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和誉医药
和誉-B(2256.HK)专注于肿瘤创新药物研发,致力于改善中国及全球病人的生活质量。
IP属地:上海
+关注
帖子 · 429
帖子 · 429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和誉医药
和誉医药
·
11-13 08:42
和誉医药出席世界伴随诊断和液态活检亚太峰会,分享利用NGS加速FGFR抑制剂研发的最新进展
2025年11月12日至13日,第二届世界液体活检与伴随诊断亚太峰会(World Companion Diagnostics & Liquid Biopsy Summit APAC)在新加坡成功举行。
$和誉-B(02256)$
转化医学与生物标志物研究高级总监张囡囡博士受邀出席并发表“Harnessing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to Advance FGFR Inhibitor Development”主题演讲,回顾了FGFR抑制剂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了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在加速FGFR抑制剂发现与开发中的关键作用,并结合和誉医药早期研发案例,展示了创新技术如何助力精准靶向药物的高效开发。 随着靶向治疗与检测需求日益增长,亚太地区正成为药物-诊断协同开发与商业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本届峰会汇聚来自生物医药、诊断、监管及医疗等领域的百余位行业领袖,旨在促进精准合作、对齐区域战略,共同加速创新精准医疗方案惠及亚太地区患者。 和誉医药目前围绕FGFR靶点家族梯度布局多款候选化合物,包括泛FGFR抑制剂Fexagratinib(ABSK091)、FGFR2/3抑制剂ABSK061、FGFR4抑制剂依帕戈替尼(Irpagratinib/ABSK011)、抗FGFR耐药突变抑制剂ABSK121、抗FGFR4突变抑制剂ABSK012等,以确保稳健的成果转化。 通过此次分享,和誉医药展现了其在靶向药物创新和转化医学研究方面的强大实力。未来,公司将持续以科学驱动创新,深化药物与诊断的协同开发,推动创新疗法更快、更广地惠及全球患者。
$和誉-B(022
看
3.41万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和誉医药出席世界伴随诊断和液态活检亚太峰会,分享利用NGS加速FGFR抑制剂研发的最新进展
和誉医药
和誉医药
·
11-12 08:49
BD强援助阵,和誉医药加速创新药商业化步伐
2025年11月12日,和誉医药(港交所代码:02256)宣布,Praveen Kudithipudi博士正式受聘担任公司BD顾问。凭借在全球生物医药行业20余年的深厚积淀,Kudithipudi博士的加盟将为和誉医药的全球BD创新战略注入强劲动能。
$和誉-B(02256)$
Kudithipudi博士深耕生物医药领域超过20年,拥有丰富的业务拓展、风险投资、项目孵化和战略咨询经验。过去10年间,他主导或参与的项目可披露金额累计超过30亿美元,涵盖从早期创新到商业化合作的多个阶段。目前,Kudithipudi博士担任BullFrog AI首席业务发展官(Chief Business Development Officer),并曾在Deep Genomics、大冢制药、WestPark Capital等国际知名企业和机构担任要职。 在BD领域,Kudithipudi博士成功推动多项重磅合作。他曾作为BD团队成员,促成大冢制药与住友制药达成多个中枢神经系统(CNS)产品的合作开发协议,总金额高达8.9亿美元。他还将一家白介素-11(IL-11)抑制剂Biotech引荐给一家大型制药企业,后者随之以每款产品最高可达1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收购了该平台。近期,他代表BullFrog AI成功与Sygnature Discovery达成合作协议。这些成就充分彰显了其卓越的全球BD能力和战略眼光。 在投资领域,Kudithipudi博士累计参与超过50个项目,涉及资金总额近9亿美元。其中,已有3家公司在他任职期间成功完成IPO,凸显其在资本运作和产业赋能方面的深厚实力与卓越判断力。 “我们非常高兴Kudithipudi博士加入和誉,成为我们的BD顾问。”和誉医药创始人兼CEO徐耀昌博士表示,“他的国际化视
看
4.76万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BD强援助阵,和誉医药加速创新药商业化步伐
和誉医药
和誉医药
·
11-05
首次覆盖、目标价27.1港币,高盛看好和誉的三个理由
转自:王药药的小日常 今年,越来越多的外资,开始关注到国内创新药企。 比如,近期高盛对中国小市值生物科技公司的分析,首次覆盖和誉医药(2256.HK),直接给出“买入”评级,认定该公司是小市值中国生物科技企业的优秀代表,并给出了27.1港币的目标价。
$和誉-B(02256)$
为什么和誉能让高盛如此青睐? 高盛在报告里明确提到,中国小型生物科技公司要从“存活”走向“壮大”,关键得抓牢三个核心:高效研发能力、差异化管线、坚定的全球合作伙伴。这些是推动中国小型生物科技公司成长的关键驱动力。而在高盛看来,和誉恰好拥有这三点。 看好的三要素 一、高效的研发能力: 自成立以来,和誉始终专注于小分子研发,积累了丰富的小分子药物开发经验,并拥有一支规模可观且持续壮大的研发团队。 依靠在小分子药物研发方面拥有深厚的专业能力,目前已建立起包含22个候选药物的丰富管线(其中12个已进入临床阶段),核心产品匹米替尼聚焦罕见病腱鞘巨细胞瘤(TGCT)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同类最佳的CSF-1R抑制剂。 二、差异化管线: 高盛重点分析了和誉的管线策略:以小分子抗肿瘤药为基础,向ADC、自身免疫/代谢疾病延伸,每一步都有明确的“差异化”打法。 首先是匹米替尼,该药聚焦罕见病TGCT和cGvHD。目前在中国处于NDA审查阶段,美国/欧洲即将申请,匹米替尼在TGCT中显示出具有竞争力的客观缓解率和更好的安全性特征,对比已上市药物pexidartinib、vimseltinib。安全性问题很关键,依靠这点匹米替尼做到的不止是竞争,更是取代。 在高盛看来,和誉聚焦竞争较少的领域却做到BIC,也是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尽管属于罕见病,但估计TGCT在全球的可触达市场规模可达36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该疾病通常需要长期
看
5.45万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首次覆盖、目标价27.1港币,高盛看好和誉的三个理由
和誉医药
和誉医药
·
11-04
和誉巨大估值预期差,爆了!
转自潮药Bar,作者Jerry.Z 这几天和誉开了研发日,带来了满满的诚意。Jerry也在和朋友讨论目前和誉的估值状况,很有意思的是,和誉最有潜力的小分子PD-L1抑制剂-absk043,居然居然大部分人的预期中是没有给估值的!
$和誉-B(02256)$
而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预期差! PD-1,PD-L1单抗确实引领了一个时代,但是它也有桎梏,有听说过PD-(L)单抗和其它小分子药物联用的吗?联用的不多。有听说过PD-(L)1单抗和三代EGFR TKI抑制剂联用的吗? 先看一个动物试验,MPO在中性粒细胞中大量表达,并在细胞活化时分泌,因此被视为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物。我们这里按照下图所示的方式进行给药,我们可以看到下图的结果,在PD-1单抗联用奥希替尼的组中,MPO positive cell的比例显著高于其它组。奥希替尼单药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中促炎细胞因子(包括IFN-γ、IL-2、IL-5、TNF-α和IL-12p70)的水平也更高,这表明研究发现,联合疗法会促进炎症因子释放,加重正常肺组织损伤。但协同效应产生肺部炎症的机制仍不明确。 然后我们看TATTON,阿斯利康做的一项临床Ib期试验,这项临床Ib期试验中得到了明确的结论,由于ILD报告增加,度伐利尤单抗不能喝奥希替尼联用。 这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遗憾,最强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没办法和最强的激酶抑制剂联合用药。 但是目前,和誉正在想办法突破这个遗憾!根据和誉研发PPT的介绍,PD-L1小分子抑制剂联用三代TKI的安全性要优于PD-L1抗体,且没有观察到间质性肺炎。 这才是ABSK043要上天的想象力所在,从此搭上了和三代TKI联用的快车! 鉴于ABSK043将要在肺癌打开空间,给它的销售峰值笔者认为可以和参考伏美替尼的销售峰值,而
看
5.49万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和誉巨大估值预期差,爆了!
