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 7】科技股重挫!低位布局哪一家?

截止目前,“科技7巨头”财报除英伟达以外,已经全部发布!除特斯拉和云业务增长不及微软谷歌的亚马逊以外,其余四家都实现了业绩超预期,财报日股价上涨。周五亚马逊狂跌8.27%,Meta跌3.03%,苹果、英伟达跌超2%,微软、谷歌、特斯拉跌幅均超1%。【本次科技巨头财报,哪一家表现让你觉得惊艳?市场现在给出低位布局机会,上车哪一家?】

AI 带来的变化再次确认了

周五,受美国失业率上升和就业增长放缓的拖累,华尔街股市暴跌,这加剧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以支撑经济的押注。 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通胀效应,令政策制定者保持强硬立场,但交易员们仍纷纷涌入美国国债。 由于投资者寄希望于美联储在上周五公布惨淡的美国就业数据后通过降息来拯救经济,股市在今天盘前收复了上周的部分巨额损失。 周末也出现了很多影响市场的核心变化: 1、特朗普继续狂喷鲍威尔:过于愤怒、过于愚蠢、过于政治化 2、在劳工统计局,特朗普解雇了麦肯塔弗,原因是就业报告疲软,部分原因是5月和6月就业数据大幅下调。(不知道是背锅还是演戏...) 3、阿德里安娜·库格勒周五宣布将辞去美联储理事职位,而该职位原定明年1月到期。 目前特朗普和鲍威尔的斗争开始白热化了,似乎懂王已经等不到鲍威尔到期离任,开始以各种杀鸡儆猴的方式警告鲍威尔了。 毕竟,特朗普希望降低利率,目前这点是他必须跨过去的坎。但是这关似乎不太好过。 一些结构性因素推动着借贷成本的上升,目前这些因素正在上升。政府和企业正在增加债务,以支付减税、军费开支和人工智能投资——这意味着信贷需求的增加。随着婴儿潮一代退休以及中国与美国的脱钩,用于融资这些贷款的储蓄池正在枯竭。 三十多年来,借贷成本的下降改变了整个格局。 华盛顿可以不惜重金不断增加债务。廉价资金推动了美国房地产和股市的繁荣。如今,这一切都发生了逆转,美国面临着未来支付利息的成本将超过国防开支,7%的抵押贷款利率将蚕食房价。 图片 特朗普声称换个新的美联储主席就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虽然目前鲍威尔掌控着短期借贷成本,但未来几个月他很可能会引导利率下降。 劳动力市场疲软的迹象,以及美联储理事 阿德里安娜·库格勒的提前离职,这意味着特朗普有机会任命一位低利率的忠实拥护者来接替她,这些都增加了9月份降息的可能性。 然而,纵观周期的起伏,其中蕴含着更深层次的逻辑:货币价格 与其他任何
AI 带来的变化再次确认了

美股财报公布前就有预警?从数据看懂微软和Meta为何大涨

在美股盘前,美国公布了多项超出市场预期的宏观经济数据。7月ADP私人就业数据显示,私企新增就业岗位达104,000个,远高于经济学家预期的75,000个,表明劳动力市场保持稳健  。与此同时,消费者支出温和反弹——第二季度消费支出同比增长约1.4%,显著高于一季度的0.5%,增强了市场对经济软着陆的信心  。此外,美国财政部宣布,本季度将按计划发行价值1250亿美元的国债以完成再融资,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对流动性影响有限 。宏观层面的温和乐观情绪令早盘,纳指涨超0.3%,道指跌超0.1%后涨超0.1%,标普500指数涨超0.2%。美股午盘,据美股投资网了解到,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如市场普遍预期,联储连续第五次维持利率不变。然而,会中有两位票委投票支持降息,一度,市场强化了年内可能启动降息的预期,推动美股与美债短线拉升。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并未给予任何关于9月是否降息的明确指引。他指出,美国就业市场尚未表现出实质性疲软,通胀路径存在不确定性,当前政策立场仍需“依数据而定”。这番讲话削弱了市场此前升温的降息预期,三大指数跳水。关税方面,特朗普对进口半成品铜等征50%关税,但不含最主要的精炼铜。美股铜矿概念股几乎全线溃败,由港麦克莫兰(FCX)收跌9.46%,Hudbay矿业(HBM)大跌7%,南方铜业公司(SCCO)跌幅达6.33%尾盘时段,市场在经历利率决议和关税消息的消化后,部分抄底资金涌入,尤其是对科技成长股的拉升带动纳指率先翻红。整体市场情绪略有修复。截至收盘,道指跌幅为0.38%;纳指涨幅为0.15%;标普500跌幅为0.12%。美股投资网机会$英伟达(NVDA)$ 收高2.14%,股价来到183美元,创历史新高,市值超过4.37万亿美元。英伟达我
美股财报公布前就有预警?从数据看懂微软和Meta为何大涨

【一周科技动态】如何看待AWS落后于Azure/GCP? 大科技Capex给NVDA多少指引?

