力。 图4:在周五杰克森霍尔会议一发言,二饼(ETH)价格一下子就被炒上去 而如果美元一旦受某些因素影响反弹、亦或是特朗普班子对导致弱美元的政策不再追求,那么不仅是新兴市场股市和图4的这类新兴资产会受短期影响,整个宏观环境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不过纠结本就是交易的真实一面,人性很难下大力气去押注一场史诗级别的突破,相反还常在支撑附近为均值回归找些道理。更何况,如果真的发生了重大突破(比如突破图1的支撑线),再去追也不迟,不仅能把之前押注反弹的钱赚回来,还能跟随趋势赚更多。而盲目押注图3的短期突破会发展为图
      7,977评论
      举报
      美元下行周期的第二乐章,来不了这么快
    • 三思期权三思期权
      ·08-19

      历史巧合之下,一场或有的调整

      从四月关税冲击之后的特朗普交易(财政放开、货币放开、管制放开),美股大型科技股和股指不是已经新高、就是在创新高的路上。尽管部分宏观数据出现疲软,但是美股涨势依旧,毕竟当前的美股早已是由科技巨头主导,而对于这些不惧本土基本面的科技巨头,短期内也缺乏实质性的空头因素。不过,历史上的美股在8、9月份的表现,也的确有着波动大于收益的统计规律。 本文的第二部分则讨论了英镑资产当前的脆弱性,巧合的是,本届的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当年便是在索罗斯账下做空英镑而一战成名(甚至作为伦敦办事处管理合伙人的贝森特,还算主导了索罗斯的英镑世纪大空头) 图:在科技巨头的带动下,纳指大盘连创新高 1.风险资产的热潮 就像上期文章所说:当前的美国政治背景,乍一看乱糟糟,但财政货币双宽松、实际利率低、降息预期较高、美元偏弱,包括美股AI、数字资产、非美市场在内的风险资产的牛市格局”已经是非常明确的市场潮流。 根据统计,Mag7+AVGO+ORCL+PLTR这一组热门股从四月以来就贡献了标普大盘80%的回报;不仅如此,美股七大科技股占标普权重已经重新回到2024年6月和2025年一月的水平,美股集中度进一步上升。 图:七大科技股占美股总市值比重回到历史高位,若突破失败美股将陷入调整 图:美股市场宽度极度恶化(美股的寡头化趋势) 我们这篇文章并不是想批判这种趋势,凡是存在的趋势就具有很大的合理性,毕竟目前人工智能的确加剧了垄断巨头的竞争优势,特朗普当局又极力呵护股市并试图财赤+降息,当前主流趋势持续下去的可能性并不低。 而且即使特朗普当局的上述行动或在未来产生副作用(比如说未来几年的通胀风险),但其负面效果至少在今年底之前都很难显现。无论你是否喜欢特朗普,当前美国政策对于风险资产尤其是特朗普点名支持过的风险资产至少在今年都是有利的。 然而,历史上的美股,在八月九月的季节性统计规律并不乐观,如果未来两个月美股在过快
      3,408评论
      举报
      历史巧合之下,一场或有的调整
    • 三思期权三思期权
      ·07-29

