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东早财经
IP属地:未知
+关注
帖子 · 81
帖子 · 81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东早财经
东早财经
·
08-27
二手车出海: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持续变革的当下,中国二手车出口正站在新风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罗磊指出,超 4 亿辆的汽车保有量、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以及高性价比的车型选择,为二手车出口筑牢了根基。2024 年,我国二手车出口量突破 40 万辆,出口至 160 余个国家和地区,已然成为拉动汽车消费、促进产业升级的新兴力量。 广东作为全国汽车保有量最大的省份之一,在二手车出口方面成绩斐然。今年前 7 个月,广东二手车出口 4.6 万辆,超过去年全年总量。其成功离不开政策支持与服务优化,如南沙首设专用于二手车出口的机动车服务登记站,实现 “一站式” 办理出口待转移业务;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建设二手车出口基地,提供全链条服务;相关部门将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 5 个工作日以内等,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积极性。 从全球视角看,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徐长明分析,全球汽车需求增长的核心动力正从发达国家加速转向新兴市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俄罗斯、中亚、中东、东盟等区域表现强劲,新能源汽车在新兴市场占比超过 50%。这为二手车出口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部分新兴市场汽车保有量处于上升阶段,对价格亲民的二手车需求较大。 然而,二手车出口并非一片坦途。专业人才短缺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阻碍,从事该业务需要既懂语言又懂汽车的专业人员,而传统二手车企业业务员外语基础薄弱,难以与海外顺畅对接。同时,海外信息不透明,企业对出口国家的市场需求、政策法规变动、跨境物流价格波动及结算等信息掌握滞后,难以灵活应对突发情况,像车机系统、车联网系统在出口国无法使用的状况也时有发生。并且,车企在国外缺少海外仓,主要通过中间商交易,流程复杂,不利于业务做大做强。售后服务风险也较高,车辆一旦出现问题,远程线上技术指导或派遣团队赴现场指导,不仅沟通困难,成本也居高不下。 神州租车副总裁李嘉认为,中国二手车出口需要跨越
看
848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二手车出海:机遇与挑战并存
东早财经
东早财经
·
08-20
泡泡玛特:2025 年上半年业绩亮眼,持续开拓潮玩版图
8 月 19 日,泡泡玛特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 2025 年上半年成绩单。财报显示,上半年其营收高达 138.8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04.4%;经调整净利润为 47.1 亿元,同比增长 362.8%,半年营收破百亿,净利润更是超过了 2024 年全年。 从区域业绩来看,泡泡玛特在全球四大区域均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长。中国作为核心市场,营收达 82.8 亿元,同比增长 135.2% ,在门店数量未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通过运营效能和业务效率的提升,线下门店净增 12 家至 443 家,线下营收达 50.8 亿元,同比增长 117.1%;线上渠道营收 29.4 亿元,同比增长 212.2%。亚太地区营收 28.5 亿元,同比增长 257.8%,深化旅游零售策略,在全球知名旅游目的地及机场布局,线下门店净增 5 家至 69 家,线下营收增长显著。美洲市场增速惊人,营收 22.6 亿元,同比增长 1142.3%,聚焦美国市场,上半年线下门店净增 19 家至 41 家,线下营收 8.4 亿元,线上渠道营收更是同比增长 1977.4%,达 13.3 亿元。欧洲及其他地区营收 4.8 亿元,同比增长 729.2%,持续布局全球知名地标,线下门店净增 4 家至 18 家 。 在 IP 方面,LABUBU 所在的 THE MONSTERS 系列表现突出,营收达 48.1 亿元,占总营收的 34.7%,成为营收担当。MOLLY、SKULLPANDA、CRYBABY 和 DIMOO 营收均突破 10 亿元,此外,还有 13 大艺术家 IP 收入破亿,构建起丰富多元且强劲的 IP 矩阵。从产品品类来看,毛绒品类表现亮眼,营收 61.4 亿元,收入占比首次超过手办,达到 44.2%,同比增长 1276.2%,推动泡泡玛特向更开放包容的全球化 IP 平台迈进 。 渠道布局上,截至 6 月 30 日,泡泡玛
看
320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泡泡玛特:2025 年上半年业绩亮眼,持续开拓潮玩版图
东早财经
东早财经
·
08-19
柯达之路,债务压力下的生存挑战
当下的柯达,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生存的压力如影随形。8 月 11 日公布的最新财报数据,如同一记警钟,重重地敲响在众人耳畔。二季度,柯达实现营收 2.63 亿美元,同比下降 1%;毛利润 5100 万美元,降幅达 12%;净亏损 2600 万美元,与去年同期 2600 万美元的净收入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由盈转亏的现实让柯达的处境愈发艰难。 财报中,柯达更是直言不讳地警告,公司目前缺乏确定的融资渠道,也没有足够的可用流动资金,来偿付即将到期的约 5 亿美元债务。这一巨额债务,如同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柯达有些喘不过气,甚至对其持续经营能力构成了重大疑虑。受此消息冲击,8 月 12 日柯达股价大幅下跌近 20%,市场对其前景的担忧表露无遗。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柯达正在积极行动。一方面,公司计划终止退休养老金付款,并公布了一项 5 亿美元的养老金资产返还计划,期望以此筹集资金,减少债务负担。另一方面,柯达仍在努力推进业务转型。在先进材料和化学品领域,其制药设施已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注册,并且还在投资 “数千万美元” 开建新的实验室和制造工厂,试图扩大特种化学品和制药相关产品线。柯达执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吉姆・康蒂内扎强调,尽管面临着不确定的经营环境挑战,但公司仍朝着既定长期目标稳步前行。 在传统业务方面,柯达也并未完全放弃。尽管胶片业务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与鼎盛时期相比已大幅缩小,但该业务目前仍处于盈利状态,柯达表示将继续保持这一传统业务。与此同时,柯达的品牌授权业务也在持续推进,那个经典的红黄 “K” 字标志依然点缀在海外的各类服饰及生活用品上,仅今年一季度就为公司带来了约 400 万美元的收入。 不过,柯达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过去,公司曾尝试过诸多转型策略,从收购化工企业,到进军数码相机制造,再到投资家用打印机市场,然而这些尝试大多以失败告终,最终导致公司
看
202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柯达之路,债务压力下的生存挑战
东早财经
东早财经
·
08-13
中国恒大将退市,万亿债务困局待解
8 月 12 日晚间,中国恒大(股票代码:03333.HK)(清盘中)突然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在 8 月 25 日从港交所退市。 公告显示,8 月 8 日,公司收到港交所发出的信函,基于公司未能满足港交所对其施加的复牌指引中的任何要求,且股份一直暂停买卖并未于 2025 年 7 月 28 日之前恢复买卖,港交所的上市委员会根据上市规则第 6.01A (1) 条,已决定取消公司的上市地位。股份上市的最后一天为 2025 年 8 月 22 日,并将于 2025 年 8 月 25 日上午九时起取消股份上市地位,公司无意就上市委员会这一决定申请复核。 2016 年,中国恒大以 3734 亿元的销售规模在行业问鼎,总资产也首次突破万亿大关。2017 年,恒大再攀新高,实现总资产 17618 亿元、核心净利 405 亿元、销售额超 3700 亿元,均位于行业第一。创始人许家印,以 2900 亿元的身价位列胡润百富榜之首,首次成为中国首富 。但高杠杆模式下的规模神话,也催生了流动性危机,并在 2021 年随着商票兑付难题曝光。当年 9 月,恒大财富爆雷,12 月全面开启境外债务重组。 此后,由于恒大物业发现 134 亿元资金被占用一事,“恒大系” 上市公司开启了长达 500 余天的停牌。2023 年 7 月 17 日,中国恒大披露了 2021 和 2022 两个财务年度的经营数据,合计超 8000 亿元的天文数字亏损额度,刷新了中国企业最高亏损纪录。2024 年 1 月,恒大被香港高等法院颁令清盘,负债高达 2.4 万亿元。 2025 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中国恒大录得净亏损 392.5 亿元,其中经营性亏损 173.8 亿元,非经营性亏损 150.3 亿元;总负债达 2.39 万亿元,剔除合约负债后为 1.78 万亿元,借款额 6247.7 亿元,应付账款超 1 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
看
867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中国恒大将退市,万亿债务困局待解
东早财经
东早财经
·
08-11
百果园:高价壁垒难掩傲慢,消费者用脚投票
在水果零售的江湖中,百果园曾凭借 “高端水果专家” 的旗号,一路攻城略地,成为行业内响当当的品牌。然而,如今却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价格贵”“态度傲慢” 等标签如影随形,让消费者对其好感度直线下降。 从诞生之初,百果园便将自己定位为高端水果的代名词,这一定位也决定了其价格走在高位。在社交媒体上,消费者的吐槽声不绝于耳:“一个苹果 23.5 元”“一个西瓜 90 元”“六个草莓 25 元”…… 这般价格,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甚至发出 “月薪两万吃不起百果园” 的感慨。 与普通水果店或超市相比,百果园的水果价格往往高出一大截。以阳光玫瑰为例,在百果园售价可能高达 13.9 元每斤,而邻近社区商超仅售 6.98 元每斤,价格近乎腰斩。再看黄皮哈密瓜,百果园标价 6 元每斤,15 元一个,而商超只要 2.98 元每斤。店员给出的解释是,百果园水果经过严选,品质有保障,且多为 A 级果,还经过检测,由公司统一供货。但消费者却不买账,毕竟价格相差悬殊,而在实际口感和新鲜度上,却难以感知出与价格匹配的巨大差异。 面对消费者对价格的质疑,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一句 “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在消费者看来,这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傲慢姿态。买水果本是日常消费行为,却被商家以 “教育者” 的身份指手画脚,怎能不让人反感? 在如今的消费市场,消费者追求性价比是大势所趋。即便百果园的水果品质确实高于普通水果,但在价格严重超出心理预期的情况下,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更何况,百果园的品质也并非无懈可击。在网络投诉平台上,涉及百果园的投诉超千条,食品安全问题屡被提及。去年,更有门店被曝光将烂果做成高端果切售卖,这无疑让消费者对其 “高品质” 的宣传大打折扣。 从百果园 2024 年财报来看,实现收入 102.73 亿元,同比下降
看
228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百果园:高价壁垒难掩傲慢,消费者用脚投票
东早财经
东早财经
·
07-29
香港出台稳定币监管细则,意义重大!
