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招财部落
挖掘驱动事件,紧跟Top机构的调仓逻辑,搭投资顺风车。
IP属地:广东
+关注
帖子 · 198
帖子 · 198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招财部落
招财部落
·
11-05
25亿元!又拿下国际大药企订单
今晚,晶泰科技发布公告,旗下生物药研发创新平台Ailux 与礼来达成了一项多靶点战略合作与平台授权协议,包括数千万美元预付款以及近期里程碑付款总协议价值高达3.45亿美元(折合约25亿人民币)。 根据协议,礼来将借助晶泰Ailux平台加速多个治疗领域的双抗发现与开发,同时利用其AI抗体研发平台加速内部管线的研究。 这是继2023年礼来与晶泰签约2.5亿美元AI小分子药物发现合作订单之后的再度携手合作,这意味着晶泰科技的AI药物发现及开发系统,在小分子、大分子领域均得到了国际顶尖大药企的认可。大药企砸下真金白银,就是商业价值的充分认证。 晶泰今年的订单拿到手软,就在3个月前的8月份,晶泰科技与DoveTree签署合作协议,将基于“AI+机器人”平台,为DoveTree在肿瘤、免疫、神经和代谢等疾病领域多个靶点开发小分子与抗体新药。晶泰拿到了5100万美元首付款、4900万美元的近期付款以及高达58.9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再加上销售提成,总交易金额高达59.9亿美元,约合430亿元人民币。 晶泰不光自己订单拿到手软,自己合作的客户AI药物发现的新药也订单不断。今年6月份,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签约获得1.1亿美元首付款、16.2亿美元潜在开发里程碑付款、36亿美元销售里程碑以及销售提成,总交易金额高达53.3亿美元。阿斯利康锁定的正是石药集团AI引擎双轮驱动的高效药物发现平台,发现和开发新型口服小分子候选药物。而给石药集团的AI平台外部技术合作方正是来自晶泰科技。 通过与药企合作,强化靶点发现和分子生成的能力。再通过临床实力积累,快速将分子推进合成以及临床前试验阶段。从结果来看: 1)研发周期缩短至传统的1/3。传统药物发现要4-6年,而AI平台将临床前阶段压缩到11-18个月; 2)成本降低90%。相比于传统研发数亿美元的投入,一款药单项目支出大概只有270万美元,实现了低成本批
看
359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25亿元!又拿下国际大药企订单
招财部落
招财部落
·
10-27
28亿,高瓴杀入医药卖水人赛道
砸下28亿,擅长资本运作的高瓴又出手了! 近日,药明康德在发布三季度报告的同时发布了一则出手资产的公告,拟以28亿元将其全资子公司上海药明持有的康德弘翼和津石医药100%股权进行转让,受让方正是高瓴资本旗下的公司。 根据财报数据,药明康德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为328.6亿元,同比增长18.6%;归母净利润120.8亿元,同比增长84.84%。单看Q3营收为120.6亿元,同比增长15.3%;扣非净利润39.4亿元,同比增长73.8%,相当炸裂!按这盈利情况,药明康德的PE在20倍附近,按PEG计算妥妥的低估了。当然,美国的《生物安全法案》反反复复的困扰,也是近年来资本对其估值相对保守谨慎的原因。 很多朋友就疑惑了,药明康德业绩稳如老狗为何还要剥离这两家子公司? 公告里提到了,药明康德剥离的原因是聚焦 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业务模式,专注药物发现、实验室测试及工艺开发和生产服务,并加速全球化能力和产能的投放。 康德弘翼主营的是临床CRO,津石医药主营SMO业务(Sit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即临床研究中心管理服务),这两块业务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占总营收的3.5%相比去年继续下滑,净利润合计不到1亿元。原因在于,临床研究服务的客户更多在于国内,而国内创新药一级市场的投融资尚处在拐点位置,景气度和复苏相对滞后一些。 反观药明康德业务聚焦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中,药物发现、实验室测试及工艺开发和生产服务则热火朝天。 1)小分子工艺研发和生产(“D”和“ M”,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业务前三季度142.4亿元,同比增长14.1%。其2025年前三季度,小分子D&M管线累计新增621个分子。 2)TEDIS(多肽及寡核苷酸,主要是GLP-1类多肽药)前三季度营收达到78.
看
521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28亿,高瓴杀入医药卖水人赛道
招财部落
招财部落
·
10-20
扑街了,医药龙头加速恶化。。。
药茅的增长神话最终还是破了。就在本周末,片仔癀发布三季报,各项指标都扑了街,作为中医药的龙头股,片仔癀的失速很有代表性意义,今晚来梳理梳理。前三季度营收74亿元,同比下降11.9%;净利润21亿元,同比下降20.7%。单看三季度,营收20.6亿元,同比下降26.3%;净利润6.87亿元,同比下降28.8%;扣非净利润下降至54.6%。肝病用药营收下降9.41%,心脑血管用药(安宫牛黄丸)营收骤减65.2%,核心业务遭到重创。深挖下来,片仔癀惨兮兮的业绩起码有四点现阶段是无解的:1)核心原材料成本高企。片仔癀的核心原材料是天然牛黄和天然麝香,这占到了成本的90%。而这些名贵药材的价格近些年来一路飙涨,天然牛黄从2014年的20万元/公斤涨到现阶段的145万元/公斤。原材料高位运行,直接导致肝病用药的毛利率下降不止,今年Q3依旧同比下降9.68个百分点。2)提价策略失效。阿胶和片仔癀都在向茅台学了提价策略,东阿阿胶前几年暴雷了,管理层换人花了几年时间才缓过来。而片仔癀从十年前的400元/粒逐步提到了现阶段的760元/粒,2023年直接提了170/粒幅度最大。但糟糕的是提价并未有效驱动销售增长、对冲成本压力,反而造成库存积压,截止Q3末期,存货余额高达61.6亿元,比年初多了12亿。3)多元化战略不及预期。片仔癀在多元化上探索了化妆品、安宫牛黄丸业务,而今年前三季度,化妆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3.82%。2020年通过并购获得安宫牛黄丸产品,但前三季度收入暴跌65.20%,而整个安宫牛黄丸市场规模却有7.53%的复合增长,片仔癀未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4)可选消费属性,需求疲软。片仔癀这类产品有着浓厚的消费属性和礼品属性,不能单纯的当做医疗刚性需求来看待。不用多说,消费数据一时半会还看不到逆转的趋势。片仔癀凭借着其独家垄断性质,拥有极深的护城河及定价权有持续被人所需要的属性一直备受追
看
377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扑街了,医药龙头加速恶化。。。
招财部落
招财部落
·
10-09
20亿美元出海却遭遇开门杀!创新药怎么了??
自7月底恒瑞医药的PDE3/4以及其他11个临床前分子签约GSK出海拿下5亿美元首付款+12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之后,8、9月份已经很久没有创新药出海大单了,超过1亿美元首付款的BD交易寥寥。 就在昨天,诺诚健华宣布,与与海外生物药企Zenas BioPharma签署授权许可协议,将处于临床Ⅲ期阶段的BTK抑制剂奥布替尼在多发性硬化(MS)领域的全球独家权利、奥布替尼在非肿瘤的其他治疗领域的大中华及东南亚以外区域的权利,以及IL-17 抑制剂、口服透脑的TYK2抑制剂两款临床前产品的全球权益授权给Zenas。 诺诚健华将获得1亿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包括2026年达成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向诺诚健华发行700万股Zenas普通股股票(当前股价为20.85美元,约合1.5亿美元),包括2026年初达成里程碑向诺诚健华发行的股票,加上其他达成临床开发、注册和商业化里程碑的付款,总交易金额超过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亿元)。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今天诺诚健华A股跌了5%,港股收跌11%。 很多朋友看了公告云里雾里,有必要给大家捋一捋: 1)诺诚健华卖的是三款产品,奥布替尼、IL17、TYK2,其中奥布替尼是分适应症卖的,卖了多发性硬化(MS)全球权益、非肿瘤的大中华以及东南亚区域。奥布替尼最有价值的是多发性硬化适应症,诺诚健华保留肿瘤的价值有限。 2)在付款的节点上表述太过于鸡贼,“1亿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公告根本没法分清。翻开Zenas美股公告,实际的首付款现金部分只有3500万美元,但拿到首付款的同时拿到500万股的股票,这些才是签约就可拿到手的。达到临床3期里程碑后再拿到2500万美元+200万股股票。后面的钱将在监管里程碑和销售里程碑拿到。 3)曾经的退货风波。诺诚健华的奥布替尼卖过一次,在2021年7月,诺诚将当时临床2期的奥布替尼多发性硬化等
看
322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20亿美元出海却遭遇开门杀!创新药怎么了??
招财部落
招财部落
·
09-22
73亿美元交易落地,减肥药的逻辑变了!
今天,辉瑞宣布了一则重磅的并购。辉瑞将以每股47.50美元的价格收购美股上市公司Metsera全部流通股。此外,辉瑞还将以每股22.50美元的额外现金作为三项特定临床及监管里程碑付款。并购交易总金额合计达73亿美元。今天下午开始有小作文传出,A股减肥药概念悉数跳水,Metsera股价跳涨超50%。晚上官方公告落地,辉瑞终于将心念念的减肥药收入囊中。而减肥药逻辑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在新冠时期凭借mRNA疫苗以及新冠口服P药赚得盆满钵满的辉瑞这两年有点落寞,产品上被增速迅猛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抢尽了风头,辉瑞股价也较新冠巅峰时期腰斩。辉瑞的减肥药自研之路可谓坎坷:1)2023年底,首款口服GLP-1候选药物Lotiglipron因临床试验中出现肝酶升高问题被终止;2)2025年4月,GLP-1口服药物Danuglipron也因一名患者在1期试验中出现潜在药物诱导的肝损伤而被叫停;3)2025年8月,因临床数据原因,辉瑞放弃了最后一款GLP-1受体激动剂PF-06954522的开发。三条管线的尝试,三次折戟,辉瑞在GLP-1赛道的自研布局全军覆没。基于对肥胖以及代谢疾病布局的战略考虑,辉瑞不得不转向外部合作与并购。在这一波中国创新药飞涨的行情中,辉瑞接洽国内药企洽谈减肥药BD出海的小作文层出不穷。直至今天73亿美元并购Metsera的消息出炉,市场才恍然大悟,减肥药的逻辑变了。辉瑞花重金并购Metsera至少有以五点考虑:1)买平台而不是BD单款产品。Metsera有四款产品进入临床阶段,进展最快的是已经进入Ⅱb阶段的GLP-1 RA药物MET-097i。用药12周,受试者体重减少了11.3%。而且是每月一次给药,皮下注射。长效胰淀素(Amylin)类似物药物MET-233i这款药物的半衰期达到了19天,它在1.2mg的剂量之下,实现了5周左右8.4%的减重效果,很惊艳。通过并购M
看
1,158
回复
评论
点赞
2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73亿美元交易落地,减肥药的逻辑变了!
