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几录

允许一切发生

IP属地:四川
    • 知几录知几录
      ·08-07 20:38

      孙子兵法与交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虚实篇)

      《孙子兵法·虚实篇》曰:“夫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战争没有一成不变的态势,就像水没有固定不变的形状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而灵活调整作战策略,从而取得胜利的将军,才能称得上是用兵如神。 这正是对交易者最深刻的警示:“无形”才是市场的真面目,变化是永恒的。试图寻找一劳永逸的“交易圣杯”,注定徒劳无果,唯有适应市场的变化方可成为优秀的交易者。 “交易圣杯”的幻象 许多交易者穷其一生,都在寻找完美的交易策略——一个胜率极高、回撤极小,能在任何市场中稳定盈利的公式。从一个指标跳到另一个指标,从一套策略换到另一套策略,希望找到那把能打开财富之门的万能钥匙。 然而,他们永远也找不到准确的答案。因为市场不是一个静态的、可被精确破解的密码箱,而是一个有生命的、不断进化的生态系统。一个在去年能大赚的趋势跟踪策略,可能在今年的震荡市中就完全失效。 市场的“无常形” 市场的“形态”总是在变化,就像水可以变成溪流、江河、湖泊、海洋,也可以变成冰、雪、霜、雾。 1. “势”的转变 从趋势到震荡,这是最常见的形态变化。一个原本强势的单边趋势,会逐渐失去动能,演变为一个上下试探的震荡市。如果此时还固守着趋势跟踪的“正兵”战法,结果必然是在区间的两端反复挨打。 2. “性”的转变 从温和到狂暴,市场的“性格”或波动率在改变。一个长期平静、波动率极低的市场,可能因为一则重磅新闻或一次黑天鹅事件,突然变得狂暴无比。原本有效的高抛低吸策略,在这种高波动环境下会频繁被止损。 3. “道”的转变 更深层次,是市场规则和参与者结构的改变。例如,高频交易改变了市场的微观流动性;社交媒体的普及放大了散户情绪;新的法规,也在不断重塑市场的游戏规则。昨天的“规律”,可能就是今天的“陷阱”。 如何“因变取胜”? 既然市场是善变的,那么交易者唯一的出路,就是让自己变得比市场更善变。交易者要做水,而不是石
      46评论
      举报
      孙子兵法与交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虚实篇)
    • 知几录知几录
      ·08-07 00:12

      孙子兵法与交易:其疾如风,其徐如林(军争篇)

      《孙子兵法·军争篇》曰:“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这句话是交易执行艺术的最高心法。它告诉我们,优秀的交易者不仅是决策者,更是节奏的掌控者。他懂得出击时要迅猛,防守时要稳固。 行动的艺术 “其疾如风”,指的是一旦战机出现,行动必须像风一样迅速,毫不迟疑。 在交易中,这个“战机”就是交易计划中客观、明确的入场信号。当它闪现时,执行力就是一切。 1. 为何必须“快”? 机会稍纵即逝 市场瞬息万变,理想的入场点可能只存在很短的时间。片刻犹豫,意味着入场成本的大幅增加,这直接压缩潜在利润,并放大了风险。 克服“分析瘫痪” 交易计划是在头脑冷静、客观理性时制定的。盘中的剧烈波动是考验交易者纪律,而不是推翻计划、重新分析。在信号面前反复权衡,恰恰说明交易者对自己的交易计划缺乏最根本的信任。 2. 如何做到“快”? 机械化执行 将交易信号视为信号灯。绿灯亮,不要思考,猛踩油门。这种近乎本能的反应,源于日复一日的训练,以及对交易计划的绝对信任。 善用预埋单 通过预设限价单或止损单来自动交易。这能将交易者从“点击鼠标”的巨大心理压力中解放出来,让程序完成这最艰难的一步。 等待的艺术 “其徐如林”,指的是当大军缓慢推进时,要像森林一样严整有序、不可撼动。意味着,在没有交易机会或者持有仓位时,应保持纪律。 空仓的“静” 在市场没有给出明确信号,或者行情走势混沌不清时,最好的策略就是“静”下来,甚至“停”下来。手持现金,保持空仓,是一种强大的战略姿态。它能保存资金和心力,以逸待劳,等待下一个高确定性的机会。新手最大的心魔之一就是“总想做点什么”,而这种耐不住寂寞的冲动行为,正是过度交易和稳定亏损的根源。 持仓的“稳” 当已经按计划入场,并且交易正向有利的方向发展时,同样需要“稳”如山林。不能被途中的小幅回调或盘整惊吓,过早获利了结,错失本应抓住的大趋势。要像森
      13评论
      举报
      孙子兵法与交易:其疾如风,其徐如林(军争篇)
    • 知几录知几录
      ·08-06 21:51