稳定币,作为加密货币领域的重要创新,正逐渐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焦点。简单来说,稳定币是一种锚定真实资产的数字货币,价值通常与某种法定流通货币、商品或其他资产挂钩,旨在解决加密货币市场价格波动过大的问题。通过与法定货币或其他稳定资产建立联系,稳定币为加密货币市场带来了相对稳定的价值尺度,使其在交易和支付场景中更具实用性。 香港在稳定币监管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于 2025 年 5 月 21 日通过了《稳定币条例草案》,并于 6 月 6 日指定 8 月 1 日为该条例的生效日期。这一举措在全球金融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对香港自身及国际金融市场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从香港自身来看,这是其抢占全球虚拟资产监管话语权的关键举措。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纷纷探索加密资产监管的大背景下,香港先行先试,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提供了稳定币监管的 “香港方案”。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香港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力,还能吸引更多合规的虚拟资产企业和专业人才集聚香港,进一步增强其作为创新金融枢纽的吸引力。 在完善国际金融中心功能方面,《稳定币条例》搭建了透明、可预期的监管体系,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有效防范了潜在风险。通过明确稳定币发行人的资质要求、储备资产管理以及赎回等规定,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投资环境,从而提升了投资者信心,有望扩大市场规模,为香港金融业开辟新的增长点。 从国际层面来看,香港的这一举措积极响应了 G20、金融稳定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对加强稳定币监管的倡议,有助于提高香港金融监管与国际接轨程度。随着稳定币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日益广泛,统一的监管标准对于维护全球金融稳定至关重要。香港的立法经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宝贵参考,推动了全球加密货币监管标准的统一进程,巩固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此外,稳定币规范发展将促进香港与内地和国际市场的数字支付互通,强化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随着稳定币在跨
看
1,993
回复
评论
点赞
2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香港出台稳定币监管细则,意义重大!
东早财经
东早财经
·
07-24
港股指数表现亮眼,多板块活跃
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港股市场近期表现备受关注。7 月 23 日,港股市场全线大涨,恒生指数上涨 1.62%,收报 25538.07 点,创近四年来新高,显示出市场的强劲活力。 7 月 24 日,港股市场早盘略有低开之后继续上扬。截至午盘,恒生指数涨 0.59%,报 25688.87 点,录得五连涨行情;恒生科技指数涨 0.6%,报 5780.04 点;国企指数涨 0.41%,报 9279.4 点;红筹指数涨 0.56%,报 4319.45 点 。 从板块表现来看,市场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科技股多数上涨,美团、快手涨 1%,腾讯、京东、阿里巴巴、小米均飘红 。纸业近期迎来密集调价潮,玖龙纸业本月已发布四轮涨价函,当日继续大涨超 10%。半导体板块催化不断,国产替代正在加速,相关芯片股拉升。雅下水电概念股相关板块再度活跃,建材水泥股、钢铁股涨幅明显,山水水泥、西部水泥均大涨超 16%。西部水泥发布盈喜,预期上半年净利约 6.96 - 7.74 亿元,同比增长约 80% - 100%,这也为板块上涨提供了支撑 。此外,苹果概念股、军工股、生物医药股、濠赌股、汽车股、海运股、航空股等也纷纷上涨 。 然而,并非所有板块都在上涨。贸前瞻改善削弱避险情绪,现货黄金失守 3390 美元大关,黄金股集体低迷,体育用品股、重型机械股、电信股多数走低 。 对于港股市场的未来走势,多家机构发表了看法。浦银国际认为,今年以来,港股在全球主要股市当中表现亮眼。近阶段港股资金面改善主要由于金管局流动性投放、南向资金和外资持续净流入、IPO 市场火热、以及港股公司加速回购,整体港元流动性环境仍保持宽松。接下来半年报业绩公布期即将开启,目前市场预期较高。后续若因预期差出现回调,预计将会从拥挤度较高的新消费、创新药和银行等板块,往拥挤度较低、估值偏低、业绩有望超预期的板块轮动,比如科技板块,AI
看
347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港股指数表现亮眼,多板块活跃
东早财经
东早财经
·
07-11
海拍客港股 IPO: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5 年 6 月 30 日,海拍客正式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这一举动,将这家专注于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领域的交易及服务平台推向了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 海拍客成立于 2015 年,通过整合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供应链,为企业客户提供产品组合,致力于优化消费者体验并推动低线市场消费升级。按 2024 年交易额计,海拍客已成为中国低线市场该行业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最大交易及服务平台,市场份额达 10.1% ,平台总交易额达 110 亿元。其平台连接了超 4200 家供应商与约 29 万家注册买家,覆盖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以及超过 3000 个村县,业务模式涵盖数字平台业务和自营业务两大板块。 从发展历程来看,海拍客在成立初期便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16 年,平台年度交易额突破 10 亿元;2019 年,年度交易额达 100 亿元。在发展过程中,海拍客也获得了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完成了多轮融资。 然而,海拍客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4 年,公司陷入经营困境,收入减少且亏损扩大。财务数据显示,2022 - 2024 年,海拍客的收入分别为 8.95 亿、10.67 亿、10.32 亿,增长势头在 2024 年止步,经调整净利润为 - 1.31 亿、1930 万、2577 万 。截至 2024 年末,其负债净额高达 20 亿元,资产负债率攀升至 350%,主要源于 24 亿元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若无法在预期时间内成功上市,可能触发赎回危机,加剧公司债务压力。 海拍客面临的挑战还不止于此。母婴垂直电商领域竞争激烈,天猫、京东等综合电商巨头不断下沉,凭借强大的流量和供应链优势挤压垂直平台的生存空间。同时,海拍客的业务过度依赖低线市场,在拓展渠道、提升客单价和增值服务方面有待加强。此外,其商业模式也存在一定弊端,例如自营业务占比的
看
533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海拍客港股 IPO:机遇与挑战并存
东早财经
东早财经
·
07-08
美股受 “加税” 拖累全线收跌,特斯拉猛跌超 6%,经济学家警告
受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消息影响,美国股市当地时间 7 日全线下跌,道指跌 0.94%,纳指跌 0.92%,标普 500 指数跌 0.79%。其中,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特斯拉跌超 6%。 消息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 7 日宣布,将从 8 月 1 日起分别对来自日本、韩国等 14 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 25% 至 40% 不等的关税。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突尼斯、哈萨克斯坦将被征收 25% 的关税,南非和波黑将被征收 30% 的关税,印度尼西亚将被征收 32% 的关税,塞尔维亚和孟加拉国将被征收 35% 的关税,泰国和柬埔寨将被征收 36% 的关税,老挝和缅甸则面临高达 40% 的关税。 当天,特朗普还签署行政命令,延长所谓 “对等关税” 暂缓期,将实施时间从 7 月 9 日推迟到 8 月 1 日。 据此前报道,特朗普 4 月 2 日宣布开征所谓 “对等关税”,引发美国金融市场暴跌。在多方压力下,特朗普又在 4 月 9 日宣布暂缓对部分贸易对象征收高额 “对等关税” 90 天,但维持 10% 的 “基准关税”。 7 日,美股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苹果跌逾 1%,谷歌跌超 1%,英伟达跌 0.69%,微软跌 0.22%,脸书跌 0.09%,亚马逊涨 0.03%。特斯拉跌 6.79%。 消息面上,当地时间 7 月 5 日,美国企业家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 X 上发文称,“美国党” 于当日成立,有网友问他的新政党是否会参加 2026 年中期选举或 2028 年的总统选举时,马斯克回复称 “明年”。 对此,当地时间 7 月 6 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马斯克 “可以从中找点乐子”,但他认为这实属 “荒谬”。当天晚些时候,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 “真实社交” 上发文表示,看到马斯克在过去五周里彻底 “脱轨”,他感到很难过。马斯克甚至想成立一个第三政党,而这在美国从未成功过。 据中新经纬
看
663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美股受 “加税” 拖累全线收跌,特斯拉猛跌超 6%,经济学家警告
东早财经
东早财经
·
07-07
星动纪元完成近 5 亿元 A 轮融资,今年已累计交付超 200 台产品
2025 年 7 月 7 日消息,清华系具身智能企业星动纪元宣布完成近 5 亿元 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鼎晖 VGC 和海尔资本联合领投,厚雪资本、华映资本、襄禾资本、丰利智能等知名财务机构及产业资本跟投,老股东清流资本、清控基金等机构继续追加投资。 星动纪元成立于 2023 年,是清华大学唯一持股的具身智能企业。从成立起便坚持软硬一体的技术路线,致力于打造物理世界中的通用智能体,让 AI 从思考走向行动,实现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的愿景。 具身智能当前处在商业化探索的初期,星动纪元已经取得商业化成绩。在全球市值 TOP 10 的科技巨头中,9 家为星动纪元客户;截至 6 月,今年已累计交付超 200 台产品,另有上百个订单在量产交付中;目前所有订单中,50% 以上来自海外客户,快速领跑具身智能技术出海。通过锚定大产值行业、高价值场景,公司完成从科研 — 工业 — 服务的业务布局。 其中,工业领域,公司携手北自科技共筑物流万亿产业新生态,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星动 STAR1,已在工厂进行搬运、分拣、扫码等任务实训。星动纪元在模型层和硬件层具有突破。提出融合理解与生成的 VLA 模型 ERA-42,将视觉、理解、预测、行动等功能统一到一个端到端的模型中。目前,星动纪元的机器人产品,通过语音命令即可完成上百种复杂操作,包括柔性物品分拣、扫码,使用螺钉枪、移液器等。 星动纪元自研人形机器人在性能上逼近人类身体,并作为与物理世界交互的 “通用接口”,将可用数据从真机数据扩展至互联网视频数据,解决了数据稀缺的瓶颈。 产品 STAR1 兼具大运动能力与精细操作。实测最高跑步速度达 3.6m/s,打破全球人形机器人跑步速度纪录;机器人全身 55 个自由度,搭载灵巧手 XHand 1,能完成上千个灵巧动作,单手可拎起 24kg 重物。 STAR1 突破了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性能天花板,
看
489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星动纪元完成近 5 亿元 A 轮融资,今年已累计交付超 200 台产品
加载更多
