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t0402
Brant0402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微信公众号 中文投资网主理人,喜欢寻找大公司暴跌后的价值洼地~
IP属地:未知
3关注
499粉丝
0主题
0勋章

退市边缘→爆火MEME股,OPEN为何成为散户追捧的“100倍潜力股”?

在投资世界里,有一种股票被赋予了“重生”的魔力——它们就是所谓的MEME股。   从GameStop到AMC,从Bed Bath & Beyond到Carvana,过去几年里,这些一度濒临退市的公司突然间被散户“抬上神坛”,被视为对抗华尔街、机构投资者的象征,这些公司股价在疯狂博弈与信仰接力中暴涨数倍甚至数十倍,成为金融市场上一道最离奇的风景。   而现在,一只几乎被市场遗忘的股票—— $Opendoor Technologies Inc(OPEN)$ ——正在接过这一棒。       这家公司在2020年风光上市,曾被誉为“房地产科技的未来”,股价一度接近40美元。但仅仅两年半后,它跌至不足1美元,被视为“下一只退市股”的候选者。   然而,2025年7月,一切突然反转:   过去四个交易日,OPEN股价从0.78美元飙升至1.65美元,回报已翻倍。而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其股价更是从6月25日的0.51美元一路暴涨至2.02美元,最大累积涨幅近300%。       它不是AI,也不是新能源,甚至不是主流关注的热点板块,而是一家已经被遗忘的美国二手房买卖平台公司。散户们为什么突然又把它捧上天?这一次,是什么点燃了这场MEME股的“重生仪式”?   一场暴涨,从一位投资人的推文开始   时间回到2025年7月15日。   知名投资人Eric Jackson 在X平台发出一条令人瞠目结舌的帖子:       “@EMJCapital 已经建仓$OPEN,我们相信它在未来几年可能成为一只 100-bagger(涨100倍的股票)。”
退市边缘→爆火MEME股,OPEN为何成为散户追捧的“100倍潜力股”?
avatarBrant0402
10-24 15:15

英特尔逆袭启幕:Q3净赚41亿美元,盘后飙涨近8%,AI与代工业务成焦点

周四盘后, $英特尔(INTC)$ 在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后,股价强势反弹。在常规交易上涨3.36%后,盘后更是跳涨7.71%,报41.10美元,刷新近一年高位,反映出市场对这家老牌芯片巨头复苏的信心正在加强。   Q3财报亮点:业绩超预期,利润强劲反弹   在连续多个季度陷入亏损后,英特尔终于迎来业绩拐点。公司第三季度实现:   l 营收:137亿美元,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6%,高于市场预期的132亿美元; l 非GAAP毛利率:40%,较去年同期的18%大幅提升;也比公司此前指引高出4个百分点; l 每股收益(EPS):0.23美元,远超分析师预期的0.02美元; l 净利润:41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166亿美元的巨额亏损; l 经营现金流:25亿美元;自由现金流:9亿美元。   业绩反弹主要得益于客户计算事业部门营收增长5%至85亿美元,以及代工与AI部门亏损收窄。   投资加持:软银、英伟达与美国政府纷纷入股   过去两个月,英特尔迎来了多方资本的注入。   软银于8月投资20亿美元。美国政府罕见地收购英特尔10%股权,截至目前已拨付57亿美元(计划总额89亿美元)。英伟达则于9月入股50亿美元,作为长期联合开发AI芯片战略的一部分。   此外,英特尔还出售了Altera与Mobileye股权,共获得 52亿美元现金。   公司表示,这些资金使资产负债表增加200亿美元,为未来扩张和AI布局提供充足弹药。   CEO Lip-Bu Tan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强化财务结构让我们有更大灵活性去执行战略。感谢特朗普总统与财政部长Lutnick的信任,他们的支持再次确认了英特尔作为美国唯
英特尔逆袭启幕:Q3净赚41亿美元,盘后飙涨近8%,AI与代工业务成焦点