      孙子兵法与交易:以正合,以奇胜(兵势篇)

      《孙子兵法·兵势篇》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作战,用“正兵”在正面牵制敌人,再用“奇兵”在敌人预料不到的地方发动攻击,出奇制胜。善用“奇兵”的将领,其战术变化无穷无尽。 在交易中,这套“正奇相生”的哲学,为交易者提供一种构建强大交易体系的蓝图。它解决了交易中的矛盾:既需要策略的稳定性,又要应对变化的灵活性。 交易的“正兵” “正兵”,是主力部队,是交易体系的压舱石。它代表着深信不疑、经过长期验证、并投入主要资金的核心策略。主要特征: 顺应大势:“正兵”从不与市场主要趋势为敌。它遵循在“避实击虚”中提到的原则,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前进。 规则清晰:“正兵”的进出场规则是明确的、机械的,不因一时的市场情绪而改变。例如,基于周线或月线图的长期趋势跟踪策略。 仓位稳重:大部分资金应该配置在“正兵”策略上。它的目标不是捕捉每一次微小的波动,而是吃透市场的大部分利润。 心态平和:持有“正兵”仓位时,需要强大的耐心和信念,无视途中的颠簸,直至出现趋势反转的明确信号。 “正兵”是账户稳定增长的保障。它构成交易的“基本盘”,确保交易者始终站在大概率盈利的一边。 交易的“奇兵” 如果说“正兵”是正面军阵,那么“奇兵”就是特种部队。它负责执行那些短期的、机会性的战术任务。主要特征: 机会驱动:“奇兵”的目标是市场的短期失衡。例如,针对突发新闻的快速反应,或是利用情绪极度恐慌或贪婪时的逆向交易。 灵活机动:“奇兵”的持仓时间短,决策速度快,止损要求极为严格。它像战场上的斥候,一击不中,立刻逃走,绝不恋战。 仓位轻巧:“奇兵”面对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更高,投入资金必须是小仓位。它的目的是为了“锦上添花”,而不是“扭转乾坤”。 运用“奇兵”需要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果断的执行力。“奇兵”让交易者的交易体系更加立体和完整,能够适应更多样的市场环境。 正奇相生 在现代投资
      48评论
      举报
      孙子兵法与交易:以正合,以奇胜(兵势篇)
    • 知几录知几录
      ·08-05 20:04

      孙子兵法与交易:围师必阙,穷寇勿迫(军争篇)

      《孙子兵法·军争篇》曰:“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邱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意为,对于已经被包围的敌人,要留一个缺口,让他们有逃走的机会;对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过分追逼,以防其拼死反扑,给我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是一种在胜券在握时,依然保持清醒和克制的顶级智慧。在交易市场,则直接指向交易者最容易犯的错误:追涨杀跌。 谁是市场的“穷寇”? 所谓的“穷寇”,就是已经极端加速的资产,此时它的价格走势已经脱离常态,进入了非理性的狂热(或恐慌)状态。 1. 抛物线式上涨 一支股票的K线图在短期内接近垂直,价格疯狂飙升,市场情绪极度乐观,人人都在谈论它能涨到多高。比如下图蓝线的上涨波段,越来越陡峭。 2. 瀑布式下跌 市场恐慌蔓延,价格连续暴跌,K线呈断崖式下坠,卖盘汹涌而出,无人敢接盘。比如下图中的下跌波段,倾斜角度越来越大。 这些就是市场的“穷寇”。它们看似强大到不可阻挡(上涨时),或者看似虚弱的不堪一击(下跌时),但其内部已经积聚巨大的反转力量,风险极高。 为何“穷寇勿迫”? 在各种交易论坛,我们经常会看到类似下图中的画面,买入即站岗。最终忍痛割肉离场,或者干脆直接摆烂,当起长期股东,并美其名曰:做一个“价值投资者”。 在“穷寇”面前,人性的贪婪(害怕错过上涨)和恐惧(害怕被下跌套牢)会被无限放大,使交易者做出最糟糕的决策:在趋势的末端加入战局。 1. 极差的风险回报 当交易者追逐一个已经疯狂上涨的股票时,潜在的盈利空间可能只有5%-10%,而一旦行情反转,则面临20~30%甚至更多的亏损。这如同在压路机前捡硬币,是一次收益远小于风险的赌博。 2. 最后的接盘侠 疯狂,往往是趋势的最后一棒。当交易者们满怀希望冲进去的时候,“聪明钱”和早期入场的投资者正悄悄地派
      33评论
      举报
      孙子兵法与交易:围师必阙,穷寇勿迫(军争篇)
    • 知几录知几录
      ·08-04

