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孝贤陈孝贤
      ·10-30 23:48
      那个股市不流氓。
      1评论
      举报
    • 大小摩大小摩
      ·10-30 21:43
      美股也流氓,主要看今天空头开单多少。要是诱空的多,估计还得来个V型反转。除非抄底的多头够多,不然开盘后说不定半小时不到就又创新高了。 $NQ100指数主连 2512(NQmain)$
      5061
      举报
    • 爱吃苹果的小李爱吃苹果的小李
      ·10-30 21:42
      先等等看国内的情况,特朗普那张嘴的话根本信不得。估计国内也不会这么快就发。特朗普一回去,口风肯定又变肯定不行 $纳斯达克(.IXIC)$
      939评论
      举报
    • 杨德龙说财经杨德龙说财经
      ·10-30 20:34

      杨德龙:美联储再次降息25个基点 延续本轮降息周期

      美联储10月份议息会议再次降息25个基点,与此前预期一致。这次降息此前已被市场充分预期,因为近期公布的美国就业数据及其他经济数据走势疲软,而通胀基本可控,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已从防通胀转向稳就业、稳增长。但此次降息有两位委员投下反对票,其中一位主张降50bp、一位主张不降息,显示分歧加剧。 降息25个基点后,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降至3.75% - 4%之间。美联储同时宣布,将于12月1日停止缩表,届时到期的机构债务将被再投资于国库券,停止缩表意味着在流动性方面适度宽松。 美联储继续沿用此前对劳动力市场的描述,称就业增长已放缓,失业率有所上升,但截至8月仍处于低位,就业面临的下行风险在近几个月有所上升。美联储表示,现有指标表明经济活动以温和速度扩张,重申通胀自年初以来有所上升,目前仍处于相对高位,因此对于通胀也不能掉以轻心。 关于12月份是否降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12月份降息的讨论存在很大分歧,进一步降低政策利率并不是必然结果。鲍威尔指出,目前美国联邦政府正在关门,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长的政府关门,拖累了经济活动,但暂时的停摆结束后,这一影响应该会逆转。 美联储连续降息将对全球央行形成一定影响,各国央行可能会采取相应举措。对于中国央行来说,将会有更大的操作空间,可以继续保持低利率、宽流动性的环境。近日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央行将继续采取支持性的货币政策,通过适度宽松的举措来支持经济增长,这对于稳住楼市、提振股市是有利的。 在关税方面,鲍威尔表示,把关税排除在外,通常看起来不会太糟糕,不考虑关税的话,通胀实际上离2%的目标不远。美联储正非常仔细地关注裁员情况,在美国大公司最近大量裁员之后,美联储正在密切监测就业形势的变化。 美联储宣布降息后,美国三大股指出现一定分化,盘中道指最高上涨至48040点,标普500指数上涨至6920点,纳
      454评论
      举报
      杨德龙:美联储再次降息25个基点 延续本轮降息周期
    • 沙漠追光大海逐风沙漠追光大海逐风
      ·10-30 16:54
      $纳斯达克(.IXIC)$纳指走势看多头占主导位置、日内可逢低多参与、初步看26300附近。中美和谈加降息利好还是非常强的
      476评论
      举报
    • 艳阳高照天艳阳高照天
      ·10-30 16:53
      $纳斯达克(.IXIC)$纳指卖飞了,以后注意绝不手动卖出,必须达到百分之二十利润自动触发条件单。
      102评论
      举报
    • 花香满楼花香满楼
      ·10-30 14:31
      降息,是股市拉升的催化剂。 这一次,货币冲足,可以卖力拉升了。做好,扶稳,拿住,发财
      3评论
      举报
    • 热点事件投资解读热点事件投资解读
      ·10-30 13:58
      鲍威尔昨晚的表态,翻译过来就是:“派对还没结束,但谁也别想再加酒了。”市场期待的“降息”如期而至,符合预期,但超预期和宽松的美梦又被推迟。 我的观点:10月末,别头铁,别跟美联储的鹰爪子较劲。 现在是时候把那些“喝高了”的成长股浮盈先揣进兜里,落袋为安一部分。这不是清仓大逃亡,而是聪明的“减脂增肌”——降低仓位,多拿点现金“防弹”,耐心等待下一波真正的折扣。
      352评论
      举报
    • 脸厚胆大心狠脸厚胆大心狠
      ·10-30 13:31
      真正的股神不研究K线图,而是自己画K线图。 ——唐纳德•特朗普
      26评论
      举报
    • 我是许小年我是许小年
      ·10-30 12:12
