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月波拿巴
雾月波拿巴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北京
8关注
323粉丝
4主题
0勋章

海天味业赴港IPO,不一样视角拆解及预测收益

一、基本面(评级S) 海天味业—中国调味品龙头企业,提供产品以服务家常烹饪及用餐体验的调味需求。主要品类包括酱油、蚝油、调味酱、特色调味品及其他。 被称为“酱油茅”2024年酱油卖了137.58亿元人民币,占营收51.1%;耗油46.15亿元人民币,占比17.2%; 从行业角度看,海天为啥酱油茅? 调味品行业因口味习惯差异和长期消费黏性具有强地域性特征,四川吃辣,广东福建吃鲜。多数品牌难以跨区域扩张。海天的渠道经销占据了97.6%,且渠道深度下沉。另外一点,大概目前市场上酱油的购买角色30%是家庭,50%是餐饮行业采购,20%是食品加工。也就是说30%toC,70%是toB,所以海天在零售和餐饮渠道上,针对家庭、餐饮、加工三大场景差异化运营做的还是很强的。 另外关注海天的基本面的亮点笔者认为两个逻辑 1)永续增长逻辑:首先调味品酱油属于基本的生活消费品,大家是一定要重复的去消费。属于不可替代的饮食刚需,消费频率也能够获得保障。从营收的角度也能够比较明显的看出,当然口罩期间有受影响。 图片 2)市占率绝对龙头:酱油海天市占率卫13.2%,蚝油市占率为40.2%。公司在酱油这个赛道是绝对的龙头,而且由于消费者消费习惯以及对味道的依赖这个市占率门槛还是非常高的。 图片 图片 财务的角度看,A股的披露已经比较详细了,笔者也不做过多赘述,但是这里提一下海天2025年业绩的预期情况,wind给的一致性预期2025年海天营收同比增长9.83%,为295.4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增长11.12%为70.50亿元人民币,目前A股25年PE给到的是32.92x 二、发行结构及基石(评级A+) 公司发行4.52%全球发售股数为2.63亿股,招股价格为35.0-36.3HKD。招股价格相较于今天6月11日海天A股收盘价41.73元折价区间为20.5%~23.3%。 折价区间非常小:给的招股价格区
海天味业赴港IPO,不一样视角拆解及预测收益

Metalight元光科技IPO,车来了狼也来了,别去赌套路回拨

一、基本面(评级C) 一句话总结,公司做了一个关于公交车实时到达信息的app,通过这个app作为流量入口最后以广告来创造收入。 公司是营运移动公交实时软件“车来了”,运用大数据分析提供实时、准确的公交车到达信息。车来了免费为用户提供服务,主要通过程序化和品牌广告获得收入。公司将广告库存出售给管理广告投放的平台,按广告展示量收取费用(CPM)。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公司来自程序化广告平台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74.6%、85.5%和93.1%。覆盖国内467个城市(截至2023年底),公交实时数据覆盖率行业第一。 图片  当app来分析未来的广告收入的增长有几个因素 1)流量供给侧 包括用户基础与质量月活之类的,还有用户留存粘性。目前月活是2.91万,城镇覆盖466个。 提升城市渗透率可行吗?没戏。公司能做的就是提升这个466个城市的渗透率,目前公司大部分城市大概渗透率只有不到15%,所以这里会有提升空间。但是目前很多城市有站牌的实时信息,这个部分应该也有打折。 提升月活可行吗?很难。比如通过AI语音搜索、积分系统、算法优化(传统模型+大模型双路线)提升DAU,用户使用APP核心点是看公交车实时信息,那么通勤时间一定是高峰使用阶段,但是除去这个核心时间段,其他能够使用app的时间还是少数,地铁的普及说明大面积的使用用户会在二三线无地铁的城市。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点能够提升DAU以及吸引用户频繁使用。 图片 2)广告变现的效率 针对这一点广告变现的提升,结合目前的AI以及公司如果对用户画像实现足够的精准分析的话,相信公司在广告效率的CPM转化率上还是有一定的提升。 3)宏观经济广告投放量 这个目前广告的多样化以及各种流量平台的侵蚀,公司的车来了这种非常垂类的应用肯定是只能吃个尾流。 财务情况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35亿元、1.74亿元、2.06亿
Metalight元光科技IPO,车来了狼也来了,别去赌套路回拨

三花智控港股IPO,外资偏好高但注意长线风险

一、基本面(评级S) 三花智控是全球最大的制冷控制元器件和全球领先的汽车热管理系统控制部件制造商,业务主要分为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和汽车零部件业务。 (1)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2024年营收占比59.3%),白话解释用于楼宇空调和家电的温控调节,造各种智能阀门(如四通阀、电子膨胀阀)、高效散热片(微通道换热器)、智能水泵(Omega泵),零件广泛用于空调、冰箱、冷库甚至洗碗机里,保证这些设备能精准控温。 (2)汽车零部件(2024年营收占比40.7%),给汽车类尤其新能源汽车做温控零部件(电池温控也包含)造电子膨胀阀、智能水泵、热管理集成组件,帮车散热,让电动车电池、电机在最佳温度下工作,防止过热趴窝。这个业务的增长非常快,2022 - 2024年总的CAGR约23.1%。 亮点1:业务地区—有先见之明做到对冲 国内市场贡献55.27%的营收(较2023年的54.58%略有提升),海外市场占比44.73%。在关税影响的部分,在墨西哥、波兰、越南、泰国等地建立了海外生产基地。墨西哥对应北美,特斯拉福特之类的。波兰奥地利做的欧洲本地化。东南亚承接部分产能转移。 亮点2:规模效应行业霸主 设备厂房折旧2024年是10.29亿元,占营收3.68%;研发费用率也才4.84%。制冷空调的零部件三花A股财报给的很详细,品种繁多,而且小批量,如果要有成本竞争优势,规模效应必须得有,这些数据也论证了。另外东吴证券研报测算,按2023年收入计,全球三大制冷空调控制器件制造商占约77%,其中三花市占率约43%。汽车零部件里电子膨胀阀和集成组件市占率24年分别48.3/65.6%。 图片 亮点3:车零部件行业认证壁垒高,且跟Tier1&车厂共同开发。不管是锂电池还是车上芯片还是具体零部件,从测试定点量产,资格认证非常严格,认证程序的门槛非常高,三花的地位市场其他很难撼动。 亮点4:T链条
三花智控港股IPO,外资偏好高但注意长线风险

