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帅的投资客
很帅的投资客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未知
9关注
10粉丝
0主题
0勋章

实习生立功了

大家好,我是很帅的狐狸 今天稍微聊几句  研报 主要是今天几个群都在传这么张表格—— 稍微解释一下,比亚迪最近出了款越野车“仰望U8”。 然后长城汽车有一个越野车系列叫做“坦克”,算是它的竞品。 结果这个研报里头,直接对比了比亚迪的越野车和T-90主战坦克(真·坦克,苏联第三代主战坦克)。 大家猜测是主分析师把一些分析工作丢给了实习生。 而实习生虽然不懂,但是执行力特别强,于是强行进行了对比。 结果这个表格直接出圈了…… 越野车比肩真·坦克,这个事件营销可以吊打服务比亚迪的广告公司了。 我以前也在《研报阅读方法论》里头提到过,券商的深度报告里头,有一类很特别的“首次覆盖报告”。 这次这个报告就是“首次覆盖报告”。 “首次覆盖报告”在质量上可能方差会比较大—— 如果是研究员刚入行或者刚跳槽到一家新券商,然后很看好某家上市公司,准备写自己在这家券商工作以来针对这只个股的第一篇深度报告。 这种情况下,研究员往往会多下点功夫,做出一点跟市场不一样的东西,来向市场展现自己的研究能力。 但还有一种情况是—— 某公司最近大热,但研究员之前没有写过对应的研报,按照合规的要求是没办法推荐这家公司的。 如果研究员很看好、行情上又不允许耽误太长时间(不然就已经涨上去了),有时候就会找实习生赶紧凑一篇出来占坑。 甚至还有不管公司好不好,先写了再说的情况。 这时候质量就不好说了。 我挖了下,报告的署名分析师在2018年就跳槽到了现在的券商研究所。 不过我在数据终端搜了下,她过往的报告主要覆盖的是金融业、食品饮料、国防军工板块,甚至偶尔还会写写医美。 这么看来,分析师检查不出这个bug,似乎也是情有可原。 另一方面,在今年7月份,这个分析师还因为报告中存在研究方法不审慎、部分假设缺乏合理论证、部分结论依据不充分等问题,收到了陕西证监局的警示函。 所以咱平时刷研报还是要有选择性的。 我在上大学
实习生立功了

美国经济越差,美股涨得越好 | 策略周报

每周周日我会给大家复盘一下上周的市场。📈 市场回顾先来看看指数和交易数据——周五美国的非农数据出炉后,终于破天荒一次没那么强劲,实际数低于了预期。今年美国经济一家独大、频频超预期的背景下,美债利率飙升,美股时不时调整一点,美元势头迅猛,全球资金追逐美元资产。现在,美国劳动力市场疲态初显,美联储不需要加息,美债利率失去继续向上爬的动力。这对全球股市都是个好消息,尤其是对海外流动性敏感的港股。像是我 周四 给大家提到的恒生科技,周五随即怒涨了3.25%。一鲸落,万物生。A股今年也盯着美债找寻背锅对象,实际的联系有多少不好说,情绪上这座大山总算是被拿掉了。此外,周末万科出来发声,周一要和深圳国资委国资委相关领导联合举行线上会议。此前担忧地产宽松政策不给力,有向大开发商传染风险的担忧能暂时得到缓解。股市大雷被拆掉了,情绪修复还是短期内的主线。🌡️ 指标情况九维狐策略是基于货币信用框架的大类资产轮动的量化策略。“货币信用框架”是比“美林时钟”更符合国情的大类资产配置框架,其核心逻辑是“周期论”。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这个框架按照货币与信用两个维度,挖掘了不同阶段回报率最高的资产类别。目前的货币与信用指标如下——🤑 货币指标:1.6央行转向,净回笼了流动性,货币指标下跌到1.6。大量政府债券发行不断,市场预期11月中央行超量滚动麻辣粉,释放流动性。未来为了支持地方债顺利发行,维持货币偏松还是大概率事件。💳 信用指标:1.19月 社融 新增4.1万亿,存量同比增长9%,如我们预期一样开始有企稳的苗头了。信用指标维持在1.1不变,在紧信用边缘徘徊。不过,人大常委会批准可以提前使用明年专项债的额度后,四季度债券发行速度会开始加速。⚔️ 定投操作经济数据开始显现弱企稳迹象,少不了稳增长政策支持。货币、地产、财政政策都已经开始放松。中美关系也有缓和迹象
美国经济越差,美股涨得越好 | 策略周报

