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制药(02186)

2.030+0.050+2.53%

行情数据延迟15分钟

    • 最新
    • 推荐
      HoChe
      ·
      05-13

      高瓴持绿叶成本 高于现价117% 🌗(13/5/2025 星期二)

      《Follow Up 》前周五于13.6元荐买长飞光纤(6869),上周四最高16.56元,较荐前飙升22%,昨收16.2元,较荐前升19% (同期恒指只升6% )。目标重温:19.7元。 X X X创新药企是以科学研发,专注于开发全新药物或突破性疗法的医药公司,相对于传统药企(生产仿制药或成熟药品)。创新药企的价值在于研发能力、专利保护与市场潜力。 $绿叶制药(02186)$ (市值74亿元)是创新药企,104周高低4.00元 / 1.67元,昨(12日)价1.97元,较高位低一半。创新药股中,股价一般远高于NAV(即PB高于1.0倍),绿叶股价不足NAV一半(PB仅0.45倍),可追落后。1️⃣ 绿叶产销肿瘤药(占比32% )、心血管药(占比 27%)、中枢神经药(占比27% )、消化与代谢药(占比6% ),产品81%在国内销售,10%在欧盟市场销售,中国以外亚洲市场占6%,美国与其他市场只占3%,特朗普新猷可能令美国处方药价下调30-80%,对绿叶没有影响。今(13日)早,本港多只生物股,不跌反升,升幅5%至13%。绿叶拥有强劲的在研产品,包括20多种国内在研产品及10多种其他国际市场在研产品。集团在新分子实体及抗体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成果,亦积极于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等领域进行战畧开发。✏️ PB 低至0.45倍2️⃣ 2024财年(12月年结),绿叶营收60.61亿元人币,按年跌1%;纯利4.72亿元人币,按年跌11%。彭博综合券商预测,绿业2025财年盈利6.25亿元中人币(EPS 0.17元人币),回升32%。现价预测PE 10.7倍,较7年平均16.2倍折让34%;预测PB 0.45倍,尤其吸引,较7年平均1.42倍折让近7成。创新药股估值一般较高,绿叶最低。以下是同业今年预测
      高瓴持绿叶成本 高于现价117% 🌗(13/5/2025 星期二)
      评论
      举报
      港股解码
      ·
      03-31

      绩后股价暴跌13%,绿叶制药的业绩表现如何?

      3月31日, $云顶新耀-B(01952)$$亚盛医药-B(06855)$ 等多家医药概念股遭遇下跌,其中 $绿叶制药(02186)$ 跌幅巨大,其股价在大幅跳空低开后,继续下行,最终放量大挫13.31%。 绿叶制药股价出现异常波动并大幅下跌,与公司最新公布的业绩报告密切相关。 收入微降,原因何在? 绿叶制药是一家致力于创新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际化制药公司,聚焦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心血管、代谢等疾病领域,已有30多款产品实现上市。其中,绿叶制药于中国的主要产品组合包括6款肿瘤治疗领域药品(力扑素、博优诺、百拓维、赞必佳、希美纳及米美欣)、5款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领域药品(思瑞康、若欣林、瑞可妥、美比瑞及金悠平)、3款心血管治疗领域药品(血脂康、欧开及麦通纳)及1款代谢治疗领域药品(贝希)。 3月30日披露的业绩报告显示,2024年,绿叶制药实现总收入60.6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1.3%。 根据公告,总收入下降主要由于非产品销售(如研发服务)收入下降,尤其是对外许可协议收入从2023年的2.34亿元降至2024年的0.45亿元。 其实,于2024年,销售产品实现收入56.90亿元,同比增长1.1%。 分业务来看,2024年,肿瘤产品的销售收入减少1.8%至20.85亿元;心血管系统产品销售额减少1.6%至16.60亿元;中枢神经系统产品销售额减少4.8%至16.13亿元;消化与代谢产品销售收入下降13.7%至3.89亿元。其他产品的销售收入增长显著,达3.15亿元,增加67.1%。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上半年,
      绩后股价暴跌13%,绿叶制药的业绩表现如何?
      评论
      举报
      HoChe
      ·
      03-06