圣贝拉港股IPO分析及预测,高净值产后群体不惧经济波动

“该花还是得花,生娃是高净值家庭最大的事” 一、基本面(A+) 圣贝拉圣主要做产后护理及修复,也提供家庭护理服务及针对女性需求的相关食品,目前,公司经营三大主要业务线。月子中心(包括产后护理服务及产后修复服务)、家庭护理服务及食品。 按照业务收入占比看,月子中心收入贡献占比最大,2024年,月子中心6.78亿元营收(占比85.0%)。月子中心包括三个品牌,分别是旗舰超高端品牌“圣贝拉”、高端品牌“艾屿BellaIsla”及“小贝拉”。 食品营收0.51亿(占比6.4%)、家庭护理服务营收0.69亿(占比8.6%)。 基础业务模式按照下图框架,简要画一下有点潦草 图片 1.轻资产跑产后赛道 灵活租赁安排:与高端酒店签订独家合作,按实际需求预订房间而非购买物业,规避高额前期投资和维护成本。成熟后通过定期租赁获取更优费率,新中心通常在运营3个月内实现正向现金流。 快速扩张能力:依托酒店现成设施快速布局黄金地段,并通过整合竞争对手进入新市场(如南京、太原等),缩短投资回收周期。 人力资本方面:跟护理学校合作,确保高素质的护理人员供应,通过第三方人力公司降低雇员后降低人员成本。 2.定位高端核心高净值群体 可以从招股书里看到,公司高端品牌圣贝拉产后护理平均单客户收入23.9万,中端16.7万,低端小贝拉9.6万,再对比一下北京的协和医院国际部合作的月子中心价格10.8~14.28万,和睦家月子中心13~22万,这两家笔者这边找的都是28天的价格,当然圣贝拉涉及有些时间较长的情况,但是按照国内月子情况差不多按照30天左右算,这里的价格已经非常高了,超过协和合作的以及和睦家的价格。 图片 3.管理团队年轻化会玩营销 圣贝拉定位为高端月子中心运营商,客户名单中,不乏戚薇、唐艺昕、麦迪娜、李艾等知名女星。小红书里铺天盖地的宣传及广告,这里的广告也是十分高级,一般是按照评测来进行阐述圣贝拉的服
圣贝拉港股IPO分析及预测,高净值产后群体不惧经济波动

绿茶集团暗盘,验证了不看好,明天上市怎么看?

一、前天写了关于绿茶的认购攻略,回顾一下结论的情况 1)基本面评级给了B:第二品牌暂时没有(基本面提升核心因素),保持盈利稳定但单店、翻台率、人均销售均下滑。同行业对比:绿茶集团营收规模与门店数均落后于头部玩家,但凭借性价比在下沉市场具备差异化优势。整体财务情况:利用了下沉式打法业绩稳定增长,但是从单店效益来看盈利能力不强,净利率只有个位数。 2)发行估值及发行情况评级也给了B:老股售卖占发行股29.76%,绕过解禁期是不看好退出?发行估值合理,符合当前港股IPO市场化发行的底子,情绪溢价打在认购倍数上了,回拨50%(如果带绿鞋回拨43.48%),这么多的筹码在市场上,散户及市场化anchor做主。 图片 发行估值性价比还可以,按照25年指引9.74x forward PE。 总的按照之前看的,基本面大幅下滑了,没有第二品牌支撑。老股拿到ipo售卖已经非常不给面子了,好在上市节点给在了消费股行情的节点,但是关税的缓和国内对消费政策的预期弱化又对冲了。所以非常不看好绿茶的打新。 二、暗盘情况 截至撰稿,暗盘辉立跌了11.68%,富途跌了10.15%。 图片 暗盘价格:盯着暗盘开始看,微弱的高开反映了认购的倍数的溢价确实存在,也有部分想赌的投资者接收开盘的定价,但是马上买方力量补足支撑,出现了踩踏。 成交量情况:目前看15分钟,辉立成交488万股,富途成交525.32万股。加起来15分钟成交了1000万股左右,原定发行是1683.64万股,回拨以后大概大概PO是8400万股左右,可能不砍基石而且由绿鞋的情况下范围在7000~8400万股这样,预计最后成交量会在30~40%也就是2500万~4000万股区间。 暗盘的波动分析,微弱的高开确实有愿意赌的承受溢价的买盘,但是很快承受不了这么多散户的敲出,股价就开始下行了,但是下行到一定的底部大概在下跌10~15%的区间是有买方愿意去购
绿茶集团暗盘,验证了不看好,明天上市怎么看?

