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金融周观察
金融科技领军原创自媒体
IP属地:广东
+关注
帖子 · 216
帖子 · 216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金融周观察
金融周观察
·
10-22
众安银行港股交易服务上线:用户突破百万,财富管理板块持续完善
据港媒报道,众安在线
$众安在线(06060)$
旗下众安银行于近日正式推出港股交易服务,标志着该行在财富管理领域的业务布局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众安银行宣布用户数量突破100万,并于今年上半年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显示出其在数字银行领域的领先地位与持续成长动力。 这两大进展标志着众安银行在构建一站式数字金融生态的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其财富管理业务板块由此实现全面覆盖,为香港乃至更广泛区域的用户提供了更便捷、更多元的投资选择。 港股服务登场与百万用户同庆 共享超十二万奖赏 此次推出的港股交易服务,支持全市场港股股票、ETF、虚拟资产ETF及窝轮牛熊证等产品。此举意味着众安银行的投资平台已完成关键拼图,继基金、美股和加密货币服务后,真正实现了“一个App管理全球投资组合”的愿景,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 为庆祝这一重要时刻以及与百万用户共同成长的喜悦,众安银行同步启动了一系列回馈活动。新用户可享“港股迎新三重优惠”:包括开户首30天无限次0佣金交易、高达500港元的开户现金奖赏以及高达1000港元的股票现金回赠券。与此同时,众安银行隆重推出“百万用户大奖”抽奖活动,总奖赏金额超过十二万港元。活动将根据用户的开户次序排名,抽出12位位于关键里程碑(如第100名、第50万名及第100万名等)的幸运用户,各赠予一万港元消费券,以此纪念众安银行从零到一百万的用户共建历程。 众安银行行政总裁吴忠豪 (Calvin)表示,“港股交易服务正式登场,标志着 众安银行 在普及投资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我们希望打破门槛,让用户能更简单、更直接地参与投资,掌握属于自己的财富机会。继早前已涵盖基金、美股及加密货币等资产类别,我们正一步步实现真正多元化的一站式数字投资理财体验。随着用户数量突破 100 万,我们看见金
看
196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众安银行港股交易服务上线:用户突破百万,财富管理板块持续完善
金融周观察
金融周观察
·
10-22
那些年,银行追“过头”的潮流
撰文|周公子编辑|周大富银行曾经追过的每个潮流都有痕迹,可惜的是大部分正在变成遗迹。比如,近期因多家银行关停而重获关注度的直销银行,因简化电子服务渠道而陆续被停服合并的信用卡App,都是诞生于“互联网生态”论调正盛的十多年前。彼时,不少银行都相信可以通过“金融+互联网+生活”的方式自建生态,各类电子服务渠道也随之诞生。比如,一家银行的可以有WAP版手机银行APP、PAD版网上银行、WindowsPhone版手机银行客户端、个性风格版网上银行、信用卡APP、网上银行、小程序……如果旗下有直销银行的,还有直销银行App及直销银行网站!伴随这些电子服务渠道出现在财报中的“热词”,是“数字化转型”、“互联网生态”、“金融科技”、甚至“区块链”……而现在,这些“热词”都已经out了,我们开始拥抱AI,拥抱大模型。十年后的今天,先不说有几家银行真正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互联网生态”,就问谁家APP真的好用?大家心里都有数。下一个十年,银行在互联网潮流没追上的“创新”,在AI时代能追到多少?昔日生态梦,与正在消失的App回望十多年前,哪里是当初银行互联网生态“梦”的起点?或许是当初的那句: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改变是有,但不多。恰逢零售逆周期的近两年,多家中小银行陆续关停直销银行、信用卡APP已非新鲜事。如今,大行也赫然加入了这一队列。国庆节前,独立法人直销银行“邮惠万家银行”黯然退场,被母行邮储银行
$邮储银行(601658)$
吸收合并。中国银行信用卡也在9月28日官宣了逐步关停信用卡App“缤纷生活”,“缤纷生活”App全部功能将逐步迁移至“中国银行”App。紧接着,国庆节后,北京银行
$北京银行(601169)$<
看
18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那些年,银行追“过头”的潮流
金融周观察
金融周观察
·
09-26
京东科技AI Agent加速落地,致力重构金融服务“平权”图景
撰文|周公子 编辑|周大富 过往,我们谈“普惠”更多停留在金融产品层面,如今,在AI Agent的快速进步下,金融服务也有了更清晰的“平权”图景——原来金融服务也可以更“普惠”。 重塑交互体验,让专业服务不再是少数高净值专属,而是惠及大众日常投资理财、消费支付等金融生活“刚需”,是目前AI Agent被寄予厚望的商用场景。 今年8月底,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最新对外披露的一份数据显示,2024年初到今年6月底,中国日均Token需求量已经从千亿暴涨到了30万亿。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增长超300倍。 众所周知,Token是大模型应用的关键指标,而智能体AI Agent则被认为是AI大模型落地的关键——AI Agent 能将把复杂的专业知识和服务“翻译”为简单、贴身、个性化的体验。对于高度数字化的金融行业来说,这种变化更为明显和迅速。 就在9月25日的2025JDD京东
$京东集团-SW(09618)$
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供应链金融分论坛上,京东金融宣布了多项产品发布和新升级,尤其是AI财富管家“京小贝”、购物智能体JoyGlance、金融风控智能体三款智能体产品,其背后的一致的理念——重塑金融服务“普惠”体验,让专业服务变得更平等可获。 三大金融智能体重塑服务“普惠”体验 实际上,从互联网时代到AI大模型时代,本身便是一个技术平权不断加深的进程。每一次技术变革都在扩大服务的边界,而当下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开启一场更深层次的金融服务变革。 而从京东
$京东集团-SW(09618)$
科技本次大会首次披露的三大金融服务相关的AI大模型看,所指向的都是同一个目标:技术进步推动金融服务的“平权”与“普惠”。 先来看
看
251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京东科技AI Agent加速落地,致力重构金融服务“平权”图景
金融周观察
金融周观察
·
09-19
民生银行转型,乍暖还寒
撰文|周公子&UU 编辑|周大富 近日,周观察对比了下9家A股上市股份行的息差表现,竟在一片寒意中发现一抹“暖意”: 上半年民生银行
$民生银行(600016)$
的净息差为1.39%,同比是提升了1BP的,环比去年末持平,这在同业里可以说是逆势般的存在。 众所周知,该行业绩和资产质量都已努力“爬坑”多年,而在今年的中报业绩会上,民生银行副董事长、行长王晓永一句“战略转型成效显现”,成了诸多关于其半年度业绩报道必引用的评价。 王行长的评判有其客观之处: 除了上述“垫底”的息差终于“企稳”之外,在有股份行同行既不增收也不增利的情况下,民生银行虽然归母净利润同比降4.87%,但是营收(723.84亿元)同比增长了7.83%。更关键是结构,该行净利息收入和净非息收入都实现了双增,如今环境下也不是每家股份行都能做到。 然而,即便我们认可王行长有为该行乐观的底气,却没有办法忽略民生银行另外一些明显的、短期及远期挑战——对公的存款罕见负增长,资产质量依然压力山大。 这家曾经号称“小微之王”的银行,较去年末对公贷款(2.73万亿)仅上升1.77%,增长相对乏力,而公司存款(2.93万亿)却罕见地下降0.52%。 再结合细分业务的资产质量问题来看,谈“成效”依然路漫漫。 对公存款罕见负增长 对公存款较去年末下滑0.52%,是什么概念呢? 首先,是对比自己来看。即便是把时间线拉长到十年来看,对公存款余额年度同比下降也只有三次,分别是2017、2021和2024年。而从今年上半年来看,较2024年末仍延续了下降趋势。 再者,是对比大趋势及行业表现看。 据央行《2025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7.9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0.7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77万亿元,
看
441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民生银行转型,乍暖还寒
金融周观察
金融周观察
·
09-12
招行买“基”,折扣究竟低不低?
撰文|周先先 编辑|周大富 近日,关于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03968)$
APP基金申购费高企的相关讨论,引发不少基民关注。多篇文章指出,“招商银行不仅多款基金产品申购费保持行业巅峰1.5%”,远高于独立销售平台的折扣价,“更是通过排他性协议锁死基民选择权”。 然而,不少基民依然对2024年招行宣布的代销费率“一折起”折扣潮印象深刻,前后反差不禁令人疑惑,作为基金销售及大众理财的重要渠道,招行买“基”,折扣到底低不低? 周观察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比较了一下,仅供大家参考。 印象标签与真实差距: “货比三家”是最好的方式 近日,招行代销费率被点名的核心有两点: 一是,多款基金的申购费率高达 1.5%,远高于第三方平台一折优惠后的 0.15%; 二是,存在所谓的“排他性销售”,即部分基金和招行签订协议,在其他渠道暂停申购,仅能在招行APP继续购买。 该报道以华泰紫金价值甄选混合A为例,在招行APP申购需要 1.5% 的费用,而在天天基金仅需 0.15%,差距高达十倍。换算下来,如果投资者通过招行申购 10 万元,就要多付 1350 元成本。如此大的差距,确实颠覆了不少投资者对招行的“低费率”印象。 不过,这样的个案,是否普遍? 为尽量全面,小周这样统计对比了一下:首先从招行APP的基金排行榜中,筛选出股票型基金和积极混合型基金;然后剔除其中打一折和0折的基金,并统计剩余基金的数量;最后将这些基金逐一与天天基金网进行对比,查看其在天天基金网上是否有打折情况(不完全统计,可能存在部分基金信息遗漏的情况)。 小周对比后发现,以独立平台天天基金为参照,5090只权益型基金中,有 386 只在招行的申购费率高于天天基金,其中绝大多数产品没有任何折扣。 从这一比例不难发现,上述个案确有“以偏概全”之嫌
看
486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招行买“基”,折扣究竟低不低?