      孙子兵法与交易:兵者,诡道也(始计篇)

      《孙子兵法·始计篇》指出:“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战争,是一门充满欺骗与伪装的艺术。想要进攻,要显得毫无战意;想要撤退,要做出强势进攻的气势。这一智慧,完美揭示市场本质:一个由预期、情绪和信息不对称构成的“诡诈”战场。 市场的“诡道” 对于普通交易者而言,我们看到的K线、听到的新闻,往往只是市场想让我们看到的样子。专业机构和“聪明钱”深谙“诡道”之术,常常设下各种陷阱,诱使大众散户做出错误的决策。 1. 假突破:经典的“诱敌之计” 这是市场上最常见的“诡计”。价格在盘中强势突破某个关键的阻力位,成交量放大,所有技术指标都显示出牛市的迹象。 突破时交易者蜂拥而入,认为新的一轮上涨趋势已经开启。然而,就在他们买入后不久,价格迅速掉头,跌回突破点之下,将所有追高者悉数套牢,这就是“诱多”。反之,跌破关键支撑位后迅速拉回,便是“诱空”。 比如,下图中突破红线后紧接着连续三根阳线,让交易者以为是真突破,结果刚进场就被两根大阴线套牢。接着连续的下跌,让交易者终于忍受不了止损离场。实际上这是震荡区间的突破(下文会有此图的更完整部分),诱多概率极大,应当小心谨慎。 孙子兵法解:“利而诱之”。用看似唾手可得的利润,引诱你进入预设的包围圈。因此,在攻防要地做决策时,应当慎之又慎。 2. 消息陷阱:“利好出尽是利空” 一则期待已久的好消息(如公司财报超预期、降息政策落地)终于公布,市场情绪沸腾,散户满怀希望地买入。然而,买入后股价却不涨反跌,甚至开启一**跌,这是为何?因为“聪明钱”早已在消息公布前用“谣言”或预期提前布局,并在消息兑现、散户情绪最高涨时,将手中的筹码派发给前来接盘的人。 孙子兵法解:“乱而取之”。在市场因消息而陷入混乱和情绪化时,正是收割利润的最佳时机。因此,交易者可以利用情绪减仓或加仓。当市场情绪高涨时,冷静分析、保持警惕,因
      147评论
      举报
      孙子兵法与交易:兵者,诡道也(始计篇)
    • 知几录知几录
      ·08-03

      孙子兵法与交易:避实击虚(虚实篇)

      《孙子兵法·虚实篇》曰:“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用兵之道,要像流水,避开高处,流向低洼。军队作战,也应避开敌人坚固的防线,对其薄弱处进行攻击。 这就是“避实击虚”——交易中最核心的顺势而为思想。它告诉我们,不要和市场的强大力量对抗,而要找到那条阻力最小的路径。 什么是市场的“实”? 在交易战场上,“实”代表着市场力量高度集中的区域,是多空双方部署重兵的防线。试图挑战这些区域,无异于以卵击石。 强支撑与阻力区域 这些是图表上最明显的“坚城”。它可能是历史重要高点或低点,可能是成交量密集区域,也可能是关键的移动平均线。当价格接近这些区域时,往往会遇到强大的买盘(支撑)或卖盘(阻力)。明智的交易者不会在坚固的阻力墙下盲目做多,也不会在厚实的支撑地上草率做空。这是在攻击敌人的核心阵地,胜算极低。 比如下图中标记区域已经经过多次测试,证明是强劲的支撑区域,成熟的交易者不会在该区域做空,而是应该做多。 明确的趋势 趋势是市场中最大的“实”。在一个强劲的上升趋势中,市场的内在动力是向上的,任何回调都可能被多头力量迅速消化。此时选择做空,就是逆流而上,空头的每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代价。反之,在熊市中做多也是如此。对抗趋势,是交易中最贵的错误之一。 比如下图就是强劲的上涨趋势,一眼望去几乎全是阳线,只有零星的几根阴线,做空胜率极低,几乎不可能赚钱。 什么是市场的“虚”? “虚”则代表市场力量薄弱、防守空虚的区域。这是应该集中兵力、果断出击的地方。 突破后的价格真空区 当价格成功突破一个长期的盘整区间(如三角形、矩形)或关键的支撑/阻力位,它就进入了一片“无人区”。这里没有太多的历史成交记录,意味着没有大量的套牢盘或获利盘构成阻碍。价格在这些“真空地带”的运行会非常顺畅,速度也很快。这正是出击的最佳时机。 比如下面的线型图,突破底部盘整区域后一路上涨,基本没有遇到
      97评论
      举报
      孙子兵法与交易:避实击虚(虚实篇)
    • 知几录知几录
      ·08-02