涨跌纷纭——一周大科技表现本周宏观主线:关税升级?美联储现分歧;美股结构分化特朗普的"交易型霸权"。以关税为杠杆强制重塑贸易规则,短期为国内产业腾挪空间,但长期损害全球供应链稳定性。其降息诉求实为财政扩张铺路,与美联储通胀目标根本冲突。7月3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来自92个国家的商品加征10%至41%的关税,此举导致 $美元指数(USDindex.FOREX)$ 上涨至100以上,为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美联储的独立性危机。7月美联储利率不变,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强调需“等待并观察”经济数据,以评估政策效果。鲍威尔坚守数据决策,此次面临来自两位美联储官员的异议,他们支持降息25个基点,这也是自1993年以来首次出现此类分歧。 这表明美联储内部在政策方向上存在分歧,可能影响其未来决策的独立性和一致性。同时来自特朗普的政治压力已动摇市场对央行的信任,若9月妥协降息,恐引发"政治主导货币政策"的范式转变。 $20+年以上美国国债ETF-iShares(TLT)$ 美股的双面性。科技股受AI叙事支撑,但财报分化与散户投机预示调整风险。纳指与标普500屡创历史新高:纳指在7月创14次纪录(1999年以来单月最高),标普500实现"完美一周"(连续五日新高)。科技股领涨(如微软、Meta),AI产业催化(WAIC大会、GPT-5发布预期)、美欧关税协议乐观情绪、对冲资金涌入科技股(私募平均仓位达77.36%),但道指受工业股拖累全周跌1.72%若8月非农或通胀数据恶化,流动性驱动的涨势或迅速逆转。大科技本周在财报的刺激下几乎都有不错表现,至7月31日收盘,过去一周
【一周科技动态】如何看待AWS落后于Azure/GCP? 大科技Capex给NVDA多少指引?

科技周报:科技板块估值见顶了吗?

过去几周,市场主线在“经济软着陆”与“政策拐点”之间反复摇摆。科技板块作为今年以来的最大赢家之一,是否已经走到估值扩张的尽头?尤其在8月1日非常离谱的非农数据(7月当期,以及5-6月的修正)更给市场带来了一丝“衰退”预期,科技股是否见顶? $纳指100ETF(QQQ)$ $纳斯达克(.IXIC)$ 利率与成长预期双重压制,TMT波动性上升高盛指出,当前科技板块仍显著受到利率波动的制约。尤其是在美联储官员对年内降息路径存在分歧的背景下,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小幅上行就足以引发TMT板块的估值调整。与此同时,TMT对经济增长的敏感度也在上升,如制造业PMI等数据对成长型科技股的边际影响正在强化。这意味着,科技股已经从“单变量(利率)驱动”演化为“多变量(利率+宏观成长)共振”下的高波动状态。主动资金转向保守,散户交易热度下降资金面层面,高盛追踪的ETF与主动型基金资金流数据显示,7月底TMT资金流入开始边际转弱。尤其是部分AI主题ETF的日度流入明显放缓。同时,来自对冲基金的数据也显示出一个明确趋势:减持成长型科技股,尤其是估值较高的AI链公司。更值得关注的是散户交易热度的退潮。 $Robinhood(HOOD)$ 与$Fidelity平台上的活跃科技股交易占比下降,反映出散户对“高Beta+高预期”组合的追逐已显疲态。财报季业绩分化、预期回调、市场容忍度降低在刚刚结束的大型科技企业Q2财报中,虽然整体业绩不算差,但市场反应却颇为谨慎,甚至部分利好被“兑现即见顶”情绪所掩盖。Google
科技周报:科技板块估值见顶了吗?

8.21美股 OKLO PLTR 形成3日级别死叉, DJT OPEN AMD MSTR走势解读

OKLO: 因为触碰了黄线 65,应该会有小反弹 70+,但是因为3日级别MACD都已经形成死叉,预示还会进一步下跌到 57-60左右的可能性。 PLTR: 也会有小反弹,看能不能站稳156,如果不行,就有机会去147,3日级别MACD都也马上要形成死叉。 DJT: 一直在17左右的支撑位,如果接下来几天继续维持,之后应该会起飞一次,因为近期出了日级别买入信号,16.18左右,我已经买入了部分。 AMD: 看能不能稳住163,到下周一,否则144 MSTR: 目前看是表现最好的,4h买入信号在下周3前应该就会出,337左右,我打算明天先买一部分。 个人原创观点,仅供参考。
8.21美股 OKLO PLTR 形成3日级别死叉, DJT OPEN AMD MSTR走势解读

