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金星匯
IP属地:未知
+关注
帖子 · 389
帖子 · 389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金星匯
金星匯
·
01:23
理想汽车盈利改善
2025年上半年,理想汽车(02015.HK)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加剧与宏观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交出了一份稳中见进的中期成绩单。尽管整体收入按年轻微下降,但公司通过持续优化成本结构与强化产品矩阵,实现由亏转盈,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与现金流管理能力,为全面进军纯电市场打下基础。 收入略降、盈利改善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理想汽车录得总收入人民币561.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0%,其中车辆销售收入为535.6亿元,其他服务收入约26.1亿元。虽然交付量受宏观压力与新车型转换期影响略有波动,但整体毛利仍保持稳健,期内毛利总额达113.9亿元,毛利率约20.3%。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成功扭转上年同期经营亏损,实现经营利润约10.99亿元(2024年上半年亏损1.17亿元),反映管理层有效控制成本并改善营运效率。研发支出下降至53.2亿元(同比减少12%),主要由部分新车专案进入量产阶段,前期资本化开支减少。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为52.5亿元,同比下降约9%,显示公司在扩张与成本之间取得平衡。 以非美国公认会计准则计(Non-GAAP),理想汽车上半年净利润达27.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2%,这项指标剔除了股份支付与税项减值影响,更能反映经营实力。资产负债比率为54.3%,略低于去年底的56.1%,流动性保持健康。 行业竞争白热化与转型分化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逾40%,但市场竞争明显加剧。比亚迪、**问界、小鹏与蔚来等品牌纷纷推出高端纯电SUV及MPV,价格下探、补贴减退及消费疲弱,使行业毛利承压。 在此背景下,理想汽车的「增程式混动」策略仍具一定防御力。该技术在长途续航与能源补给上兼顾灵活性,对家庭用户仍具吸引力。公司上半年主要销售车型包括理想 L7、L8 及 L9 系列,维持中高端家庭市场领先地位。根据乘联会数据,理想在30万
看
249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理想汽车盈利改善
金星匯
金星匯
·
00:58
珠宝行业的战略合作与生态共建
行业相对论:战略合作的可能性 珠宝行业的战略合作与生态共建 珠宝行业向来讲求工艺与品牌,但在市场环境急速变化的今天,单靠「独自精致」已难以应对挑战。从原材料供应到设计、制造、零售与品牌推广,整个价值链正在重塑,同时面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审美分化与线上销售的普及,同行合作反而成为新趋势。 首先,在品牌联名与设计合作上,跨品牌合作正成为吸引新客的利器。近年不少珠宝商与时装设计师、艺术家甚至影视作品联名推出限量系列,例如以电影或节庆为主题的珠宝款式,不仅提升话题性,也让产品更具文化价值。这类合作让中小珠宝商有机会借助知名品牌的曝光,打开市场视野。 其次,在采购与生产端的共享,同行亦开始组成采购联盟或共建工坊。原材料如黄金、铂金、钻石等价格波动大,若多家企业共同议价或集中采购,可减低成本并提升品质控制。例如部分香港与深圳的珠宝企业已共同建立「共享打磨中心」与「3D设计工厂」,既提升效率,又减少重复投资。这种合作有助整个行业提升制造水准与国际竞争力。 上下游协同:打通产业链的壁垒 珠宝行业的价值链长,从矿源、加工、设计、零售到回收再利用,每一环节都可能成为瓶颈。随著 ESG(环境、社会与管治)理念兴起,上下游的战略协同更具必要性。 在上游资源端,不少品牌已开始与矿业公司签订长期供应协议,确保原料来源合法且可追溯,并符合可持续采矿标准。例如部分国际品牌与非洲矿区签署「公平采购协议」,同时引入区块链技术记录钻石的开采、切割与销售全过程。这不仅符合监管趋势,也能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 在中游加工与设计环节,合作的重点是技术共享与工艺创新。传统手工工艺可与新技术结合,如3D打印、AI设计与自动化打磨。珠宝企业与科技公司、设计院校合作,能缩短研发周期、推出更多创新款式。香港、广州及义乌已出现多个「珠宝创意产业园」,集设计、培训、展示与批发于一体,成为整合资源的典范。 至于下游零售端,珠宝品牌与
看
5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珠宝行业的战略合作与生态共建
金星匯
金星匯
·
00:50
环保行业的合作新格局
近年来,全球「净零排放」与「绿色经济」的浪潮,使环保产业迎来新一轮投资热潮。然而,随著监管标准提高、技术门槛提升以及项目周期拉长,单靠一家企业已难以独自承担成本与风险。 过去,环保企业之间往往争夺政府项目、补贴资源与产能指标,形成激烈竞争。然而,在碳中和政策推动下,行业的合作逻辑正在重塑。 首先,技术联盟成为主流趋势。污水处理、固废资源化、碳捕集与再利用(CCUS)等领域对技术要求高,研发成本动辄以千万计。若同行企业能组成研发联盟,共享试验数据与专利成果,不仅能缩短开发周期,也能共同应对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例如,内地部分环保企业已成立「碳捕集技术联合实验室」,由不同公司按专长分工,实现研发成果共享。 其次,项目合作与资源整合同样重要。部分中小型环保企业在项目投标或运营资金方面受限,若能与大型央企或地区龙头联合组成联营体,可在资金与信誉上互补优势。这不仅提升中标机会,也能分散项目风险。更关键的是,透过共同运营与数据管理,双方可积累更具规模的运行经验,为未来政策评估或ESG披露提供更全面的基础。 上下游协同打通产业链的绿色闭环 环保产业链长、分散且跨界,从原料供应、设备制造,到工程设计、运营维护,再到再生资源利用,各环节之间若能形成稳定合作,将大幅提高行业效率。 在上游端,设备制造商与工程公司之间的战略合作尤为关键。过去,许多项目采购模式为「设计分包、设备独立」,导致成本重叠与效率低下。如今,愈来愈多企业采用「设计—采购—建造一体化」(EPC)或「投资—建设—运营」(BOT)模式,通过整合设计与供应链合作,使项目周期缩短、运营风险降低。 在中游运营层面,企业之间的协作主要体现在数据共享与监控系统互通上。随著智慧环保平台普及,许多企业正尝试将水质监测、废气处理、碳排放数据接入统一平台,形成「环保大数据」体系。这样不仅能提升监管透明度,也为政府与投资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而在下游
看
6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环保行业的合作新格局
金星匯
金星匯
·
00:32
亚洲速运物流稳中求进
2025财政年度,亚洲速运物流控股有限公司(08620.HK)经历了一个充满挑战与转折的年度。受全球贸易局势恶化与香港本地经济放缓影响,物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然而,公司仍在动荡之中展现出一定韧性,并藉著策略性成本控制与客户结构重组,为未来复苏铺路。 主席陈烈邦于报告中指出,继疫情后的短暂复苏期过后,中美贸易紧张再度升温,美国关税措施及地缘政治不稳,令供应链出现瓶颈,物流业进一步受压。公司在艰难环境下专注于运营效率与客户满意度,推行节流措施以维持现金流稳定。尽管整体收入轻微下滑,但亚洲速运在空运货站营运、运输及仓储增值服务三大板块仍保持稳定运作,并成功签订一项具战略意义的新合约,与中国最大的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展开合作,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 亏损收窄,现金流保持稳健 截至今年3月底全年,公司录得年度亏损约35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收窄。虽然整体收入略有下降,主要受一名主要仓储客户重组影响,但与另一主要客户的合约续签及新增条款带来收入增长,部分抵消了前者的负面影响。 从分部来看,公司收益主要来自三大类别:(i) 空运货站营运服务;(ii) 运输服务;以及 (iii) 仓储与增值服务。由于其中一个五大客户重组导致仓储业务销售下降,公司积极分散客户基础,加强与其他货运代理及服务供应商的合作,成功维持了业务稳定。 财务结构方面,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9.1百万港元,流动比率维持约1.0倍,与去年持平。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14.2百万港元,须于未来十二个月内偿还。 管理层表示,公司已采取多项行动以确保流动性,包括重续银行贷款、压缩行政开支及寻求其他替代性融资管道。董事会审阅的现金流预测显示,以经营活动现金流及新增融资支援,公司有足够资金满足短期债务及日常营运。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于香港的未动用税项亏损达3,820万港元,已确认递延税项资产1,242万港元
看
58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亚洲速运物流稳中求进
金星匯
金星匯
·
00:10
壳牌的增长逻辑:从油气巨头到综合能源平台
在全球能源巨头之中,壳牌的转型幅度可谓最为剧烈。作为欧洲石油业的代表企业之一,壳牌自2020年以来逐步从传统上游油气开采与炼化业务,转向「综合能源供应商」定位,强调低碳燃料、氢能、电力交易与碳中和战略的多元发展。这种增长逻辑背后的核心,是「资产转型驱动的现金流重构」——即以成熟油气资产产生的稳定现金流,支撑未来能源业务的长期投资。 从财务结构看,壳牌2024年度营收约为3,890亿美元,略低于2022年高点(能源价格飙升期的约3,970亿美元),但毛利与自由现金流仍维持历史高位。根据公司年报,其上游部门贡献的税前盈利占比仍逾50%,但电力与低碳解决方案部门的投资比重已升至资本开支总额的约30%。壳牌管理层在最新指引中明确表示,至2030年可再生与能源解决方案(RES)板块的EBITDA目标为100亿美元,是2023年的逾三倍。 这种策略的背后,是欧洲能源政策导向的压力与市场结构的机会。欧盟的碳税与可再生能源配额要求,使壳牌比美国同业更早进入「碳约束环境」。公司因此选择透过收购与再配置——例如并购英国电力零售商First Utility、扩张欧洲电动车充电网Shell Recharge、以及投资荷兰氢能枢纽项目——以建立一个横跨油气、氢能、电力与碳交易的完整生态链。 同业对比:现金流充裕但战略节奏分化 若与埃克森美孚与雪佛龙相比,壳牌的资产结构呈现更明显的分散化与转型特征。根据2024年财报,壳牌总资产约为4,090亿美元,略高于雪佛龙(3,800亿美元),但低于埃克森美孚(4,800亿美元)。在资产配置上,壳牌的油气上游占比约45%,炼化及化工约30%,低碳与电力资产约25%;而埃克森美孚与雪佛龙则仍有超过70%的资产集中于传统油气领域。这种差异,使壳牌的现金流来源更为多元,但短期回报率亦相对受压。 营收结构亦显示其差异化路线。埃克森美孚2024年营收约3,660亿美元、雪
看
7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壳牌的增长逻辑:从油气巨头到综合能源平台
金星匯
金星匯
·
11-05 23:18
中国半导体制造量的扩充与质的提升