金融周观察
金融周观察
·
09-12
招行买“基”,折扣究竟低不低?
撰文|周先先 编辑|周大富 近日,关于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03968)$
APP基金申购费高企的相关讨论,引发不少基民关注。多篇文章指出,“招商银行不仅多款基金产品申购费保持行业巅峰1.5%”,远高于独立销售平台的折扣价,“更是通过排他性协议锁死基民选择权”。 然而,不少基民依然对2024年招行宣布的代销费率“一折起”折扣潮印象深刻,前后反差不禁令人疑惑,作为基金销售及大众理财的重要渠道,招行买“基”,折扣到底低不低? 周观察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比较了一下,仅供大家参考。 印象标签与真实差距: “货比三家”是最好的方式 近日,招行代销费率被点名的核心有两点: 一是,多款基金的申购费率高达 1.5%,远高于第三方平台一折优惠后的 0.15%; 二是,存在所谓的“排他性销售”,即部分基金和招行签订协议,在其他渠道暂停申购,仅能在招行APP继续购买。 该报道以华泰紫金价值甄选混合A为例,在招行APP申购需要 1.5% 的费用,而在天天基金仅需 0.15%,差距高达十倍。换算下来,如果投资者通过招行申购 10 万元,就要多付 1350 元成本。如此大的差距,确实颠覆了不少投资者对招行的“低费率”印象。 不过,这样的个案,是否普遍? 为尽量全面,小周这样统计对比了一下:首先从招行APP的基金排行榜中,筛选出股票型基金和积极混合型基金;然后剔除其中打一折和0折的基金,并统计剩余基金的数量;最后将这些基金逐一与天天基金网进行对比,查看其在天天基金网上是否有打折情况(不完全统计,可能存在部分基金信息遗漏的情况)。 小周对比后发现,以独立平台天天基金为参照,5090只权益型基金中,有 386 只在招行的申购费率高于天天基金,其中绝大多数产品没有任何折扣。 从这一比例不难发现,上述个案确有“以偏概全”之嫌
看
58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招行买“基”,折扣究竟低不低?
金融周观察
金融周观察
·
09-12
数字驱动票据革新 渤海银行新一代票据服务平台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票据是银行的传统产品,在当前电子化程度日益提升、供应链票据、绿色票据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的新形势下,凭借其门槛低、价格低、期限短、可拆分、融资速度快等与民营企业高频、小额融资特性相契合的特征,不断丰富着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 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银行”)将票据业务作为连接金融与产业的重要纽带。截至2025年8月末,该行通过专业化运营、数字化赋能和全流程创新,银行承兑汇票发生额突破2800亿元,票据贴现业务规模近800亿元,为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立足服务 以科技注入新动能 自2022年成为上海票据交易所首批试点金融机构以来,渤海银行于当年11月上线新一代票据服务平台,提供涵盖签约、签发、流转、贴现等环节的全流程一站式线上服务,并持续深化金融科技在票据业务中的支撑作用,搭建起一整套高度自动化的业务处理体系,陆续推出资料一键上传、买方付息业务线上办理、保证金信息线上确认等多项创新服务,全面突破传统业务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 基于便捷的线上化服务、高效的自动化处理与智能化风控,渤海银行还积极推动数字化产品的创新工作。2024年推出“渤银秒贴”产品,实现系统自动审查贸易背景,秒级放款,已累计投放超20亿元,服务对象涵盖通讯、乳品、医药、新能源、钢材等行业大型重点企业。2025年持续推进产品升级,推出“渤银承贴易”产品,客户出票后系统能够自动签收票据、自动发起贴现,真正实现资金实时支付,极大提升了企业资金周转效率。“渤银承贴易”产品上线推出以来,成功为某电网集团项下多户用电企业提供票据承贴联动服务,利用票据产品有竞争力的市场价格,为内蒙古地区高耗能企业(如煤炭、化工)迅速解决了高频购电的资金周转难题;同时,渤海银行利用该产品成功切入乳品行业龙头企业向上游牧场采购场景,通过自动贴现的无感操作,采购资金迅速到账,极大缩短了牧场的收款账期,获得企业一致高度评价。 同
看
290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数字驱动票据革新 渤海银行新一代票据服务平台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金融周观察
金融周观察
·
09-11
华夏银行,今年已被罚没了一个“小目标”
撰文|周大富 编辑|周大富 2025年以来银行业的最大罚单,轰然落地。 9月5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一纸处罚公告披露:华夏银行被罚8725万元。 图片 这已经是华夏银行
$华夏银行(600015)$
(含分支机构)今年领到的第21张罚单。前20张合计罚金约1600万元,加上这笔,一个小目标,就这样“没”了。 华夏银行(含分支机构)今年罚单一览 处罚事由并不陌生:2023年监管对该行开展现场检查,发现其在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中存在管理不审慎,以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问题。 与巨额机构罚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6位责任人员的个人处罚,其中4人被警告并罚款,金额合计只有20万元。 别以为这些只是“基层小兵”,被处罚的都是分行行长、总行部门总经理/副总经理等中高层。 面对系列罚单,有雪球网友调侃:“个人的归个人,公司的归股民”。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投资者的担忧:巨额机构罚金,最终会不会由投资者共同承担?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同一天,上交所披露了该行三则高管增持信息:副行长唐一鸣、首席合规官杨宏、首席风险官刘小莉,分别通过二级市场买入1万股、5000股和2万股。 看似巧合的时点背后,是一场早已预告却迟迟未落地的增持计划。 图片 今年4月,华夏银行就对外宣布,董监高及业务骨干拟合计增持不低于3000万元。但计划发布后的四个月内,一直没有实质性动静。直到8月底中期业绩发布后,高管们才开始陆续行动。 虽然增持总额与华夏银行千亿市值相比,只能算“蚊子腿”,但市场更看重的,是管理层释放信心的姿态。 那么,这份刚刚出炉的中期业绩,到底成色如何? 舆论呈现两极分化。 有人称之为“喜忧参半”,也有人不吝赞美。比如,有机构媒体刊文,盛赞华夏银行“一举扭转颓势,新帅改革百日交出亮丽答卷”。 文章所指的“新帅”,是今年2月底才到任的
看
546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华夏银行,今年已被罚没了一个“小目标”
金融周观察
金融周观察
·
09-04
渤海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报:营收净利双增长 彰显韧性发展定力
业绩摘要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经营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2.15亿元,同比增长8.14%;实现净利润38.30亿元,同比增长3.61%。 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2025年上半年,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涉农等重点领域贷款投放增速均高于一般性贷款增速。 降本增效持续深入,投入产出效率不断提升,2025年上半年成本收入比32.17%,同比下降4.10个百分点。 2025年8月28日,
$渤海银行(09668)$
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银行”或“该行”;股份代号:9668.HK)公布其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计综合中期业绩。 202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有效防范化解,民生兜底保障进一步加强,我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渤海银行坚持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同时统筹推进自身稳规模、调结构、增营收、降成本,深耕“九大银行”转型,优化业务结构布局,强化金融风险防控,深化数字化转型,推动全行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主要盈利指标稳步增长,各项经营指标稳中提质:2025年1-6月,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42.15亿元,同比增长8.14%;实现净利润38.30亿元,同比增加3.61%;成本收入比32.17%,同比下降4.10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6月末,实现总资产规模1.82万亿元,总负债规模1.71万亿元。 五篇大文章 释放高质量发展动能 做好“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
看
51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渤海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报:营收净利双增长 彰显韧性发展定力
金融周观察
金融周观察
·
08-29
万亿成都银行新帅,如何续写“增速之王”?
十多天前,一家万亿级城商行突然宣布换帅。 8月17日晚,成都银行
$成都银行(601838)$
发布公告称:因“组织工作调动”,董事长王晖辞去所有职务,转任成都农商行一把手。与此同时,原成都农商行董事长黄建军被任命为成都银行新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提名人选。 这场被市场解读为“老将互换”的人事变动,恰逢成都银行2025年中报业绩前后。 从中报看,今年1-6月,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22.70亿元,同比增长5.9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17亿元,同比增长7.29%。截至6月末,资产规模突破1.3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77%。 “高增速”成绩单当然漂亮。 但对于新掌门而言,漂亮“接力”背后,既有资本充足率持续承压、零售业务进展缓慢等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待解,又有“保增速”、“保质量”等新考验。 同样经验丰富的“新掌门”黄建军,将如何续写成都银行的“增速之王”命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规模狂奔,资本“饥渴” 资产规模从2018年末的4922.85亿元到2025年6月末的1.37万亿元,成都银行用6年多时间实现了近乎三倍的增长,堪称中西部城商行中的“增速之王”。 千亿级别的“狂奔式”扩张背后,是资本金的快速消耗。 2025年半年报显示,成都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61%,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24%,资本充足率为13.13%。虽然较2024年末的9.06%、9.74%和13.88%有所下滑,但数据仍然保持在监管要求之上。 但若与行业平均水平对比,高下立现。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2025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28%、12.18%、10.70%。成都银行的这三项指标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尤其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相差超过2
看
511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万亿成都银行新帅,如何续写“增速之王”?