币安的合规对手来了!Bullish计划IPO,日交易额超25亿美元

2025年,加密行业迎来IPO大年,继 $Circle Internet Corp.(CRCL)$$eToro Group Ltd.(ETOR)$ 等重磅公司之后,由 $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PLTR)$ 首席执行官Peter Thiel联合创立的加密货币交易所Bullish也于7月18日递交了IPO申请,计划以股票代码“BLSH”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这不仅是市场对加密资产合法化进程的又一注脚,也彰显了华尔街资本对下一阶段加密交易基础设施的信心。   一、Bullish什么来头?   Bullish成立于2020年,总部设在开曼群岛,是一家面向机构客户的全球数字资产交易与信息服务平台。由Bullish Global控股,后者也是知名区块链公司Block.one的子公司。创始投资阵容豪华,包括Peter Thiel的Founders Fund、Thiel Capital、Nomura(野村证券)及Mike Novogratz等顶级机构。   目前,公司由前纽约证券交易所总裁Thomas Farley担任CEO,曾主导NYSE的系统改革、监管合规和技术整合,也主导过多笔并购交易。换句话说,Bullish 是一支“交易所老兵”打造的合规型加密交易平台。   Bullish的商业版图分为两大支柱:交易平台Bullish Exchange + 数据媒体CoinDesk。   1)Bullish Exchange:主打机构服务的加密交
币安的合规对手来了!Bullish计划IPO,日交易额超25亿美元

香橼狙击Palantir:按OpenAI的5000亿美元估值标准,PLTR最多值$40!

8月12日, $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PLTR)$ 股价一度冲上190美元的历史新高,风头无两。投资者沉浸在“AI军工+商业软件”的双重叙事里,仿佛一切皆有可能。可就在资本狂欢时,转折点悄然到来。8月18日,一份来自香橼(Citron Research)的报告犹如冷水泼下,已四连阴的PLTR第二天再度暴跌9.35%,成交量放大至1.35亿股,短短几个交易日已从高点回落近18%。   这份报告为何引发如此剧烈的震荡?   一、香橼核心观点:PLTR 40美元都嫌贵   香橼最新的研究报告把Palantir拉到聚光灯下,标题直白——《OpenAI估值5000亿美元,那么Palantir股价40美元才算合理,甚至还是算贵》。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估值对比法   l 上周五,CNBC确认OpenAI计划出售价值60亿美元的股票,公司估值高达惊人的5000亿美元。   l OpenAI预计2026年营收296亿美元,按5000亿美元估值对应约17倍PS(市销率)。   l Palantir同期的Bloomberg一致预期营收仅56亿美元。即便给它同样的17倍PS,股价也只应在40美元左右。   但香橼强调,即使40美元,这依旧是史上最贵的SaaS估值之一,所以40美元也算“慷慨”。   2、商业模式差距   l OpenAI:标准化的SaaS订阅模式,全球数亿用户,免费到付费的转化飞轮效应明显。每新增用户都会提升模型质量,带来复利效应,像极了当年的Google(用户越多,搜索引擎的数据越全、算法越强,结果越精准,反过来又吸引更多用户和广告主,形成了巨大
香橼狙击Palantir:按OpenAI的5000亿美元估值标准,PLTR最多值$40!
avatarBrant0402
10-23 14:32

盘后下挫3%,特斯拉业绩很差吗?

在连续两个季度营收下滑后, $特斯拉(TSLA)$ 终于在第三季度迎来了反弹。但这份来之不易的增长,却伴随着利润的急剧下滑和投资者的冷淡反应:周三盘后股价下跌3.01%至425.77美元。   这一次,马斯克交出了一份复杂的答卷:汽车卖得更多了,钱却没多赚;成本飙升,AI芯片与机器人项目成了最大“黑洞”。而在华尔街眼中,这位“钢铁侠”似乎又在为更远的未来烧钱。   一、营收重回增长轨道,但利润大幅缩水   第三季度,特斯拉营收达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高于市场预期的263.7亿美元,终结了连续两个季度的同比下滑。   但净利润仅13.7亿美元,同比暴跌37%,每股收益为0.39美元(调整后0.50美元),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0.56美元。   数据一览:   指标 Q3 2025 同比变化 备注 总营收 281亿美元 +12% 连续两季下降后回升 净利润 13.7亿美元 -37% 利润被成本侵蚀 每股收益EPS(调整后)  0.50美元 低于预期 市场预期0.56美元 汽车营收 212亿美元 +6% 价格战压缩毛利 汽车积分收入 4.17亿美元 -44% 政策红利减少 能源业务营收 34.2亿美元 +44% 占比提升至四分之一   造成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三:   1、车辆售价下调——推测是为了应对正迅速抢占市场份额的中国电动车制造商。   2、运营支出增加50%,部分原因在于公司加大了对人工智能及其他研发项目的投入。   3、美国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终止,部分需求被提前透支。季度内,汽车监管积分收入锐减44%,从7.39亿美元降至4.17亿美元。   马斯克在财报会上坦言,
盘后下挫3%,特斯拉业绩很差吗?

