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t0402

微信公众号 中文投资网主理人,喜欢寻找大公司暴跌后的价值洼地~

IP属地:未知
    • Brant0402Brant0402
      ·11-18 16:19

      中国版ChatGPT成型?从82到158美元,BABA的大反攻开始了?

      从年初的82.23美元到如今的157.71美元, $阿里巴巴(BABA)$ 今年以来涨幅已高达91.8%。   随着AI叙事在全球市场持续升温,阿里在2025年的股价表现,开始真正脱离过去两年的“价值陷阱”标签。市场对阿里的关注点,正在从“阿里能不能追上 AI”转向“阿里是否正在成为中国最重要的 AI 推进力量之一”。   而千问App的全面升级成为了这个叙事的关键催化剂。   一、从“通义”到“Qwen”,阿里正式进军C端AI主战场   阿里11月推出全新千问 App,将原“通义”全面升级并更名为“Qwen”,并同步上线iOS和Android。   此次升级有三大亮点:   1. 全面对标ChatGPT   彭博指出,阿里正在主动将千问App做成更接近ChatGPT的产品形态,标志着阿里真正进入C端AI市场。这是其在更大范围内追赶竞争对手、并最终从个人用户身上实现盈利的重要一步。   2. 明确定位为“体验最强Qwen模型的主入口”   阿里在应用商店中罕见地强调,这是体验其最新、最强大Qwen模型的主要入口。它不再是工具,而是“入口级产品”。   3. 即将加入Agentic-AI,渗透淘宝生态   彭博透露阿里将在未来数月内加入Agentic-AI自主智能体能力,用于自动化购物决策、生成个性化推荐,优化电商路径、改造搜索、广告与GMV。   这将是阿里最大现金流业务第一次被“全面AI化”。   二、股价当日上涨2.54%,市场为何买单?   全新千问App发布当天,BABA股价上涨2.54%。   市场之所以快速反应,背后有四个关键原因: &
      4,7791
      举报
      中国版ChatGPT成型?从82到158美元,BABA的大反攻开始了?
    • Brant0402Brant0402
      ·11-17 16:59

      段永平Q3持仓曝光:六成押苹果,新建ASML,大幅增持巴菲特

      根据最新披露的2025年第三季度SEC 13F文件,段永平旗下的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持仓规模达到146.8 亿美元,共持有11只美股资产。整体投资风格持续保持高集中度,其中前五大持仓合计占比超过93%,充分体现了段永平典型的“极度集中投资”风格。   截至2025年9月30日,前五大持仓分别为:       AAPL(苹果)——60.42% BRK.B(伯克希尔B股)——17.78% PDD(拼多多)——7.72% OXY(西方石油)——4.36% BABA(阿里巴巴)——3.38%   一、前十大仓位一览       前十大仓位合计占比超过98%,其中苹果与伯克希尔两项核心资产占比接近 80%,构成投资组合的压舱石,延续了段永平长期坚持的“集中持有最确定的公司”理念。   拼多多占比约7.7%,阿里占比3.4%,两者构成组合中最核心的中概互联网仓位。不过本季度阿里被明显减持,显示他在中概平台类资产上态度更为谨慎。   仓位中,能源股维持重要位置,西方石油占比约4.4%,继续作为组合中的价值与周期平衡角色,提供稳定现金流与宏观对冲能力。   二、新建仓 ASML,布局半导体上游核心资产   ASML在Q3首次进入前十大,虽然占比不足1%,但这代表段永平在集中价值策略之下,开始增添高壁垒的科技基础设施资产。   三、加仓动作解析   伯克希尔B(BRK.B)成为Q3最重要的加仓方向。   本季增持幅度超过50%,将其占比提升至近18%的组合权重,仅次于苹果。增持动作体现出段永平对伯克希尔长期稳定性的高度认可,也进一步巩固了组合的价值底盘。   四、减仓方向总结  
      5,2051
      举报
      段永平Q3持仓曝光:六成押苹果,新建ASML,大幅增持巴菲特
    • Brant0402Brant0402
      ·11-17 16:51