和誉医药
和誉医药
·
11-03
新华社上海证券报:和誉医药徐耀昌:“从0到1”拓路中国创新药
徐耀昌博士 记者 王墨璞嘉 从深耕礼来、诺华等跨国药企核心研发体系,到掌舵和誉勾画中国创新药新图景,和誉董事会主席徐耀昌的职业生涯始终以“创新药研发”为轴心,在业内烙下多次“从0到1”的突破印记。
$和誉-B(02256)$
在近日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徐耀昌总结出中国创新药企“后来居上”的三重关键:一要融合大小企业优势,兼具小公司的敏捷效率与大公司的平台视野;二要锚定临床未满足需求,不跟风做“me-too”药物,而是坚持做“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药物,真正惠及患者;三要在创新药的研发长跑中,筑稳资金与人才的长期储备,行稳致远。 积淀中外医药实践经验 三次“从0到1” 深耕医药业数十载,徐耀昌的职业生涯始终贯穿着“从0到1”的拓荒底色——促成礼来在华组建化学CRO公司、助力诺华落地中国研发中心、推动豪森药业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每一步都为中国创新药行业埋下伏笔。 2002年,任职礼来的徐耀昌敏锐洞察跨国药企人才瓶颈与中国人才红利的错位,主动向礼来管理层提议搭建合作桥梁,最终推动化学探索者(ChemExplorer)研发中心成立。这家专注服务礼来的CRO公司,从20人规模扩展至150人,不仅解了礼来研发人力之困,更成了中国生物医药人才接触国际研发标准的“黄埔军校”。 “那批人后来成了中国创新药行业的骨干,算是无意中为行业创新播种了。”徐耀昌回忆道。 2007年,凭借在礼来的经验,徐耀昌牵头筹建诺华中国研发中心。面对诺华10亿美元打造世界级平台的期许,徐耀昌勇敢接受挑战,在实践中淬炼出关键认知:“本土化并非简单复制,而需贴合中国实际做调整。” 2012年,徐耀昌加盟豪森药业,开启第三次“从0到1”。从寻访科学家、搭建实验室起步,四年间推动阿美替尼等创新药进入
看
5.52万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新华社上海证券报:和誉医药徐耀昌:“从0到1”拓路中国创新药
和誉医药
和誉医药
·
11-03
和誉医药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剂ABSK043联合艾力斯戈来雷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完成II期临床首例患者给
2025年11月3日,上海和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誉医药”,港交所代码:02256)宣布,其在研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剂ABSK043与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力斯”,上交所代码:688578)KRAS G12C抑制剂戈来雷塞片联合用于治疗KRAS G12C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II期临床研究已顺利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和誉-B(02256)$
本研究是一项开放性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ABSK043联合枸橼酸戈来雷塞治疗携带KRAS G12C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及有效性。该研究已于2025年8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的临床试验申请(IND)批准,首例患者成功给药标志着这一极具潜力的联合疗法临床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KRAS是人类癌症中最常见的致癌驱动基因之一,其中KRAS G12C突变在NSCLC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14%[1-3]。和誉医药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剂ABSK043在先前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期临床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尤其在PD-L1高表达组、EGFR突变组和KRAS突变组中表现出更高的有效率。 关于ABSK043 ABSK043为一款全新的具备优异活性及高度选择性的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剂。癌细胞可以利用PD-1及其配体PD-L1这些免疫检查点来逃避免疫监管和清除,抑制或限制T细胞应答。ABSK043可与PD-L1受体特异性结合并诱导其从细胞表面内吞,有效地抑制PD-1/PD-L1的相互作用,解除PD-L1介导的T细胞活化抑制作用。ABSK043在多个临床前模型中展现出与已获批PD-L1抗体相当的抗肿瘤功效。截止目前,全球已有多款PD-1/P
看
5.52万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和誉医药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剂ABSK043联合艾力斯戈来雷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完成II期临床首例患者给
和誉医药
和誉医药
·
10-31
智通财经:透过和誉-B(02256)研发日,看其打造FIC/BIC创新管线的深度与广度
转自:智通财经 近年来,凭借自身强劲的新药研发、完善的全球临床开发能力、高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深化的国际合作等优势,
$和誉-B(02256)$
在“源头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此过程中,和誉不断强化和巩固自身在小分子平台与管线方面的领导力,形成了从临床前到注册临床阶段的全周期梯队布局,并建立了多种潜在的同类最佳或同类首创资产和组合。公司目前有22款在研药物,有10余款药物已进入临床研发阶段。如今,这些成果都集中体现在公司10月30日召开的2025研发日活动中。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此次研发日活动以“和力聚梦 誉创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数十家国内外投资机构代表、临床专家和媒体人士,与和誉医药管理层及研发团队共话公司创新研发布局和临床进展。 而会中,包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徐耀昌、首席医学官嵇靖、和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喻红平、生物执行总监应海燕和药化执行总监邓海兵等相关负责人针对包括核心品种匹米替尼在内的整体创新管线的最新研发进展作了,并着重介绍了具有显著临床潜力的小分子FGFR4抑制剂依帕戈替尼(ABSK-011)以及ABSK-43、ABSK-61等在研重磅研发品种,还分享了公司在自免等非肿瘤领域的创新探索。 其背后不仅体现了和誉一直秉持的“深度+广度”的双轮驱动策略,还彰显了公司以全球创新为核心的强劲内生增长力。 持续深挖“十亿美元分子”开发潜力 和誉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徐耀昌在此次研发日活动开场致辞中表示,“和誉持续致力于在肿瘤及其他疾病领域开发具有差异化的创新疗法,以满足中国及全球患者尚未满足的关键临床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将研发置于战略核心位置,视其为驱动未来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回报的核心引擎,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和誉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徐耀昌博士 而目前实现公司创新价
看
5.47万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智通财经:透过和誉-B(02256)研发日,看其打造FIC/BIC创新管线的深度与广度
和誉医药
和誉医药
·
10-31
医药跟踪——和誉医药研发日
转自:王药药的小日常 最近18A研发日有点密集,从映恩生物开始跟踪了一批,今天是
$和誉-B(02256)$
。因为对于和誉医药一直比较看好,也就专门做个记录。 1、给公司的务实点个赞。研发日,是一家创新药企给外界展示的核心窗口,基本也就会聚焦在优势、亮点。和誉医药不例外,但也有不一样。徐博开场特意强调,不是为了说自己做的多好,而是坦诚沟通,分享思考和探索的方向,让市场更能理解一家公司的运行脉络。确实,后续其它高管的演讲,也都非常务实。 2、核心管线,高效推进ing 和誉医药目前的核心管线,主要是4个,FGFR4抑制剂011、口服PD- L1抑制剂043、FGFR2/3抑制剂061、CSF-1R抑制剂021。 关于竞争力和应用前景,管理层谈了很多,透露了不少增量信息。比如。011的今年的入组计划已经完成。超预期完成了,效率高。 061安全性,目前的数据看着比竞对要好,虽然也有角膜反应,但是恢复的快,这是小分子的优势。 并且,管理层还回答了市场的一些疑惑。比如,043是市场焦点,主要聚焦在两个问题:第一,口服PD- L1的安全性优势逻辑是什么?第二,与其它口服PD- L1的优势是什么? 管理层做了非常清晰的回答。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与抗体相比,没有免疫原性;半衰期短,剂量调整方便。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分子的优势。小分子是非常复杂的,不是简单的从注射到口服。比如,一个分子的选择性在什么范围才是恰当的,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努力,更需要运气,管理层谈到,和誉试了1000多次,才找出来043分子。所以,为什么比其他分子好,藏在努力、实力以及运气中。 总体来说,接下来几个核心管线的重要节点,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3、和誉早期布局的思考,更全面的认识 除了对核心管线的梳理之外,此次研发日最大的收获,是
看
5.47万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医药跟踪——和誉医药研发日
和誉医药
和誉医药
·
10-31
和誉医药2025研发日成功举办,展示创新管线布局与前沿临床进展
2025年10月30日,和誉医药(港交所代码:02256.HK)2025研发日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和力聚梦 誉创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数十家国内外投资机构代表、临床专家和媒体人士,与和誉医药管理层及研发团队共话公司创新研发布局和临床进展。
$和誉-B(02256)$
和誉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徐耀昌博士 和誉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徐耀昌博士在开场致辞中阐述了公司的创新研发战略。他表示,和誉医药持续致力于在肿瘤及其他疾病领域开发具有差异化的创新疗法,以满足中国及全球患者尚未满足的关键临床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将研发置于战略核心位置,视其为驱动未来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回报的核心引擎,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中国科学院陈孝平院士通过视频致辞,对和誉医药高选择性小分子FGFR4抑制剂依帕戈替尼(Irpagratinib/ABSK011)给予高度肯定。他指出,晚期肝细胞癌(HCC)缺乏有效的二线治疗方案,而FGF19-FGFR4通路异常激活广泛存在于HCC患者中,因此FGFR4抑制剂有望成为新的有效治疗手段。ABSK011在I期和II期临床研究中显示出40%至50%的有效率,今年5月份启动的注册性临床覆盖全国50余家中心。早期临床疗效超出预期,加之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突破性疗法认定,ABSK011有望成为全球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精准靶向肝癌药物,为患者带来长期生存希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程琪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程琪教授介绍了ABSK011在晚期HCC中的临床进展。单药方面,ABSK-011-101研究显示,ABSK011单药治疗免疫疗法和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mTKI)失败且FGF19过表达的晚期HCC患者ORR达46.7%,mPFS为5
看
5.80万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和誉医药2025研发日成功举办,展示创新管线布局与前沿临床进展
和誉医药
和誉医药
·
10-23
MANEUVER研究惊艳亮相ESMO,破局腱鞘巨细胞瘤治疗困境