“中国巴菲特”段永平Q2仓位解读:苹果稳坐核心仓位,激进增持GOOG、NVDA

近日,美股市场都会迎来一个特别的时刻——各大机构基金向SEC提交的13F持仓报告陆续公开。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这就像是一堂免费的投资“公开课”:能看到巴菲特在买什么股票、桥水在加什么仓、索罗斯基金在押注什么方向。   在众多报告里,有一份文件格外受到中国投资者的关注,那就是段永平掌舵的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LC的持仓情况。   段永平是谁?在中国投资圈,他几乎是一个传奇名字。企业家出身,是小霸王、步步高的创始人,后来分拆出的OPPO、vivo已成长为全球手机巨头。也是价值投资践行者,移居美国后,他全身心投入投资事业,与巴菲特多次交流,并将“买好公司、长期持有”的理念坚持至今,人称“中国巴菲特”。由于他极少公开露面,其投资动作常常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截至2025年二季度,H&H的管理规模已达到115.3亿美元,其前三大重仓股合计占比超过85%,组合集中而清晰。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最新的13F文件,来解析一下段永平在2025 Q2的仓位变动,看看这位价值投资者在动荡的市场中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一、Q2的TOP 3仓位   1. $苹果(AAPL)$ ——组合的绝对核心   在段永平的投资版图中,苹果无疑是压舱石般的存在。最新13F显示,苹果依旧稳居第一大重仓,占比高达62.47%,持股3512万股,市值超过72亿美元。   经历了前几个季度的逐步减持后,Q2他选择了小幅增持2.61%。这背后的信号很清晰:即便在市场波动中,他依然坚守“好公司要交给时间”的理念,而不是被短期价格左右。   苹果之所以能成为段永平的“心
“中国巴菲特”段永平Q2仓位解读:苹果稳坐核心仓位,激进增持GOOG、NVDA

AI芯片热潮下,Marvell交卷“踩线过关”,股价却重挫12%

$迈威尔科技(MRVL)$ 周四盘后公布了2026财年第二季度业绩:调整后每股收益(EPS)0.67美元,同比大增123%,营收20.1亿美元,同比飙升58%,双双与市场一致预期持平。按理说,这是一份稳健的成绩单,但市场反应却异常冷淡——财报公布后股价盘后大跌超12%。   背后的原因在于,投资者在AI浪潮中对Marvell的期望过高,而三季度指引未能再度“惊艳”。   一、Q2财报核心数据   Q2营收:20.1亿美元,同比+58%,创历史新高;   EPS:0.67美元,同比+123%,符合一致预期;   非GAAP毛利率:59.4%,保持健康;   经营现金流:4.62亿美元,财务状况稳健。   亮点主要来自AI相关业务:定制芯片与光电产品需求旺盛,企业网络与运营商基础设施市场也开始复苏。但问题在于,营收和EPS都只是“踩线完成”,没有超预期惊喜。   二、Q3展望引发暴跌   EPS预计0.69-0.79美元,中值0.74美元,略高于预期的0.72美元;   营收预计20.6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21.1亿美元。   EPS预期算是小幅利好,但营收展望偏保守,在AI投资热度下,这样的“温和增长”很难满足投资者。   三、AI逻辑:长期空间仍巨大   CEO Matt Murphy强调,公司定制AI设计项目已达历史高点,当前正与超过10家客户开展50多个新项目。重点进展包括:   l AWS Trainium 3:3nm工艺,预计2026年量产;   l 微软MAIA Gen 3:2nm/3nm小芯片,预计2027-2028年投产; &nbs
AI芯片热潮下,Marvell交卷“踩线过关”,股价却重挫12%
avatarBrant0402
10-22 16:12

谷歌股价24小时大翻转:OpenAI搅局,谷歌云再显实力

在短短24小时内,Alphabet(GOOGL)经历了盘中下挫,再到盘后反弹的反转时刻。因盘前OpenAI宣布推出竞品浏览器,市场担忧Chrome流量与广告生态或被分流。然而,随后有关Anthropic与Google就大规模云计算合作的谈判消息又迅速点燃对谷歌云业务和AI服务化现金流的乐观预期,推动股价在盘后出现大幅回升。   一、OpenAI对谷歌网络霸主地位再发挑战   OpenAI周二发布了其全新的ChatGPT Atlas网页浏览器,首发macOS版本,未来将扩展到Windows、iOS和Android。   这款浏览器以ChatGPT为核心打造,旨在让聊天机器人融入整个上网体验。OpenAI应用业务负责人Fidji Simo表示:“你可以在任何网页上打开ChatGPT侧边栏,用它来总结、解释或直接处理任务,一切都在同一个窗口完成。”   可以看到,各大科技公司正在纷纷加大投入,开发自家浏览器和AI功能,以争夺谷歌Chrome的市场份额——后者目前占据全球浏览器市场近72%。Perplexity在7月推出了其Comet浏览器,而微软也为Edge浏览器添加了Copilot AI功能。   但谷歌并未坐以待毙。它已在搜索结果中加入多种AI功能,包括出现在搜索页面顶部的AI摘要(AI Overviews)以及具备ChatGPT式对话界面的“AI模式”。   然而,此消息一出,投资者担忧用户使用时长和搜索流量可能部分转移,从而短期冲击Google搜索/广告生态,导致股价迅速下挫2.37%。   二、Anthropic谈判或推动云业务增长   据彭博社报道,AI初创公司Anthropic正与谷歌就一项潜在数百亿美元的云计算合作进行早期磋商,旨在通过Google Cloud为其“Claude”系列A
谷歌股价24小时大翻转:OpenAI搅局,谷歌云再显实力