      桥水Q3持仓披露:加码押注大盘走强,大幅减仓NVDA

      近日桥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在最新披露的13F 报告中,披露了2025年第三季度的持仓,显示对其美股持仓组合进行了大幅调整。该季度也是Ray Dalio卸任董事会席位、彻底出售其在桥水最后一笔股权之后的首份季度持仓报告,因而格外受到市场关注。   根据7月底的报道,桥水已经回购Dalio剩余全部股份,随后向文莱主权财富基金发行新股,使文莱持股比例上升至近20%。这标志着桥水内部历时数年的权力交接正式落地。   尽管达里奥不再持有股份,桥水如今的持仓也不再直接代表Ray Dalio本人的投资决策,但桥水的投资框架、模型、逻辑,依然有很大部分是基于他当年创造的体系。   一、TOP 10持仓     桥水本季度的组合呈现典型的“宏观防御+大盘科技+半导体设备”风格。其前十大仓位合计占比超过35%,反映了桥水对美国股市与核心科技资产的高度集中配置。   重仓S&P 500指数ETF,押注大盘继续走强   第一、二大持仓股分别是IVV(iShares Core S&P 500 ETF)和SPY(SPDR S&P 500 ETF),持仓占比分别为10.62%和6.69%。其中该季度桥水大幅加仓的是IVV,增持了75.31%,持仓市值达27.1亿美元。   17.3%的组合押在S&P 500,表明桥水在Q3的宏观判断是:美国大盘胜于其他市场,指数胜于个股。   科技仍为核心配置   GOOGL、MSFT、CRM、NVDA、LRCX、ADBE占比合计12%+。虽然NVDA、GOOGL、META、MSFT都是减持的动作,但整体仓位依旧是典型的美股大盘成长风格。其中,英伟达被大幅减仓65%,实现利润了结,但依旧位列TOP 10。
      3,9911
      举报
      桥水Q3持仓披露:加码押注大盘走强,大幅减仓NVDA
    • Brant0402Brant0402
      ·11-04

      亚马逊牵手OpenAI,一笔380亿美元的大生意

      周一,美股市场迎来重磅消息:OpenAI与亚马逊正式签订一份高达 380亿美元 的云计算合作协议。这不仅是一笔天价交易,更是一场AI格局的重大重组。受此消息刺激,亚马逊股价当天大涨近5%,科技板块整体走强,AI概念再次成为市场焦点。   OpenAI转向亚马逊,打破微软独家时代   这次合作的最大看点在于,OpenAI将把部分AI模型训练和推理工作,迁移到亚马逊的AWS云平台。 过去,OpenAI几乎完全依赖微软Azure进行模型部署和训练,微软甚至拥有其部分股权。但如今,亚马逊的加入意味着OpenAI正式“解除独家绑定”,开始多元化布局。   根据双方披露的细节,这是一份为期七年的长期协议,OpenAI将利用AWS的高性能GPU集群和计算力基础设施,为下一代模型训练提供支持。简单来说,OpenAI需要的算力,亚马逊来供给。   股价飙升,亚马逊重返AI主战场   消息公布后,资本市场迅速做出积极反应。亚马逊股价当日收涨约4%至5%,带动纳指和标普小幅走高。 分析师普遍认为,这笔交易对亚马逊的云计算部门AWS意义重大,既能带来长期收入,也强化了亚马逊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竞争力。   Morningstar在报告中表示,这笔交易进一步证明亚马逊已经成为AI浪潮中的关键赢家。行业分析师Patrick Moorhead也指出:“很多人以为亚马逊在AI上落后,但他们刚刚签下一笔380亿美元的超级大单,这足以证明他们的实力。”   为什么OpenAI要选择AWS?   AI模型训练的计算需求正呈指数级增长。OpenAI如果继续只依赖微软Azure,势必面临资源瓶颈和成本压力。选择AWS,不仅是扩容需求,更是出于战略考量——分散风险,争取议价空间。   对于亚马逊而言,这次合作是一次品牌与实力的再
      4.18万评论
      举报
      亚马逊牵手OpenAI,一笔380亿美元的大生意
    • Brant0402Brant0402
      ·11-04