药捷安康港股IPO分析及预测,狭窄适应症出个精品

一、基本面(评级A-) 药捷安康专注于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领域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开发小分子创新疗法。一般非医学体系内的投资者看创新药公司门槛还是非常高的,药物高研发成本、长周期以及非常高的失败率和不确定性相当于在二级市场找一级标的。 药捷安康的药物聚焦解决肿瘤耐药性及未满足临床需求(如胆管癌、前列腺癌) 小分子创新药开发分为两方面 肿瘤领域:针对耐药性实体瘤和血液肿瘤,开发多靶点激酶抑制剂(MTK)及克服耐药性的新一代靶向药; 非肿瘤领域:布局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特应性皮炎)和心脏代谢疾病(如慢性心力衰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创新疗法; 如图所示,核心产品为Tinengotinib (TT-00420) 图片 靶点与机制:全球首创的多靶点激酶抑制剂(MTK),同时靶向FGFR/VEGFR、JAK和Aurora激酶通路,可克服单靶点治疗的耐药性问题。 适应症:胆管癌(CCA)针对FGFR抑制剂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已进入全球多中心III期注册临床试验(中美欧同步推进),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试验;前列腺癌(mCRPC):联合激素疗法,II期试验显示客观缓解率(ORR)达46%;其他实体瘤包括乳腺癌、肝癌(联合免疫疗法)、泛FGFR实体瘤等,已展示疗效信号(疾病控制率DCR 88.2%)  研究创新药标的按几个方面来走,包括已商业化的管线的基础以及未来可商业化的增量,对于药捷这种主要看核心产品的未来的商业化情况。 核心产品核心产品为Tinengotinib (TT-00420)优势 耐药性突破:全球首个针对FGFR抑制剂耐药胆管癌(CCA)进入注册临床阶段的MTK抑制剂。在耐药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达38.1%,疾病控制率(DCR)95.2%,显著优于化疗(ORR<5%)。 多靶点协同:同时抑制FGFR/VEGFR、JAK及A
药捷安康港股IPO分析及预测,狭窄适应症出个精品

H股:派格生物IPO—GLP-1时不我待,纯粹的筹码游戏

一、基本面(评级:C) 派格生物专注于慢性病创新疗法的研发,尤其是代谢紊乱领域,核心产品为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PB-119,用于2型糖尿病(T2DM)和肥胖症。公司布局多款候选药物,覆盖T2DM、肥胖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OIC)及罕见病等适应症。 目前药物情况如图所示 拳头产品的诞生之路比较艰难,时不我待 最拳头的产品就是PB-119已经中国NDA新药上市申请于2023年9月获受理,预计2025年获批。GLP-1其实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前两年也算是元年直接火遍全球。像跨国巨头司美格鲁肽(诺和诺德)、替尔泊肽(礼来)已在中国布局,国内呢也有超过13款GLP-1候选药物处于III期或NDA阶段(如恒瑞、信达生物),派格pb119可能会在国内有个先发的优势,成本较低纳入医保之类的,但是疗效等差异还是存在的。目前国内市场主流的使用者可能还是会选择像进口的司美格鲁肽,毕竟还算是一种非必需的中高端消费。 财务方面—不算上市募资,勉强撑一年? 公司还没有产品商业化,还得依赖外部融资。所以基本的财务看看公司的现金是否能有个很好的支撑,账面现金2836万,银行转让定期存单1.39亿,去年经营性现金流出1.83亿,这钱可能还能够烧一年,好在现在上市还是有募资的,但是这样的基本面下的募资的含金量有多高?  好在一级市场股东不错,但是按照融资时间倒推也处于早期对拳头产品有极强的预期阶段。最后一轮F+轮按照40亿市值的估值融资符合常规,而且领投是供应链的泰格。 基本面总体看,真的上市融资是个刚需了,拳头产品时不我待。基本面属于偏薄弱的,毫无亮点。 二、发行结构及认购(浮动评级,但愿是个S) 发行按照定价发行15.6港元,全球发行1928.35万股。募资净额2.32亿港元(约2.14亿元)。发行比例5%,应该是按照公众持股25%的要求发的。这个比例以及
H股:派格生物IPO—GLP-1时不我待,纯粹的筹码游戏

H股:宁德时代港股最大IPO,用独特看法预测打新收益

宁王赴港上市,本次计划发行117,894,500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8,842,100股H股,国际发售109,052,400股H股。以每股263港元的发行价计算,宁德时代将通过本次发行募集307.18亿港元(约39.41亿美元),将是继2021年快手上市以来香港最大规模的IPO。一、基本面简单看一下(S)动力电池:2024年的年化产能达到了676GWh,宁王持续霸榜,全球装车量达到了339.3GWh,同比增长31.7%,市占率也从去年的36%涨到了今年的37.9%。全球市场份额高达37.9%。今年最新情况25年2月份,2月新增动力电池装车量为25GWh,市场份额为38.9%,处于断崖式的领先位置。储能:2024年,宁德时代的储能电池系统销量为93GWh,同比增长34.32%‌。‌‌在全球市场中,宁王市场份额持续领先,2024年全球市占率为36.5%,也是断崖式领先。基本面总结:无疑电池之王,全球平均每三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装载宁王电池,储能市占率也无敌。前期调研车企发现,尤其国内品牌车企的突围之战,无不用宁德,第一款车/旗舰车都喜欢上宁王电池。二、硬气的发行结构(S) 1)硬气散户就给7.5%招股豁免回拨,也就是无论孖展多少倍,公配的份额都是23亿(7.5%)。无论市场多么热情,就只有这些货交给PO。2)热度算很高了,截至撰稿时间,孖展达80.05倍。券商给了10倍杠杠,热度还是非常不错的加上这单手价格2.66万港币,门槛还是比较高的。3)基石65.69%,多元化+Big name:23家基石,总占比65.69%,包括能源巨头(中石化占12.5%),主权基金(科威特投资局占12.5%),以及国际知名投资机构(景林旗下两家公司共占2.5%等)。权威国资巨头、最有钱中东主权、各种牛X基金基石(高瓴、景林)。电池王配基石王。三、不同于网上看法的分析网上主流看法:网上
H股:宁德时代港股最大IPO,用独特看法预测打新收益