招财部落
招财部落
·
09-18
中国创新药数据领跑,长期机遇怎么抓?
上周,在2025年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中国创新药再度闪耀全球。本次大会中国学者主导的35项学术任务中,33项入选口头报告(Oral Presentation)。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级的专业会议上,每一个口头报告席位都激烈PK,只有那些具备“颠覆性”潜力的数据,才能登上这个讲台。这个讲台也是定义临床实践、改写治疗指南的舞台。 一、中国创新药站上舞台C位 康方生物全球首创的PD-1/VEGF双抗——依沃西单抗发布了首个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HARMONi研究的更新数据:随着随访时间延长,ITT人群OS HR(风险比)进一步缩小(HR=0.78,P=0.0332),OS结果呈明显改善趋势,特别是北美人群的OS获益更为突出(HR=0.70)。 中国生物制药的TQB2102(HER2双抗ADC)II期研究59例NSCLC(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全人群ORR 62.7%,DCR 97.2%,有望成为双抗ADC的潜在王者。 复宏汉霖的PD-L1 ADC——HLX43,作为一款广谱抗肿瘤ADC,HLX43在免疫&化疗经治的NSCLC(非小细胞肺癌)人群中展现疗效优势,有望为标准治疗失败的后线耐药NSCLC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方案。 百利天恒的EGFR×HER3双抗 ADC,更是入选 WCLC 官方新闻发布计划(全球评分最高研究),验证其联合奥希替尼一线治疗、单药后线治疗 EGFR 突变 NSCLC (非小细胞肺癌)的遥遥领先的疗效。 …… 众多来自中国的创新药数据领跑全球,站上了世界舞台的C位。 二、创新药布局的历史机遇 1)出清:经历了四年的调整,医药板块出清最为明显。大浪淘沙,熬过行业周期活下来的都是手中有竞争力产品、有优秀团队的真创新药企; 2)反转:丙类医保目录及商保政策实打实的为创新药、
看
564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中国创新药数据领跑,长期机遇怎么抓?
招财部落
招财部落
·
09-08
入股9.44%!医美巨头抄底创新药企
周末,港股上市Biotech公司圣诺医药发布公告,将以12港元/股的价格向四位认购人发行1735.24万股新股,占增资后总股本的14.16%,净筹资约2.06亿港元,发行价格跟上周五的收盘价打了八折(19.84%)。这四位认购人中,出资最大的正是玻尿酸龙头华熙生物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华熙出资1.38亿港元认购了9.44%的股份,同时有权向圣诺医药派驻两名董事。其余三人中一人为圣诺医药的副总裁以及两位自然人控股的境外公司主体。在四年前的创新药牛市中,华熙生物作为医美巨头赚得盆满钵满。2022年营收高达64亿,净利润近10亿元,而且均是双位数增速。华熙的玻尿酸原料全球市场占比高达44%,可谓是占据了半壁江山。原料研发-医疗终端-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构成的四轮驱动模式,华熙在医美领域攻城略地。然而,随着近两年玻尿酸赛道的内卷以及消费下行,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持续下滑。到今年上半年营收只有22.61亿元,同比下滑20%;扣非净利润只有1.74亿元,同比下降了45%。屋漏偏逢连夜雨,业绩不好的时候华熙高管腐败等新闻充斥着眼球,今年更有机构“踩一捧一”,将玻尿酸和业绩红火的胶原蛋白进行对比,称玻尿酸有“馒化脸”的风险,并指出皮肤护理和修复功效若于胶原蛋白。华熙生物在公众号展开隔空骂战。华熙生物也曾加码合成生物学领域,但短期内收效甚微,无法弥补业绩下滑的窟窿。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为华熙生物迫在眉睫的问题。选择专注于RNAi疗法的圣诺医药并非只是医美业务的延伸,更是看好小核酸药物的未来潜力。随着修饰递送技术的不断突破,小核酸药物的应用场景从罕见病、遗传病到心血管、代谢性疾病、肿瘤、自免以及医美等方向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圣诺医药最早于2007年由原诺华的研发高管陆阳博士创立,拥有 GalNAc 、PNP、GalNAc-PDoV自主递送平台。圣诺医药的管线中进展较快的S
看
707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入股9.44%!医美巨头抄底创新药企
招财部落
招财部落
·
08-25
赢麻了!创新药一哥BD出海又一单
今天盘后,创新药一哥百济神州发布公告,与Royalty Pharma签订《特许权使用费购买协议》。Royalty Pharma将支付8.85亿美元首付款,以购买收取DLL3/CD3双抗Imdelltra在中国外地区年度销售净收入中特许权使用费的大部分权利。 除了以上这部分权利外,2026年8月25日即一年之内,百济神州还有额外的卖出选择权,允许百济神州自行决定是否向Royalty Pharma出售额外的特许权使用费的权利。如行使选择权,Royalty Pharma将支付6500万美元额外付款。 此外,对于未来Imdelltra在中国外地区净收入超过15亿美元的部分,百济神州还将分享特许权使用费的一部分。 很多朋友看了云里雾里,不大理解这笔交易到底BD了个啥。今晚梳理梳理: 1、交易的资产到底是什么? 跟此前看到的大多数BD交易不一样,本次交易不涉及任何知识产权的转让。而是针对未来商业化之后的“特许权使用费”进行转让,百济神州相当于提前锁定了9.5亿美元的未来“分红”收益,假如Imdelltra在海外卖超15亿美元,还能继续享受一部分收益。 2、Royalty Pharma是何方神圣? 不得不感叹美国投资工具的丰富度,啥东西都可以证券化。跟字面意思相似,Royalty Pharma是一家专门针对生物制药特许权投资的公司,而且还上市了,市值212亿美元。跟主流投股权的VC\PE不一样,他通常不直接投资于药企的股权,而是针对某个药物的权益进行投资。只追求分享部分营业收入作为投资的回报,在业界称作特许权交易(RBF,Revenue-based Financing,基于收入分成的融资)的投资,赌的是产品未来销售放量。Royalty Pharma在业内很知名,曾经参与过前任“药王”修美乐、一代BTK之王伊布替尼等多个爆款产品的专利权交易。 3、Imdelltra是个什么产品? Imde
看
552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赢麻了!创新药一哥BD出海又一单
招财部落
招财部落
·
08-24
龙头扑街,医药冰火两重天
周末,中药龙头片仔癀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快报,营收53.79亿元,同比下降4.81%;净利润14.42亿元,下降16.22%。 这是片仔癀近11年来首次出现净利润下滑,中药茅扑街了。 营收下滑很好理解,片仔癀的销售宣传的是保肝护肝的解酒药,业绩向来跟高端白酒正相关。今年的白酒卖不动了,片仔癀的故事难以持续,偏消费属性的产品都遇冷。 对利润侵蚀更大的方面来自成本端,主要原材料天人牛黄从2023年1月份的65万元/公斤涨到今年初的165万元/公斤,成本压力剧增。 同为老字号的定位,片仔癀的知名度远不如同仁堂和云南白药,在互联网上的声量微乎其微,宣传手段还停留在90年代,片仔癀急需具有开创性精神的管理层啊。 片仔癀消费者男性居多,东阿阿胶几乎为纯女性消费者,而东阿阿胶上半年营收利润都双位数增长,消费能力的差距可见一番。 同样扑街的还有HPV疫苗赛道,作为默沙东HPV疫苗在国内的代理商,智飞生物今年上半年营收49.19亿元,同比下降了73%;净亏损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2亿,史上首次亏损。就在两年前,智飞生物的营收还一度高达529亿,净利润达80亿元。 今年上半年,默沙东的四价HPV疫苗、九价HPV疫苗批签发量分别为0支、423.88万支,分别同比下降100%、76.8%,数据惨不忍睹。 除了四价HPV疫苗内卷之外,今年初万泰生物的九价HPV疫苗获批了,定价499元,相比于默沙东九价的1300元优势很大。未来1-2年内还有几家获批上市,内卷还将继续。 作为代理商的智飞在HPV疫苗接种量下降以及价格内卷压力之下,经营困境就突显出来了。上半年应收账款仍高达135亿元,占公司总资产比例29.43%;存货金额也高达210亿元,占公司总资产比例45.75%。 几万人摇号抽签打九价HPV疫苗的盛况不再,四年前医药牛市领头羊的智飞到今年也成为板块的累赘。 反观创新转型的药企,今年上半年是硕果
看
1,072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龙头扑街,医药冰火两重天
招财部落
招财部落
·
08-18
创新药,怕高的都是苦命人。。。
今天的A股创下了多项纪录,沪指摸到3745点破了十年新高,创业板指2023年2月以来的新高,深证成指创下2023年5月以来的新高,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沪深两市成交额超2.8万亿创年内新高。 值得欣喜的是,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尾盘继续拉起,接过大盘指数回调的人气,创下了年内新高,年初至今涨幅达116%。从血友病之光的舒神泰到乙肝治疗曙光的广生堂再到减肥药当红炸子鸡的博瑞医药,从400亿BD大单的三生制药到起死回生的北海康成再到4000倍认购的银诺医药,A股、港股创新药赛道翻倍股如潮。 有人还在对着K线嘀咕“回调就买入”,市场却怼你一句“怕高,你就是苦命人”。 创新药真的高吗?今晚有必要梳理一下这轮创新药牛市跟四年前有什么不同。 1、驱动力量变了:从“医保内卷”到“出海狂飙” 2021年牛市是灵魂砍价定生死。当年PD-1医保谈判前夕,市场为降价幅度吵翻了天。当时的逻辑是:能进医保=放量,进不去=凉凉——典型的“窝里斗”式增长。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降价85%进医保,当天摸高逼近涨停,结果换来的却是销售额环比负增长。 2025年牛市是License-out造印钞机。2025年上半年中国BD出海交易484亿美元,较三年前暴涨3倍。三生制药PD-1/VEGF双抗,14亿美元首付款辉瑞买了;恒瑞12款自免早期产品,5亿美元首付款120亿美元总金融GSK打包买了;石药集团AI制药平台开发的口服小分子药物,阿斯利康53亿美元买了。有些谈的好的case,光首付款就顶得上一年的营收啊,未来还有源源不断的销售收益分成,创新药出海成了印钞机。 2、政策底牌:从“砍价大刀”到“医保发糖” 2021年的绝望,医保谈判=生死赌局。是否还记得CAR-T疗法阿基仑赛顶着“120万一针”的天价进谈判间,全场屏息等结果,最终因降价空间不足出局。企业心态俨然是进了医保肉疼,不进医保心疼。 2025年
看
747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创新药,怕高的都是苦命人。。。