      从芯片到国家命运:英伟达5-6万亿市值背后的逻辑

      当英伟达市值冲向5万亿、甚至被预测可能迈向6万亿时,市场上总有人质疑这是不是一场“AI泡沫”。但如果换个视角看,英伟达的市值并不是资本狂热的产物,而是美国国家战略与科技霸权的缩影。   英伟达早已不只是一家芯片公司。它是AI时代的发动机,是美国构筑科技护城河的核心支点。几乎所有大模型的训练都依赖英伟达GPU,从OpenAI到Anthropic,从微软到谷歌云,整个AI世界都被它的算力系统“绑定”。这意味着英伟达的商业价值,已经上升为国家竞争力的一部分。   过去两年,美国政府在出口管制中多次点名NVIDIA的高端芯片,却始终没有真正“下重手”。因为华盛顿很清楚:GPU就是AI的“铀”,而英伟达是唯一能提炼这种“战略能源”的企业。某种意义上,它已成为AI时代的“洛克希德·马丁”——美国地缘政治工具箱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而在商业层面,英伟达的护城河厚得令人绝望。CUDA生态十多年深耕,早已构成无法替代的标准语言。竞争对手想追上,不只是做出类似的芯片,更是要重建整个生态体系。与此同时,英伟达正在从卖硬件转向卖“平台”——DGX云服务、Omniverse仿真平台、与各大云厂商的深度合作,让它在AI产业链上拥有了“抽税权”。   如果说过去的能源霸权建立在石油之上,那么AI时代的霸权建立在算力之上。美国控制算力,就像当年控制石油;而英伟达,则是这场新“石油秩序”中的最大炼油厂。GPU不仅是一块芯片,它是AI模型的运行货币。谁拥有GPU,谁就定义了AI的能力边界。   当然,风险仍然存在。中美科技对抗若继续升级,出口限制可能压缩部分市场空间;晶圆代工对台积电的高度依赖,也让英伟达在供应链上暴露脆弱点。但这些风险,更像是周期性扰动,而非根本性威胁。   归根结底,英伟达的市值并不是商业奇迹,而是政治与技术合力的结果。它代表了
      4.25万评论
      举报
      从芯片到国家命运:英伟达5-6万亿市值背后的逻辑
    • Brant0402Brant0402
      ·10-30

      科技三巨头齐发业绩,投资者用脚投票:Alphabet成AI大赢家,微软、Meta陷“烧钱焦虑”

      周三盘后,“科技七巨头”之三—— $谷歌(GOOG)$$微软(MSFT)$$Meta Platforms, Inc.(META)$ ——都交出了亮眼的营收与利润增长,但资本市场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截至盘后:   Alphabet(GOOG)大涨6.23%; Microsoft(MSFT)下跌3.39%; Meta(META)暴跌6.96%。   三份财报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AI仍是增长主轴,但市场已经从“兴奋期”进入“算账期”。投资者开始区分谁在AI上“赚到钱”,谁仍在“烧钱扩容”。   一、Alphabet:业绩“全面开花”,AI业务兑现盈利   Alphabet交出了一份堪称完美的成绩单。第三季度营收达1023亿美元,同比增长15.9%,远超市场预期的996亿美元;每股收益(EPS)2.87美元,高于预期 2.26美元。   Google Cloud成为最大亮点——收入同比增加34%至152亿美元,利润率跃升至23.7%,积压订单更高达1550亿美元。   CEO桑达尔·皮查伊在电话会上强调,公司正凭借Gemini、Veo Genie等AI模型,将AI全面嵌入搜索、广告、云计算与YouTube生态中。Gemini应用月活用户突破6.5亿,AI搜索功能(AI Overviews)已在全球40种语言上线。   可以看到,AI不再只是成本,而开始成为现金流引擎。投资者因此用脚投票:Alphabet股价盘后飙升6.23%,刷新历史新高。  
      5.52万4
      举报
      科技三巨头齐发业绩,投资者用脚投票:Alphabet成AI大赢家,微软、Meta陷“烧钱焦虑”
    • Brant0402Brant0402
      ·10-28