      绿叶制药现价2.32元 具诱因8个月内升越3.67元🌗(6/3/2025 星期四)

      2月13日于46.75元荐买快手(1024),荐后最高见59.85元,累计大升28%,昨收52.55元,较荐前升12%。目标重温:68元,仍有水位29%。大行俾快手目标好高,快手绩后,Benchmark Co. 睇90元,招银国际睇85.6元,Orient Securities 睇76.03元,广发证券睇73.77元。 X X X $绿叶制药(02186)$ (市值87亿元)不断推出新药,去年盈利估计激增,第二大股东又大有来头,今年10月前股价具诱因升越3.67元,值得望多几眼。1️⃣ 绿叶致力于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拥有强劲的在研产品,包括30多种国内在研产品,10多种其他国家在研产品。集团布局全球供应链,在全球设有8个生产基地,凭30多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心血管与新陈代谢产品,市场涵盖全球80多个国家与地区。✏️ 新药不断面世2️⃣ 公司不时自动公布推出新药或新发展,过去大半年有:·(今年1月)中枢神经系统新药LY0315,在中国完成II期临床试验的首例患者入组;·(今年1月)新开发的抗精神病药物LY 03020,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许可开展临床试验;· (去年12月)创新药致癌基因抑制剂赞必佳,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理局的上市批准;· (去年11月)治疗抑压症创新药若欣林,获纳入《2024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去年11月)抗抑郁创新药LY 3021,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理局批准展开临床试验。· (去年7月)抗抑郁新药ERZOFRI 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理局批准上市。✏️ 中期盈利激增159%3️⃣ 2023财年(12月年结),绿叶盈利5.32亿元人币,跌12%。2024财年上半年,营收30.75亿元人币,按年升6%;纯利3.88亿元人币,按年激增159%。彭博综合券商预测,2
      绿叶制药现价2.32元 具诱因8个月内升越3.67元🌗(6/3/2025 星期四)
      评论
      举报
      经济观察报
      ·
      2024-11-01

      医保国谈第7年:支持创新信号明显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瞿依贤 10月30日,为期3天半的2024年国家医保谈判正式收官。 今年共有162个通用名药品确认参加谈判/竞价,包括医保目录外117种和目录内45种。据经济观察报统计,2022年、2023年,参与谈判/竞价的目录外品种数量分别为147个、143个。从目录外参加谈判/竞价的药品数量来看,今年的医保谈判压力似乎没那么大。 但9月19日,国家医保局针对今年通过医保谈判形式审查品种的企业开了一场沟通会,在会上提及,今年国家医保谈判综合审评过评率不足50%。一位参加医保谈判的企业代表认为,综合审评“毙掉的药很多,所以正式谈判的目录外品种反而少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医保局在10月24日发布了一则消息,称医保谈判对创新药支持成效显著。业内认为,在正式谈判前夕释放对创新药的支持信号,无论最后的谈判结果如何,“支持的态度是很明显的”。 根据国家医保局的工作安排,预计11月份公布谈判结果,新版药品目录将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 更从容的谈判 今年是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第7年对医保药品目录进行调整,在“一年一调”的状态下,过去6年,国家医保已经累计新调入药品744种。 多位参与谈判的企业代表告诉经济观察报,相比前几年,现在的医保谈判规则已经非常清晰,谈判双方也都对流程很熟悉,大家都更从容。 这种从容从谈判现场也可见一斑:现场外等候的药企人士少了,不同企业之间的场外交流也少了,企业代表候场谈判时的神情也更加松弛。显然,医保谈判已经是常态化的动作了。 经济观察报了解到,今年的医保谈判和往年一样,由全国各地遴选的25名医保部门的谈判专家,分成5个小组进行谈判。每一个谈判品种可以有3个企业代表入场,每个品种谈判时间为30分钟,大多数品种采取的是比价磋商的谈判方式,即由国家医保局先确定医保支付预期价,企业有两次报价机会,若两次报价都比医保局给出的意向价格高15%,则出局。
      医保国谈第7年:支持创新信号明显
      评论
      举报
      港股解码
      ·
      2024-10-21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回调!中医药概念、科网股普跌