Intel财报:营收超预期,盈利垮塌

英特尔 $英特尔(INTC)$ 于近日公布了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整体呈现“营收回暖、利润承压”的格局。尽管收入略高于市场预期,止住了连续下滑的颓势,但巨额亏损与大规模重组成为市场关注焦点。财报发布后,英特尔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挫超过4%,反映出投资者对其盈利能力和战略执行的担忧仍未消除。 本季度,英特尔实现营收约128.6亿美元,超过市场预期的119.7亿美元。这是自去年以来首次实现同比增长,显示公司核心业务的需求正在企稳。然而,净亏损高达29亿美元,每股调整后亏损为0.10美元,远低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的0.01美元正值。盈利塌方的主因在于高达19亿美元的重组费用以及超过10亿美元的资产减值与一次性开支。 面对盈利困局,管理层宣布了一系列“壮士断腕式”改革举措,包括裁员15%、取消多个欧洲建厂项目,以及放缓美国俄亥俄州晶圆厂的推进计划。此外,公司还决定终止对18A先进晶圆制程的进一步投资,转而将重心放在更成熟的14A技术上,以吸引外部代工客户。如果该转向未能成功落地,英特尔未来或将被迫退出尖端代工市场。 市场对这份财报的反应偏向保守。尽管收入回升被视为积极信号,但持续亏损、战略收缩及对未来成长的不确定性,削弱了投资者的信心。财报电话会议中,CEO坦言,公司仍有许多问题待解。他表示,“我们营收超出预期,展现出执行力和市场需求的回暖。盈利受到一次性减值和重组支出影响,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修正,才能推动公司前行。未来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赢回信任。” 现实挑战不容小觑。英特尔目前仍未摆脱持续亏损的困境,裁员和项目砍单也引发外界对其执行力的质疑。在AI芯片市场上,英特尔远落后于NVIDIA,代工业务虽然有增长迹象,但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尽管短期营收表现有所恢复,但“后劲”能否持续,仍待市场检验。 值得一提
Intel财报:营收超预期,盈利垮塌

木头姐重仓三巨头:特斯拉、Roku、Roblox,回调就是机会?

作为风格最具“颠覆性”的基金经理之一,木头姐Cathie Wood所掌管的方舟创新基金ARK Innovation ETF(ARKK)长期专注于投资“破坏式创新”公司——无论是电动车、基因编辑、虚拟现实还是AI,每次市场话题的中心,几乎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截至2025年6月底,ARKK的前五大重仓股之三分别是:       1、特斯拉 | 马斯克搞政治,股价受牵连?   2025年7月初,马斯克高调宣布组建“America Party”(美国党),称将进军政坛、挑战既有权力结构。此举虽然在政治上话题十足,但市场却有些担忧:马斯克会不会分心?对特斯拉长期发展是助力还是干扰?   木头姐最新表态显示,她将继续力挺这位特斯拉CEO。她指出,马斯克最近决定亲自接管特斯拉美国和欧洲的销售业务工作,这表明在公司面临关键转折点的时刻,他正重新将精力集中于公司运营。她还说:“只要他专心并亲自上阵,事情一般都能搞定。”   从股价来看,在马斯克“建党”消息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股价一度下跌超7%,跌破300美元,但第二天股价反弹1.23%。   2、Roku(ROKU)| 流媒体平台巨头,牵手亚马逊后有望加速?   木头姐的第三大重仓股Roku,是一家专注于流媒体平台的公司,产品包括Roku设备与操作系统,能让用户在电视上使用Netflix、Disney+、YouTube等应用。   木头姐押注这家公司多年,目前ROKU已自4月低点$58附近强势反弹超50%,背后最新的推力之一来自近期与亚马逊(AMZN)达成的广告合作协议。   最新看点:   l 与亚马逊合作整合8000万户联网电视用户数据   l 广告业务有望在2026年贡献更多营收   l 双
木头姐重仓三巨头:特斯拉、Roku、Roblox,回调就是机会?