加载更多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3460273557341904","uuid":"3460273557341904","gmtCreate":1497179537286,"gmtModify":1706620598634,"name":"招财部落","pinyin":"zcblzhaocaibuluo","introduction":"","introductionEn":"","signature":"挖掘驱动事件,紧跟Top机构的调仓逻辑,搭投资顺风车。","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94b67d3d0802293e37b868040c3b448","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50,"headSize":5,"tweetSize":198,"questionSize":0,"limitLevel":900,"accountStatus":3,"level":{"id":3,"name":"书生虎","nameTw":"書生虎","represent":"努力向上","factor":"发布1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5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a97bce155cb14045be40c3fe246e8d20-1","templateUuid":"a97bce155cb14045be40c3fe246e8d20","name":"新晋创作者","description":"首次获得精华帖的创作者","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4ce9180a952c61a51c39f70d533b81a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f98cf16cf4b858114f7ab9a779f9e6f1","grayImgUrl":null,"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4.05.27","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2005},{"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4","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明星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20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dddf24b906c7011de2617d4fb3f7698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53d58ad32c97254c6f74db8b97e6ec49","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6304700d92ad91c7a33e2e92ec32ecc1","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2.12.03","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userBadgeCount":2,"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广东","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97456526721416,"gmtCreate":1762354080000,"gmtModify":1762465059250,"author":{"id":"3460273557341904","authorId":"3460273557341904","name":"招财部落","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94b67d3d0802293e37b868040c3b44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60273557341904","authorIdStr":"3460273557341904"},"themes":[],"title":"25亿元!又拿下国际大药企订单","htmlText":"今晚,晶泰科技发布公告,旗下生物药研发创新平台Ailux 与礼来达成了一项多靶点战略合作与平台授权协议,包括数千万美元预付款以及近期里程碑付款总协议价值高达3.45亿美元(折合约25亿人民币)。 根据协议,礼来将借助晶泰Ailux平台加速多个治疗领域的双抗发现与开发,同时利用其AI抗体研发平台加速内部管线的研究。 这是继2023年礼来与晶泰签约2.5亿美元AI小分子药物发现合作订单之后的再度携手合作,这意味着晶泰科技的AI药物发现及开发系统,在小分子、大分子领域均得到了国际顶尖大药企的认可。大药企砸下真金白银,就是商业价值的充分认证。 晶泰今年的订单拿到手软,就在3个月前的8月份,晶泰科技与DoveTree签署合作协议,将基于“AI+机器人”平台,为DoveTree在肿瘤、免疫、神经和代谢等疾病领域多个靶点开发小分子与抗体新药。晶泰拿到了5100万美元首付款、4900万美元的近期付款以及高达58.9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再加上销售提成,总交易金额高达59.9亿美元,约合430亿元人民币。 晶泰不光自己订单拿到手软,自己合作的客户AI药物发现的新药也订单不断。今年6月份,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签约获得1.1亿美元首付款、16.2亿美元潜在开发里程碑付款、36亿美元销售里程碑以及销售提成,总交易金额高达53.3亿美元。阿斯利康锁定的正是石药集团AI引擎双轮驱动的高效药物发现平台,发现和开发新型口服小分子候选药物。而给石药集团的AI平台外部技术合作方正是来自晶泰科技。 通过与药企合作,强化靶点发现和分子生成的能力。再通过临床实力积累,快速将分子推进合成以及临床前试验阶段。从结果来看: 1)研发周期缩短至传统的1/3。传统药物发现要4-6年,而AI平台将临床前阶段压缩到11-18个月; 2)成本降低90%。相比于传统研发数亿美元的投入,一款药单项目支出大概只有270万美元,实现了低成本批","listText":"今晚,晶泰科技发布公告,旗下生物药研发创新平台Ailux 与礼来达成了一项多靶点战略合作与平台授权协议,包括数千万美元预付款以及近期里程碑付款总协议价值高达3.45亿美元(折合约25亿人民币)。 根据协议,礼来将借助晶泰Ailux平台加速多个治疗领域的双抗发现与开发,同时利用其AI抗体研发平台加速内部管线的研究。 这是继2023年礼来与晶泰签约2.5亿美元AI小分子药物发现合作订单之后的再度携手合作,这意味着晶泰科技的AI药物发现及开发系统,在小分子、大分子领域均得到了国际顶尖大药企的认可。大药企砸下真金白银,就是商业价值的充分认证。 晶泰今年的订单拿到手软,就在3个月前的8月份,晶泰科技与DoveTree签署合作协议,将基于“AI+机器人”平台,为DoveTree在肿瘤、免疫、神经和代谢等疾病领域多个靶点开发小分子与抗体新药。晶泰拿到了5100万美元首付款、4900万美元的近期付款以及高达58.9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再加上销售提成,总交易金额高达59.9亿美元,约合430亿元人民币。 晶泰不光自己订单拿到手软,自己合作的客户AI药物发现的新药也订单不断。今年6月份,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签约获得1.1亿美元首付款、16.2亿美元潜在开发里程碑付款、36亿美元销售里程碑以及销售提成,总交易金额高达53.3亿美元。阿斯利康锁定的正是石药集团AI引擎双轮驱动的高效药物发现平台,发现和开发新型口服小分子候选药物。而给石药集团的AI平台外部技术合作方正是来自晶泰科技。 通过与药企合作,强化靶点发现和分子生成的能力。再通过临床实力积累,快速将分子推进合成以及临床前试验阶段。从结果来看: 1)研发周期缩短至传统的1/3。传统药物发现要4-6年,而AI平台将临床前阶段压缩到11-18个月; 2)成本降低90%。相比于传统研发数亿美元的投入,一款药单项目支出大概只有270万美元,实现了低成本批","text":"今晚,晶泰科技发布公告,旗下生物药研发创新平台Ailux 与礼来达成了一项多靶点战略合作与平台授权协议,包括数千万美元预付款以及近期里程碑付款总协议价值高达3.45亿美元(折合约25亿人民币)。 根据协议,礼来将借助晶泰Ailux平台加速多个治疗领域的双抗发现与开发,同时利用其AI抗体研发平台加速内部管线的研究。 这是继2023年礼来与晶泰签约2.5亿美元AI小分子药物发现合作订单之后的再度携手合作,这意味着晶泰科技的AI药物发现及开发系统,在小分子、大分子领域均得到了国际顶尖大药企的认可。大药企砸下真金白银,就是商业价值的充分认证。 晶泰今年的订单拿到手软,就在3个月前的8月份,晶泰科技与DoveTree签署合作协议,将基于“AI+机器人”平台,为DoveTree在肿瘤、免疫、神经和代谢等疾病领域多个靶点开发小分子与抗体新药。晶泰拿到了5100万美元首付款、4900万美元的近期付款以及高达58.9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再加上销售提成,总交易金额高达59.9亿美元,约合430亿元人民币。 晶泰不光自己订单拿到手软,自己合作的客户AI药物发现的新药也订单不断。今年6月份,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签约获得1.1亿美元首付款、16.2亿美元潜在开发里程碑付款、36亿美元销售里程碑以及销售提成,总交易金额高达53.3亿美元。阿斯利康锁定的正是石药集团AI引擎双轮驱动的高效药物发现平台,发现和开发新型口服小分子候选药物。而给石药集团的AI平台外部技术合作方正是来自晶泰科技。 通过与药企合作,强化靶点发现和分子生成的能力。再通过临床实力积累,快速将分子推进合成以及临床前试验阶段。从结果来看: 1)研发周期缩短至传统的1/3。传统药物发现要4-6年,而AI平台将临床前阶段压缩到11-18个月; 2)成本降低90%。相比于传统研发数亿美元的投入,一款药单项目支出大概只有270万美元,实现了低成本批","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19a6b3c747946049ae6e3ef8b3f1fd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745652672141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5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3917137416456,"gmtCreate":1761578160000,"gmtModify":1761601996358,"author":{"id":"3460273557341904","authorId":"3460273557341904","name":"招财部落","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94b67d3d0802293e37b868040c3b44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60273557341904","authorIdStr":"3460273557341904"},"themes":[],"title":"28亿,高瓴杀入医药卖水人赛道","htmlText":"砸下28亿,擅长资本运作的高瓴又出手了! 近日,药明康德在发布三季度报告的同时发布了一则出手资产的公告,拟以28亿元将其全资子公司上海药明持有的康德弘翼和津石医药100%股权进行转让,受让方正是高瓴资本旗下的公司。 根据财报数据,药明康德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为328.6亿元,同比增长18.6%;归母净利润120.8亿元,同比增长84.84%。单看Q3营收为120.6亿元,同比增长15.3%;扣非净利润39.4亿元,同比增长73.8%,相当炸裂!按这盈利情况,药明康德的PE在20倍附近,按PEG计算妥妥的低估了。当然,美国的《生物安全法案》反反复复的困扰,也是近年来资本对其估值相对保守谨慎的原因。 很多朋友就疑惑了,药明康德业绩稳如老狗为何还要剥离这两家子公司? 公告里提到了,药明康德剥离的原因是聚焦 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业务模式,专注药物发现、实验室测试及工艺开发和生产服务,并加速全球化能力和产能的投放。 康德弘翼主营的是临床CRO,津石医药主营SMO业务(Sit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即临床研究中心管理服务),这两块业务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占总营收的3.5%相比去年继续下滑,净利润合计不到1亿元。原因在于,临床研究服务的客户更多在于国内,而国内创新药一级市场的投融资尚处在拐点位置,景气度和复苏相对滞后一些。 反观药明康德业务聚焦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中,药物发现、实验室测试及工艺开发和生产服务则热火朝天。 1)小分子工艺研发和生产(“D”和“ M”,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业务前三季度142.4亿元,同比增长14.1%。其2025年前三季度,小分子D&M管线累计新增621个分子。 2)TEDIS(多肽及寡核苷酸,主要是GLP-1类多肽药)前三季度营收达到78.","listText":"砸下28亿,擅长资本运作的高瓴又出手了! 近日,药明康德在发布三季度报告的同时发布了一则出手资产的公告,拟以28亿元将其全资子公司上海药明持有的康德弘翼和津石医药100%股权进行转让,受让方正是高瓴资本旗下的公司。 根据财报数据,药明康德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为328.6亿元,同比增长18.6%;归母净利润120.8亿元,同比增长84.84%。单看Q3营收为120.6亿元,同比增长15.3%;扣非净利润39.4亿元,同比增长73.8%,相当炸裂!按这盈利情况,药明康德的PE在20倍附近,按PEG计算妥妥的低估了。