      美联储降息倒计时,让现金“动起来”的四种方法

      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现金收益率将逐渐走低,投资者或许该考虑让手中的现金“动起来”。   尽管美联储最近启动了新一轮降息行动,美国投资者仍在不断将资金涌入货币市场基金。根据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数据,截至10月22日(周三)的当周,货币基金总资产创下7.4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密切相关。随着央行持续降息,其年化收益率(APY)也预计将逐步走低。根据CME FedWatch工具显示,美联储将在周二、周三召开会议,市场预计有97%的概率降息25个基点(即0.25个百分点),使联邦基金利率区间降至3.75%–4.00%。此外,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12月会议上再次降息(11月无会议安排)。   虽然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已从此前的5%下降,但目前仍接近4%。截至周日,Crane 100指数(追踪100只最大应税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为3.92%。   财富管理公司Osaic的首席市场策略师Philip Blancato认为,现在是逐步将资金从现金类工具中转移出来的好时机。“当货币基金的收益率能跑赢通胀时,它是极佳的选择,”Blancato说。“但如今这种情况似乎接近尾声——这正是重新思考现金策略的机会。”   让部分现金保持流动   费城财富管理机构Zenith Wealth Partners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财务规划官Chelsea Ransom-Cooper表示,在就业市场存在不确定性、政府关门风险上升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至少保留6个月的现金储备,以应对突发支出或紧急情况。   她建议将这笔资金放在高收益储蓄账户中。若金额超过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25万美元的保险上限,可考虑转向货币市场基金。这类基金虽不受FDIC保障,但
      5.86万1
      举报
      美联储降息倒计时,让现金“动起来”的四种方法
    • Brant0402Brant0402
      ·10-27

      黄金时代已至,白银接棒!2025最强财富双曲线

      在AI点燃的2025年里,真正的“赢家”或许并不在硅谷,而在矿脉深处。黄金与白银——这对低调的老将——正用耀眼的涨幅宣告一个新的时代:贵金属前所未有的时代,正在到来。   一、金银齐飞,刷新历史新高   自今年初以来,黄金上涨约55%,白银涨幅更是高达67%,双双创下历史新高。10月中旬,黄金一度突破每盎司4300美元关口,白银则冲上每盎司54美元的高点,成为今年全球市场中表现最强的资产之一。   尽管近期经历了技术性回调(黄金较高点回落约6%,白银下跌逾10%),但这轮调整更像是短暂的“换气”——而非终结。   瑞银(UBS)分析师Wayne Gordon指出,本轮下跌“主要是技术性获利了结”,并非宏观或地缘政治驱动的反转信号。他认为,在价格动能放缓与期权波动加大的背景下,部分短线投机资金选择离场,但长期趋势仍完好无损。   二、黄金:货币体系的“平衡之锚”   过去几年,黄金不仅仅是一种避险资产,更逐渐成为对冲全球货币风险的战略性配置。   虽然自2000年科技泡沫高点以来,黄金整体表现优于大盘,但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22年。当时,美国和欧盟等冻结了俄罗斯央行储备,以应对其入侵乌克兰的行动。   那次事件让世界其他国家开始警觉:我得重新检查一下我持有的美元储备,也许该趁机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此后,各国央行在2022年至2024年持续大规模购金。今年,在特朗普几个月前宣布对多个国家征收“对等关税”后,这一趋势更是加速。   据德意志银行数据,截至2025年二季度,黄金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升至24%,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最高水平。   这种结构性变化背后的逻辑很清晰:   l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俄乌战争、关税摩擦、美国政治风险); &n
      6.50万评论
      举报
      黄金时代已至,白银接棒!2025最强财富双曲线
    • Brant0402Brant0402
      ·10-24