暂无粉丝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3474615392076583","uuid":"3474615392076583","gmtCreate":1511521372935,"gmtModify":1735032168777,"name":"东早财经","pinyin":"dzcjdongzaocaijing","introduction":"","introductionEn":null,"signature":"","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3ed5f6e56a78885805c2d0e2a83f159","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6,"headSize":9,"tweetSize":81,"questionSize":0,"limitLevel":900,"accountStatus":3,"level":{"id":0,"name":"","nameTw":"","represent":"","factor":"","iconColor":"","bgColor":""},"themeCounts":1,"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3","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偶像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15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8b40ae7da5bf081a1c84df14bf9e636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f160eceddd7c284a8e1136557615cfad","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11792805c468334a9b31c39f95a41c6a","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2.01.07","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userBadgeCount":1,"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未知","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72070194062096,"gmtCreate":1756283006280,"gmtModify":1756283011865,"author":{"id":"3474615392076583","authorId":"3474615392076583","name":"东早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3ed5f6e56a78885805c2d0e2a83f15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474615392076583","idStr":"3474615392076583"},"themes":[],"title":"二手车出海:机遇与挑战并存","htmlText":"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持续变革的当下,中国二手车出口正站在新风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罗磊指出,超 4 亿辆的汽车保有量、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以及高性价比的车型选择,为二手车出口筑牢了根基。2024 年,我国二手车出口量突破 40 万辆,出口至 160 余个国家和地区,已然成为拉动汽车消费、促进产业升级的新兴力量。 广东作为全国汽车保有量最大的省份之一,在二手车出口方面成绩斐然。今年前 7 个月,广东二手车出口 4.6 万辆,超过去年全年总量。其成功离不开政策支持与服务优化,如南沙首设专用于二手车出口的机动车服务登记站,实现 “一站式” 办理出口待转移业务;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建设二手车出口基地,提供全链条服务;相关部门将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 5 个工作日以内等,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积极性。 从全球视角看,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徐长明分析,全球汽车需求增长的核心动力正从发达国家加速转向新兴市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俄罗斯、中亚、中东、东盟等区域表现强劲,新能源汽车在新兴市场占比超过 50%。这为二手车出口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部分新兴市场汽车保有量处于上升阶段,对价格亲民的二手车需求较大。 然而,二手车出口并非一片坦途。专业人才短缺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阻碍,从事该业务需要既懂语言又懂汽车的专业人员,而传统二手车企业业务员外语基础薄弱,难以与海外顺畅对接。同时,海外信息不透明,企业对出口国家的市场需求、政策法规变动、跨境物流价格波动及结算等信息掌握滞后,难以灵活应对突发情况,像车机系统、车联网系统在出口国无法使用的状况也时有发生。并且,车企在国外缺少海外仓,主要通过中间商交易,流程复杂,不利于业务做大做强。售后服务风险也较高,车辆一旦出现问题,远程线上技术指导或派遣团队赴现场指导,不仅沟通困难,成本也居高不下。 神州租车副总裁李嘉认为,中国二手车出口需要跨越","listText":"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持续变革的当下,中国二手车出口正站在新风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罗磊指出,超 4 亿辆的汽车保有量、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以及高性价比的车型选择,为二手车出口筑牢了根基。2024 年,我国二手车出口量突破 40 万辆,出口至 160 余个国家和地区,已然成为拉动汽车消费、促进产业升级的新兴力量。 广东作为全国汽车保有量最大的省份之一,在二手车出口方面成绩斐然。今年前 7 个月,广东二手车出口 4.6 万辆,超过去年全年总量。其成功离不开政策支持与服务优化,如南沙首设专用于二手车出口的机动车服务登记站,实现 “一站式” 办理出口待转移业务;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建设二手车出口基地,提供全链条服务;相关部门将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 5 个工作日以内等,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积极性。 从全球视角看,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徐长明分析,全球汽车需求增长的核心动力正从发达国家加速转向新兴市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俄罗斯、中亚、中东、东盟等区域表现强劲,新能源汽车在新兴市场占比超过 50%。这为二手车出口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部分新兴市场汽车保有量处于上升阶段,对价格亲民的二手车需求较大。 然而,二手车出口并非一片坦途。专业人才短缺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阻碍,从事该业务需要既懂语言又懂汽车的专业人员,而传统二手车企业业务员外语基础薄弱,难以与海外顺畅对接。同时,海外信息不透明,企业对出口国家的市场需求、政策法规变动、跨境物流价格波动及结算等信息掌握滞后,难以灵活应对突发情况,像车机系统、车联网系统在出口国无法使用的状况也时有发生。并且,车企在国外缺少海外仓,主要通过中间商交易,流程复杂,不利于业务做大做强。售后服务风险也较高,车辆一旦出现问题,远程线上技术指导或派遣团队赴现场指导,不仅沟通困难,成本也居高不下。 神州租车副总裁李嘉认为,中国二手车出口需要跨越","text":"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持续变革的当下,中国二手车出口正站在新风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罗磊指出,超 4 亿辆的汽车保有量、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以及高性价比的车型选择,为二手车出口筑牢了根基。2024 年,我国二手车出口量突破 40 万辆,出口至 160 余个国家和地区,已然成为拉动汽车消费、促进产业升级的新兴力量。 广东作为全国汽车保有量最大的省份之一,在二手车出口方面成绩斐然。今年前 7 个月,广东二手车出口 4.6 万辆,超过去年全年总量。其成功离不开政策支持与服务优化,如南沙首设专用于二手车出口的机动车服务登记站,实现 “一站式” 办理出口待转移业务;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建设二手车出口基地,提供全链条服务;相关部门将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 5 个工作日以内等,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积极性。 从全球视角看,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徐长明分析,全球汽车需求增长的核心动力正从发达国家加速转向新兴市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俄罗斯、中亚、中东、东盟等区域表现强劲,新能源汽车在新兴市场占比超过 50%。这为二手车出口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部分新兴市场汽车保有量处于上升阶段,对价格亲民的二手车需求较大。 然而,二手车出口并非一片坦途。专业人才短缺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阻碍,从事该业务需要既懂语言又懂汽车的专业人员,而传统二手车企业业务员外语基础薄弱,难以与海外顺畅对接。同时,海外信息不透明,企业对出口国家的市场需求、政策法规变动、跨境物流价格波动及结算等信息掌握滞后,难以灵活应对突发情况,像车机系统、车联网系统在出口国无法使用的状况也时有发生。并且,车企在国外缺少海外仓,主要通过中间商交易,流程复杂,不利于业务做大做强。售后服务风险也较高,车辆一旦出现问题,远程线上技术指导或派遣团队赴现场指导,不仅沟通困难,成本也居高不下。 神州租车副总裁李嘉认为,中国二手车出口需要跨越","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207019406209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4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9576090251384,"gmtCreate":1755673754915,"gmtModify":1755673759597,"author":{"id":"3474615392076583","authorId":"3474615392076583","name":"东早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3ed5f6e56a78885805c2d0e2a83f15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474615392076583","idStr":"3474615392076583"},"themes":[],"title":"泡泡玛特:2025 年上半年业绩亮眼,持续开拓潮玩版图","htmlText":"8 月 19 日,泡泡玛特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 2025 年上半年成绩单。财报显示,上半年其营收高达 138.8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04.4%;经调整净利润为 47.1 亿元,同比增长 362.8%,半年营收破百亿,净利润更是超过了 2024 年全年。 从区域业绩来看,泡泡玛特在全球四大区域均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长。中国作为核心市场,营收达 82.8 亿元,同比增长 135.2% ,在门店数量未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通过运营效能和业务效率的提升,线下门店净增 12 家至 443 家,线下营收达 50.8 亿元,同比增长 117.1%;线上渠道营收 29.4 亿元,同比增长 212.2%。亚太地区营收 28.5 亿元,同比增长 257.8%,深化旅游零售策略,在全球知名旅游目的地及机场布局,线下门店净增 5 家至 69 家,线下营收增长显著。美洲市场增速惊人,营收 22.6 亿元,同比增长 1142.3%,聚焦美国市场,上半年线下门店净增 19 家至 41 家,线下营收 8.4 亿元,线上渠道营收更是同比增长 1977.4%,达 13.3 亿元。欧洲及其他地区营收 4.8 亿元,同比增长 729.2%,持续布局全球知名地标,线下门店净增 4 家至 18 家 。 在 IP 方面,LABUBU 所在的 THE MONSTERS 系列表现突出,营收达 48.1 亿元,占总营收的 34.7%,成为营收担当。MOLLY、SKULLPANDA、CRYBABY 和 DIMOO 营收均突破 10 亿元,此外,还有 13 大艺术家 IP 收入破亿,构建起丰富多元且强劲的 IP 矩阵。从产品品类来看,毛绒品类表现亮眼,营收 61.4 亿元,收入占比首次超过手办,达到 44.2%,同比增长 1276.2%,推动泡泡玛特向更开放包容的全球化 IP 平台迈进 。 渠道布局上,截至 6 月 30 日,泡泡玛","listText":"8 月 19 日,泡泡玛特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 2025 年上半年成绩单。