加载更多
暂无粉丝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3456395944389346","uuid":"3456395944389346","gmtCreate":1608643520138,"gmtModify":1742306182773,"name":"金融周观察","pinyin":"jrzgcjinrongzhouguancha","introduction":"金融科技领军原创自媒体","introductionEn":"","signature":"金融科技原创声音,相信独立思考的力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ae14bae6b53c2e69b3fa8489f015260","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6,"status":2,"fanSize":120,"headSize":4,"tweetSize":216,"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2,"level":{"id":3,"name":"书生虎","nameTw":"書生虎","represent":"努力向上","factor":"发布1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5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3","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偶像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15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8b40ae7da5bf081a1c84df14bf9e636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f160eceddd7c284a8e1136557615cfad","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11792805c468334a9b31c39f95a41c6a","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5.01.31","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userBadgeCount":1,"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广东","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91901509128568,"gmtCreate":1761113737754,"gmtModify":1761115374480,"author":{"id":"3456395944389346","authorId":"3456395944389346","name":"金融周观察","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ae14bae6b53c2e69b3fa8489f01526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56395944389346","authorIdStr":"3456395944389346"},"themes":[],"title":"众安银行港股交易服务上线:用户突破百万,财富管理板块持续完善","htmlText":"据港媒报道,众安在线 <a href=\"https://laohu8.com/S/06060\">$众安在线(06060)$</a> 旗下众安银行于近日正式推出港股交易服务,标志着该行在财富管理领域的业务布局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众安银行宣布用户数量突破100万,并于今年上半年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显示出其在数字银行领域的领先地位与持续成长动力。 这两大进展标志着众安银行在构建一站式数字金融生态的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其财富管理业务板块由此实现全面覆盖,为香港乃至更广泛区域的用户提供了更便捷、更多元的投资选择。 港股服务登场与百万用户同庆 共享超十二万奖赏 此次推出的港股交易服务,支持全市场港股股票、ETF、虚拟资产ETF及窝轮牛熊证等产品。此举意味着众安银行的投资平台已完成关键拼图,继基金、美股和加密货币服务后,真正实现了“一个App管理全球投资组合”的愿景,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 为庆祝这一重要时刻以及与百万用户共同成长的喜悦,众安银行同步启动了一系列回馈活动。新用户可享“港股迎新三重优惠”:包括开户首30天无限次0佣金交易、高达500港元的开户现金奖赏以及高达1000港元的股票现金回赠券。与此同时,众安银行隆重推出“百万用户大奖”抽奖活动,总奖赏金额超过十二万港元。活动将根据用户的开户次序排名,抽出12位位于关键里程碑(如第100名、第50万名及第100万名等)的幸运用户,各赠予一万港元消费券,以此纪念众安银行从零到一百万的用户共建历程。 众安银行行政总裁吴忠豪 (Calvin)表示,“港股交易服务正式登场,标志着 众安银行 在普及投资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我们希望打破门槛,让用户能更简单、更直接地参与投资,掌握属于自己的财富机会。继早前已涵盖基金、美股及加密货币等资产类别,我们正一步步实现真正多元化的一站式数字投资理财体验。随着用户数量突破 100 万,我们看见金","listText":"据港媒报道,众安在线 <a href=\"https://laohu8.com/S/06060\">$众安在线(06060)$</a> 旗下众安银行于近日正式推出港股交易服务,标志着该行在财富管理领域的业务布局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众安银行宣布用户数量突破100万,并于今年上半年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显示出其在数字银行领域的领先地位与持续成长动力。 这两大进展标志着众安银行在构建一站式数字金融生态的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其财富管理业务板块由此实现全面覆盖,为香港乃至更广泛区域的用户提供了更便捷、更多元的投资选择。 港股服务登场与百万用户同庆 共享超十二万奖赏 此次推出的港股交易服务,支持全市场港股股票、ETF、虚拟资产ETF及窝轮牛熊证等产品。此举意味着众安银行的投资平台已完成关键拼图,继基金、美股和加密货币服务后,真正实现了“一个App管理全球投资组合”的愿景,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 为庆祝这一重要时刻以及与百万用户共同成长的喜悦,众安银行同步启动了一系列回馈活动。新用户可享“港股迎新三重优惠”:包括开户首30天无限次0佣金交易、高达500港元的开户现金奖赏以及高达1000港元的股票现金回赠券。与此同时,众安银行隆重推出“百万用户大奖”抽奖活动,总奖赏金额超过十二万港元。活动将根据用户的开户次序排名,抽出12位位于关键里程碑(如第100名、第50万名及第100万名等)的幸运用户,各赠予一万港元消费券,以此纪念众安银行从零到一百万的用户共建历程。 众安银行行政总裁吴忠豪 (Calvin)表示,“港股交易服务正式登场,标志着 众安银行 在普及投资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我们希望打破门槛,让用户能更简单、更直接地参与投资,掌握属于自己的财富机会。继早前已涵盖基金、美股及加密货币等资产类别,我们正一步步实现真正多元化的一站式数字投资理财体验。随着用户数量突破 100 万,我们看见金","text":"据港媒报道,众安在线 $众安在线(06060)$ 旗下众安银行于近日正式推出港股交易服务,标志着该行在财富管理领域的业务布局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众安银行宣布用户数量突破100万,并于今年上半年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显示出其在数字银行领域的领先地位与持续成长动力。 这两大进展标志着众安银行在构建一站式数字金融生态的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其财富管理业务板块由此实现全面覆盖,为香港乃至更广泛区域的用户提供了更便捷、更多元的投资选择。 港股服务登场与百万用户同庆 共享超十二万奖赏 此次推出的港股交易服务,支持全市场港股股票、ETF、虚拟资产ETF及窝轮牛熊证等产品。此举意味着众安银行的投资平台已完成关键拼图,继基金、美股和加密货币服务后,真正实现了“一个App管理全球投资组合”的愿景,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 为庆祝这一重要时刻以及与百万用户共同成长的喜悦,众安银行同步启动了一系列回馈活动。新用户可享“港股迎新三重优惠”:包括开户首30天无限次0佣金交易、高达500港元的开户现金奖赏以及高达1000港元的股票现金回赠券。与此同时,众安银行隆重推出“百万用户大奖”抽奖活动,总奖赏金额超过十二万港元。活动将根据用户的开户次序排名,抽出12位位于关键里程碑(如第100名、第50万名及第100万名等)的幸运用户,各赠予一万港元消费券,以此纪念众安银行从零到一百万的用户共建历程。 众安银行行政总裁吴忠豪 (Calvin)表示,“港股交易服务正式登场,标志着 众安银行 在普及投资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我们希望打破门槛,让用户能更简单、更直接地参与投资,掌握属于自己的财富机会。继早前已涵盖基金、美股及加密货币等资产类别,我们正一步步实现真正多元化的一站式数字投资理财体验。随着用户数量突破 100 万,我们看见金","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190150912856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9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1884709442048,"gmtCreate":1761109752564,"gmtModify":1761110110973,"author":{"id":"3456395944389346","authorId":"3456395944389346","name":"金融周观察","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ae14bae6b53c2e69b3fa8489f01526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56395944389346","authorIdStr":"3456395944389346"},"themes":[],"title":"那些年,银行追“过头”的潮流","htmlText":"撰文|周公子编辑|周大富银行曾经追过的每个潮流都有痕迹,可惜的是大部分正在变成遗迹。比如,近期因多家银行关停而重获关注度的直销银行,因简化电子服务渠道而陆续被停服合并的信用卡App,都是诞生于“互联网生态”论调正盛的十多年前。彼时,不少银行都相信可以通过“金融+互联网+生活”的方式自建生态,各类电子服务渠道也随之诞生。比如,一家银行的可以有WAP版手机银行APP、PAD版网上银行、WindowsPhone版手机银行客户端、个性风格版网上银行、信用卡APP、网上银行、小程序……如果旗下有直销银行的,还有直销银行App及直销银行网站!伴随这些电子服务渠道出现在财报中的“热词”,是“数字化转型”、“互联网生态”、“金融科技”、甚至“区块链”……而现在,这些“热词”都已经out了,我们开始拥抱AI,拥抱大模型。十年后的今天,先不说有几家银行真正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互联网生态”,就问谁家APP真的好用?大家心里都有数。下一个十年,银行在互联网潮流没追上的“创新”,在AI时代能追到多少?昔日生态梦,与正在消失的App回望十多年前,哪里是当初银行互联网生态“梦”的起点?或许是当初的那句: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改变是有,但不多。恰逢零售逆周期的近两年,多家中小银行陆续关停直销银行、信用卡APP已非新鲜事。如今,大行也赫然加入了这一队列。国庆节前,独立法人直销银行“邮惠万家银行”黯然退场,被母行邮储银行 <a href=\"https://laohu8.com/S/601658\">$邮储银行(601658)$</a> 吸收合并。中国银行信用卡也在9月28日官宣了逐步关停信用卡App“缤纷生活”,“缤纷生活”App全部功能将逐步迁移至“中国银行”App。紧接着,国庆节后,北京银行 <a href=\"https://laohu8.com/S/601169\">$北京银行(601169)$<</a>","listText":"撰文|周公子编辑|周大富银行曾经追过的每个潮流都有痕迹,可惜的是大部分正在变成遗迹。比如,近期因多家银行关停而重获关注度的直销银行,因简化电子服务渠道而陆续被停服合并的信用卡App,都是诞生于“互联网生态”论调正盛的十多年前。彼时,不少银行都相信可以通过“金融+互联网+生活”的方式自建生态,各类电子服务渠道也随之诞生。