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上市!英伟达5万亿,OpenAI值1万亿吗?

San Altman:IPO是我们最可能得路径,毕竟烧钱太猛了…… 据内部人士爆料,OpenAI最快2026年底就可能递交上市申请,市值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分析师们目前关注的重点:相比已达4万亿的苹果和英伟达,OpenAI 是否真的值1万亿美元?【大家觉得OpenAI值1万亿美元的估值吗?现在投资微软,是否是获得OpenAI 增长红利的最佳方式?】

avatar一路走来cd
11-04 18:05
$微软(MSFT)$  值不值不知道,但是能不能炒作到这个市值,还是有点信心的。
avatar少年维特
11-04 00:19

微软的“电力焦虑”:一场97亿美元的算力豪赌

微软这次是真下重注了。 11月3号凌晨,微软和澳洲的算力运营商 IREN(Iris Energy)签了一份为期五年的合作大单,总金额高达 97 亿美元。公告一出,IREN 股价盘前直接跳涨 20% 以上——要知道这家公司今年已经涨了 480% 了,妥妥的“AI 能源赛道宠儿”。 根据披露,微软会先掏 20% 预付款,剩下分期结算,用于换取 IREN 位于德州 Childress 的数据中心里的高端NVIDIA GB300 GPU 算力。IREN 这边要采购 58 亿美元设备,还得负责建 200 兆瓦液冷机房——背后电力来自它自家的 2.9 GW 清洁能源电网。 AI基建的“慢变量”:微软为什么急着买算力 如果说 OpenAI 让微软站上了 AI 时代的浪尖,那么真正决定它能跑多远的,是那些最不起眼的“慢变量”——电力、机房、冷却系统,以及审批速度。 这笔交易的核心不是 GPU,因为 AI 扩容的最大瓶颈已经不是模型。在 AI 爆发的这两年,微软最大短板已经不在模型,而在基础设施。Azure 云服务和 OpenAI 模型都在抢算力,电力批文批不下、机房周期拉太长,成了微软的掣肘。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2025 年美国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将占全国总用电量的 9.5%。德州因为电价低、审批快,成了少数还能快速扩产的州。微软的算盘很简单:不等审批、不建地基,直接租别人现成的电和场地。 如果说过去十年微软的竞争优势在于“代码”,在AI时代,人才高薪可以挖、GPU花钱就能买,唯独“电”不是立竿见影的事。 这笔交易背后的本质,是微软在加速弥补自己的能源与算力缺口。 AI基建,Big Tech怎么烧钱? AI 热潮席卷整个美股,但市场对几家巨头的“烧钱速度”早已分了层。 同样是花钱,微软和 Meta 的待遇天差地别。Meta 三季报公布后,尽管收入增长 22%,股价仍暴跌超 11%。原
微软的“电力焦虑”:一场97亿美元的算力豪赌
avatargeekbing
11-03 18:36
这阵子大家的注意力都被英伟达和谷歌吸引走了。 但其实过去十年,亚马逊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也同样亮眼。 10年营收复合增长率 +21.9% 10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 +66.7% 现金流稳定性 100% $亚马逊(AMZN)$
avatargeekbing
11-03 16:28
市面上金融财报网站的数据看得人眼花缭乱。 所以我做了一个极简的金融财报网站,一屏展示所有关键数据。 加入了Piotroski 价值评分模型,财务仪表盘、最新财报亮点、同行业公司对比,长期指标趋势。 如果你想深度分析财报,也可以浏览SEC财报进行提问。 $英伟达(NVDA)$  $谷歌(GOOG)$  $亚马逊(AMZN)$   未来更新: 三大表、关键指标历史详细数据。 所有公司价值评分排行榜。 同行业、长期趋势自定义公司进行对比。