AAPL Q3:iPhone单骑救主!946亿收入难掩AI掉队危机

——iPhone驱动超预期增长,创新瓶颈与外部风险压制估值上行空间 $苹果(AAPL)$ 公布了Q3业绩,整体表现超市场预期,虽增速仍为个位数,但收入和EPS均创下新高,iPhone和服务的强劲增长是主要驱动力,AI和创新方面的投资仍然倍市场谨慎定价。在尽管关税成本和某些产品线的下降,对本季是正面影响,但是接下来的挑战。关键要点Q3收入为940亿美元,同比增长10%,每股收益为1.57 美元,同比增长12%,均创下6月季度记录。关键驱动:iPhone 收入增长13%至 446亿美元(市场预期398亿美元),Mac 收入增长 15% 至 80 亿美元,服务收入增长 13% 至 274 亿美元。贡献核心增量;软件服务营收27.4B(vs26.8B est.)维持韧性。所有地理区域均实现增长,AI 和创新投资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但关税成本对毛利率构成挑战。公司所有地理区域均实现增长,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如印度和中东。展望2025年第四季度,Apple 预计收入将增长中高个位数,服务收入增长预计为 13%,但需关注关税成本对毛利率的影响。市场反馈:财报发布后股价盘后上涨约3%(基于历史超预期反应),反映投资者情绪短期改善。但盘中涨幅收窄,因关税成本、竞争风险及AI进展缓慢等隐忧未消。市场解读聚焦iPhone的“一次性拉动”是否可持续,而非结构性增长拐点。公司季末现金及可售证券余额为 1330 亿美元,净现金为 310 亿美元,显示出强大的财务灵活性。此外,Apple 在该季度向股东返还 270 亿美元,包括 39 亿美元的股息和 210 亿美元的股票回购,体现了其对股东价值的承诺。投资要点iPhone量价齐升掩盖结构性弱点,增长持续性存疑。iPhone业务本季营收超预期主因量价双驱动:出货量+2.7% yo
AAPL Q3:iPhone单骑救主!946亿收入难掩AI掉队危机

急涨12%!Meta如何获得这么炸裂的业绩的?

$Meta Platforms, Inc.(META)$ 在7月30日盘后发布的Q2财报震惊市场,由于炸裂的主业(广告收入逆势+21.5%,运营利润+38%)远超预期,加上提升Capex下限($66B-$72B vs. previous $64B-$72B)再次提振AI投资的市场情绪,同时提升下季度的指引($47.5B-$50.5B, 超过此前$46.3B的预期),盘后一度劲涨12%。META暴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此前市场对其担忧较大(如关税、欧盟反垄断、AI抢人、企业文化爆料等),同时市场对Q2的业绩预期相对保守,因此在财报后紧急估值重定价(2026年的25倍PE)。业绩情况和市场反馈Meta 25Q2核心业绩显著超预期,关键指标如下:总营收475亿美元,同比增长22%(按不变货币计算亦为22%),超出市场普遍预期(约470亿美元)。广告收入466亿美元,同比增长21%,主要由在线商务垂直领域驱动,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在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分别增长24%和23%。净利润183亿美元,每股收益7.14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约6.90美元)。Family of Apps运营收入250亿美元,运营利润率53%,显示出核心业务的强大盈利能力。相比之下,Reality Labs收入3.7亿美元,同比增长5%,但运营亏损45亿美元,反映元宇宙业务仍处于高投入阶段。资本支出170亿美元,主要用于服务器、数据中心和网络基础设施投资。自由现金流85亿美元,显示公司现金生成能力稳健。季度末现金及有价证券471亿美元,负债288亿美元,财务状况健康。投资要点1. 广告业务强势增长,驱动整体超预期,抵消外部风险广告收入+21.5% yoy(环比加速),量价拆解显示:广告展示量扩张加速(受Reels在Facebook渗
急涨12%!Meta如何获得这么炸裂的业绩的?

【一周科技动态】超预期下的忧虑——云计算翻倍背后的危险?特斯拉预期兑现还涨得动吗?

涨跌纷纭——一周大科技表现本周宏观主线:关税升级?美联储现分歧;美股结构分化关税方面各种的各种太极:美日贸易框架达成,涉及15%互惠关税、日本企业5500亿美元投资美国,同时启动美国-日本在阿拉斯加的LNG合资项目、开放日本农产品市场等。外界对协议融资机制和回报结构提出质疑,认为更多像是政治姿态而非真实投资计划。而日本也陷入政坛变动,日元成为近期较弱的非美货币。美联储7月能顶住压力?7月22日,特朗普在记者会上称鲍威尔为“笨蛋”,预计他八个月后下台(鲍威尔任期至2026年5月),虽然鲍威尔坚称会完成任期。随后,特朗普访问美联储总部,现场批评总部装修预算超支,称讽张支出不必要,这是近20年来美国总统首次正式访美联储,借机再度呼吁降息,引发诸多关注。学者对特朗普推动降息表达担忧,指出当下通胀与消费者数据尚坚挺,不宜急于宽松政策,强调市场不能“抗衡美联储”。美股触财报季:AI和科技股表现强劲,带动 $纳斯达克(.IXIC)$ 持续创新高。市场对第二季度企业业绩普遍乐观,支撑股市续涨。尽管整体情绪积极,投资者仍关注贸易政策、通胀数据、即将发布的PMI及耐用品订单数据。大科技本周几乎全线上行,至7月24日收盘,过去一周 $苹果(AAPL)$ +1.78%, $微软(MSFT)$ -0.16%, $英伟达(NVDA)$ +0.43%, $亚马逊(AMZN)$ +3.73%,
【一周科技动态】超预期下的忧虑——云计算翻倍背后的危险?特斯拉预期兑现还涨得动吗?