一边IPO一边买比特币!设计独角兽Figma上市倒计时!估值超164亿美元

在科技新股热潮逐渐回温之际,协作设计平台 $Figma(FIG)$ 正迎来万众瞩目的公开上市。根据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最新文件,Figma计划于7月30日定价,并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FIG”。这场IPO将不仅是一次融资,更是一场对其商业模式、增长潜力与市场热情的全面检验。   一、发行详情:拟募资10亿美元,估值最高164亿美元   Figma此次IPO计划发行约3700万股A类普通股,定价区间为每股25至28美元。其中,公司自身将发行1247万股新股,其余部分由包括创始人在内的现有股东出售。   若以高端定价28美元计算,募资总额将达到10.3亿美元;   按照全面稀释口径(包含期权、RSU等股权激励),Figma估值将在145亿至164亿美元之间;若仅按IPO完成后的流通股计算,估值约为136亿美元。   这一估值虽低于Adobe在2022年提出的200亿美元收购报价,但显著高于去年Figma在一轮员工和早期投资人退出的要约中体现的125亿美元估值,更在近期上市的Circle、Chime等科技独角兽之上。   二、拍卖式机制:更精准地锚定投资者认知价值   本次Figma的IPO采用了一种类似拍卖的“限价申购机制”,而非传统的市价认购方式。即投资者需明确申报希望认购的股份数量及价格。   这种机制在科技热潮高峰期曾被DoorDash、Airbnb等采用,后因市场遇冷而逐渐淡出。Figma的重启被市场视为科技IPO回暖的重要信号,也有助于公司更精确评估投资者心中的“真实估值”。   三、业务亮点:用户高速增长,营收利润齐飞   Figma成立于2012年,总
一边IPO一边买比特币!设计独角兽Figma上市倒计时!估值超164亿美元

以太坊暴涨引爆美股两大“ETH金库概念”——BMNR与SBET谁更胜一筹?

近期,以太坊ETH表现完胜比特币,价格一路高歌猛进,从7月底的3400美元,一路冲高至当前的4313美元,距离2021年创下的4866美元历史高点仅一步之遥,短短半个月不到涨幅就超过了26%。   在ETH的这波上涨中,除了有美国投资者通过ETF持续买入推动外,机构和上市公司也在加速布局以太坊资产。   华尔街资深分析师、Fundstrat联合创始人Tom Lee更是ETH的坚定多头,他在最新的市场评论中指出:   l 以太坊在智能合约、去中心化金融(DeFi)以及NFT基础设施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l 机构投资者的持仓比例正在快速增加,而企业级的ETH金库(Treasury)模式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推动价格飙升的催化剂; l 他预测ETH有望在年底挑战5000美元大关,甚至在牛市周期末冲击1万美元。   这一观点不仅让加密货币投资者兴奋,也直接点燃了市场对ETH相关概念股的热情。   ETH的强势上涨也从链上迅速传导至美股市场。其中,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Inc.(BMNR)$$SharpLink Gaming(SBET)$ 成为最大赢家,股价短短数月分别飙升数倍,吸引了大量散户与机构资金的关注。   BMNR | 全球最大的以太坊金库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总部位于拉斯维加斯,是一家突然登上头条的小型加密公司。它最初是一家比特币矿企,通过挖矿和融资积累加密货币,以进行长期投资。   2025年年中,BitMine宣布进行重大转型:以每
以太坊暴涨引爆美股两大“ETH金库概念”——BMNR与SBET谁更胜一筹?