      标题:鲍威尔再放鹰,10月尾声是“落袋为安”还是“拥抱温差”?一场东西方政策周期的博弈正在上演 引言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最新鹰派表态,如同秋夜骤起的凉风,瞬间搅动全球市场——加息周期未尽、通胀阻击战仍在延续。面对这番信号,投资者惯性的“十月末落袋为安”思维似乎蠢蠢欲动。但这一次,简单的“撤退”可能意味着错过更复杂的结构性机会。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政策温差”节点上? 一、鲍威尔的“鹰语”背后,藏着怎样的潜台词? 鲍威尔此次强调“加息门槛提高”,但并未关闭进一步紧缩的大门。表面鹰派,实则是对通胀韧性与经济数据的双重妥协。值得注意的是,他同时承认“货币政策存在滞后效应”,这暴露了美联储的深层矛盾:既要遏制通胀,又需避免扼杀软着陆可能性。这种“谨慎鹰派”姿态,暗示未来路径更依赖数据,而非单向紧缩。 二、十月末该“落袋为安”?或许该重新定义“安” 传统“落袋为安”的逻辑建立在单一市场波动规避上,但当前环境需跳出二元选择: 1. 西方“高压政策”vs东方“复苏暖流”美联储与欧洲央行维持高利率的同时,中国近期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如城中村改造、资本市场提振措施),形成鲜明的政策温差。港股作为离岸市场,既是全球流动性“压力池”,也是中国资产“估值洼地”。此时撤离,可能错过政策温差带来的对冲机遇。 2. “落袋”不等于“现金为王”在高利率环境下,现金虽可避险但实际价值受通胀侵蚀。更优解或是将仓位从高估值资产转向防御性强、兼具政策红利的结构性标的——例如港股中的能源、国企分红板块,或受益于内地消费复苏的细分龙头。 三、新视角:在“温差市场”中构建非对称组合 全球化退潮下的市场,已从“同涨同跌”转向“区域分化”。智慧的投资者不妨尝试: - 跨市场对冲:配置对美联储利率敏感度较低的资产(如港股中的内需板块、一带一路相关标的),同时保留部分流动性以应对波动。 - 政策套利思维:关
      327评论
      举报
    • 放量暴涨减仓少杠杆放量暴涨减仓少杠杆
      ·10-29 21:22
      美股大概率在利率决议后延续创新高趋势,降息落地与科技股强势是核心支撑,但波动可能加剧。 📌 利率决议关键预期 美联储将于北京时间周四凌晨公布利率决议,市场普遍预期将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且本次会议不公布新的经济预测或点阵图,鲍威尔或在新闻发布会中弱化前瞻指引以应对政策分歧 ​。上周五公布的美国9月CPI数据弱于预期,暂时抑制了鹰派声音,为降息提供空间 ​。 📈 美股创新高驱动因素 支撑维度 具体表现 科技股领涨 英伟达周二涨约5%续创新高,总市值逼近5万亿美元;微软涨2%市值重上4万亿美元,大型科技股持续主导指数 ​。 流动性宽松 美股三大股指期货盘前齐涨,纳指期货涨0.43%,反映市场对降息落地的乐观预期 ​。 业绩韧性 英伟达、Wayfair等公司近期业绩超预期,其中Wayfair收涨23%创2022年4月以来新高,显示消费与科技领域景气度 ​。 ⚠ ️ 潜在风险与波动点 - 政策分歧:美联储内部对未来路径存在分歧,鲍威尔若释放鹰派信号(如强调通胀风险),可能引发短期获利回吐 ​。 - 数据真空:美国政府停摆导致部分经济数据缺失,投资者对基本面的判断难度增加 ​。 ✅ 后续走势预判 短期来看,降息落地与科技股业绩驱动有望推动美股续创新高,但若利率决议后市场“买预期卖事实”,可能出现冲高回落。长期需关注11月企业财报与通胀数据能否持续支撑估值扩张。
      58评论
      举报
    • 醉酒的李白醉酒的李白
      ·10-29 19:59
      从指数来看,行情其实已经启动了,大盘突破箱体震荡,站上了新的平台,很多散户觉得现在行情并没有好到哪里去,主要原因就是主线没有确定下来,主力还在各个方向中轮动试盘,所以才会有现在引而不发的局面,不过大家可以换个思路想想,正是现在行情还没全面爆发,才是真正有机可乘进行低位布局的好时候,现在埋伏下来等后来人抬轿,不必到时候急匆匆去追高抢食好的多?$工业富联(601138)$  $北方稀土(600111)$  $卧龙电驱(600580)$  
      460评论
      举报
    • 花香满楼花香满楼
      ·10-28 17:38
      能源是下一个人工智能的基础吧?关注下
      252评论
      举报
    • hsinghsing
      ·10-28 17:09
      为什么没有苹果呢,总觉得苹果还是很稳健的
      75评论
      举报
    • 花香满楼花香满楼
      ·10-28 15:14
      能源相关的可以多上点心
      75评论
      举报
    • 一路走来cd一路走来cd
      ·10-28 14:56
      替我工作了,先S收藏起来
      99评论
      举报
    • 话题虎话题虎
      ·10-28 14:51

      防守仓蠢蠢欲动!大摩“2026年价值精选股”公布,有你看好的吗?