Coinbase盘后暴跌8%!比特币暴涨带不动?订阅收入为何成了"纸老虎"?

$Coinbase Global, Inc.(COIN)$ Q2业绩凸显“长逻辑未破,但短期增长动能切换”的主题。核心估值重定价触发点为:Q3订阅收入能否反弹(验证AOP转化)以及衍生品首秀表现(决定2025H2收入弹性)。市场预期边界已从“beat/miss”转向战略执行,建议关注回调期布局机会,上行催化剂包括机构合作放量及AI驱动效率提升。行业影响上,若Coinbase成功平台化,可能加速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融合,重塑交易所竞争象限。业绩情况和市场反馈整体呈现“利润激增但收入不及预期”的背离格局收入与EPS:总收入$1.5B,低于预期$1.59B,同比+3.4%(Q2 2024为$1.45B),环比-26%(Q1为$2.03B)。GAAP EPS为$5.14,主要由投资收益(如Circle未实现收益$1.5B)拉动,调整后EPS为$1.96,超出预期$1.26,显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仍有韧性。细分收入变化:交易收入$764M,环比降40%(Q1为$1.26B),订阅及服务收入$656M,环比微降6%(Q1为$698.1M),占比提升至44%,显示订阅化趋势。调整后EBITDA为$512M,环比降45%(Q1为$930M),反映交易收入下降对盈利的拖累。盘后股价下跌9%,反映投资者对交易收入下滑的担忧。投资者情绪转向谨慎,主要因收入miss(尤其订阅收入)凸显核心业务增长乏力。市场解读焦点集中在“利润靠一次性增益支撑,但可持续收入引擎弱化”,加剧了对加密货币波动性依赖的担忧。截至季末,YTD股价涨幅52%(受益于特朗普政策催化),但财报后市值回撤,反映估值溢价需业绩验证。市场解读倾向于短期谨慎,分析师关注订阅业务增长及监管环境改善,Coinbase作为行业风向标,其表现或影响加密板块整体估值。投资
Coinbase盘后暴跌8%!比特币暴涨带不动?订阅收入为何成了"纸老虎"?

英特尔盘后跳水!营收超预期,却藏致命隐忧!AMD笑到最后?

美东时间周四盘前,美国最新经济数据再次展现出劳动力市场的韧性。美国上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连续第六周下降,最新数据低于市场预期,强化了市场对劳动力市场稳健的判断。随着就业数据持续改善,交易员普遍预计,美联储今年降息次数可能不足两次,市场对“长时间维持高利率”的预期升温。美股投资网分析认为,如果下周公布的非农就业等重磅数据延续当前趋势,将进一步印证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前所强调的“劳动力市场保持强劲”的判断。这也为美联储继续维持当前政策利率区间提供了更多依据。在贸易方面,尽管欧盟成员国已批准对价值约93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加征反制关税,但市场情绪并未明显恶化。投资者更倾向于聚焦于欧盟与美国之间正进行的贸易谈判,认为谈判有望达成一定程度的妥协,这一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风险资产价格。美股早盘,美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道指跌超0.3%,标普500指数涨约0.2%。谷歌对AI领域加码投入的承诺提振AI板块,英伟达持续走强、最终收盘创新高。下午2点左右,标普500最高上涨至6381.31点,纳指最高上涨至21113.10点,双双创下盘中历史新高。高盛和城堡证券等交易部门提示客户适当配置廉价对冲工具,以防在高位震荡中出现意外调整。与此同时,德意志银行信用策略师警告称,美国融资余额水平正在逼近过热区间,反映出投资者借杠杆买股的情绪高涨,这一信号值得信用市场参与者高度警惕。不过,也有机构对当前行情持乐观态度。摩根大通交易团队认为,当前的上涨趋势仍具持续动力,短期内不必过度担忧估值泡沫或所谓的“迷因股”回潮。他们指出,如果美联储意外转向更鸽派立场,或者贸易摩擦得到缓和,市场的上涨动能可能进一步释放。截至美股收盘,标普500指数上涨0.07%;道指下跌0.7%;纳指上涨0.18%。英特尔二季度财报深度解析周四美股盘后,芯片巨头 $
英特尔盘后跳水!营收超预期,却藏致命隐忧!AMD笑到最后?

美股:超级事件周来袭,如何应对?