转自:世易医健 由北京鼎医公益基金会发起、世易医健(eChinaHealth)协办的“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新进展会议——骨与软组织肿瘤新进展”学术会议,已于柏林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8日完成全球首播。本次会议深度聚焦骨与软组织肿瘤领域的前沿动态,特别是针对腱鞘巨细胞瘤(Tenosynovial Giant Cell Tumor, TGCT)的靶向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引发了肿瘤学界的广泛关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牛晓辉教授应邀担任大会主席并作主题报告。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冯毅教授、天津医院胡永成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杨诚教授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勇教授作为讨论嘉宾,围绕TGCT与MANEUVER研究展开了深度对话与多角度解读,共同梳理其对临床实践的重要启示。 一、主题演讲:TGCT治疗新策略与MANEUVER研究突破 在主题报告环节,牛晓辉教授系统梳理了腱鞘巨细胞瘤的疾病本质、发病机制及创新药物Pimicotinib(ABSK021)的研发脉络与完整的临床研究证据。 疾病认知革新:从炎性病变到肿瘤性疾病的演变 牛教授开篇明义,指出TGCT是一种起源于关节、滑囊或腱鞘滑膜衬里的良性但具有局部侵袭性的软组织肿瘤。其认识历程经历了根本性转变:过去常被称作“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并被归为炎性疾病,如今基于分子水平的研究证实,TGCT实为一种肿瘤性疾病。其核心驱动机制在于CSF1基因发生融合,导致肿瘤性滑膜细胞异常过度分泌集落刺激因子-1(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 CSF-1)。 机制深入解析:Pimicotinib精准靶向肿瘤微环境 牛教授强调,Pimicotinib是一种高选择性的CSF-1受体(CSF-1R)抑制剂。其作用机制并非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是精准地阻断CSF-1与CSF-1R的结合,从而抑制
看
5.46万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MANEUVER研究惊艳亮相ESMO,破局腱鞘巨细胞瘤治疗困境
加载更多
暂无粉丝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4143269081778110","uuid":"4143269081778110","gmtCreate":1680165981061,"gmtModify":1680236398680,"name":"和誉医药","pinyin":"hyyyheyuyiyao","introduction":"和誉-B(2256.HK)专注于肿瘤创新药物研发,致力于改善中国及全球病人的生活质量。 ","introductionEn":"Abbisko (02256) is an oncology-focused biopharmaceutical company, dedicated to discovering and developing innovative medicines to treat unmet medical needs. \n www.abbisko.com","signature":"","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db09e4e1f90e3f4deff5b93da1d691a","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5,"status":2,"fanSize":1656,"headSize":0,"tweetSize":429,"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2,"level":{"id":3,"name":"书生虎","nameTw":"書生虎","represent":"努力向上","factor":"发布1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5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02256"],"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success","userBadges":[{"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1","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出道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5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e4d0ca1da0456dc7894c946d44bf9ab","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f2f65e8ce4cfaae8db2bea9b127f58b","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c5948a31b6edf154422335b265235809","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5.04.17","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userBadgeCount":1,"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上海","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99585091809416,"gmtCreate":1762994566017,"gmtModify":1762997579816,"author":{"id":"4143269081778110","authorId":"4143269081778110","name":"和誉医药","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db09e4e1f90e3f4deff5b93da1d691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43269081778110","authorIdStr":"4143269081778110"},"themes":[],"title":"和誉医药出席世界伴随诊断和液态活检亚太峰会,分享利用NGS加速FGFR抑制剂研发的最新进展","htmlText":"2025年11月12日至13日,第二届世界液体活检与伴随诊断亚太峰会(World Companion Diagnostics & Liquid Biopsy Summit APAC)在新加坡成功举行。 <a href=\"https://laohu8.com/S/02256\">$和誉-B(02256)$</a> 转化医学与生物标志物研究高级总监张囡囡博士受邀出席并发表“Harnessing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to Advance FGFR Inhibitor Development”主题演讲,回顾了FGFR抑制剂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了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在加速FGFR抑制剂发现与开发中的关键作用,并结合和誉医药早期研发案例,展示了创新技术如何助力精准靶向药物的高效开发。 随着靶向治疗与检测需求日益增长,亚太地区正成为药物-诊断协同开发与商业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本届峰会汇聚来自生物医药、诊断、监管及医疗等领域的百余位行业领袖,旨在促进精准合作、对齐区域战略,共同加速创新精准医疗方案惠及亚太地区患者。 和誉医药目前围绕FGFR靶点家族梯度布局多款候选化合物,包括泛FGFR抑制剂Fexagratinib(ABSK091)、FGFR2/3抑制剂ABSK061、FGFR4抑制剂依帕戈替尼(Irpagratinib/ABSK011)、抗FGFR耐药突变抑制剂ABSK121、抗FGFR4突变抑制剂ABSK012等,以确保稳健的成果转化。 通过此次分享,和誉医药展现了其在靶向药物创新和转化医学研究方面的强大实力。未来,公司将持续以科学驱动创新,深化药物与诊断的协同开发,推动创新疗法更快、更广地惠及全球患者。 <a href=\"https://laohu8.com/S/02256\">$和誉-B(022</a>","listText":"2025年11月12日至13日,第二届世界液体活检与伴随诊断亚太峰会(World Companion Diagnostics & Liquid Biopsy Summit APAC)在新加坡成功举行。 <a href=\"https://laohu8.com/S/02256\">$和誉-B(02256)$</a> 转化医学与生物标志物研究高级总监张囡囡博士受邀出席并发表“Harnessing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to Advance FGFR Inhibitor Development”主题演讲,回顾了FGFR抑制剂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了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在加速FGFR抑制剂发现与开发中的关键作用,并结合和誉医药早期研发案例,展示了创新技术如何助力精准靶向药物的高效开发。 随着靶向治疗与检测需求日益增长,亚太地区正成为药物-诊断协同开发与商业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本届峰会汇聚来自生物医药、诊断、监管及医疗等领域的百余位行业领袖,旨在促进精准合作、对齐区域战略,共同加速创新精准医疗方案惠及亚太地区患者。 和誉医药目前围绕FGFR靶点家族梯度布局多款候选化合物,包括泛FGFR抑制剂Fexagratinib(ABSK091)、FGFR2/3抑制剂ABSK061、FGFR4抑制剂依帕戈替尼(Irpagratinib/ABSK011)、抗FGFR耐药突变抑制剂ABSK121、抗FGFR4突变抑制剂ABSK012等,以确保稳健的成果转化。 通过此次分享,和誉医药展现了其在靶向药物创新和转化医学研究方面的强大实力。未来,公司将持续以科学驱动创新,深化药物与诊断的协同开发,推动创新疗法更快、更广地惠及全球患者。 <a href=\"https://laohu8.com/S/02256\">$和誉-B(022</a>","text":"2025年11月12日至13日,第二届世界液体活检与伴随诊断亚太峰会(World Companion Diagnostics & Liquid Biopsy Summit APAC)在新加坡成功举行。 $和誉-B(02256)$ 转化医学与生物标志物研究高级总监张囡囡博士受邀出席并发表“Harnessing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to Advance FGFR Inhibitor Development”主题演讲,回顾了FGFR抑制剂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了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在加速FGFR抑制剂发现与开发中的关键作用,并结合和誉医药早期研发案例,展示了创新技术如何助力精准靶向药物的高效开发。 随着靶向治疗与检测需求日益增长,亚太地区正成为药物-诊断协同开发与商业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本届峰会汇聚来自生物医药、诊断、监管及医疗等领域的百余位行业领袖,旨在促进精准合作、对齐区域战略,共同加速创新精准医疗方案惠及亚太地区患者。 和誉医药目前围绕FGFR靶点家族梯度布局多款候选化合物,包括泛FGFR抑制剂Fexagratinib(ABSK091)、FGFR2/3抑制剂ABSK061、FGFR4抑制剂依帕戈替尼(Irpagratinib/ABSK011)、抗FGFR耐药突变抑制剂ABSK121、抗FGFR4突变抑制剂ABSK012等,以确保稳健的成果转化。 通过此次分享,和誉医药展现了其在靶向药物创新和转化医学研究方面的强大实力。未来,公司将持续以科学驱动创新,深化药物与诊断的协同开发,推动创新疗法更快、更广地惠及全球患者。 $和誉-B(022","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d593319bcc93cadfa85b7a206c9eab3","width":"472","height":"50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958509180941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406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9235296813640,"gmtCreate":1762908572303,"gmtModify":1762908578177,"author":{"id":"4143269081778110","authorId":"4143269081778110","name":"和誉医药","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db09e4e1f90e3f4deff5b93da1d691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43269081778110","authorIdStr":"4143269081778110"},"themes":[],"title":"BD强援助阵,和誉医药加速创新药商业化步伐","htmlText":"2025年11月12日,和誉医药(港交所代码:02256)宣布,Praveen Kudithipudi博士正式受聘担任公司BD顾问。凭借在全球生物医药行业20余年的深厚积淀,Kudithipudi博士的加盟将为和誉医药的全球BD创新战略注入强劲动能。 <a href=\"https://laohu8.com/S/02256\">$和誉-B(02256)$</a> Kudithipudi博士深耕生物医药领域超过20年,拥有丰富的业务拓展、风险投资、项目孵化和战略咨询经验。过去10年间,他主导或参与的项目可披露金额累计超过30亿美元,涵盖从早期创新到商业化合作的多个阶段。目前,Kudithipudi博士担任BullFrog AI首席业务发展官(Chief Business Development Officer),并曾在Deep Genomics、大冢制药、WestPark Capital等国际知名企业和机构担任要职。 在BD领域,Kudithipudi博士成功推动多项重磅合作。他曾作为BD团队成员,促成大冢制药与住友制药达成多个中枢神经系统(CNS)产品的合作开发协议,总金额高达8.9亿美元。他还将一家白介素-11(IL-11)抑制剂Biotech引荐给一家大型制药企业,后者随之以每款产品最高可达1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收购了该平台。近期,他代表BullFrog AI成功与Sygnature Discovery达成合作协议。这些成就充分彰显了其卓越的全球BD能力和战略眼光。 在投资领域,Kudithipudi博士累计参与超过50个项目,涉及资金总额近9亿美元。其中,已有3家公司在他任职期间成功完成IPO,凸显其在资本运作和产业赋能方面的深厚实力与卓越判断力。 “我们非常高兴Kudithipudi博士加入和誉,成为我们的BD顾问。”和誉医药创始人兼CEO徐耀昌博士表示,“他的国际化视","listText":"2025年11月12日,和誉医药(港交所代码:02256)宣布,Praveen Kudithipudi博士正式受聘担任公司BD顾问。凭借在全球生物医药行业20余年的深厚积淀,Kudithipudi博士的加盟将为和誉医药的全球BD创新战略注入强劲动能。 <a href=\"https://laohu8.com/S/02256\">$和誉-B(02256)$</a> Kudithipudi博士深耕生物医药领域超过20年,拥有丰富的业务拓展、风险投资、项目孵化和战略咨询经验。过去10年间,他主导或参与的项目可披露金额累计超过30亿美元,涵盖从早期创新到商业化合作的多个阶段。目前,Kudithipudi博士担任BullFrog AI首席业务发展官(Chief Business Development Officer),并曾在Deep Genomics、大冢制药、WestPark Capital等国际知名企业和机构担任要职。 在BD领域,Kudithipudi博士成功推动多项重磅合作。他曾作为BD团队成员,促成大冢制药与住友制药达成多个中枢神经系统(CNS)产品的合作开发协议,总金额高达8.9亿美元。他还将一家白介素-11(IL-11)抑制剂Biotech引荐给一家大型制药企业,后者随之以每款产品最高可达1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收购了该平台。近期,他代表BullFrog AI成功与Sygnature Discovery达成合作协议。这些成就充分彰显了其卓越的全球BD能力和战略眼光。 在投资领域,Kudithipudi博士累计参与超过50个项目,涉及资金总额近9亿美元。其中,已有3家公司在他任职期间成功完成IPO,凸显其在资本运作和产业赋能方面的深厚实力与卓越判断力。 “我们非常高兴Kudithipudi博士加入和誉,成为我们的BD顾问。”和誉医药创始人兼CEO徐耀昌博士表示,“他的国际化视","text":"2025年11月12日,和誉医药(港交所代码:02256)宣布,Praveen Kudithipudi博士正式受聘担任公司BD顾问。凭借在全球生物医药行业20余年的深厚积淀,Kudithipudi博士的加盟将为和誉医药的全球BD创新战略注入强劲动能。 $和誉-B(02256)$ Kudithipudi博士深耕生物医药领域超过20年,拥有丰富的业务拓展、风险投资、项目孵化和战略咨询经验。过去10年间,他主导或参与的项目可披露金额累计超过30亿美元,涵盖从早期创新到商业化合作的多个阶段。目前,Kudithipudi博士担任BullFrog AI首席业务发展官(Chief Business Development Officer),并曾在Deep Genomics、大冢制药、WestPark Capital等国际知名企业和机构担任要职。 在BD领域,Kudithipudi博士成功推动多项重磅合作。他曾作为BD团队成员,促成大冢制药与住友制药达成多个中枢神经系统(CNS)产品的合作开发协议,总金额高达8.9亿美元。他还将一家白介素-11(IL-11)抑制剂Biotech引荐给一家大型制药企业,后者随之以每款产品最高可达1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收购了该平台。近期,他代表BullFrog AI成功与Sygnature Discovery达成合作协议。这些成就充分彰显了其卓越的全球BD能力和战略眼光。 在投资领域,Kudithipudi博士累计参与超过50个项目,涉及资金总额近9亿美元。其中,已有3家公司在他任职期间成功完成IPO,凸显其在资本运作和产业赋能方面的深厚实力与卓越判断力。 “我们非常高兴Kudithipudi博士加入和誉,成为我们的BD顾问。”和誉医药创始人兼CEO徐耀昌博士表示,“他的国际化视","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923529681364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760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6765227937936,"gmtCreate":1762303176989,"gmtModify":1762307486459,"author":{"id":"4143269081778110","authorId":"4143269081778110","name":"和誉医药","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db09e4e1f90e3f4deff5b93da1d691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43269081778110","authorIdStr":"4143269081778110"},"themes":[],"title":"首次覆盖、目标价27.1港币,高盛看好和誉的三个理由","htmlText":"转自:王药药的小日常 今年,越来越多的外资,开始关注到国内创新药企。 比如,近期高盛对中国小市值生物科技公司的分析,首次覆盖和誉医药(2256.HK),直接给出“买入”评级,认定该公司是小市值中国生物科技企业的优秀代表,并给出了27.1港币的目标价。 <a href=\"https://laohu8.com/S/02256\">$和誉-B(02256)$</a> 为什么和誉能让高盛如此青睐? 高盛在报告里明确提到,中国小型生物科技公司要从“存活”走向“壮大”,关键得抓牢三个核心:高效研发能力、差异化管线、坚定的全球合作伙伴。这些是推动中国小型生物科技公司成长的关键驱动力。而在高盛看来,和誉恰好拥有这三点。 看好的三要素 一、高效的研发能力: 自成立以来,和誉始终专注于小分子研发,积累了丰富的小分子药物开发经验,并拥有一支规模可观且持续壮大的研发团队。 依靠在小分子药物研发方面拥有深厚的专业能力,目前已建立起包含22个候选药物的丰富管线(其中12个已进入临床阶段),核心产品匹米替尼聚焦罕见病腱鞘巨细胞瘤(TGCT)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同类最佳的CSF-1R抑制剂。 二、差异化管线: 高盛重点分析了和誉的管线策略:以小分子抗肿瘤药为基础,向ADC、自身免疫/代谢疾病延伸,每一步都有明确的“差异化”打法。 首先是匹米替尼,该药聚焦罕见病TGCT和cGvHD。目前在中国处于NDA审查阶段,美国/欧洲即将申请,匹米替尼在TGCT中显示出具有竞争力的客观缓解率和更好的安全性特征,对比已上市药物pexidartinib、vimseltinib。安全性问题很关键,依靠这点匹米替尼做到的不止是竞争,更是取代。 在高盛看来,和誉聚焦竞争较少的领域却做到BIC,也是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尽管属于罕见病,但估计TGCT在全球的可触达市场规模可达36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该疾病通常需要长期","listText":"转自:王药药的小日常 今年,越来越多的外资,开始关注到国内创新药企。 比如,近期高盛对中国小市值生物科技公司的分析,首次覆盖和誉医药(2256.HK),直接给出“买入”评级,认定该公司是小市值中国生物科技企业的优秀代表,并给出了27.1港币的目标价。 <a href=\"https://laohu8.com/S/02256\">$和誉-B(02256)$</a> 为什么和誉能让高盛如此青睐? 高盛在报告里明确提到,中国小型生物科技公司要从“存活”走向“壮大”,关键得抓牢三个核心:高效研发能力、差异化管线、坚定的全球合作伙伴。这些是推动中国小型生物科技公司成长的关键驱动力。而在高盛看来,和誉恰好拥有这三点。 看好的三要素 一、高效的研发能力: 自成立以来,和誉始终专注于小分子研发,积累了丰富的小分子药物开发经验,并拥有一支规模可观且持续壮大的研发团队。 依靠在小分子药物研发方面拥有深厚的专业能力,目前已建立起包含22个候选药物的丰富管线(其中12个已进入临床阶段),核心产品匹米替尼聚焦罕见病腱鞘巨细胞瘤(TGCT)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同类最佳的CSF-1R抑制剂。 二、差异化管线: 高盛重点分析了和誉的管线策略:以小分子抗肿瘤药为基础,向ADC、自身免疫/代谢疾病延伸,每一步都有明确的“差异化”打法。 首先是匹米替尼,该药聚焦罕见病TGCT和cGvHD。目前在中国处于NDA审查阶段,美国/欧洲即将申请,匹米替尼在TGCT中显示出具有竞争力的客观缓解率和更好的安全性特征,对比已上市药物pexidartinib、vimseltinib。安全性问题很关键,依靠这点匹米替尼做到的不止是竞争,更是取代。 在高盛看来,和誉聚焦竞争较少的领域却做到BIC,也是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尽管属于罕见病,但估计TGCT在全球的可触达市场规模可达36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该疾病通常需要长期","text":"转自:王药药的小日常 今年,越来越多的外资,开始关注到国内创新药企。 比如,近期高盛对中国小市值生物科技公司的分析,首次覆盖和誉医药(2256.HK),直接给出“买入”评级,认定该公司是小市值中国生物科技企业的优秀代表,并给出了27.1港币的目标价。 $和誉-B(02256)$ 为什么和誉能让高盛如此青睐? 高盛在报告里明确提到,中国小型生物科技公司要从“存活”走向“壮大”,关键得抓牢三个核心:高效研发能力、差异化管线、坚定的全球合作伙伴。这些是推动中国小型生物科技公司成长的关键驱动力。而在高盛看来,和誉恰好拥有这三点。 看好的三要素 一、高效的研发能力: 自成立以来,和誉始终专注于小分子研发,积累了丰富的小分子药物开发经验,并拥有一支规模可观且持续壮大的研发团队。 依靠在小分子药物研发方面拥有深厚的专业能力,目前已建立起包含22个候选药物的丰富管线(其中12个已进入临床阶段),核心产品匹米替尼聚焦罕见病腱鞘巨细胞瘤(TGCT)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同类最佳的CSF-1R抑制剂。 二、差异化管线: 高盛重点分析了和誉的管线策略:以小分子抗肿瘤药为基础,向ADC、自身免疫/代谢疾病延伸,每一步都有明确的“差异化”打法。 首先是匹米替尼,该药聚焦罕见病TGCT和cGvHD。目前在中国处于NDA审查阶段,美国/欧洲即将申请,匹米替尼在TGCT中显示出具有竞争力的客观缓解率和更好的安全性特征,对比已上市药物pexidartinib、vimseltinib。安全性问题很关键,依靠这点匹米替尼做到的不止是竞争,更是取代。 在高盛看来,和誉聚焦竞争较少的领域却做到BIC,也是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尽管属于罕见病,但估计TGCT在全球的可触达市场规模可达36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该疾病通常需要长期","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d5d713dab9321017c6e887e682a571a","width":"554","height":"139"},{"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9334a37b3eab93881458175f98e7a74","width":"554","height":"32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e4376769c392b39cee123c8529ac377","width":"554","height":"24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76522793793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445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6539179041432,"gmtCreate":1762247906978,"gmtModify":1762248223912,"author":{"id":"4143269081778110","authorId":"4143269081778110","name":"和誉医药","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db09e4e1f90e3f4deff5b93da1d691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43269081778110","authorIdStr":"4143269081778110"},"themes":[],"title":"和誉巨大估值预期差,爆了!","htmlText":"转自潮药Bar,作者Jerry.Z 这几天和誉开了研发日,带来了满满的诚意。Jerry也在和朋友讨论目前和誉的估值状况,很有意思的是,和誉最有潜力的小分子PD-L1抑制剂-absk043,居然居然大部分人的预期中是没有给估值的! <a href=\"https://laohu8.com/S/02256\">$和誉-B(02256)$</a> 而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预期差! PD-1,PD-L1单抗确实引领了一个时代,但是它也有桎梏,有听说过PD-(L)单抗和其它小分子药物联用的吗?联用的不多。有听说过PD-(L)1单抗和三代EGFR TKI抑制剂联用的吗? 先看一个动物试验,MPO在中性粒细胞中大量表达,并在细胞活化时分泌,因此被视为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物。我们这里按照下图所示的方式进行给药,我们可以看到下图的结果,在PD-1单抗联用奥希替尼的组中,MPO positive cell的比例显著高于其它组。奥希替尼单药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中促炎细胞因子(包括IFN-γ、IL-2、IL-5、TNF-α和IL-12p70)的水平也更高,这表明研究发现,联合疗法会促进炎症因子释放,加重正常肺组织损伤。但协同效应产生肺部炎症的机制仍不明确。 然后我们看TATTON,阿斯利康做的一项临床Ib期试验,这项临床Ib期试验中得到了明确的结论,由于ILD报告增加,度伐利尤单抗不能喝奥希替尼联用。 这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遗憾,最强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没办法和最强的激酶抑制剂联合用药。 但是目前,和誉正在想办法突破这个遗憾!根据和誉研发PPT的介绍,PD-L1小分子抑制剂联用三代TKI的安全性要优于PD-L1抗体,且没有观察到间质性肺炎。 这才是ABSK043要上天的想象力所在,从此搭上了和三代TKI联用的快车! 鉴于ABSK043将要在肺癌打开空间,给它的销售峰值笔者认为可以和参考伏美替尼的销售峰值,而","listText":"转自潮药Bar,作者Jerry.Z 这几天和誉开了研发日,带来了满满的诚意。