当然,美国的《生物安全法案》反反复复的困扰,也是近年来资本对其估值相对保守谨慎的原因。 很多朋友就疑惑了,药明康德业绩稳如老狗为何还要剥离这两家子公司? 公告里提到了,药明康德剥离的原因是聚焦 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业务模式,专注药物发现、实验室测试及工艺开发和生产服务,并加速全球化能力和产能的投放。 康德弘翼主营的是临床CRO,津石医药主营SMO业务(Sit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即临床研究中心管理服务),这两块业务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占总营收的3.5%相比去年继续下滑,净利润合计不到1亿元。原因在于,临床研究服务的客户更多在于国内,而国内创新药一级市场的投融资尚处在拐点位置,景气度和复苏相对滞后一些。 反观药明康德业务聚焦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中,药物发现、实验室测试及工艺开发和生产服务则热火朝天。 1)小分子工艺研发和生产(“D”和“ M”,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业务前三季度142.4亿元,同比增长14.1%。其2025年前三季度,小分子D&M管线累计新增621个分子。 2)TEDIS(多肽及寡核苷酸,主要是GLP-1类多肽药)前三季度营收达到78.","text":"砸下28亿,擅长资本运作的高瓴又出手了! 近日,药明康德在发布三季度报告的同时发布了一则出手资产的公告,拟以28亿元将其全资子公司上海药明持有的康德弘翼和津石医药100%股权进行转让,受让方正是高瓴资本旗下的公司。 根据财报数据,药明康德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为328.6亿元,同比增长18.6%;归母净利润120.8亿元,同比增长84.84%。单看Q3营收为120.6亿元,同比增长15.3%;扣非净利润39.4亿元,同比增长73.8%,相当炸裂!按这盈利情况,药明康德的PE在20倍附近,按PEG计算妥妥的低估了。当然,美国的《生物安全法案》反反复复的困扰,也是近年来资本对其估值相对保守谨慎的原因。 很多朋友就疑惑了,药明康德业绩稳如老狗为何还要剥离这两家子公司? 公告里提到了,药明康德剥离的原因是聚焦 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业务模式,专注药物发现、实验室测试及工艺开发和生产服务,并加速全球化能力和产能的投放。 康德弘翼主营的是临床CRO,津石医药主营SMO业务(Sit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即临床研究中心管理服务),这两块业务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占总营收的3.5%相比去年继续下滑,净利润合计不到1亿元。原因在于,临床研究服务的客户更多在于国内,而国内创新药一级市场的投融资尚处在拐点位置,景气度和复苏相对滞后一些。 反观药明康德业务聚焦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中,药物发现、实验室测试及工艺开发和生产服务则热火朝天。 1)小分子工艺研发和生产(“D”和“ M”,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业务前三季度142.4亿元,同比增长14.1%。其2025年前三季度,小分子D&M管线累计新增621个分子。 2)TEDIS(多肽及寡核苷酸,主要是GLP-1类多肽药)前三季度营收达到78.","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2280895f862422d93f6eab6f1c4084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391713741645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2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1916072485112,"gmtCreate":1760972040000,"gmtModify":1761106702599,"author":{"id":"3460273557341904","authorId":"3460273557341904","name":"招财部落","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94b67d3d0802293e37b868040c3b44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60273557341904","authorIdStr":"3460273557341904"},"themes":[],"title":"扑街了,医药龙头加速恶化。。。","htmlText":"药茅的增长神话最终还是破了。就在本周末,片仔癀发布三季报,各项指标都扑了街,作为中医药的龙头股,片仔癀的失速很有代表性意义,今晚来梳理梳理。前三季度营收74亿元,同比下降11.9%;净利润21亿元,同比下降20.7%。单看三季度,营收20.6亿元,同比下降26.3%;净利润6.87亿元,同比下降28.8%;扣非净利润下降至54.6%。肝病用药营收下降9.41%,心脑血管用药(安宫牛黄丸)营收骤减65.2%,核心业务遭到重创。深挖下来,片仔癀惨兮兮的业绩起码有四点现阶段是无解的:1)核心原材料成本高企。片仔癀的核心原材料是天然牛黄和天然麝香,这占到了成本的90%。而这些名贵药材的价格近些年来一路飙涨,天然牛黄从2014年的20万元/公斤涨到现阶段的145万元/公斤。原材料高位运行,直接导致肝病用药的毛利率下降不止,今年Q3依旧同比下降9.68个百分点。2)提价策略失效。阿胶和片仔癀都在向茅台学了提价策略,东阿阿胶前几年暴雷了,管理层换人花了几年时间才缓过来。而片仔癀从十年前的400元/粒逐步提到了现阶段的760元/粒,2023年直接提了170/粒幅度最大。但糟糕的是提价并未有效驱动销售增长、对冲成本压力,反而造成库存积压,截止Q3末期,存货余额高达61.6亿元,比年初多了12亿。3)多元化战略不及预期。片仔癀在多元化上探索了化妆品、安宫牛黄丸业务,而今年前三季度,化妆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3.82%。2020年通过并购获得安宫牛黄丸产品,但前三季度收入暴跌65.20%,而整个安宫牛黄丸市场规模却有7.53%的复合增长,片仔癀未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4)可选消费属性,需求疲软。片仔癀这类产品有着浓厚的消费属性和礼品属性,不能单纯的当做医疗刚性需求来看待。不用多说,消费数据一时半会还看不到逆转的趋势。片仔癀凭借着其独家垄断性质,拥有极深的护城河及定价权有持续被人所需要的属性一直备受追","listText":"药茅的增长神话最终还是破了。就在本周末,片仔癀发布三季报,各项指标都扑了街,作为中医药的龙头股,片仔癀的失速很有代表性意义,今晚来梳理梳理。前三季度营收74亿元,同比下降11.9%;净利润21亿元,同比下降20.7%。单看三季度,营收20.6亿元,同比下降26.3%;净利润6.87亿元,同比下降28.8%;扣非净利润下降至54.6%。肝病用药营收下降9.41%,心脑血管用药(安宫牛黄丸)营收骤减65.2%,核心业务遭到重创。深挖下来,片仔癀惨兮兮的业绩起码有四点现阶段是无解的:1)核心原材料成本高企。片仔癀的核心原材料是天然牛黄和天然麝香,这占到了成本的90%。而这些名贵药材的价格近些年来一路飙涨,天然牛黄从2014年的20万元/公斤涨到现阶段的145万元/公斤。原材料高位运行,直接导致肝病用药的毛利率下降不止,今年Q3依旧同比下降9.68个百分点。2)提价策略失效。阿胶和片仔癀都在向茅台学了提价策略,东阿阿胶前几年暴雷了,管理层换人花了几年时间才缓过来。而片仔癀从十年前的400元/粒逐步提到了现阶段的760元/粒,2023年直接提了170/粒幅度最大。但糟糕的是提价并未有效驱动销售增长、对冲成本压力,反而造成库存积压,截止Q3末期,存货余额高达61.6亿元,比年初多了12亿。3)多元化战略不及预期。片仔癀在多元化上探索了化妆品、安宫牛黄丸业务,而今年前三季度,化妆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3.82%。2020年通过并购获得安宫牛黄丸产品,但前三季度收入暴跌65.20%,而整个安宫牛黄丸市场规模却有7.53%的复合增长,片仔癀未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4)可选消费属性,需求疲软。片仔癀这类产品有着浓厚的消费属性和礼品属性,不能单纯的当做医疗刚性需求来看待。不用多说,消费数据一时半会还看不到逆转的趋势。片仔癀凭借着其独家垄断性质,拥有极深的护城河及定价权有持续被人所需要的属性一直备受追","text":"药茅的增长神话最终还是破了。就在本周末,片仔癀发布三季报,各项指标都扑了街,作为中医药的龙头股,片仔癀的失速很有代表性意义,今晚来梳理梳理。前三季度营收74亿元,同比下降11.9%;净利润21亿元,同比下降20.7%。单看三季度,营收20.6亿元,同比下降26.3%;净利润6.87亿元,同比下降28.8%;扣非净利润下降至54.6%。肝病用药营收下降9.41%,心脑血管用药(安宫牛黄丸)营收骤减65.2%,核心业务遭到重创。深挖下来,片仔癀惨兮兮的业绩起码有四点现阶段是无解的:1)核心原材料成本高企。片仔癀的核心原材料是天然牛黄和天然麝香,这占到了成本的90%。而这些名贵药材的价格近些年来一路飙涨,天然牛黄从2014年的20万元/公斤涨到现阶段的145万元/公斤。原材料高位运行,直接导致肝病用药的毛利率下降不止,今年Q3依旧同比下降9.68个百分点。2)提价策略失效。阿胶和片仔癀都在向茅台学了提价策略,东阿阿胶前几年暴雷了,管理层换人花了几年时间才缓过来。而片仔癀从十年前的400元/粒逐步提到了现阶段的760元/粒,2023年直接提了170/粒幅度最大。但糟糕的是提价并未有效驱动销售增长、对冲成本压力,反而造成库存积压,截止Q3末期,存货余额高达61.6亿元,比年初多了12亿。3)多元化战略不及预期。片仔癀在多元化上探索了化妆品、安宫牛黄丸业务,而今年前三季度,化妆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3.82%。2020年通过并购获得安宫牛黄丸产品,但前三季度收入暴跌65.20%,而整个安宫牛黄丸市场规模却有7.53%的复合增长,片仔癀未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4)可选消费属性,需求疲软。片仔癀这类产品有着浓厚的消费属性和礼品属性,不能单纯的当做医疗刚性需求来看待。不用多说,消费数据一时半会还看不到逆转的趋势。片仔癀凭借着其独家垄断性质,拥有极深的护城河及定价权有持续被人所需要的属性一直备受追","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a47201fc67547fabf03c080fc0f5b5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191607248511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7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7724150608136,"gmtCreate":1760018880000,"gmtModify":1760083020047,"author":{"id":"3460273557341904","authorId":"3460273557341904","name":"招财部落","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94b67d3d0802293e37b868040c3b44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60273557341904","authorIdStr":"3460273557341904"},"themes":[],"title":"20亿美元出海却遭遇开门杀!创新药怎么了??","htmlText":"自7月底恒瑞医药的PDE3/4以及其他11个临床前分子签约GSK出海拿下5亿美元首付款+12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之后,8、9月份已经很久没有创新药出海大单了,超过1亿美元首付款的BD交易寥寥。 就在昨天,诺诚健华宣布,与与海外生物药企Zenas BioPharma签署授权许可协议,将处于临床Ⅲ期阶段的BTK抑制剂奥布替尼在多发性硬化(MS)领域的全球独家权利、奥布替尼在非肿瘤的其他治疗领域的大中华及东南亚以外区域的权利,以及IL-17 抑制剂、口服透脑的TYK2抑制剂两款临床前产品的全球权益授权给Zenas。 