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Brant0402
微信公众号 中文投资网主理人,喜欢寻找大公司暴跌后的价值洼地~
IP属地:未知
+关注
帖子 · 110
帖子 · 110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Brant0402
Brant0402
·
09-30 18:02
美股量子板块大热!未来十年最硬核的科技赛道?
近期,美股的量子计算板块再次吸引了市场的关注。无论是 IonQ、Rigetti 等纯量子计算概念股的剧烈波动,还是 IBM、谷歌、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持续投入,量子计算这一长期赛道正在逐渐走出实验室,进入资本市场投资者的视野。 板块走势:在波动中积聚人气 过去一个月,量子板块整体表现活跃。D-Wave(QBTS)股价在过去一年累计大涨,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IonQ(IONQ)则通过收购和扩张计划不断刺激市场情绪。与此同时,IBM 与汇丰银行完成了全球首个量子驱动的债券交易实验,股价一度大幅上涨。市场还传出英伟达投资量子初创公司的消息,为量子计算板块增添了更多想象力。 从走势上看,量子板块的上涨更多来自题材驱动与资金博弈,而非业绩支撑。这也意味着该板块在情绪高涨时容易大幅拉升,但在市场回调或风险偏好下降时,同样可能出现快速下跌。 热点驱动:资本、应用与巨头加码 量子板块的走强背后有几个关键因素: 第一,资本催化频繁出现,量子公司通过融资、并购来加速发展,资金面保持热度。 第二,量子应用逐渐落地。金融、物流等领域已出现试点案例,为市场提供了实际验证。 第三,科技巨头的背书作用明显。IBM、谷歌、微软、亚马逊,以及投资量子初创的英伟达,均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量子产业的生态建设。 第四,量子计算被普遍视为继人工智能之后的新一轮算力革命,与 AI 形成互补,进一步增强了产业想象力。 未来趋势:长期逻辑与短期风险并存 从短期来看,量子板块仍处于“故事大于业绩”的阶段。多数量子公司尚未实现盈利,股价更多依赖情绪驱动,波动剧烈。 从中期来看,随着政府、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试点增多,市场会逐渐筛选出具备核心技术与应用落地能力的头部玩家。 从长期来看,能真正解决误差校正、稳定性和可扩展性问题的公司,有望成为量子计算领域的行业领军者。 投资思路:不同路径的选择 对于风险承受力较强的投资者,Ion
看
310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美股量子板块大热!未来十年最硬核的科技赛道?
Brant0402
Brant0402
·
09-30 18:00
特斯拉股价狂飙!Robotaxi或将成为下一波催化剂?
过去一段时间,特斯拉的股价表现格外亮眼。过去一个月,股价上涨超过30%;拉长到六个月,累计涨幅接近60%。在全球电动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特斯拉依然能够走出这样的行情,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从走势来看,9月初特斯拉的股价还在340美元附近,如今已突破440美元大关,市值再度逼近万亿美元水平。无论是短期还是中期走势,特斯拉都展现出极强的上升趋势。那这波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分析来看,近期的直接驱动主要来自几个方面。首先,市场普遍预计三季度特斯拉的交付数据有望超出预期,需求回暖支撑了投资者信心。其次,全自动驾驶软件FSD的迭代不断加快,市场对于自动驾驶商业化前景的期待进一步提升。此外,科技股整体回暖以及资金持续流入新能源和AI板块,也给特斯拉股价的上行提供了外部助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Robotaxi并不是这波股价上涨的直接推手,但它的潜在利好正在逐渐被市场计入预期。马斯克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特斯拉的Robotaxi服务即将面向公众开放,虽然截至9月底仍未真正落地,但这一方向所承载的想象力不容忽视。 一旦Robotaxi能够实现对公众开放,特斯拉的商业模式将从单纯的电动车制造商,升级为全球出行服务平台。每一次叫车都意味着稳定的现金流,盈利模式将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可持续。同时,在真实道路环境中大规模运行的Robotaxi,还将为FSD系统带来海量数据,进一步强化特斯拉在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壁垒。正因如此,华尔街不少分析师将Robotaxi视为支撑特斯拉估值的“第二增长曲线”。 换句话说,特斯拉过去30%到60%的上涨,更多来自于交付预期、FSD进展以及市场情绪的合力。但如果Robotaxi真的在未来几个月内顺利向公众开放,将为股价带来额外的利好,甚至可能成为点燃下一轮上涨的催化剂。 对投资者而言,短期应继续关注交付数据和自动驾驶软件的迭代情况,这些因素仍是决定
看
681
回复
评论
点赞
3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特斯拉股价狂飙!Robotaxi或将成为下一波催化剂?
Brant0402
Brant0402
·
09-26
AI数据中心狂奔,谁在跟着起飞?
在人工智能浪潮推动下,AI模型的规模不断膨胀,对算力的需求也呈现爆炸式增长。为了满足庞大的算力需求,AI数据中心正迅速崛起,成为新一轮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而在芯片公司之外,许多基础设施和能源类企业也迎来了新的市场机遇,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幕后赢家”。 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有四家公司因与AI数据中心建设关系密切而被推上风口。Vertiv(VRT)主营数据中心电源、冷却和热管理等核心设施。随着订单增加和全年展望上调,公司股价在过去半年中上涨约52%。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Vertiv营收达到26.4亿美元,同比增长35%,AI数据中心需求的爆发已成为业绩的重要驱动力。 Quanta Services(PWR)则是电网建设和输配电领域的龙头。AI数据中心的高耗电特性意味着电网必须加快扩容和升级,这使得PWR成为直接受益者。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68亿美元,同比增长21%。尽管尚未披露具体AI客户合同,但其在电网基础设施和能源解决方案方面的布局,使其被普遍视为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承包商,近半年股价上涨约45%。 Bloom Energy(BE)是另一家值得关注的公司。它以燃料电池和分布式电源方案见长,在保证数据中心供电稳定性方面拥有独特优势。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4.01亿美元,同比增长19.5%。更重要的是,Bloom已经与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达成合作,在90天内部署现场燃料电池为Oracle的AI数据中心供电,并与Quanta Computer扩大合作,进入AI供电市场。受此驱动,BE股价在半年内大涨约200%。 Emcor Group(EME)作为美国大型机电工程和建筑承包商,近年来不断承接与数据中心建设相关的工程,包括微软、谷歌和Meta在AI基础设施方面的扩建项目。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达到43亿美元,同比
看
567
回复
1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AI数据中心狂奔,谁在跟着起飞?
Brant0402
Brant0402
·
09-24
阿里巴巴七连发!大模型+多模态齐亮相,AI全面升级
阿里巴巴在最新的云栖大会上集中展示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发布会一口气推出七款核心新品,涵盖大模型、多模态、编程工具以及安全与应用层服务。这一系列发布被外界普遍解读为阿里云加快向“全栈AI服务商”转型的重要一步。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旗舰级大模型 Qwen3-Max。官方介绍其参数量突破万亿,训练数据规模达到 36T tokens,并分为 Instruct 和 Thinking 两个版本,分别侧重于指令理解和逻辑推理。在一些编程和数学推理测试中,阿里方面宣称该模型表现突出。外界普遍认为,这是阿里尝试与国际主流大模型竞争的核心产品。 在架构升级方面,Qwen3-Next 提出了稀疏激活的设计思路,目标是降低计算开销并提升长文本处理能力。根据官方说法,参数规模为 80B,但实际激活的仅为 3B,从而显著降低了训练成本。是否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真正带来成本优势,还需要后续市场和用户的验证。 编程模型 Qwen3-Coder 则聚焦于开发者场景,支持代码生成、补全和安全性校验。其在部分开发者平台的调用量近期出现大幅增长,显示出一定的需求潜力,但它是否能真正改变工程师的工作方式仍是未知数。与此同时,视觉模型 Qwen3-VL 主打图像与视频理解,据称在部分评测中超过了国际同类产品,最长可处理两小时的视频内容,并支持三维定位,未来在游戏、AR/VR 和工业场景中可能会有一定应用空间。 另一款备受关注的产品是 Qwen3-Omni,被定位为全模态模型,整合了听、说、看、写等能力,应用场景涵盖车载、智能眼镜和手机。能否在消费端形成差异化体验,将是未来观察重点。 除上述模型外,阿里还推出了 Guard 安全模型与旅行规划师应用。前者以开源形式上线,主要面向企业的内容合规和风控需求;后者则面向普通用户,可以根据预算和偏好自动生成旅行计划,属于应用层的落地尝试。 整体来看,这次发布覆盖了旗舰大模
看
5,760
回复
2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阿里巴巴七连发!大模型+多模态齐亮相,AI全面升级
Brant0402
Brant0402
·
09-19
英特尔迎来“最强援军”?英伟达50亿美元投资能否改写命运
周四,美股市场迎来重磅新闻:
$英伟达(NVDA)$
宣布斥资50亿美元入股
$英特尔(INTC)$
,持股比例约4%。这一消息瞬间引爆市场,英特尔股价单日飙升22.77%,收于30.57美元,创下自1987年以来最佳单日表现,单日市值暴增约270亿美元。 这一投资不仅吸引了市场的关注,也延续了近期英特尔“金主不断”的局面,这已经是英特尔近来获得的第三笔外部重量级投资。早在8月,美国政府便宣布入股90亿美元,强调英特尔在国家安全和本土芯片制造中的战略意义。而在此之前,日本软银集团也投入了20亿美元。短短数月,英特尔已获得超过160亿美元的外部资金支持。 英伟达为什么要投资这家昔日的对手? 表面看,这是一场双赢的合作。根据双方公布的协议: l 英伟达将使用英特尔的CPU,把其x86架构芯片整合进AI数据中心服务器,为ChatGPT等应用提供算力。 l 英特尔将在PC芯片中采用英伟达的AI技术,提升其在个人电脑领域的竞争力。 对英伟达而言,虽然其在AI算力领域独霸一方,但缺乏CPU生态,而英特尔在CPU市场仍有巨大份额。双方牵手,能让AI应用生态进一步拓展。 此外,这笔投资更是供应链和产业安全的布局。长期依赖台积电的制造让英伟达面临地缘政治风险,而与英特尔绑定,有助于分散风险。 对英特尔的意义 市场普遍认为,英伟达的入股至少带来三个层面的积极影响: l 短期信心回归:股价暴涨,重拾投资者关注,英特尔一度被认为正在被边缘化,如今能与AI浪潮的最大受益者绑定,重新站回聚光灯下。 &nbs
看
9,058
回复
4
点赞
3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英特尔迎来“最强援军”?英伟达50亿美元投资能否改写命运
Brant0402
Brant0402
·
09-18
Bullish财报首秀惊艳转盈:木头姐豪掷820万美元坚定加仓,新一轮狂飙要来了?