真金白银来了 | 策略周报

今天推送的是  九维狐 的策略周报。 每周周日我会给大家复盘一下上周的市场。 📈 市场回顾 先来看看指数和交易数据—— 就在市场觉着宽松没戏的时候,财政红包落了地,来了个 一万亿 的国债增发。 花钱的速度丝毫不拖拉,指明了光四季度就要花5,000亿,完了明年年中前把剩下的都花了。 紧接着,中美示好不断。 王外长刚在美国见完拜登,周末就宣布了中美增加航班。 这一下终于把市场情绪底给拖住了,上证指数重新站上了3000点。 🌡️ 指标情况 九维狐策略是基于货币信用框架的大类资产轮动的量化策略。 “货币信用框架”是比“美林时钟”更符合国情的大类资产配置框架,其核心逻辑是“周期论”。 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这个框架按照货币与信用两个维度,挖掘了不同阶段回报率最高的资产类别。 目前的货币与信用指标如下—— 🤑 货币指标:1.9 大量政府债券发行来袭,央行日日净投放不断,为的就是保住资金面流动性,释放信号支持市场消化大量新增债券。 流动性到月末逆势改善,货币指标上升到1.9。 未来为了支持地方债顺利发行,维持货币偏松还是大概率事件。 💳 信用指标:1.1 9月 社融 新增4.1万亿,存量同比增长9%,如我们预期一样开始有企稳的苗头了。 信用指标维持在1.1不变,在紧信用边缘徘徊。 不过,人大常委会批准可以提前使用明年专项债的额度后,四季度债券发行速度会开始加速。 ⚔️ 定投操作 经济数据开始显现弱企稳迹象,少不了稳增长政策支持。 货币、地产、财政政策都已经开始放松。 中美关系也有缓和迹象。 近期货币和信用指标都维持在中性区间,信用指标有向下突破紧区间的势头。 整体政策环境虽然利好风险资产。市场继续调整的风险降低。 本期继续新增投资10,000元(通过定投功能完成,具体步骤可以参考 这里 的Q6)。 其中1
真金白银来了 | 策略周报

再烂的东西也是有价格的 | 策略周报

今天推送的是  九维狐 的策略周报。 每周周日我会给大家复盘一下上周的市场。 📈 市场回顾 先来看看指数和交易数据—— 大A对上周的三个利好毫无反应,下破3000点,连汇金拿出真金白银注资都不奏效。 外围资金对国内的政策也不买帐,北向资金一周总共流出了240多亿,周四单日流出117亿,创下8月底以来最大的单日净卖出。 A股在各个维度的估值体系下都已经算是便宜了,是估值也不奏效了吗? 地产反弹不及预期、加上政策力度差强人意,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悲观预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政策必须加码才能提振信心。 如果政策继续拖沓,大A靠自身的反转也不是全无可能。 三季度的季报开始披露,公司盈利将从二季度的底复苏向上,同比跌幅预计能收窄,甚至见到部分行业转正报喜。 政策弱预期的最差情形之下,靠企业自身的盈利也可以推动估值修复,股指继续大幅下跌的空间不大。 毕竟烂船也有三斤钉,再烂的东西也是有价格的。 🌡️ 指标情况 九维狐策略是基于货币信用框架的大类资产轮动的量化策略。 “货币信用框架”是比“美林时钟”更符合国情的大类资产配置框架,其核心逻辑是“周期论”。 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这个框架按照货币与信用两个维度,挖掘了不同阶段回报率最高的资产类别。 目前的货币与信用指标如下—— 🤑 货币指标:1.6 资金面受大量政府债券发行影响,边际收紧,核心资金利率在央行的基准利率上沿徘徊。 10月央行闻风不动,两个月了,丝毫没有补降利率的意愿。 不过在10月的发布会上,央行明确表示宽松还有空间,大概是为了等财政政策跟进,不到最后一秒不松货币。 回到资金面上,为了支持地方债顺利发行,维持货币偏松还是大概率事件。 💳 信用指标:1.1 9月 社融 新增4.1万亿,存量同比增长9%,如我们预期一样开始有企稳的苗头了。 信用指标维持在1.1不变,在
再烂的东西也是有价格的 | 策略周报

再烂的东西也是有价格的 | 策略周报

今天推送的是  九维狐 的策略周报。 每周周日我会给大家复盘一下上周的市场。 📈 市场回顾 先来看看指数和交易数据—— 大A对上周的三个利好毫无反应,下破3000点,连汇金拿出真金白银注资都不奏效。 外围资金对国内的政策也不买帐,北向资金一周总共流出了240多亿,周四单日流出117亿,创下8月底以来最大的单日净卖出。 A股在各个维度的估值体系下都已经算是便宜了,是估值也不奏效了吗? 地产反弹不及预期、加上政策力度差强人意,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悲观预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政策必须加码才能提振信心。 如果政策继续拖沓,大A靠自身的反转也不是全无可能。 三季度的季报开始披露,公司盈利将从二季度的底复苏向上,同比跌幅预计能收窄,甚至见到部分行业转正报喜。 政策弱预期的最差情形之下,靠企业自身的盈利也可以推动估值修复,股指继续大幅下跌的空间不大。 毕竟烂船也有三斤钉,再烂的东西也是有价格的。 🌡️ 指标情况 九维狐策略是基于货币信用框架的大类资产轮动的量化策略。 “货币信用框架”是比“美林时钟”更符合国情的大类资产配置框架,其核心逻辑是“周期论”。 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这个框架按照货币与信用两个维度,挖掘了不同阶段回报率最高的资产类别。 目前的货币与信用指标如下—— 🤑 货币指标:1.6 资金面受大量政府债券发行影响,边际收紧,核心资金利率在央行的基准利率上沿徘徊。 10月央行闻风不动,两个月了,丝毫没有补降利率的意愿。 不过在10月的发布会上,央行明确表示宽松还有空间,大概是为了等财政政策跟进,不到最后一秒不松货币。 回到资金面上,为了支持地方债顺利发行,维持货币偏松还是大概率事件。 💳 信用指标:1.1 9月 社融 新增4.1万亿,存量同比增长9%,如我们预期一样开始有企稳的苗头了。 信用指标维持在1.1不变,在
再烂的东西也是有价格的 | 策略周报