Jerry也在和朋友讨论目前和誉的估值状况,很有意思的是,和誉最有潜力的小分子PD-L1抑制剂-absk043,居然居然大部分人的预期中是没有给估值的! <a href=\"https://laohu8.com/S/02256\">$和誉-B(02256)$</a> 而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预期差! PD-1,PD-L1单抗确实引领了一个时代,但是它也有桎梏,有听说过PD-(L)单抗和其它小分子药物联用的吗?联用的不多。有听说过PD-(L)1单抗和三代EGFR TKI抑制剂联用的吗? 先看一个动物试验,MPO在中性粒细胞中大量表达,并在细胞活化时分泌,因此被视为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物。我们这里按照下图所示的方式进行给药,我们可以看到下图的结果,在PD-1单抗联用奥希替尼的组中,MPO positive cell的比例显著高于其它组。奥希替尼单药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中促炎细胞因子(包括IFN-γ、IL-2、IL-5、TNF-α和IL-12p70)的水平也更高,这表明研究发现,联合疗法会促进炎症因子释放,加重正常肺组织损伤。但协同效应产生肺部炎症的机制仍不明确。 然后我们看TATTON,阿斯利康做的一项临床Ib期试验,这项临床Ib期试验中得到了明确的结论,由于ILD报告增加,度伐利尤单抗不能喝奥希替尼联用。 这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遗憾,最强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没办法和最强的激酶抑制剂联合用药。 但是目前,和誉正在想办法突破这个遗憾!根据和誉研发PPT的介绍,PD-L1小分子抑制剂联用三代TKI的安全性要优于PD-L1抗体,且没有观察到间质性肺炎。 这才是ABSK043要上天的想象力所在,从此搭上了和三代TKI联用的快车! 鉴于ABSK043将要在肺癌打开空间,给它的销售峰值笔者认为可以和参考伏美替尼的销售峰值,而","text":"转自潮药Bar,作者Jerry.Z 这几天和誉开了研发日,带来了满满的诚意。Jerry也在和朋友讨论目前和誉的估值状况,很有意思的是,和誉最有潜力的小分子PD-L1抑制剂-absk043,居然居然大部分人的预期中是没有给估值的! $和誉-B(02256)$ 而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预期差! PD-1,PD-L1单抗确实引领了一个时代,但是它也有桎梏,有听说过PD-(L)单抗和其它小分子药物联用的吗?联用的不多。有听说过PD-(L)1单抗和三代EGFR TKI抑制剂联用的吗? 先看一个动物试验,MPO在中性粒细胞中大量表达,并在细胞活化时分泌,因此被视为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物。我们这里按照下图所示的方式进行给药,我们可以看到下图的结果,在PD-1单抗联用奥希替尼的组中,MPO positive cell的比例显著高于其它组。奥希替尼单药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中促炎细胞因子(包括IFN-γ、IL-2、IL-5、TNF-α和IL-12p70)的水平也更高,这表明研究发现,联合疗法会促进炎症因子释放,加重正常肺组织损伤。但协同效应产生肺部炎症的机制仍不明确。 然后我们看TATTON,阿斯利康做的一项临床Ib期试验,这项临床Ib期试验中得到了明确的结论,由于ILD报告增加,度伐利尤单抗不能喝奥希替尼联用。 这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遗憾,最强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没办法和最强的激酶抑制剂联合用药。 但是目前,和誉正在想办法突破这个遗憾!根据和誉研发PPT的介绍,PD-L1小分子抑制剂联用三代TKI的安全性要优于PD-L1抗体,且没有观察到间质性肺炎。 这才是ABSK043要上天的想象力所在,从此搭上了和三代TKI联用的快车! 鉴于ABSK043将要在肺癌打开空间,给它的销售峰值笔者认为可以和参考伏美替尼的销售峰值,而","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4a4d0e58b1ac55becc407a3f18c814b","width":"554","height":"20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bcfc533cb93a646f8184bdca6d7d14a","width":"424","height":"43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6a747208b34197140c4d8d2593e7a2e","width":"554","height":"21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53917904143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492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6036286144720,"gmtCreate":1762133271473,"gmtModify":1762136428338,"author":{"id":"4143269081778110","authorId":"4143269081778110","name":"和誉医药","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db09e4e1f90e3f4deff5b93da1d691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43269081778110","authorIdStr":"4143269081778110"},"themes":[],"title":"新华社上海证券报:和誉医药徐耀昌:“从0到1”拓路中国创新药","htmlText":"徐耀昌博士 记者 王墨璞嘉 从深耕礼来、诺华等跨国药企核心研发体系,到掌舵和誉勾画中国创新药新图景,和誉董事会主席徐耀昌的职业生涯始终以“创新药研发”为轴心,在业内烙下多次“从0到1”的突破印记。 <a href=\"https://laohu8.com/S/02256\">$和誉-B(02256)$</a> 在近日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徐耀昌总结出中国创新药企“后来居上”的三重关键:一要融合大小企业优势,兼具小公司的敏捷效率与大公司的平台视野;二要锚定临床未满足需求,不跟风做“me-too”药物,而是坚持做“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药物,真正惠及患者;三要在创新药的研发长跑中,筑稳资金与人才的长期储备,行稳致远。 积淀中外医药实践经验 三次“从0到1” 深耕医药业数十载,徐耀昌的职业生涯始终贯穿着“从0到1”的拓荒底色——促成礼来在华组建化学CRO公司、助力诺华落地中国研发中心、推动豪森药业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每一步都为中国创新药行业埋下伏笔。 2002年,任职礼来的徐耀昌敏锐洞察跨国药企人才瓶颈与中国人才红利的错位,主动向礼来管理层提议搭建合作桥梁,最终推动化学探索者(ChemExplorer)研发中心成立。这家专注服务礼来的CRO公司,从20人规模扩展至150人,不仅解了礼来研发人力之困,更成了中国生物医药人才接触国际研发标准的“黄埔军校”。 “那批人后来成了中国创新药行业的骨干,算是无意中为行业创新播种了。”徐耀昌回忆道。 2007年,凭借在礼来的经验,徐耀昌牵头筹建诺华中国研发中心。面对诺华10亿美元打造世界级平台的期许,徐耀昌勇敢接受挑战,在实践中淬炼出关键认知:“本土化并非简单复制,而需贴合中国实际做调整。” 2012年,徐耀昌加盟豪森药业,开启第三次“从0到1”。从寻访科学家、搭建实验室起步,四年间推动阿美替尼等创新药进入","listText":"徐耀昌博士 记者 王墨璞嘉 从深耕礼来、诺华等跨国药企核心研发体系,到掌舵和誉勾画中国创新药新图景,和誉董事会主席徐耀昌的职业生涯始终以“创新药研发”为轴心,在业内烙下多次“从0到1”的突破印记。 <a href=\"https://laohu8.com/S/02256\">$和誉-B(02256)$</a> 在近日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徐耀昌总结出中国创新药企“后来居上”的三重关键:一要融合大小企业优势,兼具小公司的敏捷效率与大公司的平台视野;二要锚定临床未满足需求,不跟风做“me-too”药物,而是坚持做“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药物,真正惠及患者;三要在创新药的研发长跑中,筑稳资金与人才的长期储备,行稳致远。 积淀中外医药实践经验 三次“从0到1” 深耕医药业数十载,徐耀昌的职业生涯始终贯穿着“从0到1”的拓荒底色——促成礼来在华组建化学CRO公司、助力诺华落地中国研发中心、推动豪森药业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每一步都为中国创新药行业埋下伏笔。 2002年,任职礼来的徐耀昌敏锐洞察跨国药企人才瓶颈与中国人才红利的错位,主动向礼来管理层提议搭建合作桥梁,最终推动化学探索者(ChemExplorer)研发中心成立。这家专注服务礼来的CRO公司,从20人规模扩展至150人,不仅解了礼来研发人力之困,更成了中国生物医药人才接触国际研发标准的“黄埔军校”。 “那批人后来成了中国创新药行业的骨干,算是无意中为行业创新播种了。”徐耀昌回忆道。 2007年,凭借在礼来的经验,徐耀昌牵头筹建诺华中国研发中心。面对诺华10亿美元打造世界级平台的期许,徐耀昌勇敢接受挑战,在实践中淬炼出关键认知:“本土化并非简单复制,而需贴合中国实际做调整。” 2012年,徐耀昌加盟豪森药业,开启第三次“从0到1”。从寻访科学家、搭建实验室起步,四年间推动阿美替尼等创新药进入","text":"徐耀昌博士 记者 王墨璞嘉 从深耕礼来、诺华等跨国药企核心研发体系,到掌舵和誉勾画中国创新药新图景,和誉董事会主席徐耀昌的职业生涯始终以“创新药研发”为轴心,在业内烙下多次“从0到1”的突破印记。 $和誉-B(02256)$ 在近日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徐耀昌总结出中国创新药企“后来居上”的三重关键:一要融合大小企业优势,兼具小公司的敏捷效率与大公司的平台视野;二要锚定临床未满足需求,不跟风做“me-too”药物,而是坚持做“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药物,真正惠及患者;三要在创新药的研发长跑中,筑稳资金与人才的长期储备,行稳致远。 积淀中外医药实践经验 三次“从0到1” 深耕医药业数十载,徐耀昌的职业生涯始终贯穿着“从0到1”的拓荒底色——促成礼来在华组建化学CRO公司、助力诺华落地中国研发中心、推动豪森药业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每一步都为中国创新药行业埋下伏笔。 2002年,任职礼来的徐耀昌敏锐洞察跨国药企人才瓶颈与中国人才红利的错位,主动向礼来管理层提议搭建合作桥梁,最终推动化学探索者(ChemExplorer)研发中心成立。这家专注服务礼来的CRO公司,从20人规模扩展至150人,不仅解了礼来研发人力之困,更成了中国生物医药人才接触国际研发标准的“黄埔军校”。 “那批人后来成了中国创新药行业的骨干,算是无意中为行业创新播种了。”徐耀昌回忆道。 2007年,凭借在礼来的经验,徐耀昌牵头筹建诺华中国研发中心。面对诺华10亿美元打造世界级平台的期许,徐耀昌勇敢接受挑战,在实践中淬炼出关键认知:“本土化并非简单复制,而需贴合中国实际做调整。” 2012年,徐耀昌加盟豪森药业,开启第三次“从0到1”。从寻访科学家、搭建实验室起步,四年间推动阿美替尼等创新药进入","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9f1cba7364358d3d5ec7e21f7e335e6","width":"500","height":"74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0362861447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516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6023482220872,"gmtCreate":1762130284301,"gmtModify":1762136332736,"author":{"id":"4143269081778110","authorId":"4143269081778110","name":"和誉医药","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db09e4e1f90e3f4deff5b93da1d691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43269081778110","authorIdStr":"4143269081778110"},"themes":[],"title":"和誉医药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剂ABSK043联合艾力斯戈来雷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完成II期临床首例患者给","htmlText":"2025年11月3日,上海和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誉医药”,港交所代码:02256)宣布,其在研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剂ABSK043与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力斯”,上交所代码:688578)KRAS G12C抑制剂戈来雷塞片联合用于治疗KRAS G12C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II期临床研究已顺利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a href=\"https://laohu8.com/S/02256\">$和誉-B(02256)$</a> 本研究是一项开放性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ABSK043联合枸橼酸戈来雷塞治疗携带KRAS G12C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及有效性。