财报显示,上半年其营收高达 138.8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04.4%;经调整净利润为 47.1 亿元,同比增长 362.8%,半年营收破百亿,净利润更是超过了 2024 年全年。 从区域业绩来看,泡泡玛特在全球四大区域均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长。中国作为核心市场,营收达 82.8 亿元,同比增长 135.2% ,在门店数量未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通过运营效能和业务效率的提升,线下门店净增 12 家至 443 家,线下营收达 50.8 亿元,同比增长 117.1%;线上渠道营收 29.4 亿元,同比增长 212.2%。亚太地区营收 28.5 亿元,同比增长 257.8%,深化旅游零售策略,在全球知名旅游目的地及机场布局,线下门店净增 5 家至 69 家,线下营收增长显著。美洲市场增速惊人,营收 22.6 亿元,同比增长 1142.3%,聚焦美国市场,上半年线下门店净增 19 家至 41 家,线下营收 8.4 亿元,线上渠道营收更是同比增长 1977.4%,达 13.3 亿元。欧洲及其他地区营收 4.8 亿元,同比增长 729.2%,持续布局全球知名地标,线下门店净增 4 家至 18 家 。 在 IP 方面,LABUBU 所在的 THE MONSTERS 系列表现突出,营收达 48.1 亿元,占总营收的 34.7%,成为营收担当。MOLLY、SKULLPANDA、CRYBABY 和 DIMOO 营收均突破 10 亿元,此外,还有 13 大艺术家 IP 收入破亿,构建起丰富多元且强劲的 IP 矩阵。从产品品类来看,毛绒品类表现亮眼,营收 61.4 亿元,收入占比首次超过手办,达到 44.2%,同比增长 1276.2%,推动泡泡玛特向更开放包容的全球化 IP 平台迈进 。 渠道布局上,截至 6 月 30 日,泡泡玛","text":"8 月 19 日,泡泡玛特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 2025 年上半年成绩单。财报显示,上半年其营收高达 138.8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04.4%;经调整净利润为 47.1 亿元,同比增长 362.8%,半年营收破百亿,净利润更是超过了 2024 年全年。 从区域业绩来看,泡泡玛特在全球四大区域均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长。中国作为核心市场,营收达 82.8 亿元,同比增长 135.2% ,在门店数量未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通过运营效能和业务效率的提升,线下门店净增 12 家至 443 家,线下营收达 50.8 亿元,同比增长 117.1%;线上渠道营收 29.4 亿元,同比增长 212.2%。亚太地区营收 28.5 亿元,同比增长 257.8%,深化旅游零售策略,在全球知名旅游目的地及机场布局,线下门店净增 5 家至 69 家,线下营收增长显著。美洲市场增速惊人,营收 22.6 亿元,同比增长 1142.3%,聚焦美国市场,上半年线下门店净增 19 家至 41 家,线下营收 8.4 亿元,线上渠道营收更是同比增长 1977.4%,达 13.3 亿元。欧洲及其他地区营收 4.8 亿元,同比增长 729.2%,持续布局全球知名地标,线下门店净增 4 家至 18 家 。 在 IP 方面,LABUBU 所在的 THE MONSTERS 系列表现突出,营收达 48.1 亿元,占总营收的 34.7%,成为营收担当。MOLLY、SKULLPANDA、CRYBABY 和 DIMOO 营收均突破 10 亿元,此外,还有 13 大艺术家 IP 收入破亿,构建起丰富多元且强劲的 IP 矩阵。从产品品类来看,毛绒品类表现亮眼,营收 61.4 亿元,收入占比首次超过手办,达到 44.2%,同比增长 1276.2%,推动泡泡玛特向更开放包容的全球化 IP 平台迈进 。 渠道布局上,截至 6 月 30 日,泡泡玛","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957609025138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2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9221896343864,"gmtCreate":1755586948949,"gmtModify":1755586953517,"author":{"id":"3474615392076583","authorId":"3474615392076583","name":"东早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3ed5f6e56a78885805c2d0e2a83f15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474615392076583","idStr":"3474615392076583"},"themes":[],"title":"柯达之路,债务压力下的生存挑战","htmlText":"当下的柯达,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生存的压力如影随形。8 月 11 日公布的最新财报数据,如同一记警钟,重重地敲响在众人耳畔。二季度,柯达实现营收 2.63 亿美元,同比下降 1%;毛利润 5100 万美元,降幅达 12%;净亏损 2600 万美元,与去年同期 2600 万美元的净收入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由盈转亏的现实让柯达的处境愈发艰难。 财报中,柯达更是直言不讳地警告,公司目前缺乏确定的融资渠道,也没有足够的可用流动资金,来偿付即将到期的约 5 亿美元债务。这一巨额债务,如同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柯达有些喘不过气,甚至对其持续经营能力构成了重大疑虑。受此消息冲击,8 月 12 日柯达股价大幅下跌近 20%,市场对其前景的担忧表露无遗。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柯达正在积极行动。一方面,公司计划终止退休养老金付款,并公布了一项 5 亿美元的养老金资产返还计划,期望以此筹集资金,减少债务负担。另一方面,柯达仍在努力推进业务转型。在先进材料和化学品领域,其制药设施已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注册,并且还在投资 “数千万美元” 开建新的实验室和制造工厂,试图扩大特种化学品和制药相关产品线。柯达执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吉姆・康蒂内扎强调,尽管面临着不确定的经营环境挑战,但公司仍朝着既定长期目标稳步前行。 在传统业务方面,柯达也并未完全放弃。尽管胶片业务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与鼎盛时期相比已大幅缩小,但该业务目前仍处于盈利状态,柯达表示将继续保持这一传统业务。与此同时,柯达的品牌授权业务也在持续推进,那个经典的红黄 “K” 字标志依然点缀在海外的各类服饰及生活用品上,仅今年一季度就为公司带来了约 400 万美元的收入。 不过,柯达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过去,公司曾尝试过诸多转型策略,从收购化工企业,到进军数码相机制造,再到投资家用打印机市场,然而这些尝试大多以失败告终,最终导致公司","listText":"当下的柯达,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生存的压力如影随形。8 月 11 日公布的最新财报数据,如同一记警钟,重重地敲响在众人耳畔。二季度,柯达实现营收 2.63 亿美元,同比下降 1%;毛利润 5100 万美元,降幅达 12%;净亏损 2600 万美元,与去年同期 2600 万美元的净收入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由盈转亏的现实让柯达的处境愈发艰难。 财报中,柯达更是直言不讳地警告,公司目前缺乏确定的融资渠道,也没有足够的可用流动资金,来偿付即将到期的约 5 亿美元债务。这一巨额债务,如同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柯达有些喘不过气,甚至对其持续经营能力构成了重大疑虑。受此消息冲击,8 月 12 日柯达股价大幅下跌近 20%,市场对其前景的担忧表露无遗。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柯达正在积极行动。一方面,公司计划终止退休养老金付款,并公布了一项 5 亿美元的养老金资产返还计划,期望以此筹集资金,减少债务负担。另一方面,柯达仍在努力推进业务转型。在先进材料和化学品领域,其制药设施已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注册,并且还在投资 “数千万美元” 开建新的实验室和制造工厂,试图扩大特种化学品和制药相关产品线。柯达执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吉姆・康蒂内扎强调,尽管面临着不确定的经营环境挑战,但公司仍朝着既定长期目标稳步前行。 在传统业务方面,柯达也并未完全放弃。尽管胶片业务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与鼎盛时期相比已大幅缩小,但该业务目前仍处于盈利状态,柯达表示将继续保持这一传统业务。与此同时,柯达的品牌授权业务也在持续推进,那个经典的红黄 “K” 字标志依然点缀在海外的各类服饰及生活用品上,仅今年一季度就为公司带来了约 400 万美元的收入。 不过,柯达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过去,公司曾尝试过诸多转型策略,从收购化工企业,到进军数码相机制造,再到投资家用打印机市场,然而这些尝试大多以失败告终,最终导致公司","text":"当下的柯达,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生存的压力如影随形。8 月 11 日公布的最新财报数据,如同一记警钟,重重地敲响在众人耳畔。二季度,柯达实现营收 2.63 亿美元,同比下降 1%;毛利润 5100 万美元,降幅达 12%;净亏损 2600 万美元,与去年同期 2600 万美元的净收入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由盈转亏的现实让柯达的处境愈发艰难。 财报中,柯达更是直言不讳地警告,公司目前缺乏确定的融资渠道,也没有足够的可用流动资金,来偿付即将到期的约 5 亿美元债务。这一巨额债务,如同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柯达有些喘不过气,甚至对其持续经营能力构成了重大疑虑。受此消息冲击,8 月 12 日柯达股价大幅下跌近 20%,市场对其前景的担忧表露无遗。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柯达正在积极行动。一方面,公司计划终止退休养老金付款,并公布了一项 5 亿美元的养老金资产返还计划,期望以此筹集资金,减少债务负担。另一方面,柯达仍在努力推进业务转型。在先进材料和化学品领域,其制药设施已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注册,并且还在投资 “数千万美元” 开建新的实验室和制造工厂,试图扩大特种化学品和制药相关产品线。柯达执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吉姆・康蒂内扎强调,尽管面临着不确定的经营环境挑战,但公司仍朝着既定长期目标稳步前行。 在传统业务方面,柯达也并未完全放弃。尽管胶片业务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与鼎盛时期相比已大幅缩小,但该业务目前仍处于盈利状态,柯达表示将继续保持这一传统业务。与此同时,柯达的品牌授权业务也在持续推进,那个经典的红黄 “K” 字标志依然点缀在海外的各类服饰及生活用品上,仅今年一季度就为公司带来了约 400 万美元的收入。 不过,柯达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过去,公司曾尝试过诸多转型策略,从收购化工企业,到进军数码相机制造,再到投资家用打印机市场,然而这些尝试大多以失败告终,最终导致公司","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922189634386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0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7103348355496,"gmtCreate":1755056011500,"gmtModify":1755056017046,"author":{"id":"3474615392076583","authorId":"3474615392076583","name":"东早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3ed5f6e56a78885805c2d0e2a83f15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474615392076583","idStr":"3474615392076583"},"themes":[],"title":"中国恒大将退市,万亿债务困局待解","htmlText":"8 月 12 日晚间,中国恒大(股票代码:03333.HK)(清盘中)突然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在 8 月 25 日从港交所退市。 