苹果股价创历史新高:真正的推手不是M5芯片新品,而是……

M5芯片新品、谷歌Veo 3.1上架,科技圈热闹,资本市场冷静——真正推高股价的,是长期换机周期和生态红利。   10月15日, $苹果(AAPL)$ 发布了搭载M5芯片的新款 Mac 产品线,随后谷歌推出了最新视频生成模型Veo 3.1,能生成高保真8秒视频,对标OpenAI Sora 2。   科技新闻铺天盖地,但资本市场反应冷静:苹果股价当天几乎无明显波动,谷歌仅小幅上涨。为什么短期技术热度并没有立刻反映在股价上?   而一周后,苹果股价却创新高了。周一其股价飙升近4%,收于历史新高的262.24 美元,成为今年以来表现最亮眼的一天。推动股价上涨的最大动力,正是最新发布的iPhone 17系列在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强劲销售表现。   苹果股价的真正推手——iPhone 17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iPhone 17系列在中国和美国首发前10 天销量比上一代iPhone 16系列高出14%,这两大市场占据全球iPhone出货量的核心地位。   基础款iPhone 17是销量主力,中国市场尤为亮眼,销量几乎是iPhone 16的两倍。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Mengmeng Zhang表示:“基础款 iPhone 17性价比极高——芯片更强、显示更好、存储更大、自拍相机升级,但价格与去年相同。叠加渠道折扣,几乎是‘闭眼买’。”   iPhone 17 Pro Max在美国需求最旺盛,前三个周末销量火爆,得益于三大运营商将最高购机补贴提高约10%(100美元),战略重心转向超高端用户群体。分析师Maurice Klaehne指出:“Pro Max 的推广让超高端机型更亲民,同
苹果股价创历史新高:真正的推手不是M5芯片新品,而是……

甲骨文Q1业绩出炉:云业务火力全开,股价盘后狂拉30%

在公布了2026财年第一季度业绩之后, $甲骨文(ORCL)$ 的股价迎来强劲飙升,盘后股价一度狂飙30.11% 至314.22美元,表现震惊市场。如此剧烈的走势,背后正是甲骨文在云计算业务上的突破与超预期表现。   一、财报速览:表面“逊色”,背后亮眼   截至2025年8月31日的2026财年Q1财报:   l 营收:149.3亿美元,同比增长11%,略低于预期的150.3亿美元。 l 非GAAP EPS:1.47美元,低于预期的1.48美元。 l GAAP EPS:1.01美元。 l 运营利润:62亿美元,同比增长7%。   单看财务数字,EPS略有失色。但市场的兴奋点不在“表面”,而在其AI驱动的未来蓝图。   二、RPO暴增:AI合同加速兑现   Q1的最大亮点是剩余履约义务(RPO)高达4550亿美元,同比暴增359%。 甲骨文CEO Safra Catz表示,公司在第一季度与三家客户签署了四份数十亿美元的合同。   管理层还预计,未来几个月还将签下更多合同,RPO有望突破5000亿美元。   RPO的爆发不仅意味着订单充足,更是未来数年持续增长的“安全垫”。   三、云业务:AI是最强增长引擎   甲骨文正在加速甩掉“云计算落后者”的标签:   l 云业务总收入(IaaS+SaaS):72亿美元,同比增长28%。 l OCI云基础设施(IaaS):33亿美元,同比增长55%。 l 云应用(SaaS):38亿美元,同比增长11%。 l Fusion Cloud ERP:10亿美元,同比增长17%。   管理层大胆预测:OCI收入将在本财年飙升77%,至180亿美元,
甲骨文Q1业绩出炉:云业务火力全开,股价盘后狂拉30%

特朗普新政:稀土自主化全面开战,美股矿企机会来了  

最近几天,美国媒体被一系列“关键矿产与稀土”新闻刷屏。特朗普政府这次不再只是喊口号,而是直接动真格:行政令、投资入股、基础设施全面推进,多线开战。 这不仅是资源布局问题,更是中美博弈下,美国重夺供应链主导权的信号。而对投资者来说,美股矿业板块的机会,正在浮现。   核心战略:从补贴到控股,国家力量全面介入   特朗普在10月签署行政令,批准建设长达211英里的阿拉斯加Ambler工业道路,打通偏远矿区与主干路网。这个在拜登时期被环保诉讼叫停的项目,如今重启,被视为释放北美矿产潜能的重要一步。 媒体分析指出,这条道路未来将带动铜、钴、稀土等关键资源的开发。   与此同时,白宫宣布以约3560万美元入股Trilogy Metals,持股约10%。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盘后暴涨逾两倍。这是美国政府首次以“战略股东”身份介入民营矿企,也意味着从财政补贴到资本控股的政策升级。   关键矿企频频受益:稀土、自主矿产链重构   MP Materials(MP):获国防部4亿美元投资,取得15%股权,并承诺长期购销与价格底线。其从“矿山—提炼—磁体”的完整产业链正在美国本土重建。   Lithium Americas(LAC):美国政府以认股权形式入股其Thacker Pass锂矿项目,强化电动车与储能领域的自主供应链。   Critical Metals 与 Greenland Tanbreez 稀土项目:正与美方谈判,拟将格陵兰稀土纳入战略控制范围。   USA Rare Earth(USAR):在德州和俄克拉荷马州布局稀土与磁体项目,已与白宫保持紧密沟通,被视为潜在的下一个重点扶持对象。   此外,美国政府还计划建立稀土、铀、关键金属的价格保障机制(Price Floor),降低市场波动风险,吸引
特朗普新政:稀土自主化全面开战,美股矿企机会来了  