      川普又对美联储下手?华尔街会如何抢跑

      最近白宫持续对鲍威尔施加政治压力逼迫其尽快降息乃至辞职。我们从24年至今的多篇文章都提到过,如果特朗普上台,美联储将面临激烈的政治斗争。在24年底,律师出身的鲍威尔也表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律师团队,以应付新政府可能对美联储的上下其手和攻击。一语成谶,如今的美联储可谓是四面楚歌。  那么,目前美联储究竟都面临了哪些挑战或压力,这些针对美联储的“斗争”又会引发怎样的市场反应呢?本期就为大家梳理。  注:本文上周三发布于三思社的星球,而周五美股收盘前特朗普就已忍不住再次行动,亲自“上门”陪同鲍威尔参观联储超支的装修工程,声称“一般来说我会解雇施工超支的项目经理”,鲍威尔也不甘示弱的回怼自己不会屈服。不过双方在明面上互放狠话之后似乎暗地里都留了一手。特朗普称鲍威尔会做正确的事(降息),而他也将干完任期。   美联储成了'软柿子',大家都来捏一把 除了总统特朗普每天喊话降息之外,本轮批斗美联储最卖力级别最高的政府官员当属财政部长贝森特。  7月21日,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在华盛顿的联储资本会议上发出“根本性重置”呼吁,直陈当前金融监管的两大弊端(具体事由不用细看,里子还是为了逼迫降息,但财长直接施压有碍观瞻,总得找些看得过去的面子): 其一是,“事后救火”式监管——联储监管者往往在危机爆发后仓促推出新规,角色不像是 “防火巡逻队”。其二是,联储2023年提出的“双重资本要求”——迫使银行同时满足两套标准——既无严谨的校准方法,又令银行合规负担倍增,拖累信贷投放。贝森特喊话联储打破监管机构之间的扯皮,审视并取消不合时宜的资本规则,让中小银行也能“入场”享受更低资本要求的红利。  图:财政部长对美联储的批评。而参与批斗鲍威尔的高级联邦官员还不止贝森特一人,而议员则就更多了。当前参与批评美联储,是件政治加分、但
      4,473评论
      举报
      川普又对美联储下手?华尔街会如何抢跑
    • 三思期权三思期权
      ·07-15

      美元跌了那么多,下半年能反转吗?

      年初的时候写过几篇文章宣传美国例外论破产可能导致的弱势美元。今年上半年,美元指数录得自1973年以来最差的半年表现,下跌了11.3%。 弱势美元的持续也点燃了许多连带交易,譬如做多新兴市场股票和一些对美元汇率敏感的大宗商品。 然而,美元这种持续快速下行的局面能否持续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上期文章从资金流向的角度,认为美元至少在短期内或已见底(当时基于资金流角度在短期内一同看好的还有包括美股在内的全球风险资产,以及美债虽有长期压力,但近期不再适合做空)。 图:根据美银的统计,今年上半年美元的跌幅很不寻常 特别是目前我们仍然不能确定美元的技术层面完成了向下突破。下图中美元长期月线图虽然轻微的跌破了从2011年以来上行线,但是仍然需要一到两根月线来确认六月月线这一向下突破是否是“假信号”。只有真的确认跌破,才能预期美元将重演2002-2007年的弱势走法,否则2011年以来的长支撑线还不能轻易看破。 图:美元长周期技术走势到了十字路口,是支撑线反弹还是向下突破? 鉴于弱美元交易走到了真正的技术面十字路口并且是许多交易的逻辑起点(比如多EM股票),本期我们梳理下美元空方和多方的理由,看一下市场上支持全年弱美元和支持美元将可能反弹的视角各自的道理都是什么,以便后期慢慢证实或证伪这些逻辑。 首先来看支持美元下半年还将继续下跌的理由,看逻辑是否站得住脚、亦或是时间窗口是否吻合(即长期看空也可能短期反弹) 第一点,依然是我们在此前系列文章中反复强调的:由于美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其经常账户长期处于赤字,而资本账户则维持长期净流入,这种结构性特征已延续数十年(但持续很久的一件事物往往惯性都能维持很长时间,餐饮界有个说法:一个持续百年的老字号很可能还能开一百年,而一个刚开业一个月的新手店很可能下个月就要关门歇业)。 正是这一结构,使得全球范围内持续存在对美元资产的配置需求,从而支
      1.34万评论
      举报
      美元跌了那么多,下半年能反转吗?
    • 三思期权三思期权
      ·06-27

      美股美债美元,谁能反弹?