公告显示,8 月 8 日,公司收到港交所发出的信函,基于公司未能满足港交所对其施加的复牌指引中的任何要求,且股份一直暂停买卖并未于 2025 年 7 月 28 日之前恢复买卖,港交所的上市委员会根据上市规则第 6.01A (1) 条,已决定取消公司的上市地位。股份上市的最后一天为 2025 年 8 月 22 日,并将于 2025 年 8 月 25 日上午九时起取消股份上市地位,公司无意就上市委员会这一决定申请复核。 2016 年,中国恒大以 3734 亿元的销售规模在行业问鼎,总资产也首次突破万亿大关。2017 年,恒大再攀新高,实现总资产 17618 亿元、核心净利 405 亿元、销售额超 3700 亿元,均位于行业第一。创始人许家印,以 2900 亿元的身价位列胡润百富榜之首,首次成为中国首富 。但高杠杆模式下的规模神话,也催生了流动性危机,并在 2021 年随着商票兑付难题曝光。当年 9 月,恒大财富爆雷,12 月全面开启境外债务重组。 此后,由于恒大物业发现 134 亿元资金被占用一事,“恒大系” 上市公司开启了长达 500 余天的停牌。2023 年 7 月 17 日,中国恒大披露了 2021 和 2022 两个财务年度的经营数据,合计超 8000 亿元的天文数字亏损额度,刷新了中国企业最高亏损纪录。2024 年 1 月,恒大被香港高等法院颁令清盘,负债高达 2.4 万亿元。 2025 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中国恒大录得净亏损 392.5 亿元,其中经营性亏损 173.8 亿元,非经营性亏损 150.3 亿元;总负债达 2.39 万亿元,剔除合约负债后为 1.78 万亿元,借款额 6247.7 亿元,应付账款超 1 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listText":"8 月 12 日晚间,中国恒大(股票代码:03333.HK)(清盘中)突然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在 8 月 25 日从港交所退市。 公告显示,8 月 8 日,公司收到港交所发出的信函,基于公司未能满足港交所对其施加的复牌指引中的任何要求,且股份一直暂停买卖并未于 2025 年 7 月 28 日之前恢复买卖,港交所的上市委员会根据上市规则第 6.01A (1) 条,已决定取消公司的上市地位。股份上市的最后一天为 2025 年 8 月 22 日,并将于 2025 年 8 月 25 日上午九时起取消股份上市地位,公司无意就上市委员会这一决定申请复核。 2016 年,中国恒大以 3734 亿元的销售规模在行业问鼎,总资产也首次突破万亿大关。2017 年,恒大再攀新高,实现总资产 17618 亿元、核心净利 405 亿元、销售额超 3700 亿元,均位于行业第一。创始人许家印,以 2900 亿元的身价位列胡润百富榜之首,首次成为中国首富 。但高杠杆模式下的规模神话,也催生了流动性危机,并在 2021 年随着商票兑付难题曝光。当年 9 月,恒大财富爆雷,12 月全面开启境外债务重组。 此后,由于恒大物业发现 134 亿元资金被占用一事,“恒大系” 上市公司开启了长达 500 余天的停牌。2023 年 7 月 17 日,中国恒大披露了 2021 和 2022 两个财务年度的经营数据,合计超 8000 亿元的天文数字亏损额度,刷新了中国企业最高亏损纪录。2024 年 1 月,恒大被香港高等法院颁令清盘,负债高达 2.4 万亿元。 2025 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中国恒大录得净亏损 392.5 亿元,其中经营性亏损 173.8 亿元,非经营性亏损 150.3 亿元;总负债达 2.39 万亿元,剔除合约负债后为 1.78 万亿元,借款额 6247.7 亿元,应付账款超 1 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text":"8 月 12 日晚间,中国恒大(股票代码:03333.HK)(清盘中)突然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在 8 月 25 日从港交所退市。 公告显示,8 月 8 日,公司收到港交所发出的信函,基于公司未能满足港交所对其施加的复牌指引中的任何要求,且股份一直暂停买卖并未于 2025 年 7 月 28 日之前恢复买卖,港交所的上市委员会根据上市规则第 6.01A (1) 条,已决定取消公司的上市地位。股份上市的最后一天为 2025 年 8 月 22 日,并将于 2025 年 8 月 25 日上午九时起取消股份上市地位,公司无意就上市委员会这一决定申请复核。 2016 年,中国恒大以 3734 亿元的销售规模在行业问鼎,总资产也首次突破万亿大关。2017 年,恒大再攀新高,实现总资产 17618 亿元、核心净利 405 亿元、销售额超 3700 亿元,均位于行业第一。创始人许家印,以 2900 亿元的身价位列胡润百富榜之首,首次成为中国首富 。但高杠杆模式下的规模神话,也催生了流动性危机,并在 2021 年随着商票兑付难题曝光。当年 9 月,恒大财富爆雷,12 月全面开启境外债务重组。 此后,由于恒大物业发现 134 亿元资金被占用一事,“恒大系” 上市公司开启了长达 500 余天的停牌。2023 年 7 月 17 日,中国恒大披露了 2021 和 2022 两个财务年度的经营数据,合计超 8000 亿元的天文数字亏损额度,刷新了中国企业最高亏损纪录。2024 年 1 月,恒大被香港高等法院颁令清盘,负债高达 2.4 万亿元。 2025 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中国恒大录得净亏损 392.5 亿元,其中经营性亏损 173.8 亿元,非经营性亏损 150.3 亿元;总负债达 2.39 万亿元,剔除合约负债后为 1.78 万亿元,借款额 6247.7 亿元,应付账款超 1 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710334835549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6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6389256057232,"gmtCreate":1754890125574,"gmtModify":1754895094984,"author":{"id":"3474615392076583","authorId":"3474615392076583","name":"东早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3ed5f6e56a78885805c2d0e2a83f15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474615392076583","idStr":"3474615392076583"},"themes":[],"title":"百果园:高价壁垒难掩傲慢,消费者用脚投票","htmlText":"在水果零售的江湖中,百果园曾凭借 “高端水果专家” 的旗号,一路攻城略地,成为行业内响当当的品牌。然而,如今却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价格贵”“态度傲慢” 等标签如影随形,让消费者对其好感度直线下降。 从诞生之初,百果园便将自己定位为高端水果的代名词,这一定位也决定了其价格走在高位。在社交媒体上,消费者的吐槽声不绝于耳:“一个苹果 23.5 元”“一个西瓜 90 元”“六个草莓 25 元”…… 这般价格,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甚至发出 “月薪两万吃不起百果园” 的感慨。 与普通水果店或超市相比,百果园的水果价格往往高出一大截。以阳光玫瑰为例,在百果园售价可能高达 13.9 元每斤,而邻近社区商超仅售 6.98 元每斤,价格近乎腰斩。再看黄皮哈密瓜,百果园标价 6 元每斤,15 元一个,而商超只要 2.98 元每斤。店员给出的解释是,百果园水果经过严选,品质有保障,且多为 A 级果,还经过检测,由公司统一供货。但消费者却不买账,毕竟价格相差悬殊,而在实际口感和新鲜度上,却难以感知出与价格匹配的巨大差异。 面对消费者对价格的质疑,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一句 “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在消费者看来,这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傲慢姿态。买水果本是日常消费行为,却被商家以 “教育者” 的身份指手画脚,怎能不让人反感? 在如今的消费市场,消费者追求性价比是大势所趋。即便百果园的水果品质确实高于普通水果,但在价格严重超出心理预期的情况下,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更何况,百果园的品质也并非无懈可击。在网络投诉平台上,涉及百果园的投诉超千条,食品安全问题屡被提及。去年,更有门店被曝光将烂果做成高端果切售卖,这无疑让消费者对其 “高品质” 的宣传大打折扣。 从百果园 2024 年财报来看,实现收入 102.73 亿元,同比下降","listText":"在水果零售的江湖中,百果园曾凭借 “高端水果专家” 的旗号,一路攻城略地,成为行业内响当当的品牌。然而,如今却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价格贵”“态度傲慢” 等标签如影随形,让消费者对其好感度直线下降。 从诞生之初,百果园便将自己定位为高端水果的代名词,这一定位也决定了其价格走在高位。在社交媒体上,消费者的吐槽声不绝于耳:“一个苹果 23.5 元”“一个西瓜 90 元”“六个草莓 25 元”…… 这般价格,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甚至发出 “月薪两万吃不起百果园” 的感慨。 与普通水果店或超市相比,百果园的水果价格往往高出一大截。以阳光玫瑰为例,在百果园售价可能高达 13.9 元每斤,而邻近社区商超仅售 6.98 元每斤,价格近乎腰斩。再看黄皮哈密瓜,百果园标价 6 元每斤,15 元一个,而商超只要 2.98 元每斤。店员给出的解释是,百果园水果经过严选,品质有保障,且多为 A 级果,还经过检测,由公司统一供货。但消费者却不买账,毕竟价格相差悬殊,而在实际口感和新鲜度上,却难以感知出与价格匹配的巨大差异。 面对消费者对价格的质疑,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一句 “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在消费者看来,这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傲慢姿态。买水果本是日常消费行为,却被商家以 “教育者” 的身份指手画脚,怎能不让人反感? 在如今的消费市场,消费者追求性价比是大势所趋。即便百果园的水果品质确实高于普通水果,但在价格严重超出心理预期的情况下,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更何况,百果园的品质也并非无懈可击。在网络投诉平台上,涉及百果园的投诉超千条,食品安全问题屡被提及。去年,更有门店被曝光将烂果做成高端果切售卖,这无疑让消费者对其 “高品质” 的宣传大打折扣。 从百果园 2024 年财报来看,实现收入 102.73 亿元,同比下降","text":"在水果零售的江湖中,百果园曾凭借 “高端水果专家” 的旗号,一路攻城略地,成为行业内响当当的品牌。然而,如今却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价格贵”“态度傲慢” 等标签如影随形,让消费者对其好感度直线下降。 从诞生之初,百果园便将自己定位为高端水果的代名词,这一定位也决定了其价格走在高位。在社交媒体上,消费者的吐槽声不绝于耳:“一个苹果 23.5 元”“一个西瓜 90 元”“六个草莓 25 元”…… 这般价格,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甚至发出 “月薪两万吃不起百果园” 的感慨。 与普通水果店或超市相比,百果园的水果价格往往高出一大截。以阳光玫瑰为例,在百果园售价可能高达 13.9 元每斤,而邻近社区商超仅售 6.98 元每斤,价格近乎腰斩。再看黄皮哈密瓜,百果园标价 6 元每斤,15 元一个,而商超只要 2.98 元每斤。店员给出的解释是,百果园水果经过严选,品质有保障,且多为 A 级果,还经过检测,由公司统一供货。但消费者却不买账,毕竟价格相差悬殊,而在实际口感和新鲜度上,却难以感知出与价格匹配的巨大差异。 面对消费者对价格的质疑,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一句 “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在消费者看来,这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傲慢姿态。买水果本是日常消费行为,却被商家以 “教育者” 的身份指手画脚,怎能不让人反感? 在如今的消费市场,消费者追求性价比是大势所趋。即便百果园的水果品质确实高于普通水果,但在价格严重超出心理预期的情况下,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更何况,百果园的品质也并非无懈可击。在网络投诉平台上,涉及百果园的投诉超千条,食品安全问题屡被提及。去年,更有门店被曝光将烂果做成高端果切售卖,这无疑让消费者对其 “高品质” 的宣传大打折扣。 从百果园 2024 年财报来看,实现收入 102.73 亿元,同比下降","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638925605723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2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1863685243280,"gmtCreate":1753778503038,"gmtModify":1753780346881,"author":{"id":"3474615392076583","authorId":"3474615392076583","name":"东早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3ed5f6e56a78885805c2d0e2a83f15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474615392076583","idStr":"3474615392076583"},"themes":[],"title":"香港出台稳定币监管细则,意义重大!","htmlText":"稳定币,作为加密货币领域的重要创新,正逐渐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焦点。