全球重要股指表现(美元计价)和估值 数据来源:Bloomberg,老虎资管 上周,全球资本市场继续上涨。日经单周上涨近5%,香港恒指和科指也有超2%的涨幅。此外,中国内地的股票资产也表现不错,传统板块和科技板块轮流领涨,沪深300和上证综指也都有近2%的收益。相比之下,美股三大指数虽然涨幅较小,但标普和纳指也是再次走出了历史新高。 上周,美股市场继续演绎AI领涨行情。宏观层面主要还是关税,美欧贸易协议最终敲定,欧洲以几乎全面妥协的代价换取了15%的关税结果。但是对于市场来说这是好事,欧美脱钩的不确定性大大降低了。目前,市场对关税已几乎免疫,似乎已经认定特朗普一定TACO,关税对经济的冲击一定可控,我们认为有些过度乐观了,需要谨防事件与数据的意外暴雷。与此同时,白宫在上周推出了美国的“AI国策”,围绕三个维度确定了美国未来AI的发展方向。这意味着,无论是顶层战略还是行业公司行为,AI赛道的确定性都在增加。 本周将迎来超级事件周,重点关注Q2 GDP,美联储FOMC, 6月PCE,7月非农与失业率等宏观数据;以及微软,META,亚马逊等公司财报。 全球重要股指表现(美元计价)和估值 美股:超级事件周来袭,如何应对? 过去一周,美股市场情绪向好,整体保持了上涨趋势,标普和纳指又一次刷新了历史新高。据统计,自4月23日起,标普500已经连续60余天收于20日均线之上,这也是1998年以来最长的一波无明显回撤的上涨。 上周,宏观层面的主要推手依然是关税。一方面,美欧出乎意料地迅速达成了15%的关税协议,这个数字大幅低于之前特朗普威胁的30%。作为交换,欧洲承诺开放市场,并且承诺增加6000亿美元的投资,以及购买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与军工产品。这一结果几乎可以说是欧洲的全线妥协,但是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美欧脱钩的风险大幅降低了,对市场是好事。另一方面,中美第三轮经贸会谈也即将在瑞典斯
美股:超级事件周来袭,如何应对?

利润暴跌46%!星巴克在赌"苦尽甘来"?

$星巴克(SBUX)$ 2025年Q3财报显示收入增长4.4%,但利润率承压,核心挑战在于北美同店销售持续下降和成本上升。转型计划“Back to Starbucks”初见成效,中国市场复苏为亮点,投资者对长期增长潜力持乐观态度(盘后股价+4%)。估值重定价的关键在于未来几季同店销售回暖和利润率改善,关注2026年改革落地效果及成本控制能力。核心业绩表现与市场反馈收入表现:星巴克2025年Q3(截至6月30日)实现收入95亿美元($9.5B),同比增长4.4%,高于市场预期的93.1亿美元($9.31B),显示新店扩张和菜单创新驱动增长,但同店销售压力仍存。EPS表现:调整后每股收益0.50美元($0.50),低于市场预期0.65美元($0.65),同比去年0.93美元($0.93)显著下降,miss主要受0.11美元非经常性成本(如“领导力体验2025”投资和税项)拖累。同店销售:全球同店销售下降2%,低于预期-1.3%;北美下降2%,好于预期-2.5%;中国市场亮眼,同比增长2%,为1.5年来首次正增长。细分业务分析:北美市场收入占比最高,但同店销售连续下降,反映美国消费者对高价咖啡的敏感度提升,竞争加剧(如本地连锁和折扣品牌)。中国市场表现亮眼,交易量增长6%,显示经济复苏和本地化策略(如菜单调整)初见成效,未来或成增长引擎。财报发布后(7月29日盘后),股价在盘后交易中逆势上涨4.28%,市场将更多关注点放在战略转型进展与中国复苏所释放的长期信号上,而非短期盈利波动,也显示出当前投资者对“结构性转型期”公司更倾向于给予估值耐心。投资要点收入增长驱动因素与同店销售分化收入95亿美元同比增长4.4%,主要得益于新店扩张(尤其是国际市场)和菜单创新,但全球同店销售下降2%显示现有门店流量承压。
利润暴跌46%!星巴克在赌"苦尽甘来"?