8月中旬,
$Bullish(BLSH)$
以一场轰动华尔街的IPO亮相纽约证交所。IPO定价37美元,开盘价90美元,盘中一度飙升至118美元,这家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名字瞬间刷屏市场。可热闹过后,股价却一路震荡走低,过去一个月跌幅超过18%,让不少投资者开始怀疑:这场加密交易所的狂欢是否只是“昙花一现”? 就在质疑声不断之际,Bullish迎来了上市后的首份季度成绩单。结果却出人意料——不仅实现了盈利,还交出了一份超出华尔街预期的答卷。 Q2业绩超预期:从亏损到盈利 Bullish在截至6月30日的季度录得净利润1.083亿美元,每股收益0.93美元,而去年同期还亏损1.164亿美元,每股亏损1.03美元。根据FactSet数据,华尔街此前对EPS的平均预期仅为0.03美元,这意味着Bullish的实际表现远远超出预期。 收入方面,公司二季度调整后营收为5700万美元,略低于预期的6070万美元。但凭借费用控制和业务结构优化,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CEO Tom Farley在文件中表示,公司二季度见证了“令人兴奋的流动性服务增长”,成功举办了Consensus大会,并且在三季度延续了“强劲的业务动能”。 业务亮点:交易量大增,未来指引乐观 交易量:二季度交易量达到1796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去年同期为1330亿美元)。 展望:预计三季度交易量将在1330亿美元至1420亿美元之间。 利润指引:Bullish预计三季度调整后EBITDA在2500万至2800万美元之间,远高于二季度的810万美元。 这一前瞻让市场重新燃起信心,也成为股价反弹的重要推手。 &nb
看
2,096
回复
评论
点赞
3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Bullish财报首秀惊艳转盈:木头姐豪掷820万美元坚定加仓,新一轮狂飙要来了?
Brant0402
Brant0402
·
09-17
降息25个基点几乎板上钉钉,“继续上攻”还是“卖出事实”?
9月17日,美联储将召开FOMC会议,市场普遍预期本次会议将迎来本轮货币政策的首次降息。市场已高度定价降息25个基点,关键不只是“降息是否发生”,而是美联储对后续路径的表述是否足够鸽派,从而决定市场接下来是“继续上攻”还是“卖事实回调”。 一、降息背景:经济放缓、通胀回落,就业承压 从宏观数据来看,美联储降息有其现实背景: 政策利率:目前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为4.25%—4.50%,处于近两年高点水平。 通胀:7月核心PCE为2.6%,较2022—2023年的高峰已明显回落,但仍略高于美联储2%的长期目标。 就业:8月失业率升至4.3%,为近几年相对高位,就业市场动能明显减弱。 经济增速:2025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3%,虽然保持正增长,但势头已较2023年的复苏高点放缓。 整体看,美国经济处于“温和增长+通胀趋稳+就业承压”的组合中,构成了美联储降息的现实条件。 二、降息路径:25个基点概率高达96%,50个基点可能性低 根据CME FedWatch工具,目前市场已经将25个基点降息完全计入价格: 降息25bp:概率为96.1%,几乎板上钉钉。若落地,将使联邦基金利率降至4.00%—4.25%。 降息50bp:概率仅为3.9%,区间会变为3.75%–4.00%。市场基本未作准备。若美联储意外大幅降息,可能引发市场的剧烈波动,投资者会解读为美联储对经济下行风险的担忧。 三、历史视角:降息后资产通常怎么表现? 股市:多项历史研究显示,当美联储在长暂停后重启降息,尤其当股指距离纪录高点不足2%时,随后股票的前瞻表现往往好于平均。若降息后一年内没有发生衰退,市场通常表现良好。 历史
看
351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降息25个基点几乎板上钉钉,“继续上攻”还是“卖出事实”?
Brant0402
Brant0402
·
09-17
票务巨头登陆纽交所,估值溢价如何支撑?
即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StubHub(代码:STUB)无疑是近期最受关注的IPO之一。这家全球知名的票务转售平台计划于9月17日上市,发行价定在每股23.50美元,预计募资规模约8亿美元,如果承销商行使超额配售,融资额有望达到8.5亿美元。按此计算,公司整体估值约90亿美元。承销阵容包括J.P. Morgan、Goldman Sachs、BofA Securities等多家华尔街大行,市场认购热度极高,传出超额认购20倍的消息。 从财务数据来看,StubHub的业务增长势头明显。2024年平台交易总额达到8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7%。2025年上半年收入8.28亿美元,同比增长3%。然而在盈利层面,公司仍未走出困境,同期净亏损达76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亏损进一步扩大。这一边是收入持续上升,一边是亏损规模增加,也成为投资者在评估时最关注的矛盾点。 作为一家票务平台,StubHub的主要业务是演唱会、体育赛事、戏剧等门票的二级市场转售。凭借多年积累的品牌影响力和网络效应,StubHub已成为北美用户买卖门票的首选平台。公司还在积极扩展一级票务业务(primary ticketing),并探索广告、周边商品销售等新增长点,试图从单一的票务转售平台向全链路票务生态转型。 那么,为什么市场愿意给予StubHub高于竞争对手的估值?首先,公司展现出较快的营收增长速度,2024年同比增长接近30%,这在行业中相对突出。其次,一级票务业务若能成功切入,将为公司带来更高利润率和更稳定的收入结构。此外,StubHub在二级票务市场的品牌优势和用户规模构成了较强壁垒。而在宏观层面,利率下降预期和消费复苏也让资本市场对体验经济类标的充满期待。 但高估值的背后,风险同样不容忽视。盈利能力尚未建立、营销和获客成本居高不下、监管趋严以及竞争加剧,都是StubHub需要面对的现实。若未来业务扩张或利
看
395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票务巨头登陆纽交所,估值溢价如何支撑?
Brant0402
Brant0402
·
09-12
破产到重生:Wolfspeed暴涨近30%,碳化硅或迎AI新纪元
9月11日,半导体公司
$Wolfspeed Inc.(WOLF)$
股价大涨27.89%,收于1.88美元,成交量近5600万股。这是公司连续多日暴涨的延续,9月9日其股价曾因破产重整计划获批而飙升近48%。 驱动股价强劲反弹的两大核心因素,一是破产重整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公司有望削减约70%的债务;二是其200毫米碳化硅(SiC)材料产品组合正式启动大规模商用,重申了其在碳化硅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公司背景:从Cree到碳化硅领军者 Wolfspeed前身为Cree, Inc.,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公司长期深耕碳化硅和氮化镓技术,主要产品涵盖碳化硅衬底、外延片及功率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光伏逆变器、工业电源及数据中心等领域。2021年,Cree正式更名为Wolfspeed,全面聚焦碳化硅赛道。 不过,随着产能扩张与资本开支加大,Wolfspeed在2025年6月陷入财务危机,最终向美国德州南区破产法院申请第11章破产保护。此举曾一度引发市场担忧,公司股价在今年内从10美元以上一路跌至1美元附近。 重整与转机:减债70%,聚焦创新 9月8日,美国破产法院正式批准了Wolfspeed的重组计划,公司预计将在未来数周完成破产重整,整体债务将减少约70%,年度现金利息支出下降约60%。CEO表示,这将使Wolfspeed能够更好地聚焦战略重点与技术创新。市场普遍认为,这为公司赢得了“第二次机会”。 技术突破:200mm碳化硅商用化 就在重整消息落地之后,Wolfspeed于9月11日宣布200mm碳化硅材料产品正式开启商用。此前该产品仅向少数客户试供,如今
看
1,031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破产到重生:Wolfspeed暴涨近30%,碳化硅或迎AI新纪元
Brant0402
Brant0402
·
09-11
加密交易所IPO大事件:Gemini估值超30亿美元,能火过Coinbase吗?
加密货币交易所 Gemini 即将迎来资本市场的高光时刻。本周五(美东时间 9 月 12 日),由 Winklevoss 双胞胎创立的 Gemini 将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股票代码 GEMI。承销团队包括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重量级投行,足见这次 IPO 的分量。自 Coinbase 之后,美股市场再度迎来一家“加密原生交易所”的上市,对行业和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事件。 Gemini 成立于 2014 年,始终以合规和安全为核心标签。公司业务覆盖现货交易、托管、质押(staking)、场外交易、加密信用卡以及稳定币 GUSD。截至今年 6 月,Gemini 已在全球 60 多个国家开展服务,月度活跃用户超过 52 万,托管资产约 180 亿美元,累计交易量高达 2850 亿美元。收入来源不仅限于交易手续费,还包括信用卡返利、托管管理费、质押分成以及准备金利息,业务形态更像一个加密金融平台而不仅仅是交易所。 这次 IPO 计划发行 1666.7 万股,定价区间从最初的 17–19 美元上调至 24–26 美元,按上限计算对应完全摊薄市值约 31–32 亿美元,募资规模大约 4.33 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纳斯达克本身将直接投资 5000 万美元,并在抵押品管理、托管和质押服务方面展开合作。换句话说,Gemini 不仅获得了资金支持,还通过纳斯达克的传统金融渠道更容易触达机构客户。更有意思的是,Gemini 将最高 30% 的配售份额留给散户,投资者可以通过 Robinhood、Moomoo、Webull、SoFi 等平台直接参与,这在 IPO 市场上是少见的“亲民举措”。 从财务表现来看,Gemini 仍处于亏损阶段。2025 年上半年收入为 6860 万美元,净亏损则高达 2.8 亿美元;过去 12 个月累计收入 1.37 亿美元,亏损接近 4 亿美元。以 IP
看
1.25万
回复
2
点赞
7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加密交易所IPO大事件:Gemini估值超30亿美元,能火过Coinbase吗?