中国过去十年在半导体制造方面可谓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一方面,受益于国内市场需求巨大以及政府政策持续扶持,晶圆产能、封装测试、SI / 功率晶片等环节皆有明显提升。根据 SEMI 的统计,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率(self-sufficiency rate)预计到 2027 年可达约 26.6%。此一数字虽然仍偏低,但对比十年前可见升势。另一方面,从设备、材料、先进制程技术角度看,中国仍处于追赶阶段。依据 SEMI 报告指出,封测设备在国内的「民族化率」不超过 5 %,制程设备亦普遍在 10 %~15 之间。 具体而言,以晶圆制造为例,虽然多家中国晶圆厂开工、扩建,并进入全球晶圆建厂热潮,但大多仍集中于成熟工艺节点。例如,资料指出,中国晶圆代工的技术与国际领先相比落后三至四代工艺。这意味著虽有「规模」化,但在「技术领先」上仍受制约。至于设备与材料环节,同样存在较大瓶颈:比如半导体硅片方面,中国虽在快速追赶,但国际主要供应商市占仍高达 80 %。 因此,在制造环节我们看到一方面「量的扩张」与制度/政策上的突破,另一方面「质的提升」仍是进行式,未来若要真正从追赶变为领先,中国需要在先进制程、自主设备和材料供应链上取得突破,而这些正是目前短板所在。 EDA / IP / 生态:距离拉近中 在半导体产业链中,「设计工具 (EDA)」、「硅智财 (IP)」及整体生态系统(设计-制造-封装-应用)常被视为关键核心环节。对于中国而言,这些环节既是自主化的重点,也是最难突破的瓶颈。 以 EDA 工具为例:根据 TrendForce 报告,2024 年中国 EDA 软体的自主率估计已超过 10 %。同时,SEMI 指出,中国 EDA / IP 等供应链环节仍明显滞后于先进 IC 制造国家。尽管中国政府于 2023 年推出「国家 EDA 创新中心」等计划,意图突破美国主导的 EDA 工具格局。然而,
看
116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中国半导体制造量的扩充与质的提升
金星匯
金星匯
·
11-05 23:17
创业板小事回顾(10月20日-10月27日)
创业板小事回顾(10月20日-10月27日) 10月20日 中国蜀塔(08623)公告,公司董事会已议决暂停独立非执行董事马开兵于公司的职务与职权,原因是马氏于过去两周均未有现身公司办公室履行其公务,原因未明。董事会及管理层于上述期间亦未能联系马先生。及后,中国蜀塔公布将透过配售代理按每股0.105港元配售最多31,000,000股或约19.84%新股。配售价较公告前最后交易日折让18.60%;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150,000港元。将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改善集团的财务状况。 龙皇集团(08493)短暂停牌。公司早前公告唯一一家经营的酒家已停业。同日,非执董劳承山辞任。 汇财金融投资(08018)委任前香港会计师公会调查小组A组成员罗启邦为非执董。 中华燃气(08246)大股东、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胡翼时拟按每股0.098港元认购140,000,000股新股,以抵销部分公司贷款,完成后胡氏持股将由16.98%增加至19.44%。公司紧随宣布,公司与山东隆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订立项目技术咨询协议,委聘山东隆众就老挝燃油及天然气供应网络开发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开展市场调查。 10月21日 智云国际控股(08521)子公司智云旷士与Pansemi(Singapore)Pte. Ltd订立战略合作协议,就云计算及互联网流量服务算力的供应及运营进行合作。 智云同意优先向Pansemi分批采购或指派指定联属人士向Pansemi分批采购用于其云计算及互联网流量服务业务的算力,前提是条款须与其他服务供应商相若,而Pansemi须将智云视为战略核心客户,并须优先处理其采购需要。预期采购金额合共将达至30,000,000港元,且有关服务将于24个月期间内向集团交付。Pansemi集团主要于东南亚从事半导体及电子贸易业务,包括半导体供应及系统单芯片设计,尤其专攻监控摄像头及IoT解决方案,
看
41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创业板小事回顾(10月20日-10月27日)
金星匯
金星匯
·
11-03
港股评论(2025年10月27日-31日)
2025年10月27日至10月31日这一周,香港股市整体呈现冲高回落的走势,三大指数在周初延续上涨态势,但随后连续三个交易日回调。具体来看,恒生指数在10月27日开盘26495.97点,至10月31日收盘时报25906.65点,全周累计下跌约0.97%。恒生科技指数表现相对疲弱,10月27日开盘报6483.22点,到10月31日收于5908.08点,全周下跌约8.62%。恒生国企指数10月27日收盘报9486.35点,至10月31日收报9168.58点,全周下跌约2.09%。成交方面,全周主板交投保持活跃,达到1.12万亿,整体资金流动仍显积极。 上周港股走势分化明显,周初的上涨主要受益于市场对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的乐观情绪以及资金面的短期改善。招商证券研报分析认为,美联储降息可能促使美国与新兴市场利差收窄、美元走弱,从而吸引国际资金流入香港等新兴市场,港股中长期有望呈现渐进式上涨。然而,随后的三个交易日市场连续回调,造成这一走势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大型科网股行情走弱明显拖累大市,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等权重股在10月31日分别下跌4%和3.38%,对指数形成显著压力;另一方面,市场情绪转趋谨慎,外资流入速度较9月明显放缓,前期累积了较多正回报的存量资金开始获利了结。此外,半导体板块全周表现波动,中芯国际在10月27日上涨3.50%后,在10月31日下跌5.3%,反映投资者对部分高估值板块的担忧升温。 从板块轮动角度看,上周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尽管大盘整体走弱,但创新药概念股表现亮眼,在10月31日逆势走强,信达生物领涨超7%,复星医药、荣昌生物、君实生物等跟涨。医药行业景气度正步入新一轮上行周期,行业出海订单加速释放,且整体尚处于成长早期,向上动能强劲。与此同时,军工、汽车、黄金、地产、航空、光伏等热门行业上周集体下挫,市场风险偏好明显下降。 个股方面,本周发
看
347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港股评论(2025年10月27日-31日)
金星匯
金星匯
·
10-26
港股评论(2025年10月20日-24日)
2025年10月20日至10月24日这一周,香港股市呈现稳步上扬的态势。具体来看,恒生指数在10月20日开盘报25884.46点,经过一周交易后,于10月24日收盘报26160.15点,全周累计上涨约3.62%。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更为强劲,从10月20日开盘后一度走高,当日收于5984.80点,至10月24日收盘报6059.89点,全周累计涨幅达5.2%。 恒生国企指数在10月20日收于9265.63点,到10月24日收于9363.94点,全周累计上涨约3.91%。从成交额来看,全周主机板成交活跃,达到1.20万亿,整体交投氛围积极。 上周港股上涨的主要推动力包括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和带来的市场乐观情绪以及科技股与半导体板块的强势表现。周一恒生指数大幅高开637点,主要受中美经贸谈判双方牵头人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磋商的消息鼓舞,这显著提振了市场风险偏好。此外,中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的经济资料也为市场提供了基本面支撑,投资者趁低吸纳意愿增强。从板块表现看,半导体概念股在全周表现突出,华虹半导体周四大涨超13%,中芯国际周一上涨3.91%,受人工智慧驱动存储市场需求增长的预期推动,半导体板块成为全周市场焦点。尽管周初出现南向资金净流出超过26亿港元的情况,但市场整体仍保持上涨势头,表明投资者信心逐步恢复。周五市场涨幅收窄,恒生指数单日上涨0.74%,主要由于部分投资者在周末前选择锁定收益,但全周仍维持了上行趋势。机构分析认为,尽管短期可能出现波动,但港股中长期上行趋势未变,产业周期向上和增量资金入市背景下,四季度港股牛市格局有望延续。 个股方面,海西新药(02637.HK)于2025年10月20日首挂上市,每股定价86.40港元,共发行1150万股股份,每手50股,所得款项净额约9.40亿港元。公开资料显示,海西新药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制药公司,截至招股书披露日,海西
看
487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港股评论(2025年10月20日-24日)
金星匯
金星匯
·
10-26
「十五五」计划 港股新机遇
「十五五」计划 港股新机遇 未来五年的中国经济新增长点,正透过一场高级别会议的公报和新闻发布会逐渐清晰,投资者也在其中捕捉著资本市场的信号。中共第二十届四中全会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这次会议被视作中国经济未来五年发展的政策风向标,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解读四中全会精神时指出,一系列新兴产业将催生出数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这些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十五五」时期被官方定义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宏观定位下,未来五年的经济增长路径已悄然清晰。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解读为市场描绘了一幅具体的投资图谱:新兴支柱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太、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未来产业则涵盖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介面、具身智慧、第六代移动通信等前沿领域。 这些产业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已经具备相当基础的增长引擎。根据官方资料,当前中国海洋经济总量已突破10万亿元,绿色低碳产业规模达到约11万亿元,未来五年绿色低碳产业还有翻一番乃至更大的增长空间。官方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再创历史新高。 在四中全会公报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著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等表述,明确了下一阶段政策资源的投向。这些政策信号已成为市场捕捉投资机会的关键指引。 创新驱动产业变革 科技创新在四中全会公报中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自立自强水准大幅提高」成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经历「十四五」期间的发展,2023年中国的研发经费投入已占全球的26.2%,仅次于美国的28.4%,两者差距仅有2.2个百分
看
504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十五五」计划 港股新机遇
加载更多
