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这次是真下重注了。 11月3号凌晨,微软和澳洲的算力运营商 IREN(Iris Energy)签了一份为期五年的合作大单,总金额高达 97 亿美元。公告一出,IREN 股价盘前直接跳涨 20% 以上——要知道这家公司今年已经涨了 480% 了,妥妥的“AI 能源赛道宠儿”。 根据披露,微软会先掏 20% 预付款,剩下分期结算,用于换取 IREN 位于德州 Childress 的数据中心里的高端NVIDIA GB300 GPU 算力。IREN 这边要采购 58 亿美元设备,还得负责建 200 兆瓦液冷机房——背后电力来自它自家的 2.9 GW 清洁能源电网。 AI基建的“慢变量”:微软为什么急着买算力 如果说 OpenAI 让微软站上了 AI 时代的浪尖,那么真正决定它能跑多远的,是那些最不起眼的“慢变量”——电力、机房、冷却系统,以及审批速度。 这笔交易的核心不是 GPU,因为 AI 扩容的最大瓶颈已经不是模型。在 AI 爆发的这两年,微软最大短板已经不在模型,而在基础设施。Azure 云服务和 OpenAI 模型都在抢算力,电力批文批不下、机房周期拉太长,成了微软的掣肘。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2025 年美国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将占全国总用电量的 9.5%。德州因为电价低、审批快,成了少数还能快速扩产的州。微软的算盘很简单:不等审批、不建地基,直接租别人现成的电和场地。 如果说过去十年微软的竞争优势在于“代码”,在AI时代,人才高薪可以挖、GPU花钱就能买,唯独“电”不是立竿见影的事。 这笔交易背后的本质,是微软在加速弥补自己的能源与算力缺口。 AI基建,Big Tech怎么烧钱? AI 热潮席卷整个美股,但市场对几家巨头的“烧钱速度”早已分了层。 同样是花钱,微软和 Meta 的待遇天差地别。Meta 三季报公布后,尽管收入增长 22%,股价仍暴跌超 11%。原
准备上市!英伟达5万亿,OpenAI值1万亿吗?
San Altman:IPO是我们最可能得路径,毕竟烧钱太猛了…… 据内部人士爆料,OpenAI最快2026年底就可能递交上市申请,市值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分析师们目前关注的重点:相比已达4万亿的苹果和英伟达,OpenAI 是否真的值1万亿美元?【大家觉得OpenAI值1万亿美元的估值吗?现在投资微软,是否是获得OpenAI 增长红利的最佳方式?】
+ 关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