加密市场新巨头Bullish冲刺上市:上调IPO规模,木头姐、贝莱德竞相入局

自7月18日递交IPO申请以来,由 $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PLTR)$ 首席执行官Peter Thiel联合创立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Bullish(BLSH)$ 一直备受市场瞩目。如今,这只备受期待的加密概念股即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代码为“BLSH”,成为继Circle、eToro等重磅公司之后,加密行业迎来的又一大IPO。   在比特币突破12万美元、以太坊飙升至4500美元的热潮中,投资热情被进一步点燃。根据周一向SEC提交的最新文件,Bullish计划融资9.9亿美元,发行3000万股股票,定价区间为每股32至33美元,目标估值达48亿美元。相比之下,此前的计划为发行2030万股,价格区间每股28至31美元,目标估值42亿美元。   IPO规模的上调,折射出在监管环境日趋明朗、投资者信心持续回暖下,资本市场正在重拾活力,也吸引了机构巨头纷纷加码。据最新文件披露,贝莱德(BlackRock)与凯西·伍德(Cathie Wood)旗下的方舟投资管理公司(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已表示有意认购最多2亿美元的股份。   一、Bullish什么来头?   Bullish成立于2020年,总部设在开曼群岛,是一家面向机构客户的全球数字资产交易与信息服务平台。由Bullish Global控股,后者也是知名区块链公司Block.one的子公司。创始投资阵容豪华,包括Peter Thiel的Founders Fund、Thiel Capital、Nomura(野村证券)及Mike Novogratz等顶级机构。  
加密市场新巨头Bullish冲刺上市:上调IPO规模,木头姐、贝莱德竞相入局

Netflix财报速递:利润暴涨剧集受好评,会再次点燃市场吗?

北京时间7月17日盘后,Netflix $奈飞(NFLX)$ 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司营收、利润全面超预期,广告业务与国际市场增长强劲,多部新剧带动用户活跃。然而,在一份堪称出色的成绩单背后,市场却表现得颇为冷静——财报公布后,Netflix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约1.8%。投资者的谨慎情绪,反映出当前估值环境下市场对“更高预期”的渴望。 根据财报数据,Netflix本季度: EPS:7.19美元,超预期7.07美元; 总营收:111亿美元,同比增长16%,超预期110.7亿美元; 净利润:31.3亿美元,同比猛增46%; 运营利润率:34%,创下历史新高。 推动Netflix业绩增长的核心在于多项业务的稳步推进。首先,广告层级订阅计划增长迅速,目前已有近9500万用户选择带广告的低价订阅选项,推动广告收入同比翻倍。其次,国际市场的表现也相当亮眼,受益于汇率变化及本地内容吸引力,欧洲和拉美地区的营收实现显著提升。此外,内容方面,公司继续推出高热度作品,包括新一季的《鱿鱼游戏》和《妖惑心计》,以及由AI技术参与制作的剧集《永航员》,有效带动了平台流量。同时,Netflix正积极开拓直播内容,包括拳击、WWE、NFL等体育赛事,作为平台未来的新增量业务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Netflix广告系统的自主研发已接近尾声,年内将推出互动广告、暂停页广告等形式,提升广告主投放效果和平台商业化效率。这将成为公司长期盈利模型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尽管各项业务数据亮眼,市场反应却未如预期般积极。财报公布后,公司股价盘后下跌约1.8%。原因在于市场对Netflix的未来增长节奏抱有极高预期,而此次财报中的全年营收指引仅做出小幅上调,略显保守。结合当前接近45倍的市盈率,投资者担心公司是否已接近增长高点,从
Netflix财报速递:利润暴涨剧集受好评,会再次点燃市场吗?

Q2业绩创纪录、Q3展望强劲,但UBER股价还是跌了?!