手回集团IPO暗盘分析:高倍数陷阱,请弱化赌性,勿轻易上乙组

一、手回中签分析(回拨50%) 没什么想象空间的发行,正常回拨也能够理解。 中签率估算 定价:上限定价8.08 元(6.48 - 8.08) 回拨(预计):50% 中签分配:正常 一手股数:400 股 一手金额:3,232 港元 甲组: 图片  乙组: 图片  以上仅为估算数据(仅供参考)。 二、暗盘分析—典型的若基本面50%回拨走势 截至撰稿,暗盘跌幅辉立-9.41%、富途-7.80%。 跌幅角度—极度典型的50%回拨弱基本面的走法:暗盘开盘还是一个情绪溢价的逃生窗口,有部分的单能够成交在正收益,而后随着抛压出来以后开始大幅下杀,这里下杀的原因就是没有买盘愿意承接。整理走势跟近期派格类似,都是认购情绪高涨,回拨50%。 成交量角度—大概率最终成交占PO 60%~70%,大幅降低筹码中枢的成本:富途262.92万股,辉立215万股,如果按照回拨50%测算,PO的筹码量在1200万股左右,目前大概离收盘还有一个半小时时间,但是整体前期放量下杀后成交量在急剧缩小,因此大概率预测最后总成交量在600~700万股之间,也就是PO量的50%,按照过往25%的区间因为有高倍的认购情绪,这里的暗盘放量也比较明显。 买盘卖盘成交情况—上杠杆强制上乙组的较多 从盘面来看,富途的7.4区间有比较大量的承接,而辉立的承接相对弱一些,这种承接一种是赌中金作为稳价的套利空间,另一种也有可能是其他方的力量需要稳定保证跌幅不能过大。 图片 图片 另外,从卖盘的角度来看,乙组的抛货意愿比较强,这里从挂盘的角度能够看出,户少的情况下能够出现这个量大概率是乙组中签的抛压,乙组目前也是选择了割肉了结。大概率是有比较多的散户开了杠杠上了乙组。 三、明天上市首日预测—一定低开,最终跌幅10~20% 一定低开,预计跌幅在-10~-20%的区间收盘,当然取决于明天稳价人的中金的操作形式。目前松动的筹
手回集团IPO暗盘分析:高倍数陷阱,请弱化赌性,勿轻易上乙组

蓝思科技港股IPO分析及预测,果链基本盘套个利

发稿前插播一个消息:安井基于原来定价66.0港元下修10%至60.0港元,最新按照7月2日A股收盘价格77.35元人民币折价29.3% 一、基本面(评级A+) 蓝思科技是从手机玻璃起家,03年的时候给摩托罗拉V3提供玻璃盖板,后苹果开始接触并且在07年开始给苹果提供玻璃盖板成功进入到果链的核心企业。 业务核心 1)消费电子业务(营收占比82.6%) 防护与结构件:玻璃盖板(如3D曲面玻璃、UTG折叠屏)、金属中框、陶瓷/蓝宝石外壳;功能模组:触控模组、生物识别(指纹)、无线充电模组、散热模组;整机组装:为**、小米等品牌提供手机/PC整机组装服务。 2)智能汽车座舱类(8.5%) 车载显示:中控屏、仪表盘、HUD抬头显示模组;智能结构件:智能B/C柱、充电桩、轻量化车窗/天幕玻璃(支持防眩、调光等功能);无线充电模组:集成于座舱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3)智能头显、穿戴、终端(7.0%) AI眼镜/XR头显:镜片、镜架、光学模组到整机组装全链条服务,战略合作Rokid(2025年量产AI眼镜)。智慧零售终端:与支付宝联合开发"碰一下"NFC支付设备,提供金属机身、整机组装。 基本情况 大环境肯定取决于消费电子周期:近三年智能手机市场饱和行业增速缓慢,可穿戴设备还有新能源汽车电子需求也是按照结构性的增长,这种大环境下先占为王,技术门槛马不停蹄继续往前推,这两点蓝思都占到了。 剥离掉β看一下α 业务层面:从毛利率角度看竞争激烈程度(意味价格战),消费电子里结构件和功能模组毛利稳定在17%~18%,明显公司在这块壁垒比较强,产品附加值过硬,而且增长稳定。智能汽车座舱类一方面毛利下滑厉害14.7%掉到8.7%价格战明显,另一方面收入下滑这部分跟车类产业链竞争优势不大。头显和智能穿戴是朝阳业务也是公司认为的第二增长曲线。 财务角度:研发开支占到营收4%,管理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都在下降,
蓝思科技港股IPO分析及预测,果链基本盘套个利