简单来说,稳定币是一种锚定真实资产的数字货币,价值通常与某种法定流通货币、商品或其他资产挂钩,旨在解决加密货币市场价格波动过大的问题。通过与法定货币或其他稳定资产建立联系,稳定币为加密货币市场带来了相对稳定的价值尺度,使其在交易和支付场景中更具实用性。 香港在稳定币监管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于 2025 年 5 月 21 日通过了《稳定币条例草案》,并于 6 月 6 日指定 8 月 1 日为该条例的生效日期。这一举措在全球金融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对香港自身及国际金融市场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从香港自身来看,这是其抢占全球虚拟资产监管话语权的关键举措。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纷纷探索加密资产监管的大背景下,香港先行先试,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提供了稳定币监管的 “香港方案”。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香港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力,还能吸引更多合规的虚拟资产企业和专业人才集聚香港,进一步增强其作为创新金融枢纽的吸引力。 在完善国际金融中心功能方面,《稳定币条例》搭建了透明、可预期的监管体系,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有效防范了潜在风险。通过明确稳定币发行人的资质要求、储备资产管理以及赎回等规定,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投资环境,从而提升了投资者信心,有望扩大市场规模,为香港金融业开辟新的增长点。 从国际层面来看,香港的这一举措积极响应了 G20、金融稳定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对加强稳定币监管的倡议,有助于提高香港金融监管与国际接轨程度。随着稳定币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日益广泛,统一的监管标准对于维护全球金融稳定至关重要。香港的立法经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宝贵参考,推动了全球加密货币监管标准的统一进程,巩固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此外,稳定币规范发展将促进香港与内地和国际市场的数字支付互通,强化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随着稳定币在跨","listText":"稳定币,作为加密货币领域的重要创新,正逐渐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焦点。简单来说,稳定币是一种锚定真实资产的数字货币,价值通常与某种法定流通货币、商品或其他资产挂钩,旨在解决加密货币市场价格波动过大的问题。通过与法定货币或其他稳定资产建立联系,稳定币为加密货币市场带来了相对稳定的价值尺度,使其在交易和支付场景中更具实用性。 香港在稳定币监管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于 2025 年 5 月 21 日通过了《稳定币条例草案》,并于 6 月 6 日指定 8 月 1 日为该条例的生效日期。这一举措在全球金融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对香港自身及国际金融市场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从香港自身来看,这是其抢占全球虚拟资产监管话语权的关键举措。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纷纷探索加密资产监管的大背景下,香港先行先试,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提供了稳定币监管的 “香港方案”。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香港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力,还能吸引更多合规的虚拟资产企业和专业人才集聚香港,进一步增强其作为创新金融枢纽的吸引力。 在完善国际金融中心功能方面,《稳定币条例》搭建了透明、可预期的监管体系,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有效防范了潜在风险。通过明确稳定币发行人的资质要求、储备资产管理以及赎回等规定,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投资环境,从而提升了投资者信心,有望扩大市场规模,为香港金融业开辟新的增长点。 从国际层面来看,香港的这一举措积极响应了 G20、金融稳定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对加强稳定币监管的倡议,有助于提高香港金融监管与国际接轨程度。随着稳定币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日益广泛,统一的监管标准对于维护全球金融稳定至关重要。香港的立法经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宝贵参考,推动了全球加密货币监管标准的统一进程,巩固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此外,稳定币规范发展将促进香港与内地和国际市场的数字支付互通,强化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随着稳定币在跨","text":"稳定币,作为加密货币领域的重要创新,正逐渐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焦点。简单来说,稳定币是一种锚定真实资产的数字货币,价值通常与某种法定流通货币、商品或其他资产挂钩,旨在解决加密货币市场价格波动过大的问题。通过与法定货币或其他稳定资产建立联系,稳定币为加密货币市场带来了相对稳定的价值尺度,使其在交易和支付场景中更具实用性。 香港在稳定币监管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于 2025 年 5 月 21 日通过了《稳定币条例草案》,并于 6 月 6 日指定 8 月 1 日为该条例的生效日期。这一举措在全球金融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对香港自身及国际金融市场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从香港自身来看,这是其抢占全球虚拟资产监管话语权的关键举措。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纷纷探索加密资产监管的大背景下,香港先行先试,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提供了稳定币监管的 “香港方案”。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香港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力,还能吸引更多合规的虚拟资产企业和专业人才集聚香港,进一步增强其作为创新金融枢纽的吸引力。 在完善国际金融中心功能方面,《稳定币条例》搭建了透明、可预期的监管体系,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有效防范了潜在风险。通过明确稳定币发行人的资质要求、储备资产管理以及赎回等规定,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投资环境,从而提升了投资者信心,有望扩大市场规模,为香港金融业开辟新的增长点。 从国际层面来看,香港的这一举措积极响应了 G20、金融稳定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对加强稳定币监管的倡议,有助于提高香港金融监管与国际接轨程度。随着稳定币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日益广泛,统一的监管标准对于维护全球金融稳定至关重要。香港的立法经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宝贵参考,推动了全球加密货币监管标准的统一进程,巩固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此外,稳定币规范发展将促进香港与内地和国际市场的数字支付互通,强化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随着稳定币在跨","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2,"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186368524328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99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0125637308864,"gmtCreate":1753344318216,"gmtModify":1753345620863,"author":{"id":"3474615392076583","authorId":"3474615392076583","name":"东早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3ed5f6e56a78885805c2d0e2a83f15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474615392076583","idStr":"3474615392076583"},"themes":[],"title":"港股指数表现亮眼,多板块活跃","htmlText":"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港股市场近期表现备受关注。7 月 23 日,港股市场全线大涨,恒生指数上涨 1.62%,收报 25538.07 点,创近四年来新高,显示出市场的强劲活力。 7 月 24 日,港股市场早盘略有低开之后继续上扬。截至午盘,恒生指数涨 0.59%,报 25688.87 点,录得五连涨行情;恒生科技指数涨 0.6%,报 5780.04 点;国企指数涨 0.41%,报 9279.4 点;红筹指数涨 0.56%,报 4319.45 点 。 从板块表现来看,市场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科技股多数上涨,美团、快手涨 1%,腾讯、京东、阿里巴巴、小米均飘红 。纸业近期迎来密集调价潮,玖龙纸业本月已发布四轮涨价函,当日继续大涨超 10%。半导体板块催化不断,国产替代正在加速,相关芯片股拉升。雅下水电概念股相关板块再度活跃,建材水泥股、钢铁股涨幅明显,山水水泥、西部水泥均大涨超 16%。西部水泥发布盈喜,预期上半年净利约 6.96 - 7.74 亿元,同比增长约 80% - 100%,这也为板块上涨提供了支撑 。此外,苹果概念股、军工股、生物医药股、濠赌股、汽车股、海运股、航空股等也纷纷上涨 。 然而,并非所有板块都在上涨。贸前瞻改善削弱避险情绪,现货黄金失守 3390 美元大关,黄金股集体低迷,体育用品股、重型机械股、电信股多数走低 。 对于港股市场的未来走势,多家机构发表了看法。浦银国际认为,今年以来,港股在全球主要股市当中表现亮眼。近阶段港股资金面改善主要由于金管局流动性投放、南向资金和外资持续净流入、IPO 市场火热、以及港股公司加速回购,整体港元流动性环境仍保持宽松。接下来半年报业绩公布期即将开启,目前市场预期较高。后续若因预期差出现回调,预计将会从拥挤度较高的新消费、创新药和银行等板块,往拥挤度较低、估值偏低、业绩有望超预期的板块轮动,比如科技板块,AI","listText":"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港股市场近期表现备受关注。7 月 23 日,港股市场全线大涨,恒生指数上涨 1.62%,收报 25538.07 点,创近四年来新高,显示出市场的强劲活力。 7 月 24 日,港股市场早盘略有低开之后继续上扬。截至午盘,恒生指数涨 0.59%,报 25688.87 点,录得五连涨行情;恒生科技指数涨 0.6%,报 5780.04 点;国企指数涨 0.41%,报 9279.4 点;红筹指数涨 0.56%,报 4319.45 点 。 从板块表现来看,市场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科技股多数上涨,美团、快手涨 1%,腾讯、京东、阿里巴巴、小米均飘红 。纸业近期迎来密集调价潮,玖龙纸业本月已发布四轮涨价函,当日继续大涨超 10%。半导体板块催化不断,国产替代正在加速,相关芯片股拉升。雅下水电概念股相关板块再度活跃,建材水泥股、钢铁股涨幅明显,山水水泥、西部水泥均大涨超 16%。西部水泥发布盈喜,预期上半年净利约 6.96 - 7.74 亿元,同比增长约 80% - 100%,这也为板块上涨提供了支撑 。此外,苹果概念股、军工股、生物医药股、濠赌股、汽车股、海运股、航空股等也纷纷上涨 。 然而,并非所有板块都在上涨。