加载更多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4211505086936280","uuid":"4211505086936280","gmtCreate":1748401900000,"gmtModify":1753262306280,"name":"Brant0402","pinyin":"brant0402","introduction":"微信公众号 中文投资网主理人,喜欢寻找大公司暴跌后的价值洼地~","introductionEn":"","signature":"微信公众号 中文投资网,喜欢寻找大公司暴跌后的价值洼地~","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65f6a201faa04e3c7699437325604c2","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2,"status":2,"fanSize":460,"headSize":3,"tweetSize":110,"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1,"level":{"id":0,"name":"","nameTw":"","represent":"","factor":"","iconColor":"","bgColor":""},"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success","userBadges":[{"badgeId":"f48104d3aff74204841356e6c91c4d07-1","templateUuid":"f48104d3aff74204841356e6c91c4d07","name":"周度最佳创作者","description":"每周获得最佳精华帖的创作者","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271475ceaf67d40016c8cfa16c08c8b3","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5a6336061b9ba82ba9177c7ec476f5f2","grayImgUrl":null,"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5.07.21","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2004},{"badgeId":"3f8f4b8c193b4343a88817ce07587dbd-1","templateUuid":"3f8f4b8c193b4343a88817ce07587dbd","name":"星级创作者","description":"累计发表精华帖>=3(或有料帖>=10),且30天内发表过至少一篇精华帖(或4篇有料帖)并参与过评论","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1866dcf97a73be1c330f85862546aedc","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4f5c5fa8e2c7683bb5a7fce8753ee456","grayImgUrl":null,"redirectLinkEnabled":1,"redirectLink":"https://www.laohu8.com/activity/market/2023/star-contributors/","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5.07.13","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2007},{"badgeId":"a97bce155cb14045be40c3fe246e8d20-1","templateUuid":"a97bce155cb14045be40c3fe246e8d20","name":"新晋创作者","description":"首次获得精华帖的创作者","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4ce9180a952c61a51c39f70d533b81a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f98cf16cf4b858114f7ab9a779f9e6f1","grayImgUrl":null,"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5.06.16","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2005}],"userBadgeCount":3,"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未知","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84137465516920,"gmtCreate":1759226574160,"gmtModify":1759226587271,"author":{"id":"4211505086936280","authorId":"4211505086936280","name":"Brant0402","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65f6a201faa04e3c7699437325604c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211505086936280","authorIdStr":"4211505086936280"},"themes":[],"title":"美股量子板块大热!未来十年最硬核的科技赛道?","htmlText":"近期,美股的量子计算板块再次吸引了市场的关注。无论是 IonQ、Rigetti 等纯量子计算概念股的剧烈波动,还是 IBM、谷歌、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持续投入,量子计算这一长期赛道正在逐渐走出实验室,进入资本市场投资者的视野。 板块走势:在波动中积聚人气 过去一个月,量子板块整体表现活跃。D-Wave(QBTS)股价在过去一年累计大涨,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IonQ(IONQ)则通过收购和扩张计划不断刺激市场情绪。与此同时,IBM 与汇丰银行完成了全球首个量子驱动的债券交易实验,股价一度大幅上涨。市场还传出英伟达投资量子初创公司的消息,为量子计算板块增添了更多想象力。 从走势上看,量子板块的上涨更多来自题材驱动与资金博弈,而非业绩支撑。这也意味着该板块在情绪高涨时容易大幅拉升,但在市场回调或风险偏好下降时,同样可能出现快速下跌。 热点驱动:资本、应用与巨头加码 量子板块的走强背后有几个关键因素: 第一,资本催化频繁出现,量子公司通过融资、并购来加速发展,资金面保持热度。 第二,量子应用逐渐落地。金融、物流等领域已出现试点案例,为市场提供了实际验证。 第三,科技巨头的背书作用明显。IBM、谷歌、微软、亚马逊,以及投资量子初创的英伟达,均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量子产业的生态建设。 第四,量子计算被普遍视为继人工智能之后的新一轮算力革命,与 AI 形成互补,进一步增强了产业想象力。 未来趋势:长期逻辑与短期风险并存 从短期来看,量子板块仍处于“故事大于业绩”的阶段。多数量子公司尚未实现盈利,股价更多依赖情绪驱动,波动剧烈。 从中期来看,随着政府、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试点增多,市场会逐渐筛选出具备核心技术与应用落地能力的头部玩家。 从长期来看,能真正解决误差校正、稳定性和可扩展性问题的公司,有望成为量子计算领域的行业领军者。 投资思路:不同路径的选择 对于风险承受力较强的投资者,Ion","listText":"近期,美股的量子计算板块再次吸引了市场的关注。无论是 IonQ、Rigetti 等纯量子计算概念股的剧烈波动,还是 IBM、谷歌、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持续投入,量子计算这一长期赛道正在逐渐走出实验室,进入资本市场投资者的视野。 板块走势:在波动中积聚人气 过去一个月,量子板块整体表现活跃。D-Wave(QBTS)股价在过去一年累计大涨,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IonQ(IONQ)则通过收购和扩张计划不断刺激市场情绪。与此同时,IBM 与汇丰银行完成了全球首个量子驱动的债券交易实验,股价一度大幅上涨。市场还传出英伟达投资量子初创公司的消息,为量子计算板块增添了更多想象力。 从走势上看,量子板块的上涨更多来自题材驱动与资金博弈,而非业绩支撑。这也意味着该板块在情绪高涨时容易大幅拉升,但在市场回调或风险偏好下降时,同样可能出现快速下跌。 热点驱动:资本、应用与巨头加码 量子板块的走强背后有几个关键因素: 第一,资本催化频繁出现,量子公司通过融资、并购来加速发展,资金面保持热度。 第二,量子应用逐渐落地。金融、物流等领域已出现试点案例,为市场提供了实际验证。 第三,科技巨头的背书作用明显。IBM、谷歌、微软、亚马逊,以及投资量子初创的英伟达,均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量子产业的生态建设。 第四,量子计算被普遍视为继人工智能之后的新一轮算力革命,与 AI 形成互补,进一步增强了产业想象力。 未来趋势:长期逻辑与短期风险并存 从短期来看,量子板块仍处于“故事大于业绩”的阶段。多数量子公司尚未实现盈利,股价更多依赖情绪驱动,波动剧烈。 从中期来看,随着政府、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试点增多,市场会逐渐筛选出具备核心技术与应用落地能力的头部玩家。 从长期来看,能真正解决误差校正、稳定性和可扩展性问题的公司,有望成为量子计算领域的行业领军者。 投资思路:不同路径的选择 对于风险承受力较强的投资者,Ion","text":"近期,美股的量子计算板块再次吸引了市场的关注。无论是 IonQ、Rigetti 等纯量子计算概念股的剧烈波动,还是 IBM、谷歌、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持续投入,量子计算这一长期赛道正在逐渐走出实验室,进入资本市场投资者的视野。 板块走势:在波动中积聚人气 过去一个月,量子板块整体表现活跃。D-Wave(QBTS)股价在过去一年累计大涨,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IonQ(IONQ)则通过收购和扩张计划不断刺激市场情绪。与此同时,IBM 与汇丰银行完成了全球首个量子驱动的债券交易实验,股价一度大幅上涨。市场还传出英伟达投资量子初创公司的消息,为量子计算板块增添了更多想象力。 从走势上看,量子板块的上涨更多来自题材驱动与资金博弈,而非业绩支撑。这也意味着该板块在情绪高涨时容易大幅拉升,但在市场回调或风险偏好下降时,同样可能出现快速下跌。 热点驱动:资本、应用与巨头加码 量子板块的走强背后有几个关键因素: 第一,资本催化频繁出现,量子公司通过融资、并购来加速发展,资金面保持热度。 第二,量子应用逐渐落地。金融、物流等领域已出现试点案例,为市场提供了实际验证。 第三,科技巨头的背书作用明显。IBM、谷歌、微软、亚马逊,以及投资量子初创的英伟达,均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量子产业的生态建设。 第四,量子计算被普遍视为继人工智能之后的新一轮算力革命,与 AI 形成互补,进一步增强了产业想象力。 未来趋势:长期逻辑与短期风险并存 从短期来看,量子板块仍处于“故事大于业绩”的阶段。多数量子公司尚未实现盈利,股价更多依赖情绪驱动,波动剧烈。 从中期来看,随着政府、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试点增多,市场会逐渐筛选出具备核心技术与应用落地能力的头部玩家。 从长期来看,能真正解决误差校正、稳定性和可扩展性问题的公司,有望成为量子计算领域的行业领军者。 投资思路:不同路径的选择 对于风险承受力较强的投资者,Ion","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cc2791f26a8310762fe086e1b4f5733","width":"633","height":"32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41374655169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1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4136835448944,"gmtCreate":1759226439882,"gmtModify":1759226456326,"author":{"id":"4211505086936280","authorId":"4211505086936280","name":"Brant0402","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65f6a201faa04e3c7699437325604c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211505086936280","authorIdStr":"4211505086936280"},"themes":[],"title":"特斯拉股价狂飙!Robotaxi或将成为下一波催化剂?","htmlText":"过去一段时间,特斯拉的股价表现格外亮眼。过去一个月,股价上涨超过30%;拉长到六个月,累计涨幅接近60%。在全球电动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特斯拉依然能够走出这样的行情,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从走势来看,9月初特斯拉的股价还在340美元附近,如今已突破440美元大关,市值再度逼近万亿美元水平。