      一条腿追热点,一条腿找稳健~ [梭哈]年底,摩根士丹利终于公布了2026年度的“价值精选名单”,这次共选了16只,比起25年的list,看起来防御属性更强。回顾一下2025年Vintage Value List,组合收益回报率为35.57%,(统计时间:2024年9月10日至2025年9月9日),25年更看重成长, $英伟达(NVDA)$$苹果(AAPL)$ 等,当然除AI板块以外,其余类似医药、能源,也是延续强势,eg. $Constellation Energy Corp(CEG)$ $GE Vernova Inc.(GEV)$ 等能源股,今年都实现了70%以上的收益)——现在26年入选名单包括: $亚马逊(AMZN)$$新纪元能源(NEE)$ 、波士顿科学(Boston Scientific)、 $Palo Alto Networks(PANW)$ 、Eaton、RTX公司、EQT公司、标普全球、KKR、Tenet Healthcare、McKesson、Visa、Meta、沃尔玛、微软、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此名单发布多年,目标是为了追求风险最小化的稳健收益组合。对比25年选股,可以看出2
      1.08万9
      举报
      防守仓蠢蠢欲动!大摩“2026年价值精选股”公布,有你看好的吗?
    • 盲人摸大象盲人摸大象
      ·10-28
      [强]
      145评论
      举报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10-27

      药明康德,确定性拉爆

      周末,药明康德发布2025年三季度财报,并且公告出售旗下CRO康德弘翼和SMO津石医药两大临床服务研究业务,引发关注。 人们的关注点有二: 第一,业绩太漂亮了!2025年第三季度,药明康德整体收入120.6亿元,同比提升15.3%,净利润和现金流增速有过之而无不及,高质量增长态势看得人心潮澎湃。 第二,在如此漂亮的业绩之下,药明康德还在大胆求“变”,对业务运营和外部的不确定性进行主动管理,也难怪这家公司已经发展了25年,依旧朝气蓬勃,高速进化。 细数起来,近12个月来,药明康德已经至少第三次公开剥离非主营业务板块,对外界来说,其战略目标已经清晰可见:那就是聚焦CRDMO主业,加强全球布局,让营收能力与抗风险能力齐头并进,让充沛的现金流创造出更强的内生性增长。 01 主动进化,主营业务再聚焦 药明康德业务的内生性增长,本身就已足够亮眼。 根据此次三季报披露的数据,2025年前三个季度,药明康德整体营业收入328.6亿元,同比增加18.6%;净利润和现金流增速则更是迅猛,其中前三季度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105.4亿元,增速高达43.4%;经营现金流达到108.7亿元,同比增长了35.0%。 药明康德表示,自己的成功来自于“紧抓客户需求、CRDMO 业务模式和管理执行的确定性”,未来也将坚持这些战略。 其中,CRDMO模式覆盖从前端新药发现与研究(R),到开发(D),再到商业化生产(M) 的新药开发全流程,形成了一个漏斗式的业务模型。通过捕捉客户需求,紧抓管理执行,创新药物分子源源不断地从“漏斗”上方的R端流向D端、M端,并在这个过程中逐级加速沉淀。 以小分子为例,哪怕现在的药物分子已经越来越复杂,药明康德依旧在12个月里成功在R端合成并交付出超过43万个新化合物,2025年前三季度帮助250个分子完成R到D的转化,截至9月,小分子D&M管线总数达到3,430
      198评论
      举报
      药明康德,确定性拉爆
    • 买股票的打铁匠买股票的打铁匠
      ·10-27
      各位知道今天会涨到几点不? $SP500指数主连 2512(ESmain)$ $NQ100指数主连 2512(NQmain)$ $英伟达(NVDA)$ 答案是美东时间下午四点。[得意][得意][得意]
      415评论
      举报
    • 杨德龙说财经杨德龙说财经
      ·10-30 20:34