      英特尔逆袭启幕:Q3净赚41亿美元,盘后飙涨近8%,AI与代工业务成焦点

      周四盘后, $英特尔(INTC)$ 在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后,股价强势反弹。在常规交易上涨3.36%后,盘后更是跳涨7.71%,报41.10美元,刷新近一年高位,反映出市场对这家老牌芯片巨头复苏的信心正在加强。   Q3财报亮点:业绩超预期,利润强劲反弹   在连续多个季度陷入亏损后,英特尔终于迎来业绩拐点。公司第三季度实现:   l 营收:137亿美元,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6%,高于市场预期的132亿美元; l 非GAAP毛利率:40%,较去年同期的18%大幅提升;也比公司此前指引高出4个百分点; l 每股收益(EPS):0.23美元,远超分析师预期的0.02美元; l 净利润:41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166亿美元的巨额亏损; l 经营现金流:25亿美元;自由现金流:9亿美元。   业绩反弹主要得益于客户计算事业部门营收增长5%至85亿美元,以及代工与AI部门亏损收窄。   投资加持:软银、英伟达与美国政府纷纷入股   过去两个月,英特尔迎来了多方资本的注入。   软银于8月投资20亿美元。美国政府罕见地收购英特尔10%股权,截至目前已拨付57亿美元(计划总额89亿美元)。英伟达则于9月入股50亿美元,作为长期联合开发AI芯片战略的一部分。   此外,英特尔还出售了Altera与Mobileye股权,共获得 52亿美元现金。   公司表示,这些资金使资产负债表增加200亿美元,为未来扩张和AI布局提供充足弹药。   CEO Lip-Bu Tan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强化财务结构让我们有更大灵活性去执行战略。感谢特朗普总统与财政部长Lutnick的信任,他们的支持再次确认了英特尔作为美国唯
      7.44万3
      举报
      英特尔逆袭启幕:Q3净赚41亿美元,盘后飙涨近8%,AI与代工业务成焦点
    • Brant0402Brant0402
      ·10-23

      盘后下挫3%,特斯拉业绩很差吗?

      在连续两个季度营收下滑后, $特斯拉(TSLA)$ 终于在第三季度迎来了反弹。但这份来之不易的增长,却伴随着利润的急剧下滑和投资者的冷淡反应:周三盘后股价下跌3.01%至425.77美元。   这一次,马斯克交出了一份复杂的答卷:汽车卖得更多了,钱却没多赚;成本飙升,AI芯片与机器人项目成了最大“黑洞”。而在华尔街眼中,这位“钢铁侠”似乎又在为更远的未来烧钱。   一、营收重回增长轨道,但利润大幅缩水   第三季度,特斯拉营收达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高于市场预期的263.7亿美元,终结了连续两个季度的同比下滑。   但净利润仅13.7亿美元,同比暴跌37%,每股收益为0.39美元(调整后0.50美元),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0.56美元。   数据一览:   指标 Q3 2025 同比变化 备注 总营收 281亿美元 +12% 连续两季下降后回升 净利润 13.7亿美元 -37% 利润被成本侵蚀 每股收益EPS(调整后)  0.50美元 低于预期 市场预期0.56美元 汽车营收 212亿美元 +6% 价格战压缩毛利 汽车积分收入 4.17亿美元 -44% 政策红利减少 能源业务营收 34.2亿美元 +44% 占比提升至四分之一   造成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三:   1、车辆售价下调——推测是为了应对正迅速抢占市场份额的中国电动车制造商。   2、运营支出增加50%,部分原因在于公司加大了对人工智能及其他研发项目的投入。   3、美国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终止,部分需求被提前透支。季度内,汽车监管积分收入锐减44%,从7.39亿美元降至4.17亿美元。   马斯克在财报会上坦言,
      7.53万2
      举报
      盘后下挫3%,特斯拉业绩很差吗?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