比如,一家银行的可以有WAP版手机银行APP、PAD版网上银行、WindowsPhone版手机银行客户端、个性风格版网上银行、信用卡APP、网上银行、小程序……如果旗下有直销银行的,还有直销银行App及直销银行网站!伴随这些电子服务渠道出现在财报中的“热词”,是“数字化转型”、“互联网生态”、“金融科技”、甚至“区块链”……而现在,这些“热词”都已经out了,我们开始拥抱AI,拥抱大模型。十年后的今天,先不说有几家银行真正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互联网生态”,就问谁家APP真的好用?大家心里都有数。下一个十年,银行在互联网潮流没追上的“创新”,在AI时代能追到多少?昔日生态梦,与正在消失的App回望十多年前,哪里是当初银行互联网生态“梦”的起点?或许是当初的那句: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改变是有,但不多。恰逢零售逆周期的近两年,多家中小银行陆续关停直销银行、信用卡APP已非新鲜事。如今,大行也赫然加入了这一队列。国庆节前,独立法人直销银行“邮惠万家银行”黯然退场,被母行邮储银行 <a href=\"https://laohu8.com/S/601658\">$邮储银行(601658)$</a> 吸收合并。中国银行信用卡也在9月28日官宣了逐步关停信用卡App“缤纷生活”,“缤纷生活”App全部功能将逐步迁移至“中国银行”App。紧接着,国庆节后,北京银行 <a href=\"https://laohu8.com/S/601169\">$北京银行(601169)$<</a>","text":"撰文|周公子编辑|周大富银行曾经追过的每个潮流都有痕迹,可惜的是大部分正在变成遗迹。比如,近期因多家银行关停而重获关注度的直销银行,因简化电子服务渠道而陆续被停服合并的信用卡App,都是诞生于“互联网生态”论调正盛的十多年前。彼时,不少银行都相信可以通过“金融+互联网+生活”的方式自建生态,各类电子服务渠道也随之诞生。比如,一家银行的可以有WAP版手机银行APP、PAD版网上银行、WindowsPhone版手机银行客户端、个性风格版网上银行、信用卡APP、网上银行、小程序……如果旗下有直销银行的,还有直销银行App及直销银行网站!伴随这些电子服务渠道出现在财报中的“热词”,是“数字化转型”、“互联网生态”、“金融科技”、甚至“区块链”……而现在,这些“热词”都已经out了,我们开始拥抱AI,拥抱大模型。十年后的今天,先不说有几家银行真正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互联网生态”,就问谁家APP真的好用?大家心里都有数。下一个十年,银行在互联网潮流没追上的“创新”,在AI时代能追到多少?昔日生态梦,与正在消失的App回望十多年前,哪里是当初银行互联网生态“梦”的起点?或许是当初的那句: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改变是有,但不多。恰逢零售逆周期的近两年,多家中小银行陆续关停直销银行、信用卡APP已非新鲜事。如今,大行也赫然加入了这一队列。国庆节前,独立法人直销银行“邮惠万家银行”黯然退场,被母行邮储银行 $邮储银行(601658)$ 吸收合并。中国银行信用卡也在9月28日官宣了逐步关停信用卡App“缤纷生活”,“缤纷生活”App全部功能将逐步迁移至“中国银行”App。紧接着,国庆节后,北京银行 $北京银行(601169)$<","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9cb3d5ce6f73027f8b5fa9ad0f5a116"}],"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188470944204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8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2680586875176,"gmtCreate":1758870801375,"gmtModify":1758873825524,"author":{"id":"3456395944389346","authorId":"3456395944389346","name":"金融周观察","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ae14bae6b53c2e69b3fa8489f01526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56395944389346","authorIdStr":"3456395944389346"},"themes":[],"title":"京东科技AI Agent加速落地,致力重构金融服务“平权”图景","htmlText":"撰文|周公子 编辑|周大富 过往,我们谈“普惠”更多停留在金融产品层面,如今,在AI Agent的快速进步下,金融服务也有了更清晰的“平权”图景——原来金融服务也可以更“普惠”。 重塑交互体验,让专业服务不再是少数高净值专属,而是惠及大众日常投资理财、消费支付等金融生活“刚需”,是目前AI Agent被寄予厚望的商用场景。 今年8月底,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最新对外披露的一份数据显示,2024年初到今年6月底,中国日均Token需求量已经从千亿暴涨到了30万亿。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增长超300倍。 众所周知,Token是大模型应用的关键指标,而智能体AI Agent则被认为是AI大模型落地的关键——AI Agent 能将把复杂的专业知识和服务“翻译”为简单、贴身、个性化的体验。对于高度数字化的金融行业来说,这种变化更为明显和迅速。 就在9月25日的2025JDD京东 <a href=\"https://laohu8.com/S/09618\">$京东集团-SW(09618)$</a> 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供应链金融分论坛上,京东金融宣布了多项产品发布和新升级,尤其是AI财富管家“京小贝”、购物智能体JoyGlance、金融风控智能体三款智能体产品,其背后的一致的理念——重塑金融服务“普惠”体验,让专业服务变得更平等可获。 三大金融智能体重塑服务“普惠”体验 实际上,从互联网时代到AI大模型时代,本身便是一个技术平权不断加深的进程。每一次技术变革都在扩大服务的边界,而当下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开启一场更深层次的金融服务变革。 而从京东 <a href=\"https://laohu8.com/S/09618\">$京东集团-SW(09618)$</a> 科技本次大会首次披露的三大金融服务相关的AI大模型看,所指向的都是同一个目标:技术进步推动金融服务的“平权”与“普惠”。 先来看","listText":"撰文|周公子 编辑|周大富 过往,我们谈“普惠”更多停留在金融产品层面,如今,在AI Agent的快速进步下,金融服务也有了更清晰的“平权”图景——原来金融服务也可以更“普惠”。 重塑交互体验,让专业服务不再是少数高净值专属,而是惠及大众日常投资理财、消费支付等金融生活“刚需”,是目前AI Agent被寄予厚望的商用场景。 今年8月底,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最新对外披露的一份数据显示,2024年初到今年6月底,中国日均Token需求量已经从千亿暴涨到了30万亿。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增长超300倍。 众所周知,Token是大模型应用的关键指标,而智能体AI Agent则被认为是AI大模型落地的关键——AI Agent 能将把复杂的专业知识和服务“翻译”为简单、贴身、个性化的体验。对于高度数字化的金融行业来说,这种变化更为明显和迅速。 就在9月25日的2025JDD京东 <a href=\"https://laohu8.com/S/09618\">$京东集团-SW(09618)$</a> 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供应链金融分论坛上,京东金融宣布了多项产品发布和新升级,尤其是AI财富管家“京小贝”、购物智能体JoyGlance、金融风控智能体三款智能体产品,其背后的一致的理念——重塑金融服务“普惠”体验,让专业服务变得更平等可获。 三大金融智能体重塑服务“普惠”体验 实际上,从互联网时代到AI大模型时代,本身便是一个技术平权不断加深的进程。每一次技术变革都在扩大服务的边界,而当下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开启一场更深层次的金融服务变革。 而从京东 <a href=\"https://laohu8.com/S/09618\">$京东集团-SW(09618)$</a> 科技本次大会首次披露的三大金融服务相关的AI大模型看,所指向的都是同一个目标:技术进步推动金融服务的“平权”与“普惠”。 先来看","text":"撰文|周公子 编辑|周大富 过往,我们谈“普惠”更多停留在金融产品层面,如今,在AI Agent的快速进步下,金融服务也有了更清晰的“平权”图景——原来金融服务也可以更“普惠”。 重塑交互体验,让专业服务不再是少数高净值专属,而是惠及大众日常投资理财、消费支付等金融生活“刚需”,是目前AI Agent被寄予厚望的商用场景。 今年8月底,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最新对外披露的一份数据显示,2024年初到今年6月底,中国日均Token需求量已经从千亿暴涨到了30万亿。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增长超300倍。 众所周知,Token是大模型应用的关键指标,而智能体AI Agent则被认为是AI大模型落地的关键——AI Agent 能将把复杂的专业知识和服务“翻译”为简单、贴身、个性化的体验。对于高度数字化的金融行业来说,这种变化更为明显和迅速。 就在9月25日的2025JDD京东 $京东集团-SW(09618)$ 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供应链金融分论坛上,京东金融宣布了多项产品发布和新升级,尤其是AI财富管家“京小贝”、购物智能体JoyGlance、金融风控智能体三款智能体产品,其背后的一致的理念——重塑金融服务“普惠”体验,让专业服务变得更平等可获。 三大金融智能体重塑服务“普惠”体验 实际上,从互联网时代到AI大模型时代,本身便是一个技术平权不断加深的进程。每一次技术变革都在扩大服务的边界,而当下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开启一场更深层次的金融服务变革。 而从京东 $京东集团-SW(09618)$ 科技本次大会首次披露的三大金融服务相关的AI大模型看,所指向的都是同一个目标:技术进步推动金融服务的“平权”与“普惠”。 先来看","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5ea16bcf18e1284d1131e6ea76c43e0","width":"1280","height":"49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268058687517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5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0258386993352,"gmtCreate":1758274838733,"gmtModify":1758275296096,"author":{"id":"3456395944389346","authorId":"3456395944389346","name":"金融周观察","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ae14bae6b53c2e69b3fa8489f01526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56395944389346","authorIdStr":"3456395944389346"},"themes":[],"title":"民生银行转型,乍暖还寒","htmlText":"撰文|周公子&UU 编辑|周大富 近日,周观察对比了下9家A股上市股份行的息差表现,竟在一片寒意中发现一抹“暖意”: 上半年民生银行 <a href=\"https://laohu8.com/S/600016\">$民生银行(600016)$</a> 的净息差为1.39%,同比是提升了1BP的,环比去年末持平,这在同业里可以说是逆势般的存在。 众所周知,该行业绩和资产质量都已努力“爬坑”多年,而在今年的中报业绩会上,民生银行副董事长、行长王晓永一句“战略转型成效显现”,成了诸多关于其半年度业绩报道必引用的评价。 王行长的评判有其客观之处: 除了上述“垫底”的息差终于“企稳”之外,在有股份行同行既不增收也不增利的情况下,民生银行虽然归母净利润同比降4.87%,但是营收(723.84亿元)同比增长了7.83%。更关键是结构,该行净利息收入和净非息收入都实现了双增,如今环境下也不是每家股份行都能做到。 然而,即便我们认可王行长有为该行乐观的底气,却没有办法忽略民生银行另外一些明显的、短期及远期挑战——对公的存款罕见负增长,资产质量依然压力山大。 这家曾经号称“小微之王”的银行,较去年末对公贷款(2.73万亿)仅上升1.77%,增长相对乏力,而公司存款(2.93万亿)却罕见地下降0.52%。 再结合细分业务的资产质量问题来看,谈“成效”依然路漫漫。 对公存款罕见负增长 对公存款较去年末下滑0.52%,是什么概念呢? 首先,是对比自己来看。