暂无关注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4113935132672212","uuid":"4113935132672212","gmtCreate":1650832059117,"gmtModify":1681135395094,"name":"金星匯","pinyin":"jx匯jinxing匯","introduction":"","introductionEn":"","signature":"","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21,"headSize":0,"tweetSize":389,"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1,"level":{"id":0,"name":"","nameTw":"","represent":"","factor":"","iconColor":"","bgColor":""},"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userBadgeCount":0,"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1,"crmLevelSwitch":0,"location":"未知","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97012672700816,"gmtCreate":1762363406666,"gmtModify":1762363731674,"author":{"id":"4113935132672212","authorId":"4113935132672212","name":"金星匯","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113935132672212","idStr":"4113935132672212"},"themes":[],"title":"理想汽车盈利改善","htmlText":"2025年上半年,理想汽车(02015.HK)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加剧与宏观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交出了一份稳中见进的中期成绩单。尽管整体收入按年轻微下降,但公司通过持续优化成本结构与强化产品矩阵,实现由亏转盈,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与现金流管理能力,为全面进军纯电市场打下基础。 收入略降、盈利改善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理想汽车录得总收入人民币561.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0%,其中车辆销售收入为535.6亿元,其他服务收入约26.1亿元。虽然交付量受宏观压力与新车型转换期影响略有波动,但整体毛利仍保持稳健,期内毛利总额达113.9亿元,毛利率约20.3%。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成功扭转上年同期经营亏损,实现经营利润约10.99亿元(2024年上半年亏损1.17亿元),反映管理层有效控制成本并改善营运效率。研发支出下降至53.2亿元(同比减少12%),主要由部分新车专案进入量产阶段,前期资本化开支减少。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为52.5亿元,同比下降约9%,显示公司在扩张与成本之间取得平衡。 以非美国公认会计准则计(Non-GAAP),理想汽车上半年净利润达27.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2%,这项指标剔除了股份支付与税项减值影响,更能反映经营实力。资产负债比率为54.3%,略低于去年底的56.1%,流动性保持健康。 行业竞争白热化与转型分化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逾40%,但市场竞争明显加剧。比亚迪、**问界、小鹏与蔚来等品牌纷纷推出高端纯电SUV及MPV,价格下探、补贴减退及消费疲弱,使行业毛利承压。 在此背景下,理想汽车的「增程式混动」策略仍具一定防御力。该技术在长途续航与能源补给上兼顾灵活性,对家庭用户仍具吸引力。公司上半年主要销售车型包括理想 L7、L8 及 L9 系列,维持中高端家庭市场领先地位。根据乘联会数据,理想在30万","listText":"2025年上半年,理想汽车(02015.HK)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加剧与宏观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交出了一份稳中见进的中期成绩单。尽管整体收入按年轻微下降,但公司通过持续优化成本结构与强化产品矩阵,实现由亏转盈,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与现金流管理能力,为全面进军纯电市场打下基础。 收入略降、盈利改善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理想汽车录得总收入人民币561.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0%,其中车辆销售收入为535.6亿元,其他服务收入约26.1亿元。虽然交付量受宏观压力与新车型转换期影响略有波动,但整体毛利仍保持稳健,期内毛利总额达113.9亿元,毛利率约20.3%。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成功扭转上年同期经营亏损,实现经营利润约10.99亿元(2024年上半年亏损1.17亿元),反映管理层有效控制成本并改善营运效率。研发支出下降至53.2亿元(同比减少12%),主要由部分新车专案进入量产阶段,前期资本化开支减少。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为52.5亿元,同比下降约9%,显示公司在扩张与成本之间取得平衡。 以非美国公认会计准则计(Non-GAAP),理想汽车上半年净利润达27.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2%,这项指标剔除了股份支付与税项减值影响,更能反映经营实力。资产负债比率为54.3%,略低于去年底的56.1%,流动性保持健康。 行业竞争白热化与转型分化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逾40%,但市场竞争明显加剧。比亚迪、**问界、小鹏与蔚来等品牌纷纷推出高端纯电SUV及MPV,价格下探、补贴减退及消费疲弱,使行业毛利承压。 在此背景下,理想汽车的「增程式混动」策略仍具一定防御力。该技术在长途续航与能源补给上兼顾灵活性,对家庭用户仍具吸引力。公司上半年主要销售车型包括理想 L7、L8 及 L9 系列,维持中高端家庭市场领先地位。根据乘联会数据,理想在30万","text":"2025年上半年,理想汽车(02015.HK)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加剧与宏观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交出了一份稳中见进的中期成绩单。尽管整体收入按年轻微下降,但公司通过持续优化成本结构与强化产品矩阵,实现由亏转盈,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与现金流管理能力,为全面进军纯电市场打下基础。 收入略降、盈利改善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理想汽车录得总收入人民币561.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0%,其中车辆销售收入为535.6亿元,其他服务收入约26.1亿元。虽然交付量受宏观压力与新车型转换期影响略有波动,但整体毛利仍保持稳健,期内毛利总额达113.9亿元,毛利率约20.3%。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成功扭转上年同期经营亏损,实现经营利润约10.99亿元(2024年上半年亏损1.17亿元),反映管理层有效控制成本并改善营运效率。研发支出下降至53.2亿元(同比减少12%),主要由部分新车专案进入量产阶段,前期资本化开支减少。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为52.5亿元,同比下降约9%,显示公司在扩张与成本之间取得平衡。 以非美国公认会计准则计(Non-GAAP),理想汽车上半年净利润达27.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2%,这项指标剔除了股份支付与税项减值影响,更能反映经营实力。资产负债比率为54.3%,略低于去年底的56.1%,流动性保持健康。 行业竞争白热化与转型分化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逾40%,但市场竞争明显加剧。比亚迪、**问界、小鹏与蔚来等品牌纷纷推出高端纯电SUV及MPV,价格下探、补贴减退及消费疲弱,使行业毛利承压。 在此背景下,理想汽车的「增程式混动」策略仍具一定防御力。该技术在长途续航与能源补给上兼顾灵活性,对家庭用户仍具吸引力。公司上半年主要销售车型包括理想 L7、L8 及 L9 系列,维持中高端家庭市场领先地位。根据乘联会数据,理想在30万","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701267270081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4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7006280889248,"gmtCreate":1762361880157,"gmtModify":1762363714650,"author":{"id":"4113935132672212","authorId":"4113935132672212","name":"金星匯","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113935132672212","idStr":"4113935132672212"},"themes":[],"title":"珠宝行业的战略合作与生态共建","htmlText":"行业相对论:战略合作的可能性 珠宝行业的战略合作与生态共建 珠宝行业向来讲求工艺与品牌,但在市场环境急速变化的今天,单靠「独自精致」已难以应对挑战。从原材料供应到设计、制造、零售与品牌推广,整个价值链正在重塑,同时面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审美分化与线上销售的普及,同行合作反而成为新趋势。 首先,在品牌联名与设计合作上,跨品牌合作正成为吸引新客的利器。近年不少珠宝商与时装设计师、艺术家甚至影视作品联名推出限量系列,例如以电影或节庆为主题的珠宝款式,不仅提升话题性,也让产品更具文化价值。这类合作让中小珠宝商有机会借助知名品牌的曝光,打开市场视野。 其次,在采购与生产端的共享,同行亦开始组成采购联盟或共建工坊。原材料如黄金、铂金、钻石等价格波动大,若多家企业共同议价或集中采购,可减低成本并提升品质控制。例如部分香港与深圳的珠宝企业已共同建立「共享打磨中心」与「3D设计工厂」,既提升效率,又减少重复投资。这种合作有助整个行业提升制造水准与国际竞争力。 上下游协同:打通产业链的壁垒 珠宝行业的价值链长,从矿源、加工、设计、零售到回收再利用,每一环节都可能成为瓶颈。随著 ESG(环境、社会与管治)理念兴起,上下游的战略协同更具必要性。 在上游资源端,不少品牌已开始与矿业公司签订长期供应协议,确保原料来源合法且可追溯,并符合可持续采矿标准。例如部分国际品牌与非洲矿区签署「公平采购协议」,同时引入区块链技术记录钻石的开采、切割与销售全过程。这不仅符合监管趋势,也能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 在中游加工与设计环节,合作的重点是技术共享与工艺创新。传统手工工艺可与新技术结合,如3D打印、AI设计与自动化打磨。珠宝企业与科技公司、设计院校合作,能缩短研发周期、推出更多创新款式。香港、广州及义乌已出现多个「珠宝创意产业园」,集设计、培训、展示与批发于一体,成为整合资源的典范。 至于下游零售端,珠宝品牌与","listText":"行业相对论:战略合作的可能性 珠宝行业的战略合作与生态共建 珠宝行业向来讲求工艺与品牌,但在市场环境急速变化的今天,单靠「独自精致」已难以应对挑战。从原材料供应到设计、制造、零售与品牌推广,整个价值链正在重塑,同时面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审美分化与线上销售的普及,同行合作反而成为新趋势。 首先,在品牌联名与设计合作上,跨品牌合作正成为吸引新客的利器。近年不少珠宝商与时装设计师、艺术家甚至影视作品联名推出限量系列,例如以电影或节庆为主题的珠宝款式,不仅提升话题性,也让产品更具文化价值。这类合作让中小珠宝商有机会借助知名品牌的曝光,打开市场视野。 其次,在采购与生产端的共享,同行亦开始组成采购联盟或共建工坊。原材料如黄金、铂金、钻石等价格波动大,若多家企业共同议价或集中采购,可减低成本并提升品质控制。