      10月21日,港股三大指集体回调。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1.57%,国企指数跌1.76%,恒生科技指数跌2.37%。 分板块看,中医药概念股跌幅居前。成分股中, $中国中药(00570)$ 领跌板块,跌幅达35.08%。消息面上,中国中药宣布,国药集团共裕按每股4.6港元将公司私有化的先决条件仍未得到满足。因此,建议于10月18日失效,股份在联交所的上市地位将不会撤销。其它概念股, $固生堂(02273)$ 跌4.19%, $绿叶制药(02186)$ 跌3.44%, $神威药业(02877)$ 跌3.54%。 教育股表现低迷。思考乐教育(01769.HK)跌6.57%,新东方-S(09901.HK)跌4.58%,卓越教育集团(03978.HK)跌2.19%。 明星科网股集体回调,哔哩哔哩-W(09626.HK)跌4.7%,网易-S(09999.HK)跌3.91%,携程集团-S(09961.HK)跌3.63%,腾讯音乐-SW(01698.HK)跌3.33%,快手-W(01024.HK)跌3.24%,阿里巴巴-W(09988.HK)跌2.69%,京东集团-SW(09618.HK)跌2.46%。 其它方面,表现较差的还有中资券商股、内银股等大金融板块;节假日概念股、啤酒股、体育用品股、家电股等各细分消费板块亦有不同程度的走弱。 涨幅榜上,光伏、电气设备等相关概念股逆市上扬。成分股中,上海电气(02727.HK)领涨板块,涨幅达30.22%。福莱特玻璃(0686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回调!中医药概念、科网股普跌
      评论
      举报
      经济观察报
      ·
      2024-10-20

      小贴片里的老龄化生意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英 中国企业正在试图取代日企,成为全球最大的经皮给药制剂生产商。 “我们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凝胶贴膏生产商,每年产能是1.5亿贴,在我们之前产能最大的是一家日本企业,只有4000万贴。”10月15日,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研发负责人赵焰平称,在老龄化背景下,未来随着阿尔茨海默病、慢性哮喘、帕金森等相关治疗产品的上市,泰德制药还会扩张产能,致力于成长为全世界最大的经皮给药制剂企业。 这一目标不仅是企业基于市场前景画出的蓝图,同时也符合政策导向。2023年,国家工信部将泰德制药评为中国透皮贴剂产业链的“链主”,鼓励其解决产业链条中的“卡脖子”难题。 经皮给药制剂,常指一种现代外用药物贴片(分凝胶贴膏、热熔胶贴剂、透皮贴剂),药物经皮肤进入体内。相比于口服药和注射液,经皮给药不是主流的给药方式,不过,其使用方便、可减少对肠胃的副作用等特点,适合多重用药率高、吞咽功能下降的老人等群体。研究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多重用药率为70.8%,每日平均服用药物数量达8.6种。 现代经皮给药制剂有两大技术发源地——日本与美国。凝胶贴膏和热熔胶贴剂源于日本,透皮贴剂则诞生于美国,这些技术都出现在20世纪,随后几十年日本和美国多家企业在此领域布局,并引领行业发展。 中国企业迟至2011年才正式推出第一款自研的现代经皮给药制剂,这家企业便是泰德制药,这款产品目前年销售额达30亿元。现在泰德制药在融合日本与美国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打造出了凝胶贴膏、热熔胶贴剂、透皮贴剂三大技术平台。 赵焰平认为,现代经皮给药制剂将成为一条中国医药弯道超车的赛道。他对经济观察网表示,该判断基于两点: 一是,泰德制药致力于打造创新贴剂技术平台,在平台上持续推出系列产品。在全球这样的企业并不多,欧美企业更多是专攻个别产品,目前注重打造现代经皮给药制剂平台的代表性企业是日本久光制药(453
      小贴片里的老龄化生意
      评论
      举报
      Keat_Huang
      ·
      2024-10-07