无论是短期还是中期走势,特斯拉都展现出极强的上升趋势。那这波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分析来看,近期的直接驱动主要来自几个方面。首先,市场普遍预计三季度特斯拉的交付数据有望超出预期,需求回暖支撑了投资者信心。其次,全自动驾驶软件FSD的迭代不断加快,市场对于自动驾驶商业化前景的期待进一步提升。此外,科技股整体回暖以及资金持续流入新能源和AI板块,也给特斯拉股价的上行提供了外部助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Robotaxi并不是这波股价上涨的直接推手,但它的潜在利好正在逐渐被市场计入预期。马斯克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特斯拉的Robotaxi服务即将面向公众开放,虽然截至9月底仍未真正落地,但这一方向所承载的想象力不容忽视。 一旦Robotaxi能够实现对公众开放,特斯拉的商业模式将从单纯的电动车制造商,升级为全球出行服务平台。每一次叫车都意味着稳定的现金流,盈利模式将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可持续。同时,在真实道路环境中大规模运行的Robotaxi,还将为FSD系统带来海量数据,进一步强化特斯拉在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壁垒。正因如此,华尔街不少分析师将Robotaxi视为支撑特斯拉估值的“第二增长曲线”。 换句话说,特斯拉过去30%到60%的上涨,更多来自于交付预期、FSD进展以及市场情绪的合力。但如果Robotaxi真的在未来几个月内顺利向公众开放,将为股价带来额外的利好,甚至可能成为点燃下一轮上涨的催化剂。 对投资者而言,短期应继续关注交付数据和自动驾驶软件的迭代情况,这些因素仍是决定","listText":"过去一段时间,特斯拉的股价表现格外亮眼。过去一个月,股价上涨超过30%;拉长到六个月,累计涨幅接近60%。在全球电动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特斯拉依然能够走出这样的行情,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从走势来看,9月初特斯拉的股价还在340美元附近,如今已突破440美元大关,市值再度逼近万亿美元水平。无论是短期还是中期走势,特斯拉都展现出极强的上升趋势。那这波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分析来看,近期的直接驱动主要来自几个方面。首先,市场普遍预计三季度特斯拉的交付数据有望超出预期,需求回暖支撑了投资者信心。其次,全自动驾驶软件FSD的迭代不断加快,市场对于自动驾驶商业化前景的期待进一步提升。此外,科技股整体回暖以及资金持续流入新能源和AI板块,也给特斯拉股价的上行提供了外部助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Robotaxi并不是这波股价上涨的直接推手,但它的潜在利好正在逐渐被市场计入预期。马斯克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特斯拉的Robotaxi服务即将面向公众开放,虽然截至9月底仍未真正落地,但这一方向所承载的想象力不容忽视。 一旦Robotaxi能够实现对公众开放,特斯拉的商业模式将从单纯的电动车制造商,升级为全球出行服务平台。每一次叫车都意味着稳定的现金流,盈利模式将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可持续。同时,在真实道路环境中大规模运行的Robotaxi,还将为FSD系统带来海量数据,进一步强化特斯拉在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壁垒。正因如此,华尔街不少分析师将Robotaxi视为支撑特斯拉估值的“第二增长曲线”。 换句话说,特斯拉过去30%到60%的上涨,更多来自于交付预期、FSD进展以及市场情绪的合力。但如果Robotaxi真的在未来几个月内顺利向公众开放,将为股价带来额外的利好,甚至可能成为点燃下一轮上涨的催化剂。 对投资者而言,短期应继续关注交付数据和自动驾驶软件的迭代情况,这些因素仍是决定","text":"过去一段时间,特斯拉的股价表现格外亮眼。过去一个月,股价上涨超过30%;拉长到六个月,累计涨幅接近60%。在全球电动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特斯拉依然能够走出这样的行情,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从走势来看,9月初特斯拉的股价还在340美元附近,如今已突破440美元大关,市值再度逼近万亿美元水平。无论是短期还是中期走势,特斯拉都展现出极强的上升趋势。那这波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分析来看,近期的直接驱动主要来自几个方面。首先,市场普遍预计三季度特斯拉的交付数据有望超出预期,需求回暖支撑了投资者信心。其次,全自动驾驶软件FSD的迭代不断加快,市场对于自动驾驶商业化前景的期待进一步提升。此外,科技股整体回暖以及资金持续流入新能源和AI板块,也给特斯拉股价的上行提供了外部助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Robotaxi并不是这波股价上涨的直接推手,但它的潜在利好正在逐渐被市场计入预期。马斯克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特斯拉的Robotaxi服务即将面向公众开放,虽然截至9月底仍未真正落地,但这一方向所承载的想象力不容忽视。 一旦Robotaxi能够实现对公众开放,特斯拉的商业模式将从单纯的电动车制造商,升级为全球出行服务平台。每一次叫车都意味着稳定的现金流,盈利模式将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可持续。同时,在真实道路环境中大规模运行的Robotaxi,还将为FSD系统带来海量数据,进一步强化特斯拉在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壁垒。正因如此,华尔街不少分析师将Robotaxi视为支撑特斯拉估值的“第二增长曲线”。 换句话说,特斯拉过去30%到60%的上涨,更多来自于交付预期、FSD进展以及市场情绪的合力。但如果Robotaxi真的在未来几个月内顺利向公众开放,将为股价带来额外的利好,甚至可能成为点燃下一轮上涨的催化剂。 对投资者而言,短期应继续关注交付数据和自动驾驶软件的迭代情况,这些因素仍是决定","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a3a869bb3721fa1c779ba4e06c5b21e","width":"1480","height":"833"}],"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3,"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413683544894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8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2666776395960,"gmtCreate":1758867546882,"gmtModify":1758867565218,"author":{"id":"4211505086936280","authorId":"4211505086936280","name":"Brant0402","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65f6a201faa04e3c7699437325604c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211505086936280","authorIdStr":"4211505086936280"},"themes":[],"title":"AI数据中心狂奔,谁在跟着起飞?","htmlText":"在人工智能浪潮推动下,AI模型的规模不断膨胀,对算力的需求也呈现爆炸式增长。为了满足庞大的算力需求,AI数据中心正迅速崛起,成为新一轮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而在芯片公司之外,许多基础设施和能源类企业也迎来了新的市场机遇,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幕后赢家”。 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有四家公司因与AI数据中心建设关系密切而被推上风口。Vertiv(VRT)主营数据中心电源、冷却和热管理等核心设施。随着订单增加和全年展望上调,公司股价在过去半年中上涨约52%。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Vertiv营收达到26.4亿美元,同比增长35%,AI数据中心需求的爆发已成为业绩的重要驱动力。 Quanta Services(PWR)则是电网建设和输配电领域的龙头。AI数据中心的高耗电特性意味着电网必须加快扩容和升级,这使得PWR成为直接受益者。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68亿美元,同比增长21%。尽管尚未披露具体AI客户合同,但其在电网基础设施和能源解决方案方面的布局,使其被普遍视为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承包商,近半年股价上涨约45%。 Bloom Energy(BE)是另一家值得关注的公司。它以燃料电池和分布式电源方案见长,在保证数据中心供电稳定性方面拥有独特优势。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4.01亿美元,同比增长19.5%。更重要的是,Bloom已经与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达成合作,在90天内部署现场燃料电池为Oracle的AI数据中心供电,并与Quanta Computer扩大合作,进入AI供电市场。受此驱动,BE股价在半年内大涨约200%。 Emcor Group(EME)作为美国大型机电工程和建筑承包商,近年来不断承接与数据中心建设相关的工程,包括微软、谷歌和Meta在AI基础设施方面的扩建项目。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达到43亿美元,同比","listText":"在人工智能浪潮推动下,AI模型的规模不断膨胀,对算力的需求也呈现爆炸式增长。为了满足庞大的算力需求,AI数据中心正迅速崛起,成为新一轮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而在芯片公司之外,许多基础设施和能源类企业也迎来了新的市场机遇,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幕后赢家”。 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有四家公司因与AI数据中心建设关系密切而被推上风口。Vertiv(VRT)主营数据中心电源、冷却和热管理等核心设施。随着订单增加和全年展望上调,公司股价在过去半年中上涨约52%。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Vertiv营收达到26.4亿美元,同比增长35%,AI数据中心需求的爆发已成为业绩的重要驱动力。 Quanta Services(PWR)则是电网建设和输配电领域的龙头。AI数据中心的高耗电特性意味着电网必须加快扩容和升级,这使得PWR成为直接受益者。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68亿美元,同比增长21%。尽管尚未披露具体AI客户合同,但其在电网基础设施和能源解决方案方面的布局,使其被普遍视为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承包商,近半年股价上涨约45%。 Bloom Energy(BE)是另一家值得关注的公司。它以燃料电池和分布式电源方案见长,在保证数据中心供电稳定性方面拥有独特优势。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4.01亿美元,同比增长19.5%。更重要的是,Bloom已经与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达成合作,在90天内部署现场燃料电池为Oracle的AI数据中心供电,并与Quanta Computer扩大合作,进入AI供电市场。受此驱动,BE股价在半年内大涨约200%。 Emcor Group(EME)作为美国大型机电工程和建筑承包商,近年来不断承接与数据中心建设相关的工程,包括微软、谷歌和Meta在AI基础设施方面的扩建项目。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达到43亿美元,同比","text":"在人工智能浪潮推动下,AI模型的规模不断膨胀,对算力的需求也呈现爆炸式增长。为了满足庞大的算力需求,AI数据中心正迅速崛起,成为新一轮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而在芯片公司之外,许多基础设施和能源类企业也迎来了新的市场机遇,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幕后赢家”。 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有四家公司因与AI数据中心建设关系密切而被推上风口。Vertiv(VRT)主营数据中心电源、冷却和热管理等核心设施。随着订单增加和全年展望上调,公司股价在过去半年中上涨约52%。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Vertiv营收达到26.4亿美元,同比增长35%,AI数据中心需求的爆发已成为业绩的重要驱动力。 