药捷安康顶头锤也要抽签,海天味业三花智控分配策略接近

一、药捷安康打新全员抽签(顶头锤也抽签) 回顾一下笔者的预测以及分析 基本面:属于未商业化的创新药企业,适应症偏狭窄FGFR变异CCA患者数量不大,全球可能不到10万,渗透率有限。但是核心产品Tinengotinib的价值在于,解决耐药性临床刚需与快速监管路径(可能有),但商业化天花板受限于狭窄适应症。短期(2025-2026年)成败取决于胆管癌II/III期数据,需要关注一下2025年下半年甚者2026年初的一些数据披露情况。公司账面还有5.7亿人民币,叠加这次大概1.9亿的人民币募资总计来到7.6亿人民币,按过去三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看一年大概烧个3亿人民币左右,资金还能撑2年。 虽然适应症狭窄但是产品还是有价值,且公司的现金流还够支撑。 发行结构 笔者依据基本面中研究药物虽然适应症狭窄但是整体发展还是比较乐观的;其次,公司的一级股东比较不错,也体现了地方和产业上下游对公司的信心,叠加发行估值其实没有比最后一轮估值高太多(笔者猜测这里的基石应该是对估值有要求的),最后公司选择了一个超MINI发行的逻辑预测公司选择套路回拨,回拨区间应该13~18%,也就是PO量200~280万股,目前已知中签结果顶头锤也有没中的情况,说明全员抽签,这里套路回拨的预测应验了。 按照这个推理逻辑,大胆猜测公司选择套路回拨,回拨比例在13~18%区间,也就是PO量在200~280万股,套路回拨普遍因为筹码稀缺的原因会有一个很不错的开局,剩下的空间就是叠加目前上市节点的想象空间。 因此笔者还是继续保持对于之前文章的涨跌幅预测暗盘在50~70%甚至更高。恭喜中签的朋友吃肉。 二、海天味业的普惠分配 对比中签结果来看,1手中签率约6%,甲尾中签率0.52%;乙组中签率0.4%;认购8千股,稳中1手; 图片 图片 甲尾中签率甚至高于乙头,公司在分配货的策略选择了让更多的散户中签,提高活跃度,在普惠大
药捷安康顶头锤也要抽签,海天味业三花智控分配策略接近

拨康视云IPO分析及预测,抬轿子逻辑

一、基本面(C+) 拨康视云是专注眼科疾病治疗的生物科技公司,未盈利管线都在临床期。主要针对开发眼科疾病包含翼状胬肉、青少年近视、干眼症等的创新疗法。还是按照过往逻辑看创新药公司,包括已商业化的管线的基础(如有)以及未来可商业化的增量,看一下拨康的核心产品以及管线的情况。 临床阶段产品(4款): CBT-001:治疗翼状胬肉(全球无获批药物),已在中美等国启动Ⅲ期多地区临床试验,计划2026年提交新药申请。与远大医药合作大中华区商业化。 CBT-009:青少年近视阿托品滴眼液(非水性制剂),2024年获美国FDA批准Ⅲ期试验,中国毒性研究中。 CBT-006:干眼症(睑板腺功能异常)潜在首创药。 CBT-004:血管化睑裂斑全球首创药,与美国药管局合作制定新标准。 还有其他的4款在临床前,包括青光眼、老花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核心产品的市场前景情况 产品1:CBT-001治疗翼状胬肉,目前全球没有对应的获批药物,如果成功上市就是第一个,另外通过非侵入性治疗去替代手术,就算手术也可能复发率30%~80%。其次费用肯定比手术低,目前商业化授权股东远大去做大众化地区销售,参天负责日本和东南亚。但是翼状胬肉预期诊疗率非常低,在美国和中国分别只有3%、0.6%。 市场体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视觉报告》,翼状胬肉的全球患病率为10.2%,中国农村地区高达33%。且随着年龄增长,患病概率也有所提升,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患病率达13.4%。全球患者大概9亿,国内1.5亿。 药物进展:III期全球患者入组完成(2025年6月)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国际多中心III期试验,覆盖美国、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计划入组660例12岁以上翼状胬肉伴结膜充血患者,预计2025年年底完成数据揭盲,2026年提交FDA。 定价:将CBT-001的国内价格定在6000元,美国的净价格定为
拨康视云IPO分析及预测,抬轿子逻辑