      2024.10.07 复盘笔记 by Keat_Huang

      2024-10-07 成本 现价 浮动收益 绿叶制药(02186) 5.025 3.490 -30.55% 亏的一塌糊涂 高领没起到作用
      2024.10.07 复盘笔记 by Keat_Huang
      评论
      举报
      经济观察报
      ·
      2024-05-06

      再鼎医药前高管梁怡加入绿叶制药,任首席运营官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瞿依贤 经济观察网5月6日获悉,再鼎医药(09688.HK/ZLAB.US)前高管梁怡加入绿叶制药(02186.HK),任首席运营官,统筹绿叶制药战略发展、产品线管理、市场规划和新产品上市策略等管理工作,同时支持中国和国际的市场销售业务发展。 梁怡6日已经入职,分管绿叶制药(中国)市场准入部、医学事务部、销售效率部、BD(商业拓展)和新产品市场部等部门。梁怡向绿叶制药CEO刘殿波汇报。 梁怡毕业于复旦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师,之后在罗氏、百时美施贵宝、阿斯利康工作过。从履历来看,其在医药行业的市场营销和新产品上市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加入绿叶制药前,梁怡任再鼎医药首席商务官兼大中华区总裁。梁怡在任期间搭建了再鼎医药的商业化团队,先后将5款产品在大中华区推进到商业化阶段,目前再鼎医药的商业化团队超过1000人。值得注意的是,5款产品中既有药品,也有器械产品。 在绿叶制药对梁怡的职务任命通知中,梁怡的加入是为了强化绿叶制药“以业绩增长突破、业务模式创新、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国内与国际市场协同为核心的商业化能力”。
      再鼎医药前高管梁怡加入绿叶制药,任首席运营官
      评论
      举报
      同壁财经
      ·
      2024-03-21

      出海为国产创新药创造机遇,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连续获得资金净流入,远大医药、先声药业、绿叶制药领涨。

      3月21日,港股创新药板块趋势上行。盘面上,远大医药领涨,先声药业、绿叶制药跟涨,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市场热度较高,过去5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达到2385万元。 平安证券表示,出海为国产创新药创造机遇,提升市场空间。1)全球医药市场总体规模远大于中国本土市场,创新药的出海可以为中国医药公司带来更高的获利空间。2)由于专利保护,药品在专利期内的销售额往往更高,出海可以帮助创新药在不同的国家获得专利保护,从而拓展药品在专利期内总体的销售额。3)中美卫生总费用构成具有差异,美国以私人健康保险为重点的健康保险为主,中国以社会卫生支出为主。中国医药市场以“保基本”为重点,出海后的创新药产品在美国的定价往往远高于中国。4)中国的创新药政策不断推陈出新,为创新药出海做出政策保障同时,审评标准逐步同国际接轨。5)国内医药公司面临融资困难,创新药出海将成为其走出困境的重要方法,带来新的融资渠道。当前时点,港股创新药ETF(159567)配置价值凸显。
      出海为国产创新药创造机遇,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连续获得资金净流入,远大医药、先声药业、绿叶制药领涨。
      评论
      举报
      同壁财经
      ·
      2024-03-21

      2024年或为创新药变革之年,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连续获得资金净流入,远大医药、先声药业、绿叶制药领涨。