老虎每周市场观察:2025年07月21日—2025年07月27日

一、全球重要股指表现和估值: 数据来源:Bloomberg, 老虎资管 看点摘要 ◼ 上周,全球资本市场继续上涨。日经单周上涨近5%,香港恒指和科指也有超2%的涨幅。此外,中国内地的股票资产也表现不错,传统板块和科技板块轮流领涨,沪深300和上证综指也都有近2%的收益。相比之下,美股三大指数虽然涨幅较小,但标普和纳指也是再次走出了历史新高。 ◼ 上周,美股市场继续演绎AI领涨行情。宏观层面主要还是关税,美欧贸易协议最终敲定,欧洲以几乎全面妥协的代价换取了15%的关税结果。但是对于市场来说这是好事,欧美脱钩的不确定性大大降低了。目前,市场对关税已几乎免疫,似乎已经认定特朗普一定TACO,关税对经济的冲击一定可控,我们认为有些过度乐观了,需要谨防事件与数据的意外暴雷。与此同时,白宫在上周推出了美国的“AI国策”,围绕三个维度确定了美国未来AI的发展方向。这意味着,无论是顶层战略还是行业公司行为,AI赛道的确定性都在增加。 ◼ 本周将迎来超级事件周,重点关注Q2 GDP,美联储FOMC, 6月PCE,7月非农与失业率等宏观数据;以及微软,META,亚马逊等公司财报。 二、本周市场主线分析 美股:超级事件周来袭,如何应对? 过去一周,美股市场情绪向好,整体保持了上涨趋势,标普和纳指又一次刷新了历史新高。据统计,自4月23日起,标普500已经连续60余天收于20日均线之上,这也是1998年以来最长的一波无明显回撤的上涨。 上周,宏观层面的主要推手依然是关税。一方面,美欧出乎意料地迅速达成了15%的关税协议,这个数字大幅低于之前特朗普威胁的30%。作为交换,欧洲承诺开放市场,并且承诺增加6000亿美元的投资,以及购买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与军工产品。这一结果几乎可以说是欧洲的全线妥协,但是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美欧脱钩的风险大幅降低了,对市场是好事。另一方面,中美第三轮经贸会谈也即将在瑞
老虎每周市场观察:2025年07月21日—2025年07月27日

TigerAI分析道指超跌📉的15只千亿美元优质成分股,你有逢低建仓哪些吗📈?

周二 $UnitedHealth(UNH)$ 在公布财报后再度大跌近8%。7月29日盘前发布财报, 财报后联合健康收跌近8%;UNH的期权总成交排行全市场第五;截止2025年7月29日,UNH全年累跌48.39%,为市值1000亿美元以上跌幅最深的美股。但老虎国际APP牛人牛股榜显示:近20日,近10日,近5日,近3日,乃至7月29日,UNH一直是买入排名第二。牛人买入的人次超1万人。UNH是超跌吗?困境迎来反转了吗?什么时候反弹?还有什么优质股也超跌?根据市值大于1000亿美元的美股筛选,2025年至今 $道琼斯(.DJI)$ 成分股里表现年初至今相对收益最差的15只个股如下:结合TigerAI工具,从当前股价的估值,未来12个月可能的股价催化剂及强大度和一些关键价位关注区间如下:【财报季全面进击】用TigerAI玩转财报季,看财报、挖信号、找机会!(注: 以下信息及表格数据有AI整理自公开信息,相关观点,不作为直接投资建议,仅供交流~)#股票超跌后估值\*关键催化剂(0-12 个月)催化剂强度备注/止损1$联合健康(UNH)$2026E P/E 12.8×(5 年底部)①Medicare Advantage 费率终稿 9 月落地;②Optum Insight 复合增速 15%★★★☆☆$230-240 试探,破 210 停损2$赛富时(
TigerAI分析道指超跌📉的15只千亿美元优质成分股,你有逢低建仓哪些吗📈?

本财报季最大输家:隐适美

隐适美的母公司 $艾利科技(ALGN)$ 收入下降和EPS未达预期,同时指引也下调,使得股价短期承受压力,盘后一度大跌35%。尽管隐适美凭借超过90%的市场份额和持续创新(如iTero Lumina和腭扩张系统)仍具竞争优势,但公司也开展了数字牙科领域的投资和重组计划,为其长期转型开启新门。业绩情况和市场反馈总收入未达预期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为10.124亿美元,同比下降1.6%(2024年Q2为10.29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0.593亿美元,但环比增长3.4%(2025年Q1为9.793亿美元)。收入下降主要由隐适美(Clear Aligner)业务拖累,部分被系统和服务(Systems and Services)业务的增长抵消。每股收益低于预期摊薄每股收益(EPS)为1.72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92美元,同比下降3.11%。尽管净收入同比增长29.0%至1.246亿美元,但未能达到市场预期,反映出成本压力和收入疲软的影响。隐适美收入下降隐适美业务收入为8.046亿美元,同比下降3.3%,尽管案例量略增0.3%。收入下降主要归因于平均售价(ASP)降低,受到非全面治疗产品比例增加和汇率波动的双重影响。系统和服务业务表现强劲系统和服务业务收入为2.078亿美元,同比增长5.6%,主要得益于iTero Lumina扫描仪升级和CAD/CAM软件的采用。公司在数字牙科领域的投资正在产生回报。股价反应与市场情绪投资要点隐适美业务面临区域性挑战隐适美业务在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下降3.3%,主要受到欧洲和北美市场需求疲软的拖累。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美国关税政策的不明朗以及消费者融资选项的减少,导致牙科专业人士和患者在购买决策上更加谨慎。尽管如此,隐适美案例量同比增长0.3%,显示消费者
本财报季最大输家:隐适美