      孙子兵法与交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谋攻篇)

      《孙子兵法·谋攻篇》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这句话为交易者描述了三层境界: 每战必殆:既不了解市场,也不了解自己。这是凭一时感觉交易的赌徒,结局注定是失败,他们是市场最大的资源。 一胜一负:了解自己,但不了解市场。这或许能让交易者凭着纪律偶尔获胜,但无法适应市场的变化,最终胜负参半,难以稳定盈利。 百战不殆:既深度理解市场,又深刻认识自己。这是专业交易者的境界,他们不追求“百战百胜”,而是放眼长期,他们永远不会被市场淘汰,并能持续从中获利,对他们来说市场就是真正的提款机。 知彼:认识市场 “知彼”,就是了解你的对手。在交易中,你的对手并非某个具体的人,而是整个市场。认识市场,意味着你需要回答以下问题: 你交易的是什么? 是股票、期货、外汇还是加密货币?每一种资产都有其独特的“性格”。股票受公司基本面和行业情绪影响,外汇与宏观经济和利率息息相关,而加密货币则充满高波动性和社区共识驱动。不了解交易品种的根本属性,无异于在黑夜中行军。 当前战场的“地形”如何? 市场有其“地形”,当前是一马平川的趋势市,还是来回拉锯的震荡市?是牛市,还是熊市?在趋势中逆势交易,如同在山下仰攻山上的敌人,无异于在玩火,即便最终能勉强战胜敌人,也定会付出惨痛代价。 战场上的主要玩家是谁? 市场由无数参与者构成:追求长期价值的养老基金、使用高频算法的量化机构、影响市场情绪的散户大军……他们的行为模式共同构成市场波动。理解这些主要玩家的动机,能更好地解读市场。 “知彼”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它要求我们保持谦逊和好奇,需不断研究和分析,形成对市场的客观认知。 知己:认识自己 如果说“知彼”是技术层面的功课,那么“知己”则是心理层面的修行。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这在交易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市场是一面放大镜,会照出交易者所有的人性弱点。 “知己”,意
      94评论
      举报
      孙子兵法与交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谋攻篇)
    • 知几录知几录
      ·07-31

      孙子兵法与交易:守不败之地,待可胜之机(军形篇)

      《孙子兵法·军形篇》有言:“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真正善于作战的将领,首先做的是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耐心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时机出现。能否不被战胜,主动权在于自己;能否战胜敌人,则在于敌人是否会露出破绽。 真正的战争一旦打响,首要任务并非进攻,而是生存。从新手到专业交易者蜕变的关键一步:将关注点从“如何盈利”转向“如何不亏大钱”。 交易者的“不败之地”是什么? 在变幻莫测的市场,没有谁能保证每一笔交易都盈利。价格随机波动、“黑天鹅”事件,都可能让最完美的分析瞬间失效。 因此,交易者的“不败之地”并非“永远盈利”,而是“永远不会被市场一击毙命”。这意味着,无论市场如何波动,你都拥有足够的资本和稳定的心态继续参与这场游戏。 失败的交易者往往在几次错误的重仓出击后,便耗尽所有兵力(本金),被迫永久地离开战场。而成功的交易者,则像合格的将军,懂得构筑坚固防线,确保主力部队永远安全。 如何构筑“不败防线”? 孙子说“不可胜在己”,建立防线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对交易者来说,它由两大核心支柱构成: 止损:防守的盾牌 止损是交易中最简单、也最难被严格执行的纪律。 许多人将其视为失败,心理上难以接受。但实际上止损并非失败,而是必要的战略撤退,目的是保存有生力量,投入下一场更有利的战斗。 止损不是惩罚,是保护。一个预设的止损点,是你为这笔交易愿意支付的最大“成本”。它将未知的风险,锁定在已知的、可承受的范围内。它必须先于进攻,在你按下买入键之前,止损价位就已经确定好。这是“庙算”的一部分,绝不能在亏损发生后才慌忙决定。 如果止损被触发,应该审视的是这笔开仓计划是否合理,如果合理,那就是交易应该付出的成本,否则,应该反思是哪里出了问题。 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打好每一场仗就是胜利,无关胜败。 仓位管理:坚实的堡垒 如果说止损是盾牌
      164评论
      举报
      孙子兵法与交易:守不败之地,待可胜之机(军形篇)
    • 知几录知几录
      ·07-31