      3月21日,港股创新药板块小幅调整。盘面上,远大医药领涨,先声药业、绿叶制药跟涨,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市场热度较高,过去5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达到2385万元。国金证券表示,全球创新药,是科技进步兑现的重要领域;中国创新药产业链,正在崛起;院内诊疗全面恢复、国家对创新药的鼓励支持政策陆续出台以及中国药企国际化步伐的推进,行业整体将迎来业绩与市场表现的同步向上。2024年是创新药板块整体崛起之年,产业链上下游的“卖水人”与“卖药人”值得关注。随着司美格鲁肽等大单品销售增长、新药获批提速等带来商业化生产需求上升、以及专利即将到期的重磅药的仿制药研发等需求,将导致全球产能,尤其是生产壁垒更高的生物药产能更加紧缺。因此,2024年,生物药CDMO赛道的成长尤其值得关注。中国与全球创新药的获批上市将保持升势。因此,创新药企对于专业销售渠道的需求也将提升。当前时点,港股创新药ETF(159567)配置价值凸显。
      2024年或为创新药变革之年,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连续获得资金净流入,远大医药、先声药业、绿叶制药领涨。
      评论
      举报
      同壁财经
      ·
      2024-03-14

      创新药新兴技术进入收获期!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全市场ETF换手率排名第一,泰格医药、昭衍新药、绿叶制药领涨。

      3月14日,港股创新药板块逆市上涨。盘面上,泰格医药领涨,昭衍新药、绿叶制药跟涨,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市场热度较高,实时换手率突破153%,实时成交额突破1.63亿元,创上市以来新高。 国泰君安表示,创新水平升级,盈利能力提升,创新药企开启新篇章。随着审批标准提升和产业学习曲线攀升,中国创新药从“量变”时代迈向“质变”时代,部分新药展示出更大临床获益潜力国产新药BD出海和海外获批上市陆续兑现。目前创新药企重磅新药收入高速放量,研发和销售费用指标改善,盈利能力提升,商业化进入加速收获期。新兴药物技术层出不穷,ADC、双抗及细胞疗法等已率先进入收获兑现期,核药、蛋白降解(protac、分子胶等)、基因编辑等正勃发展。肿瘤药物开发竞争日超激烈,后续的肿瘤耐药以及慢病治疗领域(阿尔兹海默症、NASH等)市场方兴未艾。创新药龙头创新与商业化并重,优选主营业务稳健,海外业务迎来突破。当前时点港股创新药ETF(159567)配置价值凸显。
      创新药新兴技术进入收获期!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全市场ETF换手率排名第一,泰格医药、昭衍新药、绿叶制药领涨。
      评论
      举报
      同壁财经
      ·
      2024-03-14

      医保理顺创新药商业化价值兑现路径,高锐度、高弹性的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实时换手率突破82%,泰格医药、昭衍新药、绿叶制药领涨。

      3月14日,港股创新药板块逆市大涨。盘面上,泰格医药领涨,昭衍新药、绿叶制药跟涨,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市场热度较高,实时换手率突破82%,实时成交额突破8900万元。天风证券表示,政策支持创新药信号明显。1)医保支付端政策改善,国产创新药有望获得更加稳定的长期价格。2)国产创新药获批数量增多,并且同靶点药物与进口药物上市时间差显著缩短。国产创新药上市身位提前,有望更早介入进口药物主导的创新药市场分享更多市场份额。3)在政策约束和行业出清的双重作用下,竞争格局有望得到显著改善。政策约束方面,研发端多个指导文件的发布将显著减少同类药物获批家数。围绕提升临床获益的开发思路,促进产业进入良性发展促进有序竞争。行业出清方面,二级市场经历过PD-1品类由于价格过低导致整体销售规模大幅萎缩带来的估值大幅下滑以及一级市场遇冷带来的融资难度加剧。创新药行业逐渐出清,出清后竞争格局有望显著改善。当前时点港股创新药ETF(159567)配置价值凸显。
      医保理顺创新药商业化价值兑现路径,高锐度、高弹性的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实时换手率突破82%,泰格医药、昭衍新药、绿叶制药领涨。
      评论
      举报
      同壁财经
      ·
      2024-01-15

      港股创新药获关注,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交投活跃,信达生物、药明生物、绿叶制药领涨