例如部分香港与深圳的珠宝企业已共同建立「共享打磨中心」与「3D设计工厂」,既提升效率,又减少重复投资。这种合作有助整个行业提升制造水准与国际竞争力。 上下游协同:打通产业链的壁垒 珠宝行业的价值链长,从矿源、加工、设计、零售到回收再利用,每一环节都可能成为瓶颈。随著 ESG(环境、社会与管治)理念兴起,上下游的战略协同更具必要性。 在上游资源端,不少品牌已开始与矿业公司签订长期供应协议,确保原料来源合法且可追溯,并符合可持续采矿标准。例如部分国际品牌与非洲矿区签署「公平采购协议」,同时引入区块链技术记录钻石的开采、切割与销售全过程。这不仅符合监管趋势,也能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 在中游加工与设计环节,合作的重点是技术共享与工艺创新。传统手工工艺可与新技术结合,如3D打印、AI设计与自动化打磨。珠宝企业与科技公司、设计院校合作,能缩短研发周期、推出更多创新款式。香港、广州及义乌已出现多个「珠宝创意产业园」,集设计、培训、展示与批发于一体,成为整合资源的典范。 至于下游零售端,珠宝品牌与","text":"行业相对论:战略合作的可能性 珠宝行业的战略合作与生态共建 珠宝行业向来讲求工艺与品牌,但在市场环境急速变化的今天,单靠「独自精致」已难以应对挑战。从原材料供应到设计、制造、零售与品牌推广,整个价值链正在重塑,同时面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审美分化与线上销售的普及,同行合作反而成为新趋势。 首先,在品牌联名与设计合作上,跨品牌合作正成为吸引新客的利器。近年不少珠宝商与时装设计师、艺术家甚至影视作品联名推出限量系列,例如以电影或节庆为主题的珠宝款式,不仅提升话题性,也让产品更具文化价值。这类合作让中小珠宝商有机会借助知名品牌的曝光,打开市场视野。 其次,在采购与生产端的共享,同行亦开始组成采购联盟或共建工坊。原材料如黄金、铂金、钻石等价格波动大,若多家企业共同议价或集中采购,可减低成本并提升品质控制。例如部分香港与深圳的珠宝企业已共同建立「共享打磨中心」与「3D设计工厂」,既提升效率,又减少重复投资。这种合作有助整个行业提升制造水准与国际竞争力。 上下游协同:打通产业链的壁垒 珠宝行业的价值链长,从矿源、加工、设计、零售到回收再利用,每一环节都可能成为瓶颈。随著 ESG(环境、社会与管治)理念兴起,上下游的战略协同更具必要性。 在上游资源端,不少品牌已开始与矿业公司签订长期供应协议,确保原料来源合法且可追溯,并符合可持续采矿标准。例如部分国际品牌与非洲矿区签署「公平采购协议」,同时引入区块链技术记录钻石的开采、切割与销售全过程。这不仅符合监管趋势,也能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 在中游加工与设计环节,合作的重点是技术共享与工艺创新。传统手工工艺可与新技术结合,如3D打印、AI设计与自动化打磨。珠宝企业与科技公司、设计院校合作,能缩短研发周期、推出更多创新款式。香港、广州及义乌已出现多个「珠宝创意产业园」,集设计、培训、展示与批发于一体,成为整合资源的典范。 至于下游零售端,珠宝品牌与","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700628088924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7004159205456,"gmtCreate":1762361435398,"gmtModify":1762361724664,"author":{"id":"4113935132672212","authorId":"4113935132672212","name":"金星匯","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113935132672212","idStr":"4113935132672212"},"themes":[],"title":"环保行业的合作新格局","htmlText":"近年来,全球「净零排放」与「绿色经济」的浪潮,使环保产业迎来新一轮投资热潮。然而,随著监管标准提高、技术门槛提升以及项目周期拉长,单靠一家企业已难以独自承担成本与风险。 过去,环保企业之间往往争夺政府项目、补贴资源与产能指标,形成激烈竞争。然而,在碳中和政策推动下,行业的合作逻辑正在重塑。 首先,技术联盟成为主流趋势。污水处理、固废资源化、碳捕集与再利用(CCUS)等领域对技术要求高,研发成本动辄以千万计。若同行企业能组成研发联盟,共享试验数据与专利成果,不仅能缩短开发周期,也能共同应对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例如,内地部分环保企业已成立「碳捕集技术联合实验室」,由不同公司按专长分工,实现研发成果共享。 其次,项目合作与资源整合同样重要。部分中小型环保企业在项目投标或运营资金方面受限,若能与大型央企或地区龙头联合组成联营体,可在资金与信誉上互补优势。这不仅提升中标机会,也能分散项目风险。更关键的是,透过共同运营与数据管理,双方可积累更具规模的运行经验,为未来政策评估或ESG披露提供更全面的基础。 上下游协同打通产业链的绿色闭环 环保产业链长、分散且跨界,从原料供应、设备制造,到工程设计、运营维护,再到再生资源利用,各环节之间若能形成稳定合作,将大幅提高行业效率。 在上游端,设备制造商与工程公司之间的战略合作尤为关键。过去,许多项目采购模式为「设计分包、设备独立」,导致成本重叠与效率低下。如今,愈来愈多企业采用「设计—采购—建造一体化」(EPC)或「投资—建设—运营」(BOT)模式,通过整合设计与供应链合作,使项目周期缩短、运营风险降低。 在中游运营层面,企业之间的协作主要体现在数据共享与监控系统互通上。随著智慧环保平台普及,许多企业正尝试将水质监测、废气处理、碳排放数据接入统一平台,形成「环保大数据」体系。这样不仅能提升监管透明度,也为政府与投资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而在下游","listText":"近年来,全球「净零排放」与「绿色经济」的浪潮,使环保产业迎来新一轮投资热潮。然而,随著监管标准提高、技术门槛提升以及项目周期拉长,单靠一家企业已难以独自承担成本与风险。 过去,环保企业之间往往争夺政府项目、补贴资源与产能指标,形成激烈竞争。然而,在碳中和政策推动下,行业的合作逻辑正在重塑。 首先,技术联盟成为主流趋势。污水处理、固废资源化、碳捕集与再利用(CCUS)等领域对技术要求高,研发成本动辄以千万计。若同行企业能组成研发联盟,共享试验数据与专利成果,不仅能缩短开发周期,也能共同应对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例如,内地部分环保企业已成立「碳捕集技术联合实验室」,由不同公司按专长分工,实现研发成果共享。 其次,项目合作与资源整合同样重要。部分中小型环保企业在项目投标或运营资金方面受限,若能与大型央企或地区龙头联合组成联营体,可在资金与信誉上互补优势。这不仅提升中标机会,也能分散项目风险。更关键的是,透过共同运营与数据管理,双方可积累更具规模的运行经验,为未来政策评估或ESG披露提供更全面的基础。 上下游协同打通产业链的绿色闭环 环保产业链长、分散且跨界,从原料供应、设备制造,到工程设计、运营维护,再到再生资源利用,各环节之间若能形成稳定合作,将大幅提高行业效率。 在上游端,设备制造商与工程公司之间的战略合作尤为关键。过去,许多项目采购模式为「设计分包、设备独立」,导致成本重叠与效率低下。如今,愈来愈多企业采用「设计—采购—建造一体化」(EPC)或「投资—建设—运营」(BOT)模式,通过整合设计与供应链合作,使项目周期缩短、运营风险降低。 在中游运营层面,企业之间的协作主要体现在数据共享与监控系统互通上。随著智慧环保平台普及,许多企业正尝试将水质监测、废气处理、碳排放数据接入统一平台,形成「环保大数据」体系。这样不仅能提升监管透明度,也为政府与投资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而在下游","text":"近年来,全球「净零排放」与「绿色经济」的浪潮,使环保产业迎来新一轮投资热潮。然而,随著监管标准提高、技术门槛提升以及项目周期拉长,单靠一家企业已难以独自承担成本与风险。 过去,环保企业之间往往争夺政府项目、补贴资源与产能指标,形成激烈竞争。然而,在碳中和政策推动下,行业的合作逻辑正在重塑。 首先,技术联盟成为主流趋势。污水处理、固废资源化、碳捕集与再利用(CCUS)等领域对技术要求高,研发成本动辄以千万计。若同行企业能组成研发联盟,共享试验数据与专利成果,不仅能缩短开发周期,也能共同应对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例如,内地部分环保企业已成立「碳捕集技术联合实验室」,由不同公司按专长分工,实现研发成果共享。 其次,项目合作与资源整合同样重要。部分中小型环保企业在项目投标或运营资金方面受限,若能与大型央企或地区龙头联合组成联营体,可在资金与信誉上互补优势。这不仅提升中标机会,也能分散项目风险。更关键的是,透过共同运营与数据管理,双方可积累更具规模的运行经验,为未来政策评估或ESG披露提供更全面的基础。 上下游协同打通产业链的绿色闭环 环保产业链长、分散且跨界,从原料供应、设备制造,到工程设计、运营维护,再到再生资源利用,各环节之间若能形成稳定合作,将大幅提高行业效率。 在上游端,设备制造商与工程公司之间的战略合作尤为关键。过去,许多项目采购模式为「设计分包、设备独立」,导致成本重叠与效率低下。如今,愈来愈多企业采用「设计—采购—建造一体化」(EPC)或「投资—建设—运营」(BOT)模式,通过整合设计与供应链合作,使项目周期缩短、运营风险降低。 在中游运营层面,企业之间的协作主要体现在数据共享与监控系统互通上。随著智慧环保平台普及,许多企业正尝试将水质监测、废气处理、碳排放数据接入统一平台,形成「环保大数据」体系。这样不仅能提升监管透明度,也为政府与投资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而在下游","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700415920545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6999808053728,"gmtCreate":1762360361175,"gmtModify":1762361725253,"author":{"id":"4113935132672212","authorId":"4113935132672212","name":"金星匯","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113935132672212","idStr":"4113935132672212"},"themes":[],"title":"亚洲速运物流稳中求进","htmlText":"2025财政年度,亚洲速运物流控股有限公司(08620.HK)经历了一个充满挑战与转折的年度。受全球贸易局势恶化与香港本地经济放缓影响,物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然而,公司仍在动荡之中展现出一定韧性,并藉著策略性成本控制与客户结构重组,为未来复苏铺路。 主席陈烈邦于报告中指出,继疫情后的短暂复苏期过后,中美贸易紧张再度升温,美国关税措施及地缘政治不稳,令供应链出现瓶颈,物流业进一步受压。公司在艰难环境下专注于运营效率与客户满意度,推行节流措施以维持现金流稳定。尽管整体收入轻微下滑,但亚洲速运在空运货站营运、运输及仓储增值服务三大板块仍保持稳定运作,并成功签订一项具战略意义的新合约,与中国最大的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展开合作,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 亏损收窄,现金流保持稳健 截至今年3月底全年,公司录得年度亏损约35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收窄。虽然整体收入略有下降,主要受一名主要仓储客户重组影响,但与另一主要客户的合约续签及新增条款带来收入增长,部分抵消了前者的负面影响。 从分部来看,公司收益主要来自三大类别:(i) 空运货站营运服务;(ii) 运输服务;以及 (iii) 仓储与增值服务。由于其中一个五大客户重组导致仓储业务销售下降,公司积极分散客户基础,加强与其他货运代理及服务供应商的合作,成功维持了业务稳定。 财务结构方面,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9.1百万港元,流动比率维持约1.0倍,与去年持平。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14.2百万港元,须于未来十二个月内偿还。 管理层表示,公司已采取多项行动以确保流动性,包括重续银行贷款、压缩行政开支及寻求其他替代性融资管道。