诺诚健华将获得1亿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包括2026年达成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向诺诚健华发行700万股Zenas普通股股票(当前股价为20.85美元,约合1.5亿美元),包括2026年初达成里程碑向诺诚健华发行的股票,加上其他达成临床开发、注册和商业化里程碑的付款,总交易金额超过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亿元)。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今天诺诚健华A股跌了5%,港股收跌11%。 很多朋友看了公告云里雾里,有必要给大家捋一捋: 1)诺诚健华卖的是三款产品,奥布替尼、IL17、TYK2,其中奥布替尼是分适应症卖的,卖了多发性硬化(MS)全球权益、非肿瘤的大中华以及东南亚区域。奥布替尼最有价值的是多发性硬化适应症,诺诚健华保留肿瘤的价值有限。 2)在付款的节点上表述太过于鸡贼,“1亿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公告根本没法分清。翻开Zenas美股公告,实际的首付款现金部分只有3500万美元,但拿到首付款的同时拿到500万股的股票,这些才是签约就可拿到手的。达到临床3期里程碑后再拿到2500万美元+200万股股票。后面的钱将在监管里程碑和销售里程碑拿到。 3)曾经的退货风波。诺诚健华的奥布替尼卖过一次,在2021年7月,诺诚将当时临床2期的奥布替尼多发性硬化等","listText":"自7月底恒瑞医药的PDE3/4以及其他11个临床前分子签约GSK出海拿下5亿美元首付款+12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之后,8、9月份已经很久没有创新药出海大单了,超过1亿美元首付款的BD交易寥寥。 就在昨天,诺诚健华宣布,与与海外生物药企Zenas BioPharma签署授权许可协议,将处于临床Ⅲ期阶段的BTK抑制剂奥布替尼在多发性硬化(MS)领域的全球独家权利、奥布替尼在非肿瘤的其他治疗领域的大中华及东南亚以外区域的权利,以及IL-17 抑制剂、口服透脑的TYK2抑制剂两款临床前产品的全球权益授权给Zenas。 诺诚健华将获得1亿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包括2026年达成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向诺诚健华发行700万股Zenas普通股股票(当前股价为20.85美元,约合1.5亿美元),包括2026年初达成里程碑向诺诚健华发行的股票,加上其他达成临床开发、注册和商业化里程碑的付款,总交易金额超过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亿元)。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今天诺诚健华A股跌了5%,港股收跌11%。 很多朋友看了公告云里雾里,有必要给大家捋一捋: 1)诺诚健华卖的是三款产品,奥布替尼、IL17、TYK2,其中奥布替尼是分适应症卖的,卖了多发性硬化(MS)全球权益、非肿瘤的大中华以及东南亚区域。奥布替尼最有价值的是多发性硬化适应症,诺诚健华保留肿瘤的价值有限。 2)在付款的节点上表述太过于鸡贼,“1亿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公告根本没法分清。翻开Zenas美股公告,实际的首付款现金部分只有3500万美元,但拿到首付款的同时拿到500万股的股票,这些才是签约就可拿到手的。达到临床3期里程碑后再拿到2500万美元+200万股股票。后面的钱将在监管里程碑和销售里程碑拿到。 3)曾经的退货风波。诺诚健华的奥布替尼卖过一次,在2021年7月,诺诚将当时临床2期的奥布替尼多发性硬化等","text":"自7月底恒瑞医药的PDE3/4以及其他11个临床前分子签约GSK出海拿下5亿美元首付款+12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之后,8、9月份已经很久没有创新药出海大单了,超过1亿美元首付款的BD交易寥寥。 就在昨天,诺诚健华宣布,与与海外生物药企Zenas BioPharma签署授权许可协议,将处于临床Ⅲ期阶段的BTK抑制剂奥布替尼在多发性硬化(MS)领域的全球独家权利、奥布替尼在非肿瘤的其他治疗领域的大中华及东南亚以外区域的权利,以及IL-17 抑制剂、口服透脑的TYK2抑制剂两款临床前产品的全球权益授权给Zenas。 诺诚健华将获得1亿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包括2026年达成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向诺诚健华发行700万股Zenas普通股股票(当前股价为20.85美元,约合1.5亿美元),包括2026年初达成里程碑向诺诚健华发行的股票,加上其他达成临床开发、注册和商业化里程碑的付款,总交易金额超过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亿元)。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今天诺诚健华A股跌了5%,港股收跌11%。 很多朋友看了公告云里雾里,有必要给大家捋一捋: 1)诺诚健华卖的是三款产品,奥布替尼、IL17、TYK2,其中奥布替尼是分适应症卖的,卖了多发性硬化(MS)全球权益、非肿瘤的大中华以及东南亚区域。奥布替尼最有价值的是多发性硬化适应症,诺诚健华保留肿瘤的价值有限。 2)在付款的节点上表述太过于鸡贼,“1亿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公告根本没法分清。翻开Zenas美股公告,实际的首付款现金部分只有3500万美元,但拿到首付款的同时拿到500万股的股票,这些才是签约就可拿到手的。达到临床3期里程碑后再拿到2500万美元+200万股股票。后面的钱将在监管里程碑和销售里程碑拿到。 3)曾经的退货风波。诺诚健华的奥布替尼卖过一次,在2021年7月,诺诚将当时临床2期的奥布替尼多发性硬化等","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d46a63d273b4580a04d712a8c26613f"},{"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d56c9ba8bbb4a4ebbe78b08804f4fa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96a0058950f4fed996965cd110a792f"}],"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772415060813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2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1828334211224,"gmtCreate":1758553380000,"gmtModify":1758644335887,"author":{"id":"3460273557341904","authorId":"3460273557341904","name":"招财部落","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94b67d3d0802293e37b868040c3b44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60273557341904","authorIdStr":"3460273557341904"},"themes":[],"title":"73亿美元交易落地,减肥药的逻辑变了!","htmlText":"今天,辉瑞宣布了一则重磅的并购。辉瑞将以每股47.50美元的价格收购美股上市公司Metsera全部流通股。此外,辉瑞还将以每股22.50美元的额外现金作为三项特定临床及监管里程碑付款。并购交易总金额合计达73亿美元。今天下午开始有小作文传出,A股减肥药概念悉数跳水,Metsera股价跳涨超50%。晚上官方公告落地,辉瑞终于将心念念的减肥药收入囊中。而减肥药逻辑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在新冠时期凭借mRNA疫苗以及新冠口服P药赚得盆满钵满的辉瑞这两年有点落寞,产品上被增速迅猛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抢尽了风头,辉瑞股价也较新冠巅峰时期腰斩。辉瑞的减肥药自研之路可谓坎坷:1)2023年底,首款口服GLP-1候选药物Lotiglipron因临床试验中出现肝酶升高问题被终止;2)2025年4月,GLP-1口服药物Danuglipron也因一名患者在1期试验中出现潜在药物诱导的肝损伤而被叫停;3)2025年8月,因临床数据原因,辉瑞放弃了最后一款GLP-1受体激动剂PF-06954522的开发。三条管线的尝试,三次折戟,辉瑞在GLP-1赛道的自研布局全军覆没。基于对肥胖以及代谢疾病布局的战略考虑,辉瑞不得不转向外部合作与并购。在这一波中国创新药飞涨的行情中,辉瑞接洽国内药企洽谈减肥药BD出海的小作文层出不穷。直至今天73亿美元并购Metsera的消息出炉,市场才恍然大悟,减肥药的逻辑变了。辉瑞花重金并购Metsera至少有以五点考虑:1)买平台而不是BD单款产品。Metsera有四款产品进入临床阶段,进展最快的是已经进入Ⅱb阶段的GLP-1 RA药物MET-097i。用药12周,受试者体重减少了11.3%。而且是每月一次给药,皮下注射。长效胰淀素(Amylin)类似物药物MET-233i这款药物的半衰期达到了19天,它在1.2mg的剂量之下,实现了5周左右8.4%的减重效果,很惊艳。通过并购M","listText":"今天,辉瑞宣布了一则重磅的并购。辉瑞将以每股47.50美元的价格收购美股上市公司Metsera全部流通股。此外,辉瑞还将以每股22.50美元的额外现金作为三项特定临床及监管里程碑付款。并购交易总金额合计达73亿美元。今天下午开始有小作文传出,A股减肥药概念悉数跳水,Metsera股价跳涨超50%。晚上官方公告落地,辉瑞终于将心念念的减肥药收入囊中。而减肥药逻辑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在新冠时期凭借mRNA疫苗以及新冠口服P药赚得盆满钵满的辉瑞这两年有点落寞,产品上被增速迅猛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抢尽了风头,辉瑞股价也较新冠巅峰时期腰斩。辉瑞的减肥药自研之路可谓坎坷:1)2023年底,首款口服GLP-1候选药物Lotiglipron因临床试验中出现肝酶升高问题被终止;2)2025年4月,GLP-1口服药物Danuglipron也因一名患者在1期试验中出现潜在药物诱导的肝损伤而被叫停;3)2025年8月,因临床数据原因,辉瑞放弃了最后一款GLP-1受体激动剂PF-06954522的开发。三条管线的尝试,三次折戟,辉瑞在GLP-1赛道的自研布局全军覆没。基于对肥胖以及代谢疾病布局的战略考虑,辉瑞不得不转向外部合作与并购。在这一波中国创新药飞涨的行情中,辉瑞接洽国内药企洽谈减肥药BD出海的小作文层出不穷。直至今天73亿美元并购Metsera的消息出炉,市场才恍然大悟,减肥药的逻辑变了。辉瑞花重金并购Metsera至少有以五点考虑:1)买平台而不是BD单款产品。Metsera有四款产品进入临床阶段,进展最快的是已经进入Ⅱb阶段的GLP-1 RA药物MET-097i。用药12周,受试者体重减少了11.3%。而且是每月一次给药,皮下注射。长效胰淀素(Amylin)类似物药物MET-233i这款药物的半衰期达到了19天,它在1.2mg的剂量之下,实现了5周左右8.4%的减重效果,很惊艳。通过并购M","text":"今天,辉瑞宣布了一则重磅的并购。辉瑞将以每股47.50美元的价格收购美股上市公司Metsera全部流通股。此外,辉瑞还将以每股22.50美元的额外现金作为三项特定临床及监管里程碑付款。并购交易总金额合计达73亿美元。今天下午开始有小作文传出,A股减肥药概念悉数跳水,Metsera股价跳涨超50%。晚上官方公告落地,辉瑞终于将心念念的减肥药收入囊中。而减肥药逻辑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在新冠时期凭借mRNA疫苗以及新冠口服P药赚得盆满钵满的辉瑞这两年有点落寞,产品上被增速迅猛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抢尽了风头,辉瑞股价也较新冠巅峰时期腰斩。辉瑞的减肥药自研之路可谓坎坷:1)2023年底,首款口服GLP-1候选药物Lotiglipron因临床试验中出现肝酶升高问题被终止;2)2025年4月,GLP-1口服药物Danuglipron也因一名患者在1期试验中出现潜在药物诱导的肝损伤而被叫停;3)2025年8月,因临床数据原因,辉瑞放弃了最后一款GLP-1受体激动剂PF-06954522的开发。三条管线的尝试,三次折戟,辉瑞在GLP-1赛道的自研布局全军覆没。