唯二两家纳入“指导名单”的公司!三星SK海力士引领韩流投资【南方东英ETF市场快讯】

根据韩国金融投资协会(KOFIA)披露,由于SK海力士的市值已超过韩国交易所(KRX)上市股票总市值的10%,计划将其纳入“上市股票市值权重指导名单”,标志着基金对SK海力士的投资不再统一限制于10%。 此前,稳坐韩股市值王座的三星电子被纳入该指导名单,截止九月的市值占比为18.33%。而随着近期SK海力士股价飙涨市值猛增,将与三星电子成为唯二两家纳入该指导名单的公司。截至11月3日周一早盘韩国时间11时15分,SK海力士大涨8%,三星电子涨超2%。 据KOFIA数据,SK海力士在10月1日至30日期间的日均市值占比为10.89%,较9月的8.37%大幅上升。根据韩国《资本市场法》, 基金对单只股票的投资不得超过其总资产的10%,但指导股票的投资上限可调整至与其实际市值占比一致,显示三星与SK海力士有望承接更多资金流入。 同时,韩国存储芯片出口的强势反弹也映证了三星和SK海力士股价的亮眼表现。韩国10月存储芯片出货规模持续强劲,带动半导体类出口总体同比大幅增长25.4%,推动韩国整体出口额同比增长14%。 AI算力狂潮之下存储芯片需求激增,半导体龙头业务爆发型增长。基金投资上限的取消,为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打开了更大资金流入空间。建议投资者关注$南方两倍做多三星电子(07747)$$南方两倍做多海力士(07709)$,放大领先半导体公司的潜在增长。 新闻来源:Chosun Biz,Onereport, 03/11/2025 免责声明及重要提示 本文件涉及的子基金(「子基金」)、南方东英杠杆及反向系列及南方东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南方东英」) 与子基金底层证券对应公司(「底层公司」)并无任何联系。底层公司并没
唯二两家纳入“指导名单”的公司!三星SK海力士引领韩流投资【南方东英ETF市场快讯】
avatar启程巴芒阁
11-03 10:36

5万亿美元!英伟达改写商业史,黄仁勋的AI帝国正重塑地球

一家公司的市值,超过英国、德国、法国整个国家的股市总和,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美东时间2025年10月29日,英伟达股价开盘大涨超3%,市值历史性突破5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这一里程碑的上市公司。这一数字换算成人民币高达约35万亿元,相当于中国A股总市值的近30%。 在华盛顿举行的GTC 2025大会上,身穿标志性皮衣的黄仁勋面向全球开发者宣布:“AI产业正进入从试验到成熟的关键阶段。” 他透露,英伟达已锁定高达5000亿美元的AI芯片订单,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微软全年营收。 01 5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 5万亿美元市值是一个让普通人难以理解的数字。让我们通过几个对比来感受这一数值的震撼力。 把这个数字放在全球经济体量中比较,英伟达的市值已超过日本(约4万亿美元)和德国(约4.6万亿美元)的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国家GDP排名中位列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其市值也超过了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股市总市值,正逼近整个印度股市的总价值(约5.3万亿美元)。 与中国公司对比,情况更加令人惊叹。根据最新数据,中国前十大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和约为1.8万亿美元(包括腾讯的7837亿美元、阿里巴巴的4334亿美元等),仅相当于英伟达市值的36%左右。 腾讯控股是中国市值最高的公司,约7837亿美元,在美股中只能排到第14位左右。而英伟达一家公司的市值,就相当于6.4个腾讯或者11.5个阿里巴巴。 在芯片产业内,英伟达的市值更是遥遥领先。中国芯片企业寒武纪的市值不足百亿美元,英伟达是其500倍以上。这种差距凸显了中美在AI核心技术领域的实力对比。 02 英伟达市值飙升:商业史上最快的万亿里程碑突破 英伟达市值增长的故事最引人注目的不是数字本身,而是其惊人的加速度。 回顾英伟达市值增长的历程,我们看到了一条几近垂直的上升曲线: 2023年5月30日,突破1万亿美元,成
5万亿美元!英伟达改写商业史,黄仁勋的AI帝国正重塑地球
$微软(MSFT)$  这个什么意思微软为什么11账号在