周六福IPO预测及分析,猜中了“妖界”安康低估了雨露均沾的抛压

今天外出时间匆忙,看了一下药捷安康的暗盘,如笔者预测的套路回拨的情况也应验了。但是预测的三花失利了,所以开篇想提醒一下,当前市场由于认购热度较高,叠加市场行情不佳,非常看重供需关系,三花和海天的都偏向于甲组,雨露均沾就一定会增加套利的筹码,开盘获利抛压极大。 套路回拨普遍因为筹码稀缺的原因会有一个很不错的开局,剩下的空间就是叠加目前上市节点的想象空间。大胆猜测公司套路回拨,暗盘涨幅大概在50~70%区间 雾月波拿巴:药捷安康港股IPO分析及预测,狭窄适应症出个精品 一、基本面(评级C) 周六福作为一家珠宝公司,主要通过线下门店和线上销售渠道对外销售黄金珠宝产品及钻石镶嵌珠宝。 简单看周六福的主要业务模式按照轻资产运营和加盟体系,整合上游原料供应商以及授权供应商通过加盟商及自营店将珠宝销售至消费者手中。 图片 白话分析一下周六福的情况:核心卖“品牌”而不是黄金 供应端 授权第三方供应商生产产品,加盟商可直接从供应商采购(需通过周六福质检和入网),公司收取品牌使用费及入网费;委外加工,全面依赖外部供应商生产,仅保留质检与品牌授权职能设计及生产都靠外包,生产估计靠的是一堆水贝的合作厂,公司主要负责贴个“周六福”的牌子,顺便针对这些产品做一些质检和系统录入。 需求(代售端) 通过开放加盟的形式收取加盟费和入网费,以及品牌使用费,用这个销售给消费者。截至2024年底,线下门店4129家(加盟店占比98%),覆盖全国31省及东南亚市场。 除了通过加盟商的方式线上也是主要的销售来源,2024年40%的的收入来源于线上,且毛利率低于加盟门店。 业务模式:对比一下同行 一口价模式共性,也是黄金零售趋势 金饰品牌公司黄金采购等方面受国家严格管控,一般只能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SGE进货,这个价格就非常的公开透明,所以从成本端角度看,没法通过大批量采购去压缩自己的原材料成本。 因此想出了用定价模
周六福IPO预测及分析,猜中了“妖界”安康低估了雨露均沾的抛压

H股:沪上阿姨打新分析,阿姨值得信赖吗?

一、基本面评分(C) 当前国内茶饮品牌优势策略目前可预见性成功率较高的两种: 1)技术赋能驱动效率飞跃型标的:在茶饮咖啡行业,库存周转效率是关键竞争力之一。行业平均库存周转天数为 35 天,瑞幸咖啡借助 AI 订货系统这一强大的数字化工具,将库存周转天数大幅压缩至 18 天。数字化优势可实现 15%-20% 的溢价。 2)区域深耕精准运营型品牌:区域市场的精细化运作能带来超高市占率。以长沙的茶颜悦色为例,通过实施 “一城一策” 的精准战略,在长沙当地的市场占有率超 60%。这种深度扎根区域市场的成功模式,使其可比估值相较于全国性品牌高出 10%-15%。古茗专注下沉市场,采取区域加密策略,在渗透省份如浙江、福建等 8 个省份(2024 年 GMV 占 83% )形成规模优势,约 80% 门店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乡镇门店占比达 38% ,区域内门店密度高,配送管理效率高。 根据国金给的茶饮品牌基本面框架大致分为2块,toB能力以及toC能力。 ToB:门店扩张策略失效,后续下降 (1)开店速度:发展初期增长靠门店扩张,后续预计下降 2021 - 2023 年,沪上阿姨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增长,营收从 2021 年的 16.40 亿元增长到 2023 年的 33.48 亿元,净利润从 0.83 亿元增长到 3.88 亿元。这主要得益于加盟商和门店数量的快速增加,报告期内门店规模扩展 2.5 倍。加盟模式下,门店增多扩大了业务辐射范围,平摊了供应链成本,形成规模效应,使得净利润增长率远高于营业收入及门店数量增长率。 (2)供应链来源的毛利率波动反常 报告期内,沪上阿姨毛利率从21.79% 上升至 31.24% ,与同行业毛利率总体稳定在 30% 左右的趋势背离。其解释的采购议价能力提升和供应链管理优化缺乏数据支撑。在 2024 年 1 - 12月单店 GMV 下降的情况下,毛利率却上
H股:沪上阿姨打新分析,阿姨值得信赖吗?

高估的救赎—沪上阿姨 IPO 认购火热,预测一下

截至 4 月 29 日 12:20 分,沪上阿姨IPO孖展倍数已达到 245.94 倍,而且预计还有 3.5 天认购时间,大概率认购倍数能接近 500 倍甚至更高。如此火热的认购情况,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值得探讨的点。 关注点1:基本面与认购情绪背离 沪上阿姨 4 月 28 日开始招股时,不少投资者对其发行估值存在很大疑虑。和古茗相比,沪上阿姨的基本面差距明显。从业绩增长来看,它表现得比较薄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也不强,在一二线城市拓展业务困难,现金流状况一般,加盟商拓展也快达到上限,今年业绩持续增长面临较大压力。并且,它的发行估值超过古茗,就连性价比都不如古茗上市后涨幅后的估值。 【如昨天写的文章关于阿姨的基本面分析部分】H股:沪上阿姨打新分析,阿姨值得信赖吗? 可即便如此,沪上阿姨的认购倍数却高得惊人。这背后的 “人造导火索”,很大程度上是近期古茗 IP 联名带来的爆量涨幅,直接点燃了奶茶行业的热度。从百度热搜上 “沪上阿姨 ipo 引发投资者关注”“沪上阿姨上市定价虚高” 等话题就能看出,这波热度成功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目光。随着认购倍数不断上升,散户情绪也从对基本面的悲观,迅速转向了对认购的乐观,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充分展现了这波热度的影响力。 关注点2:发行比例确实足够低 按发行价中位数计算,沪上阿姨市值 109.4 亿港元,却只发行 2.52 亿,发行比例仅 2.3% ,这个比例是相当低的。而且基石投资者锁定了 28.42%,这样一来,流通盘就只有 1.8 亿。流通盘小,再加上基石比例不算高,其余参与沟通的国际配售(国配)机构,也更愿意接受这种 “高估值”“低发行” 的架构。毕竟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上市价格高,但流通性较弱,也有着独特的投资逻辑。 后续发展趋势预测 1)大概率认购倍数接近500倍甚至超过 目前富途的认购金额达到 45.40 亿,占总认购的 67.67%。在
高估的救赎—沪上阿姨 IPO 认购火热,预测一下