该研究已于2025年8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的临床试验申请(IND)批准,首例患者成功给药标志着这一极具潜力的联合疗法临床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KRAS是人类癌症中最常见的致癌驱动基因之一,其中KRAS G12C突变在NSCLC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14%[1-3]。和誉医药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剂ABSK043在先前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期临床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尤其在PD-L1高表达组、EGFR突变组和KRAS突变组中表现出更高的有效率。 关于ABSK043 ABSK043为一款全新的具备优异活性及高度选择性的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剂。癌细胞可以利用PD-1及其配体PD-L1这些免疫检查点来逃避免疫监管和清除,抑制或限制T细胞应答。ABSK043可与PD-L1受体特异性结合并诱导其从细胞表面内吞,有效地抑制PD-1/PD-L1的相互作用,解除PD-L1介导的T细胞活化抑制作用。ABSK043在多个临床前模型中展现出与已获批PD-L1抗体相当的抗肿瘤功效。截止目前,全球已有多款PD-1/P","listText":"2025年11月3日,上海和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誉医药”,港交所代码:02256)宣布,其在研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剂ABSK043与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力斯”,上交所代码:688578)KRAS G12C抑制剂戈来雷塞片联合用于治疗KRAS G12C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II期临床研究已顺利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a href=\"https://laohu8.com/S/02256\">$和誉-B(02256)$</a> 本研究是一项开放性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ABSK043联合枸橼酸戈来雷塞治疗携带KRAS G12C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及有效性。该研究已于2025年8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的临床试验申请(IND)批准,首例患者成功给药标志着这一极具潜力的联合疗法临床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KRAS是人类癌症中最常见的致癌驱动基因之一,其中KRAS G12C突变在NSCLC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14%[1-3]。和誉医药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剂ABSK043在先前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期临床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尤其在PD-L1高表达组、EGFR突变组和KRAS突变组中表现出更高的有效率。 关于ABSK043 ABSK043为一款全新的具备优异活性及高度选择性的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剂。癌细胞可以利用PD-1及其配体PD-L1这些免疫检查点来逃避免疫监管和清除,抑制或限制T细胞应答。ABSK043可与PD-L1受体特异性结合并诱导其从细胞表面内吞,有效地抑制PD-1/PD-L1的相互作用,解除PD-L1介导的T细胞活化抑制作用。ABSK043在多个临床前模型中展现出与已获批PD-L1抗体相当的抗肿瘤功效。截止目前,全球已有多款PD-1/P","text":"2025年11月3日,上海和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誉医药”,港交所代码:02256)宣布,其在研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剂ABSK043与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力斯”,上交所代码:688578)KRAS G12C抑制剂戈来雷塞片联合用于治疗KRAS G12C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II期临床研究已顺利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和誉-B(02256)$ 本研究是一项开放性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ABSK043联合枸橼酸戈来雷塞治疗携带KRAS G12C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及有效性。该研究已于2025年8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的临床试验申请(IND)批准,首例患者成功给药标志着这一极具潜力的联合疗法临床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KRAS是人类癌症中最常见的致癌驱动基因之一,其中KRAS G12C突变在NSCLC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14%[1-3]。和誉医药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剂ABSK043在先前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期临床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尤其在PD-L1高表达组、EGFR突变组和KRAS突变组中表现出更高的有效率。 关于ABSK043 ABSK043为一款全新的具备优异活性及高度选择性的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剂。癌细胞可以利用PD-1及其配体PD-L1这些免疫检查点来逃避免疫监管和清除,抑制或限制T细胞应答。ABSK043可与PD-L1受体特异性结合并诱导其从细胞表面内吞,有效地抑制PD-1/PD-L1的相互作用,解除PD-L1介导的T细胞活化抑制作用。ABSK043在多个临床前模型中展现出与已获批PD-L1抗体相当的抗肿瘤功效。截止目前,全球已有多款PD-1/P","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02348222087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521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5144114742072,"gmtCreate":1761893191379,"gmtModify":1761895294480,"author":{"id":"4143269081778110","authorId":"4143269081778110","name":"和誉医药","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db09e4e1f90e3f4deff5b93da1d691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43269081778110","authorIdStr":"4143269081778110"},"themes":[],"title":"智通财经:透过和誉-B(02256)研发日,看其打造FIC/BIC创新管线的深度与广度","htmlText":"转自:智通财经 近年来,凭借自身强劲的新药研发、完善的全球临床开发能力、高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深化的国际合作等优势, <a href=\"https://laohu8.com/S/02256\">$和誉-B(02256)$</a> 在“源头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此过程中,和誉不断强化和巩固自身在小分子平台与管线方面的领导力,形成了从临床前到注册临床阶段的全周期梯队布局,并建立了多种潜在的同类最佳或同类首创资产和组合。公司目前有22款在研药物,有10余款药物已进入临床研发阶段。如今,这些成果都集中体现在公司10月30日召开的2025研发日活动中。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此次研发日活动以“和力聚梦 誉创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数十家国内外投资机构代表、临床专家和媒体人士,与和誉医药管理层及研发团队共话公司创新研发布局和临床进展。 而会中,包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徐耀昌、首席医学官嵇靖、和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喻红平、生物执行总监应海燕和药化执行总监邓海兵等相关负责人针对包括核心品种匹米替尼在内的整体创新管线的最新研发进展作了,并着重介绍了具有显著临床潜力的小分子FGFR4抑制剂依帕戈替尼(ABSK-011)以及ABSK-43、ABSK-61等在研重磅研发品种,还分享了公司在自免等非肿瘤领域的创新探索。 其背后不仅体现了和誉一直秉持的“深度+广度”的双轮驱动策略,还彰显了公司以全球创新为核心的强劲内生增长力。 持续深挖“十亿美元分子”开发潜力 和誉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徐耀昌在此次研发日活动开场致辞中表示,“和誉持续致力于在肿瘤及其他疾病领域开发具有差异化的创新疗法,以满足中国及全球患者尚未满足的关键临床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将研发置于战略核心位置,视其为驱动未来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回报的核心引擎,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和誉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徐耀昌博士 而目前实现公司创新价","listText":"转自:智通财经 近年来,凭借自身强劲的新药研发、完善的全球临床开发能力、高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深化的国际合作等优势, <a href=\"https://laohu8.com/S/02256\">$和誉-B(02256)$</a> 在“源头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此过程中,和誉不断强化和巩固自身在小分子平台与管线方面的领导力,形成了从临床前到注册临床阶段的全周期梯队布局,并建立了多种潜在的同类最佳或同类首创资产和组合。公司目前有22款在研药物,有10余款药物已进入临床研发阶段。如今,这些成果都集中体现在公司10月30日召开的2025研发日活动中。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此次研发日活动以“和力聚梦 誉创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数十家国内外投资机构代表、临床专家和媒体人士,与和誉医药管理层及研发团队共话公司创新研发布局和临床进展。 而会中,包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徐耀昌、首席医学官嵇靖、和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喻红平、生物执行总监应海燕和药化执行总监邓海兵等相关负责人针对包括核心品种匹米替尼在内的整体创新管线的最新研发进展作了,并着重介绍了具有显著临床潜力的小分子FGFR4抑制剂依帕戈替尼(ABSK-011)以及ABSK-43、ABSK-61等在研重磅研发品种,还分享了公司在自免等非肿瘤领域的创新探索。 其背后不仅体现了和誉一直秉持的“深度+广度”的双轮驱动策略,还彰显了公司以全球创新为核心的强劲内生增长力。 持续深挖“十亿美元分子”开发潜力 和誉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徐耀昌在此次研发日活动开场致辞中表示,“和誉持续致力于在肿瘤及其他疾病领域开发具有差异化的创新疗法,以满足中国及全球患者尚未满足的关键临床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将研发置于战略核心位置,视其为驱动未来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回报的核心引擎,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和誉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徐耀昌博士 而目前实现公司创新价","text":"转自:智通财经 近年来,凭借自身强劲的新药研发、完善的全球临床开发能力、高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深化的国际合作等优势, $和誉-B(02256)$ 在“源头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此过程中,和誉不断强化和巩固自身在小分子平台与管线方面的领导力,形成了从临床前到注册临床阶段的全周期梯队布局,并建立了多种潜在的同类最佳或同类首创资产和组合。公司目前有22款在研药物,有10余款药物已进入临床研发阶段。如今,这些成果都集中体现在公司10月30日召开的2025研发日活动中。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此次研发日活动以“和力聚梦 誉创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数十家国内外投资机构代表、临床专家和媒体人士,与和誉医药管理层及研发团队共话公司创新研发布局和临床进展。 