      1月15日,港股创新药获关注,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交投活跃。盘面上,信达生物领涨,药明生物、绿叶制药跟涨。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市场热度较高,上市前两日日均成交额达到1.66亿元。 中银证券表示, 2024年看好创新药和创新器械的机会,部分创新产品有望实现放量。一方面,医药生物行业的投融资高峰位于2018/2019年,很多融资后的创新产品经过4-5年的培育,也逐步开始进入收获期,2024年有望上市/销售放量,另一方面,随着国内越来越多创新产品做到同类最佳,出海的道路也越来越顺。于此同时,我们认为临床端对创新产品的需求十分迫切,在后集采时代,临床端也需要新的创新品种,在这种趋势下,我们判断,未来创新品种的放量速度或超出市场的预期。
      港股创新药获关注,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交投活跃,信达生物、药明生物、绿叶制药领涨
      评论
      举报
      同壁财经
      ·
      2024-01-18

      港股创新药板块走强,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受到投资者重点关注,荣昌生物、3D MEDICINES、绿叶制药领涨。

      1月18日,港股创新药板块走强。盘面上,荣昌生物领涨,3D MEDICINES、绿叶制药跟涨,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市场热度较高,前五日日均成交额达到9367万元。 中航证券表示,我国创新药企出海加速,有望获取海外高医药支付水平市场的红利。从中美两国药品销售结构来看,根据BCG数据,2021年,美国创新药销售额占其所有药品销售额之比为79%,而国内创新药销售额占比仅占全国药品销售额的11%。与国内市场相比,海外发达国家具有更加广阔的创新药市场潜力。药品定价方面,2021年,我国人均卫生费用为5439.97元(相当于754.30美元),而美国当年人均卫生费用为12914美元,是我国的17.12倍。从中国和美国的医疗保险体系结构上来看,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是以社会医疗保险为主体,美国的医疗保险体系以商业医疗保险为主体。商业保险方面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近年来虽然得到稳步发展,但商业健康保险的绝对值和占比仍旧较低,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对创新药的支付支持力度相对有限。2021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的金额占我国医疗保险支出的12.74%,而美国商业医疗保险在其整个健康保险费用的占比为40.14%。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医疗保障体系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发达国家可能拥有更加宽松的创新药定价空间,能够给创新药研发带来更高的回报。我国创新药企出海加速,港股创新药ETF(159567)配置价值凸显。
      港股创新药板块走强,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受到投资者重点关注,荣昌生物、3D MEDICINES、绿叶制药领涨。
      评论
      举报
      同壁财经
      ·
      2024-01-15

      医药概念活跃,港股通医药ETF(159776)趋势上涨,时代天使、药明生物、绿叶制药领涨。

      1月15日医药概念活跃,港股通医药ETF(159776)趋势上涨。盘面上,时代天使领涨,药明生物、绿叶制药跟涨。港股通医药ETF(159776)市场热度较高,近五日日均成交额为2952.08万元。 平安证券认为,创新药的出海可以为中国医药公司带来更高的利润空间。中国的创新药政策不断推陈出新,为创新药出海做出政策保障。中国的创新药政策重点在于鼓励和支持创新,以及审批标准同国际接轨。自2017年加入ICH和2021年对临床试验进行规范指导与国际标准接轨以来,创新药的出海规模逐年提升。此外,国内医药企业面临融资困难,创新药出海将成为其走出困境的重要方法,为其带来新的融资手段。 西南证券表示,本周全球瞩目的JP Morgan医药大会召开,中国医药企业纷纷登台展望未来发展方向。相关龙头企业在大会上披露的业务指引推动CXO子板块本周上涨幅度领跑行业。结合2023年末海外MNC药企的收购潮及此次JP Morgan医药大会氛围,2024年在海外宏观降息预期下医药行业资金流入有望触底反弹。从政策、估值、基本面三个维度判断,医药板块仍有结构性机会。
      医药概念活跃,港股通医药ETF(159776)趋势上涨,时代天使、药明生物、绿叶制药领涨。
      评论
      举报
      瞪羚侃新股
      ·
      2023-12-25