基于对肥胖以及代谢疾病布局的战略考虑,辉瑞不得不转向外部合作与并购。在这一波中国创新药飞涨的行情中,辉瑞接洽国内药企洽谈减肥药BD出海的小作文层出不穷。直至今天73亿美元并购Metsera的消息出炉,市场才恍然大悟,减肥药的逻辑变了。辉瑞花重金并购Metsera至少有以五点考虑:1)买平台而不是BD单款产品。Metsera有四款产品进入临床阶段,进展最快的是已经进入Ⅱb阶段的GLP-1 RA药物MET-097i。用药12周,受试者体重减少了11.3%。而且是每月一次给药,皮下注射。长效胰淀素(Amylin)类似物药物MET-233i这款药物的半衰期达到了19天,它在1.2mg的剂量之下,实现了5周左右8.4%的减重效果,很惊艳。通过并购M","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3aab2649fa440bf97f66a826ae4b685"},{"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77ccb98b20c40e5b6acc94d36ece101"},{"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ed56e3aee84472b83ccc21cd2afd1c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2,"commentSize":0,"repostSize":1,"link":"https://laohu8.com/post/48182833421122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15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0412735807640,"gmtCreate":1758197880000,"gmtModify":1758300046036,"author":{"id":"3460273557341904","authorId":"3460273557341904","name":"招财部落","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94b67d3d0802293e37b868040c3b44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60273557341904","authorIdStr":"3460273557341904"},"themes":[],"title":"中国创新药数据领跑,长期机遇怎么抓?","htmlText":"上周,在2025年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中国创新药再度闪耀全球。本次大会中国学者主导的35项学术任务中,33项入选口头报告(Oral Presentation)。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级的专业会议上,每一个口头报告席位都激烈PK,只有那些具备“颠覆性”潜力的数据,才能登上这个讲台。这个讲台也是定义临床实践、改写治疗指南的舞台。 一、中国创新药站上舞台C位 康方生物全球首创的PD-1/VEGF双抗——依沃西单抗发布了首个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HARMONi研究的更新数据:随着随访时间延长,ITT人群OS HR(风险比)进一步缩小(HR=0.78,P=0.0332),OS结果呈明显改善趋势,特别是北美人群的OS获益更为突出(HR=0.70)。 中国生物制药的TQB2102(HER2双抗ADC)II期研究59例NSCLC(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全人群ORR 62.7%,DCR 97.2%,有望成为双抗ADC的潜在王者。 复宏汉霖的PD-L1 ADC——HLX43,作为一款广谱抗肿瘤ADC,HLX43在免疫&化疗经治的NSCLC(非小细胞肺癌)人群中展现疗效优势,有望为标准治疗失败的后线耐药NSCLC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方案。 百利天恒的EGFR×HER3双抗 ADC,更是入选 WCLC 官方新闻发布计划(全球评分最高研究),验证其联合奥希替尼一线治疗、单药后线治疗 EGFR 突变 NSCLC (非小细胞肺癌)的遥遥领先的疗效。 …… 众多来自中国的创新药数据领跑全球,站上了世界舞台的C位。 二、创新药布局的历史机遇 1)出清:经历了四年的调整,医药板块出清最为明显。大浪淘沙,熬过行业周期活下来的都是手中有竞争力产品、有优秀团队的真创新药企; 2)反转:丙类医保目录及商保政策实打实的为创新药、","listText":"上周,在2025年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中国创新药再度闪耀全球。本次大会中国学者主导的35项学术任务中,33项入选口头报告(Oral Presentation)。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级的专业会议上,每一个口头报告席位都激烈PK,只有那些具备“颠覆性”潜力的数据,才能登上这个讲台。这个讲台也是定义临床实践、改写治疗指南的舞台。 一、中国创新药站上舞台C位 康方生物全球首创的PD-1/VEGF双抗——依沃西单抗发布了首个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HARMONi研究的更新数据:随着随访时间延长,ITT人群OS HR(风险比)进一步缩小(HR=0.78,P=0.0332),OS结果呈明显改善趋势,特别是北美人群的OS获益更为突出(HR=0.70)。 中国生物制药的TQB2102(HER2双抗ADC)II期研究59例NSCLC(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全人群ORR 62.7%,DCR 97.2%,有望成为双抗ADC的潜在王者。 复宏汉霖的PD-L1 ADC——HLX43,作为一款广谱抗肿瘤ADC,HLX43在免疫&化疗经治的NSCLC(非小细胞肺癌)人群中展现疗效优势,有望为标准治疗失败的后线耐药NSCLC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方案。 百利天恒的EGFR×HER3双抗 ADC,更是入选 WCLC 官方新闻发布计划(全球评分最高研究),验证其联合奥希替尼一线治疗、单药后线治疗 EGFR 突变 NSCLC (非小细胞肺癌)的遥遥领先的疗效。 …… 众多来自中国的创新药数据领跑全球,站上了世界舞台的C位。 二、创新药布局的历史机遇 1)出清:经历了四年的调整,医药板块出清最为明显。大浪淘沙,熬过行业周期活下来的都是手中有竞争力产品、有优秀团队的真创新药企; 2)反转:丙类医保目录及商保政策实打实的为创新药、","text":"上周,在2025年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中国创新药再度闪耀全球。本次大会中国学者主导的35项学术任务中,33项入选口头报告(Oral Presentation)。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级的专业会议上,每一个口头报告席位都激烈PK,只有那些具备“颠覆性”潜力的数据,才能登上这个讲台。这个讲台也是定义临床实践、改写治疗指南的舞台。 一、中国创新药站上舞台C位 康方生物全球首创的PD-1/VEGF双抗——依沃西单抗发布了首个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HARMONi研究的更新数据:随着随访时间延长,ITT人群OS HR(风险比)进一步缩小(HR=0.78,P=0.0332),OS结果呈明显改善趋势,特别是北美人群的OS获益更为突出(HR=0.70)。 中国生物制药的TQB2102(HER2双抗ADC)II期研究59例NSCLC(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全人群ORR 62.7%,DCR 97.2%,有望成为双抗ADC的潜在王者。 复宏汉霖的PD-L1 ADC——HLX43,作为一款广谱抗肿瘤ADC,HLX43在免疫&化疗经治的NSCLC(非小细胞肺癌)人群中展现疗效优势,有望为标准治疗失败的后线耐药NSCLC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方案。 百利天恒的EGFR×HER3双抗 ADC,更是入选 WCLC 官方新闻发布计划(全球评分最高研究),验证其联合奥希替尼一线治疗、单药后线治疗 EGFR 突变 NSCLC (非小细胞肺癌)的遥遥领先的疗效。 …… 众多来自中国的创新药数据领跑全球,站上了世界舞台的C位。 二、创新药布局的历史机遇 1)出清:经历了四年的调整,医药板块出清最为明显。大浪淘沙,熬过行业周期活下来的都是手中有竞争力产品、有优秀团队的真创新药企; 2)反转:丙类医保目录及商保政策实打实的为创新药、","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65882c202f448598afab1afedc133aa"}],"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041273580764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6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7080419213512,"gmtCreate":1757342400000,"gmtModify":1757483820793,"author":{"id":"3460273557341904","authorId":"3460273557341904","name":"招财部落","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94b67d3d0802293e37b868040c3b44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60273557341904","authorIdStr":"3460273557341904"},"themes":[],"title":"入股9.44%!医美巨头抄底创新药企","htmlText":"周末,港股上市Biotech公司圣诺医药发布公告,将以12港元/股的价格向四位认购人发行1735.24万股新股,占增资后总股本的14.16%,净筹资约2.06亿港元,发行价格跟上周五的收盘价打了八折(19.84%)。这四位认购人中,出资最大的正是玻尿酸龙头华熙生物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华熙出资1.38亿港元认购了9.44%的股份,同时有权向圣诺医药派驻两名董事。其余三人中一人为圣诺医药的副总裁以及两位自然人控股的境外公司主体。在四年前的创新药牛市中,华熙生物作为医美巨头赚得盆满钵满。2022年营收高达64亿,净利润近10亿元,而且均是双位数增速。华熙的玻尿酸原料全球市场占比高达44%,可谓是占据了半壁江山。原料研发-医疗终端-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构成的四轮驱动模式,华熙在医美领域攻城略地。然而,随着近两年玻尿酸赛道的内卷以及消费下行,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持续下滑。到今年上半年营收只有22.61亿元,同比下滑20%;扣非净利润只有1.74亿元,同比下降了45%。屋漏偏逢连夜雨,业绩不好的时候华熙高管腐败等新闻充斥着眼球,今年更有机构“踩一捧一”,将玻尿酸和业绩红火的胶原蛋白进行对比,称玻尿酸有“馒化脸”的风险,并指出皮肤护理和修复功效若于胶原蛋白。华熙生物在公众号展开隔空骂战。华熙生物也曾加码合成生物学领域,但短期内收效甚微,无法弥补业绩下滑的窟窿。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为华熙生物迫在眉睫的问题。选择专注于RNAi疗法的圣诺医药并非只是医美业务的延伸,更是看好小核酸药物的未来潜力。随着修饰递送技术的不断突破,小核酸药物的应用场景从罕见病、遗传病到心血管、代谢性疾病、肿瘤、自免以及医美等方向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圣诺医药最早于2007年由原诺华的研发高管陆阳博士创立,拥有 GalNAc 、PNP、GalNAc-PDoV自主递送平台。圣诺医药的管线中进展较快的S","listText":"周末,港股上市Biotech公司圣诺医药发布公告,将以12港元/股的价格向四位认购人发行1735.24万股新股,占增资后总股本的14.16%,净筹资约2.06亿港元,发行价格跟上周五的收盘价打了八折(19.84%)。这四位认购人中,出资最大的正是玻尿酸龙头华熙生物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华熙出资1.38亿港元认购了9.44%的股份,同时有权向圣诺医药派驻两名董事。