这个指数倒是能赚到钱

大家好,我是很帅的狐狸 今天来聊一个 过去一年还能赚得到钱的策略 近期之所以下跌,参考狗哥的模型,海外流动性得背80%的锅。 不过甩完锅对收益率还是没啥帮助,还是复盘下这种情况下什么更赚钱。 股票不行的时候,市场会先考虑买点债。 不过既然锅是由流动性来背,那么债的走势自然也不怎么漂亮…… 截图/ 中债综合财富指数 via 中国债券信息网 股市往下走的时候,除了债和黄金之类的避险资产,一般大家还会考虑的,是红利指数。 毕竟它的走势跟市场还是比较反着走的—— 我挖了挖,发现红利指数过去一年这个走势,居然还赚了不少钱。 所以我今天打算稍微深入聊一聊。 Part 1 🚰 细水长流的收益 🚰 投资股票的收益,可以分为两部分—— 比如你以100元每股的股价买入了某只股票,等股价涨到150元时给卖了,这50元的差价就是资本利得。 假设中间公司还给你分红了,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这10元分红就是股利所得。 根据全球最大公募基金先锋领航基金(Vanguard)创始人、指数基金之父约翰·博格(John Bogle)的研究,1980年~2000年,美国市场平均每年17%的收益率可以分解成4%的股利所得和13%的资本利得。 不过,如果我们把时间拉得特别长的话,比如拉长到100年—— 整个20世纪的维度来看,美国市场平均每年10.4%的收益率,可以分解成5%的股利所得和5.4%的资本利得。 资本利得跌下来不少,但是股利所得倒是一直都很稳定。 可以说,股利所得是细水长流的一笔收入。 所以自然也有人针对股息/分红构建了投资策略。 Part 2 🛎️ 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 要在股市里头赚到资本利得(也就是通过股价的抬升赚到钱),除了估值,主要还是要看企业的业绩增速。 而这些年下来……一方面,人口红利在逐渐消失;另一方面,咱的杠杆也加得差不多没法再继续加了。 所以中国进入了“增速换挡”的阶段
这个指数倒是能赚到钱

买的车,变成了砖头…

大家好,我是很帅的狐狸 今天我准备来聊聊  威马汽车 最近有不少威马的车主都很愁,他们很担心几十万买来的车分分钟会“变砖头”—— 虽说回应了,不过威马目前的财务困境并没有改变。 创始人沈晖没有回应“跑路”的说法,不过他的微信改成了他的英文名Freeman(弗里曼/意为“自由的人”),倒是被不少人调侃—— 这事除了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让不少人开始思考—— 今天我打算简单聊几句事件的影响—— Part 1 💣 爆雷的不单单是威马 💣 “爆雷”的新能源汽车,其实不只是威马一家—— 根据财联社的整理,2020年开始截至去年10月,国内有至少17家整车企业破产或破产重整。 这背后,一方面是因为疫情—— 毕竟疫情冲击了供应链,像是芯片等零部件的供应都会受到影响,这会导致成本剧烈波动。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没补贴了—— 2019年6月,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也就是补贴变少了),给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平均少了50%。 而今年开始,补贴更是直接就没了。 而去年10月开始,特斯拉又搞起了价格战—— 3月份的时候我瞄了眼,根据南方都市报的不完全统计,已经有超过86款车型降价。 当时我们还 分析过 这波价格战。 今儿我又搜了下了新闻,7月份特斯拉给Model S/X降了降价后,8月份又在Model Y让了让利。 而在这轮价格战中,叠加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的冲击,爱驰、威马、恒驰、自游家等造车新势力也都撑不住了。 目前看下来,价格战带来的冲击就像2001~2004年的空调价格战—— 当年内销空调均价从2,835元跌到了1,600,大部分中小玩家大多被卷死了,只剩下格力和美的两家寡头。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5月份的报道,在过去五年间,有超过400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消失。 当时还能正常经营的新能源车企,只剩下40多家。 现在可能就更少了。 Part 2 🛒 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 既然“爆雷”会让汽车变成砖头
买的车,变成了砖头…