而会中,包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徐耀昌、首席医学官嵇靖、和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喻红平、生物执行总监应海燕和药化执行总监邓海兵等相关负责人针对包括核心品种匹米替尼在内的整体创新管线的最新研发进展作了,并着重介绍了具有显著临床潜力的小分子FGFR4抑制剂依帕戈替尼(ABSK-011)以及ABSK-43、ABSK-61等在研重磅研发品种,还分享了公司在自免等非肿瘤领域的创新探索。 其背后不仅体现了和誉一直秉持的“深度+广度”的双轮驱动策略,还彰显了公司以全球创新为核心的强劲内生增长力。 持续深挖“十亿美元分子”开发潜力 和誉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徐耀昌在此次研发日活动开场致辞中表示,“和誉持续致力于在肿瘤及其他疾病领域开发具有差异化的创新疗法,以满足中国及全球患者尚未满足的关键临床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将研发置于战略核心位置,视其为驱动未来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回报的核心引擎,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和誉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徐耀昌博士 而目前实现公司创新价","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ebaa685d1d32ed2fb15f8cceb43df4c","width":"553","height":"36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514411474207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465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5140798218864,"gmtCreate":1761892137819,"gmtModify":1761892548909,"author":{"id":"4143269081778110","authorId":"4143269081778110","name":"和誉医药","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db09e4e1f90e3f4deff5b93da1d691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43269081778110","authorIdStr":"4143269081778110"},"themes":[],"title":"医药跟踪——和誉医药研发日","htmlText":"转自:王药药的小日常 最近18A研发日有点密集,从映恩生物开始跟踪了一批,今天是 <a href=\"https://laohu8.com/S/02256\">$和誉-B(02256)$</a> 。因为对于和誉医药一直比较看好,也就专门做个记录。 1、给公司的务实点个赞。研发日,是一家创新药企给外界展示的核心窗口,基本也就会聚焦在优势、亮点。和誉医药不例外,但也有不一样。徐博开场特意强调,不是为了说自己做的多好,而是坦诚沟通,分享思考和探索的方向,让市场更能理解一家公司的运行脉络。确实,后续其它高管的演讲,也都非常务实。 2、核心管线,高效推进ing 和誉医药目前的核心管线,主要是4个,FGFR4抑制剂011、口服PD- L1抑制剂043、FGFR2/3抑制剂061、CSF-1R抑制剂021。 关于竞争力和应用前景,管理层谈了很多,透露了不少增量信息。比如。011的今年的入组计划已经完成。超预期完成了,效率高。 061安全性,目前的数据看着比竞对要好,虽然也有角膜反应,但是恢复的快,这是小分子的优势。 并且,管理层还回答了市场的一些疑惑。比如,043是市场焦点,主要聚焦在两个问题:第一,口服PD- L1的安全性优势逻辑是什么?第二,与其它口服PD- L1的优势是什么? 管理层做了非常清晰的回答。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与抗体相比,没有免疫原性;半衰期短,剂量调整方便。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分子的优势。小分子是非常复杂的,不是简单的从注射到口服。比如,一个分子的选择性在什么范围才是恰当的,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努力,更需要运气,管理层谈到,和誉试了1000多次,才找出来043分子。所以,为什么比其他分子好,藏在努力、实力以及运气中。 总体来说,接下来几个核心管线的重要节点,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3、和誉早期布局的思考,更全面的认识 除了对核心管线的梳理之外,此次研发日最大的收获,是","listText":"转自:王药药的小日常 最近18A研发日有点密集,从映恩生物开始跟踪了一批,今天是 <a href=\"https://laohu8.com/S/02256\">$和誉-B(02256)$</a> 。因为对于和誉医药一直比较看好,也就专门做个记录。 1、给公司的务实点个赞。研发日,是一家创新药企给外界展示的核心窗口,基本也就会聚焦在优势、亮点。和誉医药不例外,但也有不一样。徐博开场特意强调,不是为了说自己做的多好,而是坦诚沟通,分享思考和探索的方向,让市场更能理解一家公司的运行脉络。确实,后续其它高管的演讲,也都非常务实。 2、核心管线,高效推进ing 和誉医药目前的核心管线,主要是4个,FGFR4抑制剂011、口服PD- L1抑制剂043、FGFR2/3抑制剂061、CSF-1R抑制剂021。 关于竞争力和应用前景,管理层谈了很多,透露了不少增量信息。比如。011的今年的入组计划已经完成。超预期完成了,效率高。 061安全性,目前的数据看着比竞对要好,虽然也有角膜反应,但是恢复的快,这是小分子的优势。 并且,管理层还回答了市场的一些疑惑。比如,043是市场焦点,主要聚焦在两个问题:第一,口服PD- L1的安全性优势逻辑是什么?第二,与其它口服PD- L1的优势是什么? 管理层做了非常清晰的回答。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与抗体相比,没有免疫原性;半衰期短,剂量调整方便。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分子的优势。小分子是非常复杂的,不是简单的从注射到口服。比如,一个分子的选择性在什么范围才是恰当的,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努力,更需要运气,管理层谈到,和誉试了1000多次,才找出来043分子。所以,为什么比其他分子好,藏在努力、实力以及运气中。 总体来说,接下来几个核心管线的重要节点,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3、和誉早期布局的思考,更全面的认识 除了对核心管线的梳理之外,此次研发日最大的收获,是","text":"转自:王药药的小日常 最近18A研发日有点密集,从映恩生物开始跟踪了一批,今天是 $和誉-B(02256)$ 。因为对于和誉医药一直比较看好,也就专门做个记录。 1、给公司的务实点个赞。研发日,是一家创新药企给外界展示的核心窗口,基本也就会聚焦在优势、亮点。和誉医药不例外,但也有不一样。徐博开场特意强调,不是为了说自己做的多好,而是坦诚沟通,分享思考和探索的方向,让市场更能理解一家公司的运行脉络。确实,后续其它高管的演讲,也都非常务实。 2、核心管线,高效推进ing 和誉医药目前的核心管线,主要是4个,FGFR4抑制剂011、口服PD- L1抑制剂043、FGFR2/3抑制剂061、CSF-1R抑制剂021。 关于竞争力和应用前景,管理层谈了很多,透露了不少增量信息。比如。011的今年的入组计划已经完成。超预期完成了,效率高。 061安全性,目前的数据看着比竞对要好,虽然也有角膜反应,但是恢复的快,这是小分子的优势。 并且,管理层还回答了市场的一些疑惑。比如,043是市场焦点,主要聚焦在两个问题:第一,口服PD- L1的安全性优势逻辑是什么?第二,与其它口服PD- L1的优势是什么? 管理层做了非常清晰的回答。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与抗体相比,没有免疫原性;半衰期短,剂量调整方便。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分子的优势。小分子是非常复杂的,不是简单的从注射到口服。比如,一个分子的选择性在什么范围才是恰当的,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努力,更需要运气,管理层谈到,和誉试了1000多次,才找出来043分子。所以,为什么比其他分子好,藏在努力、实力以及运气中。 总体来说,接下来几个核心管线的重要节点,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3、和誉早期布局的思考,更全面的认识 除了对核心管线的梳理之外,此次研发日最大的收获,是","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48a2d62a498e850c49d8a4a1a3529b1","width":"554","height":"25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cc66ed60a03791b05c222a4f377e2ce","width":"554","height":"30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635f09fb49bfee4230c5a99367bb94d","width":"554","height":"306"}],"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514079821886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470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4961431404584,"gmtCreate":1761870937939,"gmtModify":1761873778677,"author":{"id":"4143269081778110","authorId":"4143269081778110","name":"和誉医药","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db09e4e1f90e3f4deff5b93da1d691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43269081778110","authorIdStr":"4143269081778110"},"themes":[],"title":"和誉医药2025研发日成功举办,展示创新管线布局与前沿临床进展","htmlText":"\n \n \n 2025年10月30日,和誉医药(港交所代码:02256.HK)2025研发日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和力聚梦 誉创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数十家国内外投资机构代表、临床专家和媒体人士,与和誉医药管理层及研发团队共话公司创新研发布局和临床进展。 <a href=\"https://laohu8.com/S/02256\">$和誉-B(02256)$</a> 和誉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徐耀昌博士 和誉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徐耀昌博士在开场致辞中阐述了公司的创新研发战略。他表示,和誉医药持续致力于在肿瘤及其他疾病领域开发具有差异化的创新疗法,以满足中国及全球患者尚未满足的关键临床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将研发置于战略核心位置,视其为驱动未来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回报的核心引擎,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中国科学院陈孝平院士通过视频致辞,对和誉医药高选择性小分子FGFR4抑制剂依帕戈替尼(Irpagratinib/ABSK011)给予高度肯定。他指出,晚期肝细胞癌(HCC)缺乏有效的二线治疗方案,而FGF19-FGFR4通路异常激活广泛存在于HCC患者中,因此FGFR4抑制剂有望成为新的有效治疗手段。ABSK011在I期和II期临床研究中显示出40%至50%的有效率,今年5月份启动的注册性临床覆盖全国50余家中心。早期临床疗效超出预期,加之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突破性疗法认定,ABSK011有望成为全球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精准靶向肝癌药物,为患者带来长期生存希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程琪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程琪教授介绍了ABSK011在晚期HCC中的临床进展。单药方面,ABSK-011-101研究显示,ABSK011单药治疗免疫疗法和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mTKI)失败且FGF19过表达的晚期HCC患者ORR达46.7%,mPFS为5\n \n","listText":"2025年10月30日,和誉医药(港交所代码:02256.HK)2025研发日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和力聚梦 誉创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数十家国内外投资机构代表、临床专家和媒体人士,与和誉医药管理层及研发团队共话公司创新研发布局和临床进展。 <a href=\"https://laohu8.com/S/02256\">$和誉-B(02256)$</a> 和誉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徐耀昌博士 和誉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徐耀昌博士在开场致辞中阐述了公司的创新研发战略。他表示,和誉医药持续致力于在肿瘤及其他疾病领域开发具有差异化的创新疗法,以满足中国及全球患者尚未满足的关键临床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将研发置于战略核心位置,视其为驱动未来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回报的核心引擎,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中国科学院陈孝平院士通过视频致辞,对和誉医药高选择性小分子FGFR4抑制剂依帕戈替尼(Irpagratinib/ABSK011)给予高度肯定。