      巨头杀疯了,剑指第三大疾病市场

      MNC巨额并购资产正在赶KPI,杀疯了。 12月7日,艾伯维宣布以每股45美元价格现金收购专注于神经科学领域的生物技术公司Cerevel Therapeutics,以囊获Cerevel治疗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以及情绪障碍等多种疾病的潜力候选药物 ,总体价格约为87亿美元。 12月22日,BMS宣布以每股330美元现金收购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制造商Karuna Therapeutics,瞄准Karuna旗下进入FDA审评程序的精神分裂症药物KarXT(机构预测潜在销售峰值高达60亿美元),交易价值为140亿美元。 同月发生的两大并购案,虽然明面上没有任何关系,却在暗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他们都剑指一个方向——中枢神经系统(CNS)新药领域,两大巨头在未来大概率将形成正面冲突。 01 巨头收入囊中的资产有何特点? 在艾伯维、BMS各自的一项收购中,我们能够明显发现:Cerevel与Karuna进度最快的核心管线Emraclidine、KarXT均指向精神分裂症,两者将在未来展开激烈的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两项交易的价值分布有所差异,虽然MNC收购Karuna的价格较Cerevel更高,但Karuna公司大部分价值都集中在KarXT这款已经进入FDA审评阶段的商业化产品;而Cerevel的价值分布分散几大临床资产上,有平台型交易的特征。 1)Cerevel 说起来Cerevel的诞生历史颇为有趣,其是从辉瑞剥离而出、贝恩资本出资接受而成立,公司处于临床阶段的资产分别包括: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症在研药物Emraclidine(II期)、帕金森症在研药物Tavapadon(III期)、癫痫在研药物Darigabat(II期)。 几条管线中,又以Emraclidine备受关注,其有潜力成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Best in class疗法。早在2022年12月公布的Emracli
      巨头杀疯了,剑指第三大疾病市场
      评论
      举报
      说财经
      ·
      2023-11-08

      这轮反弹仅仅是因为美债息,给了个喘息的机会? 医药股这轮的反弹为何强劲?

      今天邹成伟解释了几个问题:港股的反弹,持续性存疑吗?高利率的环境持续,对于板块影响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这轮医药股反弹大? 【基金说】医药股参考基金或etf的好处 0:00 节目开始 1:03 港股比较受外围影响? /港美股反弹会是因为债息终于回落? 4:23 高利率的情况下,相当于不减息/美股估值有一点高/宁德时代、福特(F) $宁德时代(300750)$ 11:41 医药vs科技股,医药股弹性有增加 13:38 基金说:杨桢霄/绿叶制药(2186)、信达生物(1801)、荣昌生物(9995)、康方生物(9926) $绿叶制药(02186)$ $信达生物(01801)$ $荣昌生物(09995)$ $康方生物(09926)$
      这轮反弹仅仅是因为美债息,给了个喘息的机会? 医药股这轮的反弹为何强劲?
      精彩黄老怪: 大漂亮的经济还是不错的,最起码比我们搞得好
      6
      举报
      时代财经
      ·
      2023-07-31

      绿叶制药高级副总裁孙志刚:国产创新药闯关美国FDA,商业化生产质量是关键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张羽岐 “‘出海’是一趟漫长的旅程,与美国FDA沟通是极具挑战的,哪怕已经到了获批的前夜,我们也不敢放松。”在2023深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绿叶制药集团研发国际高级副总裁孙志刚在接受时代财经独家专访时如是说。 2023年1月15日,绿叶制药(02186.HK)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注射用利培酮缓释微球(LY03004,商品名:Rykindo)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成人患者,以及作为单药或作为锂盐或丙戊酸盐的辅助疗法用于双相障碍I型成人患者的维持治疗。 Rykindo是首个由中国药企自主研发并在美国获批上市的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领域的新药,也是首个根据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第505(b)(2)条款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的由中国大陆制药公司开发的复杂制剂产品。 从2019年3月宣布在美递交新药申请到最终批准上市,Rykindo及其背后的绿叶制药总共耗费了近4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绿叶制药是如何走通美国FDA审评审批的每一步的? “这一过程是很艰辛的,期间与美国FDA开展了多次会议,也根据美国FDA的要求提供了许多相关资料。”孙志刚向时代财经回忆Rykindo的获批过程时称,在2022年12月下旬,美国FDA开始与绿叶制药讨论产品的标签问题,那时他们基本可以确定Rykindo即将获批。 “但直到这一刻也不敢放松。尽管我们已经就美国FDA提出的所有与临床和药学等方面的相关质疑都做出了答复,但在标签修改期间仍然与美国FDA进行了多轮的沟通和谈判,至最终获批前几个小时才与美国FDA对标签达成一致意见。”孙志刚称。 Rykindo“出海”所走的路有自己的特性,但也是大多数赴美上市的国产创新药需要经历的过程。 出海不易 一款创新药“出海”,既是迈向全球化的第一步,也是接受更多挑战的开始。 2015年4月,Ryk
      绿叶制药高级副总裁孙志刚:国产创新药闯关美国FDA,商业化生产质量是关键
      评论
      举报
      活报告
      ·
      2023-06-30