      杨德龙:美联储再次降息25个基点 延续本轮降息周期

      美联储10月份议息会议再次降息25个基点,与此前预期一致。这次降息此前已被市场充分预期,因为近期公布的美国就业数据及其他经济数据走势疲软,而通胀基本可控,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已从防通胀转向稳就业、稳增长。但此次降息有两位委员投下反对票,其中一位主张降50bp、一位主张不降息,显示分歧加剧。 降息25个基点后,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降至3.75% - 4%之间。美联储同时宣布,将于12月1日停止缩表,届时到期的机构债务将被再投资于国库券,停止缩表意味着在流动性方面适度宽松。 美联储继续沿用此前对劳动力市场的描述,称就业增长已放缓,失业率有所上升,但截至8月仍处于低位,就业面临的下行风险在近几个月有所上升。美联储表示,现有指标表明经济活动以温和速度扩张,重申通胀自年初以来有所上升,目前仍处于相对高位,因此对于通胀也不能掉以轻心。 关于12月份是否降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12月份降息的讨论存在很大分歧,进一步降低政策利率并不是必然结果。鲍威尔指出,目前美国联邦政府正在关门,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长的政府关门,拖累了经济活动,但暂时的停摆结束后,这一影响应该会逆转。 美联储连续降息将对全球央行形成一定影响,各国央行可能会采取相应举措。对于中国央行来说,将会有更大的操作空间,可以继续保持低利率、宽流动性的环境。近日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央行将继续采取支持性的货币政策,通过适度宽松的举措来支持经济增长,这对于稳住楼市、提振股市是有利的。 在关税方面,鲍威尔表示,把关税排除在外,通常看起来不会太糟糕,不考虑关税的话,通胀实际上离2%的目标不远。美联储正非常仔细地关注裁员情况,在美国大公司最近大量裁员之后,美联储正在密切监测就业形势的变化。 美联储宣布降息后,美国三大股指出现一定分化,盘中道指最高上涨至48040点,标普500指数上涨至6920点,纳
      454评论
      举报
      杨德龙:美联储再次降息25个基点 延续本轮降息周期
    • 我是许小年我是许小年
      ·10-30 12:12
      标题:鲍威尔再放鹰,10月尾声是“落袋为安”还是“拥抱温差”?一场东西方政策周期的博弈正在上演 引言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最新鹰派表态,如同秋夜骤起的凉风,瞬间搅动全球市场——加息周期未尽、通胀阻击战仍在延续。面对这番信号,投资者惯性的“十月末落袋为安”思维似乎蠢蠢欲动。但这一次,简单的“撤退”可能意味着错过更复杂的结构性机会。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政策温差”节点上? 一、鲍威尔的“鹰语”背后,藏着怎样的潜台词? 鲍威尔此次强调“加息门槛提高”,但并未关闭进一步紧缩的大门。表面鹰派,实则是对通胀韧性与经济数据的双重妥协。值得注意的是,他同时承认“货币政策存在滞后效应”,这暴露了美联储的深层矛盾:既要遏制通胀,又需避免扼杀软着陆可能性。这种“谨慎鹰派”姿态,暗示未来路径更依赖数据,而非单向紧缩。 二、十月末该“落袋为安”?或许该重新定义“安” 传统“落袋为安”的逻辑建立在单一市场波动规避上,但当前环境需跳出二元选择: 1. 西方“高压政策”vs东方“复苏暖流”美联储与欧洲央行维持高利率的同时,中国近期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如城中村改造、资本市场提振措施),形成鲜明的政策温差。港股作为离岸市场,既是全球流动性“压力池”,也是中国资产“估值洼地”。此时撤离,可能错过政策温差带来的对冲机遇。 2. “落袋”不等于“现金为王”在高利率环境下,现金虽可避险但实际价值受通胀侵蚀。更优解或是将仓位从高估值资产转向防御性强、兼具政策红利的结构性标的——例如港股中的能源、国企分红板块,或受益于内地消费复苏的细分龙头。 三、新视角:在“温差市场”中构建非对称组合 全球化退潮下的市场,已从“同涨同跌”转向“区域分化”。智慧的投资者不妨尝试: - 跨市场对冲:配置对美联储利率敏感度较低的资产(如港股中的内需板块、一带一路相关标的),同时保留部分流动性以应对波动。 - 政策套利思维:关
      327评论
      举报
    • 陈孝贤陈孝贤
      ·10-30 23:48
      那个股市不流氓。
      1评论
      举报
    • 大小摩大小摩
      ·10-30 21:43
      美股也流氓,主要看今天空头开单多少。要是诱空的多,估计还得来个V型反转。除非抄底的多头够多,不然开盘后说不定半小时不到就又创新高了。 $NQ100指数主连 2512(NQmain)$
      5061
      举报
    • 爱吃苹果的小李爱吃苹果的小李
      ·10-30 21:42
      先等等看国内的情况,特朗普那张嘴的话根本信不得。估计国内也不会这么快就发。特朗普一回去,口风肯定又变肯定不行 $纳斯达克(.IXIC)$
      939评论
      举报
    • 沙漠追光大海逐风沙漠追光大海逐风
      ·10-30 16:54
      $纳斯达克(.IXIC)$纳指走势看多头占主导位置、日内可逢低多参与、初步看26300附近。中美和谈加降息利好还是非常强的
      476评论
      举报
    • 热点事件投资解读热点事件投资解读
      ·10-30 13:58
      鲍威尔昨晚的表态,翻译过来就是:“派对还没结束,但谁也别想再加酒了。”市场期待的“降息”如期而至,符合预期,但超预期和宽松的美梦又被推迟。 我的观点:10月末,别头铁,别跟美联储的鹰爪子较劲。 现在是时候把那些“喝高了”的成长股浮盈先揣进兜里,落袋为安一部分。这不是清仓大逃亡,而是聪明的“减脂增肌”——降低仓位,多拿点现金“防弹”,耐心等待下一波真正的折扣。
      352评论
      举报
    • 艳阳高照天艳阳高照天
      ·10-30 16:53
      $纳斯达克(.IXIC)$纳指卖飞了,以后注意绝不手动卖出,必须达到百分之二十利润自动触发条件单。
      102评论
      举报
    • 花香满楼花香满楼
      ·10-30 14:31
      降息,是股市拉升的催化剂。 这一次,货币冲足,可以卖力拉升了。做好,扶稳,拿住,发财
      3评论
      举报
    • 脸厚胆大心狠脸厚胆大心狠
      ·10-30 13:31
      真正的股神不研究K线图,而是自己画K线图。 ——唐纳德•特朗普
      26评论
      举报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10-27