      孙子兵法与交易:庙算,未战而先胜 (始计篇)

      《孙子兵法·始计篇》开篇有言:“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这段古老的军事智慧,穿越千年,直指现代金融交易的核心。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胜利,并非是在两军交锋、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临时决定,而是在战前寂静的“庙堂”里,经过周密推演和计算早已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交易者而言,“庙堂”就是开盘前的书桌,“庙算”就是深思熟虑的交易计划。 为何交易需要“庙算”? 多数交易新手将市场视为一个充满刺激的赌场,他们凭着一时的盘感、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或是无法抑制的冲动,匆忙将辛苦攒下的资金投入波涛汹涌的市场。这种行为,便是“无算”——不做任何谋划就投入战斗,其最终结果必然是“每战必殆”。 而专业的交易者,视市场为战场,视自己为运筹帷幄的谋士或将军。他们明白,情绪是交易最大的敌人。在盘中,价格的剧烈波动会无限放大人的贪婪和恐惧。唯一能让交易者抵御住这些心魔侵蚀的,就是在头脑冷静、市场休整时制定好的严密计划。 “未战而先胜”,胜的不是预测市场的神力,而是拥有一套应对市场变化的预案。这份预案,让交易者在面对不确定性时,能够保持内心的确定性。 合格的交易计划框架:现代交易者的“五事七计” 孙子在“庙算”时,会评估“道、天、地、将、法”五个基本方面。在我们的交易计划中,同样需要计算几个核心要素。一份合格的交易计划,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入场点:进攻的信号     条件是什么? 必须明确定义触发入场的具体信号。是价格突破关键的阻力位?是移动平均线形成金叉?还是某个技术指标发出了明确的买入信号?这个条件必须是客观的、可重复验证的,而非“我感觉要涨了”。 止损位:撤退的底线     我将在哪里承认错误? 这是“庙算”中最重要的一环,是保护军队(资金)不被全歼的生命线
      184评论
      举报
      孙子兵法与交易:庙算,未战而先胜 (始计篇)
    • 知几录知几录
      ·2024-03-10

      【理论支撑】关于半仓策略的预期增益计算

      (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资产增值,记录下来便于随时查阅) 我理解仓位的选择对应的核心是风险控制,比如最大程度上能接受多少亏损,那满仓状态下就不要超过这个数目。 习惯养成:永远半仓操作。 为了控制风险,制定半仓位策略,这里的半仓指的是总资金(可称为全仓)的一半。比如总资金S是2w,则半仓M为1w,我称为交易资金或本金,每次交易的满仓永远不超过M,另一半仓位用来控制风险,为保留资金,保留资金永远永远永远不用于交易,保留资金可以买入券商的货币基金,也可以放到银行卡,等交易资金翻倍后再重新分配。总资金S=2M (半仓操作总资金增长较慢,但始终有一半仓位作为保留资金,账户会更安全更可控) 这种思路底层就是资源备份,半仓操作相当于永远有一个备份,看重要程度甚至还可以选择3、4个备份等等。 半仓操作下的增益试算,计算理想状态下资产增值所需耗时,更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易手法。 计算是站在科学的角度上给未来的路指引方向,事先制定好策略,执行时始终以既定策略为核心指导。至于具体数值上的目标能不能达到其实并不重要,重点在实际操作时提示自己切勿因贪高收益失去理智的判断。 收益再分配 M翻倍之前,期间的收益m和本金M作为满仓资金M’进行交易仓位计算,从而实现复利。 比如第一次M作为初始满仓,按照比例买入比如1/5则实际买入金额1M/5,假设交易后获利m,那么下一次交易时,如果还是按照1/5再买入,则买入金额应该为1(M+m)/5,以此类推 半仓策略 半仓交易资金为M,保留资金也为M 第1次翻倍时,所有资金和保留资金一起合并到总资金(全仓S=M+2M=3M),总资金重新分配半仓,N=S/2=3M/2 第2次翻倍时,资金合并(全仓S=N+2N=3N=3*3M/2),再开半仓,N=S/2=3*3M/2*2 第3次翻倍时,资金合并(全仓S=N+2N=3N=3*3*3M/2*2),再开半仓,N=S/2=3*3*3
      4,465评论
      举报
      【理论支撑】关于半仓策略的预期增益计算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