董事会审阅的现金流预测显示,以经营活动现金流及新增融资支援,公司有足够资金满足短期债务及日常营运。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于香港的未动用税项亏损达3,820万港元,已确认递延税项资产1,242万港元","listText":"2025财政年度,亚洲速运物流控股有限公司(08620.HK)经历了一个充满挑战与转折的年度。受全球贸易局势恶化与香港本地经济放缓影响,物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然而,公司仍在动荡之中展现出一定韧性,并藉著策略性成本控制与客户结构重组,为未来复苏铺路。 主席陈烈邦于报告中指出,继疫情后的短暂复苏期过后,中美贸易紧张再度升温,美国关税措施及地缘政治不稳,令供应链出现瓶颈,物流业进一步受压。公司在艰难环境下专注于运营效率与客户满意度,推行节流措施以维持现金流稳定。尽管整体收入轻微下滑,但亚洲速运在空运货站营运、运输及仓储增值服务三大板块仍保持稳定运作,并成功签订一项具战略意义的新合约,与中国最大的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展开合作,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 亏损收窄,现金流保持稳健 截至今年3月底全年,公司录得年度亏损约35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收窄。虽然整体收入略有下降,主要受一名主要仓储客户重组影响,但与另一主要客户的合约续签及新增条款带来收入增长,部分抵消了前者的负面影响。 从分部来看,公司收益主要来自三大类别:(i) 空运货站营运服务;(ii) 运输服务;以及 (iii) 仓储与增值服务。由于其中一个五大客户重组导致仓储业务销售下降,公司积极分散客户基础,加强与其他货运代理及服务供应商的合作,成功维持了业务稳定。 财务结构方面,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9.1百万港元,流动比率维持约1.0倍,与去年持平。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14.2百万港元,须于未来十二个月内偿还。 管理层表示,公司已采取多项行动以确保流动性,包括重续银行贷款、压缩行政开支及寻求其他替代性融资管道。董事会审阅的现金流预测显示,以经营活动现金流及新增融资支援,公司有足够资金满足短期债务及日常营运。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于香港的未动用税项亏损达3,820万港元,已确认递延税项资产1,242万港元","text":"2025财政年度,亚洲速运物流控股有限公司(08620.HK)经历了一个充满挑战与转折的年度。受全球贸易局势恶化与香港本地经济放缓影响,物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然而,公司仍在动荡之中展现出一定韧性,并藉著策略性成本控制与客户结构重组,为未来复苏铺路。 主席陈烈邦于报告中指出,继疫情后的短暂复苏期过后,中美贸易紧张再度升温,美国关税措施及地缘政治不稳,令供应链出现瓶颈,物流业进一步受压。公司在艰难环境下专注于运营效率与客户满意度,推行节流措施以维持现金流稳定。尽管整体收入轻微下滑,但亚洲速运在空运货站营运、运输及仓储增值服务三大板块仍保持稳定运作,并成功签订一项具战略意义的新合约,与中国最大的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展开合作,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 亏损收窄,现金流保持稳健 截至今年3月底全年,公司录得年度亏损约35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收窄。虽然整体收入略有下降,主要受一名主要仓储客户重组影响,但与另一主要客户的合约续签及新增条款带来收入增长,部分抵消了前者的负面影响。 从分部来看,公司收益主要来自三大类别:(i) 空运货站营运服务;(ii) 运输服务;以及 (iii) 仓储与增值服务。由于其中一个五大客户重组导致仓储业务销售下降,公司积极分散客户基础,加强与其他货运代理及服务供应商的合作,成功维持了业务稳定。 财务结构方面,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9.1百万港元,流动比率维持约1.0倍,与去年持平。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14.2百万港元,须于未来十二个月内偿还。 管理层表示,公司已采取多项行动以确保流动性,包括重续银行贷款、压缩行政开支及寻求其他替代性融资管道。董事会审阅的现金流预测显示,以经营活动现金流及新增融资支援,公司有足够资金满足短期债务及日常营运。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于香港的未动用税项亏损达3,820万港元,已确认递延税项资产1,242万港元","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99980805372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6994330308784,"gmtCreate":1762359041313,"gmtModify":1762359806127,"author":{"id":"4113935132672212","authorId":"4113935132672212","name":"金星匯","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113935132672212","idStr":"4113935132672212"},"themes":[],"title":"壳牌的增长逻辑:从油气巨头到综合能源平台","htmlText":"在全球能源巨头之中,壳牌的转型幅度可谓最为剧烈。作为欧洲石油业的代表企业之一,壳牌自2020年以来逐步从传统上游油气开采与炼化业务,转向「综合能源供应商」定位,强调低碳燃料、氢能、电力交易与碳中和战略的多元发展。这种增长逻辑背后的核心,是「资产转型驱动的现金流重构」——即以成熟油气资产产生的稳定现金流,支撑未来能源业务的长期投资。 从财务结构看,壳牌2024年度营收约为3,890亿美元,略低于2022年高点(能源价格飙升期的约3,970亿美元),但毛利与自由现金流仍维持历史高位。根据公司年报,其上游部门贡献的税前盈利占比仍逾50%,但电力与低碳解决方案部门的投资比重已升至资本开支总额的约30%。壳牌管理层在最新指引中明确表示,至2030年可再生与能源解决方案(RES)板块的EBITDA目标为100亿美元,是2023年的逾三倍。 这种策略的背后,是欧洲能源政策导向的压力与市场结构的机会。欧盟的碳税与可再生能源配额要求,使壳牌比美国同业更早进入「碳约束环境」。公司因此选择透过收购与再配置——例如并购英国电力零售商First Utility、扩张欧洲电动车充电网Shell Recharge、以及投资荷兰氢能枢纽项目——以建立一个横跨油气、氢能、电力与碳交易的完整生态链。 同业对比:现金流充裕但战略节奏分化 若与埃克森美孚与雪佛龙相比,壳牌的资产结构呈现更明显的分散化与转型特征。根据2024年财报,壳牌总资产约为4,090亿美元,略高于雪佛龙(3,800亿美元),但低于埃克森美孚(4,800亿美元)。在资产配置上,壳牌的油气上游占比约45%,炼化及化工约30%,低碳与电力资产约25%;而埃克森美孚与雪佛龙则仍有超过70%的资产集中于传统油气领域。这种差异,使壳牌的现金流来源更为多元,但短期回报率亦相对受压。 营收结构亦显示其差异化路线。埃克森美孚2024年营收约3,660亿美元、雪","listText":"在全球能源巨头之中,壳牌的转型幅度可谓最为剧烈。作为欧洲石油业的代表企业之一,壳牌自2020年以来逐步从传统上游油气开采与炼化业务,转向「综合能源供应商」定位,强调低碳燃料、氢能、电力交易与碳中和战略的多元发展。这种增长逻辑背后的核心,是「资产转型驱动的现金流重构」——即以成熟油气资产产生的稳定现金流,支撑未来能源业务的长期投资。 从财务结构看,壳牌2024年度营收约为3,890亿美元,略低于2022年高点(能源价格飙升期的约3,970亿美元),但毛利与自由现金流仍维持历史高位。根据公司年报,其上游部门贡献的税前盈利占比仍逾50%,但电力与低碳解决方案部门的投资比重已升至资本开支总额的约30%。壳牌管理层在最新指引中明确表示,至2030年可再生与能源解决方案(RES)板块的EBITDA目标为100亿美元,是2023年的逾三倍。 这种策略的背后,是欧洲能源政策导向的压力与市场结构的机会。欧盟的碳税与可再生能源配额要求,使壳牌比美国同业更早进入「碳约束环境」。公司因此选择透过收购与再配置——例如并购英国电力零售商First Utility、扩张欧洲电动车充电网Shell Recharge、以及投资荷兰氢能枢纽项目——以建立一个横跨油气、氢能、电力与碳交易的完整生态链。 同业对比:现金流充裕但战略节奏分化 若与埃克森美孚与雪佛龙相比,壳牌的资产结构呈现更明显的分散化与转型特征。根据2024年财报,壳牌总资产约为4,090亿美元,略高于雪佛龙(3,800亿美元),但低于埃克森美孚(4,800亿美元)。在资产配置上,壳牌的油气上游占比约45%,炼化及化工约30%,低碳与电力资产约25%;而埃克森美孚与雪佛龙则仍有超过70%的资产集中于传统油气领域。这种差异,使壳牌的现金流来源更为多元,但短期回报率亦相对受压。 营收结构亦显示其差异化路线。埃克森美孚2024年营收约3,660亿美元、雪","text":"在全球能源巨头之中,壳牌的转型幅度可谓最为剧烈。作为欧洲石油业的代表企业之一,壳牌自2020年以来逐步从传统上游油气开采与炼化业务,转向「综合能源供应商」定位,强调低碳燃料、氢能、电力交易与碳中和战略的多元发展。这种增长逻辑背后的核心,是「资产转型驱动的现金流重构」——即以成熟油气资产产生的稳定现金流,支撑未来能源业务的长期投资。 从财务结构看,壳牌2024年度营收约为3,890亿美元,略低于2022年高点(能源价格飙升期的约3,970亿美元),但毛利与自由现金流仍维持历史高位。根据公司年报,其上游部门贡献的税前盈利占比仍逾50%,但电力与低碳解决方案部门的投资比重已升至资本开支总额的约30%。壳牌管理层在最新指引中明确表示,至2030年可再生与能源解决方案(RES)板块的EBITDA目标为100亿美元,是2023年的逾三倍。 这种策略的背后,是欧洲能源政策导向的压力与市场结构的机会。欧盟的碳税与可再生能源配额要求,使壳牌比美国同业更早进入「碳约束环境」。公司因此选择透过收购与再配置——例如并购英国电力零售商First Utility、扩张欧洲电动车充电网Shell Recharge、以及投资荷兰氢能枢纽项目——以建立一个横跨油气、氢能、电力与碳交易的完整生态链。 同业对比:现金流充裕但战略节奏分化 若与埃克森美孚与雪佛龙相比,壳牌的资产结构呈现更明显的分散化与转型特征。根据2024年财报,壳牌总资产约为4,090亿美元,略高于雪佛龙(3,800亿美元),但低于埃克森美孚(4,800亿美元)。在资产配置上,壳牌的油气上游占比约45%,炼化及化工约30%,低碳与电力资产约25%;而埃克森美孚与雪佛龙则仍有超过70%的资产集中于传统油气领域。这种差异,使壳牌的现金流来源更为多元,但短期回报率亦相对受压。 营收结构亦显示其差异化路线。埃克森美孚2024年营收约3,660亿美元、雪","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99433030878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7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6982002099032,"gmtCreate":1762355921497,"gmtModify":1762356790818,"author":{"id":"4113935132672212","authorId":"4113935132672212","name":"金星匯","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113935132672212","idStr":"4113935132672212"},"themes":[],"title":"中国半导体制造量的扩充与质的提升","htmlText":"中国过去十年在半导体制造方面可谓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一方面,受益于国内市场需求巨大以及政府政策持续扶持,晶圆产能、封装测试、SI / 功率晶片等环节皆有明显提升。