即便是把时间线拉长到十年来看,对公存款余额年度同比下降也只有三次,分别是2017、2021和2024年。而从今年上半年来看,较2024年末仍延续了下降趋势。 再者,是对比大趋势及行业表现看。 据央行《2025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7.9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0.7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77万亿元,","listText":"撰文|周公子&UU 编辑|周大富 近日,周观察对比了下9家A股上市股份行的息差表现,竟在一片寒意中发现一抹“暖意”: 上半年民生银行 <a href=\"https://laohu8.com/S/600016\">$民生银行(600016)$</a> 的净息差为1.39%,同比是提升了1BP的,环比去年末持平,这在同业里可以说是逆势般的存在。 众所周知,该行业绩和资产质量都已努力“爬坑”多年,而在今年的中报业绩会上,民生银行副董事长、行长王晓永一句“战略转型成效显现”,成了诸多关于其半年度业绩报道必引用的评价。 王行长的评判有其客观之处: 除了上述“垫底”的息差终于“企稳”之外,在有股份行同行既不增收也不增利的情况下,民生银行虽然归母净利润同比降4.87%,但是营收(723.84亿元)同比增长了7.83%。更关键是结构,该行净利息收入和净非息收入都实现了双增,如今环境下也不是每家股份行都能做到。 然而,即便我们认可王行长有为该行乐观的底气,却没有办法忽略民生银行另外一些明显的、短期及远期挑战——对公的存款罕见负增长,资产质量依然压力山大。 这家曾经号称“小微之王”的银行,较去年末对公贷款(2.73万亿)仅上升1.77%,增长相对乏力,而公司存款(2.93万亿)却罕见地下降0.52%。 再结合细分业务的资产质量问题来看,谈“成效”依然路漫漫。 对公存款罕见负增长 对公存款较去年末下滑0.52%,是什么概念呢? 首先,是对比自己来看。即便是把时间线拉长到十年来看,对公存款余额年度同比下降也只有三次,分别是2017、2021和2024年。而从今年上半年来看,较2024年末仍延续了下降趋势。 再者,是对比大趋势及行业表现看。 据央行《2025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7.9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0.7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77万亿元,","text":"撰文|周公子&UU 编辑|周大富 近日,周观察对比了下9家A股上市股份行的息差表现,竟在一片寒意中发现一抹“暖意”: 上半年民生银行 $民生银行(600016)$ 的净息差为1.39%,同比是提升了1BP的,环比去年末持平,这在同业里可以说是逆势般的存在。 众所周知,该行业绩和资产质量都已努力“爬坑”多年,而在今年的中报业绩会上,民生银行副董事长、行长王晓永一句“战略转型成效显现”,成了诸多关于其半年度业绩报道必引用的评价。 王行长的评判有其客观之处: 除了上述“垫底”的息差终于“企稳”之外,在有股份行同行既不增收也不增利的情况下,民生银行虽然归母净利润同比降4.87%,但是营收(723.84亿元)同比增长了7.83%。更关键是结构,该行净利息收入和净非息收入都实现了双增,如今环境下也不是每家股份行都能做到。 然而,即便我们认可王行长有为该行乐观的底气,却没有办法忽略民生银行另外一些明显的、短期及远期挑战——对公的存款罕见负增长,资产质量依然压力山大。 这家曾经号称“小微之王”的银行,较去年末对公贷款(2.73万亿)仅上升1.77%,增长相对乏力,而公司存款(2.93万亿)却罕见地下降0.52%。 再结合细分业务的资产质量问题来看,谈“成效”依然路漫漫。 对公存款罕见负增长 对公存款较去年末下滑0.52%,是什么概念呢? 首先,是对比自己来看。即便是把时间线拉长到十年来看,对公存款余额年度同比下降也只有三次,分别是2017、2021和2024年。而从今年上半年来看,较2024年末仍延续了下降趋势。 再者,是对比大趋势及行业表现看。 据央行《2025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7.9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0.7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77万亿元,","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eaaae36a73cd4b64d51a255e095c1fa","width":"1280","height":"59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025838699335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4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7825811894280,"gmtCreate":1757666465348,"gmtModify":1757668141388,"author":{"id":"3456395944389346","authorId":"3456395944389346","name":"金融周观察","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ae14bae6b53c2e69b3fa8489f01526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56395944389346","authorIdStr":"3456395944389346"},"themes":[],"title":"招行买“基”,折扣究竟低不低?","htmlText":"撰文|周先先 编辑|周大富 近日,关于招商银行 <a href=\"https://laohu8.com/S/03968\">$招商银行(03968)$</a> APP基金申购费高企的相关讨论,引发不少基民关注。多篇文章指出,“招商银行不仅多款基金产品申购费保持行业巅峰1.5%”,远高于独立销售平台的折扣价,“更是通过排他性协议锁死基民选择权”。 然而,不少基民依然对2024年招行宣布的代销费率“一折起”折扣潮印象深刻,前后反差不禁令人疑惑,作为基金销售及大众理财的重要渠道,招行买“基”,折扣到底低不低? 周观察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比较了一下,仅供大家参考。 印象标签与真实差距: “货比三家”是最好的方式 近日,招行代销费率被点名的核心有两点: 一是,多款基金的申购费率高达 1.5%,远高于第三方平台一折优惠后的 0.15%; 二是,存在所谓的“排他性销售”,即部分基金和招行签订协议,在其他渠道暂停申购,仅能在招行APP继续购买。 该报道以华泰紫金价值甄选混合A为例,在招行APP申购需要 1.5% 的费用,而在天天基金仅需 0.15%,差距高达十倍。换算下来,如果投资者通过招行申购 10 万元,就要多付 1350 元成本。如此大的差距,确实颠覆了不少投资者对招行的“低费率”印象。 不过,这样的个案,是否普遍? 为尽量全面,小周这样统计对比了一下:首先从招行APP的基金排行榜中,筛选出股票型基金和积极混合型基金;然后剔除其中打一折和0折的基金,并统计剩余基金的数量;最后将这些基金逐一与天天基金网进行对比,查看其在天天基金网上是否有打折情况(不完全统计,可能存在部分基金信息遗漏的情况)。 小周对比后发现,以独立平台天天基金为参照,5090只权益型基金中,有 386 只在招行的申购费率高于天天基金,其中绝大多数产品没有任何折扣。 从这一比例不难发现,上述个案确有“以偏概全”之嫌","listText":"撰文|周先先 编辑|周大富 近日,关于招商银行 <a href=\"https://laohu8.com/S/03968\">$招商银行(03968)$</a> APP基金申购费高企的相关讨论,引发不少基民关注。多篇文章指出,“招商银行不仅多款基金产品申购费保持行业巅峰1.5%”,远高于独立销售平台的折扣价,“更是通过排他性协议锁死基民选择权”。 然而,不少基民依然对2024年招行宣布的代销费率“一折起”折扣潮印象深刻,前后反差不禁令人疑惑,作为基金销售及大众理财的重要渠道,招行买“基”,折扣到底低不低? 周观察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比较了一下,仅供大家参考。 印象标签与真实差距: “货比三家”是最好的方式 近日,招行代销费率被点名的核心有两点: 一是,多款基金的申购费率高达 1.5%,远高于第三方平台一折优惠后的 0.15%; 二是,存在所谓的“排他性销售”,即部分基金和招行签订协议,在其他渠道暂停申购,仅能在招行APP继续购买。 该报道以华泰紫金价值甄选混合A为例,在招行APP申购需要 1.5% 的费用,而在天天基金仅需 0.15%,差距高达十倍。换算下来,如果投资者通过招行申购 10 万元,就要多付 1350 元成本。如此大的差距,确实颠覆了不少投资者对招行的“低费率”印象。 不过,这样的个案,是否普遍? 为尽量全面,小周这样统计对比了一下:首先从招行APP的基金排行榜中,筛选出股票型基金和积极混合型基金;然后剔除其中打一折和0折的基金,并统计剩余基金的数量;最后将这些基金逐一与天天基金网进行对比,查看其在天天基金网上是否有打折情况(不完全统计,可能存在部分基金信息遗漏的情况)。 小周对比后发现,以独立平台天天基金为参照,5090只权益型基金中,有 386 只在招行的申购费率高于天天基金,其中绝大多数产品没有任何折扣。 从这一比例不难发现,上述个案确有“以偏概全”之嫌","text":"撰文|周先先 编辑|周大富 近日,关于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03968)$ APP基金申购费高企的相关讨论,引发不少基民关注。多篇文章指出,“招商银行不仅多款基金产品申购费保持行业巅峰1.5%”,远高于独立销售平台的折扣价,“更是通过排他性协议锁死基民选择权”。 然而,不少基民依然对2024年招行宣布的代销费率“一折起”折扣潮印象深刻,前后反差不禁令人疑惑,作为基金销售及大众理财的重要渠道,招行买“基”,折扣到底低不低? 周观察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比较了一下,仅供大家参考。 印象标签与真实差距: “货比三家”是最好的方式 近日,招行代销费率被点名的核心有两点: 一是,多款基金的申购费率高达 1.5%,远高于第三方平台一折优惠后的 0.15%; 二是,存在所谓的“排他性销售”,即部分基金和招行签订协议,在其他渠道暂停申购,仅能在招行APP继续购买。 该报道以华泰紫金价值甄选混合A为例,在招行APP申购需要 1.5% 的费用,而在天天基金仅需 0.15%,差距高达十倍。换算下来,如果投资者通过招行申购 10 万元,就要多付 1350 元成本。如此大的差距,确实颠覆了不少投资者对招行的“低费率”印象。 不过,这样的个案,是否普遍? 为尽量全面,小周这样统计对比了一下:首先从招行APP的基金排行榜中,筛选出股票型基金和积极混合型基金;然后剔除其中打一折和0折的基金,并统计剩余基金的数量;最后将这些基金逐一与天天基金网进行对比,查看其在天天基金网上是否有打折情况(不完全统计,可能存在部分基金信息遗漏的情况)。 小周对比后发现,以独立平台天天基金为参照,5090只权益型基金中,有 386 只在招行的申购费率高于天天基金,其中绝大多数产品没有任何折扣。 从这一比例不难发现,上述个案确有“以偏概全”之嫌","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6c4adea477c4597b14019fb1c104a99","width":"1280","height":"597"},{"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05f18bf6f6ece798c715a7904315b87","width":"339","height":"47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8b2fa0b019cb63942928bd33de9378e","width":"407","height":"16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782581189428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8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7825651417560,"gmtCreate":1757666465277,"gmtModify":1757668131022,"author":{"id":"3456395944389346","authorId":"3456395944389346","name":"金融周观察","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ae14bae6b53c2e69b3fa8489f01526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56395944389346","authorIdStr":"3456395944389346"},"themes":[],"title":"招行买“基”,折扣究竟低不低?","htmlText":"撰文|周先先 编辑|周大富 近日,关于招商银行 <a href=\"https://laohu8.com/S/03968\">$招商银行(03968)$</a> APP基金申购费高企的相关讨论,引发不少基民关注。多篇文章指出,“招商银行不仅多款基金产品申购费保持行业巅峰1.5%”,远高于独立销售平台的折扣价,“更是通过排他性协议锁死基民选择权”。 