科技周报:散户疯狂扫货Meme股,投机指标飙至历史极值​!大科技财报强势袭来

本周市场焦点集中在宏观政策事件(如周三的FOMC决议和周四的PCE数据)以及密集的科技巨头财报季上。整体而言,市场环境仍具支持性,但季节性压力和估值泡沫风险不容忽视。AI超级周期持续提供动力,而投资者需警惕8月历史疲软期可能引发的回调。以下分析基于报告数据,以观点驱动方式呈现核心趋势。关税延期90天=缓刑?三大数据将改写剧本!当前市场环境整体利好,主要受强劲企业盈利、温和通胀(暂时性)、以及政策确定性提升驱动。欧美达成15%关税协议缓解了贸易不确定性,美联储潜在的货币宽松(M2扩张预期)为流动性提供支撑。AI超级周期未见放缓迹象,推动半导体和云计算板块持续领涨。同时,油价和债券收益率保持低位,房地产市场回暖迹象初现,关税延期90天进一步缓冲了外部冲击。然而,风险因素正在积聚:市场估值处于历史高位,Meme股票等领域的泡沫迹象凸显;关税对通胀的传导尚未完全显现,可能在下半年加剧美联储的政策困境。本周关键事件包括周三FOMC会议(预期维持利率不变,但关注鸽派信号)、周四6月PCE数据(核心通胀指标),以及周五7月非农报告,这些数据将验证通胀控制和经济韧性。值得注意的是,小盘股表现持续落后于大盘股,反映风险偏好分化。这通过以下图表可视化,显示小盘股的相对弱势:季节性风险——8月历史疲软期,高概率回调历史数据强烈暗示8月可能是市场回调的高风险窗口。自1950年以来,8月平均回报仅为0.02%,且在7月创下12个月新高后,8月下跌概率显著提升(过去案例显示7胜21负,平均跌幅0.84%)。总统第二任期内的8月表现更糟:平均跌幅达3.4%,无一上涨(参考Eisenhower至Trump时期数据)。半导体板块尤其脆弱,8-9月是其传统疲软期,叠加8月1日欧盟半导体关税(232条款)生效,可能加剧波动。尽管SOX指数暂时无视影响,但关税对欧洲半导体的冲击已初现端倪。以下图表捕捉了这一关税影
科技周报:散户疯狂扫货Meme股,投机指标飙至历史极值​!大科技财报强势袭来

PYPL财报后大跌近9%:宏大区块链故事难掩“增长失速”?

周二, $PayPal(PYPL)$ 最深跌 9%,收盘仍跌 8.66%,创 2 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市值一夜蒸发约 60 亿美元。一、发生了什么?7 月 29 日盘后, $PayPal(PYPL)$ 公布 2025Q2 业绩:营收 83.0 亿美元(YoY +5%),EPS 1.40 美元,双双高于华尔街预期的 80.8 亿美元 / 1.30 美元。但指引“喜忧参半”:全年 EPS 从 4.95–5.10 美元上调至 5.15–5.30 美元;全年营收增速却被管理层下调至 5–6%(此前 8–9%)。CEO Alex Chriss 强调 AI、广告、加密钱包等新业务仍在加速落地,但宏观及利率不确定性或继续压制短期估值。市场直接“用脚投票”——隔夜最深跌 9%,收盘仍跌 8.6%,创 2 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市值一夜蒸发约 60 亿美元。$PayPal(PYPL)$ 年初至今跌幅扩大至约 10%,显著落后于 $纳斯达克(.IXIC)$ 同期 +10% 的表现。二、财报数据拆解:增长、盈利、现金流交易规模 :总支付额(TPV) 4,435 亿美元,同比 +6%,环比仅 +1%,增速连续第三个季度放缓。 – 总交易笔数 62 亿笔,同比 -5%;若剔除 PSP(聚合类)交易,笔数仅 +6%,显示“客单价”提升主要靠高单价跨境场景。盈利结构:交易利润 38.4 亿美元(+7%),Margin +3.7%,环比持平;剔除利息后的交易利润 +8%,主要得益于费率微升
PYPL财报后大跌近9%:宏大区块链故事难掩“增长失速”?

OpenCreator:中戏学霸导演创立,2分钟上手,仅成立半年,这个AI视频平台为什么崛起?