      药明康德,确定性拉爆

      周末,药明康德发布2025年三季度财报,并且公告出售旗下CRO康德弘翼和SMO津石医药两大临床服务研究业务,引发关注。 人们的关注点有二: 第一,业绩太漂亮了!2025年第三季度,药明康德整体收入120.6亿元,同比提升15.3%,净利润和现金流增速有过之而无不及,高质量增长态势看得人心潮澎湃。 第二,在如此漂亮的业绩之下,药明康德还在大胆求“变”,对业务运营和外部的不确定性进行主动管理,也难怪这家公司已经发展了25年,依旧朝气蓬勃,高速进化。 细数起来,近12个月来,药明康德已经至少第三次公开剥离非主营业务板块,对外界来说,其战略目标已经清晰可见:那就是聚焦CRDMO主业,加强全球布局,让营收能力与抗风险能力齐头并进,让充沛的现金流创造出更强的内生性增长。 01 主动进化,主营业务再聚焦 药明康德业务的内生性增长,本身就已足够亮眼。 根据此次三季报披露的数据,2025年前三个季度,药明康德整体营业收入328.6亿元,同比增加18.6%;净利润和现金流增速则更是迅猛,其中前三季度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105.4亿元,增速高达43.4%;经营现金流达到108.7亿元,同比增长了35.0%。 药明康德表示,自己的成功来自于“紧抓客户需求、CRDMO 业务模式和管理执行的确定性”,未来也将坚持这些战略。 其中,CRDMO模式覆盖从前端新药发现与研究(R),到开发(D),再到商业化生产(M) 的新药开发全流程,形成了一个漏斗式的业务模型。通过捕捉客户需求,紧抓管理执行,创新药物分子源源不断地从“漏斗”上方的R端流向D端、M端,并在这个过程中逐级加速沉淀。 以小分子为例,哪怕现在的药物分子已经越来越复杂,药明康德依旧在12个月里成功在R端合成并交付出超过43万个新化合物,2025年前三季度帮助250个分子完成R到D的转化,截至9月,小分子D&M管线总数达到3,430
      198评论
      举报
      药明康德,确定性拉爆
    • 放量暴涨减仓少杠杆放量暴涨减仓少杠杆
      ·10-29 21:22
      美股大概率在利率决议后延续创新高趋势,降息落地与科技股强势是核心支撑,但波动可能加剧。 📌 利率决议关键预期 美联储将于北京时间周四凌晨公布利率决议,市场普遍预期将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且本次会议不公布新的经济预测或点阵图,鲍威尔或在新闻发布会中弱化前瞻指引以应对政策分歧 ​。上周五公布的美国9月CPI数据弱于预期,暂时抑制了鹰派声音,为降息提供空间 ​。 📈 美股创新高驱动因素 支撑维度 具体表现 科技股领涨 英伟达周二涨约5%续创新高,总市值逼近5万亿美元;微软涨2%市值重上4万亿美元,大型科技股持续主导指数 ​。 流动性宽松 美股三大股指期货盘前齐涨,纳指期货涨0.43%,反映市场对降息落地的乐观预期 ​。 业绩韧性 英伟达、Wayfair等公司近期业绩超预期,其中Wayfair收涨23%创2022年4月以来新高,显示消费与科技领域景气度 ​。 ⚠ ️ 潜在风险与波动点 - 政策分歧:美联储内部对未来路径存在分歧,鲍威尔若释放鹰派信号(如强调通胀风险),可能引发短期获利回吐 ​。 - 数据真空:美国政府停摆导致部分经济数据缺失,投资者对基本面的判断难度增加 ​。 ✅ 后续走势预判 短期来看,降息落地与科技股业绩驱动有望推动美股续创新高,但若利率决议后市场“买预期卖事实”,可能出现冲高回落。长期需关注11月企业财报与通胀数据能否持续支撑估值扩张。
      58评论
      举报
    • 美股解毒师美股解毒师
      ·10-27

      科技周评:AI政策点燃行情,大盘短期强势难改,纳指新高在望,直奔26000?