      美股美债美元,谁能反弹? “关税日”以来,美元和美债都跌了挺多,哪个反弹的概率大一点?它们对美股及全球风险资产的影响如何? 美联储“看守主席”鲍威尔在6月FOMC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特朗普关税影响到美国消费者,商品价格的通胀将在夏季上升。从美联储的最新的点阵图来看(下图),2025年的降息2次的预期不变,2026年的降息预期相比上次有所下降。 图:FOMC会以后的最新点阵图 另外,“看守主席”鲍威尔还表示,考虑到目前劳动力参与率强劲以及薪资增长良好,(劳动力市场)降温并不值得忧虑。鉴于这些发言,“新债王”冈拉克在FOMC之后的采访中表示,美债收益率曲线陡峭(短稳长升)的趋势还将持续。 如果只看现有的数据,日内瓦会谈后的一系列美国经济数据有点像“金发女孩”的情景:就业数据强劲,通胀则轻微走低。从物价来看,无论是PPI还是CPI都好于预期,且出口方价格现已进入负值区间(下图),这表明至少目前,亚洲的一些重商主义国家正在部分吸收关税带来的输入成本影响,这显然是一个积极信号。另外,尽管面临25%的关税压力,5月新车价格仍下降了0.3%。 图:根据上月的美国数据,无论是PPI还是CPI都好于预期,关税的负面暂未现象 但是,5月的数据可能并不完全具有代表性,正如鲍威尔所说的,“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关税影响的逐渐显现。上周标普全球(S&P Global)发布的美国PMI报告(涵盖服务业与制造业)中也指出:“关税推动了投入价格和产出价格的通胀双双明显加速。”因此,这意味着通胀风险偏向上行,中长期债券收益率定价仍需较大的通胀风险补偿。 再来看劳动力市场,虽然企业不再积极招聘,但也并未开始裁员;初请失业金人数同比增速仍低于10%(这通常是衰退的门槛),这都意味着做多长期债券价格很难,经济衰退的证据并不确凿。不仅如此,基于本月的最新数据,我们的失业率模型继续预测未来一个季度失业率还将维
      1.34万评论
      举报
      美股美债美元,谁能反弹?
    • 三思期权三思期权
      ·06-09

      鲍威尔下课后,川普能让联储听话降息吗?

      前两期文章谈到美国长期来看大概率会进入到“财政主导型”的宏观政策组合,在这种政策导向下,美联储或沦为财政的配角并不断为美国政府提供钞票。 而这一格局目前只是出具端倪,它的真正起点,或许就是华尔街目前流传那个小道消息,即鲍威尔下台之后,特朗普政府新任命一个听话的联储主席(配合降息甚至重启QE)。 1.“等待戈多”的美联储 如果顺着这样一个情境倒推,那么对于联储这个庞大的官僚机构而言,当下被夹在中间,最好的政治策略可能就是什么都不做,等待新领导的方针。 不仅如此,特朗普关税政策前景的不明朗也给了联储官员“当鸵鸟”的理由。就在 4 月,美联储还认为他们很快就能清楚了解特朗普政府的关税路线图。 而随着局势的波动,这一假设被证明过于天真,目前大多数美联储决策者已经暂停评估关税的影响,转而等待硬数据来展现实际。比如,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将当前的环境比喻为“在浓雾中行驶”。再比如说,库格勒理事在 5 月 12 日表示:“贸易政策仍在演变,甚至就在今天早上还在变化……”。 虽然美股已经对关税新闻适当“脱敏”,甚至发明了一个新名词“TACO”(川普永远会退缩)来给多头壮胆,但是美联储这些政策制定者显然觉得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依然很高。 综上,目前许多投行预期新一次联储议息会议能带来的新增政策指引会非常的有限,市场对2025年美联储的降息次数预期依然是两次,也非常稳定,没有什么变化。 图:根据芝商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预测,今年后续的降息次数依然稳定在两次 2.利率预期直接跳到2026 那么明年呢?其实聪明的利率市场早在四五月份就已经跳过了2025,把降息预期的重头戏押注在了2026年。 观察下图CME 短期利率SFRZ5Z6价差合约,可以发现四月之后,市场进一步交易2026年12月的短期利率会低于2025年12月,即2025年的降息预期稳定,而2026年的降息预期上升。 图:根据期货走势,市场
      6,029评论
      举报
      鲍威尔下课后,川普能让联储听话降息吗?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