其余三人中一人为圣诺医药的副总裁以及两位自然人控股的境外公司主体。在四年前的创新药牛市中,华熙生物作为医美巨头赚得盆满钵满。2022年营收高达64亿,净利润近10亿元,而且均是双位数增速。华熙的玻尿酸原料全球市场占比高达44%,可谓是占据了半壁江山。原料研发-医疗终端-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构成的四轮驱动模式,华熙在医美领域攻城略地。然而,随着近两年玻尿酸赛道的内卷以及消费下行,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持续下滑。到今年上半年营收只有22.61亿元,同比下滑20%;扣非净利润只有1.74亿元,同比下降了45%。屋漏偏逢连夜雨,业绩不好的时候华熙高管腐败等新闻充斥着眼球,今年更有机构“踩一捧一”,将玻尿酸和业绩红火的胶原蛋白进行对比,称玻尿酸有“馒化脸”的风险,并指出皮肤护理和修复功效若于胶原蛋白。华熙生物在公众号展开隔空骂战。华熙生物也曾加码合成生物学领域,但短期内收效甚微,无法弥补业绩下滑的窟窿。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为华熙生物迫在眉睫的问题。选择专注于RNAi疗法的圣诺医药并非只是医美业务的延伸,更是看好小核酸药物的未来潜力。随着修饰递送技术的不断突破,小核酸药物的应用场景从罕见病、遗传病到心血管、代谢性疾病、肿瘤、自免以及医美等方向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圣诺医药最早于2007年由原诺华的研发高管陆阳博士创立,拥有 GalNAc 、PNP、GalNAc-PDoV自主递送平台。圣诺医药的管线中进展较快的S","text":"周末,港股上市Biotech公司圣诺医药发布公告,将以12港元/股的价格向四位认购人发行1735.24万股新股,占增资后总股本的14.16%,净筹资约2.06亿港元,发行价格跟上周五的收盘价打了八折(19.84%)。这四位认购人中,出资最大的正是玻尿酸龙头华熙生物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华熙出资1.38亿港元认购了9.44%的股份,同时有权向圣诺医药派驻两名董事。其余三人中一人为圣诺医药的副总裁以及两位自然人控股的境外公司主体。在四年前的创新药牛市中,华熙生物作为医美巨头赚得盆满钵满。2022年营收高达64亿,净利润近10亿元,而且均是双位数增速。华熙的玻尿酸原料全球市场占比高达44%,可谓是占据了半壁江山。原料研发-医疗终端-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构成的四轮驱动模式,华熙在医美领域攻城略地。然而,随着近两年玻尿酸赛道的内卷以及消费下行,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持续下滑。到今年上半年营收只有22.61亿元,同比下滑20%;扣非净利润只有1.74亿元,同比下降了45%。屋漏偏逢连夜雨,业绩不好的时候华熙高管腐败等新闻充斥着眼球,今年更有机构“踩一捧一”,将玻尿酸和业绩红火的胶原蛋白进行对比,称玻尿酸有“馒化脸”的风险,并指出皮肤护理和修复功效若于胶原蛋白。华熙生物在公众号展开隔空骂战。华熙生物也曾加码合成生物学领域,但短期内收效甚微,无法弥补业绩下滑的窟窿。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为华熙生物迫在眉睫的问题。选择专注于RNAi疗法的圣诺医药并非只是医美业务的延伸,更是看好小核酸药物的未来潜力。随着修饰递送技术的不断突破,小核酸药物的应用场景从罕见病、遗传病到心血管、代谢性疾病、肿瘤、自免以及医美等方向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圣诺医药最早于2007年由原诺华的研发高管陆阳博士创立,拥有 GalNAc 、PNP、GalNAc-PDoV自主递送平台。圣诺医药的管线中进展较快的S","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9a6006bb6144d8db7734b87775dca5b"}],"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708041921351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70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1534083129536,"gmtCreate":1756130700000,"gmtModify":1756157635733,"author":{"id":"3460273557341904","authorId":"3460273557341904","name":"招财部落","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94b67d3d0802293e37b868040c3b44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60273557341904","authorIdStr":"3460273557341904"},"themes":[],"title":"赢麻了!创新药一哥BD出海又一单","htmlText":"今天盘后,创新药一哥百济神州发布公告,与Royalty Pharma签订《特许权使用费购买协议》。Royalty Pharma将支付8.85亿美元首付款,以购买收取DLL3/CD3双抗Imdelltra在中国外地区年度销售净收入中特许权使用费的大部分权利。 除了以上这部分权利外,2026年8月25日即一年之内,百济神州还有额外的卖出选择权,允许百济神州自行决定是否向Royalty Pharma出售额外的特许权使用费的权利。如行使选择权,Royalty Pharma将支付6500万美元额外付款。 此外,对于未来Imdelltra在中国外地区净收入超过15亿美元的部分,百济神州还将分享特许权使用费的一部分。 很多朋友看了云里雾里,不大理解这笔交易到底BD了个啥。今晚梳理梳理: 1、交易的资产到底是什么? 跟此前看到的大多数BD交易不一样,本次交易不涉及任何知识产权的转让。而是针对未来商业化之后的“特许权使用费”进行转让,百济神州相当于提前锁定了9.5亿美元的未来“分红”收益,假如Imdelltra在海外卖超15亿美元,还能继续享受一部分收益。 2、Royalty Pharma是何方神圣? 不得不感叹美国投资工具的丰富度,啥东西都可以证券化。跟字面意思相似,Royalty Pharma是一家专门针对生物制药特许权投资的公司,而且还上市了,市值212亿美元。跟主流投股权的VC\\PE不一样,他通常不直接投资于药企的股权,而是针对某个药物的权益进行投资。只追求分享部分营业收入作为投资的回报,在业界称作特许权交易(RBF,Revenue-based Financing,基于收入分成的融资)的投资,赌的是产品未来销售放量。Royalty Pharma在业内很知名,曾经参与过前任“药王”修美乐、一代BTK之王伊布替尼等多个爆款产品的专利权交易。 3、Imdelltra是个什么产品? Imde","listText":"今天盘后,创新药一哥百济神州发布公告,与Royalty Pharma签订《特许权使用费购买协议》。Royalty Pharma将支付8.85亿美元首付款,以购买收取DLL3/CD3双抗Imdelltra在中国外地区年度销售净收入中特许权使用费的大部分权利。 除了以上这部分权利外,2026年8月25日即一年之内,百济神州还有额外的卖出选择权,允许百济神州自行决定是否向Royalty Pharma出售额外的特许权使用费的权利。如行使选择权,Royalty Pharma将支付6500万美元额外付款。 此外,对于未来Imdelltra在中国外地区净收入超过15亿美元的部分,百济神州还将分享特许权使用费的一部分。 很多朋友看了云里雾里,不大理解这笔交易到底BD了个啥。今晚梳理梳理: 1、交易的资产到底是什么? 跟此前看到的大多数BD交易不一样,本次交易不涉及任何知识产权的转让。而是针对未来商业化之后的“特许权使用费”进行转让,百济神州相当于提前锁定了9.5亿美元的未来“分红”收益,假如Imdelltra在海外卖超15亿美元,还能继续享受一部分收益。 2、Royalty Pharma是何方神圣? 不得不感叹美国投资工具的丰富度,啥东西都可以证券化。跟字面意思相似,Royalty Pharma是一家专门针对生物制药特许权投资的公司,而且还上市了,市值212亿美元。跟主流投股权的VC\\PE不一样,他通常不直接投资于药企的股权,而是针对某个药物的权益进行投资。只追求分享部分营业收入作为投资的回报,在业界称作特许权交易(RBF,Revenue-based Financing,基于收入分成的融资)的投资,赌的是产品未来销售放量。Royalty Pharma在业内很知名,曾经参与过前任“药王”修美乐、一代BTK之王伊布替尼等多个爆款产品的专利权交易。 3、Imdelltra是个什么产品? Imde","text":"今天盘后,创新药一哥百济神州发布公告,与Royalty Pharma签订《特许权使用费购买协议》。Royalty Pharma将支付8.85亿美元首付款,以购买收取DLL3/CD3双抗Imdelltra在中国外地区年度销售净收入中特许权使用费的大部分权利。 除了以上这部分权利外,2026年8月25日即一年之内,百济神州还有额外的卖出选择权,允许百济神州自行决定是否向Royalty Pharma出售额外的特许权使用费的权利。如行使选择权,Royalty Pharma将支付6500万美元额外付款。 此外,对于未来Imdelltra在中国外地区净收入超过15亿美元的部分,百济神州还将分享特许权使用费的一部分。 很多朋友看了云里雾里,不大理解这笔交易到底BD了个啥。今晚梳理梳理: 1、交易的资产到底是什么? 跟此前看到的大多数BD交易不一样,本次交易不涉及任何知识产权的转让。而是针对未来商业化之后的“特许权使用费”进行转让,百济神州相当于提前锁定了9.5亿美元的未来“分红”收益,假如Imdelltra在海外卖超15亿美元,还能继续享受一部分收益。 2、Royalty Pharma是何方神圣? 不得不感叹美国投资工具的丰富度,啥东西都可以证券化。跟字面意思相似,Royalty Pharma是一家专门针对生物制药特许权投资的公司,而且还上市了,市值212亿美元。跟主流投股权的VC\\PE不一样,他通常不直接投资于药企的股权,而是针对某个药物的权益进行投资。只追求分享部分营业收入作为投资的回报,在业界称作特许权交易(RBF,Revenue-based Financing,基于收入分成的融资)的投资,赌的是产品未来销售放量。Royalty Pharma在业内很知名,曾经参与过前任“药王”修美乐、一代BTK之王伊布替尼等多个爆款产品的专利权交易。 3、Imdelltra是个什么产品? Imde","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f9edfa2e2754949a3d089fd7bb1fdc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153408312953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5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1534295797960,"gmtCreate":1756049340000,"gmtModify":1756157588505,"author":{"id":"3460273557341904","authorId":"3460273557341904","name":"招财部落","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94b67d3d0802293e37b868040c3b44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60273557341904","authorIdStr":"3460273557341904"},"themes":[],"title":"龙头扑街,医药冰火两重天","htmlText":"周末,中药龙头片仔癀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快报,营收53.79亿元,同比下降4.81%;净利润14.42亿元,下降16.22%。 这是片仔癀近11年来首次出现净利润下滑,中药茅扑街了。 营收下滑很好理解,片仔癀的销售宣传的是保肝护肝的解酒药,业绩向来跟高端白酒正相关。今年的白酒卖不动了,片仔癀的故事难以持续,偏消费属性的产品都遇冷。 对利润侵蚀更大的方面来自成本端,主要原材料天人牛黄从2023年1月份的65万元/公斤涨到今年初的165万元/公斤,成本压力剧增。 同为老字号的定位,片仔癀的知名度远不如同仁堂和云南白药,在互联网上的声量微乎其微,宣传手段还停留在90年代,片仔癀急需具有开创性精神的管理层啊。 片仔癀消费者男性居多,东阿阿胶几乎为纯女性消费者,而东阿阿胶上半年营收利润都双位数增长,消费能力的差距可见一番。 