      上周(10/20-10/25),科技股强势反弹,$纳斯达克(.IXIC)$收于25358.16点,周涨幅1.04%,成功突破历史新高。财报季首周消化完毕,龙头股反弹强劲,比特币回升至11万美元,风险偏好重燃。更关键的是,美国政府释放的AI政策信号,直指超级周期加速。科技大盘已进入“政策+季节性”双轮驱动阶段,下周纳指将测试26000点关口。$纳指100ETF(QQQ)$$纳斯达克100指数(NDX)$先看市场脉络。上周初,财报日波动大,$IBM(IBM)$一度跌8%收平,$特斯拉(TSLA)$从低点反弹至433.65美元,周涨近3%。$Vertiv Holdings LLC(VRT)$$GE Vernova Inc.(GEV)$财报后次日大反弹超15%。比特币周内涨超5%,投机情绪回暖,表明资金从防御转向进攻。周三回调时加仓指数ETF的理由很简单,当前环境,优质AI股的支撑位清晰,若跌破10日均线(约24800
      2.56万评论
      举报
      科技周评:AI政策点燃行情,大盘短期强势难改,纳指新高在望,直奔26000?
    • 醉酒的李白醉酒的李白
      ·10-29 19:59
      从指数来看,行情其实已经启动了,大盘突破箱体震荡,站上了新的平台,很多散户觉得现在行情并没有好到哪里去,主要原因就是主线没有确定下来,主力还在各个方向中轮动试盘,所以才会有现在引而不发的局面,不过大家可以换个思路想想,正是现在行情还没全面爆发,才是真正有机可乘进行低位布局的好时候,现在埋伏下来等后来人抬轿,不必到时候急匆匆去追高抢食好的多?$工业富联(601138)$  $北方稀土(600111)$  $卧龙电驱(600580)$  
      460评论
      举报
    • 话题虎话题虎
      ·10-28 14:51

      防守仓蠢蠢欲动!大摩“2026年价值精选股”公布,有你看好的吗?

      一条腿追热点,一条腿找稳健~ [梭哈]年底,摩根士丹利终于公布了2026年度的“价值精选名单”,这次共选了16只,比起25年的list,看起来防御属性更强。回顾一下2025年Vintage Value List,组合收益回报率为35.57%,(统计时间:2024年9月10日至2025年9月9日),25年更看重成长, $英伟达(NVDA)$$苹果(AAPL)$ 等,当然除AI板块以外,其余类似医药、能源,也是延续强势,eg. $Constellation Energy Corp(CEG)$ $GE Vernova Inc.(GEV)$ 等能源股,今年都实现了70%以上的收益)——现在26年入选名单包括: $亚马逊(AMZN)$$新纪元能源(NEE)$ 、波士顿科学(Boston Scientific)、 $Palo Alto Networks(PANW)$ 、Eaton、RTX公司、EQT公司、标普全球、KKR、Tenet Healthcare、McKesson、Visa、Meta、沃尔玛、微软、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此名单发布多年,目标是为了追求风险最小化的稳健收益组合。对比25年选股,可以看出2
      1.08万9
      举报
      防守仓蠢蠢欲动!大摩“2026年价值精选股”公布,有你看好的吗?
    • 京城Z先生京城Z先生
      ·10-26