根据 SEMI 的统计,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率(self-sufficiency rate)预计到 2027 年可达约 26.6%。此一数字虽然仍偏低,但对比十年前可见升势。另一方面,从设备、材料、先进制程技术角度看,中国仍处于追赶阶段。依据 SEMI 报告指出,封测设备在国内的「民族化率」不超过 5 %,制程设备亦普遍在 10 %~15 之间。 具体而言,以晶圆制造为例,虽然多家中国晶圆厂开工、扩建,并进入全球晶圆建厂热潮,但大多仍集中于成熟工艺节点。例如,资料指出,中国晶圆代工的技术与国际领先相比落后三至四代工艺。这意味著虽有「规模」化,但在「技术领先」上仍受制约。至于设备与材料环节,同样存在较大瓶颈:比如半导体硅片方面,中国虽在快速追赶,但国际主要供应商市占仍高达 80 %。 因此,在制造环节我们看到一方面「量的扩张」与制度/政策上的突破,另一方面「质的提升」仍是进行式,未来若要真正从追赶变为领先,中国需要在先进制程、自主设备和材料供应链上取得突破,而这些正是目前短板所在。 EDA / IP / 生态:距离拉近中 在半导体产业链中,「设计工具 (EDA)」、「硅智财 (IP)」及整体生态系统(设计-制造-封装-应用)常被视为关键核心环节。对于中国而言,这些环节既是自主化的重点,也是最难突破的瓶颈。 以 EDA 工具为例:根据 TrendForce 报告,2024 年中国 EDA 软体的自主率估计已超过 10 %。同时,SEMI 指出,中国 EDA / IP 等供应链环节仍明显滞后于先进 IC 制造国家。尽管中国政府于 2023 年推出「国家 EDA 创新中心」等计划,意图突破美国主导的 EDA 工具格局。然而,","listText":"中国过去十年在半导体制造方面可谓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一方面,受益于国内市场需求巨大以及政府政策持续扶持,晶圆产能、封装测试、SI / 功率晶片等环节皆有明显提升。根据 SEMI 的统计,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率(self-sufficiency rate)预计到 2027 年可达约 26.6%。此一数字虽然仍偏低,但对比十年前可见升势。另一方面,从设备、材料、先进制程技术角度看,中国仍处于追赶阶段。依据 SEMI 报告指出,封测设备在国内的「民族化率」不超过 5 %,制程设备亦普遍在 10 %~15 之间。 具体而言,以晶圆制造为例,虽然多家中国晶圆厂开工、扩建,并进入全球晶圆建厂热潮,但大多仍集中于成熟工艺节点。例如,资料指出,中国晶圆代工的技术与国际领先相比落后三至四代工艺。这意味著虽有「规模」化,但在「技术领先」上仍受制约。至于设备与材料环节,同样存在较大瓶颈:比如半导体硅片方面,中国虽在快速追赶,但国际主要供应商市占仍高达 80 %。 因此,在制造环节我们看到一方面「量的扩张」与制度/政策上的突破,另一方面「质的提升」仍是进行式,未来若要真正从追赶变为领先,中国需要在先进制程、自主设备和材料供应链上取得突破,而这些正是目前短板所在。 EDA / IP / 生态:距离拉近中 在半导体产业链中,「设计工具 (EDA)」、「硅智财 (IP)」及整体生态系统(设计-制造-封装-应用)常被视为关键核心环节。对于中国而言,这些环节既是自主化的重点,也是最难突破的瓶颈。 以 EDA 工具为例:根据 TrendForce 报告,2024 年中国 EDA 软体的自主率估计已超过 10 %。同时,SEMI 指出,中国 EDA / IP 等供应链环节仍明显滞后于先进 IC 制造国家。尽管中国政府于 2023 年推出「国家 EDA 创新中心」等计划,意图突破美国主导的 EDA 工具格局。然而,","text":"中国过去十年在半导体制造方面可谓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一方面,受益于国内市场需求巨大以及政府政策持续扶持,晶圆产能、封装测试、SI / 功率晶片等环节皆有明显提升。根据 SEMI 的统计,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率(self-sufficiency rate)预计到 2027 年可达约 26.6%。此一数字虽然仍偏低,但对比十年前可见升势。另一方面,从设备、材料、先进制程技术角度看,中国仍处于追赶阶段。依据 SEMI 报告指出,封测设备在国内的「民族化率」不超过 5 %,制程设备亦普遍在 10 %~15 之间。 具体而言,以晶圆制造为例,虽然多家中国晶圆厂开工、扩建,并进入全球晶圆建厂热潮,但大多仍集中于成熟工艺节点。例如,资料指出,中国晶圆代工的技术与国际领先相比落后三至四代工艺。这意味著虽有「规模」化,但在「技术领先」上仍受制约。至于设备与材料环节,同样存在较大瓶颈:比如半导体硅片方面,中国虽在快速追赶,但国际主要供应商市占仍高达 80 %。 因此,在制造环节我们看到一方面「量的扩张」与制度/政策上的突破,另一方面「质的提升」仍是进行式,未来若要真正从追赶变为领先,中国需要在先进制程、自主设备和材料供应链上取得突破,而这些正是目前短板所在。 EDA / IP / 生态:距离拉近中 在半导体产业链中,「设计工具 (EDA)」、「硅智财 (IP)」及整体生态系统(设计-制造-封装-应用)常被视为关键核心环节。对于中国而言,这些环节既是自主化的重点,也是最难突破的瓶颈。 以 EDA 工具为例:根据 TrendForce 报告,2024 年中国 EDA 软体的自主率估计已超过 10 %。同时,SEMI 指出,中国 EDA / IP 等供应链环节仍明显滞后于先进 IC 制造国家。尽管中国政府于 2023 年推出「国家 EDA 创新中心」等计划,意图突破美国主导的 EDA 工具格局。然而,","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98200209903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1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6981349266360,"gmtCreate":1762355855224,"gmtModify":1762356788738,"author":{"id":"4113935132672212","authorId":"4113935132672212","name":"金星匯","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113935132672212","idStr":"4113935132672212"},"themes":[],"title":"创业板小事回顾(10月20日-10月27日)","htmlText":"创业板小事回顾(10月20日-10月27日) 10月20日 中国蜀塔(08623)公告,公司董事会已议决暂停独立非执行董事马开兵于公司的职务与职权,原因是马氏于过去两周均未有现身公司办公室履行其公务,原因未明。董事会及管理层于上述期间亦未能联系马先生。及后,中国蜀塔公布将透过配售代理按每股0.105港元配售最多31,000,000股或约19.84%新股。配售价较公告前最后交易日折让18.60%;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150,000港元。将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改善集团的财务状况。 龙皇集团(08493)短暂停牌。公司早前公告唯一一家经营的酒家已停业。同日,非执董劳承山辞任。 汇财金融投资(08018)委任前香港会计师公会调查小组A组成员罗启邦为非执董。 中华燃气(08246)大股东、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胡翼时拟按每股0.098港元认购140,000,000股新股,以抵销部分公司贷款,完成后胡氏持股将由16.98%增加至19.44%。公司紧随宣布,公司与山东隆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订立项目技术咨询协议,委聘山东隆众就老挝燃油及天然气供应网络开发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开展市场调查。 10月21日 智云国际控股(08521)子公司智云旷士与Pansemi(Singapore)Pte. Ltd订立战略合作协议,就云计算及互联网流量服务算力的供应及运营进行合作。 智云同意优先向Pansemi分批采购或指派指定联属人士向Pansemi分批采购用于其云计算及互联网流量服务业务的算力,前提是条款须与其他服务供应商相若,而Pansemi须将智云视为战略核心客户,并须优先处理其采购需要。预期采购金额合共将达至30,000,000港元,且有关服务将于24个月期间内向集团交付。Pansemi集团主要于东南亚从事半导体及电子贸易业务,包括半导体供应及系统单芯片设计,尤其专攻监控摄像头及IoT解决方案,","listText":"创业板小事回顾(10月20日-10月27日) 10月20日 中国蜀塔(08623)公告,公司董事会已议决暂停独立非执行董事马开兵于公司的职务与职权,原因是马氏于过去两周均未有现身公司办公室履行其公务,原因未明。董事会及管理层于上述期间亦未能联系马先生。及后,中国蜀塔公布将透过配售代理按每股0.105港元配售最多31,000,000股或约19.84%新股。配售价较公告前最后交易日折让18.60%;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150,000港元。将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改善集团的财务状况。 龙皇集团(08493)短暂停牌。公司早前公告唯一一家经营的酒家已停业。同日,非执董劳承山辞任。 汇财金融投资(08018)委任前香港会计师公会调查小组A组成员罗启邦为非执董。 中华燃气(08246)大股东、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胡翼时拟按每股0.098港元认购140,000,000股新股,以抵销部分公司贷款,完成后胡氏持股将由16.98%增加至19.44%。公司紧随宣布,公司与山东隆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订立项目技术咨询协议,委聘山东隆众就老挝燃油及天然气供应网络开发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开展市场调查。 10月21日 智云国际控股(08521)子公司智云旷士与Pansemi(Singapore)Pte. Ltd订立战略合作协议,就云计算及互联网流量服务算力的供应及运营进行合作。 智云同意优先向Pansemi分批采购或指派指定联属人士向Pansemi分批采购用于其云计算及互联网流量服务业务的算力,前提是条款须与其他服务供应商相若,而Pansemi须将智云视为战略核心客户,并须优先处理其采购需要。预期采购金额合共将达至30,000,000港元,且有关服务将于24个月期间内向集团交付。Pansemi集团主要于东南亚从事半导体及电子贸易业务,包括半导体供应及系统单芯片设计,尤其专攻监控摄像头及IoT解决方案,","text":"创业板小事回顾(10月20日-10月27日) 10月20日 中国蜀塔(08623)公告,公司董事会已议决暂停独立非执行董事马开兵于公司的职务与职权,原因是马氏于过去两周均未有现身公司办公室履行其公务,原因未明。董事会及管理层于上述期间亦未能联系马先生。及后,中国蜀塔公布将透过配售代理按每股0.105港元配售最多31,000,000股或约19.84%新股。配售价较公告前最后交易日折让18.60%;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150,000港元。将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改善集团的财务状况。 龙皇集团(08493)短暂停牌。公司早前公告唯一一家经营的酒家已停业。同日,非执董劳承山辞任。 汇财金融投资(08018)委任前香港会计师公会调查小组A组成员罗启邦为非执董。 中华燃气(08246)大股东、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胡翼时拟按每股0.098港元认购140,000,000股新股,以抵销部分公司贷款,完成后胡氏持股将由16.98%增加至19.44%。公司紧随宣布,公司与山东隆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订立项目技术咨询协议,委聘山东隆众就老挝燃油及天然气供应网络开发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开展市场调查。 10月21日 智云国际控股(08521)子公司智云旷士与Pansemi(Singapore)Pte. Ltd订立战略合作协议,就云计算及互联网流量服务算力的供应及运营进行合作。 