然而,不少基民依然对2024年招行宣布的代销费率“一折起”折扣潮印象深刻,前后反差不禁令人疑惑,作为基金销售及大众理财的重要渠道,招行买“基”,折扣到底低不低? 周观察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比较了一下,仅供大家参考。 印象标签与真实差距: “货比三家”是最好的方式 近日,招行代销费率被点名的核心有两点: 一是,多款基金的申购费率高达 1.5%,远高于第三方平台一折优惠后的 0.15%; 二是,存在所谓的“排他性销售”,即部分基金和招行签订协议,在其他渠道暂停申购,仅能在招行APP继续购买。 该报道以华泰紫金价值甄选混合A为例,在招行APP申购需要 1.5% 的费用,而在天天基金仅需 0.15%,差距高达十倍。换算下来,如果投资者通过招行申购 10 万元,就要多付 1350 元成本。如此大的差距,确实颠覆了不少投资者对招行的“低费率”印象。 不过,这样的个案,是否普遍? 为尽量全面,小周这样统计对比了一下:首先从招行APP的基金排行榜中,筛选出股票型基金和积极混合型基金;然后剔除其中打一折和0折的基金,并统计剩余基金的数量;最后将这些基金逐一与天天基金网进行对比,查看其在天天基金网上是否有打折情况(不完全统计,可能存在部分基金信息遗漏的情况)。 小周对比后发现,以独立平台天天基金为参照,5090只权益型基金中,有 386 只在招行的申购费率高于天天基金,其中绝大多数产品没有任何折扣。 从这一比例不难发现,上述个案确有“以偏概全”之嫌","listText":"撰文|周先先 编辑|周大富 近日,关于招商银行 <a href=\"https://laohu8.com/S/03968\">$招商银行(03968)$</a> APP基金申购费高企的相关讨论,引发不少基民关注。多篇文章指出,“招商银行不仅多款基金产品申购费保持行业巅峰1.5%”,远高于独立销售平台的折扣价,“更是通过排他性协议锁死基民选择权”。 然而,不少基民依然对2024年招行宣布的代销费率“一折起”折扣潮印象深刻,前后反差不禁令人疑惑,作为基金销售及大众理财的重要渠道,招行买“基”,折扣到底低不低? 周观察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比较了一下,仅供大家参考。 印象标签与真实差距: “货比三家”是最好的方式 近日,招行代销费率被点名的核心有两点: 一是,多款基金的申购费率高达 1.5%,远高于第三方平台一折优惠后的 0.15%; 二是,存在所谓的“排他性销售”,即部分基金和招行签订协议,在其他渠道暂停申购,仅能在招行APP继续购买。 该报道以华泰紫金价值甄选混合A为例,在招行APP申购需要 1.5% 的费用,而在天天基金仅需 0.15%,差距高达十倍。换算下来,如果投资者通过招行申购 10 万元,就要多付 1350 元成本。如此大的差距,确实颠覆了不少投资者对招行的“低费率”印象。 不过,这样的个案,是否普遍? 为尽量全面,小周这样统计对比了一下:首先从招行APP的基金排行榜中,筛选出股票型基金和积极混合型基金;然后剔除其中打一折和0折的基金,并统计剩余基金的数量;最后将这些基金逐一与天天基金网进行对比,查看其在天天基金网上是否有打折情况(不完全统计,可能存在部分基金信息遗漏的情况)。 小周对比后发现,以独立平台天天基金为参照,5090只权益型基金中,有 386 只在招行的申购费率高于天天基金,其中绝大多数产品没有任何折扣。 从这一比例不难发现,上述个案确有“以偏概全”之嫌","text":"撰文|周先先 编辑|周大富 近日,关于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03968)$ APP基金申购费高企的相关讨论,引发不少基民关注。多篇文章指出,“招商银行不仅多款基金产品申购费保持行业巅峰1.5%”,远高于独立销售平台的折扣价,“更是通过排他性协议锁死基民选择权”。 然而,不少基民依然对2024年招行宣布的代销费率“一折起”折扣潮印象深刻,前后反差不禁令人疑惑,作为基金销售及大众理财的重要渠道,招行买“基”,折扣到底低不低? 周观察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比较了一下,仅供大家参考。 印象标签与真实差距: “货比三家”是最好的方式 近日,招行代销费率被点名的核心有两点: 一是,多款基金的申购费率高达 1.5%,远高于第三方平台一折优惠后的 0.15%; 二是,存在所谓的“排他性销售”,即部分基金和招行签订协议,在其他渠道暂停申购,仅能在招行APP继续购买。 该报道以华泰紫金价值甄选混合A为例,在招行APP申购需要 1.5% 的费用,而在天天基金仅需 0.15%,差距高达十倍。换算下来,如果投资者通过招行申购 10 万元,就要多付 1350 元成本。如此大的差距,确实颠覆了不少投资者对招行的“低费率”印象。 不过,这样的个案,是否普遍? 为尽量全面,小周这样统计对比了一下:首先从招行APP的基金排行榜中,筛选出股票型基金和积极混合型基金;然后剔除其中打一折和0折的基金,并统计剩余基金的数量;最后将这些基金逐一与天天基金网进行对比,查看其在天天基金网上是否有打折情况(不完全统计,可能存在部分基金信息遗漏的情况)。 小周对比后发现,以独立平台天天基金为参照,5090只权益型基金中,有 386 只在招行的申购费率高于天天基金,其中绝大多数产品没有任何折扣。 从这一比例不难发现,上述个案确有“以偏概全”之嫌","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6c4adea477c4597b14019fb1c104a99","width":"1280","height":"597"},{"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05f18bf6f6ece798c715a7904315b87","width":"339","height":"47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8b2fa0b019cb63942928bd33de9378e","width":"407","height":"16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782565141756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8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7799327363536,"gmtCreate":1757659977447,"gmtModify":1757661929032,"author":{"id":"3456395944389346","authorId":"3456395944389346","name":"金融周观察","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ae14bae6b53c2e69b3fa8489f01526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56395944389346","authorIdStr":"3456395944389346"},"themes":[],"title":"数字驱动票据革新 渤海银行新一代票据服务平台精准滴灌实体经济","htmlText":"票据是银行的传统产品,在当前电子化程度日益提升、供应链票据、绿色票据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的新形势下,凭借其门槛低、价格低、期限短、可拆分、融资速度快等与民营企业高频、小额融资特性相契合的特征,不断丰富着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 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银行”)将票据业务作为连接金融与产业的重要纽带。截至2025年8月末,该行通过专业化运营、数字化赋能和全流程创新,银行承兑汇票发生额突破2800亿元,票据贴现业务规模近800亿元,为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立足服务 以科技注入新动能 自2022年成为上海票据交易所首批试点金融机构以来,渤海银行于当年11月上线新一代票据服务平台,提供涵盖签约、签发、流转、贴现等环节的全流程一站式线上服务,并持续深化金融科技在票据业务中的支撑作用,搭建起一整套高度自动化的业务处理体系,陆续推出资料一键上传、买方付息业务线上办理、保证金信息线上确认等多项创新服务,全面突破传统业务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 基于便捷的线上化服务、高效的自动化处理与智能化风控,渤海银行还积极推动数字化产品的创新工作。2024年推出“渤银秒贴”产品,实现系统自动审查贸易背景,秒级放款,已累计投放超20亿元,服务对象涵盖通讯、乳品、医药、新能源、钢材等行业大型重点企业。2025年持续推进产品升级,推出“渤银承贴易”产品,客户出票后系统能够自动签收票据、自动发起贴现,真正实现资金实时支付,极大提升了企业资金周转效率。“渤银承贴易”产品上线推出以来,成功为某电网集团项下多户用电企业提供票据承贴联动服务,利用票据产品有竞争力的市场价格,为内蒙古地区高耗能企业(如煤炭、化工)迅速解决了高频购电的资金周转难题;同时,渤海银行利用该产品成功切入乳品行业龙头企业向上游牧场采购场景,通过自动贴现的无感操作,采购资金迅速到账,极大缩短了牧场的收款账期,获得企业一致高度评价。 同","listText":"票据是银行的传统产品,在当前电子化程度日益提升、供应链票据、绿色票据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的新形势下,凭借其门槛低、价格低、期限短、可拆分、融资速度快等与民营企业高频、小额融资特性相契合的特征,不断丰富着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 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银行”)将票据业务作为连接金融与产业的重要纽带。截至2025年8月末,该行通过专业化运营、数字化赋能和全流程创新,银行承兑汇票发生额突破2800亿元,票据贴现业务规模近800亿元,为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立足服务 以科技注入新动能 自2022年成为上海票据交易所首批试点金融机构以来,渤海银行于当年11月上线新一代票据服务平台,提供涵盖签约、签发、流转、贴现等环节的全流程一站式线上服务,并持续深化金融科技在票据业务中的支撑作用,搭建起一整套高度自动化的业务处理体系,陆续推出资料一键上传、买方付息业务线上办理、保证金信息线上确认等多项创新服务,全面突破传统业务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 基于便捷的线上化服务、高效的自动化处理与智能化风控,渤海银行还积极推动数字化产品的创新工作。2024年推出“渤银秒贴”产品,实现系统自动审查贸易背景,秒级放款,已累计投放超20亿元,服务对象涵盖通讯、乳品、医药、新能源、钢材等行业大型重点企业。2025年持续推进产品升级,推出“渤银承贴易”产品,客户出票后系统能够自动签收票据、自动发起贴现,真正实现资金实时支付,极大提升了企业资金周转效率。“渤银承贴易”产品上线推出以来,成功为某电网集团项下多户用电企业提供票据承贴联动服务,利用票据产品有竞争力的市场价格,为内蒙古地区高耗能企业(如煤炭、化工)迅速解决了高频购电的资金周转难题;同时,渤海银行利用该产品成功切入乳品行业龙头企业向上游牧场采购场景,通过自动贴现的无感操作,采购资金迅速到账,极大缩短了牧场的收款账期,获得企业一致高度评价。 同","text":"票据是银行的传统产品,在当前电子化程度日益提升、供应链票据、绿色票据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的新形势下,凭借其门槛低、价格低、期限短、可拆分、融资速度快等与民营企业高频、小额融资特性相契合的特征,不断丰富着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 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银行”)将票据业务作为连接金融与产业的重要纽带。截至2025年8月末,该行通过专业化运营、数字化赋能和全流程创新,银行承兑汇票发生额突破2800亿元,票据贴现业务规模近800亿元,为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立足服务 以科技注入新动能 自2022年成为上海票据交易所首批试点金融机构以来,渤海银行于当年11月上线新一代票据服务平台,提供涵盖签约、签发、流转、贴现等环节的全流程一站式线上服务,并持续深化金融科技在票据业务中的支撑作用,搭建起一整套高度自动化的业务处理体系,陆续推出资料一键上传、买方付息业务线上办理、保证金信息线上确认等多项创新服务,全面突破传统业务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 基于便捷的线上化服务、高效的自动化处理与智能化风控,渤海银行还积极推动数字化产品的创新工作。2024年推出“渤银秒贴”产品,实现系统自动审查贸易背景,秒级放款,已累计投放超20亿元,服务对象涵盖通讯、乳品、医药、新能源、钢材等行业大型重点企业。2025年持续推进产品升级,推出“渤银承贴易”产品,客户出票后系统能够自动签收票据、自动发起贴现,真正实现资金实时支付,极大提升了企业资金周转效率。“渤银承贴易”产品上线推出以来,成功为某电网集团项下多户用电企业提供票据承贴联动服务,利用票据产品有竞争力的市场价格,为内蒙古地区高耗能企业(如煤炭、化工)迅速解决了高频购电的资金周转难题;同时,渤海银行利用该产品成功切入乳品行业龙头企业向上游牧场采购场景,通过自动贴现的无感操作,采购资金迅速到账,极大缩短了牧场的收款账期,获得企业一致高度评价。 