中秋快乐呀

中秋快乐呀 , 发表于 , ,
中秋快乐呀

中美又好了? | 策略周报

今天推送的是 九维狐 的策略周报。每周周日我会给大家复盘一下上周的市场。📈 市场回顾先来看看指数和交易数据——周五,在外围股市隔夜表现比较差的情况下,A股意外地来了波普涨。北向资金(通过沪深港通北上买A股的外资)也随着三大指数的周涨幅一起,侥幸转正。不过两市交易额日均已经不到7,000亿了。叠加下周是长假前的最后一周,接下来还是有点压力的。同样是在周五,根据新华社的报道,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两个工作组将定期、不定期举行会议,就经济、金融领域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中美关系要缓和了吗?有可能。但即使有缓和,也会是短暂和局部的。为什么这么说?1. 2024年是美国大选年。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初选宣传战里面,把中国标榜成第一大竞争对手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2. 同日,美国商务部公布《芯片和科学法案》执行细则,规定拿到美国政府资助的企业不得在他国扩产。美国商务部也是美方牵头成立经济和金融工作组的部门。且不说,缓和的速度远远比不上形势的恶化和竞争的加剧。在新华社的通告里,介绍了工作组的成立,是“为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巴厘岛会晤是哪一年的老黄历了?2022年11月。对中美的判断,产业链“去风险”甚至部分领域的脱钩,还是中长期不变的基本情形。中央加紧筹设千亿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也是为了应对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这一大变局。在这个基本假设上,再去做投资的判断,才能抓住核心矛盾,免受真真假假消息的扰动。新兴制造业是一个不能放的投资主线。🌡️ 指标情况九维狐策略是基于货币信用框架的大类资产轮动的量化策略。“货币信用框架”是比“美林时钟”更符合国情的大类资产配置框架,其核心逻辑是“周期论”。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这个框架按照货币与信用两个维度,挖掘了不同阶段回报率最高的资产类别。目前
中美又好了? | 策略周报

国产光刻机,真的有突破了吗?

(最后一图总结被卡脖子现状)大家好,我是很帅的狐狸今天来聊聊 EUV光刻机上周看到市场在传,说我国突破了被“卡脖子”的EUV光刻机技术。我研究了下后发现,其实这只是自媒体们在乱发挥,利用了我们被华为手机炒起来的爱国情怀……哦,游资们也顺势拉了拉几只芯片股。肯定咱自己国家的科技进步,这没啥问题,但我们也要明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道理。所以我今天打算来聊聊这个消息,看看实际情况是怎样的,顺带给大家梳理一下我们目前还被卡脖子的环节。Part 1📰 消息是怎么传出来的?先说下背景——光刻机嘛,顾名思义,就是用光在晶圆上进行“雕刻”,“刻”出微型电路,所以在芯片领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也可以造出光刻机——上海微电子可以造出分辨率90nm的光刻机,据说28nm的也有望突破。不过,如果你平时比较关注这个话题的话,应该也知道现在美国拉了荷兰卡我们脖子的,主要是7nm的光刻机。7nm以下的光刻机用的波长更小的是EUV(极紫外线),目前这种光刻机只有荷兰公司ASML才能造得出来。然后到了周五的时候,有一些股票群开始传了这张图——后来有人挖到了说,实现的技术是清华2021年在《自然》杂志发表的论文提到的“稳态微聚束”(SSMB)。也有人用了更容易理解的配图——根据各个群里流传的说法,这次的技术突破相当于——我们生产了大量的橙子,里头什么大小都有。这样我们可以把不同大小分别筛出来,给不同的需求用。作为分析师的第一反应是——这是2021年就发布的论文,为什么现在才拿来炒作?我也没发现有什么新进展啊……随后,我又看到有推波助澜者在传下面这几张配图——要说明的是,这个配图跟SSMB不是一回事——这个是在怀柔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我看了下清华的论文综述,确认了这个HEPS跟SSMB不是一个东西——截图/ 《稳态微聚束加速器光源》(唐传祥等,2022)表格里的这四类光源都可以产生EU
国产光刻机,真的有突破了吗?