      美股实盘-20251026:达到短期目标价,大幅减仓

      综述: 本周标普 500 指数 上涨 1.92%,我的实盘净值 上涨 3.82%。 2025 年内标普 500 指数 上涨 15.47%,2025 年内我的实盘净值 上涨 30.76%(年初净值为1.60,本周净值2.09)。 图片 交易: 清仓 $Lumentum Holdings Inc.(LITE)$ ,买入等额短债 持仓: 大饼ETF 21.8%,二饼ETF 5.7%,英伟达 20.0%,爱马仕 8.5%,NEM 13.7%,现金/美债 30.4%。 有四舍五入,且一般不记录低于 1% 的迷你仓。 复盘: 先说交易,这笔交易是中美账户同步进行的,A股那边阶段性清仓了中际旭创,美股这边自然也同步清仓了“美际旭创”LITE,长期依然看好,但是光模块的短期涨幅过高过快,达到阶段性的目标价了,回调风险较高,对接下来继续大涨的预期不乐观,就先结账了。 未来一两月内,大概率还会接回来,该行业的未来是星辰大海,现阶段还处于高速发展期,我不太担心会踏空,再牛的股每年都有无数次倒车接人的。 本周其实还T了下NEM,但总体仓位没变太多,就没详细列出来,也是和A股紫金矿业同时做的交易,都是“跨服对标股”,在周二《短期见顶信号》那篇发的时候做的,只不过美股这边没找到更低估的产品,所以选择了又买回去,而不是像A股那边直接清仓,美股短线做得少,还是长线躺平为主。 --- 虽然GOV关门了,但CPI数据居然还能做出来,不管你信不信里面的数字,反正结论就是利好降息,所以股市大涨。 另一个利好是东西大国的嘴仗,目前看有一定缓和的迹象,双方即将见面,所以市场认为可能会各退一步,让大家都喘口气。但我认为,结论很可能说没有结论,就是继续延期过去的政策,并不会真的改善什么,让我们月底拭目以待吧。 本周还有个让我破防的事,上周清仓
      3,8721
      举报
      美股实盘-20251026:达到短期目标价,大幅减仓
    • 付轶啸付轶啸
      ·10-26

      中美磋商启幕:下半月市场难现全面反弹,结构性机会暗藏分歧中

      10月下旬,中美经贸磋商在马来西亚重启的消息,为缩量震荡的市场注入了关键变量。从10月9日至23日,A股呈现“指数分化、成交萎缩”的特征,上证指数微涨1.02%,而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分别下跌4.44%、6.29%,两市成交额更是跌至1.66万亿元的阶段性低位 。投资者普遍在问:这场持续三天的磋商能否成为市场转折点?全面反弹的预期是否能兑现?答案或许藏在“预期差博弈”与“结构性分化”的双重逻辑中。 市场预热:缩量背后的情绪与资金布局 当前市场的核心特征是“观望中蓄力”,这种态势已持续半月之久。一方面,成交额自8月以来首次跌破1.7万亿元,反映出投资者对外部不确定性的谨慎——在磋商结果明朗前,资金不愿贸然进场,形成典型的“消息真空期”缩量格局 ;另一方面,少数敏锐资金已开始提前布局,过去一周北向资金净买入出口类股票超80亿元,纺织、电子元件等对美出口依赖度高的板块逆势放量,某家纺龙头股成交额较此前单日激增40%。 这种“局部活跃+整体沉寂”的状态,与历史规律高度吻合。回顾2018年至2019年中美贸易博弈期间,每当磋商消息传出,市场都会经历“预期升温—缩量等待—结果兑现”的三段式反应:2019年5月中美达成阶段性共识前,A股连续缩量12个交易日,消息落地后沪指单日大涨2.57%;而2018年5月美方撕毁共识时,缩量后的沪指单日暴跌3.78% 。当前的缩量恰是情绪蓄能的表现,但能否转化为反弹动能,完全取决于磋商结果与市场预期的匹配度。 磋商博弈:三大核心议题决定行情成色 此次磋商并非简单的“贸易休战”谈判,而是围绕关税、结构性改革与采购数额的深度博弈,每一项议题的进展都将直接影响市场方向。 关税问题是最直接的“胜负手”。中方明确将“全面取消加征关税”作为谈判前提,而美方希望保留部分关税作为“执行杠杆”。从历史数据看,关税变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立竿见影:某对美出口20亿元的家纺企
      307评论
      举报
      中美磋商启幕:下半月市场难现全面反弹,结构性机会暗藏分歧中
    • 滴答滴答大雨还在下滴答滴答大雨还在下
      ·10-27
      根据最新的通胀数据和市场预期,标普500指数(.SPX)在近期已经创下历史新高,并且未来仍有支撑。 以下是基于最新信息的关键分析和展望: 📊 最新通胀数据与市场反应 2025年9月份的美国CPI数据为市场带来了积极信号,具体来看: · 通胀增速放缓:9月CPI同比上涨3.0%,环比上涨0.3%;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环比仅上涨0.2%,低于市场预期的0.3%。 · 市场积极回应:数据公布后,美股三大指数(道指、标普500、纳斯达克)均创下历史收盘新高。其中,标普500指数在2025年10月24日收于6,791.73点。 · 降息预期强化:温和的通胀数据让市场相信美联储的降息路径将得以维持。目前,利率期货市场对美联储在2025年10月和12月会议各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概率均高达95%以上。 📈 未来走势分析 .SPX能否继续创新高,主要看以下两点: 1. 美联储的利率政策是核心 低于预期的通胀数据为美联储延续降息提供了条件。若美联储如市场所愿在年内完成两次降息,较低的利率环境通常有助于提升股票估值,对股市构成利好。 2. 关键板块的表现是动力 从历史数据和近期表现看,部分板块对市场走向有重要影响: · 科技板块:在2024年开启的降息周期中,科技板块表现强势。近期芯片股(如AMD、英特尔)的强劲上涨也显示了该领域的动能。 · 金融板块:降息初期银行净息差可能承压,但经济前景改善会带来利好。近期大型银行股(如摩根大通、花旗)的上涨也反映了市场的乐观预期。 ⚠️ 需要留意的潜在风险 尽管前景乐观,但一些风险因素仍需保持关注: · 通胀的不确定性:如果未来通胀数据再次超预期反弹,可能会打乱美联储的降息节奏,导致市场波动。 · 经济数据的影响:如果后续的经济数据(如就业、GDP)显示经济放缓迹象,可能会引发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从而影响股市表现。 · 地缘政治等外部因素:例如,持续
      492评论
      举报
    • 我是许小年我是许小年
      ·10-26
      CPI数据重磅来袭!美股“七巨头”能否引爆SPX历史性突破? 本周全球金融市场屏息凝神,等待CPI通胀数据的公布。这份看似普通的经济报告,可能成为决定标普500指数能否突破历史新高的关键催化剂。 市场微妙平衡下的临界点 当前SPX在历史高点附近徘徊,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表面上看,市场似乎缺乏明确方向,但实际上,多空双方正在等待一个强有力的信号来打破僵局。 这种平衡背后反映的是投资者对经济“软着陆”预期的分歧——通胀能否顺利回归2%目标,同时避免经济陷入衰退?CPI数据恰好位于这个问题的核心。 超越传统分析框架 传统分析往往简单地将CPI与美联储加息预期挂钩,但这种框架已经失效。市场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三个更深层次的维度: 首先,服务通胀的粘性将成为决定性因素。 商品通缩已成定局,但住房、医疗、教育等服务价格能否降温,才是美联储政策转向的真正门槛。 其次,需要关注通胀成分的结构性变化。 即使整体CPI符合预期,其内部构成可能隐藏重要信号——比如业主等价租金与实际市场租金的脱节,或能源价格波动对核心通胀的传导效应。 最重要的是,市场对数据的反应函数已经改变。 在当前水平,无论是超预期还是低于预期的CPI,其市场影响都是非对称的。略微高于预期的数据可能引发过度恐慌,而符合预期的数据则可能成为突破的催化剂。 科技股盈利与宏观政策的罕见共振 美股能否创新高,不仅取决于CPI数据本身,更取决于它如何影响美联储政策路径与企业基本面之间的互动。 “七巨头”科技股占据了SPX约30%的权重,这些公司的盈利前景与实际利率水平高度相关。如果CPI数据显示出通胀受控的明确迹象,市场可能会提前定价美联储的宽松周期,从而同时提升科技股的估值水平和盈利预期。 这种宏观与微观的良性循环,是推动指数突破的关键机制。历史表明,美股最具爆发力的上涨往往发生在通胀受控、利率见顶但经济尚未明显放缓的“金发姑娘”时期
      1.43万1
      举报
    • 话题虎话题虎
      ·10-27