同","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3a8deec7b9c70a740de38e163067dd8","width":"1080","height":"46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779932736353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9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7486744060344,"gmtCreate":1757583770456,"gmtModify":1757585286794,"author":{"id":"3456395944389346","authorId":"3456395944389346","name":"金融周观察","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ae14bae6b53c2e69b3fa8489f01526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56395944389346","authorIdStr":"3456395944389346"},"themes":[],"title":"华夏银行,今年已被罚没了一个“小目标”","htmlText":"撰文|周大富 编辑|周大富 2025年以来银行业的最大罚单,轰然落地。 9月5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一纸处罚公告披露:华夏银行被罚8725万元。 图片 这已经是华夏银行 <a href=\"https://laohu8.com/S/600015\">$华夏银行(600015)$</a> (含分支机构)今年领到的第21张罚单。前20张合计罚金约1600万元,加上这笔,一个小目标,就这样“没”了。 华夏银行(含分支机构)今年罚单一览 处罚事由并不陌生:2023年监管对该行开展现场检查,发现其在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中存在管理不审慎,以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问题。 与巨额机构罚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6位责任人员的个人处罚,其中4人被警告并罚款,金额合计只有20万元。 别以为这些只是“基层小兵”,被处罚的都是分行行长、总行部门总经理/副总经理等中高层。 面对系列罚单,有雪球网友调侃:“个人的归个人,公司的归股民”。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投资者的担忧:巨额机构罚金,最终会不会由投资者共同承担?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同一天,上交所披露了该行三则高管增持信息:副行长唐一鸣、首席合规官杨宏、首席风险官刘小莉,分别通过二级市场买入1万股、5000股和2万股。 看似巧合的时点背后,是一场早已预告却迟迟未落地的增持计划。 图片 今年4月,华夏银行就对外宣布,董监高及业务骨干拟合计增持不低于3000万元。但计划发布后的四个月内,一直没有实质性动静。直到8月底中期业绩发布后,高管们才开始陆续行动。 虽然增持总额与华夏银行千亿市值相比,只能算“蚊子腿”,但市场更看重的,是管理层释放信心的姿态。 那么,这份刚刚出炉的中期业绩,到底成色如何? 舆论呈现两极分化。 有人称之为“喜忧参半”,也有人不吝赞美。比如,有机构媒体刊文,盛赞华夏银行“一举扭转颓势,新帅改革百日交出亮丽答卷”。 文章所指的“新帅”,是今年2月底才到任的","listText":"撰文|周大富 编辑|周大富 2025年以来银行业的最大罚单,轰然落地。 9月5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一纸处罚公告披露:华夏银行被罚8725万元。 图片 这已经是华夏银行 <a href=\"https://laohu8.com/S/600015\">$华夏银行(600015)$</a> (含分支机构)今年领到的第21张罚单。前20张合计罚金约1600万元,加上这笔,一个小目标,就这样“没”了。 华夏银行(含分支机构)今年罚单一览 处罚事由并不陌生:2023年监管对该行开展现场检查,发现其在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中存在管理不审慎,以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问题。 与巨额机构罚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6位责任人员的个人处罚,其中4人被警告并罚款,金额合计只有20万元。 别以为这些只是“基层小兵”,被处罚的都是分行行长、总行部门总经理/副总经理等中高层。 面对系列罚单,有雪球网友调侃:“个人的归个人,公司的归股民”。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投资者的担忧:巨额机构罚金,最终会不会由投资者共同承担?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同一天,上交所披露了该行三则高管增持信息:副行长唐一鸣、首席合规官杨宏、首席风险官刘小莉,分别通过二级市场买入1万股、5000股和2万股。 看似巧合的时点背后,是一场早已预告却迟迟未落地的增持计划。 图片 今年4月,华夏银行就对外宣布,董监高及业务骨干拟合计增持不低于3000万元。但计划发布后的四个月内,一直没有实质性动静。直到8月底中期业绩发布后,高管们才开始陆续行动。 虽然增持总额与华夏银行千亿市值相比,只能算“蚊子腿”,但市场更看重的,是管理层释放信心的姿态。 那么,这份刚刚出炉的中期业绩,到底成色如何? 舆论呈现两极分化。 有人称之为“喜忧参半”,也有人不吝赞美。比如,有机构媒体刊文,盛赞华夏银行“一举扭转颓势,新帅改革百日交出亮丽答卷”。 文章所指的“新帅”,是今年2月底才到任的","text":"撰文|周大富 编辑|周大富 2025年以来银行业的最大罚单,轰然落地。 9月5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一纸处罚公告披露:华夏银行被罚8725万元。 图片 这已经是华夏银行 $华夏银行(600015)$ (含分支机构)今年领到的第21张罚单。前20张合计罚金约1600万元,加上这笔,一个小目标,就这样“没”了。 华夏银行(含分支机构)今年罚单一览 处罚事由并不陌生:2023年监管对该行开展现场检查,发现其在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中存在管理不审慎,以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问题。 与巨额机构罚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6位责任人员的个人处罚,其中4人被警告并罚款,金额合计只有20万元。 别以为这些只是“基层小兵”,被处罚的都是分行行长、总行部门总经理/副总经理等中高层。 面对系列罚单,有雪球网友调侃:“个人的归个人,公司的归股民”。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投资者的担忧:巨额机构罚金,最终会不会由投资者共同承担?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同一天,上交所披露了该行三则高管增持信息:副行长唐一鸣、首席合规官杨宏、首席风险官刘小莉,分别通过二级市场买入1万股、5000股和2万股。 看似巧合的时点背后,是一场早已预告却迟迟未落地的增持计划。 图片 今年4月,华夏银行就对外宣布,董监高及业务骨干拟合计增持不低于3000万元。但计划发布后的四个月内,一直没有实质性动静。直到8月底中期业绩发布后,高管们才开始陆续行动。 虽然增持总额与华夏银行千亿市值相比,只能算“蚊子腿”,但市场更看重的,是管理层释放信心的姿态。 那么,这份刚刚出炉的中期业绩,到底成色如何? 舆论呈现两极分化。 有人称之为“喜忧参半”,也有人不吝赞美。比如,有机构媒体刊文,盛赞华夏银行“一举扭转颓势,新帅改革百日交出亮丽答卷”。 文章所指的“新帅”,是今年2月底才到任的","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b3fbc3f333d84776b9ca200e7649bb3","width":"1080","height":"45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748674406034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4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7,"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4874801934824,"gmtCreate":1756957462341,"gmtModify":1756960930154,"author":{"id":"3456395944389346","authorId":"3456395944389346","name":"金融周观察","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ae14bae6b53c2e69b3fa8489f01526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56395944389346","authorIdStr":"3456395944389346"},"themes":[],"title":"渤海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报:营收净利双增长 彰显韧性发展定力","htmlText":"业绩摘要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经营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2.15亿元,同比增长8.14%;实现净利润38.30亿元,同比增长3.61%。 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2025年上半年,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涉农等重点领域贷款投放增速均高于一般性贷款增速。 降本增效持续深入,投入产出效率不断提升,2025年上半年成本收入比32.17%,同比下降4.10个百分点。 2025年8月28日, <a href=\"https://laohu8.com/S/09668\">$渤海银行(09668)$</a> 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银行”或“该行”;股份代号:9668.HK)公布其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计综合中期业绩。 202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有效防范化解,民生兜底保障进一步加强,我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渤海银行坚持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同时统筹推进自身稳规模、调结构、增营收、降成本,深耕“九大银行”转型,优化业务结构布局,强化金融风险防控,深化数字化转型,推动全行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主要盈利指标稳步增长,各项经营指标稳中提质:2025年1-6月,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42.15亿元,同比增长8.14%;实现净利润38.30亿元,同比增加3.61%;成本收入比32.17%,同比下降4.10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6月末,实现总资产规模1.82万亿元,总负债规模1.71万亿元。 五篇大文章 释放高质量发展动能 做好“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listText":"业绩摘要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经营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2.15亿元,同比增长8.14%;实现净利润38.30亿元,同比增长3.61%。 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2025年上半年,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涉农等重点领域贷款投放增速均高于一般性贷款增速。 降本增效持续深入,投入产出效率不断提升,2025年上半年成本收入比32.17%,同比下降4.10个百分点。 2025年8月28日, <a href=\"https://laohu8.com/S/09668\">$渤海银行(09668)$</a> 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银行”或“该行”;股份代号:9668.HK)公布其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计综合中期业绩。 