Quanta Services(PWR)则是电网建设和输配电领域的龙头。AI数据中心的高耗电特性意味着电网必须加快扩容和升级,这使得PWR成为直接受益者。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68亿美元,同比增长21%。尽管尚未披露具体AI客户合同,但其在电网基础设施和能源解决方案方面的布局,使其被普遍视为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承包商,近半年股价上涨约45%。 Bloom Energy(BE)是另一家值得关注的公司。它以燃料电池和分布式电源方案见长,在保证数据中心供电稳定性方面拥有独特优势。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4.01亿美元,同比增长19.5%。更重要的是,Bloom已经与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达成合作,在90天内部署现场燃料电池为Oracle的AI数据中心供电,并与Quanta Computer扩大合作,进入AI供电市场。受此驱动,BE股价在半年内大涨约200%。 Emcor Group(EME)作为美国大型机电工程和建筑承包商,近年来不断承接与数据中心建设相关的工程,包括微软、谷歌和Meta在AI基础设施方面的扩建项目。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达到43亿美元,同比","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87bf344571bbc520a0692c97f71c54f","width":"1024","height":"576"}],"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1,"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266677639596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6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1968023281912,"gmtCreate":1758691736503,"gmtModify":1758702909771,"author":{"id":"4211505086936280","authorId":"4211505086936280","name":"Brant0402","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65f6a201faa04e3c7699437325604c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211505086936280","authorIdStr":"4211505086936280"},"themes":[],"title":"阿里巴巴七连发!大模型+多模态齐亮相,AI全面升级","htmlText":"阿里巴巴在最新的云栖大会上集中展示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发布会一口气推出七款核心新品,涵盖大模型、多模态、编程工具以及安全与应用层服务。这一系列发布被外界普遍解读为阿里云加快向“全栈AI服务商”转型的重要一步。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旗舰级大模型 Qwen3-Max。官方介绍其参数量突破万亿,训练数据规模达到 36T tokens,并分为 Instruct 和 Thinking 两个版本,分别侧重于指令理解和逻辑推理。在一些编程和数学推理测试中,阿里方面宣称该模型表现突出。外界普遍认为,这是阿里尝试与国际主流大模型竞争的核心产品。 在架构升级方面,Qwen3-Next 提出了稀疏激活的设计思路,目标是降低计算开销并提升长文本处理能力。根据官方说法,参数规模为 80B,但实际激活的仅为 3B,从而显著降低了训练成本。是否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真正带来成本优势,还需要后续市场和用户的验证。 编程模型 Qwen3-Coder 则聚焦于开发者场景,支持代码生成、补全和安全性校验。其在部分开发者平台的调用量近期出现大幅增长,显示出一定的需求潜力,但它是否能真正改变工程师的工作方式仍是未知数。与此同时,视觉模型 Qwen3-VL 主打图像与视频理解,据称在部分评测中超过了国际同类产品,最长可处理两小时的视频内容,并支持三维定位,未来在游戏、AR/VR 和工业场景中可能会有一定应用空间。 另一款备受关注的产品是 Qwen3-Omni,被定位为全模态模型,整合了听、说、看、写等能力,应用场景涵盖车载、智能眼镜和手机。能否在消费端形成差异化体验,将是未来观察重点。 除上述模型外,阿里还推出了 Guard 安全模型与旅行规划师应用。前者以开源形式上线,主要面向企业的内容合规和风控需求;后者则面向普通用户,可以根据预算和偏好自动生成旅行计划,属于应用层的落地尝试。 整体来看,这次发布覆盖了旗舰大模","listText":"阿里巴巴在最新的云栖大会上集中展示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发布会一口气推出七款核心新品,涵盖大模型、多模态、编程工具以及安全与应用层服务。这一系列发布被外界普遍解读为阿里云加快向“全栈AI服务商”转型的重要一步。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旗舰级大模型 Qwen3-Max。官方介绍其参数量突破万亿,训练数据规模达到 36T tokens,并分为 Instruct 和 Thinking 两个版本,分别侧重于指令理解和逻辑推理。在一些编程和数学推理测试中,阿里方面宣称该模型表现突出。外界普遍认为,这是阿里尝试与国际主流大模型竞争的核心产品。 在架构升级方面,Qwen3-Next 提出了稀疏激活的设计思路,目标是降低计算开销并提升长文本处理能力。根据官方说法,参数规模为 80B,但实际激活的仅为 3B,从而显著降低了训练成本。是否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真正带来成本优势,还需要后续市场和用户的验证。 编程模型 Qwen3-Coder 则聚焦于开发者场景,支持代码生成、补全和安全性校验。其在部分开发者平台的调用量近期出现大幅增长,显示出一定的需求潜力,但它是否能真正改变工程师的工作方式仍是未知数。与此同时,视觉模型 Qwen3-VL 主打图像与视频理解,据称在部分评测中超过了国际同类产品,最长可处理两小时的视频内容,并支持三维定位,未来在游戏、AR/VR 和工业场景中可能会有一定应用空间。 另一款备受关注的产品是 Qwen3-Omni,被定位为全模态模型,整合了听、说、看、写等能力,应用场景涵盖车载、智能眼镜和手机。能否在消费端形成差异化体验,将是未来观察重点。 除上述模型外,阿里还推出了 Guard 安全模型与旅行规划师应用。前者以开源形式上线,主要面向企业的内容合规和风控需求;后者则面向普通用户,可以根据预算和偏好自动生成旅行计划,属于应用层的落地尝试。 整体来看,这次发布覆盖了旗舰大模","text":"阿里巴巴在最新的云栖大会上集中展示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发布会一口气推出七款核心新品,涵盖大模型、多模态、编程工具以及安全与应用层服务。这一系列发布被外界普遍解读为阿里云加快向“全栈AI服务商”转型的重要一步。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旗舰级大模型 Qwen3-Max。官方介绍其参数量突破万亿,训练数据规模达到 36T tokens,并分为 Instruct 和 Thinking 两个版本,分别侧重于指令理解和逻辑推理。在一些编程和数学推理测试中,阿里方面宣称该模型表现突出。外界普遍认为,这是阿里尝试与国际主流大模型竞争的核心产品。 在架构升级方面,Qwen3-Next 提出了稀疏激活的设计思路,目标是降低计算开销并提升长文本处理能力。根据官方说法,参数规模为 80B,但实际激活的仅为 3B,从而显著降低了训练成本。是否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真正带来成本优势,还需要后续市场和用户的验证。 编程模型 Qwen3-Coder 则聚焦于开发者场景,支持代码生成、补全和安全性校验。其在部分开发者平台的调用量近期出现大幅增长,显示出一定的需求潜力,但它是否能真正改变工程师的工作方式仍是未知数。与此同时,视觉模型 Qwen3-VL 主打图像与视频理解,据称在部分评测中超过了国际同类产品,最长可处理两小时的视频内容,并支持三维定位,未来在游戏、AR/VR 和工业场景中可能会有一定应用空间。 另一款备受关注的产品是 Qwen3-Omni,被定位为全模态模型,整合了听、说、看、写等能力,应用场景涵盖车载、智能眼镜和手机。能否在消费端形成差异化体验,将是未来观察重点。 除上述模型外,阿里还推出了 Guard 安全模型与旅行规划师应用。前者以开源形式上线,主要面向企业的内容合规和风控需求;后者则面向普通用户,可以根据预算和偏好自动生成旅行计划,属于应用层的落地尝试。 整体来看,这次发布覆盖了旗舰大模","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c1bf110d025682207a2f06ad677b227","width":"2560","height":"170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2,"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196802328191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76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3479274628293504","authorId":"3479274628293504","name":"孙立冉","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d5adf454a12436f689bf03957e56db7","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3479274628293504","authorIdStr":"3479274628293504"},"content":"这些新品看起来太棒了,期待阿里带来更多惊喜 [强]","text":"这些新品看起来太棒了,期待阿里带来更多惊喜 [强]","html":"这些新品看起来太棒了,期待阿里带来更多惊喜 [强]"}],"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0205337752144,"gmtCreate":1758262076970,"gmtModify":1758262964268,"author":{"id":"4211505086936280","authorId":"4211505086936280","name":"Brant0402","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65f6a201faa04e3c7699437325604c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211505086936280","authorIdStr":"4211505086936280"},"themes":[],"title":"英特尔迎来“最强援军”?英伟达50亿美元投资能否改写命运","htmlText":"周四,美股市场迎来重磅新闻: <a href=\"https://laohu8.com/S/NVDA\">$英伟达(NVDA)$</a> 宣布斥资50亿美元入股 <a href=\"https://laohu8.com/S/INTC\">$英特尔(INTC)$</a> ,持股比例约4%。这一消息瞬间引爆市场,英特尔股价单日飙升22.77%,收于30.57美元,创下自1987年以来最佳单日表现,单日市值暴增约270亿美元。 这一投资不仅吸引了市场的关注,也延续了近期英特尔“金主不断”的局面,这已经是英特尔近来获得的第三笔外部重量级投资。早在8月,美国政府便宣布入股90亿美元,强调英特尔在国家安全和本土芯片制造中的战略意义。而在此之前,日本软银集团也投入了20亿美元。短短数月,英特尔已获得超过160亿美元的外部资金支持。 英伟达为什么要投资这家昔日的对手? 表面看,这是一场双赢的合作。根据双方公布的协议: l 英伟达将使用英特尔的CPU,把其x86架构芯片整合进AI数据中心服务器,为ChatGPT等应用提供算力。 l 英特尔将在PC芯片中采用英伟达的AI技术,提升其在个人电脑领域的竞争力。 对英伟达而言,虽然其在AI算力领域独霸一方,但缺乏CPU生态,而英特尔在CPU市场仍有巨大份额。双方牵手,能让AI应用生态进一步拓展。 此外,这笔投资更是供应链和产业安全的布局。长期依赖台积电的制造让英伟达面临地缘政治风险,而与英特尔绑定,有助于分散风险。 对英特尔的意义 市场普遍认为,英伟达的入股至少带来三个层面的积极影响: l 短期信心回归:股价暴涨,重拾投资者关注,英特尔一度被认为正在被边缘化,如今能与AI浪潮的最大受益者绑定,重新站回聚光灯下。 &nbs","listText":"周四,美股市场迎来重磅新闻: <a href=\"https://laohu8.com/S/NVDA\">$英伟达(NVDA)$</a> 宣布斥资50亿美元入股 <a href=\"https://laohu8.com/S/INTC\">$英特尔(INTC)$</a> ,持股比例约4%。这一消息瞬间引爆市场,英特尔股价单日飙升22.77%,收于30.57美元,创下自1987年以来最佳单日表现,单日市值暴增约270亿美元。 这一投资不仅吸引了市场的关注,也延续了近期英特尔“金主不断”的局面,这已经是英特尔近来获得的第三笔外部重量级投资。早在8月,美国政府便宣布入股90亿美元,强调英特尔在国家安全和本土芯片制造中的战略意义。而在此之前,日本软银集团也投入了20亿美元。短短数月,英特尔已获得超过160亿美元的外部资金支持。 英伟达为什么要投资这家昔日的对手? 