      本周美联储+财报周!全球新高下,耐心持股,逐步减仓or增持?

      现在没有人舍得扔掉手里的筹码。周末消息传出,谈得好像还不错——中美双方已达成初步共识,形成了“积极的”框架性协议。(利好出海公司)[正经]马上一个月又过了,近百年数据统计,11月是 $标普500ETF(SPY)$ 表现最强劲的月份,一个月内涨幅可达3%-5%。要实现波动后的上涨,既然市场情绪已经缓和,关注点就来到了美联储+财报周。🔥🔥10月30日(周二)下午2:00 美联储宣布利率决议,下午2:30 鲍威尔召开新闻发布会 ,目前市场几乎一致押注:10月美联储肯定会启动降息周期,且预计降25个基点的概率为96.7%。(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不仅可能降息,甚至还会结束QT)本周三和周四,占标普500指数约四分之一的5家公司—— $微软(MSFT)$$谷歌A(GOOGL)$$Meta Platforms, Inc.(META)$$亚马逊(AMZN)$$苹果(AAPL)$ ,都将公布其业绩。10月末所有大科技2025年YTD都已全部转正,均值表现也赶上了纳指大盘。现在市场买方预期普遍都比卖方的共识预期更高,比起风险,大家更担心自己仓位太轻了。现在一片乐观,大家觉得股市新高能否维持?10月末,大家本月账户表现如何?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一起赢取1000虎币奖励!
      1.20万5
      举报
      本周美联储+财报周!全球新高下,耐心持股,逐步减仓or增持?