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泡沫疯狂,因为买中泡沫可以快速暴富;很多人惧怕泡沫,因为泡沫破灭会倾家荡产。如何才能既享受泡沫,又不被泡沫所伤害呢? 资产泡沫,表面看是金融现象,拉长看是社会和历史现象,深究是心理和哲学现象。我们之所以关心资产泡沫,研究它,是因为它在我们的投资实践里是经常出现的。 我们的核心投资观,是聚焦全球具备独一无二垄断力的公司,并在其“N-N+1”阶段持有——既非技术从0到1的探索期,也非从1到N的规模化扩张期,而是在公司完成两大验证后介入:其一,通过独有技术、产品与商业模式实现0到1的商业闭环;其二,提炼底层核心能力(know-how平台),并在第二个领域复制成功,验证竞争壁垒的可持续性。我们最终在其拓展第三个及以后领域的过程中持有,分享长期成长红利。 我们所关心的这类具备创新基因的公司,在组织迭代与技术突破中往往伴随“相变”与“涌现效应”,承载了人群对未来的期许,体现在价格上就是泡沫现象。如何捕获技术繁荣的收益,同时避开泡沫破灭的陷阱? 近期研读的《泡沫与崩溃:技术创新的繁荣与萧条》(Bubbles and Crashes: The Boom and Bus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为我们提供了系统性答案。 该书由史密斯商学院教授布伦特·戈德法布(Brent Goldfarb)与大卫·A·柯克(David A. Kirsch)合著,2019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亚马逊有售,国内暂无中译本)。作者通过研究1850-1970年的58项重大技术创新,揭示了一个关键规律:技术本身不会催生泡沫,唯有“高不确定性+强叙事+可交易纯粹标的”三者共振,才会引爆投机热潮。 具体而言,不确定性是泡沫的“燃料”——技术、竞争、商业模式、需求中若有三者高度不确定,便为泡沫埋下伏笔;叙事是泡沫的“点火器”——故事越多、越易懂、兑现周期越长,泡沫越易
人们为泡沫疯狂,因为买中泡沫可以快速暴富;很多人惧怕泡沫,因为泡沫破灭会倾家荡产。如何才能既享受泡沫,又不被泡沫所伤害呢? 资产泡沫,表面看是金融现象,拉长看是社会和历史现象,深究是心理和哲学现象。我们之所以关心资产泡沫,研究它,是因为它在我们的投资实践里是经常出现的。 我们的核心投资观,是聚焦全球具备独一无二垄断力的公司,并在其“N-N+1”阶段持有——既非技术从0到1的探索期,也非从1到N的规模化扩张期,而是在公司完成两大验证后介入:其一,通过独有技术、产品与商业模式实现0到1的商业闭环;其二,提炼底层核心能力(know-how平台),并在第二个领域复制成功,验证竞争壁垒的可持续性。我们最终在其拓展第三个及以后领域的过程中持有,分享长期成长红利。 我们所关心的这类具备创新基因的公司,在组织迭代与技术突破中往往伴随“相变”与“涌现效应”,承载了人群对未来的期许,体现在价格上就是泡沫现象。如何捕获技术繁荣的收益,同时避开泡沫破灭的陷阱? 近期研读的《泡沫与崩溃:技术创新的繁荣与萧条》(Bubbles and Crashes: The Boom and Bus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为我们提供了系统性答案。 该书由史密斯商学院教授布伦特·戈德法布(Brent Goldfarb)与大卫·A·柯克(David A. Kirsch)合著,2019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亚马逊有售,国内暂无中译本)。作者通过研究1850-1970年的58项重大技术创新,揭示了一个关键规律:技术本身不会催生泡沫,唯有“高不确定性+强叙事+可交易纯粹标的”三者共振,才会引爆投机热潮。 具体而言,不确定性是泡沫的“燃料”——技术、竞争、商业模式、需求中若有三者高度不确定,便为泡沫埋下伏笔;叙事是泡沫的“点火器”——故事越多、越易懂、兑现周期越长,泡沫越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