同样扑街的还有HPV疫苗赛道,作为默沙东HPV疫苗在国内的代理商,智飞生物今年上半年营收49.19亿元,同比下降了73%;净亏损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2亿,史上首次亏损。就在两年前,智飞生物的营收还一度高达529亿,净利润达80亿元。 今年上半年,默沙东的四价HPV疫苗、九价HPV疫苗批签发量分别为0支、423.88万支,分别同比下降100%、76.8%,数据惨不忍睹。 除了四价HPV疫苗内卷之外,今年初万泰生物的九价HPV疫苗获批了,定价499元,相比于默沙东九价的1300元优势很大。未来1-2年内还有几家获批上市,内卷还将继续。 作为代理商的智飞在HPV疫苗接种量下降以及价格内卷压力之下,经营困境就突显出来了。上半年应收账款仍高达135亿元,占公司总资产比例29.43%;存货金额也高达210亿元,占公司总资产比例45.75%。 几万人摇号抽签打九价HPV疫苗的盛况不再,四年前医药牛市领头羊的智飞到今年也成为板块的累赘。 反观创新转型的药企,今年上半年是硕果","listText":"周末,中药龙头片仔癀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快报,营收53.79亿元,同比下降4.81%;净利润14.42亿元,下降16.22%。 这是片仔癀近11年来首次出现净利润下滑,中药茅扑街了。 营收下滑很好理解,片仔癀的销售宣传的是保肝护肝的解酒药,业绩向来跟高端白酒正相关。今年的白酒卖不动了,片仔癀的故事难以持续,偏消费属性的产品都遇冷。 对利润侵蚀更大的方面来自成本端,主要原材料天人牛黄从2023年1月份的65万元/公斤涨到今年初的165万元/公斤,成本压力剧增。 同为老字号的定位,片仔癀的知名度远不如同仁堂和云南白药,在互联网上的声量微乎其微,宣传手段还停留在90年代,片仔癀急需具有开创性精神的管理层啊。 片仔癀消费者男性居多,东阿阿胶几乎为纯女性消费者,而东阿阿胶上半年营收利润都双位数增长,消费能力的差距可见一番。 同样扑街的还有HPV疫苗赛道,作为默沙东HPV疫苗在国内的代理商,智飞生物今年上半年营收49.19亿元,同比下降了73%;净亏损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2亿,史上首次亏损。就在两年前,智飞生物的营收还一度高达529亿,净利润达80亿元。 今年上半年,默沙东的四价HPV疫苗、九价HPV疫苗批签发量分别为0支、423.88万支,分别同比下降100%、76.8%,数据惨不忍睹。 除了四价HPV疫苗内卷之外,今年初万泰生物的九价HPV疫苗获批了,定价499元,相比于默沙东九价的1300元优势很大。未来1-2年内还有几家获批上市,内卷还将继续。 作为代理商的智飞在HPV疫苗接种量下降以及价格内卷压力之下,经营困境就突显出来了。上半年应收账款仍高达135亿元,占公司总资产比例29.43%;存货金额也高达210亿元,占公司总资产比例45.75%。 几万人摇号抽签打九价HPV疫苗的盛况不再,四年前医药牛市领头羊的智飞到今年也成为板块的累赘。 反观创新转型的药企,今年上半年是硕果","text":"周末,中药龙头片仔癀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快报,营收53.79亿元,同比下降4.81%;净利润14.42亿元,下降16.22%。 这是片仔癀近11年来首次出现净利润下滑,中药茅扑街了。 营收下滑很好理解,片仔癀的销售宣传的是保肝护肝的解酒药,业绩向来跟高端白酒正相关。今年的白酒卖不动了,片仔癀的故事难以持续,偏消费属性的产品都遇冷。 对利润侵蚀更大的方面来自成本端,主要原材料天人牛黄从2023年1月份的65万元/公斤涨到今年初的165万元/公斤,成本压力剧增。 同为老字号的定位,片仔癀的知名度远不如同仁堂和云南白药,在互联网上的声量微乎其微,宣传手段还停留在90年代,片仔癀急需具有开创性精神的管理层啊。 片仔癀消费者男性居多,东阿阿胶几乎为纯女性消费者,而东阿阿胶上半年营收利润都双位数增长,消费能力的差距可见一番。 同样扑街的还有HPV疫苗赛道,作为默沙东HPV疫苗在国内的代理商,智飞生物今年上半年营收49.19亿元,同比下降了73%;净亏损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2亿,史上首次亏损。就在两年前,智飞生物的营收还一度高达529亿,净利润达80亿元。 今年上半年,默沙东的四价HPV疫苗、九价HPV疫苗批签发量分别为0支、423.88万支,分别同比下降100%、76.8%,数据惨不忍睹。 除了四价HPV疫苗内卷之外,今年初万泰生物的九价HPV疫苗获批了,定价499元,相比于默沙东九价的1300元优势很大。未来1-2年内还有几家获批上市,内卷还将继续。 作为代理商的智飞在HPV疫苗接种量下降以及价格内卷压力之下,经营困境就突显出来了。上半年应收账款仍高达135亿元,占公司总资产比例29.43%;存货金额也高达210亿元,占公司总资产比例45.75%。 几万人摇号抽签打九价HPV疫苗的盛况不再,四年前医药牛市领头羊的智飞到今年也成为板块的累赘。 反观创新转型的药企,今年上半年是硕果","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9b4b7d76f584bbea1f945b9d765369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153429579796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07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9079506731032,"gmtCreate":1755529320000,"gmtModify":1755555945505,"author":{"id":"3460273557341904","authorId":"3460273557341904","name":"招财部落","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94b67d3d0802293e37b868040c3b44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60273557341904","authorIdStr":"3460273557341904"},"themes":[],"title":"创新药,怕高的都是苦命人。。。","htmlText":"今天的A股创下了多项纪录,沪指摸到3745点破了十年新高,创业板指2023年2月以来的新高,深证成指创下2023年5月以来的新高,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沪深两市成交额超2.8万亿创年内新高。 值得欣喜的是,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尾盘继续拉起,接过大盘指数回调的人气,创下了年内新高,年初至今涨幅达116%。从血友病之光的舒神泰到乙肝治疗曙光的广生堂再到减肥药当红炸子鸡的博瑞医药,从400亿BD大单的三生制药到起死回生的北海康成再到4000倍认购的银诺医药,A股、港股创新药赛道翻倍股如潮。 有人还在对着K线嘀咕“回调就买入”,市场却怼你一句“怕高,你就是苦命人”。 创新药真的高吗?今晚有必要梳理一下这轮创新药牛市跟四年前有什么不同。 1、驱动力量变了:从“医保内卷”到“出海狂飙” 2021年牛市是灵魂砍价定生死。当年PD-1医保谈判前夕,市场为降价幅度吵翻了天。当时的逻辑是:能进医保=放量,进不去=凉凉——典型的“窝里斗”式增长。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降价85%进医保,当天摸高逼近涨停,结果换来的却是销售额环比负增长。 2025年牛市是License-out造印钞机。2025年上半年中国BD出海交易484亿美元,较三年前暴涨3倍。三生制药PD-1/VEGF双抗,14亿美元首付款辉瑞买了;恒瑞12款自免早期产品,5亿美元首付款120亿美元总金融GSK打包买了;石药集团AI制药平台开发的口服小分子药物,阿斯利康53亿美元买了。有些谈的好的case,光首付款就顶得上一年的营收啊,未来还有源源不断的销售收益分成,创新药出海成了印钞机。 2、政策底牌:从“砍价大刀”到“医保发糖” 2021年的绝望,医保谈判=生死赌局。是否还记得CAR-T疗法阿基仑赛顶着“120万一针”的天价进谈判间,全场屏息等结果,最终因降价空间不足出局。企业心态俨然是进了医保肉疼,不进医保心疼。 2025年","listText":"今天的A股创下了多项纪录,沪指摸到3745点破了十年新高,创业板指2023年2月以来的新高,深证成指创下2023年5月以来的新高,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沪深两市成交额超2.8万亿创年内新高。 值得欣喜的是,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尾盘继续拉起,接过大盘指数回调的人气,创下了年内新高,年初至今涨幅达116%。从血友病之光的舒神泰到乙肝治疗曙光的广生堂再到减肥药当红炸子鸡的博瑞医药,从400亿BD大单的三生制药到起死回生的北海康成再到4000倍认购的银诺医药,A股、港股创新药赛道翻倍股如潮。 有人还在对着K线嘀咕“回调就买入”,市场却怼你一句“怕高,你就是苦命人”。 创新药真的高吗?今晚有必要梳理一下这轮创新药牛市跟四年前有什么不同。 1、驱动力量变了:从“医保内卷”到“出海狂飙” 2021年牛市是灵魂砍价定生死。当年PD-1医保谈判前夕,市场为降价幅度吵翻了天。当时的逻辑是:能进医保=放量,进不去=凉凉——典型的“窝里斗”式增长。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降价85%进医保,当天摸高逼近涨停,结果换来的却是销售额环比负增长。 2025年牛市是License-out造印钞机。2025年上半年中国BD出海交易484亿美元,较三年前暴涨3倍。三生制药PD-1/VEGF双抗,14亿美元首付款辉瑞买了;恒瑞12款自免早期产品,5亿美元首付款120亿美元总金融GSK打包买了;石药集团AI制药平台开发的口服小分子药物,阿斯利康53亿美元买了。有些谈的好的case,光首付款就顶得上一年的营收啊,未来还有源源不断的销售收益分成,创新药出海成了印钞机。 2、政策底牌:从“砍价大刀”到“医保发糖” 2021年的绝望,医保谈判=生死赌局。是否还记得CAR-T疗法阿基仑赛顶着“120万一针”的天价进谈判间,全场屏息等结果,最终因降价空间不足出局。企业心态俨然是进了医保肉疼,不进医保心疼。 2025年","text":"今天的A股创下了多项纪录,沪指摸到3745点破了十年新高,创业板指2023年2月以来的新高,深证成指创下2023年5月以来的新高,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沪深两市成交额超2.8万亿创年内新高。 值得欣喜的是,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尾盘继续拉起,接过大盘指数回调的人气,创下了年内新高,年初至今涨幅达116%。从血友病之光的舒神泰到乙肝治疗曙光的广生堂再到减肥药当红炸子鸡的博瑞医药,从400亿BD大单的三生制药到起死回生的北海康成再到4000倍认购的银诺医药,A股、港股创新药赛道翻倍股如潮。 有人还在对着K线嘀咕“回调就买入”,市场却怼你一句“怕高,你就是苦命人”。 创新药真的高吗?今晚有必要梳理一下这轮创新药牛市跟四年前有什么不同。 1、驱动力量变了:从“医保内卷”到“出海狂飙” 2021年牛市是灵魂砍价定生死。当年PD-1医保谈判前夕,市场为降价幅度吵翻了天。当时的逻辑是:能进医保=放量,进不去=凉凉——典型的“窝里斗”式增长。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降价85%进医保,当天摸高逼近涨停,结果换来的却是销售额环比负增长。 2025年牛市是License-out造印钞机。2025年上半年中国BD出海交易484亿美元,较三年前暴涨3倍。三生制药PD-1/VEGF双抗,14亿美元首付款辉瑞买了;恒瑞12款自免早期产品,5亿美元首付款120亿美元总金融GSK打包买了;石药集团AI制药平台开发的口服小分子药物,阿斯利康53亿美元买了。有些谈的好的case,光首付款就顶得上一年的营收啊,未来还有源源不断的销售收益分成,创新药出海成了印钞机。 2、政策底牌:从“砍价大刀”到“医保发糖” 2021年的绝望,医保谈判=生死赌局。是否还记得CAR-T疗法阿基仑赛顶着“120万一针”的天价进谈判间,全场屏息等结果,最终因降价空间不足出局。企业心态俨然是进了医保肉疼,不进医保心疼。 2025年","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9d3374d6b1f47c58015a0810a2c8a5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907950673103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74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post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