表面看,这是一场双赢的合作。根据双方公布的协议: l 英伟达将使用英特尔的CPU,把其x86架构芯片整合进AI数据中心服务器,为ChatGPT等应用提供算力。 l 英特尔将在PC芯片中采用英伟达的AI技术,提升其在个人电脑领域的竞争力。 对英伟达而言,虽然其在AI算力领域独霸一方,但缺乏CPU生态,而英特尔在CPU市场仍有巨大份额。双方牵手,能让AI应用生态进一步拓展。 此外,这笔投资更是供应链和产业安全的布局。长期依赖台积电的制造让英伟达面临地缘政治风险,而与英特尔绑定,有助于分散风险。 对英特尔的意义 市场普遍认为,英伟达的入股至少带来三个层面的积极影响: l 短期信心回归:股价暴涨,重拾投资者关注,英特尔一度被认为正在被边缘化,如今能与AI浪潮的最大受益者绑定,重新站回聚光灯下。 &nbs","text":"周四,美股市场迎来重磅新闻: $英伟达(NVDA)$ 宣布斥资50亿美元入股 $英特尔(INTC)$ ,持股比例约4%。这一消息瞬间引爆市场,英特尔股价单日飙升22.77%,收于30.57美元,创下自1987年以来最佳单日表现,单日市值暴增约270亿美元。 这一投资不仅吸引了市场的关注,也延续了近期英特尔“金主不断”的局面,这已经是英特尔近来获得的第三笔外部重量级投资。早在8月,美国政府便宣布入股90亿美元,强调英特尔在国家安全和本土芯片制造中的战略意义。而在此之前,日本软银集团也投入了20亿美元。短短数月,英特尔已获得超过160亿美元的外部资金支持。 英伟达为什么要投资这家昔日的对手? 表面看,这是一场双赢的合作。根据双方公布的协议: l 英伟达将使用英特尔的CPU,把其x86架构芯片整合进AI数据中心服务器,为ChatGPT等应用提供算力。 l 英特尔将在PC芯片中采用英伟达的AI技术,提升其在个人电脑领域的竞争力。 对英伟达而言,虽然其在AI算力领域独霸一方,但缺乏CPU生态,而英特尔在CPU市场仍有巨大份额。双方牵手,能让AI应用生态进一步拓展。 此外,这笔投资更是供应链和产业安全的布局。长期依赖台积电的制造让英伟达面临地缘政治风险,而与英特尔绑定,有助于分散风险。 对英特尔的意义 市场普遍认为,英伟达的入股至少带来三个层面的积极影响: l 短期信心回归:股价暴涨,重拾投资者关注,英特尔一度被认为正在被边缘化,如今能与AI浪潮的最大受益者绑定,重新站回聚光灯下。 &nbs","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91bb43dbbfa5a7b144e99f3d9c6c6e8","width":"717","height":"47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2,"paper":2,"likeSize":3,"commentSize":4,"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020533775214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905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10000000000010482","authorId":"10000000000010482","name":"秘密你","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f995502c6484b6b8d742969ce8ce9c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10000000000010482","authorIdStr":"10000000000010482"},"content":"买了些英特尔看涨期权,我记得当年微软伸出援手救了苹果一命,不知道历史会不会重演呢,英特尔有望重回巅峰","text":"买了些英特尔看涨期权,我记得当年微软伸出援手救了苹果一命,不知道历史会不会重演呢,英特尔有望重回巅峰","html":"买了些英特尔看涨期权,我记得当年微软伸出援手救了苹果一命,不知道历史会不会重演呢,英特尔有望重回巅峰"}],"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9849607930728,"gmtCreate":1758174977255,"gmtModify":1758176305446,"author":{"id":"4211505086936280","authorId":"4211505086936280","name":"Brant0402","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65f6a201faa04e3c7699437325604c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211505086936280","authorIdStr":"4211505086936280"},"themes":[],"title":"Bullish财报首秀惊艳转盈:木头姐豪掷820万美元坚定加仓,新一轮狂飙要来了? ","htmlText":"8月中旬, <a href=\"https://laohu8.com/S/BLSH\">$Bullish(BLSH)$</a>以一场轰动华尔街的IPO亮相纽约证交所。IPO定价37美元,开盘价90美元,盘中一度飙升至118美元,这家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名字瞬间刷屏市场。可热闹过后,股价却一路震荡走低,过去一个月跌幅超过18%,让不少投资者开始怀疑:这场加密交易所的狂欢是否只是“昙花一现”? 就在质疑声不断之际,Bullish迎来了上市后的首份季度成绩单。结果却出人意料——不仅实现了盈利,还交出了一份超出华尔街预期的答卷。 Q2业绩超预期:从亏损到盈利 Bullish在截至6月30日的季度录得净利润1.083亿美元,每股收益0.93美元,而去年同期还亏损1.164亿美元,每股亏损1.03美元。根据FactSet数据,华尔街此前对EPS的平均预期仅为0.03美元,这意味着Bullish的实际表现远远超出预期。 收入方面,公司二季度调整后营收为5700万美元,略低于预期的6070万美元。但凭借费用控制和业务结构优化,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CEO Tom Farley在文件中表示,公司二季度见证了“令人兴奋的流动性服务增长”,成功举办了Consensus大会,并且在三季度延续了“强劲的业务动能”。 业务亮点:交易量大增,未来指引乐观 交易量:二季度交易量达到1796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去年同期为1330亿美元)。 展望:预计三季度交易量将在1330亿美元至1420亿美元之间。 利润指引:Bullish预计三季度调整后EBITDA在2500万至2800万美元之间,远高于二季度的810万美元。 这一前瞻让市场重新燃起信心,也成为股价反弹的重要推手。 &nb","listText":"8月中旬, <a href=\"https://laohu8.com/S/BLSH\">$Bullish(BLSH)$</a>以一场轰动华尔街的IPO亮相纽约证交所。IPO定价37美元,开盘价90美元,盘中一度飙升至118美元,这家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名字瞬间刷屏市场。可热闹过后,股价却一路震荡走低,过去一个月跌幅超过18%,让不少投资者开始怀疑:这场加密交易所的狂欢是否只是“昙花一现”? 就在质疑声不断之际,Bullish迎来了上市后的首份季度成绩单。结果却出人意料——不仅实现了盈利,还交出了一份超出华尔街预期的答卷。 Q2业绩超预期:从亏损到盈利 Bullish在截至6月30日的季度录得净利润1.083亿美元,每股收益0.93美元,而去年同期还亏损1.164亿美元,每股亏损1.03美元。根据FactSet数据,华尔街此前对EPS的平均预期仅为0.03美元,这意味着Bullish的实际表现远远超出预期。 收入方面,公司二季度调整后营收为5700万美元,略低于预期的6070万美元。但凭借费用控制和业务结构优化,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CEO Tom Farley在文件中表示,公司二季度见证了“令人兴奋的流动性服务增长”,成功举办了Consensus大会,并且在三季度延续了“强劲的业务动能”。 业务亮点:交易量大增,未来指引乐观 交易量:二季度交易量达到1796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去年同期为1330亿美元)。 展望:预计三季度交易量将在1330亿美元至1420亿美元之间。 利润指引:Bullish预计三季度调整后EBITDA在2500万至2800万美元之间,远高于二季度的810万美元。 这一前瞻让市场重新燃起信心,也成为股价反弹的重要推手。 &nb","text":"8月中旬, $Bullish(BLSH)$以一场轰动华尔街的IPO亮相纽约证交所。IPO定价37美元,开盘价90美元,盘中一度飙升至118美元,这家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名字瞬间刷屏市场。可热闹过后,股价却一路震荡走低,过去一个月跌幅超过18%,让不少投资者开始怀疑:这场加密交易所的狂欢是否只是“昙花一现”? 就在质疑声不断之际,Bullish迎来了上市后的首份季度成绩单。结果却出人意料——不仅实现了盈利,还交出了一份超出华尔街预期的答卷。 Q2业绩超预期:从亏损到盈利 Bullish在截至6月30日的季度录得净利润1.083亿美元,每股收益0.93美元,而去年同期还亏损1.164亿美元,每股亏损1.03美元。根据FactSet数据,华尔街此前对EPS的平均预期仅为0.03美元,这意味着Bullish的实际表现远远超出预期。 收入方面,公司二季度调整后营收为5700万美元,略低于预期的6070万美元。但凭借费用控制和业务结构优化,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CEO Tom Farley在文件中表示,公司二季度见证了“令人兴奋的流动性服务增长”,成功举办了Consensus大会,并且在三季度延续了“强劲的业务动能”。 业务亮点:交易量大增,未来指引乐观 交易量:二季度交易量达到1796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去年同期为1330亿美元)。 展望:预计三季度交易量将在1330亿美元至1420亿美元之间。 利润指引:Bullish预计三季度调整后EBITDA在2500万至2800万美元之间,远高于二季度的810万美元。 这一前瞻让市场重新燃起信心,也成为股价反弹的重要推手。 &nb","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b14ad4da5f3aed9f53ae8c1b302a48a","width":"777","height":"65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3094364b26b73bd20fdc7c72c68aa93","width":"849","height":"419"},{"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8268497b339f6d0655c7bec5f2657b8","width":"587","height":"173"}],"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3,"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984960793072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09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9552907961136,"gmtCreate":1758089254409,"gmtModify":1758089337661,"author":{"id":"4211505086936280","authorId":"4211505086936280","name":"Brant0402","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65f6a201faa04e3c7699437325604c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211505086936280","authorIdStr":"4211505086936280"},"themes":[],"title":"降息25个基点几乎板上钉钉,“继续上攻”还是“卖出事实”?","htmlText":"9月17日,美联储将召开FOMC会议,市场普遍预期本次会议将迎来本轮货币政策的首次降息。市场已高度定价降息25个基点,关键不只是“降息是否发生”,而是美联储对后续路径的表述是否足够鸽派,从而决定市场接下来是“继续上攻”还是“卖事实回调”。 一、降息背景:经济放缓、通胀回落,就业承压 从宏观数据来看,美联储降息有其现实背景: 政策利率:目前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为4.25%—4.50%,处于近两年高点水平。 通胀:7月核心PCE为2.6%,较2022—2023年的高峰已明显回落,但仍略高于美联储2%的长期目标。 就业:8月失业率升至4.3%,为近几年相对高位,就业市场动能明显减弱。 经济增速:2025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3%,虽然保持正增长,但势头已较2023年的复苏高点放缓。 整体看,美国经济处于“温和增长+通胀趋稳+就业承压”的组合中,构成了美联储降息的现实条件。 二、降息路径:25个基点概率高达96%,50个基点可能性低 根据CME FedWatch工具,目前市场已经将25个基点降息完全计入价格: 降息25bp:概率为96.1%,几乎板上钉钉。若落地,将使联邦基金利率降至4.00%—4.25%。 降息50bp:概率仅为3.9%,区间会变为3.75%–4.00%。市场基本未作准备。若美联储意外大幅降息,可能引发市场的剧烈波动,投资者会解读为美联储对经济下行风险的担忧。 三、历史视角:降息后资产通常怎么表现? 