美股实盘-20251102:继续减仓科技,加仓黄金

综述: 本周标普 500 指数 上涨 0.71%,我的实盘净值 上涨 1.39%。 2025 年内标普 500 指数 上涨 16.30%,2025 年内我的实盘净值 上涨 32.58%(年初净值为1.60,本周净值2.09)。 图片 交易: 减仓50%英伟达 清仓爱马仕 加仓12%纽曼(NEM) 买入21%的黄金ETF(GLD) 持仓: 大饼ETF 21.3%,二饼ETF 5.6%,英伟达 10.7   %,NEM 25.4%,GLD 21.9%,现金/美债 15.2%。 有四舍五入,且一般不记录低于 1% 的迷你仓。 复盘: 先说交易,既上周清仓LITE后,本周继续大幅减持科技概念,将50%的英伟达仓位卖出,至此美股账户在两周时间内,科技仓位从40%骤降至10%(A股那边已经清零),原因无它,我认为短期过热了,我有点阶段性恐高。 至于加仓选择,主要是黄金概念,本来只有10%出头的NEM,直接加量,同时买入相同比例的黄金现货,主要是高切低的选择。黄金刚刚经历一波像样的回调,我认为盘整结束,能不能立刻起飞不知道,但起码坠机风险较低,小心驶得万年船,安全第一。 图片 爱马仕本来就是小仓位的抄底,考虑到想超配一点黄金,就先把它当血包了,虽然没赚多少,但每次大跌后买它都能小赚一笔,总体上还是不错的。 这两周的交易整体上就一句话,科技有点涨太猛,我觉得回调概率大,同时黄金刚回调完,做点高切低锁定利润降低风险而已。 格局在星辰大海的老师们没必要学我,我一直不喜欢冲太高科技仓位。 --- 科技股短期我认为有一定风险,除了技术形态上典型的超买外,还有点不乐观的信号,包括但不限于: 甲骨文的债券“有点问题”,META的AI服务器和折旧“做了优化”,亚马逊投资自己“记做收入”,AMD确认营收“超前确认”等,更不用说诸位都知道的英伟达和OpenAI与各自生态链的左右脚螺旋飞升大法了。
美股实盘-20251102:继续减仓科技,加仓黄金
【独家视角】OpenAI万亿估值背后:AI盛宴的“虚火”还是“实功”? ——从英伟达5万亿市值看AI产业的价值重构 一、现象:英伟达“卖铲”稳坐王座,OpenAI“掘金”估值飙升 当英伟达凭借算力霸权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庞然巨物”时,其最大客户之一OpenAI亦传出估值冲击1万亿美元的消息。这一对比极具戏剧性:“卖铲人”英伟达的市值是“掘金者”OpenAI的5倍,是否意味着资本市场对AI产业链的估值逻辑出现了错配? 从财务数据看,英伟达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垄断性确实难以撼动:2024财年净利润暴增超600%,数据中心业务占比超80%。而OpenAI虽凭借ChatGPT引爆全球AI热潮,但年化收入仅30亿美元左右,且深陷巨额研发投入和商业化压力。若以传统估值模型(如市盈率、市销率)衡量,1万亿美元估值堪称“天文数字”。 二、争议点:OpenAI的万亿估值是泡沫还是潜力? 支持方观点:生态溢价与范式革命 1. “操作系统级”的稀缺性:OpenAI正在构建AI时代的“Windows系统”,GPT系列模型已成为开发者生态的基础设施。其价值不仅在于当前收入,更在于未来对行业标准的定义权。 2. 垂直整合的想象空间:从大模型、应用商店(GPT Store)到芯片自研,OpenAI试图打通“模型-应用-硬件”闭环,若成功将复制苹果的生态溢价。 3. 政策护城河:全球监管趋严,OpenAI在合规性和安全对齐上的先发优势,可能形成政策许可下的垄断地位。 反方观点:商业化困境与技术平权 1. 盈利模式未经过滤:企业端订阅增长乏力,C端付费墙难以覆盖天价算力成本,竞争对手(如Meta、谷歌)开源模型正加速“技术平权”。 2. “英伟达依赖症”:OpenAI每年向英伟达支付巨额算力费用,其估值本质是英伟达市值的“次级衍生品”,缺乏独立性。 3. 技术迭代不确定性:若下一代模型(如G
avatarhuhc
11-02
$微软(MSFT)$  按现在利润率值300亿,但按增速率应该值7000亿
$微软(MSFT)$  值不值,和有没有资金博傻有关系。 有资金吹🫧🫧🫧🫧,2万亿也可以。
avatarSodmos
11-01
不值,就看怎么画饼了
合理,会涨起来的
一万亿美金市值需要更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做支撑,或者拿出革命性的产品。当然,如果和各大科技公司利益绑定也可以做短期支撑,就目前这样。
Ai 大热,必创新更多投资机会
非常合理!只要大盘稳住,一万亿稀松平常!
那咱们的Ai多少合理!反正不能比他们的低
科技为王
肯定不合理,不确定性太多了。
那其他几个AI巨头市值还得往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