智云同意优先向Pansemi分批采购或指派指定联属人士向Pansemi分批采购用于其云计算及互联网流量服务业务的算力,前提是条款须与其他服务供应商相若,而Pansemi须将智云视为战略核心客户,并须优先处理其采购需要。预期采购金额合共将达至30,000,000港元,且有关服务将于24个月期间内向集团交付。Pansemi集团主要于东南亚从事半导体及电子贸易业务,包括半导体供应及系统单芯片设计,尤其专攻监控摄像头及IoT解决方案,","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98134926636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5931114136344,"gmtCreate":1762107517653,"gmtModify":1762133727049,"author":{"id":"4113935132672212","authorId":"4113935132672212","name":"金星匯","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113935132672212","idStr":"4113935132672212"},"themes":[],"title":"港股评论(2025年10月27日-31日)","htmlText":"2025年10月27日至10月31日这一周,香港股市整体呈现冲高回落的走势,三大指数在周初延续上涨态势,但随后连续三个交易日回调。具体来看,恒生指数在10月27日开盘26495.97点,至10月31日收盘时报25906.65点,全周累计下跌约0.97%。恒生科技指数表现相对疲弱,10月27日开盘报6483.22点,到10月31日收于5908.08点,全周下跌约8.62%。恒生国企指数10月27日收盘报9486.35点,至10月31日收报9168.58点,全周下跌约2.09%。成交方面,全周主板交投保持活跃,达到1.12万亿,整体资金流动仍显积极。 上周港股走势分化明显,周初的上涨主要受益于市场对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的乐观情绪以及资金面的短期改善。招商证券研报分析认为,美联储降息可能促使美国与新兴市场利差收窄、美元走弱,从而吸引国际资金流入香港等新兴市场,港股中长期有望呈现渐进式上涨。然而,随后的三个交易日市场连续回调,造成这一走势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大型科网股行情走弱明显拖累大市,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等权重股在10月31日分别下跌4%和3.38%,对指数形成显著压力;另一方面,市场情绪转趋谨慎,外资流入速度较9月明显放缓,前期累积了较多正回报的存量资金开始获利了结。此外,半导体板块全周表现波动,中芯国际在10月27日上涨3.50%后,在10月31日下跌5.3%,反映投资者对部分高估值板块的担忧升温。 从板块轮动角度看,上周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尽管大盘整体走弱,但创新药概念股表现亮眼,在10月31日逆势走强,信达生物领涨超7%,复星医药、荣昌生物、君实生物等跟涨。医药行业景气度正步入新一轮上行周期,行业出海订单加速释放,且整体尚处于成长早期,向上动能强劲。与此同时,军工、汽车、黄金、地产、航空、光伏等热门行业上周集体下挫,市场风险偏好明显下降。 个股方面,本周发","listText":"2025年10月27日至10月31日这一周,香港股市整体呈现冲高回落的走势,三大指数在周初延续上涨态势,但随后连续三个交易日回调。具体来看,恒生指数在10月27日开盘26495.97点,至10月31日收盘时报25906.65点,全周累计下跌约0.97%。恒生科技指数表现相对疲弱,10月27日开盘报6483.22点,到10月31日收于5908.08点,全周下跌约8.62%。恒生国企指数10月27日收盘报9486.35点,至10月31日收报9168.58点,全周下跌约2.09%。成交方面,全周主板交投保持活跃,达到1.12万亿,整体资金流动仍显积极。 上周港股走势分化明显,周初的上涨主要受益于市场对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的乐观情绪以及资金面的短期改善。招商证券研报分析认为,美联储降息可能促使美国与新兴市场利差收窄、美元走弱,从而吸引国际资金流入香港等新兴市场,港股中长期有望呈现渐进式上涨。然而,随后的三个交易日市场连续回调,造成这一走势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大型科网股行情走弱明显拖累大市,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等权重股在10月31日分别下跌4%和3.38%,对指数形成显著压力;另一方面,市场情绪转趋谨慎,外资流入速度较9月明显放缓,前期累积了较多正回报的存量资金开始获利了结。此外,半导体板块全周表现波动,中芯国际在10月27日上涨3.50%后,在10月31日下跌5.3%,反映投资者对部分高估值板块的担忧升温。 从板块轮动角度看,上周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尽管大盘整体走弱,但创新药概念股表现亮眼,在10月31日逆势走强,信达生物领涨超7%,复星医药、荣昌生物、君实生物等跟涨。医药行业景气度正步入新一轮上行周期,行业出海订单加速释放,且整体尚处于成长早期,向上动能强劲。与此同时,军工、汽车、黄金、地产、航空、光伏等热门行业上周集体下挫,市场风险偏好明显下降。 个股方面,本周发","text":"2025年10月27日至10月31日这一周,香港股市整体呈现冲高回落的走势,三大指数在周初延续上涨态势,但随后连续三个交易日回调。具体来看,恒生指数在10月27日开盘26495.97点,至10月31日收盘时报25906.65点,全周累计下跌约0.97%。恒生科技指数表现相对疲弱,10月27日开盘报6483.22点,到10月31日收于5908.08点,全周下跌约8.62%。恒生国企指数10月27日收盘报9486.35点,至10月31日收报9168.58点,全周下跌约2.09%。成交方面,全周主板交投保持活跃,达到1.12万亿,整体资金流动仍显积极。 上周港股走势分化明显,周初的上涨主要受益于市场对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的乐观情绪以及资金面的短期改善。招商证券研报分析认为,美联储降息可能促使美国与新兴市场利差收窄、美元走弱,从而吸引国际资金流入香港等新兴市场,港股中长期有望呈现渐进式上涨。然而,随后的三个交易日市场连续回调,造成这一走势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大型科网股行情走弱明显拖累大市,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等权重股在10月31日分别下跌4%和3.38%,对指数形成显著压力;另一方面,市场情绪转趋谨慎,外资流入速度较9月明显放缓,前期累积了较多正回报的存量资金开始获利了结。此外,半导体板块全周表现波动,中芯国际在10月27日上涨3.50%后,在10月31日下跌5.3%,反映投资者对部分高估值板块的担忧升温。 从板块轮动角度看,上周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尽管大盘整体走弱,但创新药概念股表现亮眼,在10月31日逆势走强,信达生物领涨超7%,复星医药、荣昌生物、君实生物等跟涨。医药行业景气度正步入新一轮上行周期,行业出海订单加速释放,且整体尚处于成长早期,向上动能强劲。与此同时,军工、汽车、黄金、地产、航空、光伏等热门行业上周集体下挫,市场风险偏好明显下降。 个股方面,本周发","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593111413634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4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3400406901224,"gmtCreate":1761481647672,"gmtModify":1761485402751,"author":{"id":"4113935132672212","authorId":"4113935132672212","name":"金星匯","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113935132672212","idStr":"4113935132672212"},"themes":[],"title":"港股评论(2025年10月20日-24日)","htmlText":"2025年10月20日至10月24日这一周,香港股市呈现稳步上扬的态势。具体来看,恒生指数在10月20日开盘报25884.46点,经过一周交易后,于10月24日收盘报26160.15点,全周累计上涨约3.62%。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更为强劲,从10月20日开盘后一度走高,当日收于5984.80点,至10月24日收盘报6059.89点,全周累计涨幅达5.2%。 恒生国企指数在10月20日收于9265.63点,到10月24日收于9363.94点,全周累计上涨约3.91%。从成交额来看,全周主机板成交活跃,达到1.20万亿,整体交投氛围积极。 上周港股上涨的主要推动力包括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和带来的市场乐观情绪以及科技股与半导体板块的强势表现。周一恒生指数大幅高开637点,主要受中美经贸谈判双方牵头人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磋商的消息鼓舞,这显著提振了市场风险偏好。此外,中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的经济资料也为市场提供了基本面支撑,投资者趁低吸纳意愿增强。从板块表现看,半导体概念股在全周表现突出,华虹半导体周四大涨超13%,中芯国际周一上涨3.91%,受人工智慧驱动存储市场需求增长的预期推动,半导体板块成为全周市场焦点。尽管周初出现南向资金净流出超过26亿港元的情况,但市场整体仍保持上涨势头,表明投资者信心逐步恢复。周五市场涨幅收窄,恒生指数单日上涨0.74%,主要由于部分投资者在周末前选择锁定收益,但全周仍维持了上行趋势。机构分析认为,尽管短期可能出现波动,但港股中长期上行趋势未变,产业周期向上和增量资金入市背景下,四季度港股牛市格局有望延续。 个股方面,海西新药(02637.HK)于2025年10月20日首挂上市,每股定价86.40港元,共发行1150万股股份,每手50股,所得款项净额约9.40亿港元。公开资料显示,海西新药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制药公司,截至招股书披露日,海西","listText":"2025年10月20日至10月24日这一周,香港股市呈现稳步上扬的态势。具体来看,恒生指数在10月20日开盘报25884.46点,经过一周交易后,于10月24日收盘报26160.15点,全周累计上涨约3.62%。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更为强劲,从10月20日开盘后一度走高,当日收于5984.80点,至10月24日收盘报6059.89点,全周累计涨幅达5.2%。 恒生国企指数在10月20日收于9265.63点,到10月24日收于9363.94点,全周累计上涨约3.91%。从成交额来看,全周主机板成交活跃,达到1.20万亿,整体交投氛围积极。 上周港股上涨的主要推动力包括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和带来的市场乐观情绪以及科技股与半导体板块的强势表现。周一恒生指数大幅高开637点,主要受中美经贸谈判双方牵头人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磋商的消息鼓舞,这显著提振了市场风险偏好。此外,中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的经济资料也为市场提供了基本面支撑,投资者趁低吸纳意愿增强。从板块表现看,半导体概念股在全周表现突出,华虹半导体周四大涨超13%,中芯国际周一上涨3.91%,受人工智慧驱动存储市场需求增长的预期推动,半导体板块成为全周市场焦点。尽管周初出现南向资金净流出超过26亿港元的情况,但市场整体仍保持上涨势头,表明投资者信心逐步恢复。