      让你术后不疼的「加立生科」再递表港交所

      图片 来源:招股书 来源 | LiveReport大数据 招股书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摘要:加立生科于2023年6月28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其核心产品CPL-01为罗哌卡因(Naropin®)的缓释注射制剂,目前尚处于临床三期。 LiveReport获悉,成立源于2016年的加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ALI BIOSCIENCES CO., LTD.(以下简称“加立生科”)于2023年6月28日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香港主板上市。这是该公司第2次递交上市申请,首次递表时间为2022年1月31日,本次保荐人已剔除宝新金融,故独家保荐人为农银国际。 加立生科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以药物输送平台及其他专利技术为基础,致力于研发围手术期的新药,以期将覆盖面扩展至为开发的医药产品进行生产及商业化,实现端到端开发能力。公司的产品管线侧重于非阿片类术后疼痛管理、消炎疼痛控制、麻醉及镇静。公司的目标是通过策略性及最佳监管途径,在美国及中国以最高效率加快候选药物的产品开发进程,并向全球医疗从业员及患者提供目标明确、互相补足及差异化的产品组合。 公司利用两个技术平台(即PG-Depot及ClearSol),在PG-Depot技术平台开发长效缓释剂型新药,同时在ClearSol技术平台开发难溶性药物的安全注射剂型。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的产品管线包括以下: •CPL-01,为罗哌卡因(Naropin®)的缓释注射制剂,为围手术期术后长效镇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安全性更高; •CPL-05,为用于局部镇痛消炎的长效NSAID,具有缓释给药系统、长效、安全性高的特点;及 •CPL-07,是阿法沙龙的新制剂,阿法沙龙是一种神经活性类固醇麻醉剂,不含CremophorEL(在先前的化合物中与过敏反应有关的制剂载体)。 图片 来源:招股书 公司核心产品
      让你术后不疼的「加立生科」再递表港交所
      精彩去二三四五: 江湖地位口碑还是不错的,这样的企业肯定有搞头
      6
      举报
    • 公司概况

      公司名称
      绿叶制药
      所属市场
      SEHK
      成立日期
      - -
      员工人数
      - -
      办公地址
      - -
      公司网址
      邮政编码
      - -
      联系电话
      - -
      联系传真
      - -
      公司概况
      绿叶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药品的开发、生产、推广及销售的公司。该公司经营四个分部,包括肿瘤药物分部、心血管系统药物分部、消化与代谢药物分部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分部。肿瘤药物分部提供力扑素、博优诺、百拓维、希美纳及米美欣等药品。心血管系统药物分部提供血脂康、欧开及麦通纳等药品。消化与代谢药物分部提供贝希等药品。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分部提供思瑞康、若欣林、瑞可妥、美比瑞及金悠平等药品。
    • 分时
    • 5日
    数据加载中...
    最高
    2.050
    今开
    1.980
    量比
    2.07
    最低
    1.980
    昨收
    1.980
    换手率
    0.64%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