房贷利率还会下调吗? | 策略周报

今天推送的是  九维狐 的策略周报。 每周周日我会给大家复盘一下上周的市场。 📈 市场回顾 先来看看指数和交易数据—— 自从8月底以来,政策的好消息不断,有实惠的大招一股脑地从工具箱里掏出来。 地产都开始放一线和二线头部城市了。 要政策走完最后一里路,还可以出的招有—— 把全国的限购都取消; 一线城市放开限价,让一线城市涨价重新把其他城市的情绪给拉起来。 然而市场普遍的理解是:这一轮的地产政策放松,目的已经和2014~15年棚改货币化那轮大相径庭。这一轮的放松只会在房市跌得太凶的时候出来稳一稳,慢跌是没问题的。 除了地产政策实质加码,央行也宣布 降准。 那么,9月20号下调LPR还有可能吗? 8月的 LPR 只动了一年期LPR,9月在没有动7天利率和 麻辣粉(MLF)的前提下,很有可能补降一下5年LPR,把按揭利率中枢往下拉一些。 所以要买房的话,不急的话可以等到20日之后,可能可以省一丢丢利息(如果年底重定价的话也没几个月)。 此外,数据已经在企稳,短期内已经没有什么降息的必要。 🌡️ 指标情况 九维狐策略是基于货币信用框架的大类资产轮动的量化策略。 “货币信用框架”是比“美林时钟”更符合国情的大类资产配置框架,其核心逻辑是“周期论”。 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这个框架按照货币与信用两个维度,挖掘了不同阶段回报率最高的资产类别。 目前的货币与信用指标如下—— 🤑 货币指标:1.9 央行呵护市场流动性的意愿很强,降准 后,周五超额滚动MLF,大幅投放流动性。 货币指标维持在1.9,中性偏宽松。 9月地方债发行量大,为了支持资金需求,货币指标偏松没跑了。 💳 信用指标:1.1 8月央行 提早 在盘内公布了 社融 数据,忍不住分享社融超预期的喜讯。 8月社融新增3.12万亿元,高于彭博一
房贷利率还会下调吗? | 策略周报

人民币的大反攻

大家好,我是很帅的狐狸今天来聊聊 人民币的大反攻美联储一直不停加息,而我们为了刺激经济却在不断降息,所以外资流出得厉害。过去一段时间,人民币也因此持续贬值。上周的在岸人民币甚至贬值到了2007年以来新低(7.3498)。虽说这对我们的出口企业来说是个利好,不过一旦贬值趋势成为市场预期的话,那资金还会进一步外流。这对我们来说自然不是件好事。于是,今天中午,央妈做了两件事情,开启了人民币的大反攻——第一件事,央妈中午发了个推送,说早上开了个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专题会议。会议提到——“金融管理部门有能力、有信心、有条件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该出手时就出手,坚决对单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对比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话术,态度显得坚定了不少(红色字眼为新增)。第二件事,央妈公布了8月份的金融数据,数据比经济学家们预期的好。而且央妈这两步,找的这个时间点还挺好的,因为周末积攒了一些利好——1. 海外方面先是被视为“美联储喉舌”的华尔街日报记者Nick Timiraos在昨天(10日)发了篇文章,说美联储对加息的立场正在发生“重要转变”,9月份可能会暂停加息。另外,昨天(10日)日本央行行长上任后首次接受采访,暗示日本接下来要开始加息了。加息后的日元会变强,美元的相对价值会减弱。2. 国内方面目前市场的共识是,目前国内经济的主要问题还是在房地产。而周末几个利好在发酵——一个是“认房不认贷”第一周的数据出来了,效果逐渐显现出来了——北京和深圳上周的销售面积,分别环比提升了16.9%和3.8%。另一个是上周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对外公布,里头并没有提到房地产税立法。另外,可能是为了对冲外资的持续流出,同样是在昨天(10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里头提到,要下调保险公司投资沪深300成分
人民币的大反攻

盈利下滑得比去年厉害 | 策略周报

📈 市场回顾先来看看指数和交易数据——上周涨完,这周又开始回调了,交易额又下来了。北上资金(通过沪深港通北上扫货A股的外资)还在持续流出。海外中资股基本完成了上半年的业绩披露,中金对400家有披露的公司做了统计。结论有点惨——1. 今年上半年企业盈利下滑的幅度超过了2022年(而当时还在闹疫情)2. 分行业看,地产、原材料、能源表现最差,盈利降幅扩大3. 消费和医疗板块好点,但不足以对冲地产和上游企业的疲软整体经济变差,企业盈利能力也变弱了,利润率整体下移。接下来盈利的修复还要看政策落实的实际效果,尤其是地产的恢复情况。挑战还是不小的。🌡️ 指标情况九维狐策略是基于货币信用框架的大类资产轮动的量化策略。“货币信用框架”是比“美林时钟”更符合国情的大类资产配置框架,其核心逻辑是“周期论”。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这个框架按照货币与信用两个维度,挖掘了不同阶段回报率最高的资产类别。目前的货币与信用指标如下——🤑 货币指标:1.98月CPI数据转正,市场有提前预测到,导致利率上行了一些,货币指标掉到中性偏松。通胀还是偏弱(0.1%),央妈后续要进一步放水还有空间。降息后,降准的可能性还在,时点上可能要等到9月份了。年内货币指标保持在偏松没跑了。💳 信用指标:1.17月 社融 新增不到万亿,仅刚刚超过5,000亿。存量增速继续下滑到了8.9%,信用指标走弱到1.1,在紧信用边缘徘徊。要防止信用指标不掉档,财政政策必须加大力度。9月底前地方专项债要发行完毕的指令能帮助社融增速低位企稳。信用指标预计有惊无险,未来几个月触底反弹。另外,也提醒下:投资股票等风险资产,自然还是尽量用长期资金的好。学术上来看也是有依据的——Wharton的教授Jeremy J. Siegel在《Stocks for the long run》一书中统计了过去200年股
盈利下滑得比去年厉害 | 策略周报