股市:多项历史研究显示,当美联储在长暂停后重启降息,尤其当股指距离纪录高点不足2%时,随后股票的前瞻表现往往好于平均。若降息后一年内没有发生衰退,市场通常表现良好。 历史","listText":"9月17日,美联储将召开FOMC会议,市场普遍预期本次会议将迎来本轮货币政策的首次降息。市场已高度定价降息25个基点,关键不只是“降息是否发生”,而是美联储对后续路径的表述是否足够鸽派,从而决定市场接下来是“继续上攻”还是“卖事实回调”。 一、降息背景:经济放缓、通胀回落,就业承压 从宏观数据来看,美联储降息有其现实背景: 政策利率:目前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为4.25%—4.50%,处于近两年高点水平。 通胀:7月核心PCE为2.6%,较2022—2023年的高峰已明显回落,但仍略高于美联储2%的长期目标。 就业:8月失业率升至4.3%,为近几年相对高位,就业市场动能明显减弱。 经济增速:2025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3%,虽然保持正增长,但势头已较2023年的复苏高点放缓。 整体看,美国经济处于“温和增长+通胀趋稳+就业承压”的组合中,构成了美联储降息的现实条件。 二、降息路径:25个基点概率高达96%,50个基点可能性低 根据CME FedWatch工具,目前市场已经将25个基点降息完全计入价格: 降息25bp:概率为96.1%,几乎板上钉钉。若落地,将使联邦基金利率降至4.00%—4.25%。 降息50bp:概率仅为3.9%,区间会变为3.75%–4.00%。市场基本未作准备。若美联储意外大幅降息,可能引发市场的剧烈波动,投资者会解读为美联储对经济下行风险的担忧。 三、历史视角:降息后资产通常怎么表现? 股市:多项历史研究显示,当美联储在长暂停后重启降息,尤其当股指距离纪录高点不足2%时,随后股票的前瞻表现往往好于平均。若降息后一年内没有发生衰退,市场通常表现良好。 历史","text":"9月17日,美联储将召开FOMC会议,市场普遍预期本次会议将迎来本轮货币政策的首次降息。市场已高度定价降息25个基点,关键不只是“降息是否发生”,而是美联储对后续路径的表述是否足够鸽派,从而决定市场接下来是“继续上攻”还是“卖事实回调”。 一、降息背景:经济放缓、通胀回落,就业承压 从宏观数据来看,美联储降息有其现实背景: 政策利率:目前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为4.25%—4.50%,处于近两年高点水平。 通胀:7月核心PCE为2.6%,较2022—2023年的高峰已明显回落,但仍略高于美联储2%的长期目标。 就业:8月失业率升至4.3%,为近几年相对高位,就业市场动能明显减弱。 经济增速:2025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3%,虽然保持正增长,但势头已较2023年的复苏高点放缓。 整体看,美国经济处于“温和增长+通胀趋稳+就业承压”的组合中,构成了美联储降息的现实条件。 二、降息路径:25个基点概率高达96%,50个基点可能性低 根据CME FedWatch工具,目前市场已经将25个基点降息完全计入价格: 降息25bp:概率为96.1%,几乎板上钉钉。若落地,将使联邦基金利率降至4.00%—4.25%。 降息50bp:概率仅为3.9%,区间会变为3.75%–4.00%。市场基本未作准备。若美联储意外大幅降息,可能引发市场的剧烈波动,投资者会解读为美联储对经济下行风险的担忧。 三、历史视角:降息后资产通常怎么表现? 股市:多项历史研究显示,当美联储在长暂停后重启降息,尤其当股指距离纪录高点不足2%时,随后股票的前瞻表现往往好于平均。若降息后一年内没有发生衰退,市场通常表现良好。 历史","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207e2063f8f856349fef504299178bd","width":"703","height":"48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c1baf33f9083dec1830e4092bda261b","width":"1155","height":"35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8252922a12636b3c055e51092e8cf63","width":"1279","height":"58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955290796113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5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9543078699376,"gmtCreate":1758086333406,"gmtModify":1758086342087,"author":{"id":"4211505086936280","authorId":"4211505086936280","name":"Brant0402","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65f6a201faa04e3c7699437325604c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211505086936280","authorIdStr":"4211505086936280"},"themes":[],"title":"票务巨头登陆纽交所,估值溢价如何支撑?","htmlText":"即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StubHub(代码:STUB)无疑是近期最受关注的IPO之一。这家全球知名的票务转售平台计划于9月17日上市,发行价定在每股23.50美元,预计募资规模约8亿美元,如果承销商行使超额配售,融资额有望达到8.5亿美元。按此计算,公司整体估值约90亿美元。承销阵容包括J.P. Morgan、Goldman Sachs、BofA Securities等多家华尔街大行,市场认购热度极高,传出超额认购20倍的消息。 从财务数据来看,StubHub的业务增长势头明显。2024年平台交易总额达到8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7%。2025年上半年收入8.28亿美元,同比增长3%。然而在盈利层面,公司仍未走出困境,同期净亏损达76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亏损进一步扩大。这一边是收入持续上升,一边是亏损规模增加,也成为投资者在评估时最关注的矛盾点。 作为一家票务平台,StubHub的主要业务是演唱会、体育赛事、戏剧等门票的二级市场转售。凭借多年积累的品牌影响力和网络效应,StubHub已成为北美用户买卖门票的首选平台。公司还在积极扩展一级票务业务(primary ticketing),并探索广告、周边商品销售等新增长点,试图从单一的票务转售平台向全链路票务生态转型。 那么,为什么市场愿意给予StubHub高于竞争对手的估值?首先,公司展现出较快的营收增长速度,2024年同比增长接近30%,这在行业中相对突出。其次,一级票务业务若能成功切入,将为公司带来更高利润率和更稳定的收入结构。此外,StubHub在二级票务市场的品牌优势和用户规模构成了较强壁垒。而在宏观层面,利率下降预期和消费复苏也让资本市场对体验经济类标的充满期待。 但高估值的背后,风险同样不容忽视。盈利能力尚未建立、营销和获客成本居高不下、监管趋严以及竞争加剧,都是StubHub需要面对的现实。若未来业务扩张或利","listText":"即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StubHub(代码:STUB)无疑是近期最受关注的IPO之一。这家全球知名的票务转售平台计划于9月17日上市,发行价定在每股23.50美元,预计募资规模约8亿美元,如果承销商行使超额配售,融资额有望达到8.5亿美元。按此计算,公司整体估值约90亿美元。承销阵容包括J.P. Morgan、Goldman Sachs、BofA Securities等多家华尔街大行,市场认购热度极高,传出超额认购20倍的消息。 从财务数据来看,StubHub的业务增长势头明显。2024年平台交易总额达到8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7%。2025年上半年收入8.28亿美元,同比增长3%。然而在盈利层面,公司仍未走出困境,同期净亏损达76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亏损进一步扩大。这一边是收入持续上升,一边是亏损规模增加,也成为投资者在评估时最关注的矛盾点。 作为一家票务平台,StubHub的主要业务是演唱会、体育赛事、戏剧等门票的二级市场转售。凭借多年积累的品牌影响力和网络效应,StubHub已成为北美用户买卖门票的首选平台。公司还在积极扩展一级票务业务(primary ticketing),并探索广告、周边商品销售等新增长点,试图从单一的票务转售平台向全链路票务生态转型。 那么,为什么市场愿意给予StubHub高于竞争对手的估值?首先,公司展现出较快的营收增长速度,2024年同比增长接近30%,这在行业中相对突出。其次,一级票务业务若能成功切入,将为公司带来更高利润率和更稳定的收入结构。此外,StubHub在二级票务市场的品牌优势和用户规模构成了较强壁垒。而在宏观层面,利率下降预期和消费复苏也让资本市场对体验经济类标的充满期待。 但高估值的背后,风险同样不容忽视。盈利能力尚未建立、营销和获客成本居高不下、监管趋严以及竞争加剧,都是StubHub需要面对的现实。若未来业务扩张或利","text":"即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StubHub(代码:STUB)无疑是近期最受关注的IPO之一。这家全球知名的票务转售平台计划于9月17日上市,发行价定在每股23.50美元,预计募资规模约8亿美元,如果承销商行使超额配售,融资额有望达到8.5亿美元。按此计算,公司整体估值约90亿美元。承销阵容包括J.P. Morgan、Goldman Sachs、BofA Securities等多家华尔街大行,市场认购热度极高,传出超额认购20倍的消息。 从财务数据来看,StubHub的业务增长势头明显。2024年平台交易总额达到8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7%。2025年上半年收入8.28亿美元,同比增长3%。然而在盈利层面,公司仍未走出困境,同期净亏损达76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亏损进一步扩大。这一边是收入持续上升,一边是亏损规模增加,也成为投资者在评估时最关注的矛盾点。 作为一家票务平台,StubHub的主要业务是演唱会、体育赛事、戏剧等门票的二级市场转售。凭借多年积累的品牌影响力和网络效应,StubHub已成为北美用户买卖门票的首选平台。公司还在积极扩展一级票务业务(primary ticketing),并探索广告、周边商品销售等新增长点,试图从单一的票务转售平台向全链路票务生态转型。 那么,为什么市场愿意给予StubHub高于竞争对手的估值?首先,公司展现出较快的营收增长速度,2024年同比增长接近30%,这在行业中相对突出。其次,一级票务业务若能成功切入,将为公司带来更高利润率和更稳定的收入结构。此外,StubHub在二级票务市场的品牌优势和用户规模构成了较强壁垒。而在宏观层面,利率下降预期和消费复苏也让资本市场对体验经济类标的充满期待。 但高估值的背后,风险同样不容忽视。盈利能力尚未建立、营销和获客成本居高不下、监管趋严以及竞争加剧,都是StubHub需要面对的现实。若未来业务扩张或利","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62fdb7a53e072f05ed99431c6191d6e","width":"1000","height":"50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954307869937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9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7818738729512,"gmtCreate":1757664485458,"gmtModify":1757666125836,"author":{"id":"4211505086936280","authorId":"4211505086936280","name":"Brant0402","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65f6a201faa04e3c7699437325604c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211505086936280","authorIdStr":"4211505086936280"},"themes":[],"title":"破产到重生:Wolfspeed暴涨近30%,碳化硅或迎AI新纪元","htmlText":"9月11日,半导体公司 <a href=\"https://laohu8.com/S/WOLF\">$Wolfspeed Inc.(WOLF)$</a>股价大涨27.89%,收于1.88美元,成交量近5600万股。这是公司连续多日暴涨的延续,9月9日其股价曾因破产重整计划获批而飙升近48%。 驱动股价强劲反弹的两大核心因素,一是破产重整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公司有望削减约70%的债务;二是其200毫米碳化硅(SiC)材料产品组合正式启动大规模商用,重申了其在碳化硅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公司背景:从Cree到碳化硅领军者 Wolfspeed前身为Cree, Inc.,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公司长期深耕碳化硅和氮化镓技术,主要产品涵盖碳化硅衬底、外延片及功率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光伏逆变器、工业电源及数据中心等领域。