202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有效防范化解,民生兜底保障进一步加强,我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渤海银行坚持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同时统筹推进自身稳规模、调结构、增营收、降成本,深耕“九大银行”转型,优化业务结构布局,强化金融风险防控,深化数字化转型,推动全行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主要盈利指标稳步增长,各项经营指标稳中提质:2025年1-6月,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42.15亿元,同比增长8.14%;实现净利润38.30亿元,同比增加3.61%;成本收入比32.17%,同比下降4.10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6月末,实现总资产规模1.82万亿元,总负债规模1.71万亿元。 五篇大文章 释放高质量发展动能 做好“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text":"业绩摘要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经营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2.15亿元,同比增长8.14%;实现净利润38.30亿元,同比增长3.61%。 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2025年上半年,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涉农等重点领域贷款投放增速均高于一般性贷款增速。 降本增效持续深入,投入产出效率不断提升,2025年上半年成本收入比32.17%,同比下降4.10个百分点。 2025年8月28日, $渤海银行(09668)$ 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银行”或“该行”;股份代号:9668.HK)公布其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计综合中期业绩。 202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有效防范化解,民生兜底保障进一步加强,我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渤海银行坚持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同时统筹推进自身稳规模、调结构、增营收、降成本,深耕“九大银行”转型,优化业务结构布局,强化金融风险防控,深化数字化转型,推动全行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主要盈利指标稳步增长,各项经营指标稳中提质:2025年1-6月,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42.15亿元,同比增长8.14%;实现净利润38.30亿元,同比增加3.61%;成本收入比32.17%,同比下降4.10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6月末,实现总资产规模1.82万亿元,总负债规模1.71万亿元。 五篇大文章 释放高质量发展动能 做好“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ec9cf6477cac65384c597785a8a2c5c","width":"1920","height":"115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487480193482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1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2784937791568,"gmtCreate":1756458072577,"gmtModify":1756459117399,"author":{"id":"3456395944389346","authorId":"3456395944389346","name":"金融周观察","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ae14bae6b53c2e69b3fa8489f01526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56395944389346","authorIdStr":"3456395944389346"},"themes":[],"title":"万亿成都银行新帅,如何续写“增速之王”?","htmlText":"十多天前,一家万亿级城商行突然宣布换帅。 8月17日晚,成都银行 <a href=\"https://laohu8.com/S/601838\">$成都银行(601838)$</a> 发布公告称:因“组织工作调动”,董事长王晖辞去所有职务,转任成都农商行一把手。与此同时,原成都农商行董事长黄建军被任命为成都银行新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提名人选。 这场被市场解读为“老将互换”的人事变动,恰逢成都银行2025年中报业绩前后。 从中报看,今年1-6月,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22.70亿元,同比增长5.9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17亿元,同比增长7.29%。截至6月末,资产规模突破1.3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77%。 “高增速”成绩单当然漂亮。 但对于新掌门而言,漂亮“接力”背后,既有资本充足率持续承压、零售业务进展缓慢等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待解,又有“保增速”、“保质量”等新考验。 同样经验丰富的“新掌门”黄建军,将如何续写成都银行的“增速之王”命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规模狂奔,资本“饥渴” 资产规模从2018年末的4922.85亿元到2025年6月末的1.37万亿元,成都银行用6年多时间实现了近乎三倍的增长,堪称中西部城商行中的“增速之王”。 千亿级别的“狂奔式”扩张背后,是资本金的快速消耗。 2025年半年报显示,成都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61%,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24%,资本充足率为13.13%。虽然较2024年末的9.06%、9.74%和13.88%有所下滑,但数据仍然保持在监管要求之上。 但若与行业平均水平对比,高下立现。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2025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28%、12.18%、10.70%。成都银行的这三项指标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尤其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相差超过2","listText":"十多天前,一家万亿级城商行突然宣布换帅。 8月17日晚,成都银行 <a href=\"https://laohu8.com/S/601838\">$成都银行(601838)$</a> 发布公告称:因“组织工作调动”,董事长王晖辞去所有职务,转任成都农商行一把手。与此同时,原成都农商行董事长黄建军被任命为成都银行新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提名人选。 这场被市场解读为“老将互换”的人事变动,恰逢成都银行2025年中报业绩前后。 从中报看,今年1-6月,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22.70亿元,同比增长5.9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17亿元,同比增长7.29%。截至6月末,资产规模突破1.3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77%。 “高增速”成绩单当然漂亮。 但对于新掌门而言,漂亮“接力”背后,既有资本充足率持续承压、零售业务进展缓慢等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待解,又有“保增速”、“保质量”等新考验。 同样经验丰富的“新掌门”黄建军,将如何续写成都银行的“增速之王”命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规模狂奔,资本“饥渴” 资产规模从2018年末的4922.85亿元到2025年6月末的1.37万亿元,成都银行用6年多时间实现了近乎三倍的增长,堪称中西部城商行中的“增速之王”。 千亿级别的“狂奔式”扩张背后,是资本金的快速消耗。 2025年半年报显示,成都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61%,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24%,资本充足率为13.13%。虽然较2024年末的9.06%、9.74%和13.88%有所下滑,但数据仍然保持在监管要求之上。 但若与行业平均水平对比,高下立现。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2025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28%、12.18%、10.70%。成都银行的这三项指标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尤其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相差超过2","text":"十多天前,一家万亿级城商行突然宣布换帅。 8月17日晚,成都银行 $成都银行(601838)$ 发布公告称:因“组织工作调动”,董事长王晖辞去所有职务,转任成都农商行一把手。与此同时,原成都农商行董事长黄建军被任命为成都银行新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提名人选。 这场被市场解读为“老将互换”的人事变动,恰逢成都银行2025年中报业绩前后。 从中报看,今年1-6月,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22.70亿元,同比增长5.9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17亿元,同比增长7.29%。截至6月末,资产规模突破1.3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77%。 “高增速”成绩单当然漂亮。 但对于新掌门而言,漂亮“接力”背后,既有资本充足率持续承压、零售业务进展缓慢等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待解,又有“保增速”、“保质量”等新考验。 同样经验丰富的“新掌门”黄建军,将如何续写成都银行的“增速之王”命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规模狂奔,资本“饥渴” 资产规模从2018年末的4922.85亿元到2025年6月末的1.37万亿元,成都银行用6年多时间实现了近乎三倍的增长,堪称中西部城商行中的“增速之王”。 千亿级别的“狂奔式”扩张背后,是资本金的快速消耗。 2025年半年报显示,成都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61%,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24%,资本充足率为13.13%。虽然较2024年末的9.06%、9.74%和13.88%有所下滑,但数据仍然保持在监管要求之上。 但若与行业平均水平对比,高下立现。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2025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28%、12.18%、10.70%。成都银行的这三项指标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尤其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相差超过2","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5ad0901645427b9ade7281543b1b902","width":"1280","height":"57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278493779156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1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follower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