图片 (图片来源:Pixels) 图片 回头看今天,OpenCreator开启了AI创作从“众人搭台”到“一键成片”的时代。 图片 @数科星球原创 作者丨苑晶 编辑丨大兔 AI视频制作,犹如历史巨轮势不可挡。 如今,AI视频正在席卷全球的社交媒体平台。比如,“小明剑魔”的“look in my eyes"、黑泽露比的“比起XX我更喜欢你”以及“巨物宝可梦”的热梗一度风靡全国。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视频生成中,相关视频也在网络中获得了颇高的流量和关注度。 在ToC领域玩得不可开交之际,开始有企业向着更专业、更高阶的视频生成进击。环顾AI视频生成赛道,一位专业科班出身的企业映入眼帘。 与大多数企业不一样,OpenCreator的创始人刘小艺出身导演系。时值5000余位学子报考中戏,她以全国第7名的成绩录取该系。而后,其创立的Open Creator一经推出,颇受用户称赞。 在这家企业的客户群里,不乏国际顶级视频制作公司的身影。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观察到,刘小艺的突破之处在于,她找到了一种特别方法:将用户场景的多样性和AI产品的简洁性平衡到了一个平台之中。在该平台里,用户不需在ChatGPT、Runway、剪映等不同类型的平台跳转,也无需开通各类平台的SaaS会员,其极简的风格能让人们短时间内学会搭建工作流进行AI视频制作。 目前,OpenCreator正在将传统视频的小样、分镜、特效等一系列流程逐步AI化。在“原子级解构”每种视频制作元素后,这家公司的产品与众不同。 刘小艺和团队是如何做到的? 01 OpenCreator的成立之初 OpenCreator对视频的理解较其他公司更深入。 高分进中戏,北大研究生辍学毅然决定投身AI行业,刘小艺深刻地记得导演课上老师的“关灯冥想”训练。老师要求学生在黑暗中凭空构建剧情,在原理上,这种做法十分考验学生的积淀。
OpenCreator:中戏学霸导演创立,2分钟上手,仅成立半年,这个AI视频平台为什么崛起?

【小虎访谈】格雷期权:连续10年收益率110%,抄底币股狂赚7位数!财报季就要用波动率套利!

各位虎友们好,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虎友是 @格雷期权 ,一位拥有9年二级市场经验、6年美股实战经历的资深投资者。出身计算机专业的他,将量化思维引入交易实践,在期权领域打造出一套极具实战力的盈利模型。过去10年,他与团队打造的财报期权波动率套利策略,实现了年化收益率高达110%的优异表现[财迷]。该策略专注于财报前隐含波动率上升所带来的套利机会,无需押注财报方向,只抓住波动率结构性失衡进行市场中性套利。同时,他还擅长运用“做空波动率”策略,通过期权手法稳定实现约20%的年化收益,在控制回撤的前提下,稳步跑赢大盘。除了期权领域,格雷在币圈也颇有战绩——早在2017年便通过投资ICO赚得第一桶金,并于2018年比特币3000美元时成功抄底,实现超30倍、7位数收益[美金]。他表示当前加密市场已进入周期尾声阶段,适合用小仓位+高杠杆轻量布局。展望未来,他持续看好美联储降息周期下的风险资产前景,并已提前布局 $联合健康(UNH)$$特斯拉(TSLA)$$谷歌A(GOOGL)$ $谷歌(GOOG)$ 等具备财报波动优势的期权标的。来吧虎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投资心得大分享吧[你懂的][你懂的][你懂的]Q:请简单自我介绍一下~大家好,我是格雷,今年30岁。学历: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 计算机科学本科,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
【小虎访谈】格雷期权:连续10年收益率110%,抄底币股狂赚7位数!财报季就要用波动率套利!

微软与OpenAI的百亿豪赌:“一旦成神,我们就不带你玩了”

1,一场天作之合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几年前。 那时的微软,虽然依旧是家巨无霸公司,但在很多人眼里,它只是“沉睡的巨人”,尤其在创新领域,基本上毫无建树。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最前沿的AI领域,风头似乎都被小字辈的谷歌、Meta这些对手抢走了,微软迫切需要一个新故事来搅动市场,重回舞台中心。 另一边,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名字做OpenAI的“小”公司。 说它小,是说它当时的规模和资金,但在技术创新上,它逐步接管全球创新的焦点——OpenAI手握着当时地球上最强大的语言模型GPT系列,2022年推出了ChatGPT引爆了行业,不过这个技术有个致命的弱点——它实在太烧钱了——需要海量的计算资源和资金来训练和运行。 于是,一个缺“王炸”的巨头,和一个缺钱的“天才”,一拍即合。 微软带着百亿美元和全球顶级的Azure云计算资源入场,OpenAI则贡献出他们最聪明的大脑和最领先的技术。 这看上去,简直是一场完美的商业联姻。 2,要命的“AGI条款” 微软当然不是慈善家。他们投入巨资,换来了OpenAI技术的优先使用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其发展方向。 这笔交易也让微软几乎在一夜之间,把AI能力注入了自己所有的核心产品:Office变成了能帮你写邮件、做PPT的Copilot,半死不活的Bing搜索引擎靠着ChatGPT原地复活,Azure云服务的客户更是排着队要用上最新的AI模型。 微软的股价一路狂飙,甚至一度站上全球上市公司市值第一的位置,印度裔CEO萨提亚纳德拉被捧上了神坛。 然而,就在这份看似双赢的协议里,藏着一个“魔鬼条款”,也就是我们故事的核心——AGI条款。 简单来说,AGI(通用人工智能)就是科幻电影里那种拥有自我意识、能像人一样思考、甚至超越人类的超级AI。 微软和OpenAI的协议里,有一条大致意思是:“我们商业合作的目标,是在AGI之下。一旦OpenAI认为自
微软与OpenAI的百亿豪赌:“一旦成神,我们就不带你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