港股IPO三只小票(Metalight、容大科技、新琪安)暗盘分析及预测

一、Metalight元光科技 基本面回顾:笔者前述文章分析过,业务模式为公司做了一个关于公交车实时到达信息的app,通过这个app作为流量入口最后以广告来创造收入。以app来分析未来的广告收入的增长,流量供给侧增加困难,最主要增长公司可以在广告变现效率上有部分提升。从原始融资来看B轮和C轮中间断档,明显一级股东退出意愿还是非常强的,大概率猜测公司也涉及老股东的对赌硬着头皮往前冲的。所以基本面给了比较低的评级。 公司的基本面就是一个公交车实时信息的流量APP发起的广告商业模式,在当今环境下这种极其垂类的应用的流量增长天花板不高,也直接推动了它未来只能精耕广告效率,但是盘子不大了。另外公司没基石的裸发行,加上开簿时间短以及第一天的认购倍数起点非常高,后面直接导致人从众效应推升。非常不建议大家去赌套路回拨,认购倍数一旦过100倍,回拨50%对于公司方来说都非常有诱惑力,笔者认为大部分公司都很难抵挡住这种诱惑,因此希望大家看完公司基本面以后再决定是否打新,而不是仅观测认购情绪来作为依据。 雾月波拿巴:Metalight元光科技IPO,车来了狼也来了,别去赌套路回拨 暗盘回顾 成交量分析:截至撰稿时间,辉立+富途+tgm总成交量为534万股左右,这票是正常回拨50%,总PO的量应该是1242.8万股,最后预计暗盘收盘成交量大概为70%,870万股~920万股左右。 筹码分析:这票典型的上市即退出的票,暗盘anchor就在疯狂出货。暗盘的9.3、9.5出现大额的卖盘,赤裸裸的等人接。还是挺吓人的,叠加一些其他传播上的操作,唬人值拉满 图片 图片 盘外传播层面: 如笔者前篇文章分析,开簿时间短叠加刚开簿的认购急速冲高,反映了这票想做热度的欲望极其强烈,直到关簿以后上周五晚上也就是暗盘前一天,散户放出中签结果,明确结果就是正常回拨50%,周末就开始传播的消息如下 “据AASTOCKS
港股IPO三只小票(Metalight、容大科技、新琪安)暗盘分析及预测

H股:宁德时代港股上市,预测再一次命中

一、宁德暗盘的故事 宁德的暗盘收涨9.13%,成交量达到135万股。总共宁德此次公开发售PO的部分1016.84万股。这里的成交量达到了13.28%。较过往新股发行暗盘普遍成交量在30%左右的情况少了接近一半,意味着筹码稀缺叠加中签的户还是比较看好宁德的国际化发行的。 笔者昨天暗盘的时候也有很多朋友来问是否需要暗盘卖出,统一给了建议。 1)暗盘不卖,属于短线的风格的话可以选择上市天卖。 2)暗盘不卖,长线价值投资风格的可以长拿。 昨天盯了很久的暗盘成交,发现这里中签的愿意把筹码交出来的散户都有极大的从众效应,281、283这种整数值的卖单是成几何增长,这里交出筹码的应该心里是有AH情节的,设置了一个范围区间,挂单尝试卖出,到达预期价格了。 另外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在这种卖单堆积的整数价位上,有很明显的承接盘,而且吃的速度较缓,然后买入吃的均价大概在284。从下面辉立的暗盘情况来看,零散量大的承接散户丢出来的筹码。 图片 结论就是:宁德在暗盘成本中枢达到284以上,价值投资的中签者还是比较多的。所以在这种情况极度看好上市的涨幅。 二、上市天的狂欢 最终,宁德在今天正式上市,收盘价为306.2HKD,涨幅为16.43%。总量达到了2769.23万股,成交额为82.84亿,相较A股溢价了7.04%。说实话,超出了预期,之前按照前述文章分析的预测为5~15%的涨幅,突破了上限,当然应该有今天市场共振的因素,也算是验证了前期的预测。 外资相较于A股和H股的选择,H股是一个比较大的加分项,至于给多少溢价预期比较低。同样作为电池大厂的LG新能源哪怕给到合理的折价,宁王对于263港元的发行价也是有一定的空间。 雾月波拿巴,公众号:雾月波拿巴H股:宁德时代港股最大IPO,用独特看法预测打新收益 检验一下预测的理由 1)【外资加分项】对于外资来说,拿着A股宁王头寸和H股头寸什么区别? 加分
H股:宁德时代港股上市,预测再一次命中