2021年,Cree正式更名为Wolfspeed,全面聚焦碳化硅赛道。 不过,随着产能扩张与资本开支加大,Wolfspeed在2025年6月陷入财务危机,最终向美国德州南区破产法院申请第11章破产保护。此举曾一度引发市场担忧,公司股价在今年内从10美元以上一路跌至1美元附近。 重整与转机:减债70%,聚焦创新 9月8日,美国破产法院正式批准了Wolfspeed的重组计划,公司预计将在未来数周完成破产重整,整体债务将减少约70%,年度现金利息支出下降约60%。CEO表示,这将使Wolfspeed能够更好地聚焦战略重点与技术创新。市场普遍认为,这为公司赢得了“第二次机会”。 技术突破:200mm碳化硅商用化 就在重整消息落地之后,Wolfspeed于9月11日宣布200mm碳化硅材料产品正式开启商用。此前该产品仅向少数客户试供,如今","listText":"9月11日,半导体公司 <a href=\"https://laohu8.com/S/WOLF\">$Wolfspeed Inc.(WOLF)$</a>股价大涨27.89%,收于1.88美元,成交量近5600万股。这是公司连续多日暴涨的延续,9月9日其股价曾因破产重整计划获批而飙升近48%。 驱动股价强劲反弹的两大核心因素,一是破产重整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公司有望削减约70%的债务;二是其200毫米碳化硅(SiC)材料产品组合正式启动大规模商用,重申了其在碳化硅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公司背景:从Cree到碳化硅领军者 Wolfspeed前身为Cree, Inc.,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公司长期深耕碳化硅和氮化镓技术,主要产品涵盖碳化硅衬底、外延片及功率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光伏逆变器、工业电源及数据中心等领域。2021年,Cree正式更名为Wolfspeed,全面聚焦碳化硅赛道。 不过,随着产能扩张与资本开支加大,Wolfspeed在2025年6月陷入财务危机,最终向美国德州南区破产法院申请第11章破产保护。此举曾一度引发市场担忧,公司股价在今年内从10美元以上一路跌至1美元附近。 重整与转机:减债70%,聚焦创新 9月8日,美国破产法院正式批准了Wolfspeed的重组计划,公司预计将在未来数周完成破产重整,整体债务将减少约70%,年度现金利息支出下降约60%。CEO表示,这将使Wolfspeed能够更好地聚焦战略重点与技术创新。市场普遍认为,这为公司赢得了“第二次机会”。 技术突破:200mm碳化硅商用化 就在重整消息落地之后,Wolfspeed于9月11日宣布200mm碳化硅材料产品正式开启商用。此前该产品仅向少数客户试供,如今","text":"9月11日,半导体公司 $Wolfspeed Inc.(WOLF)$股价大涨27.89%,收于1.88美元,成交量近5600万股。这是公司连续多日暴涨的延续,9月9日其股价曾因破产重整计划获批而飙升近48%。 驱动股价强劲反弹的两大核心因素,一是破产重整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公司有望削减约70%的债务;二是其200毫米碳化硅(SiC)材料产品组合正式启动大规模商用,重申了其在碳化硅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公司背景:从Cree到碳化硅领军者 Wolfspeed前身为Cree, Inc.,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公司长期深耕碳化硅和氮化镓技术,主要产品涵盖碳化硅衬底、外延片及功率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光伏逆变器、工业电源及数据中心等领域。2021年,Cree正式更名为Wolfspeed,全面聚焦碳化硅赛道。 不过,随着产能扩张与资本开支加大,Wolfspeed在2025年6月陷入财务危机,最终向美国德州南区破产法院申请第11章破产保护。此举曾一度引发市场担忧,公司股价在今年内从10美元以上一路跌至1美元附近。 重整与转机:减债70%,聚焦创新 9月8日,美国破产法院正式批准了Wolfspeed的重组计划,公司预计将在未来数周完成破产重整,整体债务将减少约70%,年度现金利息支出下降约60%。CEO表示,这将使Wolfspeed能够更好地聚焦战略重点与技术创新。市场普遍认为,这为公司赢得了“第二次机会”。 技术突破:200mm碳化硅商用化 就在重整消息落地之后,Wolfspeed于9月11日宣布200mm碳化硅材料产品正式开启商用。此前该产品仅向少数客户试供,如今","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5e4236d94edccb356ce6dc7240ad7fe","width":"607","height":"42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781873872951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03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7477523537920,"gmtCreate":1757581748649,"gmtModify":1757583610071,"author":{"id":"4211505086936280","authorId":"4211505086936280","name":"Brant0402","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65f6a201faa04e3c7699437325604c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211505086936280","authorIdStr":"4211505086936280"},"themes":[],"title":"加密交易所IPO大事件:Gemini估值超30亿美元,能火过Coinbase吗?","htmlText":"加密货币交易所 Gemini 即将迎来资本市场的高光时刻。本周五(美东时间 9 月 12 日),由 Winklevoss 双胞胎创立的 Gemini 将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股票代码 GEMI。承销团队包括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重量级投行,足见这次 IPO 的分量。自 Coinbase 之后,美股市场再度迎来一家“加密原生交易所”的上市,对行业和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事件。 Gemini 成立于 2014 年,始终以合规和安全为核心标签。公司业务覆盖现货交易、托管、质押(staking)、场外交易、加密信用卡以及稳定币 GUSD。截至今年 6 月,Gemini 已在全球 60 多个国家开展服务,月度活跃用户超过 52 万,托管资产约 180 亿美元,累计交易量高达 2850 亿美元。收入来源不仅限于交易手续费,还包括信用卡返利、托管管理费、质押分成以及准备金利息,业务形态更像一个加密金融平台而不仅仅是交易所。 这次 IPO 计划发行 1666.7 万股,定价区间从最初的 17–19 美元上调至 24–26 美元,按上限计算对应完全摊薄市值约 31–32 亿美元,募资规模大约 4.33 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纳斯达克本身将直接投资 5000 万美元,并在抵押品管理、托管和质押服务方面展开合作。换句话说,Gemini 不仅获得了资金支持,还通过纳斯达克的传统金融渠道更容易触达机构客户。更有意思的是,Gemini 将最高 30% 的配售份额留给散户,投资者可以通过 Robinhood、Moomoo、Webull、SoFi 等平台直接参与,这在 IPO 市场上是少见的“亲民举措”。 从财务表现来看,Gemini 仍处于亏损阶段。2025 年上半年收入为 6860 万美元,净亏损则高达 2.8 亿美元;过去 12 个月累计收入 1.37 亿美元,亏损接近 4 亿美元。以 IP","listText":"加密货币交易所 Gemini 即将迎来资本市场的高光时刻。本周五(美东时间 9 月 12 日),由 Winklevoss 双胞胎创立的 Gemini 将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股票代码 GEMI。承销团队包括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重量级投行,足见这次 IPO 的分量。自 Coinbase 之后,美股市场再度迎来一家“加密原生交易所”的上市,对行业和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事件。 Gemini 成立于 2014 年,始终以合规和安全为核心标签。公司业务覆盖现货交易、托管、质押(staking)、场外交易、加密信用卡以及稳定币 GUSD。截至今年 6 月,Gemini 已在全球 60 多个国家开展服务,月度活跃用户超过 52 万,托管资产约 180 亿美元,累计交易量高达 2850 亿美元。收入来源不仅限于交易手续费,还包括信用卡返利、托管管理费、质押分成以及准备金利息,业务形态更像一个加密金融平台而不仅仅是交易所。 这次 IPO 计划发行 1666.7 万股,定价区间从最初的 17–19 美元上调至 24–26 美元,按上限计算对应完全摊薄市值约 31–32 亿美元,募资规模大约 4.33 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纳斯达克本身将直接投资 5000 万美元,并在抵押品管理、托管和质押服务方面展开合作。换句话说,Gemini 不仅获得了资金支持,还通过纳斯达克的传统金融渠道更容易触达机构客户。更有意思的是,Gemini 将最高 30% 的配售份额留给散户,投资者可以通过 Robinhood、Moomoo、Webull、SoFi 等平台直接参与,这在 IPO 市场上是少见的“亲民举措”。 从财务表现来看,Gemini 仍处于亏损阶段。2025 年上半年收入为 6860 万美元,净亏损则高达 2.8 亿美元;过去 12 个月累计收入 1.37 亿美元,亏损接近 4 亿美元。以 IP","text":"加密货币交易所 Gemini 即将迎来资本市场的高光时刻。本周五(美东时间 9 月 12 日),由 Winklevoss 双胞胎创立的 Gemini 将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股票代码 GEMI。承销团队包括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重量级投行,足见这次 IPO 的分量。自 Coinbase 之后,美股市场再度迎来一家“加密原生交易所”的上市,对行业和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事件。 Gemini 成立于 2014 年,始终以合规和安全为核心标签。公司业务覆盖现货交易、托管、质押(staking)、场外交易、加密信用卡以及稳定币 GUSD。截至今年 6 月,Gemini 已在全球 60 多个国家开展服务,月度活跃用户超过 52 万,托管资产约 180 亿美元,累计交易量高达 2850 亿美元。收入来源不仅限于交易手续费,还包括信用卡返利、托管管理费、质押分成以及准备金利息,业务形态更像一个加密金融平台而不仅仅是交易所。 这次 IPO 计划发行 1666.7 万股,定价区间从最初的 17–19 美元上调至 24–26 美元,按上限计算对应完全摊薄市值约 31–32 亿美元,募资规模大约 4.33 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纳斯达克本身将直接投资 5000 万美元,并在抵押品管理、托管和质押服务方面展开合作。换句话说,Gemini 不仅获得了资金支持,还通过纳斯达克的传统金融渠道更容易触达机构客户。更有意思的是,Gemini 将最高 30% 的配售份额留给散户,投资者可以通过 Robinhood、Moomoo、Webull、SoFi 等平台直接参与,这在 IPO 市场上是少见的“亲民举措”。 从财务表现来看,Gemini 仍处于亏损阶段。2025 年上半年收入为 6860 万美元,净亏损则高达 2.8 亿美元;过去 12 个月累计收入 1.37 亿美元,亏损接近 4 亿美元。以 IP","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5c54454cf1360831da5e6cb78eb1f72","width":"900","height":"54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7,"commentSize":2,"repostSize":2,"link":"https://laohu8.com/post/4774775235379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254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9000000000000291","authorId":"9000000000000291","name":"简单爱简单","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3cf1da32355d7fcd455bcb763ef83cd5","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9000000000000291","authorIdStr":"9000000000000291"},"content":"Gemini的合规性确实让人看好,值得关注","text":"Gemini的合规性确实让人看好,值得关注","html":"Gemini的合规性确实让人看好,值得关注"}],"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post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