贸前瞻改善削弱避险情绪,现货黄金失守 3390 美元大关,黄金股集体低迷,体育用品股、重型机械股、电信股多数走低 。 对于港股市场的未来走势,多家机构发表了看法。浦银国际认为,今年以来,港股在全球主要股市当中表现亮眼。近阶段港股资金面改善主要由于金管局流动性投放、南向资金和外资持续净流入、IPO 市场火热、以及港股公司加速回购,整体港元流动性环境仍保持宽松。接下来半年报业绩公布期即将开启,目前市场预期较高。后续若因预期差出现回调,预计将会从拥挤度较高的新消费、创新药和银行等板块,往拥挤度较低、估值偏低、业绩有望超预期的板块轮动,比如科技板块,AI","text":"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港股市场近期表现备受关注。7 月 23 日,港股市场全线大涨,恒生指数上涨 1.62%,收报 25538.07 点,创近四年来新高,显示出市场的强劲活力。 7 月 24 日,港股市场早盘略有低开之后继续上扬。截至午盘,恒生指数涨 0.59%,报 25688.87 点,录得五连涨行情;恒生科技指数涨 0.6%,报 5780.04 点;国企指数涨 0.41%,报 9279.4 点;红筹指数涨 0.56%,报 4319.45 点 。 从板块表现来看,市场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科技股多数上涨,美团、快手涨 1%,腾讯、京东、阿里巴巴、小米均飘红 。纸业近期迎来密集调价潮,玖龙纸业本月已发布四轮涨价函,当日继续大涨超 10%。半导体板块催化不断,国产替代正在加速,相关芯片股拉升。雅下水电概念股相关板块再度活跃,建材水泥股、钢铁股涨幅明显,山水水泥、西部水泥均大涨超 16%。西部水泥发布盈喜,预期上半年净利约 6.96 - 7.74 亿元,同比增长约 80% - 100%,这也为板块上涨提供了支撑 。此外,苹果概念股、军工股、生物医药股、濠赌股、汽车股、海运股、航空股等也纷纷上涨 。 然而,并非所有板块都在上涨。贸前瞻改善削弱避险情绪,现货黄金失守 3390 美元大关,黄金股集体低迷,体育用品股、重型机械股、电信股多数走低 。 对于港股市场的未来走势,多家机构发表了看法。浦银国际认为,今年以来,港股在全球主要股市当中表现亮眼。近阶段港股资金面改善主要由于金管局流动性投放、南向资金和外资持续净流入、IPO 市场火热、以及港股公司加速回购,整体港元流动性环境仍保持宽松。接下来半年报业绩公布期即将开启,目前市场预期较高。后续若因预期差出现回调,预计将会从拥挤度较高的新消费、创新药和银行等板块,往拥挤度较低、估值偏低、业绩有望超预期的板块轮动,比如科技板块,AI","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012563730886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4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5330446037288,"gmtCreate":1752201788591,"gmtModify":1752203019140,"author":{"id":"3474615392076583","authorId":"3474615392076583","name":"东早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3ed5f6e56a78885805c2d0e2a83f15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474615392076583","idStr":"3474615392076583"},"themes":[],"title":"海拍客港股 IPO:机遇与挑战并存","htmlText":"2025 年 6 月 30 日,海拍客正式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这一举动,将这家专注于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领域的交易及服务平台推向了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 海拍客成立于 2015 年,通过整合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供应链,为企业客户提供产品组合,致力于优化消费者体验并推动低线市场消费升级。按 2024 年交易额计,海拍客已成为中国低线市场该行业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最大交易及服务平台,市场份额达 10.1% ,平台总交易额达 110 亿元。其平台连接了超 4200 家供应商与约 29 万家注册买家,覆盖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以及超过 3000 个村县,业务模式涵盖数字平台业务和自营业务两大板块。 从发展历程来看,海拍客在成立初期便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16 年,平台年度交易额突破 10 亿元;2019 年,年度交易额达 100 亿元。在发展过程中,海拍客也获得了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完成了多轮融资。 然而,海拍客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4 年,公司陷入经营困境,收入减少且亏损扩大。财务数据显示,2022 - 2024 年,海拍客的收入分别为 8.95 亿、10.67 亿、10.32 亿,增长势头在 2024 年止步,经调整净利润为 - 1.31 亿、1930 万、2577 万 。截至 2024 年末,其负债净额高达 20 亿元,资产负债率攀升至 350%,主要源于 24 亿元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若无法在预期时间内成功上市,可能触发赎回危机,加剧公司债务压力。 海拍客面临的挑战还不止于此。母婴垂直电商领域竞争激烈,天猫、京东等综合电商巨头不断下沉,凭借强大的流量和供应链优势挤压垂直平台的生存空间。同时,海拍客的业务过度依赖低线市场,在拓展渠道、提升客单价和增值服务方面有待加强。此外,其商业模式也存在一定弊端,例如自营业务占比的","listText":"2025 年 6 月 30 日,海拍客正式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这一举动,将这家专注于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领域的交易及服务平台推向了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 海拍客成立于 2015 年,通过整合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供应链,为企业客户提供产品组合,致力于优化消费者体验并推动低线市场消费升级。按 2024 年交易额计,海拍客已成为中国低线市场该行业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最大交易及服务平台,市场份额达 10.1% ,平台总交易额达 110 亿元。其平台连接了超 4200 家供应商与约 29 万家注册买家,覆盖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以及超过 3000 个村县,业务模式涵盖数字平台业务和自营业务两大板块。 从发展历程来看,海拍客在成立初期便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16 年,平台年度交易额突破 10 亿元;2019 年,年度交易额达 100 亿元。在发展过程中,海拍客也获得了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完成了多轮融资。 然而,海拍客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4 年,公司陷入经营困境,收入减少且亏损扩大。财务数据显示,2022 - 2024 年,海拍客的收入分别为 8.95 亿、10.67 亿、10.32 亿,增长势头在 2024 年止步,经调整净利润为 - 1.31 亿、1930 万、2577 万 。截至 2024 年末,其负债净额高达 20 亿元,资产负债率攀升至 350%,主要源于 24 亿元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若无法在预期时间内成功上市,可能触发赎回危机,加剧公司债务压力。 海拍客面临的挑战还不止于此。母婴垂直电商领域竞争激烈,天猫、京东等综合电商巨头不断下沉,凭借强大的流量和供应链优势挤压垂直平台的生存空间。同时,海拍客的业务过度依赖低线市场,在拓展渠道、提升客单价和增值服务方面有待加强。此外,其商业模式也存在一定弊端,例如自营业务占比的","text":"2025 年 6 月 30 日,海拍客正式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这一举动,将这家专注于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领域的交易及服务平台推向了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 海拍客成立于 2015 年,通过整合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供应链,为企业客户提供产品组合,致力于优化消费者体验并推动低线市场消费升级。按 2024 年交易额计,海拍客已成为中国低线市场该行业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最大交易及服务平台,市场份额达 10.1% ,平台总交易额达 110 亿元。其平台连接了超 4200 家供应商与约 29 万家注册买家,覆盖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以及超过 3000 个村县,业务模式涵盖数字平台业务和自营业务两大板块。 从发展历程来看,海拍客在成立初期便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16 年,平台年度交易额突破 10 亿元;2019 年,年度交易额达 100 亿元。在发展过程中,海拍客也获得了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完成了多轮融资。 然而,海拍客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4 年,公司陷入经营困境,收入减少且亏损扩大。财务数据显示,2022 - 2024 年,海拍客的收入分别为 8.95 亿、10.67 亿、10.32 亿,增长势头在 2024 年止步,经调整净利润为 - 1.31 亿、1930 万、2577 万 。截至 2024 年末,其负债净额高达 20 亿元,资产负债率攀升至 350%,主要源于 24 亿元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若无法在预期时间内成功上市,可能触发赎回危机,加剧公司债务压力。 海拍客面临的挑战还不止于此。母婴垂直电商领域竞争激烈,天猫、京东等综合电商巨头不断下沉,凭借强大的流量和供应链优势挤压垂直平台的生存空间。同时,海拍客的业务过度依赖低线市场,在拓展渠道、提升客单价和增值服务方面有待加强。此外,其商业模式也存在一定弊端,例如自营业务占比的","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533044603728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3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4344190497352,"gmtCreate":1751954682509,"gmtModify":1751955451733,"author":{"id":"3474615392076583","authorId":"3474615392076583","name":"东早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3ed5f6e56a78885805c2d0e2a83f15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474615392076583","idStr":"3474615392076583"},"themes":[],"title":"美股受 “加税” 拖累全线收跌,特斯拉猛跌超 6%,经济学家警告","htmlText":"受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消息影响,美国股市当地时间 7 日全线下跌,道指跌 0.94%,纳指跌 0.92%,标普 500 指数跌 0.79%。其中,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特斯拉跌超 6%。 消息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 7 日宣布,将从 8 月 1 日起分别对来自日本、韩国等 14 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 25% 至 40% 不等的关税。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突尼斯、哈萨克斯坦将被征收 25% 的关税,南非和波黑将被征收 30% 的关税,印度尼西亚将被征收 32% 的关税,塞尔维亚和孟加拉国将被征收 35% 的关税,泰国和柬埔寨将被征收 36% 的关税,老挝和缅甸则面临高达 40% 的关税。 当天,特朗普还签署行政命令,延长所谓 “对等关税” 暂缓期,将实施时间从 7 月 9 日推迟到 8 月 1 日。 据此前报道,特朗普 4 月 2 日宣布开征所谓 “对等关税”,引发美国金融市场暴跌。在多方压力下,特朗普又在 4 月 9 日宣布暂缓对部分贸易对象征收高额 “对等关税” 90 天,但维持 10% 的 “基准关税”。 