H:恒瑞港股上市,大胆尝试最难的预测

一、基本面创新药门槛太高,灰色可以跳过(评级A) 恒瑞算是创新药物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行业龙头,一般非医学体系内的投资者看创新药公司门槛还是非常高的,药物高研发成本、长周期以及非常高的失败率和不确定性相当于在二级市场找一级标的。 恒瑞的药物覆盖面:恒瑞医药拥有超过 110 款已商业化的药物,其中包括19 款 1 类新分子实体创新药和 4 款 2 类新药,另有超过 90 款创新药处于不同研发阶段,约 400 项全球临床试验,未来三年预计 47 项创新成果上市(含 HER2 ADC、GLP-1 药物等)。核心产品如卡瑞利珠单抗(PD-1 抑制剂)、甲磺酸阿帕替尼(晚期胃癌等靶向药)、马来酸吡咯替尼(HER2 阳性乳腺癌药)等已在中国及海外市场获得广泛认可,其中吡咯替尼已获美国 FDA 孤儿药资格认定。 研究创新药标的按几个方面来走,这也是衡量标的的估值以及未来的发展的比较核心的因素,尤其对恒瑞这种比较大型的行业龙头,综合看全管线商业化的潜力 ①短期看已商业化的肿瘤和代谢领域的放量—恒瑞拿着极强的护城河壁垒,有着充足的现金流补充产品 图片  ②中长期看依赖肿瘤、代谢、免疫、呼吸以及神经科学巴拉巴拉之类的潜力领域的创新管线的兑现能力,顺着就是国际化是否买单的情况了。创新管线极具吸引力,但是就跟上述开篇提到的一样不确定性还是比较大的。 图片 创新管线 业绩:2024年全年营收达279.85亿元(同比+22.63%),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47.28%),业绩增速创近五年新高。创新药收入同比飙升30.6%至138.92亿元,首次突破总营收50%。通过海外授权获得18亿元首付款,占比到12%;2025年一季度业绩也超预期,HER2 ADC(SHR-A1811)提前完成首阶段铺货,单季度贡献超3亿元收入;PD-L1/TGF-β双抗(SHR-1701)胃癌适应症进入优先审评。
H:恒瑞港股上市,大胆尝试最难的预测

峰岹科技FORTIOR港股IPO分析及预测,概念吹起来的高估值H发行来打破

一、基本面(评级A+) 公司专注于高性能BLDC电机驱动控制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产品涵盖电机驱动控制的全部关键芯片,包括电机主控芯片MCU/ASIC、电机驱动芯片HVIC、电机专用功率器件MOSFET等。 通俗解释,公司做的是无刷电机里的芯片,fabless模式。无刷电机比传统电机效率高,损耗低,按照2023年第三方咨询公司的给市占率来看,无刷电机占直流电机市场65%,有刷25%,无齿电机10%。公司提供的主控芯片MCU/ASIC类似于电机大脑,内置算法计算如何控制电机发出指令,MCU可通过软件编程适应不同场景(空调变频之类的),ASIC针对特定功能固化算法成本就比较低。HVIC相当于人体神经系统,负责连接大脑和肢体,包含电机内电压转换,然后隔离保护等等防止高压电流损坏大脑MCU。MOSFET相当于肢体,直接控制电流通断,产生磁场驱动电机转子转动。 图片 BLDC无刷电机节能高效,推动增长 调研机构给的整体BLDC无刷电机的指引,2024~2030市场复合增速6.6%,下游应用包括下图白电、小家电、通信设备、机器人等等。公司也给了自己的下游具体应用的变化情况,2022年至2024年,智能家电的收入1.82亿元升至3.0亿元占比50%,白电的收入从3320万升至1.18亿元(占比19.6%)其余就比较小了。 图片 国内最大国产替代厂商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BLDC电机主控驱动芯片市场份额公司占4.8%,排第六,前五都是海外企业比如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罗姆等,CR5=54.1%,排公司后面的也都是海外企业,CR10=74.6%。 MCU产品独立开发自主ME内核 自主可控和全球依赖的区别,ME内核属于闭环生态,公司有自己的ME-Studio,ARM内核属于开放生态,通用性较强但是具体差别包括成本如下图所示。 图片 财务情况 收入增长:2022-2024年
峰岹科技FORTIOR港股IPO分析及预测,概念吹起来的高估值H发行来打破

IFBH椰子水上市,A轮投资无锁定期,但是支持一票给新消费

一、基本面(B+) IFBH成立于2013年,主要就是大家熟知的if椰子水品牌,目前公司产品品牌分为两条线分别是IF以及Innococo,两个品牌里的产品包含天然椰子水饮料、其他饮料以及植物基零食。 图片 1)公司椰子水饮料产品全产业链外包 从上图可以看出,采集商负责整合泰国当地采集商资源,从农民手中采购椰子水后输送至代工厂进行加工包装后直接发货给分销商,IFBH在这里面的角色是选择代工厂商以及分销商并收付款给双方,在这之间确实属于轻资产运营,但是按照角色职责划分,对于公司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品牌。 2)对产业链把控能力 孪生出生以后剥离掉,留下品牌资产来上市。 2011年,创始人Pongsakorn Pongsak在泰国创立General Beverage,初期为代工厂,后于2013年推出自有品牌if椰子水,投入1.6亿美元建成曼谷首条高速无菌灌装线(西得乐生产线),产能达4万瓶/小时。后来创始人开始做专注品牌国际化策略,于2022年将General Beverage的国际业务(包括if及Innococo品牌)分拆独立,成立轻资产公司IFBH,彻底剥离生产、仓储、销售等重资产环节,仅保留品牌开发、营销及分销职能。也就引发了捆绑关系General Beverage与IFBH形成“利益共同体”:股权关系General Beverage是IFBH控股股东(Pongsakorn间接持股77.64%);供应链依赖General Beverage连续两年为IFBH前五大供应商(2023-2024年采购占比21.6%、18%);代工绑定IFBH核心生产依赖General Beverage代工,原料采购也由其主导2024年泰国椰子供应占比70%。 3)雇员人数极少且都在海外 泰国的43名员工中有20人做销售及营销工作,有5人从事研究与开发,仓配6人,财务及人力行政12人,另有3人在新加坡从事
IFBH椰子水上市,A轮投资无锁定期,但是支持一票给新消费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