周三, $优步(UBER)$ 公布了强劲的第二季度财报,这家网约车巨头营收与总预订额双双超出市场预期,并同步宣布了一项高达2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显示出对公司业务的强烈信心。   然而,财报电话会议上关于如何应对Waymo和特斯拉等竞争对手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战略的讨论,让投资者产生担忧,导致市场反应冷淡,Uber当天的股价下跌了0.19%,报收于89.22美元,盘后还继续小跌。让我们来详细拆解下这份报告传递了哪些信号。   一、Q2财报数据一览   l 总预订额:467.6 亿美元,同比增长17%,超预期 l 营收:126.5 亿美元,同比增长18%,超市场预期 l 经调整每股收益(EPS):0.63 美元,同比增长34%,符合预期 l 调整后EBITDA:21亿美元,同比增长35%,创历史新高 l 过去12个月自由现金流创纪录达85亿美元、宣布2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营收细分来看:两驾马车齐飞   1. Mobility出行业务(网约车)   总预订额:205.5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总预定额的43.9%; 机场接送、高端车型(Uber Black、Comfort)贡献显著; Uber One会员(3600 万人)拉动了40%以上的Mobility + Delivery订单。   整体来看,出行业务增长稳健,而且利润率也在提高——因为高利润单占比在提升。   2. Delivery(外卖与零售配送)   总预订额:181.3亿美元,同比增长 20%,占比38.7%; 新业务线如杂货、零售配送增长明显; 广告收入增长+订单量扩大 ,EBITDA 利润率从1.7%提升到2.8%   这
Q2业绩创纪录、Q3展望强劲,但UBER股价还是跌了?!

Figma首份财报遭遇冷水:营收创新高,股价却暴跌15%

IPO首日股价大涨250%的五周后,设计软件公司 $Figma(FIG)$ 回到了现实。在公布了Q2财报后,盘后股价重挫15.47%,报57.59美元,投资者对其首份季度财报态度谨慎。   一、Q2业绩核心数据 | 营收创纪录,EPS不及预期   营收:2.496亿美元创纪录,同比增长41%,略高于市场预期的2.487亿美元。   每股盈利:0.00美元,低于分析师一致预期0.08美元,净利润为2820万美元。   自由现金流:调整后自由现金流6060万美元,对应24%利润率,表现稳健。   尽管营收增长亮眼,Figma 在利润端的缺口还是让投资者失望,成为股价下跌的直接导火索。   二、客户与产品 | 规模持续扩大,AI成新引擎   客户留存率:在年经常性收入超过1万美元的客户中,Figma的净收入留存率达到129%,显示出客户粘性和付费能力的增强。   大客户扩张:付费客户中ARR超过1万美元的有11906家;ARR超过10万美元的有1119家。   产品创新:本季度推出四款新产品——Figma Make(AI 驱动的原型设计)、Figma Draw(更丰富的视觉表达)、Figma Sites(将设计发布为实时网站)、 Figma Buzz(营销素材生成工具)。   CEO Dylan Field强调,Figma的战略是“降低门槛、抬高天花板”:让更多人能参与设计,同时让专业设计师通过AI实现更大突破。   三、未来指引 | 持续增长,但没有惊喜   Q3指引:预计营收2.63-2.65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3%,略高于市场预期。   FY25指引
Figma首份财报遭遇冷水:营收创新高,股价却暴跌15%

销量下滑vs万亿美元薪酬:特斯拉的豪赌能撑起AI未来吗?

2025年的 $特斯拉(TSLA)$ 正处于一个复杂的局势中。一方面,电动车销量增长放缓,竞争压力加剧,股价走势反复震荡;另一方面,公司董事会推出了史无前例的万亿美元CEO绩效奖,并不断强化AI芯片、Robotaxi、Optimus机器人等未来叙事。特斯拉能否依靠这场万亿美元“赌局”,撑起未来的AI估值,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1. 电动车销量承压,短期挑战凸显   特斯拉的电动车业务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   市场份额下滑:根据路透数据,曾经占据美国电动车市场八成份额的特斯拉,如今在8月仅占38%,这是自2017年10月以来首次跌破40%。面对来自比亚迪、丰田、大众以及其他中国新势力的竞争,特斯拉的全球主导地位正在被稀释。彼时,特斯拉正在加紧生产其首款面向大众市场的Model 3。   在中国市场,特斯拉8月零售销量为57,152辆,同比下降9.9%(去年同期63,456辆),但环比7月增长40.71%,根据中国乘用车协会(CPCA)周一发布的数据。这是特斯拉2025年前八个月里第六次出现同比下滑。1月至8月,特斯拉在华累计销量361,179辆,同比下降7%。预计9月,随着新款加长轴距Model Y L的交付,销量将得到提振。   价格战压力:为维持交付量,特斯拉在多个市场频繁降价,虽然支撑了销量,但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受此影响,特斯拉股价在9月初一度跌至343美元附近,较年内高点回落明显。虽然在9月6日反弹至350.84美元,但在9月8日又下跌1.27%至346.40美元,反映出投资人对短期前景的犹疑。   2. 董事会的“万亿美元薪酬计划”   就在两大核心市场的电动车销售承压之际,特斯拉董事会在20
销量下滑vs万亿美元薪酬:特斯拉的豪赌能撑起AI未来吗?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