地产还能救得过来吗? | 策略周报

每周周日我会给大家复盘一下上周的市场。📈 市场回顾先来看看指数和交易数据——北上资金(通过沪深港通北上扫A股的外资)还在继续流出。好在指数终于转红了,交易额也反弹到日均9,000亿以上了。这个周末,全市场都在盯着北上广深的销售情况。这四个一线城市终于开始执行“认房不认贷”的首套房认定标准。再加上几天前全国首套房和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下调。地产终于有些 实质性利好的政策 了。只可惜一线城市的火爆,不一定能传导到小城市。放在经济大转型的时期,现在出台的政策主要目的是短期托托底,不让房市下滑太快。毕竟房价“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长期看来,人口下滑背景下,地产市场萎缩是很明确的。虽说地产政策的长期效果存疑,不过这些政策对市场情绪来说确是好事。目前,从估值、宏观指标和盈利等一系列框架来看,市场更像是磨底的行情,进一步下跌的风险不大。🌡️ 指标情况九维狐策略是基于货币信用框架的大类资产轮动的量化策略。“货币信用框架”是比“美林时钟”更符合国情的大类资产配置框架,其核心逻辑是“周期论”。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这个框架按照货币与信用两个维度,挖掘了不同阶段回报率最高的资产类别。目前的货币与信用指标如下——🤑 货币指标:2.5跨月行情后资金面转松了,再加上央行净投放的精心呵护,货币指标提升到2.5。通胀和信贷的数据都继续走弱,为进一步货币宽松打开了空间。降息后,降准的可能性还在, 时点上可能要等到9月了。年内货币指标一个偏松没跑了。💳 信用指标:1.17月 社融 新增不到万亿,仅刚刚超过5,000亿。存量增速继续下滑到了8.9%,信用指标走弱到1.1,在紧信用边缘徘徊。要防止信用指标不掉档,财政政策必须加大力度。9月底前地方专项债要发行完毕的指令能帮助社融增速低位企稳。信用指标预计有惊无险,未来几个月触底反弹。⚔️
地产还能救得过来吗? | 策略周报

房市开始放大招了

大家好,我是很帅的狐狸🦊今天稍微给大家梳理下最近房市的几个 利好今天(周四),央妈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和《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还有就是有越来越多的城市“认房不认贷”。我给大家简单梳理下这几个利好——利好 1最低首付比例调整直接上图——之前的几次调整还是在2015年,当时是美联储开始加息,跟现在差不多的节奏,市场进入了“资本寒冬”。当时为了搞 供给侧改革,给房地产去库存,两次下调了首付比例下限。调整后首套房是25%,二套房是40%。接着在2016年2月份,在2015年两次下调的基础上,把城市分成了限购和不限购,不限购的城市首套房下调为20%,二套房30%。叠加用来支持“棚改”的PSL资金,直接把房价(和大家的负债)给拱上去了。而这次,相当于把限购城市的下限,跟不限购城市持平了。换句话说,不限购城市其实没有变化,不过限购城市都下调了。不过,这个是总体首付比例的下限,各个城市还是会有自己的首付比例要求,不一定都会下调首付比例。如果各地都跟进的话,相当于有不少本来还在存首付、存到一半的刚需会提前被释放,对需求会有较大的拉动作用。利好 2存量按揭可申请降低利率新规还提到,首套房利率不低于LPR-0.2%,二套房利率不低于LPR+0.2%。LPR就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我之前 科普 过。同样的,这个也是全国性的下限,像是一线城市的首套房执行利率就一直高于下限,这波也不一定会调整。不过大家可能更关注的,是存量按揭的利率问题——根据央行的消息,9月25日开始,可以主动跟银行申请降低利率。新的利率双方协商,不过不能低于原贷款发放时,所在城市的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2019年10月至2022年5月的下限为LPR,2022年5月到现在则是LPR-0.2%,另外也有一些城市跟全国不大一致——根据财
房市开始放大招了