7 日,美股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苹果跌逾 1%,谷歌跌超 1%,英伟达跌 0.69%,微软跌 0.22%,脸书跌 0.09%,亚马逊涨 0.03%。特斯拉跌 6.79%。 消息面上,当地时间 7 月 5 日,美国企业家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 X 上发文称,“美国党” 于当日成立,有网友问他的新政党是否会参加 2026 年中期选举或 2028 年的总统选举时,马斯克回复称 “明年”。 对此,当地时间 7 月 6 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马斯克 “可以从中找点乐子”,但他认为这实属 “荒谬”。当天晚些时候,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 “真实社交” 上发文表示,看到马斯克在过去五周里彻底 “脱轨”,他感到很难过。马斯克甚至想成立一个第三政党,而这在美国从未成功过。 据中新经纬","listText":"受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消息影响,美国股市当地时间 7 日全线下跌,道指跌 0.94%,纳指跌 0.92%,标普 500 指数跌 0.79%。其中,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特斯拉跌超 6%。 消息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 7 日宣布,将从 8 月 1 日起分别对来自日本、韩国等 14 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 25% 至 40% 不等的关税。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突尼斯、哈萨克斯坦将被征收 25% 的关税,南非和波黑将被征收 30% 的关税,印度尼西亚将被征收 32% 的关税,塞尔维亚和孟加拉国将被征收 35% 的关税,泰国和柬埔寨将被征收 36% 的关税,老挝和缅甸则面临高达 40% 的关税。 当天,特朗普还签署行政命令,延长所谓 “对等关税” 暂缓期,将实施时间从 7 月 9 日推迟到 8 月 1 日。 据此前报道,特朗普 4 月 2 日宣布开征所谓 “对等关税”,引发美国金融市场暴跌。在多方压力下,特朗普又在 4 月 9 日宣布暂缓对部分贸易对象征收高额 “对等关税” 90 天,但维持 10% 的 “基准关税”。 7 日,美股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苹果跌逾 1%,谷歌跌超 1%,英伟达跌 0.69%,微软跌 0.22%,脸书跌 0.09%,亚马逊涨 0.03%。特斯拉跌 6.79%。 消息面上,当地时间 7 月 5 日,美国企业家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 X 上发文称,“美国党” 于当日成立,有网友问他的新政党是否会参加 2026 年中期选举或 2028 年的总统选举时,马斯克回复称 “明年”。 对此,当地时间 7 月 6 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马斯克 “可以从中找点乐子”,但他认为这实属 “荒谬”。当天晚些时候,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 “真实社交” 上发文表示,看到马斯克在过去五周里彻底 “脱轨”,他感到很难过。马斯克甚至想成立一个第三政党,而这在美国从未成功过。 据中新经纬","text":"受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消息影响,美国股市当地时间 7 日全线下跌,道指跌 0.94%,纳指跌 0.92%,标普 500 指数跌 0.79%。其中,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特斯拉跌超 6%。 消息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 7 日宣布,将从 8 月 1 日起分别对来自日本、韩国等 14 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 25% 至 40% 不等的关税。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突尼斯、哈萨克斯坦将被征收 25% 的关税,南非和波黑将被征收 30% 的关税,印度尼西亚将被征收 32% 的关税,塞尔维亚和孟加拉国将被征收 35% 的关税,泰国和柬埔寨将被征收 36% 的关税,老挝和缅甸则面临高达 40% 的关税。 当天,特朗普还签署行政命令,延长所谓 “对等关税” 暂缓期,将实施时间从 7 月 9 日推迟到 8 月 1 日。 据此前报道,特朗普 4 月 2 日宣布开征所谓 “对等关税”,引发美国金融市场暴跌。在多方压力下,特朗普又在 4 月 9 日宣布暂缓对部分贸易对象征收高额 “对等关税” 90 天,但维持 10% 的 “基准关税”。 7 日,美股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苹果跌逾 1%,谷歌跌超 1%,英伟达跌 0.69%,微软跌 0.22%,脸书跌 0.09%,亚马逊涨 0.03%。特斯拉跌 6.79%。 消息面上,当地时间 7 月 5 日,美国企业家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 X 上发文称,“美国党” 于当日成立,有网友问他的新政党是否会参加 2026 年中期选举或 2028 年的总统选举时,马斯克回复称 “明年”。 对此,当地时间 7 月 6 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马斯克 “可以从中找点乐子”,但他认为这实属 “荒谬”。当天晚些时候,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 “真实社交” 上发文表示,看到马斯克在过去五周里彻底 “脱轨”,他感到很难过。马斯克甚至想成立一个第三政党,而这在美国从未成功过。 据中新经纬","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434419049735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6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4050159202928,"gmtCreate":1751874238077,"gmtModify":1751877429764,"author":{"id":"3474615392076583","authorId":"3474615392076583","name":"东早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3ed5f6e56a78885805c2d0e2a83f15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474615392076583","idStr":"3474615392076583"},"themes":[],"title":"星动纪元完成近 5 亿元 A 轮融资,今年已累计交付超 200 台产品","htmlText":"2025 年 7 月 7 日消息,清华系具身智能企业星动纪元宣布完成近 5 亿元 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鼎晖 VGC 和海尔资本联合领投,厚雪资本、华映资本、襄禾资本、丰利智能等知名财务机构及产业资本跟投,老股东清流资本、清控基金等机构继续追加投资。 星动纪元成立于 2023 年,是清华大学唯一持股的具身智能企业。从成立起便坚持软硬一体的技术路线,致力于打造物理世界中的通用智能体,让 AI 从思考走向行动,实现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的愿景。 具身智能当前处在商业化探索的初期,星动纪元已经取得商业化成绩。在全球市值 TOP 10 的科技巨头中,9 家为星动纪元客户;截至 6 月,今年已累计交付超 200 台产品,另有上百个订单在量产交付中;目前所有订单中,50% 以上来自海外客户,快速领跑具身智能技术出海。通过锚定大产值行业、高价值场景,公司完成从科研 — 工业 — 服务的业务布局。 其中,工业领域,公司携手北自科技共筑物流万亿产业新生态,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星动 STAR1,已在工厂进行搬运、分拣、扫码等任务实训。星动纪元在模型层和硬件层具有突破。提出融合理解与生成的 VLA 模型 ERA-42,将视觉、理解、预测、行动等功能统一到一个端到端的模型中。目前,星动纪元的机器人产品,通过语音命令即可完成上百种复杂操作,包括柔性物品分拣、扫码,使用螺钉枪、移液器等。 星动纪元自研人形机器人在性能上逼近人类身体,并作为与物理世界交互的 “通用接口”,将可用数据从真机数据扩展至互联网视频数据,解决了数据稀缺的瓶颈。 产品 STAR1 兼具大运动能力与精细操作。实测最高跑步速度达 3.6m/s,打破全球人形机器人跑步速度纪录;机器人全身 55 个自由度,搭载灵巧手 XHand 1,能完成上千个灵巧动作,单手可拎起 24kg 重物。 STAR1 突破了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性能天花板,","listText":"2025 年 7 月 7 日消息,清华系具身智能企业星动纪元宣布完成近 5 亿元 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鼎晖 VGC 和海尔资本联合领投,厚雪资本、华映资本、襄禾资本、丰利智能等知名财务机构及产业资本跟投,老股东清流资本、清控基金等机构继续追加投资。 星动纪元成立于 2023 年,是清华大学唯一持股的具身智能企业。从成立起便坚持软硬一体的技术路线,致力于打造物理世界中的通用智能体,让 AI 从思考走向行动,实现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的愿景。 具身智能当前处在商业化探索的初期,星动纪元已经取得商业化成绩。在全球市值 TOP 10 的科技巨头中,9 家为星动纪元客户;截至 6 月,今年已累计交付超 200 台产品,另有上百个订单在量产交付中;目前所有订单中,50% 以上来自海外客户,快速领跑具身智能技术出海。通过锚定大产值行业、高价值场景,公司完成从科研 — 工业 — 服务的业务布局。 其中,工业领域,公司携手北自科技共筑物流万亿产业新生态,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星动 STAR1,已在工厂进行搬运、分拣、扫码等任务实训。星动纪元在模型层和硬件层具有突破。提出融合理解与生成的 VLA 模型 ERA-42,将视觉、理解、预测、行动等功能统一到一个端到端的模型中。目前,星动纪元的机器人产品,通过语音命令即可完成上百种复杂操作,包括柔性物品分拣、扫码,使用螺钉枪、移液器等。 星动纪元自研人形机器人在性能上逼近人类身体,并作为与物理世界交互的 “通用接口”,将可用数据从真机数据扩展至互联网视频数据,解决了数据稀缺的瓶颈。 产品 STAR1 兼具大运动能力与精细操作。实测最高跑步速度达 3.6m/s,打破全球人形机器人跑步速度纪录;机器人全身 55 个自由度,搭载灵巧手 XHand 1,能完成上千个灵巧动作,单手可拎起 24kg 重物。 STAR1 突破了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性能天花板,","text":"2025 年 7 月 7 日消息,清华系具身智能企业星动纪元宣布完成近 5 亿元 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鼎晖 VGC 和海尔资本联合领投,厚雪资本、华映资本、襄禾资本、丰利智能等知名财务机构及产业资本跟投,老股东清流资本、清控基金等机构继续追加投资。 星动纪元成立于 2023 年,是清华大学唯一持股的具身智能企业。从成立起便坚持软硬一体的技术路线,致力于打造物理世界中的通用智能体,让 AI 从思考走向行动,实现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的愿景。 具身智能当前处在商业化探索的初期,星动纪元已经取得商业化成绩。在全球市值 TOP 10 的科技巨头中,9 家为星动纪元客户;截至 6 月,今年已累计交付超 200 台产品,另有上百个订单在量产交付中;目前所有订单中,50% 以上来自海外客户,快速领跑具身智能技术出海。通过锚定大产值行业、高价值场景,公司完成从科研 — 工业 — 服务的业务布局。 其中,工业领域,公司携手北自科技共筑物流万亿产业新生态,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星动 STAR1,已在工厂进行搬运、分拣、扫码等任务实训。星动纪元在模型层和硬件层具有突破。提出融合理解与生成的 VLA 模型 ERA-42,将视觉、理解、预测、行动等功能统一到一个端到端的模型中。目前,星动纪元的机器人产品,通过语音命令即可完成上百种复杂操作,包括柔性物品分拣、扫码,使用螺钉枪、移液器等。 星动纪元自研人形机器人在性能上逼近人类身体,并作为与物理世界交互的 “通用接口”,将可用数据从真机数据扩展至互联网视频数据,解决了数据稀缺的瓶颈。 产品 STAR1 兼具大运动能力与精细操作。实测最高跑步速度达 3.6m/s,打破全球人形机器人跑步速度纪录;机器人全身 55 个自由度,搭载灵巧手 XHand 1,能完成上千个灵巧动作,单手可拎起 24kg 重物。 STAR1 突破了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性能天花板,","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405015920292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8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follower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