他指出,晚期肝细胞癌(HCC)缺乏有效的二线治疗方案,而FGF19-FGFR4通路异常激活广泛存在于HCC患者中,因此FGFR4抑制剂有望成为新的有效治疗手段。ABSK011在I期和II期临床研究中显示出40%至50%的有效率,今年5月份启动的注册性临床覆盖全国50余家中心。早期临床疗效超出预期,加之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突破性疗法认定,ABSK011有望成为全球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精准靶向肝癌药物,为患者带来长期生存希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程琪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程琪教授介绍了ABSK011在晚期HCC中的临床进展。单药方面,ABSK-011-101研究显示,ABSK011单药治疗免疫疗法和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mTKI)失败且FGF19过表达的晚期HCC患者ORR达46.7%,mPFS为5","text":"2025年10月30日,和誉医药(港交所代码:02256.HK)2025研发日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和力聚梦 誉创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数十家国内外投资机构代表、临床专家和媒体人士,与和誉医药管理层及研发团队共话公司创新研发布局和临床进展。 $和誉-B(02256)$ 和誉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徐耀昌博士 和誉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徐耀昌博士在开场致辞中阐述了公司的创新研发战略。他表示,和誉医药持续致力于在肿瘤及其他疾病领域开发具有差异化的创新疗法,以满足中国及全球患者尚未满足的关键临床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将研发置于战略核心位置,视其为驱动未来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回报的核心引擎,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中国科学院陈孝平院士通过视频致辞,对和誉医药高选择性小分子FGFR4抑制剂依帕戈替尼(Irpagratinib/ABSK011)给予高度肯定。他指出,晚期肝细胞癌(HCC)缺乏有效的二线治疗方案,而FGF19-FGFR4通路异常激活广泛存在于HCC患者中,因此FGFR4抑制剂有望成为新的有效治疗手段。ABSK011在I期和II期临床研究中显示出40%至50%的有效率,今年5月份启动的注册性临床覆盖全国50余家中心。早期临床疗效超出预期,加之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突破性疗法认定,ABSK011有望成为全球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精准靶向肝癌药物,为患者带来长期生存希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程琪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程琪教授介绍了ABSK011在晚期HCC中的临床进展。单药方面,ABSK-011-101研究显示,ABSK011单药治疗免疫疗法和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mTKI)失败且FGF19过表达的晚期HCC患者ORR达46.7%,mPFS为5","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27846b63fe69822f5cb5b2e3dd6242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4961431404584","isVote":1,"tweetType":2,"object":{"id":"44a039b5a5af4edbb6eb49149f10f179","tweetId":"494961431404584","videoUrl":"https://1254107296.vod2.myqcloud.com/e2ad4227vodcq1254107296/3862566d5145403703214093320/naafsOpEV80A.mp4","poster":"https://static.tigerbbs.com/027846b63fe69822f5cb5b2e3dd62427"},"viewCount":5795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6,"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2183978086832,"gmtCreate":1761182969592,"gmtModify":1761183950041,"author":{"id":"4143269081778110","authorId":"4143269081778110","name":"和誉医药","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db09e4e1f90e3f4deff5b93da1d691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43269081778110","authorIdStr":"4143269081778110"},"themes":[],"title":"MANEUVER研究惊艳亮相ESMO,破局腱鞘巨细胞瘤治疗困境","htmlText":"转自:世易医健 由北京鼎医公益基金会发起、世易医健(eChinaHealth)协办的“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新进展会议——骨与软组织肿瘤新进展”学术会议,已于柏林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8日完成全球首播。本次会议深度聚焦骨与软组织肿瘤领域的前沿动态,特别是针对腱鞘巨细胞瘤(Tenosynovial Giant Cell Tumor, TGCT)的靶向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引发了肿瘤学界的广泛关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牛晓辉教授应邀担任大会主席并作主题报告。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冯毅教授、天津医院胡永成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杨诚教授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勇教授作为讨论嘉宾,围绕TGCT与MANEUVER研究展开了深度对话与多角度解读,共同梳理其对临床实践的重要启示。 一、主题演讲:TGCT治疗新策略与MANEUVER研究突破 在主题报告环节,牛晓辉教授系统梳理了腱鞘巨细胞瘤的疾病本质、发病机制及创新药物Pimicotinib(ABSK021)的研发脉络与完整的临床研究证据。 疾病认知革新:从炎性病变到肿瘤性疾病的演变 牛教授开篇明义,指出TGCT是一种起源于关节、滑囊或腱鞘滑膜衬里的良性但具有局部侵袭性的软组织肿瘤。其认识历程经历了根本性转变:过去常被称作“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并被归为炎性疾病,如今基于分子水平的研究证实,TGCT实为一种肿瘤性疾病。其核心驱动机制在于CSF1基因发生融合,导致肿瘤性滑膜细胞异常过度分泌集落刺激因子-1(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 CSF-1)。 机制深入解析:Pimicotinib精准靶向肿瘤微环境 牛教授强调,Pimicotinib是一种高选择性的CSF-1受体(CSF-1R)抑制剂。其作用机制并非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是精准地阻断CSF-1与CSF-1R的结合,从而抑制","listText":"转自:世易医健 由北京鼎医公益基金会发起、世易医健(eChinaHealth)协办的“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新进展会议——骨与软组织肿瘤新进展”学术会议,已于柏林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8日完成全球首播。本次会议深度聚焦骨与软组织肿瘤领域的前沿动态,特别是针对腱鞘巨细胞瘤(Tenosynovial Giant Cell Tumor, TGCT)的靶向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引发了肿瘤学界的广泛关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牛晓辉教授应邀担任大会主席并作主题报告。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冯毅教授、天津医院胡永成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杨诚教授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勇教授作为讨论嘉宾,围绕TGCT与MANEUVER研究展开了深度对话与多角度解读,共同梳理其对临床实践的重要启示。 一、主题演讲:TGCT治疗新策略与MANEUVER研究突破 在主题报告环节,牛晓辉教授系统梳理了腱鞘巨细胞瘤的疾病本质、发病机制及创新药物Pimicotinib(ABSK021)的研发脉络与完整的临床研究证据。 疾病认知革新:从炎性病变到肿瘤性疾病的演变 牛教授开篇明义,指出TGCT是一种起源于关节、滑囊或腱鞘滑膜衬里的良性但具有局部侵袭性的软组织肿瘤。其认识历程经历了根本性转变:过去常被称作“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并被归为炎性疾病,如今基于分子水平的研究证实,TGCT实为一种肿瘤性疾病。其核心驱动机制在于CSF1基因发生融合,导致肿瘤性滑膜细胞异常过度分泌集落刺激因子-1(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 CSF-1)。 机制深入解析:Pimicotinib精准靶向肿瘤微环境 牛教授强调,Pimicotinib是一种高选择性的CSF-1受体(CSF-1R)抑制剂。其作用机制并非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是精准地阻断CSF-1与CSF-1R的结合,从而抑制","text":"转自:世易医健 由北京鼎医公益基金会发起、世易医健(eChinaHealth)协办的“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新进展会议——骨与软组织肿瘤新进展”学术会议,已于柏林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8日完成全球首播。本次会议深度聚焦骨与软组织肿瘤领域的前沿动态,特别是针对腱鞘巨细胞瘤(Tenosynovial Giant Cell Tumor, TGCT)的靶向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引发了肿瘤学界的广泛关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牛晓辉教授应邀担任大会主席并作主题报告。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冯毅教授、天津医院胡永成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杨诚教授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勇教授作为讨论嘉宾,围绕TGCT与MANEUVER研究展开了深度对话与多角度解读,共同梳理其对临床实践的重要启示。 一、主题演讲:TGCT治疗新策略与MANEUVER研究突破 在主题报告环节,牛晓辉教授系统梳理了腱鞘巨细胞瘤的疾病本质、发病机制及创新药物Pimicotinib(ABSK021)的研发脉络与完整的临床研究证据。 疾病认知革新:从炎性病变到肿瘤性疾病的演变 牛教授开篇明义,指出TGCT是一种起源于关节、滑囊或腱鞘滑膜衬里的良性但具有局部侵袭性的软组织肿瘤。其认识历程经历了根本性转变:过去常被称作“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并被归为炎性疾病,如今基于分子水平的研究证实,TGCT实为一种肿瘤性疾病。其核心驱动机制在于CSF1基因发生融合,导致肿瘤性滑膜细胞异常过度分泌集落刺激因子-1(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 CSF-1)。 机制深入解析:Pimicotinib精准靶向肿瘤微环境 牛教授强调,Pimicotinib是一种高选择性的CSF-1受体(CSF-1R)抑制剂。其作用机制并非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是精准地阻断CSF-1与CSF-1R的结合,从而抑制","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e5067b98871d8dd4e00a569b6400bb2","width":"553","height":"31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573f15673a97d26aa78093cc7d5d381","width":"553","height":"289"},{"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4611f99dbd566efc81d784cb1e934da","width":"553","height":"31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218397808683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462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follower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