周五市场涨幅收窄,恒生指数单日上涨0.74%,主要由于部分投资者在周末前选择锁定收益,但全周仍维持了上行趋势。机构分析认为,尽管短期可能出现波动,但港股中长期上行趋势未变,产业周期向上和增量资金入市背景下,四季度港股牛市格局有望延续。 个股方面,海西新药(02637.HK)于2025年10月20日首挂上市,每股定价86.40港元,共发行1150万股股份,每手50股,所得款项净额约9.40亿港元。公开资料显示,海西新药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制药公司,截至招股书披露日,海西","text":"2025年10月20日至10月24日这一周,香港股市呈现稳步上扬的态势。具体来看,恒生指数在10月20日开盘报25884.46点,经过一周交易后,于10月24日收盘报26160.15点,全周累计上涨约3.62%。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更为强劲,从10月20日开盘后一度走高,当日收于5984.80点,至10月24日收盘报6059.89点,全周累计涨幅达5.2%。 恒生国企指数在10月20日收于9265.63点,到10月24日收于9363.94点,全周累计上涨约3.91%。从成交额来看,全周主机板成交活跃,达到1.20万亿,整体交投氛围积极。 上周港股上涨的主要推动力包括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和带来的市场乐观情绪以及科技股与半导体板块的强势表现。周一恒生指数大幅高开637点,主要受中美经贸谈判双方牵头人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磋商的消息鼓舞,这显著提振了市场风险偏好。此外,中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的经济资料也为市场提供了基本面支撑,投资者趁低吸纳意愿增强。从板块表现看,半导体概念股在全周表现突出,华虹半导体周四大涨超13%,中芯国际周一上涨3.91%,受人工智慧驱动存储市场需求增长的预期推动,半导体板块成为全周市场焦点。尽管周初出现南向资金净流出超过26亿港元的情况,但市场整体仍保持上涨势头,表明投资者信心逐步恢复。周五市场涨幅收窄,恒生指数单日上涨0.74%,主要由于部分投资者在周末前选择锁定收益,但全周仍维持了上行趋势。机构分析认为,尽管短期可能出现波动,但港股中长期上行趋势未变,产业周期向上和增量资金入市背景下,四季度港股牛市格局有望延续。 个股方面,海西新药(02637.HK)于2025年10月20日首挂上市,每股定价86.40港元,共发行1150万股股份,每手50股,所得款项净额约9.40亿港元。公开资料显示,海西新药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制药公司,截至招股书披露日,海西","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340040690122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8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3397812080800,"gmtCreate":1761481009975,"gmtModify":1761485400138,"author":{"id":"4113935132672212","authorId":"4113935132672212","name":"金星匯","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4113935132672212","idStr":"4113935132672212"},"themes":[],"title":"「十五五」计划 港股新机遇","htmlText":"「十五五」计划 港股新机遇 未来五年的中国经济新增长点,正透过一场高级别会议的公报和新闻发布会逐渐清晰,投资者也在其中捕捉著资本市场的信号。中共第二十届四中全会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这次会议被视作中国经济未来五年发展的政策风向标,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解读四中全会精神时指出,一系列新兴产业将催生出数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这些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十五五」时期被官方定义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宏观定位下,未来五年的经济增长路径已悄然清晰。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解读为市场描绘了一幅具体的投资图谱:新兴支柱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太、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未来产业则涵盖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介面、具身智慧、第六代移动通信等前沿领域。 这些产业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已经具备相当基础的增长引擎。根据官方资料,当前中国海洋经济总量已突破10万亿元,绿色低碳产业规模达到约11万亿元,未来五年绿色低碳产业还有翻一番乃至更大的增长空间。官方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再创历史新高。 在四中全会公报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著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等表述,明确了下一阶段政策资源的投向。这些政策信号已成为市场捕捉投资机会的关键指引。 创新驱动产业变革 科技创新在四中全会公报中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自立自强水准大幅提高」成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经历「十四五」期间的发展,2023年中国的研发经费投入已占全球的26.2%,仅次于美国的28.4%,两者差距仅有2.2个百分","listText":"「十五五」计划 港股新机遇 未来五年的中国经济新增长点,正透过一场高级别会议的公报和新闻发布会逐渐清晰,投资者也在其中捕捉著资本市场的信号。中共第二十届四中全会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这次会议被视作中国经济未来五年发展的政策风向标,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解读四中全会精神时指出,一系列新兴产业将催生出数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这些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十五五」时期被官方定义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宏观定位下,未来五年的经济增长路径已悄然清晰。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解读为市场描绘了一幅具体的投资图谱:新兴支柱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太、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未来产业则涵盖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介面、具身智慧、第六代移动通信等前沿领域。 这些产业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已经具备相当基础的增长引擎。根据官方资料,当前中国海洋经济总量已突破10万亿元,绿色低碳产业规模达到约11万亿元,未来五年绿色低碳产业还有翻一番乃至更大的增长空间。官方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再创历史新高。 在四中全会公报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著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等表述,明确了下一阶段政策资源的投向。这些政策信号已成为市场捕捉投资机会的关键指引。 创新驱动产业变革 科技创新在四中全会公报中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自立自强水准大幅提高」成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经历「十四五」期间的发展,2023年中国的研发经费投入已占全球的26.2%,仅次于美国的28.4%,两者差距仅有2.2个百分","text":"「十五五」计划 港股新机遇 未来五年的中国经济新增长点,正透过一场高级别会议的公报和新闻发布会逐渐清晰,投资者也在其中捕捉著资本市场的信号。中共第二十届四中全会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这次会议被视作中国经济未来五年发展的政策风向标,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解读四中全会精神时指出,一系列新兴产业将催生出数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这些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十五五」时期被官方定义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宏观定位下,未来五年的经济增长路径已悄然清晰。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解读为市场描绘了一幅具体的投资图谱:新兴支柱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太、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未来产业则涵盖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介面、具身智慧、第六代移动通信等前沿领域。 这些产业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已经具备相当基础的增长引擎。根据官方资料,当前中国海洋经济总量已突破10万亿元,绿色低碳产业规模达到约11万亿元,未来五年绿色低碳产业还有翻一番乃至更大的增长空间。官方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再创历史新高。 在四中全会公报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著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等表述,明确了下一阶段政策资源的投向。这些政策信号已成为市场捕捉投资机会的关键指引。 创新驱动产业变革 科技创新在四中全会公报中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自立自强水准大幅提高」成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经历「十四五」期间的发展,2023年中国的研发经费投入已占全球的26.2%,仅次于美国的28.4%,两者差距仅有2.2个百分","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339781208080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0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following","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