出了个大招 | 策略周报

今天推送的是 九维狐 的策略周报。每周周日我会给大家复盘一下上周的市场。复盘前先说两个好消息:首先是,证监会出来说,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会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比如说让上市的节奏慢一些,这样就不会分流太多的资金。还有一个消息是,财政部、税务总局出了个大招——今天(周日)发布了《关于减半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公告》。从明天(周一)开始,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这是十五年来第一次。毕竟之前几次下调印花税的时候,指数都涨得还不错。所以呢,明天大概率是高开的。截图/ 中银证券不过我们也需要留意:虽然印花税下调在短期内股市会反弹,不过如果基本面没什么改善的话,很快也会跌回去(比如08年4月份的那次)。所以我们还是要盯着基本面才行,我后面展开说说。📈 市场回顾先来看看指数和交易数据——市场还在跌,政策还在松。金融上,中央在这周对地产终于有点实在一些的政策了。但……说来说去也不会突破新发展模式。上期我们提过,在没有刺激的情况下,如果信用指标不幸掉到了紧区间,就需要更保守的资产配置了。目前,从估值、宏观指标和盈利等一系列框架来看,市场更像是磨底的行情,进一步下跌的风险不大。回到开头的问题,目前基本面的情况怎么样了?1-7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5.5%。虽然是同比下降,不过降幅好歹比1-6月份收窄了1.3个百分点。41个行业中,只有13个行业利润同比去年增长了。上市公司比较多的行业里按涨幅排序,盈利还在增长的有公用事业(51.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33.7%)、通用设备制造业(14.5%)、专用设备制造业(2.1%)和汽车制造业(1.0%)。传统行业(例如建材和金属冶炼)遇上销售不行外加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利润空间被挤压到了极致。也就是说,在整体经济很低迷的情况下,还有行业是在赚钱的,而且基本上都是和经济转型相关的新行业。坚
出了个大招 | 策略周报

降息不及预期,凭啥要让利给银行?

大家好,我是很帅的狐狸🦊今天我们来聊聊 LPR降息不及预期今天一早公布的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降息了。LPR是银行用来给贷款计价的参考价格。利息低了,企业会更愿意贷款投资,居民也会更愿意贷款消费。这是因为,这次只降了1年期的LPR,没有降5年期。5年期LPR影响的是居民按揭贷款和企业中长期贷款——前者事关咱的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后者则反映着企业对未来的信心。而1年期主要影响的是消费贷款或企业短期周转的贷款,对拉动经济用处有限。而这次降息是在预期之内的——之前我也讲过,银行的盈利模式是,从居民、企业拿存款,从同行那边借点钱,或是从央行那通过MLF、逆回购等工具“批发”一些钱进来,然后放贷给到居民和企业,或是买企业和政府的债券,来赚差价。而之前(8月15日)央妈已经把批发价(也就是MLF和逆回购的利率)给降下来了,所以大家也觉得LPR作为“零售参考价”也应该跟着降。结果只降了1年期的,根本不及预期,所以股市就跌了。也有人说,这是要给银行多赚点钱。毕竟央妈在二季度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提到的——商业银行“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在我们愤愤不平之前,我们可以来看看监管到底是什么思路——前面说了,银行的主要商业模式的“低买高卖”,赚息差。不过这个息差也是有成本的,主要有两块——一个是运营成本,这个没啥好说的,所有公司都有。另一个则是坏账,因为总有些贷款收不回来,会成为坏账,这个时候需要银行兜底赔钱。而无论是从整个宏观经济出发,还是从银行自己的角度,自然是希望借出去的钱越多越好(存款也是越多越好),因为这样意味着经济还不错,而且银行也能赚更多钱。不过如果借出去的钱太多的话,坏账会变多。多到一定份上,银行可能会亏损。而一旦亏得有点太多了,银行用自己的钱也有可能会兜不住……为了保障储户利益,自然要防止银行无限制地增加贷款规模,于是监管机构对银行们提了个要求
降息不及预期,凭啥要让利给银行?

货币已经松了,股市还是不买账 | 策略周报

今天推送的是 九维狐 的策略周报。每周周日我会给大家复盘一下上周的市场。📈 市场回顾先来看看指数和交易数据——连续绿了两周,大伙都没了脾气。北向资金(通过沪深港通来A股扫货的外资)周净流出都接近300亿了。这也难怪——我瞄了眼美国银行全球基金经理调研问卷的结果,“做空中国”的策略排在第二(第一是“做多大科技企业”)。货币政策方面——二季度的央行报告出来了,里面提到了要保卫好人民币汇率,坚决防止超调风险。同时央行又不介意降息,用实际行动证明保货币和松货币可以同时进行。目测周一大概率LPR会再下调10个基点(1基点=0.01%,也就是降息0.1%)。无奈降了息+开了这么多会,股市还是不买帐,掉到了年内新低。中金的策略团队算了市盈率、风险溢价、换手率、成交额各种指标,股市都已经在估值的底部了。为什么大家不买帐呢?除了经济形势不乐观,市场还担心中国再次掉入流动性陷阱——也就是再怎么宽松货币也没有什么信贷的需求。这在我们最近的信号里也有所体现:货币指标已经进入宽松区间了,信用指标还是没止跌,在紧缩的区间边缘试探。这时候光靠货币的宽松已经不够,还需要财政花钱跟上才能真正地刺激需求。周五的国务院全体会议还是偏平衡的语调,不像是要走大规模刺激财政的路子。在没有刺激的情况下,如果信用指标不幸掉到了紧区间,就需要更保守的资产配置了。目前,从估值、宏观指标和盈利等一系列框架来看,市场更像是磨底的行情,进一步下跌的风险不大。🌡️ 指标情况九维狐策略是基于货币信用框架的大类资产轮动的量化策略。“货币信用框架”是比“美林时钟”更符合国情的大类资产配置框架,其核心逻辑是“周期论”。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这个框架按照货币与信用两个维度,挖掘了不同阶段回报率最高的资产类别。目前的货币与信用指标如下——🤑 货币指标:2.3受税期影响,隔夜利率上扬,但央行意外降息,再加上大规模
货币已经松了,股市还是不买账 | 策略周报

全网都在问刘宇轩是谁

大家好,我是很帅的狐狸🦊今天的大盘跌得有点惨烈——截图/ 雪球全市场都在找原因。比较靠谱的主要有几个——一方面,信托和地产方面有些小作文沸沸扬扬。因为最近有部分上市公司发了公告,说自己投资的信托产品没按时兑付。信托产品,可以简单理解为比较高门槛的基金,我们以前也 科普 过。不少上市公司会把账上的闲钱拿去买信托产品赚点收益。以前信托是刚性兑付的(也就是保本保息),现在出了 资管新规 不给保本保息了,所以投资信托产品本身就有暴雷的可能性。而且有不少信托产品,背后是直接去投资给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所以最近开发商的现金流周转不畅,自然也会影响到信托。火上浇油的是,不少群传出了一个叫做“刘宇轩”的人的聊天记录——他的逻辑是,上市公司有不少都买了信托。信托如果爆了,上市公司也好不了,股价下跌会连累公募基金,形成所谓的“中国版雷曼”。我问了下五矿信托的一个朋友(董事总经理级别),她说“我们公司已经立案报警了”。所以我也看到有人在朋友圈调侃说——这事……怎么说呢?信托产品爆雷≠信托公司爆雷,所以没必要去放大个别产品逾期兑付。然后吧,我也不建议给企业贴标签。来源/ 网信办只能说,底层资产是房地产的信托,投资时还是要慎重一些。不过,信托产品也会投资到其他领域,比如消费信托、工商信托等等,所以也不至于全军覆没。另一个消息则是“实锤”——根据财联社的报道,昨天(10日)凌晨美国总统拜登出了个行政令,限制美国的机构投资咱的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先进半导体行业。虽然说这事是真的,不过事实上,这个消息已经酝酿了N久了——早在去年2月份,拜登就考虑对美国在5个产业(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对华投资进行审查。从结果来看,这次的行政令反而是好于预期的(比如限制领域少了生物技术和清洁能源)。然而,市场上也有人就着这个新闻,加以发挥,写了个小作文——不过如果我们看新闻原文的话会发现,其实
全网都在问刘宇轩是谁

经济怎么样了?来看看PMI和高频数据 | 策略周报

📈 市场回顾先来看看指数和交易数据——7月制造业的PMI小幅回升到49.3,还是一个很弱的数字。服务业和建筑业的PMI回落的速度有点吓人,服务业从3月的顶点一路下滑,到了7月的51.5。建筑业也是3月到顶,一路下滑到了51.2,创下12个月新低。如果我们看高频的人流物流统计,情况还是比前三年好很多的。不过,PMI的下行说明复苏的幅度在缩窄。工业数据就差强人意了。不论是挖掘机的销量,还是公路货运流量指数。还是主要行业的开工率,7月和二季度的走势都没有大的区别。这样的数据,如果政策没有实实在在的跟进,市场好不容易恢复点的信心又会给整没了。我们继续谨慎观察后续政策的出台,随时做好调仓准备。🌡️ 指标情况九维狐策略是基于货币信用框架的大类资产轮动的量化策略。“货币信用框架”是比“美林时钟”更符合国情的大类资产配置框架,其核心逻辑是“周期论”。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这个框架按照货币与信用两个维度,挖掘了不同阶段回报率最高的资产类别(这个框架跟美林时钟不同,复苏和过热阶段涨得好的资产大类是反过来的)——目前的货币与信用指标如下——🤑 货币指标:2.2跨月行情过后,流动性明显充裕了很多,央行也大胆地净回笼资金。货币指标提升到了2.2。7月20号 LPR 报价没有变化,再有调整的机会可能要过一两个月了。LPR不调、不代表实际利率不可以下降。宽松周期已经开启,货币一个中性偏宽松基本没跑了。💳 信用指标:1.36月 社融 超预期新增4.2万亿,但由于去年的高基数,存量增速下滑到了9%。好消息是,6月是基数影响最强的一个月,下半年社融增速在新增很弱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一个复苏向上的走势了。信用指标还是保持在1.3。有政策的加码护持下,四季度大几率能够重回宽松区间,还是比我们年初预计的好太多了。⚔️ 定投操作经济复苏大幅转弱。政治局发声,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
经济怎么样了?来看看PMI和高频数据 | 策略周报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